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发酵工业中氧的供需精品PPT课件
发酵工程 第5章 氧的供需与传递
单位接触界面氧的传递速率:
通常,不可能测定界面处的氧分压和氧浓度。
为方便计算,氧传递速率用总传质系数和总推动 与力两表个示推:动力相对应的阻力是气膜阻力1/kG和液膜 阻力1/kL。
单位接触N界A面 氧p1的kGp传I 递C速1I k率LC为L 推p1动K力pG与 阻C1力K之CL L比。
根据培养的目的不同,选取不同的供 氧条件:
★获取细胞本身:保持溶解氧的浓度高于临界溶 氧浓度。从而满足微生物的最大需氧而得到最高 的微生物的细胞产量。 ★以获得细胞代谢产物为目的,溶氧对代谢产物 影响有不同的情况。
第2节 培养过程中氧的传质理论
一、氧的传递途径与传质阻力
好氧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态的氧,因此气态中的 氧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步骤和克服阻力到液相。 氧的传递途径是气相中的氧溶解在发酵液中,再传 递到细胞内的呼吸酶位置上而被利用。
3. 氧分压(亨利公式)
三、微生物的临界氧浓度
耗氧速率受 氧浓度影响
微生物对发酵液中的溶解氧有一个最低要求。
临界溶氧浓度(Ccr):当培养基中不存在其它限制性基质 时,不影响好氧性微生物繁殖的最低的溶解氧的浓度。
微生物的临界氧浓度大约是饱和浓度的1%-25%。
氧的饱满度:溶解氧的 浓度与临界氧浓度之比。
KG ( p p) KL (C CL )
(5-2)
KG——以氧分压差为总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 KL——以氧浓度差为总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
氧的传递速率方程
OTR=KLa (c*-cL)或=KG a (p-p*) (5-16)
▪氧从空气泡到细胞的总传递阻力(1/Kt)为上述 各项传递阻力的总和。 ▪这种传递阻力有主次之分: ✓氧是难溶气体,供氧方面阻力3)较为显著; ✓耗氧方面阻力主要是7)8); ✓当细胞以游离状态存在于液体中时,阻力7)细 胞团内的传递阻力消失; ✓而当细胞吸附在气液界 面上时,阻力4)5)6)7) 消失。
氧的供需PPT医学幻灯片
15
二、双膜理论假说
1)在气液两个流体相间存在界面,界面两 边具有两层稳定的薄膜,即气膜和液膜, 这两层稳定的薄膜在任何流体动力学条件 下,均呈层流状态; 2)在气液界面上,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 衡即界面上不存在氧传递阻力;pi=HCi
16
3)在两膜以外的气液两相的主流中,氧的浓度、 分压相等,即无任何传质阻力,所遇到阻力 仅存在于两层滞流膜中。 稳定状态时,总传质速率与串联的各步传质速 率相等。
17
传递速率
p ,pi:气相中和气液界面处氧分压,Mpa; Ci ,CL:气液界面和反应液主流中(液相)氧 浓度(kmol/m3)
18
气液界面附近氧分压与浓度的变化
用亨利定律表示 P=H·C H:亨利常数。
P HC* P HCL
19
总传质过程 :
K G 为以氧分压为推动力的 K L : 以氧浓度为推动力的传 1 = 1+H K G kG kL 1= 1 +1 K L Hk G k L H : 亨利常数
二者关系: r= QO2 ·X,
X—发酵液中菌体的浓度(kg干重/m3)
4
3、临界氧浓度,用Ccri 表示. 其大小为溶解氧浓度的5%-10%,一般在
0.003-0.05(mmol/L)之间。
4、百分饱和度
氧浓度表示方法之一。培养液被空气完 全饱和时,即为溶氧100%饱和度,室 温下为7-8mg/L左右。 5、饱和氧浓度
平 O 衡 T K L a C R 时 C Q O 2 X
好氧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对氧的衡算式
dc dt
K L aC
CL
QO2
X
C : 与气相分压达到平衡时氧浓度,
7 微生物工程 第七章 发酵工业中氧的供给
温度→影响酶活及溶氧:T ↑, CL ↓
代谢类型(发酵类型)的影响 若产物通过TCA循环获取,则QO2高,耗氧量大 谷氨酸、天冬氨酸 若产物通过EMP途径获取,则QO2低,耗氧量小 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4)溶解氧控制的意义
重点1
溶解氧浓度对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可能是不
同的(发酵不同阶段需氧要求不同)。
* w * m * w * nj
Cm*—氧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 mol/m3
溶质↑ , Cm*↓
(3)溶剂
通常溶剂为水;
氧在一些有机化合物中溶解度比水中为高。
可合理添加有机溶剂降低水的极性,增加溶解
氧浓度。
(4)氧分压
一、提高空气总压(增加罐压),从而提高了氧
分压,对应的溶解度也提高,但增加罐压是有一 定限度的(CO2 浓度↑,不利于发酵)。
t—温度,℃
Cw*: 与空气平衡时水中的氧浓度
T ↑ ,Cw* ↓ ,推动力↓
