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凋碧树

合集下载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大境界”包括:
1.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立寒秋,望江北去。

”这词句出自宋代
词人柳咏的《雨霖铃》,王国维将之作为“昨夜西风”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悲苦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在孤独和痛苦中挣扎,面对着无尽的苦难和困境。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句子,王国维将其作为“衣带渐宽”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执着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或爱情而不断努力,尽管面临困难和挫折,但始终不放弃。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句子,王国维将其作为“蓦然回首”
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顿悟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寻找之后,突然发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学和心理学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

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

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蝶恋花》作者:晏殊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注释:1、槛:栏杆。

2、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3、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4、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意: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恨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凋零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此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①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②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③【注释】①槛(jian见):栏杆。

“兰泣露”:语本白居易《杨柳枝》词:“叶含浓露如啼眼。

”又刘禹锡《忆江南》词:“丛兰浥露泪沾巾。

”这句是说菊花笼烟,犹如凝愁;兰草沾露,也似含泪,于自然景物中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感情。

罗幕:丝织品做的帷幕。

②不谙:不知晓;不理解。

谙(an安):熟悉:明白。

朱户:朱红色的门窗。

③彩笺:供题咏和写信用的精美的纸张。

后称书信为笺。

尺素:古人书写所用的长尺许的白色生绢。

后亦用作书信的代称。

【译文】园内的菊花笼着轻烟,仿佛含有满腹的忧郁,幽幽的兰草挂满露珠,又似洒下晶莹的泪滴。

帷幕里感到阵阵的轻寒,燕儿一早就双双向南方飞去。

皎洁的圆月,何曾理解人间离别的痛苦,她那如水的清辉穿过朱红的门窗,伴着我直到东方显出了第一抹晨曦。

昨夜,萧瑟的西风带来了秋天的信息,大自然顷刻间逝去了盎然的绿意。

清晨,我独自登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那宽阔的道路茫无涯际。

彩色的诗笺,洁白的信纸,记录下了我对你苦苦思念的心迹,然而山长水阔,路途迢迢,这封封信儿又向何处投寄?【集评】近代·王国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

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又:“我瞻四方,蹙蹙靡所聘’,诗人之忧生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

”又:“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干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以上均《人间词话》)【赏析】这首词写离别相思之情,缠绵凄恻,但又表达得含蓄委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译文]昨夜一阵西风吹落了满地树业,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边的路,却不见思念的人归来。

[出典]晏殊《鹊踏枝》注: 1、《鹊踏枝》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注释】:槛:栏杆。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彩笺:古人用来题写诗词的精致美丽的纸。

这里代指题诗。

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作为书信的代称。

3、译文1: 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烟,兰花哭泣的泪珠结成了露水,罗幕间透着缕缕轻寒,燕子双双飞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光穿过红红的门户照到床前。

昨夜西风凛冽,碧树凋零,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想给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哪里。

译文2: 围栏里薄雾笼罩着菊花,显得心情压抑;兰草上沾着露水,仿佛在伤心地哭泣。

轻风吹动帘幕,感到一丝寒气,只见一对燕子向远方飞去。

清明的月亮不懂得分离的伤痛,月光斜洒进房中,一直到天明。

西风吹了一夜,碧绿的叶子开始衰落。

我独自登上高楼远望,远方的道路伸展蔓延。

真想给思念的人寄一封书信,可山高路远,水路漫长,谁知道该寄到什么地方呢? 4、晏殊(991-1055),字同叔。

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南昌进贤)人,北宋前期着名词人。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1、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不畏艰难目标高远.领悟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坚定不移孜孜以求.追求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千锤百炼终成正果.贯通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把读书分成了三个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段话,我很早就知道了,可真正的理解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语自宋朝晏殊的《蝶恋花》,全文如下: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描写的是凄苦的相思,王先生引的那句词译成现代白话文是:早晨起来,独自一个人登楼望远,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空阔,连远到天边的路也可以看到尽头,什么阻隔也没有。

于是才回想起昨晚的那个不眠之夜里听到的风声、落叶声,恍然悟出昨夜的西风肯定很厉害,一夜之间,竟然把树上的绿叶都吹尽了。

我的理解是,这段话讲的是领悟。

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成就功名,第一个境界是领悟,不能领悟的话,书读了也白读,事情做得再多也是白费周章。

