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新理念

合集下载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新理念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新理念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新理念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极易误认和掩盖心肌梗死、束支阻滞和心室肥大,特别是患者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多年来一直是临床心电图中倍受关注的课题。

自1930年Wolff、Parkinson和White把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心动过速高发生率联系在一起,做为完整的综合征报道[1]以来,随研究的深入已明确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和心动过速的机制。

近年随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不仅使心动过速获得根治,同时对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PR间期、δ波、QRS终末向量、PJ间期影响及ST-T改变等都有了进步认识,现结合文献和我们的研究作一简述。

1 PR间期缩短的认识[2,3]WPW综合征中房室间除房室正路外还有房室旁路,PR间期是代表快的一条径路下传心室的时间。

1.1 PR间期缩短(<0.12s)是旁路下传心室快于正路的表现;此时PR间期代表经旁路下传心室的时间,包括从起搏点到旁路的房内传导时间与旁路下传心室时间之和。

在心电图分析中应注意下列两点:①当旁路距起搏点较近时(如右侧旁路或靠近旁路的异位心搏),房内传导时间明显缩短,可使δ波重叠在P波上,PR间期缩短至难以准确测量,此时极易漏掉P波或误认为P与QRS无传导关系(见图1)。

②正路如有房室传导阻滞将被旁路传导掩盖(不能依PR间期和P与QRS的关系做诊断,见图4)。

对预做射频消融的患者,术前明确正路房室阻滞尤为重要。

1.2 PR间期不缩短(甚或延长)不能排除WPW综合征,如隐匿性、潜在性、不完全潜在性(见下文)和少数显性(旁路下传心室时间>0.12s,但仍然快于正路)。

图1 房性早搏δ波重在P波上使PR间期无法测量图2 预激综合征掩盖一度房室阻滞(在预激间歇时示PR延长)2 δ波的真实含义[3,4]δ波是激动通过旁路较正路预先传入心室,引起部分心室肌提早缓慢除极(心室肌传导速度400mm.s-1)的表现,一旦激动经正路传入心室,心室立即开始快速除极(浦氏纤维传导速度4000mm.s-1),δ波结束。

预激综合征左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新方法

预激综合征左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新方法

中文摘要预激综合征左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新方法摘要目的:预激综合征是一种房室传导异常,房室旁道的存在是其发生的解剖学基础。

异常房室旁道可参与构成折返途径,引发快速性心律失常而引起症状。

目前射频消融术消融旁道已成为预激综合征的根治手段。

术前旁道定位有助于术中导管和方法的选择,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

大量研究表明体表心电图对于术前旁道定位具有较高的诊断参考价值,且制订了一系列的体表心电图诊断标准。

目前的标准对于旁道的划分各不相同,左侧旁道划分粗略而不能较精确定位。

同时对于额面△波电轴及额面QRS波群电轴能否作为区分不同旁道的特征存在争议。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预激综合征左侧旁道射频消融成功病例术前体表心电图特征,根据我国左侧旁道的分类而制订一新的体表心电图定位方法:同时利用该方法及原有Arruda标准、D’Avila标准盲法判断旁道位置,比较其准确度;观察不同左侧旁道间额面△波电轴及额面QRS波群电轴有无差异。

方法: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共152例,排除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多旁道、Ebstein畸形及其它器质性一心脏病7例,共入选病例145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78例,平均年龄37.33±16.35岁。

分析71例成功消融的左侧旁道术前体表心电图,分别测定额面△波电轴及额面QRS波群电轴。

同时测量II和aVL导联QRS振幅的代数和,在将aVL导联逆转后的新额面六轴系统中测量旁道电轴。

确定不同旁道间旁道电轴的界值建立新的方法。

利用该方法及原有Arruda标准、D’Avila标准分别对成功消融的预激综合征患者术前的体表心电图进行定位,并与成功的射频消融靶点进行比较。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应用非参数多组样本间Kruskal.Walls检验。

