肱骨近端骨折的康复方案

合集下载

如何走好肱骨近端骨折的“保肩”之路?

如何走好肱骨近端骨折的“保肩”之路?

论述·临床1肱骨头血运术前为更好的开展血运评估工作并在血运重建治疗中获得准确的手术数据,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正常肱骨头的血运情况进行清晰、准确地了解,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早在1965年就开始了关于肱骨头血运的研究,利用腋动脉注射硫酸钡的方式可以及时发现供应肱骨头血运的主要来源,即旋肱前动脉分支弓状动脉。

为此,血运会直接影响肱骨头功能,为实现“保肩”就需要充分了解肱骨头的血运情况。

2术前肱骨头血运评估在正式开展手术之前,医生在判断患者肱骨头血运情况时有必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科学的手术计划,还能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探索,并充分动用患者的力量。

之所以在术前进行检查的原因就在于:根据患者病史可以对其肩关节脱位、腋动脉损伤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而对于肱骨头近端骨折手术的风险影响存在许多说法,即便如此应尽快发现患者病史,为帮助患者实现早日康复还需尽早的开展手术治疗。

同时,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均来源于腋动脉,一旦损伤到患者的腋动脉,则出现肱骨头缺血的可能性较大,为更好的了解患者疾病可以通过体检触摸桡动脉搏动检查的方式,为做好充足的手术准备还可以开展上肢动脉造影检查。

当前,判断肱骨头缺血的Hertel标准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方法就在于开展影像学检查。

经研究发现,判断具有下列特点的骨折类型经常存在肱骨头缺血的情况:肱骨头后内侧延伸不足8mm,内侧铰链分离超过2mm,肱骨头近端骨折Hertel分型中的5种类型(2/9/10/11/12型)。

在手术之前,为更加准确的评估上述标准,就必须联合X线、三维CT检查结果。

因为在疾病损伤初期,患者时常会出现明显肩关节肿胀、血液淤积的情况,而术前如果仅仅通过B超检查则很难准确地判断肱骨头的血供情况,但是利用B超或MRI检查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肩袖损伤情况,特别是那些巨大的肩袖撕裂极易造成的肩袖供应肱骨头小血管损伤情况。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一、概述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中。

手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

二、康复训练目标1. 促进骨折愈合:通过康复训练,为骨折部位提供稳定的力学环境,促进骨折愈合。

2. 恢复关节功能: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避免关节僵硬。

3. 预防并发症:通过康复训练,预防肩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三、康复训练方法1. 被动活动:术后早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活动,如肩关节屈曲、伸展、外展、内收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减轻疼痛,预防关节僵硬。

2. 主动活动:随着骨折愈合的进展,患者可逐渐进行主动活动。

开始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小范围的肩关节活动,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和强度。

3. 肌肉力量训练: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患者应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通过锻炼三角肌、胸大肌等肩部肌肉,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

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洗澡、吃饭等。

这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骨折愈合。

四、注意事项1. 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2. 康复训练过程中,如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训练并就医。

3. 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保持耐心和信心,坚持康复训练。

4. 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加重损伤。

5. 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整,增加营养摄入,促进骨折愈合。

6. 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肩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

如出现并发症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7. 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定期复查X光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方案。

肱骨骨折的治疗及康复方案

肱骨骨折的治疗及康复方案

肱骨骨折的治疗及康复方案肱骨骨折是指上肢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常见于肱骨近端、干骺端或远端。

由于肱骨在人体的功能十分重要,因此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功能恢复。

为了更好地治疗肱骨骨折并促进康复,我们将探讨肱骨骨折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一、肱骨骨折的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适用于非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肱骨骨折。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戴上适当的臂固定器(如石膏固定器)来维持肱骨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性运动,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

2. 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移位或复杂性骨折的情况。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内固定物(如钢板、钢钉等)来稳定肱骨,促进骨折的愈合。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特定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恢复肱骨的功能。

二、肱骨骨折的康复方案1. 疼痛管理:在康复过程中,疼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可以通过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来缓解疼痛。

同时,冷热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2. 肌肉强化和功能恢复:康复阶段主要目标是增加肌肉强度和恢复肱骨的功能。

初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牵张和屈伸运动。

随着康复进展,逐渐增加运动的幅度和负荷,包括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力锻炼、肱二头肌屈伸运动等。

3. 关节活动度恢复:康复过程中,恢复肱骨的关节活动度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来促进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范围,如抬举手臂、肩关节转动等。

4. 平衡和协调训练:肱骨骨折可能会对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这些功能,如单脚站立、平衡球训练等。

5. 功能日常活动训练:在康复的后期阶段,患者应该进行一些日常活动的模拟训练,比如抬重物、书写、穿戴衣物等。

这有助于患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并恢复功能性能力。

三、肱骨骨折的预防预防肱骨骨折的关键是避免摔倒和游泳时肩部外伤。

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注意加强肌肉力量,保持良好的平衡能力和骨骼健康。

此外,在进行高强度、高冲击性的运动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发表时间:2016-01-20T09:35:23.0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作者:杜振峰楚娜娜张智[导读] 郑州人民医院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及价值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及价值。