(2)溶质 A、电解质
1)对于单一电解质
C lg KCE C
* w * e
(CE , C )
* e
Ce*—氧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mol/m3 Cw*—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mol/m3
CE—电解质溶液的浓度,kmol/m3
B. 非电解质
C lg KCN C
* w * n
(CN , C )
* n
Cn*—氧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 mol/m3 CN—非电解质或有机物浓度, kg/m3 K—非电解质的Sechenov常数, m3/kg
C. 混合溶液(电解质+非电解质):叠加
C C lg hi I i lg C C i j
氧的供需与
实际培养过程中, 不需使培养液中的溶氧浓度接近或达到其饱和值, 而是超过或 接近某一临界溶氧浓度 (Ccr ) ,一般来说,微生物的临界溶氧浓度 (Ccr ) 大约为培养 液饱和溶氧浓度的 1%~25%。表 6-10 列举于一些微生物的临界溶氧浓度。
4、培养条件
• 一般来说,温度愈高,培养基成分愈丰富, 微生物的呼吸强度愈高。当pH为最适pH时, 微生物的需氧量最大。
(三)影响KL的因素
在通气搅拌的反应器中 KL 取决于细胞大小和气泡附近的流体力学性质,氧传递 的主要阻力为气泡周围的液膜阻力,而氧的扩散系数是影响氧传递的主要因素。 当气泡直径 DP<2.5mm 时,氧的传递符合溶质渗透理论和表面更新理论,此时, KL 与 DL 的 1/2 次方成正式。 因此, 可通过调节溶液性质和操作条件等, 提高 DL, 达到增大 KL 的目的。
1/ Kt —总的传递阻力,以压差为推动力时,单位为(N·S/mol) 。
三、影响氧传递速率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 (二)影响气液表面积a的因素 (三)影响KL的因素 (四)影响KLa的因素
(一)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
在一定 CL 要求下,提高(C*-CL)就是设法提高 C*,而影响 C*的因素主要 有: 1、温度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为了提高 C*可在不影响微生物菌 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条件下,可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2、pH 氧在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度随酸的种类和浓度而异。一般表现为酸的强度大、 浓度高,则溶氧低。氧在盐酸和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度如表 6-11 所示。 3、电解质浓度 氧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由上述影响氧溶解度的因素知, 在培养液组成和培养条件确定的条件下, 要提高 C*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增加罐压;②增加空气中氧含量,进行富氧通气操作。
工业发酵中氧的供需
发酵液粘度的改变还会影响到液体的湍流性以及界面
或液膜阻力,从而影响到氧传递系数KL。当发酵液浓
度增大时,粘度也增大,氧传递系数KL就降低。
发酵液中泡沫的大量形成会使菌体与泡沫形成稳定的
乳浊液,影响到氧传递系数。
表面活性剂
培养液中消泡用的油脂等具有亲水端和
疏水端的表面活性物质分布在气液界面, 增大了传递的阻力,使氧传递系数KL等 发生变化,
发酵过程中氧的需求
几个重要基本参数
需氧速率 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需氧的量, 以 r 表示,单位为[mmolO2/L· 。 h]
发酵过程中氧的需求
几个重要基本参数
r=Qo2· X
式中: r ---需氧速率mmolO2/L· h; Qo2---菌体呼吸强度 mmolO2/(g干细胞· ) ; h X ---发酵液中菌体浓度,(g/L)
根据发酵液中的溶解氧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微生物生
长代谢是否正常,工艺控制是否合理,设备供氧能力 是否充足等问题,有助于查找发酵不正常的原因和控
制好发酵生产。
五、制定计划:如何提高溶氧水平
1、改变气体成份 2、提高搅拌速度 3、增加挡板 4、增加通气量 5、提高罐压
增加罐压 但是要注意的是增加罐压虽然提高了氧的分压,从而 增加了氧的溶解度,但其他气体成分(如CO2)分压 也相应增加,且由于CO2的溶解度比氧大得多,因此 不利于液相中CO2的排出,而影响了细胞的生长和产 物的代谢,所以增加罐压是有一定限度的。 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进行富氧通气操作。 即通过深冷分离法、吸附分离法及膜分离法制得富氧 空气,然后通入培养液。目前由于这三种分离方法的 成本都较高,富氧通气还处于研究阶段。