两变量间关系应用Spearman相关或Pearson相关及线性回归进行分析。

预激综合征合并MI诊断新理念

预激综合征合并MI诊断新理念

预激综合征合并MI诊断新理念预激综合征可以掩盖或酷似心肌梗死(MI),MI亦可影响预激综合征的表现,预激综合征合并MI时临床心电图诊断是一大难点。

在第十八届中国心律大会上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仁光教授,对预激综合征并MI诊断新理念进行了详细讲授。

预激综合征可以掩盖或酷似心肌梗死(MI),MI亦可影响预激综合征的表现,预激综合征合并MI时临床心电图诊断是一大难点。

在第十八届中国心律大会上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仁光教授,对预激综合征并MI诊断新理念进行了详细讲授。

一、预激综合征对MI诊断影响1.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征和机制临床心电图特征:PR间期短<0.12s;QRS波群宽,有δ波,PJ间期<0.27s(坏死);继发ST-T段改变(缺血);临床阵发性心动过速(就诊)。

2.预激波可掩盖/酷似MI图1: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并陈旧性MIA图:预激间歇时示陈旧性下壁MI(Ⅱ、Ⅲ、aVF导联Q波);B图:预激显现时,下壁MI被掩盖;酷似侧壁MI(Ⅰ、aVL导联负向δ波);后壁MI(V1~V4导联R 波振幅较A图增高)。

3.继发ST-T段掩盖/酷似心肌缺血(1)继发改变特点:方向背离δ波,大小呈正相关,ST-T段下移形态为非水平型;(2)合并缺血时或伴随症状出现时表现:与δ同向改变,水平型对称样,有明显动态变化(δ波不变),结合临床症状即可考虑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病例:患者女,63岁,心电图变化如图2所示。

图2A图:未发生典型预激表现时,窦性心律,V1~V6导联见继发性ST-T段改变;B 图:胸痛持续30min时,V1~V6导联可见T波转为直立;C图:急性MI第2天,V2~V6导联可见T波双肢对称性倒置为原发性T波改变。

二、MI对预激综合征表现的影响1.MI影响预激表现(显性预激)预激综合征的PR间期为旁路下传时间、δ波大小为二者下传时差、PJ间期为正路除极结束的时间,故当缺血/梗死累及旁路或正路时均可影响预激表现。

预激综合征临床心电图诊断有关问题

预激综合征临床心电图诊断有关问题

华心律失常杂志 ,1998 ,2 (2) :108 - 110. 2 刘仁光 ,徐兆龙 1 预激综合征引起 QRS 波群终末粗钝一例. 中国
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 ,2000 ,14 (1) :72 3 Lan EW , Ng GA , Griffit h MJ . A new ECG sigl of an acessory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 年 2 月第 12 卷第 1 期
·45 ·
为右室肥大) ;QRS 终末向量同样因受旁路下传的影 响会发生改变 ,多年来一直被忽视 ,近年来方引起关 注[1~3] (见图 3) ,甚至可成为诊断主要线索 (见图 4) 。
1. 4 PJ 间期 因旁路传导只能较正路提早除极
心室 (引起 QRS 时间增加) ,而不能延迟心室除极结 束时间 ,所以虽 QRS 时间延长 ,但 PJ 间期正常 。如 伴有 PJ 间期延长提示伴有正路 (房室或束支) 传导 阻滞 (见图 5) 。
图 2 潜在性预激综合征 (男性 ,74 岁 ,SV T 病史 30 年) 用 S2 反扫中 S2R 间期固定 ,诱现δ波
图 3 典型预激综合征影响终末向量 A 图 :示 A 型预激综合征 ,但 V1 终末出现 R′波 , Ⅲ、aVL 终末粗钝 B 图 :用心房调搏消除预激波后终 末全变正常
房室旁路 (旁路) 。其心电图改变机制是激动通过旁 路预先激动心室 ;其心动过速主要为房室折返性心 动过速 (AVR T) 。近年来随着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 应用 ,使 95 %的 AVR T 可获根治 ,如何提高术前诊 断水平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 。现就心电图有典型 预激表现 ( PR 间期缩短 、有预激波) 和无典型预激表 现及并有其它异常心电图改变时有关诊断问题讨论 如下 。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件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件

