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合集下载

加工余量的确定.

加工余量的确定.

图3
由图可看出: 公称加工余量 = 前工序尺寸 - 本工序尺寸 最小加工余量=前工序尺寸的最小值 - 本工序尺寸的最大值 最大加工余量=前工序尺寸的最大值 - 本工序尺寸的最小值 工序加工余量的变动范围(最大加工余量与最小加工余量之差)= 前工序工序尺寸公差+ 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二)总加工余量:总加工余量是指零件从毛坯变为成品的整个加工过 程中从某一表面所切除金属层的总厚度,也即零件毛坯尺寸与零件图 上设计尺寸之差。总加工余量等于各工序加工余量之和,即
z
zi

= zi
i =1
n
式中 n–––某一表面的工序(或工步)数目。
--第i道工序加工余量
图4
二、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一)前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Ta)。
(二)前工序形成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Ra+Da)。
(三)前工序形成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x、△w)。
(四)本工序的装夹误差(εb)。
三、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
(一)查表修正法 (目前应用最广)
(二)经验估计法 (只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三)分析计算法 (目前应用较少)
余量为单边余量
图1
2、旋转表面:
对于轴:Z=da-db 对于孔:Z=db-da
余量为双边余量
图2
• 工序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 计算公式: (轴) • Z=Zmin+Ta • Zmax=Z+Tb= Zmin+Ta +Tb • 式中 Zmin——最小工序余量 Zmax——最大工序余量 Ta——上工序尺寸的公差 Tb——本工序尺寸的公差
加工的概念
加工余量: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从加工表面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机械加工过程中,将工件上待加工表面的多余金属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去除掉,获得设计要求的加工表面,零件表面预留的(需切除掉的)金属层的厚度称为加工余量。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从加工表面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分为工序余量和加工总余量。

1、工序余量工序余量是指某一表面在一道工序中被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即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

由于工序尺寸有公差,实际上同一批工件所切除的余量是变化的,因此余量有基本余量(或称公称余量、名义余量)、最大余量和最小余量之分。

从加工表面是否具有对称性,工序余量还有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之分。

工序尺寸及公差一般均按“入体原则”标注,对被包容尺寸(如轴径),其公称尺寸即为最大工序尺寸,上极限偏差为0;对包容尺寸(如孔径,槽宽),其公称尺寸则为最小工序尺寸,下极限偏差为0。

对孔距类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一般按对称偏差标注。

(1)工序余量的计算工序余量有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之分。

(2)基本余量、最大余量、最小余量及余量公差由于毛坯制造和零件加工时都有尺寸误差,因此加工余量也是个变动值。

当工序尺寸用基本尺寸计算时,所得的加工余量称为基本余量或公称余量。

最小余量是保证该工序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质量所需切除的金属层最小厚度。

最大余量是该工序余量的最大值。

余量公差是加工余量的变动范围,等于最大余量与最小余量的差值,也等于前工序与本工序两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工序尺寸公差带的布置一般都采用“单向、入体”原则,即对于被包容面(轴类),公差都标成下偏差,取上偏差为零,工序基本尺寸即为最大工序尺寸;对于包容面(孔类),公差都标成上偏差,取下偏差为零。

但是,孔中心距尺寸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都取双向对称布置。

2、加工总余量加工总余量是指由毛坯变为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所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即毛坯尺寸与零件图设计尺寸之差2,也等于该表面各工序余量之和。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汇总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汇总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25EQY —19-199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 技术内容加工余量表(一)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说明: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毛坯加工余量表(二)I:园棒类:(1)工件的最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当D <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 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当D <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1) 以下无公差配合要求者,例如:固定板、退料板等。

(毫米)注: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毛坯加工余量表(四)Ⅲ:矩形锻件类:表内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平面、端面磨削加工余量表(五)一、平面平面每面磨量二、端面端面每面磨量注:20-40%粗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如需磨两次的零件,其磨量应适当增加10-20%环形工件磨削加工余量表(六)注:φ50以下,壁厚10以上者,或长度为100-300者,用上限 φ50-φ100,壁厚20以下者,或长度为200-500者,用上限 φ100以上者,壁厚30以下者,或长度为300-600者,用上限 1.3加工粗糙度不低于▽,端面留磨量0.5φ6以下小孔研磨量表(七)注:本表只适用于淬火件淬火前小孔需占铰粗糙度▽以上当长度e 小于15毫米时,表内数值应加大20-30%导柱衬套磨削加工余量表(八)镗孔加工余量表(九)附注:当一次镗削时,加工余量应该是粗加工余量加工精加工余量。

余量标准

余量标准

12+40
14+50
16+50
16+50
14+50
14+50
16+50
18+60
16+50
16+50
16+60
18+60
16+50
16+60
20+60
20+60
18+60
18+70
20+70
20+80
20+70
20+70
22+80
22+80
20+80
20+80
22+100
24+100
-
22+100
24+100
0.5a
2a1 0.5a
0.5a 0.5a
图2
5、光轴类锻件形位公差 5.1、对于台阶轴类锻件,台阶的同轴度为 a1(a1 为小直径轴段加工余量)。
图3
5.2、对于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矩形锻件相邻边之间的夹角形位公差为≦±1°。 5.3、锻件表面直线度(平直度)为≤ 2mm/m,此直线度可在锻件表面任一位置测量。
锻圆轴的机械加工余量、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本标准选用于 L≧1.5D(或 1.5A)、A≦B≦1.5A 的圆轴、方轴和矩形截面类、
台阶轴类锻件。 凡超越本标准规定范围的自由锻件,其余量与公差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未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1469 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一般要求 GB/T21471 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轴类 JB/T9179.2 水压机上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圆轴、方轴、矩形截面类 JB/T9179.2 水压机上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台阶轴类 3、光轴类加工余量及尺寸公差 3.1、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矩形(B/H≦5)截面的光轴类快锻锻件尺 寸应 L>2.5D(或 A、B、S)。 3.2、光轴类快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与尺寸公差应符合图 1 与表 1 的规定。