发酵工业中氧的供需
发酵工业中氧的供需发酵工业是一项重要的工业生产方式,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制药、化工等领域。
在发酵过程中,氧气是必不可少的因子之一,它在调控细胞代谢和酵素活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发酵工业中氧的供需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
首先,发酵过程中需氧性和厌氧性微生物的存在使得氧气在工业生产中的供需面临着挑战。
需氧性微生物利用氧气进行有机物的氧化代谢,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而厌氧性微生物则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产生乳酸、乙醇等产物。
在不同类型的发酵工艺中,需氧性微生物和厌氧性微生物的比例和作用机制不同,对氧气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其次,氧气在发酵工业中的供应方式和数量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目前,常见的氧气供应方式主要有曝气法和甘氨酸法。
曝气法通过将氧气通过喷气、搅拌等方式送入培养基中,以维持合适的溶氧量。
而甘氨酸法则是通过向培养基添加适量的甘氨酸,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氧气。
根据不同的发酵工艺和微生物菌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氧气供应方式非常重要。
此外,氧气的供应数量也需要根据发酵工艺的要求进行精确控制,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都会对发酵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再次,氧气对于提高发酵产物得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发酵工业中合理利用氧气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首先,需氧性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造成培养基的酸化和微生物细胞内外的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发酵效果。
因此,及时排气和调节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重要。
其次,合理的搅拌和通气能够提高培养基中氧气的分布和溶氧量,并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调节搅拌速度、通气速率和气体流量来实现对氧气的合理利用。
最后,氧气的供需问题不仅仅涉及到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要求,还与工艺条件、培养基组成和设备性能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设计和运行发酵工业生产过程时,需要全面考虑氧气供需的问题。
合理选择供氧方式和供氧量,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氧气含量,以达到最佳发酵效果和产品质量。
《氧气的工业制法》课件
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生成氧气,如高 温分解和过氧化反应
电解法
通过电解水制取氧气,是一种 常用的制氧方法
物理法制氧机的原理和流程
1
分离空气
将空气通过冷凝和吸附等方法进行初步分离
2
变压吸附
通过变压吸附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进一步分离
3
纯化氧气
去除氮气、水分和杂质,得到纯净的氧气
化学法制氧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1 存储方法
将氧气储存在高压气瓶或液氧储罐中
2 安全注意
避免氧气与易燃物接氧气可以用于高温切割金属,例如氧喷枪
石化工业
氧气可以用于提供火焰、促进燃烧反应,如裂 解、烧碱制法
焊接
氧气可以与燃料气体混合用于焊接和切割工艺
生理学研究
氧气在生理学研究中用于体内氧气供应和药物 传递
氧气的制法:物理法、化学法、电解法
物理法
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 来制取纯氧气
1
化学反应
选择适当的化学反应,产生氧气
2
分离纯化
分离和纯化反应产生的氧气,去除杂质和副产物
3
存储
将纯化后的氧气储存供应给生产线或其他应用
电解法制氧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1
电解水