综合征等。
心电图特征的鉴别诊断
03
介绍如何根据心电图特征鉴别预激综合征和其他心律失常,如
房颤和室上速等。
03
鉴别诊断与特殊情况
鉴别诊断方法与标准
典型预激综合征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上出现预激波,QRS波增宽, P-R间期缩短。
心电图上出现突发突止的快速型心律 失常,QRS波形态正常。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上出现宽大的QRS波,P-R间 期正常或延长。
特殊情况下的心电图表现
01
02
03
运动或情绪激动时
心电图上预激波可能更加 明显,QRS波增宽更显著 。
电解质紊乱
低钾、低镁等情况下,心 电图上可能出现假性预激 波。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心电图 上出现假性预激波。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患者男,45岁,因心悸就诊,心电图显示为典型预激综合征 ,但患者否认既往有预激综合征病史。通过进一步询问病史 和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悸的疾病,最终诊断为典型预 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 件
• 预激综合征概述 • 心电图表现与特征 • 鉴别诊断与特殊情况 • 治疗与预防策略 • 病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01
预激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电传导异常的疾病,可导致快速型心律失常。根据心电图表现, 可分为A型和B型。
详细描述
预激综合征是指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的电信号传导路径, 导致心脏的电信号传导速度加快,从而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根据心电图表现,预激综 合征可分为A型和B型,其中A型预激综合征表现为V1导联的QRS波主波向上,B型预激
均可选择。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课件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课件
• 对于左侧旁路,要区分是游离壁,还是间隔部旁 路,主要看I、avL导联。如果I、avL导联δ波明 显,与QRS主波均向上,提示为间隔部旁路;如果 I、avL导联δ波不明显,或者为负向波,则提示 为游离壁旁路可能性大。
• 隐匿性旁路的定位主要靠逆P来定位。(其中逆P在 V1导联负向时可判断为旁道位置在右侧,其灵敏度 为60%,特异性86.04%,逆P在V1正向或水平及双向 时定位为左侧旁道的灵敏度为90.24%,特异性 50%。)
显性旁道:旁道具有前传功能时,正常
窦性心律时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预激,称为显性旁
道。

隐匿旁道:旁道只能逆向传导,正常窦
性心律时心电图无心室预激表现。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
体表心电图表现
• δ波:具有预激特征的QRS波起始部的40ms。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
• 显性旁道心电图:1、PR间期<120ms;2、QRS波起 始部粗顿,有δ波;3、QRS波≥120ms;4、继发 ST-T改变;5、P-J间期<270ms。
QRS,逆P在QRS之后,RP`>70ms,RP`>P`R。如伴
有束支阻滞时,可呈宽QRS。

逆向型:占AVRT10%,RR间期规则,呈宽
QRS,逆P比较难辨。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
定位
• V1导联定左右,δ波(+)为左侧旁路,δ波(-) 为右侧旁路。
• II、III、avF定前后,导联主波向上,提示旁路 靠前;导联主波向下,提示旁路靠后。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旁道的定位

旁路:在正常的房室结—希氏束—浦
肯野传导纤维系统之外,连接心房或房室结与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三联征_18_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三联征_18_

J Clin Electrocardiol ,2009,Feb.18.No .1·一图解概念·预激综合征心电图三联征(18)预激综合征不典型心电图表现(19)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多变的特点,其可使旁道部位不同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可能截然相反,甚至同一患者的心电图也能出现十分明显的变化。

本图例与18图例为同一患者,两图中的右房内、房室结、希浦系、旁道的传导时间完全相同,两者不同之处是:19图例中,患者的房间传导出现了障碍,从65ms 延长为110ms ,结果正常房室传导时间仍为170ms ,但窦性激动经旁道下传激动心室的时间则变为140ms (110+30)。