机械加工工序间余量

机械加工工序间余量

机械加工工序间余量1. 引言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法,通常需要经过多个工序才能完成最终的产品。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每个工序都有一定的误差和余量。

其中,工序间余量是指在不同的工序之间,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要求,在相邻工序之间留下的一定的余量。

工序间余量的设置对于机械加工过程的精度控制非常重要。

合理的余量设计可以确保工序的顺利进行,减少因误差积累导致的尺寸偏差,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机械加工工序间余量的设定原则和方法,以及对于加工精度的影响。

2. 工序间余量的设定原则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序间余量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2.1 渐进原则工序间余量应该采用逐步递减的方式进行设置,即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工序中,余量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在粗加工的工序中,材料去除量较大,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而在精加工的工序中,材料去除量较小,尺寸控制更为关键。

因此,通过逐步递减的余量设定,可以确保每个工序的精度要求得到满足。

2.2 公差要求原则工序间余量的设定应考虑最终产品的公差要求。

公差是指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产品的公差要求,可以确定在每个工序中需要保留的余量范围。

同时,公差范围也反映了不同工序之间的误差传递关系,通过合理设置工序间余量,可以控制误差的传递,保证最终产品的尺寸精度。

2.3 切削力和刚度要求原则工序间余量的大小还应考虑到切削力和刚度的要求。

在机械加工中,切削力是指刀具对工件的力量,而刚度是指工件和加工设备的抗变形能力。

切削力的大小与余量直接相关,过小的余量会导致切削力过大,增加切削工具的磨损和断裂的风险;而过大的余量则会降低刚度,影响加工精度。

因此,通过综合考虑切削力和刚度的要求,可以确定合适的余量范围。

3. 工序间余量的设定方法3.1 按照工序特点设定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和加工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设定工序间余量。

例如,在粗加工的工序中,由于材料去除量大,可以适当增大余量范围,以防止尺寸偏差过大;而在精加工的工序中,材料去除量小,可以适当减小余量范围,以提高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机械加工余量,通常指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留下的一定尺寸或形状偏差,它是为了确保零件在加工完成后符合设计要求,以便进行后续的装配、检测,防止零件因加工尺寸不足或过大而无法使用。

机械加工余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机械加工工艺的控制和零部件设计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具体而言,机械加工余量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时的余量在机械设计时,就要为加工余量留出一定的设计空间。

这主要包括对零件的几何形状、加工工艺、加工设备等进行考虑。

通常情况下,对于普通的零件,其形状偏差应控制在0.1mm以内,对于精密零件则要在0.01mm以内。

2.加工技术中的余量加工技术中的余量主要指在机床上进行切削或磨削过程中,由于刀具磨损、机床刚度等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零件加工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

在实际操作中,加工技术中的余量可以通过调整刀具切削角度或者加工速度等措施来进行控制。

3.热变形对加工余量的影响在加工加热敏感的金属材料时,由于加热时材料发生热膨胀,会导致加工余量发生偏差。

这时,加工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加工参数、减少加热时间、加强冷却等方法来调整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的控制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它也是衡量机械加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掌握机械加工余量的大小和控制方法,影响着机械零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一些有关机械加工余量控制的方法:1.合理选择切削工艺参数在进行机械加工时,加工人员应该合理选择切削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方面,以达到减少加工余量的目的。

2.优化刀具设计优化刀具设计也是减小机械加工余量的重要方面。

合理的切削角度可以减少切削力和变形,从而控制加工余量。

此外,刀具的刃磨加工精度也需要达到精度级别,从而减小加工余量。

3.控制机床几何精度机床几何精度是影响加工余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机床精度的影响,加工出来的零件在尺寸、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加工余量的产生。

机械加工磨削余量标准

机械加工磨削余量标准

机械加工磨削余量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 技术内容加工余量表(一)说明: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毛坯加工余量表(二)I:园棒类:(1)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当D <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 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当D <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1)例如:固定板、退料板等。

注: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毛坯加工余量表(四)Ⅲ:矩形锻件类:表内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平面、端面磨削加工余量表(五)一、平面二、端面注:20-40%粗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如需磨两次的零件,其磨量应适当增加10-20%环形工件磨削加工余量表(六)注:φ50以下,壁厚10以上者,或长度为100-300者,用上限 φ50-φ100,壁厚20以下者,或长度为200-500者,用上限 φ100以上者,壁厚30以下者,或长度为300-600者,用上限 1.3 0.5φ6以下小孔研磨量表(七)注:本表只适用于淬火件当长度e 小于15毫米时,表内数值应加大20-30%导柱衬套磨削加工余量表(八)镗孔加工余量表(九)附注:当一次镗削时,加工余量应该是粗加工余量加工精加工余量。

机械精加工余量标准

机械精加工余量标准

直径余量 t1 1.5
2
2.5
3
3.5
4
5
端面余量 t2
1
1.5
1.5
2
2.5
3
4
公 差 H0
0.15
0.20
0.30
0.40
0.45
0.5
0.6
4
(2) 套类、短轴类 1≤L/D≤2
直径 (mm)
≤50





50~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直径余量 t1
0.8
7
(2) 套类、短轴类 1≤L/D≤2
直 径 ≤50 >50~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50
直径余量 1.5
2
2.5
3
4
5
端面余量
1
1
1.5
2
2.5
3
公 差 0.15
0.20
0.25
0.3
0.4
0.5
(3) 圈 类(D-d)/d≤0.2,L/D≤0.5
φL δφL δφ L δφL δφL δ
D≤300
1.5 1 0.2 2 1.5 0.2 2.5 1.5 0.3 3 2 0.3 3 2 0.3
300<D≤700
2 1.5 0.3 2.5 1.5 0.3 2.5 1.5 0.3 3 2 0.3 3.5 2.5 0.4
700<D≤1250 2.5 1.5 0.3 3 2 0.3 3 2 0.3 3.5 2.5 0.4 4 3 0.4
4.2.1 最小余量的计算公式:
对于外表面加工:Zbmin=aamin-abmax