通过电解水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2
分离气体
将氧气和氢气分离,收集纯净的氧气
3
储存与输送
将制取的氧气储存和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氧气的存储及安全注意事项
《氧气的工业制法》PPT 课件
欢迎大家阅读我制作的PPT课件,学习有关氧气的工业制法。以下内容包括氧 气的定义和特性,氧气的工业应用,以及氧气的制法和存储注意事项。
氧气的定义和特性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高度的活性。它是生物体呼吸和燃烧过程中必需的基本物质,同时 也在许多工业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发酵工业中的传氧》课件
pH调节
保持适宜的发酵液pH值, 有助于菌体对氧的吸收和 利用,提高传氧效果。
搅拌速度
适当的搅拌速度可以增加 发酵液的湍流度,有利于 氧的溶解和传递。
选择合适的发酵设备
设备材质
设备规模
选择导热性好、耐腐蚀的设备材质, 有利于保持发酵液的温度稳定,提高 传氧效率。
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设备规模, 过大的设备可能导致传氧效果不佳, 过小的设备则可能影响生产效率。
详细描述
膜生物反应器发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传氧技术,通过膜过滤将氧气传递到发酵液中,以满足微生物的需氧代谢需 求。该技术具有传氧效率高、操作简便、环保等优点,是未来发酵工业中传氧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04
CATALOGUE
提高传氧效率的方法和策略
优化发酵工艺条件
01
02
03
温度控制
合理设定发酵温度,以适 应不同菌种的生长和代谢 需求,提高氧的传递效率 。
的产量。同时,提高传氧效率还可以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06
CATALOGUE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பைடு நூலகம்
提高传氧效率的研究方向
开发新型传氧设备
研究新型的传氧设备,以提高传氧效率,降低能耗。
优化传氧工艺参数
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优化传氧工艺参数,提高氧气的传递速率和 利用率。
强化传氧过程的控制
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实现对传氧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氨基酸发酵中提高传氧效率的案例
总结词
在氨基酸发酵过程中,通过优化传氧技术可以提高氨基酸的产量和降低能耗。
详细描述
氨基酸发酵是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代谢产生氨基酸的过程。为了提高氨基酸的 产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传氧效率,如增加通气量、优化发酵罐设计、采用高剪 切混合设备等。这些措施可以增加溶氧量,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提高氨基酸
发酵工程第五章氧的供需与传递
李 先 磊
化学化工学院
三、控制发酵液中溶解氧的意义
发 酵 工 程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1. 溶解氧
2. 饱和度
3. 控制溶解氧的意义
李 先 磊
化学化工学院
4)液流阻力(1/k4; 1/KLB):液体主流中传递的阻力;也 与发酵液的成分和浓度有关。
李 先 磊
化学化工学院
发 酵 工 程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
供氧方面
由于氧很难溶于水,所以供氧方面的液膜阻力(1/k3 或 1/KL )是氧溶于水时的限制因素。 良好的搅拌使气泡和液体充分混合而产生湍流,可减少 1/k3、1/k4,加速氧的传递。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在好氧深层发酵中,氧气的供应往往成为发酵过
程是否成功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氧,故好氧发酵中必须采用 强化供氧。
李 先 磊
化学化工学院
发 酵 工 程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微生物细胞对氧的需求 和溶解氧的控制
李 先 磊
传递到细胞内的呼吸酶位臵上而被利用,这个传 递过程分为供氧和耗氧两方面。 供氧:指空气中氧气从空气泡里通过气膜、气液 界面和液膜扩散到液体主流中; 耗氧:指氧分子自液体主流通过液膜、菌丝丛、 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 氧传递过程中要克服的阻力(分供氧和耗氧)