结果,窦性激动下传激动心室的时间为140ms(>120ms ),使原心电图的短PR 间期消失。

同时,其比正常房室传导时间(170ms )仅缩短了30ms ,使心室肌预前激动的面积缩小(图中黑色部分),δ波振幅变低,时限变短而不典型,其与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激动的心室波融合成份变小,QRS 波的宽大畸形减轻,整体结果从18图例的典型心电图三联征变成本图例不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并容易引起临床心电图的漏诊。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三联征包括短PR间期,δ波和QRS 波宽大畸形。

本图左侧的心电图则具有这三个特点,与之同步记录的是高右房电图和希氏束电图。

右面的示意图解释了该三联征的发生机制。

预激患者房室之间有二条电活动的传导路径:一条是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另一条为异常的房室间的旁道。

本例的各自传导时间已被标出:房室结80ms ,希浦系45ms ,旁道30ms 。

此外,右房内传导时间45ms ,房间传导时间65ms 。

计算后可知,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传导时间为170ms (45+80+45),而窦性心律沿旁道下传激动心室需95ms (65+30)。

两者相比,激动沿旁道下传快,其比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的激动提前75ms 激动心室,引起部分心室肌的预先激动(图中黑色部分),也使PR 间期缩短为95ms (<120ms ),预激的心室肌除极波形成了心电图δ波,其与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的激动形成融合心室除极波,形成宽大畸形的QRS 波。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

诊断标准
存在预激波
在心电图上可见到预激波,这是诊断预激综合征的必要条件。
排除其他原因
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电图异常的原因,如心肌缺血、心肌炎等。
症状与心电图表现相符
患者的症状应与心电图表现相符,如心动过速等。
评估方法
心电图特征分析
对心电图的特征进行分析,如预 激波的形态、大小等,有助于评
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预激综合征的分类
A型预激综合征
异常电信号传导主要位于左心室,心 电图表现为V1导联预激波为负向。
B型预激综合征
异常电信号传导主要位于右心室,心 电图表现为V1导联预激波为正向。
预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解剖学异常
部分患者存在心脏解剖学异常, 如心脏肥大或心脏纤维化等,导 致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
05
预激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典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总结词
具有典型特征,容易识别
详细描述
P波正常,QRS波群增宽且畸形,ST段与T波无异常表现。
案例二:变异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总结词
形态多变,需仔细鉴别
详细描述
P波异常,QRS波群畸形且时间延长,ST段与T波可出现异常。
案例三:预激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症状评估
根据患者的症状,如心悸、胸闷 等,进行评估,了解病情对生活
的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 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是
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04
预激综合征的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预激综合征的常见治疗方式之一,主要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 通道来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常见的药物包括利多 卡因、胺碘酮等。

[医学]预激综合症并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电生理与心电图特征

[医学]预激综合症并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电生理与心电图特征

(一)典型WPW综合征
图1 窦性心律时的房室旁路传导示意图
(一)典型WPW综合征
心室预激伴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史称为WPW综合征。
因此, WPW综合征是一种房室间传导加快 的综合症。
(一)典型WPW综合征
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0.1 ~3.9‰,每年 新发生病例约为0.04‰。
(一)典型WPW综合征
(四)、分型:按δ波方向分型 A型:V1~V6导联δ波向上; B型:V1、V2 或V3导联δ波向下,
V4~V6导联δ波向上; C型: V1、V2或V3导联δ波向上,
V4~V6导联δ波向下。
(一)典型WPW综合征