方法:选择64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介入康复治疗,以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1]为评定标准。

结果:经治疗后,通过评定 56例为优,8例为良,0例差,优良率100%。

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肩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治疗;肩关节功能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大结节基底部以上部位的骨折,包括外科颈骨折,国外资料统计该部位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肩部骨折的26%[2]。

肱骨近端是肩关节重要的组成部分,骨折愈合后常遗有严重的关节畸形,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笔者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4例,其中男30例,女34例,平均年龄38.2±19.8 岁,入选病例均为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第一天即介入康复治疗,康复周期为9-12周。

所有病例康复治疗均由同一治疗治疗师执行。

1.2康复治疗方案1.2.1早期(术后1天-三周)①抬高患肢:用软枕把患肢垫高。

②张手握拳:用力握拳、伸指保持3~5秒,10个/组,5~6组/日。

③关节被动活动:被动将关节前屈、外展、后伸活动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范围在极限处停留5~8秒。

3~5次/组,2组/日。

④相邻关节的活动:肘、腕和手指各关节主动全方位、全范围活动,10个/组,2组/日。

⑤冰敷:康复治疗结束后局部用化学冰袋将关节包扎进行冷敷10分钟。

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

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

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肱骨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是恢复肱骨功能和加强上肢力量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为您介绍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以帮助恢复受伤手臂的功能和力量。

1. 初始康复阶段(手术后1-3周):手术后的第一周是肱骨骨折的初始康复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肿胀,并促进伤口愈合。

以下是初始康复阶段的一些常见训练方法:- 进行被动活动:由物理治疗师帮助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以防止肩关节僵硬。

- 进行冰敷:每天多次使用冰袋敷在手术区域,减轻疼痛和肿胀。

- 进行疼痛管理:使用适当的疼痛管理方法,例如使用止痛药和物理治疗。

2. 被动运动阶段(手术后3-6周):手术后的第3至6周是被动运动阶段,此时伤口已经开始愈合,可以逐渐开始进行被动运动,以恢复手臂的关节活动度。

以下是一些被动运动阶段的常见训练方法:- 进行被动关节运动:使用手动或设备辅助下,进行手臂关节的被动运动,以恢复肩关节、肘关节和手腕的活动度。

- 进行手臂支撑活动:通过进行支撑活动,帮助恢复肌肉力量,促进手臂功能的恢复。

- 进行手臂位置调整:通过手动调整手臂的位置,以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避免产生过多的紧张和压力。

3. 积极主动阶段(手术后6-12周):手术后的第6至12周是积极主动阶段,此时手术区的骨折部分开始愈合,可以逐渐开始进行主动运动,以加强肌肉力量和恢复手臂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积极主动阶段的常见训练方法:- 进行主动关节活动:进行手臂的主动关节活动,例如屈曲、伸展、旋转等,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关节的灵活性。

- 进行抗阻力锻炼:逐渐增加抗阻力的训练,通过使用弹力带或负重训练器材,加强手臂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臂功能。

- 进行平衡训练:通过进行平衡训练,加强手臂和身体的协调性,预防摔倒和受伤。

4. 功能恢复阶段(手术后12周后):手术后12周后是功能恢复阶段,此时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可以开始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性训练,以提高手臂的日常使用能力。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人们普遍认为,肱骨骨折术后的恢复复原对于恢复患者肩部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骨折骨折的功能,缩短骨折复原的时间,并减少疼
痛的发生。

肱骨骨折术后恢复训练,可以分成局部功能训练和全身性功能训练两个部分。

1、局部功能训练:一般在肱骨骨折手术后第一阶段,主要是恢复患者上肢动作范围,缓解骨折处疼痛,增强上肢肌肉力量,以及提高上肢关节肌肉平衡性,发展关节活动度。

例如:用有气压平衡泵及阻力带结合手持物体,做支点活动、伸肌练习和肩关节活动,可
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和肩部的伸展性。

2、全身性功能训练:在肱骨骨折后,要在适宜的时期开始考虑针对全身性功能训练,包括腹肌肌肉力量训练,佩戴不同重量的训练哑铃或集中训练夹,练习劣质负重活动,以
及胸肌训练等,以提高肱骨骨折处及躯干的肌肉力量,恢复患者体能,减少后遗症发生。

在肱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情况起居及有氧运动训练来进行
康复。

康复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患者减少肩部疼痛,另一方面也需要改善其肩部功能。

运动康复,尤其是有效的肱骨骨折术后康复程序,必须精心设计,指导有系统性,以便帮
助患者尽快恢复肩部功能,重返正常生活状态。

肱骨近端复位标准

肱骨近端复位标准

肱骨近端复位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肱骨近端复位是骨折复位手术中常见的操作,也是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肱骨近端骨折是上肢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一旦发生骨折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固定处理。