化学化工学院
1、供氧方面的阻力
李 先 磊
化学化工学院
第一节
发 酵 工 程
第二章氧的供需-精品文档106页
(2)传递阻力主要集中在界面两侧的层 流膜上。
(3)在双膜之间的两相界面上,氧的分压强与
溶于界面液膜中的氧浓度处于平衡关系。
(4)传质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传质途径上各点 的氧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当气液传递过程处于稳态时,通过液膜和气膜的传递速率相 等,即:
nO2 = p-pI = p-p* =CI-CL = C*-CL
• 耗氧方面的阻力:
5.细胞或细胞团表面的液膜阻力1/kLC 6.固液界面的传递阻力1/kIS 7.细胞团内的传递阻力1/kA 8.细胞壁的阻力1/kW 9.胞内反应阻力1/kR
氧的传递通量
• 氧的传递通量(nO2):通过单位面积的氧传递速率。
• nO2 =推动力/阻力=Δpi/(1/ki) =ΔCi/(1/ki)
(4)
• OTR 体积溶氧速率(kmol/(m3.h)或
mol/(m3.s)),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氧传递速率
a 比表面积(m2/m3),单位体积液体中气液 两相的总界面积
kLa 以C*-CL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反映了 发酵罐的传氧速率大小。
传氧速率Oxygen Transfer Rate (OTR)
• 溶解氧浓度低于临界氧浓度时,谷氨酸和天 门冬氨酸类氨基酸的产量下降;
• 但苯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生产的最佳氧 浓度分别为临界氧浓度的0.55、0.60和0.85倍。
氨基酸生物合成中每消耗1摩尔葡萄糖所生成的
NAD(P)H2和ATP摩尔数
氨基酸 乙醛酸循环
CO2固定
NAD(P)H2(FADH2) ATP NAD(P)H2(FADH2) ATP
即1/KL=1/(H× kG)+1/kL
(2)
对于难溶气体(如氧),气膜传递阻力与液膜传递
氧气的工业制法(精)PPT课件
课堂练习答案
1.C 2.B 3.C 4.B 5.C 6.D 7.BC
• 8.铁架台(带铁夹) 试管带单孔橡皮塞 (火柴) 水槽 集气瓶 玻璃片
• 9.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催化剂 生成物
酒精灯 二氧化锰
.
.
原理小结:
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及氯酸钾 制取氧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
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或加热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 率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
氧气,其共同点是
()
(A)都是给固态物质加热
(B)都使用二氧化锰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2.催化剂
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 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
.
注意事项:
(1)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不变; (2)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的途径而改变反 应的速率(可加快也可减慢); (3) 催化剂不能决定化学反应能否发生, 不能改变产物的质量。
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你打算用什么药品来制取氧气? 你认为需要哪些仪器才能制取氧气? 一套制气装置,你认为应该包含哪些装置? 怎样来组装你所需要的仪器,组装时需要注意什么? 你认为制取气体前,需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需要, 该怎么去检查呢? 气体常见的收集方法有哪些? 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去收集所制得的氧气? 你认为什么时候收集氧气最合适?(排水法收集时) 怎样才知道集气瓶中已经装满了氧气?
第六章 发酵过程中的供氧 ppt课件
内容
1 第一节 发酵过程中氧的需求 2 第二节 氧在溶液中的传递 3 第三节 影响供氧的因素 4 第四节 溶解氧、摄氧率和KLa的测定
第一节 发酵过程中氧的需求
葡萄糖 130 麦芽糖 115 半乳糖 115 纤维糖 110
有机物 摄氧率增 加的百分率
甘露糖 80糊精60 Nhomakorabea乳酸钙 55
蔗糖
45
有机物 摄氧率增 加的百分率