图2 WPW –A型
(一)典型WPW综合征
图3 WPW –B型
常无器质性心脏病。 Ebstein畸形者并发WPW的较,可达
10%。
(一)典型WPW综合征
(一)预激旁路的形成: 胚胎早期 房室心肌相连。 胚胎发育期 心内膜垫和房室结组织形成中央
纤维体和房室环,替代了房﹑室间心肌相连。 发育过程中 会遗留一些散在心肌相连,这些
遗留的相联心肌凋亡。如果没有凋亡,则形成异 常房室旁路。
(一)典型WPW综合征
3、超短不应期:一般认为房室旁路前传 有效不应期<280ms即为旁路超短不应期, 如不应期<270ms时,在心房颤动时容易产 生快心室率反应,甚至可恶化为心室颤动而 危及生命。
(二)LGL综合征
(一)心电图特征: P-R<0.12〞 QRS正常(BBB、IVCD例外) 无δ波
(二) LGL综合征
目前对LGL综合征的认识仍有分歧。对于 Jame’s纤维是否真的存在,目前尚有争论。
(二) LGL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课件PPT

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课件PPT

动态观察
预激波在不同时间可能会有变化,因 此需要多次检查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变 化。
04
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的体表心电图特

典型心电图特征
胸导联QRS波群起始 部分粗钝,呈现预激 波。
心室预激波形态多变 ,可呈左束支阻滞型 、右束支阻滞型或不 定型。
继发性ST-T改变, ST段呈下斜型压低, T波呈负正双向或倒 置。
预激综合征的危害
01
02
03
猝死风险
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室性 心动过速、室颤等严重心 律失常的风险较高,可能 导致猝死。
心功能不全
长期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 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
影响生活质量
心悸、胸闷等症状可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体表心电图在预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

体表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01
体表心电图是通过在人体表面放 置电极,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波形 图。
不典型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表现不典型,仅在V1导联可见 预激波。
仅在运动或药物试验时出现预激波。
仅在胸导联或肢体导联部分出现预激 波。
心电图特征的鉴别诊断
与束支阻滞鉴别
束支阻滞的预激波较细,且多在V5导联或更晚的导联出现。
与室性早搏鉴别
室性早搏的QRS波群畸形,且无预激波。
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群形态正常,且无预激波。
02
体表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的电生 理变化,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 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具有 重要意义。
体表心电图在预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体表心电图是诊断预激综合征的主要 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心电图上的预激 波和预激波形态的变化,可以判断是 否存在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件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件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 通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预激综合征概述 • 心电图表现与特征 • 预激综合征的治疗与干预 • 预激综合征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预激综合征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预激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律失常,其特征在于心房和心室 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异常。根据异常传导通路的解剖学 特点,预激综合征可分为A型和B型。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总结词: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动过速、心悸、胸闷等。
心电图是诊断预激综合征的主要手段。
• 详细描述: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异常电信号传导通路的解剖学特点和心脏节律异常的程度 有关。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心悸、胸闷、头晕等。在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预激综合征的主要手段,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到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异常,从而确诊预激综合征 。对于疑似患有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要求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根据心电图的结果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服用药物,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同时,药物治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呕吐等,需要密 切关注。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是预激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主要包括 导管消融和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导管消融是通过导管插入心 脏,对异常电信号进行消融,以根治心动过速。心脏起搏器 植入则是通过植入起搏器来控制心脏的节律。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关注症状
留意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 及时就医。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活动,以免诱 发心律失常。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 酒。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PPT培训课件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PPT培训课件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赖于心电图检查。
详细描述
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悸、胸闷、气短等,严重时可出现晕厥甚至猝死。诊断主要依赖 于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到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同时,医生会结合患 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02
心电图在预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症状表现
心悸、胸闷、气短等。
心电图表现
预激波、短PR间期、delta波等。
病例分析与讨论
01
02

病例诊断
根据心电图表现和其他检 查结果,确定预激综合征 的诊断。
病例特点
分析病例的特殊之处,如 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有 家族史等。
病例治疗
讨论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 点,如药物治疗、导管消 融等。
经验总结与教训吸取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 进行检查和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心律失常药物和 抗凝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和 预防血栓形成。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是预激综合征的重 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生活
方式的调整和物理疗法。
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戒烟、限制 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 运动,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心脏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关注症状变化
留意自己是否有心慌、胸闷、 气短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
医。
避免剧烈运动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 心脏负担。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过大。
定期复查心电图
定期进行心电图复查,以便及 时了解病情变化。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预激综合征旁道定位,看完不再困惑!