中国人很喜欢把事情玄化,领悟就是其中之一。

玄化到极致的,印象中,禅宗也许可以算是一个了。

禅宗有名言:禅是不能拿来讲的,禅宗是不立文字的。

可不能讲没有记载的禅怎么传下去呢?靠的就是领悟。

光看这个表述就挺玄的吧。

不管怎么说,我在这里也要不负责任一把了,关于这个第一层次靠自己领悟去吧。

第二层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自宋朝柳永的《凤栖梧》,全文如下:伫倚危楼风细细。

读书的三种境界

读书的三种境界

读书的三种境界读书三境界,是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提出的读书理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读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

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过,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三句本是描写相思诗句,但王国维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使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使用,巧舌如簧,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第一境界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全诗

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全诗

《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全诗》嘿,“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一句,就像一幅画。

咱想想,西风呼呼吹,把绿树都吹得凋零了,那场面,有点凄凉呢。

有个人站在高楼上,望着远方,心里肯定有很多想法。

“哇,这画面感好强。

”“独上高楼”,那得有多大的勇气啊。

就像一个人去冒险。

咱有时候也得有这种勇气,去面对困难。

咱有个朋友,为了实现梦想,独自去了大城市,“哎呀,这勇气可嘉。

”“望尽天涯路”,这是一种追求啊。

就像在大海里寻找宝藏。

咱为了自己的目标,不也得不断努力嘛。

咱看到那些努力奋斗的人,就像看到了这句诗里的人。

“嘿,这追求真美。

”整首诗给人一种孤独又坚定的感觉。

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行走,却有一盏明灯。

咱有时候也会感到孤独,但只要有目标,就不怕。

“哇,这感觉好深刻。

”“昨夜西风凋碧树”,这风可真厉害。

就像生活中的困难,能把人打倒。

但咱不能怕,要像诗里的人一样,勇敢面对。

“哎呀,这困难算啥。

”“独上高楼”的人,心里肯定有梦想。

就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咱也得有自己的梦想,为之努力。

咱听一个歌手讲自己的故事,为了音乐梦想,不断奋斗,“嘿,这梦想真亮。

”“望尽天涯路”,是一种执着。

就像追着风筝的人,不放弃。

咱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也要有这种执着。

“哇,这执着真棒。

”这首诗让人想起自己的奋斗历程。

就像一部电影,有起有落。

咱回忆自己的过去,也有很多感慨。

“哎呀,这回忆真难忘。

”“昨夜西风凋碧树”,虽然有点悲伤,但也有希望。

就像冬天过后是春天。

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相信未来会更好。

“嘿,这希望真暖。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话激励着我们向前走。

就像一个口号,让人充满动力。

咱也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哇,这诗真有力量。

”我的观点就是,这首诗很有魅力,让人感受到孤独、坚定和追求。

昨夜西风凋碧树 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三种境界
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书三境界,是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提出的读书理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介绍的三种境界具体如下: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意思是要尽量看多点书,从书籍中阅读到天下事,知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意思是要乐于读书,愿意为读书沉迷,钻研读书。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意思是在看遍很多书之后,能够找到符合自己思想的书,能够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主要成就
王国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最著名的是其《人间词》与《人间词话》,这两者又构成互相印证的关系。

他词作的成就在境界的开拓上,而境界也正是《人间词话》所着力强调的。

从具体作品分析,王国维的词作多摆脱了抒写离情别绪、宠辱得失的俗套,重在展现个体的人在苍茫宇宙中的悲剧命运,是对生命与灵魂的考问。

昨夜西风凋碧树意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意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意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意思有时被拿来比喻人们的思想和心情。

被称为“凋碧树”,就像一棵凋零的老树,被西风吹到,叶子落尽、树枝也成了空架子,感觉就像是一种心情一样,令人惆怅。

今天,让我们从这句名言的背后,反思一下人们的悲哀。

首先,我们可以把这句名言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有一种“凋碧树”的状态,可能是被苦难所围绕,也可能是被沮丧所牵引,也可能是被无助所笼罩,也可能是被挫折所紧紧抓住。

无论是哪一种,都会令人叹息,不禁暗自凋零。

其次,我们还可以探究这句话所隐藏的心态。

把这句话当作一种感慨,表达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苦难感和无助感,似乎什么也无法改变,只能无力地接受。