机械制造工艺-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机械制造工艺-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例题: 某轴直径φ50mm,其尺寸精度为IT5,表
面粗糙度为Ra0.04μm,并要求高频淬火,毛 坯为锻件。其工艺路线为:粗车-半精车 -高频淬火-粗磨-精磨-研磨,计算轴 的各工序尺寸及公差 解:
加工余量:由工艺手册确定。 工序尺寸:研磨工序尺寸即零件的设计 尺寸50-0.011 、Ra0.04μm
n1
T0 Ti i1
注: 公差的值大小——应按国标规定各公
差等级标准选取。 当T0一定时,各环公差Ti随n增加而减小。
3、封闭环的上偏差ES0
m
n1
ES0 ESp EIq
p1
qm1
ESP——增环上偏差 EIq——减环下偏差 m——增环环数
4、封闭环的下偏差EI0
m
n1
EI0 EIp ESq
1)基准不重合(待加工表面为工序基准) 2)待加工表面留有余量Z
解:画工艺尺寸链图(图1-45) (方法:从一个尺寸出发,到尺寸的基准后转
入相接的下一个尺寸链,通过所有相关联尺寸, 最终返回出发点。)P53 其中,键槽深为由本工序和终工序而间接获得, 为封闭环。 解得:L2=53.7(本工序工序尺寸及公差)
例:图4-22轴线弯曲造成的余量不均匀误差。 各项位置误差造成的影响参看表4-11
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εb 包括定位误差、夹紧误差。
5)余量计算公式 由于空间位置误差和装夹误差的
方向性,所以用矢量相加表示。 单边余量
Zmin Ta Ry Ha ea b
双边余量
Zmin Ta / 2 Ry Ha ea b
求:本工序工序尺寸L2(渗碳深度) 分析:渗碳层保留深度L0 —单边值(图面尺寸)
渗碳深度L2—单边值。 按尺寸链图,代入公式求解得:L2=0.7+0.025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大全【详述】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大全【详述】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机械加工余量标准,25EQY—19-1999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技术内容加工余量表(一)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平面长度平面宽度200以下平面宽度200以上小于100 0.3 100-250 0.45 251-500 0.5 0.6 500-800 0.6 0.65 说明: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 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 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 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 毛坯加工余量表(二)3.2I:园棒类: (1)工件的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工件直径(D)工件长度L 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 <70 71-120 121-200 201-300 301-450 直径上加工余量≤32 1 2 2 3 4 5-10 33-60 2 3 3 4 5 4-6 61-100 3 4 4 4 5 4-6 101-200 4 5 5 5 6 4-6 1.6当D<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工件直径(D)工件长度L 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 <50 51-80 81-150 151-250 251-420 直径上加工余量≤15 3 3 4 4 5 5-10 16-32 3 4 4 5 6 5-10 33-60 4 4 5 6 6 5-8 61-100 5 5 5 6 7 5-8 101-200 6 6 6 7 7 5-8 当D<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机械加工余量标准25EQY—19-1999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技术内容加工余量表(一)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说明: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毛坯加工余量表(二)I:圆棒类:(1)工件的最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Ra3.2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工件直径(D)工件长度L 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 <70 71-120 121-200 201-300 301-450直径上加工余量≤32 1 2 2 3 4 5-1033-60 2 3 3 4 5 4-661-100 3 4 4 4 5 4-6101-200 4 5 5 5 6 4-6 当D<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Ra1.6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工件直径(D)工件长度L 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50 51-80 81-150 151-250 251-420直径上加工余量≤15 3 3 4 4 5 5-1016-32 3 4 4 5 6 5-1033-60 4 4 5 6 6 5-861-100 5 5 5 6 7 5-8101-200 6 6 6 7 7 5-8当D<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Ⅱ:圆形锻件类(不需锻件图)(1)不淬火钢表面粗糙度在▽以下无公差配合要求者,例如:固定板、退料板等。

(毫米)注: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机械加工工序余量计算方法

机械加工工序余量计算方法
粗磨,精磨
精车,滚压
IT6-7
0.2-1.6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镜面磨削
研磨
超精加工
抛光
0.1-0.4
9、螺旋齿轮及双曲线齿轮的精加工余量
10、圆锥齿轮的加工余量
11、蜗轮的精加工余量
12、齿轮孔的磨削加工余量
13、蜗杆的精加工余量
一、适用范围及选择原则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精度、刚性较好,没有相同工序(如:粗车,调质,半精车,淬火,粗磨,油煮定性,半粗磨,研磨)的零件,对于关健性精密零件(如:主轴,丝杆等)或刚性差的零件中关键性精密尺寸,由于需采用多次相同性质的加工,其加工余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不能完全搬用
5
D≥100
4.5
5
5.5
6
说明:1、本表摘自《一般工艺规定及指导资料》
2、实体料d=0
3、轴件中心孔切除余量
表4
外径
中心孔d
(GB145)
中心孔切除
余量
外径
中心孔d
(GB145)
中心孔切除
余量
≤25
2
6.5
66-70
5
13.5
26-40
3
10.0
71-100
40-65
4
12.5
101
6
17.0
说明:1、本表摘自《机械加工余量实用手册》[表5-8]
普通车床
20-25
用钢料毛坯制造摩擦片、瓦尔片类零件
普通车床
20-25
同轴度允差小于0.06之精车零件
普通车床
20-25
套类零件
六角车床
30
说明:1、除表列零件类型外均不留卡头

机械加工磨削余量标准

机械加工磨削余量标准

机械加工磨削余量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技术内容加工余量表(一)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平面长度平面宽度200以下平面宽度200以上小于1000.3100-2500.45251-5000.50.6500-8000.60.65说明: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毛坯加工余量表(二)I:园棒类:(1)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工 件 长 度 L <7071-120121-200201-300301-450工件直径(D )直 径 上 加 工 余 量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32122345-1033-60233454-661-100344454-6101-200455564-6当D <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 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工 件 长 度 L<5051-8081-150151-250251-420工件直径(D )直 径 上 加 工 余 量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15334455-1016-32344565-1033-60445665-861-100555675-8101-200666775-8当D <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1)以下无公差配合要求者,例如:固定板、退料板等。