预激综合征旁道定位,看完不再困惑!

预激综合征旁道定位,看完不再困惑!预激综合征是指起源于心房的激动经旁路提早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

先来回顾预激综合征的典型心电图特征:心电图PR间期<120ms,QRS常>120ms,P波和QRS波间有delta波,QRS起始顿挫。

典型的心电图见于预激综合征明显者,有些患者表现不明显,容易被漏诊。

要理解预激综合征,先要明白delta波的意义正常的心脏激动是从窦房结到房室结,此时会稍停顿,即在体表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

此时若有旁道,起始激动会直接到心室室壁(见图1),造成PR间期缩短,且从心室再往下传导会很慢,造成P 波后出现缓坡状的delta波。

心电图横轴代表时间,如果激动传导很慢,波形在心电图表现会很缓和,看起来会有个三角形(一个希腊符号delta:Δ)。

图1预激综合征定位预激综合征的旁道位置大致分以下几部分(见图2):① 游离壁的旁道,例如左侧游离壁、二尖瓣环游离壁、右侧游离壁、三尖瓣环游离壁。

② 间隔,例如左侧间隔、右侧间隔、左后间隔、右后间隔等。

主动脉环和二尖瓣环交界部位,通常没有旁道分布,除此都有旁道。

图2以上定位在临床用处不多,我们只能知道旁道来源于游离壁还是间隔,偏前还是偏后。

于是进入下一个概念:预激综合征的A型和B 型。

预激综合征的A型和B型A型是V1-V6导联QRS主波都是向上,通常认为是左侧旁道,尤其左后侧。

B型是V1、V2或V3导联QRS主波是向下,尤其V1,通常旁道是在右侧。

这种方式能大致分清左右旁道,但很多情况很难明确为A型或B型,且用此判断定位也很“粗糙”。

delta波极性判断旁道定位专业的判断方法是根据delta波极性判断,不妨理解记忆:① V1导联负向delta波(主波可能是正向)→右侧旁道;② 下壁导联负向delta波→后间隔旁道;③ Ⅰ、aVL导联负向delta波→左侧旁道。

举例参考例1:V1导联delta波向上,Ⅲ导联delta波向下。

定位:左后间隔旁道。

例2:V1导联、Ⅲ导联delta波向下,Ⅱ导联delta波向上。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共31页文档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共31页文档
T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新理念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极易误认和掩盖心肌梗死、束支阻滞和心室肥大,特别是患者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多年来一直是临床心电图中倍受关注的课题。

自1930年Wolff、Parkinson和White把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心动过速高发生率联系在一起,做为完整的综合征报道[1]以来,随研究的深入已明确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和心动过速的机制。

近年随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不仅使心动过速获得根治,同时对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PR间期、δ波、QRS终末向量、PJ间期影响及ST-T改变等都有了进步认识,现结合文献和我们的研究作一简述。

1 PR间期缩短的认识[2,3]
WPW综合征中房室间除房室正路外还有房室旁路,PR间期是代表快的一条径路下传心室的时间。

PR间期缩短(<)
是旁路下传心室快于正路的表现;此时PR间期代表经旁路下传心室的时间,包括从起搏点到旁路的房内传导时间与旁路下传心室时间之和。

在心电图分析中应注意下列两点:①当旁路距起搏点较近时(如右侧旁路或靠近旁路的异位心搏),房内传导时间明显缩短,可使δ波重叠在P波上,PR间期缩短至难以准确测量,此时极易漏掉P波或误认为P与
QRS无传导关系(见图1)。