而复位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第一步,复位不良会影响骨折的愈合,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手肘功能和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肱骨近端复位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肱骨近端复位标准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操作和术后康复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一、术前评估1. 了解患者的损伤情况,包括骨折类型、骨折位置、骨折稳定性等,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肱骨近端骨折的情况。

2.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骨质情况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确定手术方案。

3. 对于存在伴随损伤的患者,如神经血管损伤等,需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和应对措施。

二、手术操作1. 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2. 体位:患者采取侧卧位,肘关节屈曲约90度,保持肱骨近端和尺骨平行。

3. 皮肤消毒:对手术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4. 外展肱骨:通过外展肱骨来放松肌肉,有利于骨折的复位。

5. 复位:在X线透视下,通过适当的力量和角度,将骨折复位到正确的位置。

复位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6. 固定: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如钢板、钢钉等,将骨折部位固定好,确保骨折不再移位。

7. 闭合伤口:对手术伤口进行良好的闭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术后康复1. 术后第一天即可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如手指活动等。

2. 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如屈伸肘关节等。

3. 术后一周拆除外固定,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4. 术后一到两个月进行康复锻炼,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等。

5. 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总之,制定肱骨近端复位的标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非常重要。

肱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措施

肱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措施

一、引言肱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肱骨骨折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护理目标1. 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痛苦;2.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 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三、护理措施1. 术后体位术后应保持患肢抬高,以减轻局部肿胀。

具体体位如下:(1)卧床休息:术后初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患肢抬高30-45度,避免患肢下垂。

(2)坐位:患者可坐位休息,患肢保持抬高。

(3)站立:患者可站立休息,患肢保持抬高。

2. 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干燥,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3)预防感染: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遵医嘱用药。

3. 饮食护理(1)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骨折愈合。

(2)补充钙质:适当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3)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 功能锻炼(1)早期功能锻炼:术后1-2周内,进行患肢的关节活动,如手指、腕关节、肩关节的屈伸活动。

(2)中期功能锻炼:术后2-4周内,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如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

(3)后期功能锻炼:术后4周后,进行患肢的力量锻炼,如抓握、推拉等。

5. 心理护理(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告知患者骨折愈合过程,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预防抑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抑郁症状,给予心理疏导。

6. 其他护理(1)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预防压疮:保持床铺整洁,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3)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等。

四、总结肱骨骨折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

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效果评估

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效果评估

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效果评估肱骨骨折是上肢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患者在肱骨骨折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以及功能。

本文将探讨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估。

一、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1. 保护期治疗:在骨折刚发生时,首要任务是保护骨折部位,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通常会采用固定石膏或外固定器等装置来稳定骨折,使其处于正确的位置。

2. 早期康复治疗:在骨折固定后的早期,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被动运动和功能锻炼。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保持关节的活动度,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骨折部位的肌肉萎缩。

3. 主动锻炼:当骨折开始愈合时,患者可以逐渐进行主动运动和肌力训练。

这些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稳定性和改善功能。

4. 牵引治疗:对于肱骨干骨折,有时需要进行牵引治疗以恢复骨折的长度和位置。

牵引可以通过外固定器、内固定器或外科手术来实现。

5.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理疗师可以采用多种物理治疗方法,如热敷、电疗、按摩等来缓解疼痛、消肿、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此外,康复训练还包括肌力锻炼、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平衡训练、日常功能训练等。

二、肱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估1. 关节活动度评估:通过测量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可以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测量肘关节伸展活动度、屈曲活动度和旋转活动度。

通过与对侧健康肢体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患肢的恢复情况。

2. 肌力评估:通过力量测试仪或手动测力仪等工具,可以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

通常会测量肩外展、肘伸直、肘屈曲等动作的力量。

力量评估的结果可以反映患者恢复的进展情况。

3. 日常功能评估:通过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自理能力、握力、抓取能力等,可以评估康复治疗对患者日常功能恢复的影响。

4. 生活质量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使用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可以评估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功能恢复情况。

评估结果可以反映患者康复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5. 术后并发症评估: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评估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如感染、神经损伤、骨不连等。

肱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肱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肱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指导(一)肱骨近端骨折的基础知识肱骨近端由哪些结构组成?肱骨近端包括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头、肱骨干等,其中肱骨头关节面下方至大、小结节上方连线之间为解剖颈;大、小结节下方连线至胸大肌止点上方为外科颈。

发生肱骨近端骨折会有哪些表现?肘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肘部压痛,肘关节功能丧失,骨折部位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

(二)术前健康指导肱骨近端骨折术前需完善的相关检查有哪些?肱骨近端骨折时除需拍正、侧位X线片,胸部心脏正位片,肩关节常规CT检查外,还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肱骨近端骨折术前为什么需要使用前臂吊带?正确使用前臂吊带,将前臂吊带悬吊于胸前,以达到患肢制动的目的,还可避免因骨折断端移位而造成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前臂吊带固定还能起到承托作用,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但是在使用前臂吊带的过程中应注意暴露患者的患肢手指,以便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肱骨近端骨折如何治疗?应注意哪些问题?1)非手术治疗:(1)单纯大结节骨折,移位小于5mm或成角小于45。