注: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毛坯加工余量表(四)Ⅲ:矩形锻件类:表内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工 件 长 度 L≤100101-250251-320321-450451-600601-800长度上加工余量2e5667810工件直径(D )工件截面上加工余量(2a=2b )≤1044556611-2544556626-5045567751-100556777101-200557788201-300677889301-450778899451-60088991010平面、端面磨削加工余量表(五)一、平面平面每面磨量工件长度L宽度厚度<100101-250251-400404-630<180.30.419-300.30.40.4531-500.40.40.450.5<200>500.40.40.450.5<180.30.419-300.350.40.4531-500.400.40.450.55>200>500.400.450.450.60二、端面端面每面磨量工 件 长 度 L D<1819-5051-120121-260261-500>500<180.20.30.30.350.350.519-500.30.30.350.350.400.551-1200.30.350.350.400.400.55121-2600.30.350.400.400.450.55261-5000.350.400.450.450.500.60>5000.40.400.500.500.600.70注:20-40%如需磨两次的零件,其磨量应适当增加10-20%环形工件磨削加工余量表(六)35、45、50号钢T8、T10A 钢Cr12MoV 合金钢工件直径mm 外元留量内孔留量外元留量内孔留量外元留量内孔留量6-100.25-0.500.30-0.350.35-0.600.25-0.300.30-0.450.20-0.3011-200.30-0.550.40-0.450.40-0.650.35-0.400.35-0.500.30-0.3521-300.30-0.550.50-0.600.45-0.700.35-0.450.40-0.500.30-0.4031-500.30-0.550.60-0.700.55-0.750.45-0.600.50-0.600.40-0.5051-800.35-0.600.80-0.900.65-0.850.50-0.650.60-0.700.45-0.5581-1200.35-0.80 1.00-1.200.70-0.900.55-0.750.65-0.800.50-0.65121-1800.50-0.90 1.20-1.400.75-0.950.60-0.800.70-0.850.55-0.70181-2600.60-1.001.40-1.600.80-1.000.65-0.850.75-0.900.60-0.75注:φ50以下,壁厚10以上者,或长度为100-300者,用上限φ50-φ100,壁厚20以下者,或长度为200-500者,用上限φ100以上者,壁厚30以下者,或长度为300-600者,用上限1.30.5φ6以下小孔研磨量表(七)材料直径上留研磨量(毫米)钢450.05-0.06T10A 0.015-0.025Cr12MoV0.01-0.02注:本表只适用于淬火件当长度e 小于15毫米时,表内数值应加大20-30%导柱衬套磨削加工余量表(八)衬 套导 柱衬套内径与导柱外径外元留量内元留量外元留量25-320.7-0.80.4-0.50.5-0.6540-500.8-0.90.5-0.650.6-0.7560-800.8-0.90.6-0.750.7-0.90100-1200.9-1.00.7-0.850.9-1.05镗孔加工余量表(九)材 料轻合金巴氏合金青铜及铸铁钢件加 工性 质粗加工精加工粗加工精加工粗加工精加工粗加工精加工加工孔的直径(mm)直 径 余 量(mm)细镗前加工精度为4级≤300.20.10.30.10.20.10.20.10.04531-500.30.10.40.10.30.10.20.10.0551-800.40.10.50.10.30.10.20.10.0681-1200.40.10.50.10.30.10.30.10.07121-1800.50.10.60.20.40.10.30.10.08181-2600.50.10.60.20.40.10.30.10.09261-360 0.50.10.60.20.40.10.30.10.1附注:当一次镗削时,加工余量应该是粗加工余量加工精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选择方法

机械加工余量选择方法

机械加工余量选择方法1.基本余量法基本余量法是机械加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经验和相关的机械加工标准,确定不同材料或零件类型应有的基本余量值。

例如,在车削加工中,对外圆进行车削时,可选择的基本余量为0.5-1.5mm;而对内圆进行车削时,可选择的基本余量为0.1-0.3mm。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基本余量值,以确保零件尺寸的精度和质量。

2.递减余量法递减余量法是根据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逐步减小加工余量的方法。

根据零件尺寸的精度要求和加工工艺的特点,通过试验和实践,逐渐调整和减小加工余量,以满足零件的尺寸要求。

这种方法在一些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加工中比较常用,可以尽量减小加工余量,提高加工精度。

3.检测修正法检测修正法是一种基于实际测量结果的余量选择方法。

在零件加工结束后,通过测量零件的尺寸,与设计尺寸进行比较。

根据实际测量结果,修正设计尺寸和加工余量,以满足零件尺寸要求。

这种方法相对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适用于对尺寸要求较为严格的零件加工。

4.确定余量法确定余量法是通过实验和计算,根据工艺参数和材料性质,确定加工余量的具体数值。

根据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强度和硬度等特性,结合机械加工过程中材料的变形和切削刃的磨损等因素,采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确定合适的加工余量。

这种方法相对较为精细和科学,适用于复杂零件和高精度加工。

在实际机械加工中,选择合适的机械加工余量方法,对于确保零件尺寸的精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材料特性和加工工艺,合理选择和调整机械加工余量,以获得满足要求的加工结果。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和改进机械加工余量的选择方法,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机械加工工序余量计算方法