②正路如有房室传导阻滞将被旁路传导掩盖(不能依PR间期和P与QRS的关系做诊断,见图4)。

对预做射频消融的患者,术前明确正路房室阻滞尤为重要。

PR间期不缩短(甚或延长)
不能排除WPW综合征,如隐匿性、潜在性、不完全潜在性(见下文)和少数显性(旁路下传心室时间>,但仍然快于正路)。

图1 房性早搏δ波重在P波上使PR间期无法测量
图2 预激综合征掩盖一度房室阻滞(在预激间歇时示PR延长)
2 δ波的真实含义[3,4]
δ波是激动通过旁路较正路预先传入心室,引起部分心室肌提早缓慢除极(心室肌传导速度)的表现,一旦激动经正路传入心室,心室立即开始快速除极(浦氏纤维传导速度),δ波结束。

δ波的大小(时间)
取决于旁路与正路下传心室的时差,差值越大,δ波越大。

大的负向δ波易误认为心肌梗死(MI),正向的δ波可掩盖MI;差值小,δ波不明显,此时为明确诊断和旁路定位可选用抑制正路传导(加大二者时差)的方法增大δ波;反之当旁路下传不快于正路时无δ波,无δ波并不代表旁路没有前传(预激心室),如不完全潜在性WPW综合征(见下文)。

δ波的结束
代表正路传入心室的开始,并不代表旁路预激心室的结束(见图3A、B),此时旁路仍在继续缓慢除极心室(预激心室),只不过是被正路下传快速除极心室掩盖。

3 对QRS波群的影响[4-10]
旁路前传不仅影响初始向量,同时影响最大向量和终末向量。

对QRS时间和初始向量的影响
QRS时间增宽是最早认识到预激综合征的QRS改变,当时曾误认为功能性束支阻滞(1930年);以后逐渐认识到QRS增宽的机制是旁路预激心室的表现,其增宽的特点是在QRS初始有粗钝的δ波(有别于束支阻滞),形成了目前共识的旁路传导对QRS影响。

对最大向量和终末向量的影响
近年研究表明典型预激综合征的QRS波群实为经旁、正两路下传心室形成的单源性心室融合波。

δ波的开始代表旁路缓
慢除极心室的开始;δ波结束代表正路下传心室快速除极的开始,此时旁路下传仍在继续预激心室。

显性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心室不仅影响初始向量(形成δ波),并且影响最大向量和终末向量。

临床早已注意到预激综合征可产生酷似心室肥大样心电图改变,但预激综合征对终末向量的影响直到近年才被临床关注。

2004年我们对照分析129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消融旁路术前、术后心电图,观察到129例均有终末向量改变,且终末向量改变与预激向量和旁路的位置有关。

提示在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分析中,重视初始向量改变的同时应关注终末向量的变化,在预激波不明显时观察终末向量改变可能成为旁路前传的重要线索。

以终末向量改变为主要表现的预激综合征
当经旁路下传时间等于或略慢于正路时,旁路下传心室虽不快于正路,但仍能使旁路联结心室部位心肌预先(与正常比)除极,形成心室融合波。

此时PR间期正常,无δ波,终末向量和波形改变(通过与心动过速对照)成为旁路预激心室主要表现,暂称之为不完全潜在性预激综合征(见图4、图5)。

依旁路前传功能和心电图表现我们可以进一步将预激综合征分为显性、不完全潜在性、潜在性和隐匿性,详见表1。

不完全潜在性预激心电图诊断依据:①窦性心律无典型预激心电图表现,但QRS终末向量与AVRT发作时不同(应排除差异传导和P-影响);②用ATP抑制正路或做心房调搏诱现
δ波可进步明确诊断。

通过上述讨论使我们进步认识到:QRS终末向量改变是旁路前传心室的标志,δ波是旁路下传快于正路的表现。

表1 四型预激旁路前传功能和心电图表现类型
旁路前传功能
心电图表现
诊断依据
显性
前传心室快于正路
PR短,有δ波,有AVRT
心电图
不完全潜在性
前传接近(略慢)正路
无δ波,终末与AVRT不同心电图(心房调搏)
潜在性
前传明显慢于正路
无δ波,终末与AVRT相同心房调搏
隐匿性
无前传只能逆传
无δ波,终末与AVRT相同
心房或心室调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