甘油 40 果糖 40 乳糖 30 木糖 30
有机物 摄氧率增 加的百分率
鼠李糖 30 阿拉伯糖 20
❖ 在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需氧量随补入的碳源浓度 而变化,一般补料后,摄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 同一种微生物的需氧量,随菌龄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异。 a、菌体生长和形成产物时的耗氧量往往不同; b、 一般幼龄菌生长旺盛,其呼吸强度大,但是种子培
养阶段由于菌体浓度低,总的耗氧量也较低; c 、晚龄菌的呼吸强度弱,但在发酵阶段,由于菌体浓
度高,耗氧量大。
举例:
❖ 青霉素产生菌培养80h的耗氧速率为40mmol/(L·h); ❖ 链霉素产生菌培养12h的耗氧速率为45mmol/(L·h); ❖ 黑曲霉生长的最大耗氧速率为50-55 mmol/(L·h) ,而产α淀粉
r=QO2·X,
▪ 其中X为发酵液中菌体浓度,单位为g/L。
❖ r值的范围一般在 25~100 mmol/L·h;
❖ QO2一般在1.5~15mmol /g·h;
❖ 从上式可知,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摄氧速率取决于微生物 的呼吸强度和单位体积发酵液的菌体浓度,而菌体呼吸强度 又受到菌龄、菌种性能、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等诸多因素的综 合影响。
《氧的供需与传递》PPT课件
注意:由于产物的形成和菌体最适的生长条件,常 常不一样:
头孢菌素
卷须霉素
生长 5% (相对于饱和浓度〕 13%
产物 >13%
>8%
细胞培养中耗氧规律
A. 培养初期: QO2逐渐增高,x较小。 B. 在对数生长初期:到达(QO2 )m,但此时x
较低,γ并不高。 C. C. 在对数生长后期:到达γm, 此时 QO2<
《氧的供需与传递》PPT 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溶氧(DO)是需氧微生物生长所必需。在 发酵过程中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而溶氧往往 是最易成为控制因素。
(QO2 )m , x<xm
D. 对数生长期末:S↓, OTR↓, QO2 ↓ 而γ∝(QO2 , x , OTR), 虽然x=xm,但 QO2、
OTR 占主导地位,所以 γ↓
E. 培养后期:S→0,QO2 ↓↓, γ↓↓
二、微生物对氧的需求
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很多 r=Qo2·X
菌体浓度X
Qo2
遗传因素 菌龄
营养的成分与浓度
有害物质的积累
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
培养基组成、溶氧浓度和发酵工艺条件等
Darlington,1964,酵母成分表示为 C从3碳.92氢H6化.5O合1物.94和碳水化合物生成酵母的反响可用下 式表示:
7.4CH2+6.135O2=C3.92H6.5O1.94+3.22CO 2+3.98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耗氧速率
单位体积发酵液每小时的耗氧量叫做耗氧速 率,以r表示。耗氧速率与菌体浓度成正比:
dc
r dt
Qo2 •X
式中: r——耗氧速率(mmolO2/l.h) QO2 ——比耗氧速率(mmolO2/g.h) X ——菌体浓度(g/l)
20.10.2020
18
耗氧速率随微生物的种类、代谢途径和菌 体浓度的不同而不同,其大致范围为:25100mmol/l.h,某些耗氧速率特别高的微生物, 则远远超过此数值。另外,微生物生长和产物 形成阶段的好氧速率有时并不一致,某些发酵 中过高的溶氧浓度反而对产物的形成不利。
事实上并不需要发酵液中氧的浓度达到饱和 浓度,只要维持在氧的临界浓度以上即可。因此, 应尽可能了解发酵过程中菌的临界氧浓度和达到 最高发酵产物的临界氧浓度,即菌的生长和发酵 产物形成过程中的最高需氧量,以便分别合理地 供给足够氧气。
20.10.2020
11
二、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1、比生长速率和氧浓度的关系
20.10.2020
20
(二)比耗氧速率及其与比生长速率与溶氧浓 度的关系
1、比耗氧速率:单位菌体浓度的好氧速率,又 称呼吸强度 。
Qo2
r X
1•(dc) X dt
(6-3)
式中: r——耗氧速率(mmolO2/l.h) QO2 ——比耗氧速率(mmolO2/g.h) X ——菌体浓度(g/l)
第四章 传氧与通气搅拌
20.10.2020
1
本章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微生物有氧呼吸 三、传氧理论 四、影响传氧速率的因素 五、溶氧系数及其测定 六、溶氧控制工艺手段及异常分析
20.10.2020
2
一、 概述 1、生化反应器通气与搅拌有两个目的: ①使发酵液充分混合,以便形成均匀的微生物悬 浮液,促使底物从发酵液向菌体内及代谢产物从 菌体内向发酵液的传递。 ②供给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需的氧气。