机械加工工序余量计算方法

机械加工工序余量计算方法机械加工工序间余量计算方法Q/JM601-92目录适用范围及选择原则一、装夹及下料尺寸余量1、装夹长度2、切口余量3、轴件中心孔切除余量4、钢板剪切切断耗量5、钢板气割切断耗量6、各件棒料剪断剪耗量二、轴的加工余量1、外圆柱表面加工路线及所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轴的折算长度3、轴类零件采用垫轧棒料外径的选用4、轴类零件粗加工余量5、轴在粗车外圆后,精车外圆的加工余量(不经热处理)6、轴在粗车外圆后,正火精车外圆的加工余量7、辊筒、滚轮类零件外圆表面淬火前加工余量8、轴的研磨余量9、轴抛光的加工余量10、轴磨削加工余量11、金刚石细车轴外圆的加工余量12、粗磨后、精磨的加工余量13、中间热处理前的加工余量14、精车端面的加工余量15、粗车端面、正火调质的加工余量16、精车端面后、经淬火的端面磨削余量(单面)17、磨削端面的加工余量(两端面余量)18、精车(铣、刨)槽加工余量19、精车(铣、刨)后、磨槽的加工余量20、切出渗碳层的加工余量三、孔的加工余量1、在钻床上用钻模加工孔(L<5d)2、车床或另一些机床上加工孔(L<3d)3、基孔制7级精度(H7)孔的加工4、基孔制8级精度(H8)孔的加工5、磨孔的加工余量6、金刚石细镗孔的加工余量7、珩磨孔的加工余量8、研磨的加工余量9、超精加工余量10、工具锥体的磨削余量四、平面的加工余量1、平面加工路线及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平面粗加工余量3、平面表面淬火前留加工余量4、平面的精加工余量(刨、铣、刮、磨)5、板料的加工余量6、平面的研磨加工余量7、平面的刮削余量8、平面的抛光五、花键、平键、齿轮、蜗轮的加工余量1、精铣花键的加工余量2、磨花键的加工余量3、平键修配余量4、精滚齿或精插齿的加工余量5、轮齿面磨齿加工余量6、渗碳齿轮、磨齿加工余量7、直径大于φ400的渗碳齿轮磨齿的加工余量8、弧齿锥齿轮粗铣后、精铣的加工余量9、螺旋齿轮及双曲线齿轮的精加工余量10、圆锥齿轮的加工余量11、蜗轮的精加工余量12、齿轮孔的磨削加工余量13、蜗杆的精加工余量一、适用范围及选择原则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精度、刚性较好,没有相同工序(如:粗车,调质,半精车,淬火,粗磨,油煮定性,半粗磨,研磨)的零件,对于关健性精密零件(如:主轴,丝杆等)或刚性差的零件中关键性精密尺寸,由于需采用多次相同性质的加工,其加工余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不能完全搬用经热处理后零件的加工余量,除本标准已注明的外,应考虑热处理变形数值,如有特殊要求应在工艺卡片上注明,并相应提出中间工序要求2、加工余量选择原则(1)采用最小的加工余量,以求缩短加工时间,并降低零件的制造费用(2)应有充分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应能保证得到图纸上所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及精度(3)决定加工余量时应考虑到零件热处理时引起的变形,否则可能产生废品(4)决定加工余量时应考虑到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设备,以及加工过程中零件可能发生的变形(5)决定加工余量时应考虑到被加工零件的大小,零件越大则加工余量也越大,因为零件的尺寸增大后,由切削力、内应力等引起变形的可能性也增加3、中间工序公差的选择原则(1)公差不应超出经济的加工精度范围(2)选择公差时应考虑加工余量的大小,因为公差的界限决定加工余量的极限尺寸(3)选择公差应根据零件的最后精度(4)选择公差时应考虑生产批量的大小,对单件小批生产的零件允许选择大的数值二、装夹及下料尺寸余量1、装夹长度图1表一使用设备夹量长度L 应用范围普通车床5-10 用于加工直径较大、实心、不易切断的零件普通车床15-20 锥销及长度小于25圆销普通车床15-20 厚度小于20垫圈普通车床20-25 用钢料毛坯制造摩擦片、瓦尔片类零件普通车床20-25 同轴度允差小于0.06之精车零件普通车床20-25 套类零件六角车床30说明:1、除表列零件类型外均不留卡头2、表列卡头系为每一根毛坯料应留之卡头的长度3、有色金属及尼龙、有机玻璃等可选较小值4、本表摘自《机械加工余量实用手册》(表5-1)部分2、切口余量图二图2所示:(1)、型材(圆钢、方钢、六角钢、钢管)在锯床切断切口损耗:<φ150,锯耗为2,≥φ150,锯耗为3(2)、锯、铣、插切断工具的切口损耗宽度说明:本表摘自《机械加工余量实用守册》(表5-5)部分(3)、车床切刀损耗宽度规定如图3所示工具名称刀具宽度切割零件的最大规格弓锯锯片手用 0.63--------------------- 机用1.2-1.7 切口铣刀0.2 切口深度10 0.5 15 0.8 15 锯片铣刀 1.0 锯口深度15 1.5 20 2-3 35 3-4 50 4-5 70 插床用切口刀 12 工件厚度100 15D-d <20 ≥20-30 ≥30-50 ≥50-80 D<100 3.5 4 4.5 5D≥100 4.5 5 5.5 6说明:1、本表摘自《一般工艺规定及指导资料》2、实体料d=03、轴件中心孔切除余量表4外径中心孔d(GB145)中心孔切除余量外径中心孔d(GB145)中心孔切除余量≤25 2 6.5 66-70513.5 26-40 3 10.0 71-10040-65 4 12.5 101 6 17.0 说明:1、本表摘自《机械加工余量实用手册》[表5-8]2、本表按GB145-85已简化4、钢板剪切切断耗量板厚0.5-4.5时,耗量1板厚4.5-12时,耗量2板厚12-25时,耗量35、钢板气割切断耗量板厚>25,耗量76、条种棒料剪断剪耗量如上面图3,实心棒材剪断剪耗量如表5表5坯料直径≤20 >20-35 >35-50 >50-60 剪耗量5-6 6-8 8-10 10-12 说明:本表摘自《一般工艺规定及指导资料》P10剪耗规定表三、轴的加工余量1、外圆柱表面加工路线及所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表6加工路线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Raμm粗车IT11以下25-100粗车,半精车IT8-10 6.3-12.5粗车,半精车,精车IT7-8 1.6-6.3磨粗车,半精车,精车,细车(适用于有色金属及合金)IT6-7 0.2-1.6粗磨,精磨精车,滚压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镜面磨削研磨IT5 0.1-0.4超精加工抛光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镜面磨削精研磨IT5以上0.012-0.1粗研磨超精加工抛光2、轴的折算长度表7说明:1、适用于轴的精车外圆和磨削的加工余量确定轴类工件加工中的受力变形与其长度和装夹方式(顶尖和卡盘)有关,轴的折算可分为表中的五种情形,(1)(2)(3)轴件装在卡盘和顶尖间,相当2支梁,其中(2)为加工轴的中段,(3)为加工轴的边缘(靠近端部的两段),轴的折算长度L是端面到加工部分最远端之间距离的两倍,(4)(5)轴件仅一端夹紧在卡盘内,相当悬壁梁,其折算长度是卡爪端面到加工部分最远一端之间距离的2倍2、本表摘自《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一卷[表3.2-1]3、轴类零件采用热轧棒料时外径的选用表8零件的公称直径零件的长度与公称直径之比零件的公称直径零件的长度与公称直径之比≤4 >4-8 >8-12 >12-20 ≤4 >4-8 >8-12 >12-20毛坏直径毛坏直径5 7 7 8 8 21 24 24 24 256 8 8 8 8 22 25 25 26 26 8 10 10 10 11 25 28 28 28 3010 12 12 13 13 27 30 30 32 3211 14 14 14 14 28 32 32 32 3212 14 14 15 15 30 33 33 34 34 14 16 16 17 18 32 35 35 36 3616 18 18 18 19 33 36 38 