这种心态,正是悲哀的本质所在,也是最能说明痛苦的表象。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哲理。

通过对本句话的鉴赏,我们知道,凡是在困境中,也许不能改变,但总是可以选择接受,接受一切困境带来的悲哀。

正如一棵凋零的老树,被西风吹来叶子落尽,但它依然坚定地立竿见影,将悲哀留在自己身上,不让风雨把它吹倒。

这样,人们才能够把悲哀,化作一种美丽的力量,去面对残酷的现实。

总之,就像昨夜西风凋碧树一样,当我们感受到生活的苦难时,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心态坚定地立竿见影,将悲哀留在自己的心中,不让它影响自己的前行。

最后,让我们用温暖的心情去审视“凋碧树”,去反思自己的悲哀,也去接受它。

蝶恋花晏殊阅读理解

蝶恋花晏殊阅读理解

蝶恋花晏殊阅读理解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

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 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蝶恋花晏殊阅读理解,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蝶恋花晏殊阅读理解【1】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 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 处。

1、“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2、“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拟人;②清冷(哀愁)。

2、 ①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 景色萧索;②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 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情。

3、 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 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登高望 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

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 公形象。

蝶恋花晏殊分享【2】 原文: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 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字词解释: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乐章 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 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 砌,谓之槛。

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

谙:熟悉,精通。

离恨:一作“离别”。

成大事者的三个境界

成大事者的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

有一点迷茫,有一点凄凉。

这是一种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

遥远的天涯路在眼中,无尽的迷惘在心底。

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求学的第一步,是说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在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

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如王国维所说的可以“不悔”到这样的地步,即是可以为追求和理想而“牺牲其一生之福祉”,宁愿下“炼狱”的功夫。

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执着地追求,经过千百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流入真理之长河中去,这是何等的欣慰!
在千百次地寻求知识之后,回过头来一看,忽然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就在眼前了,成功正在向你微笑呢!
这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意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意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意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一片景象令人感到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伴着西风,碧绿的树影在缭绕弯
曲的彩色树枝上回荡。

而在这片蓝蓝的天空中,洒下的阳光将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丝灿烂的
光芒,整片景色自然而又美丽。

昨夜西风凋碧树,令人陶醉在极具诗意的美景里,脸上散发着一股芬芳之风,当风吹过,
生命力演绎出一曲无尽的旋奏,安静而又充满动人力量。

之中,树枝上弯曲的彩色枝头把
这个世界装点得更加精致,水面上发出碧绿的温柔光芒,映衬着淡淡的湖面。

昨夜西风凋碧树,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美感,这种梦幻般的情景没有一点华丽的浪漫,只
是淡淡的宁静,也许这就是自然的魅力所在。

这片美景可以彰显出对于生活的最美的体验,没有难言之痛,只有被安抚的美丽之情。

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幅画卷消融在梦中,令人心潮澎湃,梦回之路,宛如这片自然的拥抱,依然绿意满溢。

可以从梦中,满心激荡,重新回到自然中,感受自然精灵的祝福,因为
“昨夜西风凋碧树”而带给我们梦幻而绚丽的情感体验,在清晨雾气弥漫的时刻,岁月静好,一幅谱写着流光般的水墨画,可以拥抱这个世界,尽情享受这洁净而妩媚的风景。

昨夜西风凋碧树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赏析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此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昨夜西风凋碧树“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昨夜西风凋碧树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

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

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范文1:西风凋碧树昨夜的西风吹的我睡也睡不好,今早起来窝在被窝里,默默地背起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首诗的意境深深地打动了我。

诗中的“西风凋碧树”,是用来形容初秋的景象。

在这个季节里,树木的叶子已经开始逐渐凋谢,而当西风吹过的时候,这些凋谢的叶子纷纷飘落,形成了一种美丽的景象。

在这样的景象中,人们常常会感到寂寥和孤单,就像诗中的主人公一样,独自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首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其意境。

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将人们内心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高楼”和“天涯路”的描写,表达出人类永远无法到达的远方,以及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向往之心。

在用词上,这首诗也十分讲究。

作者尤其注重用词的音韵美,使整首诗听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西风凋碧树”中的“凋”和“碧”,以及“望尽天涯路”中的“尽”和“路”,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音韵美。