(6-6)
20.10.2020
23
3、比耗氧速率与溶氧浓度的关系
Q o2YX/O2YX1/O2•m•KO2 C C
Qo2 (Qo2)m•KO2CC (6-7)
20.10.2020
20.10.2020Fra bibliotek2120.10.2020
22
从(6-5)可知,在稳态情况下,微生物 的比好氧速率与比生长素率成正比,如图6-2 所示。此图是由恒流速培养所观察,若将直线 按外推法使之与纵轴相交有一截距,这截距就 是维持细胞生命所必需的比好氧速率,故式65实际上应为:
Qo2
YX/O2
(Qo2)0
20.10.2020
19
供氧、耗氧和产物形成的关系通常有三种类型: (1)产物形成期的氧消耗与菌体生长期的最大 需氧量一致;(2)产物形成期的最大需氧量超 过菌体生长期的最大需氧量;(3)产物形成期 的最大需氧量低于菌体生长期的最大需氧量。
所以,只有掌握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各阶段 的需氧情况,才能对发酵生产进行良好的控制。
X : 菌 体 浓 度 (g/l) t: 时 间 ( h )
m : 最 大 比 生 长 素 率 ( h - 1)
C : 溶 氧 浓 度 ( m m o l /l) K O 2 : 氧 饱 和 常 数 ( m m o l /l)
20.10.2020
13
按式(6-1),作μ-C关系曲线。在氧浓度 很低的情况下,微生物细胞的比生长速率μ随着 溶解氧浓度的升高正比的增长,随后增长速度逐 渐减慢,当氧浓度达到一定值(C临)时,比生长 速率不再增长,过高, μ反而下降。
20.10.2020
7
20.10.2020
8
3、溶解氧控制的意义 在生物反应过程中,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状态下的
氧(最近有报道在气-液界处的微生物也能直接利用气相 中的氧)。氧是很难溶解的气体,在25℃、100MPa下,空 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0.25mmol/L。由于微生物不断消 耗发酵液中的氧,而氧的溶解度很低,由于微生物在人工 环境内比较集中,浓度大;另外在这种稠厚的培养液氧的
好气性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都需要消耗氧气,因 为好气性微生物只有氧分子存在情况下才能完成生物氧化 作用,因此供氧对需氧微生物是必不可少的,在生物反应 过程中必须供给适量无菌空气,才能使菌体生长繁殖和积 累所需要的代谢产物。需氧微生物的氧化酶系是存在于细 胞内原生质中,因此,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于液体中的氧 气。
20.10.2020
4
一般认为在通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利用 空气气泡中氧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空 气中的氧首先溶解在液体中,这得阶段叫做 “供氧”,然后微生物才能利用液体中的溶解 氧进行呼吸代谢活动,这个阶段较作“耗氧”
20.10.2020
5
2、 微生物的临界氧浓度
微生物的耗氧速率受发酵液浓度的影响,各种 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 这一溶氧浓度叫做“临界氧浓度”。不同的微生 物的需氧量不同。同一种微生物的需氧量,随 菌龄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菌体生长和形成代 谢产物的耗氧量也往往不同。
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就必须采用强化供氧。
20.10.2020
9
近年来,许多好气性发酵已发展到如此地步, 以至氧的需求超过现有的生物反应设备的氧传递 的能力,其后果是氧传递速率成为产量的限制因 素。氧的供应不足可能引起生产菌种的不可弥补 的损失或可能导致细胞代谢转向所不需的化合物 的产生。了解长菌阶段和代谢产物形成阶段的最 适需氧量,就可能分别地合理地供氧。
在好气性发酵中,当培养液中限制性生长底 物的浓度一定或过量,而溶解氧浓度较低时,氧 为微生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底物,微生物的比生 长速率与氧浓度的关系用Monod方程表示为:
20.10.2020
12
X 1•ddX t m•KO2 CC(6-1)
: 微 生 物 的 比 生 长 速 率 ( h -1 )
20.10.2020
14
20.10.2020
15
各种微生物所要求的最低溶氧浓度,即
20.10.2020 临界氧浓度C临是不同的。
16
在发酵生产中,为了不使微生物的 生长和代谢受到氧浓度的影响,保证发 酵过程正常进行,必须使溶解氧浓度维 持在微生物的临界氧浓度以上。
20.10.2020
17
2、比耗氧速率与氧浓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