38 3817 19 19 20 21 35 38 38 39 3918 20 20 21 22 36 39 40 40 4019 21 21 22 23 37 40 42 42 4220 22 22 23 24 38 42 42 42 43零件的公称直径零件的长度与公称直径之比零件的公称直径零件的长度与公称直径之比≤4 >4-8 >8-12 >12-20 ≤4 >4-8 >8-12 >12-20毛坏直径毛坏直径40 43 45 45 45 85 90 90 95 95 42 45 48 48 48 90 95 95 100 10044 48 48 50 50 95 100 105 105 10545 48 48 50 50 100 105 110 110 11046 50 52 52 52 110 15 120 120 120 50 54 54 55 55 120 125 130 130 130 55 58 60 60 60 130 140 140 140 140 60 65 65 65 70 140 150 150 150 150 65 70 70 70 75 . . . . .70 75 75 75 80 . . . . .75 80 80 85 85 . . . . .80 85 85 90 90 . . . . .说明:1、阶轴的最大直径如在中间部分,应按最大直径选择毛坏,如在轴的端部,毛坯的直径可略小些2、棒料的切断余量一般为3.5-7mm,应根据切断方法确定(表2-5)3、切断后车端面的机械加工余量为2-3mm,粗精分两工序按此值选4、本表适用于一次加工好零件,若粗精加工分开中间有时效处理,按表9选;若中间有正火或调质处理的按表18选取5、本表摘自《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表7-40]4、轴类零件粗加工余量表9加工直径≤18 >18-30 >30-50 >50-120 >120-250 >250-500 零件长度直径余量 a≤30 3 3.5 4 5 5 5>30-50 3.5 4 5 5 5 5>50-120 4 4 5 5 6 6>120-250 4 5 5 6 6 6>250-500 5 5 6 7 7 7>500-800 6 6 7 7 8 8>800-1200 7 7 7 8 8 8说明:1、端面留量为直径之半,即a/22、适用于粗精分开,自然时效或人工时效3、粗精加工分开及自然时效允许小于表中留量的20%4、表中加工直径d指粗车后值,并非最终零件尺寸,工序间余量查表均如此5、本表参照《机械加工余量实用手册》[表5-13]编制5、轴在粗车外圆后,精车外圆的加工余量(不经热处理)表 10 mm轴的直径d零件长度L粗车外圆的公差(一)IT12≤100>100-250>250-500>500-800>800-1200>1200-2000直径余量a≤10 0.8 1.01.3 -------- 0.15>10-18 0.9 1.2 1.4 0.18 >18-30 1.21.3 1.4 1.7 1.8 0.21>30-50 1.3 2.0 2.2 0.25 >50-801.4 1.41.6 1.82.12.3 0.30>80-1201.62.5 0.35>120-180 1.6 1.7 2.0 2.22.6 0.40>180-2601.7 1.7 1.82.1 2.3 0.46>260-360 1.82.0 2.2 2.5 2.7 0.52>360-500 1.8 2.0 2.9 0.63 说明:1、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如需中间热处理)可不按本表规定2、决定加工余量的拆算长度与装卡方式有关见表73、本表摘自《机械加工余量实用手册》[表5-14]余量值已修改6、轴在粗车外圆后正火,精车外圆的加工余量表11 mm轴的直径d 余量极根零件长度L≤300 >300-500 >500-1000 >1000-1600直径余量a≥6-18最小最大1.5-2 2.5-3.0>18-50 1.5-2.5 2.5-3.0 3.0-3.5 3.0-3.5 >50-120 2.8-3.2 3.0-3.5 3.0-3.5 3.5-4.0 >120-240 3.0-3.5 3.2-3.8 3.5-4.0 4.0-5.5 >240-350 4.0-5.0 4.5-6.0 4.5-6.0 6.0-7.5 >350-500 4.0-5.0 5.0-6.0 5.0-6.0 6.0-7.5 >500 5.0-6.0 6.0-8.0 6.0-8.0 6.0-10 说明:1、决定加工余量用的长度与装卡方式有关见表72、本表摘自《机械加工余量实用手册》[表5-15]部分7、辊筒、滚轮类零件外圆表面淬火前加工余量适用于L/D<2,t>20,t<20时内孔应适当留量,t>40时可按实心考虑表12 mm 工件直径>100-300 300-500直径留量a 1.0 1.2允许偏差00.25-0.3说明:本表摘自《机械加工余量实用手册》表[5-17]8、轴的研磨余量表13 mm 直径直径余量直径直径余量-----10 0.005-0.008 >50-80 0.008-0.012>10-18 0.006-0.008 >80-120 0.010-0.014>18-30 0.007-0.010 >120-180 0.012-0.016>30-50 0.008-0.010 >180-260 0.015-0.020说明:1、经过精磨的工件,手工研磨余量为3-8μm,机械研磨余量为8-15μm2、本表摘自《机械加工余量实用手册》[表5-19]。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大全【详述】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大全【详述】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机械加工余量标准,25EQY—19-1999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技术内容加工余量表(一)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平面长度平面宽度200以下平面宽度200以上小于100 0.3 100-250 0.45 251-500 0.5 0.6 500-800 0.6 0.65 说明: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 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 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 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 毛坯加工余量表(二)3.2I:园棒类: (1)工件的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工件直径(D)工件长度L 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 <70 71-120 121-200 201-300 301-450 直径上加工余量≤32 1 2 2 3 4 5-10 33-60 2 3 3 4 5 4-6 61-100 3 4 4 4 5 4-6 101-200 4 5 5 5 6 4-6 1.6当D<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工件直径(D)工件长度L 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 <50 51-80 81-150 151-250 251-420 直径上加工余量≤15 3 3 4 4 5 5-10 16-32 3 4 4 5 6 5-10 33-60 4 4 5 6 6 5-8 61-100 5 5 5 6 7 5-8 101-200 6 6 6 7 7 5-8 当D<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机械:机械(英文名称:machinery)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都可以被称为机械,它们是简单机械。