(2)单纯外科颈骨折,骨折断端成角小于45。

,易于复位,复位后拍片复查未见明显的骨折移位。

可用石膏固定、前臂吊带悬吊或肩关节外展架固定。

2)手术治疗:(1)外科颈骨折严重移位伴复位后不稳定的患者。

(2)进行手法复位后失败的患者。

(3)合并肱骨头粉碎性骨折且年龄在50岁以下的患者。

(4)对于骨折部位在三部分及以上者一般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为什么有些肱骨近端骨折后需要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极为严重的肱骨近端骨折会明显破坏肱骨头的血液供应。

因此,即使通过复位固定手术,把碎裂的肱骨近端拼在一起固定好,肱骨头也很可能会因缺血而出现坏死。

如果出现了肱骨头坏死,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

对于发生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严重的肱骨近端骨折,医生可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耐受能力考虑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治疗。

肱骨骨折的治疗方案与预后评估

肱骨骨折的治疗方案与预后评估

肱骨骨折的治疗方案与预后评估肱骨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

针对肱骨骨折的治疗方案与预后评估是很重要的,它有助于确定正确的治疗方式以及预测患者康复的可能性。

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对于非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肱骨骨折,保守治疗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保守治疗通常包括使用石膏固定或桡骨支具固定来稳定骨折。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年轻患者和无活动度损失的患者。

2.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移位、关节面累及或多骨折的肱骨骨折,外科手术治疗往往是必需的。

手术方式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

2.1 内固定:使用金属钉(如内固定钢板或针)将骨折的碎片固定在一起,以促进骨折愈合。

这种手术可以恢复受伤肱骨的稳定性和功能。

2.2 外固定:外固定通过将钢针或定位钢板固定在骨折上,再通过连接器将骨折的碎片固定在一起。

这种手术方法常用于骨折复杂,无法内固定或有软组织损伤的情况。

预后评估:肱骨骨折的预后评估是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1. Mayo Elbow Performance Index(MEPI):MEPI是一种常用的术后功能评估工具,评估肘关节的功能恢复程度。

它包括肘关节活动度、疼痛、强度和日常活动等多个方面。

2. 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Scale(DASH):DASH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上肢疾病或损伤的功能评估问卷。

它评估患者在日常活动、体能、社交功能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3. Patient-Rated Elbow Evaluation(PREE):PREE是一种由患者自行评估的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标。

它包括肘关节活动度、疼痛、功能障碍等方面,并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进行评估。

除了这些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外,还有一些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也用于评估肱骨骨折的预后,如骨折愈合时间、非典型骨折形态等。

总结:针对肱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应根据骨折程度、活动度损失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肱骨骨折康复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估

肱骨骨折康复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估

肱骨骨折康复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估肱骨骨折是上肢骨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来恢复手臂的功能。

本文将设计一份肱骨骨折康复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一、康复方案设计1. 评估阶段:- 初步评估: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了解和临床检查,判断骨折类型、程度和是否伴有其他伤害。

还应评估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

- X射线和MRI检查:确定骨折的位置、骨折线的形态和关节是否受到损伤。

- 功能评估:使用相应的评估工具(如DASH评估)评估患者在骨折前的手臂功能情况。

2. 早期康复阶段:- 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功能维持性锻炼,包括肩部和手腕的活动。

- 通过肱二头肌等肌肉的活动增强来促进肱骨的骨折愈合。

- 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手臂,避免提重物和承受过大的压力。

- 给予疼痛管理和肿胀控制的治疗,如使用热敷和冷敷等。

3. 中期康复阶段:- 在骨折部位稳定后,逐渐引导患者进行肱骨骨折的功能恢复训练。

- 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活动,促进关节的活动度、肌肉力量的增加和手部功能的恢复。

- 进行手部伸展、屈曲、握力和手指灵活性训练。

- 使用肘关节支具或肱骨夹板来稳定骨折部位,防止再次受伤。

4. 后期康复阶段:- 进一步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复杂度,包括抗阻力训练、平衡训练和动态稳定性锻炼等。

- 引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如抓握物体、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锻炼等。

- 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康复方案。

二、效果评估为了评估肱骨骨折康复方案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功能评估:使用DASH(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以了解其手臂功能的恢复情况。

- 疼痛评估:通过疼痛量表(如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以了解康复训练对疼痛的缓解效果。

- X射线检查:定期进行X射线检查,评估肱骨骨折的愈合情况和骨折线的形态。

- 动态稳定性评估:使用肩功能评定表(Shoulder Functional Assessment)评估患者的肩关节稳定性,以了解康复训练对肩关节稳定性的改善情况。