总之,这首诗不仅有意境和深度,还有非常优美的用词。

不仅给人们带来文学欣赏的乐趣,还能让人们从中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范文2:寂寞秋思昨夜我读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心中不禁泛起了一股寂寞秋思的感觉。

诗中的“西风凋碧树”,像一幅寂寥的画卷,将初秋的凋零和无尽的远方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人公独自登上了高楼,凝望着那无边的天涯。

这样的场景虽然美丽,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诗人的用词也是十分巧妙的。

例如,“西风凋碧树”中的“凋”和“碧”,用词精准地表达了秋天的萧索和寂寥;而“望尽天涯路”中的“望”和“尽”,则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类永远无法抵达的远方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总之,李清照的《如梦令》是一首意境深远,用词精湛的诗歌。

它不仅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凉和远方的神秘,还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正如诗中所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在回望过去、思考未来的同时,也应该珍惜当下,用心生活每一天。

昨夜西风凋碧树

昨夜西风凋碧树

昨夜西风凋碧树范文一:昨夜西风凋碧树昨夜,我坐在窗户前,倚着窗台,看着窗外的树,不禁想起了这首古诗: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什么意思呢?昨夜,西风吹得风声呼啸,碧树被吹得枯黄,散发出一股凄凉的气息。

独自一人上了高楼,眺望着远方的路程,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

这首诗中也把人们对未来的渴望、对命运的憧憬和对生命的珍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歌中的「西风凋碧树」表现了这个季节,风大,天凉,树叶变黄落下了。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会让我们感到失落或者烦恼,就像这些凋谢的树叶一样,最终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思维的深度,或者说治愈了我们。

要点分析:写作重点:通过鲜明对比描写,表达人生无奈和无常,但引出人们在生活中应有的态度和观念,增强读者对生命的热爱。

用词分析:凋谢的树叶和风中的声音,给人深刻的印象。

同时,抒发作者对生命心态的看法。

范文二:昨夜西风凋碧树,我听出这句话里的哀愁昨夜,我窝在床上,听到了西风的呼啸声和树叶的沙沙声。

窗外的树木已经全部变成了枯黄色,散发着一种衰败的气息,不禁让人想起了这首古诗:昨夜西风凋碧树。

这句话里面充满了哀愁,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深深愁绪。

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凋零,叶子的颜色变得枯黄萎缩。

大自然似乎在时光的轮回中,表达出了它的哀愁和无奈。

当西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也带着一些悲伤的味道。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经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曾经历过失败、沮丧甚至疲惫。

但是,这些痛苦的经历,恰恰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坚韧和强大。

最终,我们会明白,所有的苦难都是人生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成长,并找到我们存在的价值。

要点分析:写作重点:通过对树木凋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情感,传达出西风凋碧树的哀愁和秋天的深深愁绪。

同时,写出了人们在经历苦难之后变得更加坚韧和强大的看法。

用词分析:句子词汇的含义给人深刻的印象。

同时,为文章营造了些许暧昧不清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使得文章有一定的叙事色彩。

李清照《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全词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全词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全词译文及赏析李清照的《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写得蕴藉而不攲靡,妍婉而不任巧,不失易安词的清新浅易之风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宋词,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作者:宋·李清照暖雨①晴②风初破冻,柳眼③梅腮④,已觉春心⑤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⑥金缕缝,山⑦枕斜欹(yī)⑧,枕损钗头凤⑨。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⑩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注释】①雨: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日”,旁注“雨”。

②晴: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历代诗余》、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和”;《花草粹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清”; 《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清,误”。

③眼:《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润”。

④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轻”。

⑤心: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风”。

⑥衫:《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衣”。

⑦山;《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鸳”。

⑧斜欹:《历代诗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欹斜”。

欹:通倚,靠着。

⑨钗头凤:凤形首饰。

⑩夜阑:夜深。

灯花:灯芯馀烬结成的花形。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这是一首思妇之词,也是易安词中的另类,有较浓的闺阁之气,为宋闺秀词之冠。