而复杂机械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

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

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

加工余量:由毛坯变成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厚度称为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

每一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工序间加工余量。

对于外圆和孔等旋转表面而言,加工余量是从直径上考虑的,故称为对称余量,即实际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是直径上的加工余量之半。

平面的加工余量则是单边余量,它等于实际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在工件上留加工余量的目的是为了切除上一道工序所留下来的加工误差和表面缺陷,如铸件表面冷硬层、气孔、夹砂层,锻件表面的氧化皮、脱碳层、表面裂纹,切削加工后的内应力层和表面粗糙度等。

从而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加工余量的大小对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均有较大影响。

机械加工余量: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改变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而切除的金属厚度称为加工余量。

为完成某一道工序所必须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工序余量。

由毛坯变成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所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称为总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机械加工余量手册》是国防工业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孙本绪、熊万武。

内容简介:手册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毛坯的种类及其尺寸公差,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计算,机械加工经济精度,毛坯余量和工艺结构要素及其工艺尺寸,工序间加工余量等。

目录:第一章毛坯及其尺寸公差第二章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计算第三章机械加工经济精度第四章毛坯余量及工艺结构要素第五章工序间加工余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机械加工余量标准25EQY —19-1999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技术内容加工余量表(一)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平面长度平面宽度200以下平面宽度200以上小于100 0.3 100-250 0.45 251-500 0.5 0.6 500-800 0.6 0.65 说明: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 1.5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毛坯加工余量表(二)I:园棒类:(1)工件的最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 L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70 71-120 121-200 201-300301-450直径上加工余量≤32 1 2 2 3 45-10 33-60 2 3 3 4 5 4-6 61-100 3 4 4 4 5 4-6 101-2004 5 5 564-61.63.2当D <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 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 L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 <50 51-80 81-150 151-250251-420直径上加工余量≤15 3 3 4 4 5 5-10 16-32 3 4 4 5 6 5-10 33-60 4 4 5 6 6 5-8 61-100 5 5 5 6 7 5-8 101-20066 6 775-8 当D <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Ⅱ:圆形锻件类(不需锻件图)(1)不淬火钢表面粗糙度在▽以下无公差配合要求者,例如:固定板、退料板等。