3种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式

3种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式

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入路
病例3
病例4 男性,27岁
病例5 女性,67岁
术后、术后三个月
病例6 女性,67岁
肩关节置换
适应症:
• 高龄患者 • 3部分、4部分骨折 • 骨折脱位 • 肱骨头劈裂骨折 • 有争议
假体设计
病例7 男性,82岁
术中、术后和术后1个月
病例8 女性,73岁
3种肱骨近端骨折的 治疗方式
肱骨近端骨折发病率
• 占全身骨折的5%,占肱骨骨折的45%; • 女性发病率高,是男性的2倍; • 两个高峰,一个是30岁左右,高能量损伤,常合
并其他脏器损伤或骨折;另外一个高峰是60岁以 上,且该年龄组的发病率在近30年增长了近3倍。
骨折NEER分型
I型: 一处或多处骨折,相互之间移位小于1cm或旋转小于45° II型:一处或多处骨折,一处骨折有超过1cm或旋转大于45°的移位 III型:两处骨折移位超过1cm或旋转成角大于45°,其中包括肱骨头 自关节盂内脱位 IV型:四个解剖结构相互关系均有明显移位,包括肱骨头脱位,肱 骨头处于游离状态,主要血供丧失。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文献报道,80%的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保守治疗
• 肱骨头无脱位 • 嵌插骨折 • 肱骨头最低限度的内翻和外翻成角 • 骨折未累及关节面 • 大小结节无移位 • 患者身体不能耐受手术
手术治疗
• 锁定钢板 • 近端髓内钉 • 关节置换
如何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术后、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
病例9 男性,77岁
术后康复
1. 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后的肩关节脱位需要外展支 架保护6周;
2. 6周后开始做弯腰下的患肢钟摆和旋转运动; 3. 3月后根据恢复情况行健侧肢体辅助下患肢提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措施与效果评价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措施与效果评价

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措施与效果评价肱骨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常见于肘关节附近,特别是骨干部位。

手术是肱骨骨折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术后康复非常重要,其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肱骨功能、减轻疼痛、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肱骨骨折术后康复的措施和效果评价。

一、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措施1. 术后早期康复措施在术后早期,主要目标是控制疼痛和肿胀,维持肩、肘和手的关节运动度。

(1)镇痛和抗炎治疗:通过使用镇痛剂和非甾体抗炎药来减轻疼痛和控制骨折周围的炎症反应。

(2)冷敷:通过冷敷可以减轻术后肿胀和疼痛,每天冷敷2-3次,每次15-20分钟。

(3)袖带使用:在康复早期,患者可以佩戴肱骨骨折用手臂袖带,以帮助稳定肩关节和肱骨。

2. 术后中期康复措施在术后约2-6周,要逐渐增加对手肘和肩关节的活动。

(1)主动与被动运动:患者应进行适度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恢复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活动度。

这包括练习前臂旋转、肩部伸展和屈曲等活动。

(2)康复训练:通过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这可以包括使用弹力带进行肩部肌肉锻炼,进行重物抓握或手臂旋转的功能性训练。

(3)功能性训练:在术后中期,患者可以开始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功能性训练,如举起物品、穿衣和梳洗等。

3. 术后晚期康复措施在术后6-12周,肱骨骨折术后进一步加强康复训练。

(1)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恢复:继续进行肩关节和肘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帮助肱骨骨折的愈合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2)力量和耐力训练:逐渐增加负重锻炼,通过使用哑铃或弹力带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3)功能性训练:增加难度和复杂性的功能性训练,如进行上肢动作协调和平衡训练。

二、肱骨骨折术后康复效果评价肱骨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 肘关节活动度:通过测量伸展、屈曲、旋转和侧屈等肘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情况来评价康复效果。

2. 功能评定:使用国际标准化的手功能评分表(DASH)和肩关节功能评分(ASES)等评估工具,评估肩肘功能的恢复情况。

肱骨骨折锻炼方法爬墙

肱骨骨折锻炼方法爬墙

肱骨骨折锻炼方法爬墙
肱骨骨折后的康复锻炼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以下是一种可能的锻炼方法——爬墙:
1. 确保骨折已经初期愈合并得到医生的批准开始进行此项锻炼。

2. 找到一堵相对平整、干净的墙壁,确保周围没有杂物。

3. 站立面对墙壁,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平衡。

4. 用没有受伤的手臂扶住墙壁,手掌贴紧墙面。

5. 慢慢将手臂推离身体,让自己尽量靠近墙壁,直到感觉到拉伸但不感到疼痛。

6. 保持这个位置大约30秒钟,然后缓慢地将手臂收回身体。

7. 重复以上步骤3-6,进行3-5组。

在执行这个锻炼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使用受伤的手臂,特别是在初期阶段,直到骨折完全愈合。

- 在进行爬墙锻炼时,要注意感受疼痛或不适感。

如果出现疼痛,应停止练习并
咨询医生。

- 在进行锻炼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伸展或扭曲身体。

请记住,这只是一种锻炼方法,具体的锻炼计划应根据个人的情况和严重程度来安排。

一定要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并遵循其指导下进行锻炼。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

四部分的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率相当高。在 Neer的四部分骨折分型中,分为外展嵌插型、 Neer的四部分骨折分型中,分为外展嵌插型、 真正的四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脱位
骨折-脱位
骨折脱位可以是两部分、三部分以及四部分 的。在临床处理上,一般先处理脱位,再进 行骨折的固定。对于两部分的骨折脱位,可 以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的方法。
治疗决策
判断对于特定的患者,位移和成角是否可以 接受; 判断肱骨头和肱骨干能否作为一个整体运动。
二者皆满足,骨折是稳定的,且在一个合适 的位置,采用吊带悬吊保持一个舒适体位, 通常在一周内开始采用钟摆式功能锻炼进行 物理治疗。
若肱骨头和肱骨干不能作为一个整体运动, 且患者因年龄而不适合外科手术,对功能要 求不高,或由于并发症而预知无法进行康复 锻炼,物理治疗可延迟2 锻炼,物理治疗可延迟2-4周。 年轻、活跃的患者,应考虑早期手术治疗。 制动时间、治疗时间越长,功能障碍程度越 大。
特殊骨折类型固定
大结节2 大结节2部分骨折
肩关节对结节移位耐受较差,主张对移位超 过5mm的即可采取手术治疗,以减少功能障 5mm的即可采取手术治疗,以减少功能障 碍和并发症的二次打击。 经骨缝合固定; 螺钉内固定; 结节间区也必须修复。
有移位的外科颈2 有移位的外科颈2部分骨折
首选髓内钉固定技术,具有软组织干扰小、 失血少的优点。 移位较大的骨折、粉碎性骨折、难复位的骨 折采用LCP固定。 折采用LCP固定。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降落伞”手术方法, 外翻嵌插截骨术和张力带固定合并经骨缝合。
肱骨近端3 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
优先考虑采用LCP固定,使肱骨头和肱骨干 优先考虑采用LCP固定,使肱骨头和肱骨干 对合复位,加上结节准确复位固定,允许术 后早期的关节活动。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治疗.

24
手术体位:沙滩椅位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外二科
25
手术入路: 1、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入路时需分开三角肌与胸大肌,切开覆盖 在肱二头肌短头上的肌膜,将短头拉向内侧,再切开肩胛下肌与 关节囊,此入路解剖复杂,须注意保护头静脉、肌皮神经,且对 外侧显露困难。
---黄强,姜春岩。肱骨近端骨折。见:荣国威,王承武主编.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49-563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外二科 26
2、三角肌前内侧入路:三角肌起于肩胛岗、肩峰、锁骨外பைடு நூலகம்/3,从 前、外、后三面覆盖肩关节,远端汇聚成一扁腱止于三角肌粗隆 ,本入路仅涉及三角肌前内侧部分,此处肌纤维相对平行,之间 无分隔,很容易纵向钝性分开。
----杨铁毅,张岩,刘树义等。锁定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外二科
22
该技术一般需要患者具有较好的骨密度,粉碎程度轻,
结节完整,内侧壁支撑好,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 并发症: ① 畸形愈合(28%) ② 固定针移位或松动 ③ 针道感染 ④ 肱骨头坏死 ⑤ 神经血管损伤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外二科
23
二、锁定钢板内固定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外二科
骨上端(关节部或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骨干或外 科颈)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 cm或成角 > 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外二科
5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
要素:
部位
骨折关系:
数目 1、2、3、4 距离:1cm 是否移位: 成角:45°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外二科
2
肱骨近端血供特点

最新医学资料-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与康复PPT课件

最新医学资料-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与康复PPT课件
10
2021
3、人工关节置换
适宜 肱骨头严重粉碎不能修复,脱位的3、4部骨折 关节面破坏大于40 % 尤其有骨质疏松者 手术前通过X线、CT判断肱骨头无修复可能或肱骨头
缺血坏死机率较大
11
2021
术后功能锻炼
早期合理的肩关节锻炼是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肩关节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肱骨近端骨折无论手术与否, 无论内固定还是肩关节置换,早期功能锻炼将直接影 响治疗效果,尽早肩关节功能锻炼是肩关节功能恢复 的重要治疗措施
15
2021
①三角肌等长收缩练习--耸肩, 20次/组,3组/天 ②主动前屈锻炼:用健侧前臂托起患侧前臂向上
举过头顶,持续10秒,3次/组,3组/天 ③内旋、外旋范围锻炼:在门把上系1根松紧带,
利用松紧带的弹力作用练习, 10次/组,3组/天 ④外展、外旋锻炼:双手抱头作外展、外旋锻炼。
10次/组,3组/天
属于关节内骨折--处理不好,可能明显影响肩 关节功能,造成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3
2021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将肱骨上端分为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 节,小结节和肱骨干。
Neer分类方法考虑到骨折的部位和骨折的数 目。但分类的主要依据是骨折移位的程度--即 以移位大于1cm或成角畸形大于45°为标准 进行分类。
13
2021
2、第二阶段:(术后4—6周)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患侧肩关节被动内收、内旋 锻炼
内收:用患侧手触摸对侧耳朵 内旋:患侧手持一根长50cm的木棍,放在背后向上
举起,健侧21
3、第三阶段:(术后6—12周)
肩关节主动运动 X线示骨折有明确愈合迹象后开始 增加三角肌及肩袖的肌力 热敷肩关节2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近端骨折的康复方案2014-08-09 22:51来源:丁香园作者:小小老虎字体大小-|+肱骨近端骨折是65 岁以上老年人的第三常见骨折。