(毫米)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 L<10 11-20 21-45 46-100 101-250 直径上加工余量长度方向上余量150-200 5 5 5 5 5 5 5 6 5 7 201-300 5 6 5 6 5 6 5 7 6 8 301-400 5 7 5 7 5 7 6 8 8 9 401-500 7 8 5 8 6 8 7 9 9 10 501-6007 86 86 87 1010 11注: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毛坯加工余量表(四)Ⅲ:矩形锻件类:表内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工件直径(D)工件长度 L≤100 101-250 251-320 321-450 451-600 601-800长度上加工余量2e5 6 6 7 8 10工件截面上加工余量(2a=2b)≤10 4 4 5 5 6 6 11-25 4 4 5 5 6 6 26-50 4 5 5 6 7 7 51-100 5 5 6 7 7 7 101-200 5 5 7 7 8 8 201-300 6 7 7 8 8 9 301-450 7 7 8 8 9 9 451-600 8 8 9 9 10 10平面、端面磨削加工余量表(五)一、平面平面每面磨量宽度厚度工件长度L<100 101-250 251-400 404-630<200 <18 0.3 0.419-30 0.3 0.4 0.4531-50 0.4 0.4 0.45 0.5 >50 0.4 0.4 0.45 0.5>200 <18 0.3 0.419-30 0.35 0.4 0.4531-50 0.40 0.4 0.45 0.55 >50 0.40 0.45 0.45 0.60二、端面端面每面磨量D 工件长度 L<18 19-50 51-120 121-260 261-500 >500 <18 0.2 0.3 0.3 0.35 0.35 0.5 19-50 0.3 0.3 0.35 0.35 0.40 0.5 51-120 0.3 0.35 0.35 0.40 0.40 0.55 121-260 0.3 0.35 0.40 0.40 0.45 0.55 261-500 0.35 0.40 0.45 0.45 0.50 0.60 >500 0.4 0.40 0.50 0.50 0.60 0.703.26.41.6注:本表适用于淬火零件,不淬火零件应适当减少20-40%粗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如需磨两次的零件,其磨量应适当增加10-20%环形工件磨削加工余量表(六)工件直径mm 35、45、50号钢T8、T10A 钢Cr12MoV 合金钢外元留量内孔留量外元留量内孔留量外元留量内孔留量6-10 0.25-0.50 0.30-0.35 0.35-0.60 0.25-0.30 0.30-0.45 0.20-0.30 11-20 0.30-0.55 0.40-0.45 0.40-0.65 0.35-0.40 0.35-0.50 0.30-0.35 21-30 0.30-0.55 0.50-0.60 0.45-0.70 0.35-0.45 0.40-0.50 0.30-0.40 31-50 0.30-0.55 0.60-0.70 0.55-0.75 0.45-0.60 0.50-0.60 0.40-0.50 51-80 0.35-0.60 0.80-0.90 0.65-0.85 0.50-0.65 0.60-0.70 0.45-0.55 81-120 0.35-0.80 1.00-1.20 0.70-0.90 0.55-0.75 0.65-0.80 0.50-0.65 121-180 0.50-0.90 1.20-1.40 0.75-0.95 0.60-0.80 0.70-0.85 0.55-0.70 181-2600.60-1.001.40-1.600.80-1.000.65-0.850.75-0.900.60-0.75注:φ50以下,壁厚10以上者,或长度为100-300者,用上限φ50-φ100,壁厚20以下者,或长度为200-500者,用上限φ100以上者,壁厚30以下者,或长度为300-600者,用上限长度超过以上界线者,上限乘以系数1.3 加工粗糙度不低于▽,端面留磨量0.5φ6以下小孔研磨量表(七)材料直径上留研磨量(毫米)钢45 0.05-0.06 T10A 0.015-0.025 Cr12MoV0.01-0.02注:本表只适用于淬火件应按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来留研磨量淬火前小孔需占铰粗糙度▽以上当长度e 小于15毫米时,表内数值应加大20-30%导柱衬套磨削加工余量表(八)衬套内径与导柱外径衬套导柱外元留量内元留量外元留量25-32 0.7-0.8 0.4-0.5 0.5-0.65 40-50 0.8-0.9 0.5-0.65 0.6-0.75 60-80 0.8-0.9 0.6-0.75 0.7-0.90 100-120 0.9-1.0 0.7-0.85 0.9-1.05镗孔加工余量表(九)加工孔的直径(mm)材料轻合金巴氏合金青铜及铸铁钢件细镗前加工精度为4级加工性质粗加工精加工粗加工精加工粗加工精加工粗加工精加工直径余量(mm)≤30 0.2 0.1 0.3 0.1 0.2 0.1 0.2 0.1 0.045 31-50 0.3 0.1 0.4 0.1 0.3 0.1 0.2 0.1 0.05 51-80 0.4 0.1 0.5 0.1 0.3 0.1 0.2 0.1 0.06 81-120 0.4 0.1 0.5 0.1 0.3 0.1 0.3 0.1 0.07 121-180 0.5 0.1 0.6 0.2 0.4 0.1 0.3 0.1 0.08 181-260 0.5 0.1 0.6 0.2 0.4 0.1 0.3 0.1 0.09 261-360 0.5 0.1 0.6 0.2 0.4 0.1 0.3 0.1 0.1 附注:当一次镗削时,加工余量应该是粗加工余量加工精加工余量。

表7-1 模具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余量、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制造方法本道工序经济加工余量(单面)/mm 经济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Ra/μm刨削半精刨0.8~1.5 IT10~12 6.3~12.5 精刨0.2~0.5 IT8~9 3.2~6.3 划线铣1~3 1.6mm 1.6~6.3铣削靠模铣1~3 0.04mm 1.6~6.3 粗铣1~2.5 IT10~11 3.2~12.5 精铣0.5 IT7~9 1.6~3.2 仿形雕刻1~3 0.1mm 1.6~3.2车削靠模车0.6~1 0.24mm 1.6~3.2 成形车0.6~1 0.1mm 1.6~3.2 粗车 1 IT11~12 6.3~12.5 半精车0.6 IT8~10 1.6~6.3 精车0.4 IT6~7 0.8~1.6 精细车、金刚车0.15 IT5~6 0.1~0.8 钻—IT11~14 6.3~12.5扩粗扩1~2 IT12 6.3~12.5细扩0.1~0.5 IT9~10 1.6~6.3铰粗铰0.1~0.15 IT9 3.2~6.3 精铰0.05~0.1 IT7~8 0.8细铰0.02~0.05 IT6~7 0.2~0.4锪无导向锪—IT11~12 3.2~12.5有导向锪—IT9~11 1.6~3.2镗削粗镗 1 IT11~12 6.3~12.5 半精镗0.5 IT8~10 1.6~6.3 高速镗0.05~0.1 IT8 0.4~0.8 精镗0.1~0.2 IT6~7 0.8~1.6 精细镗、金刚镗0.05~0.1 IT6 0.2~0.8磨削粗磨0.25~0.5 IT7~8 3.2~6.3 半精磨0.1~0.2 IT7 0.8~1.6精磨0.05~0.1 IT6~7 0.2~0.8 细磨、超精磨0.005~0.05 IT5~6 0.025~0.1仿形磨0.1~0.3 0.01mm 0.2~0.8 成形磨0.1~0.3 0.01mm 0.2~0.8 坐标镗0.1~0.3 0.01mm 0.2~0.8 珩磨0.005~0.03 IT6 0.05~0.4 钳工划线—0.25~0.5mm钳工研磨0.002~0.015 IT5~6 0.025~0.05钳工抛光粗抛0.05~0.15 —0.2~0.8 细抛、镜面抛0.005~0.01 —0.001~0.1电火花成形加工—0.05~0.1mm 1.25~2.5电火花线切割—0.005~0.01mm 1.25~2.5 电解成形加工—±0.05~0.2mm 0.8~3.2电解抛光0.1~0.15 —0.025~0.8电解磨削0.1~0.15 IT6~7 0.025~0.8照相腐蚀0.1~0.4 —0.1~0.8超声抛光0.02~0.1 —0.01~0.1 磨料流动抛光0.02~0.1 —0.01~0.1 冷挤压—IT7~8 0.08~0.32 注:经济加工余量是指本道工序的比较合理、经济的加工余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