物理治疗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的Erin Singleton 医生根据骨折治疗方案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康复指南,发表在2014 年3 月的Techniques in Shoulder & Elbow Surgery 杂志,现全文翻译如下。

摘要:肱骨近端骨折是65 岁以上老年人的第三常见骨折。

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在不停发展,一般是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情况选择保守、手术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进行治疗。

物理疗法是上述任何一种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分期干预以促进患者关节运动范围和肌力的最大程度的恢复,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是否无痛是判断是否治愈的最佳指标,因此,使患者保留肱骨头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恢复无痛下主动功能的物理治疗策略尤其适合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合理的康复指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为物理治疗师的工作提供指导。

肱骨近端骨折是65 岁以上老年人第三常见的骨折,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和股骨近端骨折,发生比例几乎占到全身骨折的5%,对患者肩部功能及全身功能的有重要的影响。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适应症,是保守治疗、手术内固定还是人工关节置换,仍在不断发展。

大多数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的治愈。

大约有80% 的肱骨近端骨折是由低能量损伤导致的轻度移位骨折,发生继发性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的风险非常低。

而对于严重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则比较困难。

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活动能力、影像学表现、骨折类型,评估血管损伤、骨质疏松以及肱骨头坏死风险选择治疗方案,上述因素都有可能决定手术是否能够成功。

物理治疗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都应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不同方案的物理治疗以促进患者最大可能的功能恢复。

目前,尚无关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后的具体康复指导指南。

因此,作者在本文将介绍保守和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后的康复方案。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也在日渐增高,预计到2030 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2 倍。

在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群中,男性摔倒的发生率高于女性,但是女性摔倒后更多见的是肱骨干骨折。

虽然已经明确一些特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导致肱骨近端骨折,如:近期健康状况下降、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行走较少、神经肌肉乏力、骨质疏松、体重下降、既往摔伤病史、平衡能力减弱、母亲曾有髋部骨折病史,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骨密度的下降。

年轻患者的肱骨近端骨折通常由高能力损伤造成,而老年患者的受伤机制主要为平地摔倒,据文献报道平地摔倒已占到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受伤原因的80% 至87%,是老年患者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

骨折的严重程度、骨折愈合情况、血管和周围软组织情况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

通常可以将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为 3 个独立但又相互重叠的阶段:(1)炎症期、(2)修复期、(3)晚期重建塑形期。

在重建塑形期,骨骼恢复到原先的形态、结构和机械强度后骨折才算是完全愈合。

骨骼的塑形受到机械应力对骨的影响,非常缓慢,常常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

骨折部位承受轴向载荷应力后,在需要的部分骨质沉积,不需要的骨质则被吸收。

虽然发生骨折后 3 至6 个月的时候,骨折部位才能具有足够的强度,但是一般情况下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在受伤后 1 至2 周就开始进行物理治疗,而手术治疗的患者则需要在术后1 周内开始物理治疗。

分型方法:Neer 分型- 金标准Neer 分型是肱骨近端骨折最常用的经典分型方法。

Neer 分型系统是基于Codman 所做的早期观察,肱骨近端骨折分为4 个主要骨折块:小结节、大结节、关节面和肱骨干。

根据骨折块数量和移位程度,结合关节面骨折和脱位情况进行分型。

当骨折移位大于1cm 或成角超过45°时才可以被称为一部分骨折。

根据Neer 分型理论,没有移位的骨折,无论骨折在什么部位以及存在多少骨折线均被认为是一部分骨折。

二部分骨折则是一处骨折块存在移位,可以是大结节、小结节骨折,或者解剖颈、外科颈部位的关节骨折。

三部分骨折则是大结节或小结节骨折移位合并外科颈骨折,未骨折的结节受到肌腱牵拉造成旋转畸形。

四部分骨折占到所有肱骨骨折的3%,是老年患者最难处理的骨折。

4 个骨折块均符合骨折移位的标准,骨折端外翻畸形或侧方移位。

当肱骨头关节面和肩胛盂关节不匹配时,被认为是属于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骨折亚型,但是通常发生在真正的四部分骨折中。

虽然对于骨折属于哪种Neer 分型类别,不同的医生的判断并不完全一致,但是相互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和其他分型系统相比,Neer 分型的观察判断一致性还是最好的。

治疗选择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具有挑战性。

Roux 等人近期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有21% 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年轻并活跃度高的患者发生肱骨近端骨折,一般选择手术治疗。

虽然大多数的老年患者可以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但是仍不明确哪种方法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包括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髓内钉固定和反式肩关节置换等。

但是,目前还没有证实任何一种手术治疗方法能够优于其他方法。

外科手术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属于微创技术,主要用于轻度粉碎的二部分骨折和大小结节轻度粉碎的三部分、四部分外翻压缩性骨折。

从理论上来讲,该技术可以很好的保护软组织,减少和降低血管损伤和骨折愈合的并发症。

70% 的二部分骨折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在所有骨折类型中使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发现对于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最差。

文献报道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钉道感染、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复位丢失、克氏针移位。

Boons 等人对比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和非手术治疗50 岁以上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发现在受伤后3 个月和12 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 评分没有显著差异,在12 个月时两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 评分均较3 个月时有所提高。

术后3 个月时非手术保守组患者的肩关节前屈和外展功能要优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但是到12 月时,该优势消失。

3 个月时人工肱骨头置换组患者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测定的疼痛情况要优于非手术组患者,但是到12 月时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也变得没有显著差异。

反式肩关节置换(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 RSA)在最近被推荐用于四部分骨折。

其假体设计理念在于反式肩关节假体不需要依靠肩袖进行肩关节运动,因此无需考虑大小结节骨折块的愈合情况。

和传统的肩关节置换相比,反式肩关节置换具有许多理论上的优势。

患者的功能恢复更少依赖结节骨块的愈合和肩袖的完整,和人工肱骨头置换相比,患者恢复更快,需要细心保护和康复治疗的时间更短。

使用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3% 至28%,和用于治疗肩袖撕裂时的发生率类似。

Garrigues 等人回顾性研究23 例使用反式全肩关节置换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发现反式肩关节置换明显优于人工肱骨头置换,虽然纳入研究的患者数量较少,但是反式肩关节置换组患者的美国肩肘协会评分(ASES)、宾夕法尼亚大学肩关节评分(Penn)和简明评估数字量表评分(SANE)均明显优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

反式肩关节置换患者的前屈角度平均为122°,后者则只有90°。

Boyle 等人进行的另外一项对比研究发现在术后6 个月时,反式肩关节置换组患者的剑桥肩关节评分和人工肱骨头置换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术后5 年时,反式肩关节置换组患者的剑桥肩关节评分则明显优于后者。

保守治疗由于肱骨近端骨折缺少明确的康复治疗方案。

和经治医师进行沟通,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康复锻炼尤为重要。

无论是否手术治疗,确保安全有效的进行康复治疗对于患者非常关键。

Hodgson 等人研究发现和长期制动相比,早期开始活动可以明显提高功能评分,在受伤后2 年时早期活动组患者的功能情况仍可以改善。

对于老年轻度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或者Neer 一部分骨折,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大多数的患者患肢简单悬吊10 至14 天,并在医生监督下进行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等物理治疗。

每隔2 至 3 周复查X 线了解骨折移位情况。

康复指南由于肱骨近端骨折形式多样,因此缺少统一的关于肱骨近端骨折的康复治疗指南。

根据骨折愈合和早期活动的特点和原则,在此处提出的康复指南旨在结合患者生理年龄和活动能力,使患者获得早期最大的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然后是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再后进行渐进式抗阻力训练,尽可能恢复至正常功能。

表 1 显示的是针对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康复指南。

悬吊制动 2 周后,开始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同时维持或加大肩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

6 周内,使肱骨头对肩胛盂产生压力以及在所有平面前屈时肱盂关节获得主动匹配关系非常重要,要避免出现肩关节前屈时肱骨头向上移位(图1)。

如果前屈受限,进行Maitland1 至2 级手法向下被动滑动练习以松解下方盂肱关节囊(图2)。

同时进行主动和被动辅助下的肩关节外展练习(图3)。

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可以主动对肱骨头加压改善肩关节前屈功能。

收缩背阔肌和大小圆肌可以辅助加大肱骨头对肩胛盂的压力。

也可以进行Maitland1 至2 级手法向下被动滑动练习以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图4)。

表 1 单纯大结节骨折:非手术治疗悬吊制动2周2周时进行X线检查:骨折没有移位则进行被动运动,否则就继续悬吊可以进行各方面的运动,但不应过度运动主要练习前屈、外展和轻度的内/外旋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进行各平面的肩胛骨主动运动练习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进行各平面的颈部主动运动练习如有必要给予止痛治疗6周时进行X线检查:骨折没有移位并出现愈合迹象,同时疼痛减轻开始进行疼痛允许情况下的主动运动前屈和外展下肱骨头加压练习争取在3个月时肩关节可以达到完全的被动运动范围盂肱关节向下被动滑动练习肩胛胸廓运动3-6个月时,完全主动运动范围下逐渐进行力量练习所有的运动练习必需保证肱骨头在肩胛盂平面抬升时始终处于主动加压状态避免发生撞击图 1 坐位进行肱骨头压力锻炼,上肢前伸放置于泡沫棒上。

通过前倾被动伸直肩关节。

在该活动范围内,肱骨头始终具有稳定性和主动压力,尤其是在运动幅度末期。

图 2 对于僵硬的肩关节,在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末进行肱骨头的向下被动滑动练习图 3 外展肩关节使肱骨头和肩胛骨之间产生压力。

患者向侧方倾斜,进行被动肩关节外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