这首词的母题是婉约词家常用的良辰美景和离怀别苦,然而经过作者的一番浓缩醇化,却酿出了新意。

“暖雨晴风初破冻”点出时为景色宜人后初春。

紧承破题的“柳眼梅腮”,也可以称得上“易安奇句”,此句意蕴丰富,一语双关,既补充起句的景语,又极为简练地刻画出了一个思妇的形象。

【2018-2019】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范文模板 (2页)

【2018-2019】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范文模板 (2页)

【2018-2019】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诗《蝶恋花》作者:晏殊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注释:1、槛:栏杆。

2、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3、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4、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意: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恨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凋零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此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

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一、李白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是捡(应为“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三、辛弃疾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若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

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200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作文高山是一道风景,因为它巍峨;大海是一道风景,因为它壮阔,蓝天是一道风景,因为它深邃……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

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洁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以及风采。

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

你就是一道风景。

以“我就是一道风景”或“你就是一道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本话题的写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四点去具体的考虑:一、对本话题的把握。

这点很重要,你只有对话题的要求吃透了,才能很好地写出一篇考场佳作。

不要认为考场时间短而没有时间去思考,其实这种认识是很失误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已经是很经典的古训。

熟读话题的要求,我们很容易捕捉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文体的不限,我们就可以选取自己最最擅长的文体而写,这就便于我们藏文体之“拙”。

确定文体后,也就确定了文章的表达方式。

立意自定,文章的主题没有限制,我们在文章中要写什么,这就全凭我们自己做主了,但还要读出话题的要求中的限制,那就是“风景”并且要限制于“我”“你”,文章写作的人称就有了第一和第二的限制。

由于主题的不确定性,文章的材料也就有了不确定性。

没有规定题目,你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给文章起一个很“风景”的题目,通过亮丽的标题,来闪亮阅卷老师的眼睛,所选几篇考场佳作的标题,都体现了这点。

二、整篇文章要达到“凤头”、“猪肚”、“豹尾”的效果。

文章有了富有新意的标题后,然后就是对整篇文章的构思了。

开头结尾的技巧,同学们都很熟悉,我重点谈一下如何使“猪肚”丰富起来。

要使“猪肚”丰富,一要充分占有材料。

本话题要你写的是“风景”,你的所有材料要与“风景”有关。

此“风景”并非自然之“风景”,它是人文的“风景”,落脚在人的身上。

这点对材料的选取很关键。

没有这点把握,往往会写成了自然的景,对祖国河山壮丽景色进行赞美,这就游离了话题的要求。

所选材料要扣住能展示“我”或“你”的“风景”的方面,要通过具体而典型的事例,表现出“我”或“你”成其为风景的原因,要挖掘出要刻画的“我”“你”的内在的质来。

二是要在写细写小上下功夫。

越是细小的东西,越能反映个体的个性,而个性的东西,又是最最能表现人的“风景”的东西。

通过细节性的刻画,在展现其“风景”的同时,细腻地传达出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事、景、情的高度统一。

三、要从语言上考虑。

本话题写的是“风景”,因此,它已经告诉了我们对写作的对象我们应该持褒扬的态度,这就决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歌颂、赞扬,而不是贬低、讽刺。

基于这点隐性的要求,文章语言的含情度要高一些,况且一、二人称的叙述角度,也便于抒发感情。

在写作时,对感情的抒发,要真、要实、要自然,切不可来半点虚假、空泛。

只有真实、自然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才有艺术的魅力,虚假的东西,只能成为人饭后的谈资。

四、要有创新的精神。

新是文章的生命,要使文章有亮点,要有新意,如果没有新意,很难成为考场上佳作。

如何写出新来,首先材料要新。

这就看你掌握的材料了。

考场佳作《乱世中的美景》和《优秀的灵魂》,所占有的材料就很新颖。

其次,反映问题的角度要新,《暗地的孩子》就从侧面反映生活,冷静看待世界,得出冷静的思考。

三是结构也可以出新,《优秀的灵魂》的大三段论式结构,就很新。

四是可以借助修辞,使语言出新。

你可以在文章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也可以引用诗词,使语言出新,从而使文章新起来。

所选的文章,都可以借鉴。

随香梦潇湘山东淄博一考生我身体纤弱的林妹妹呀,你就是一道风景。

“娴静如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不就是对你真实的写照吗也许有的人向往山的巍峨,也许有的人景仰海的壮阔,也许有的人追求天空的深邃,而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却视你——林黛玉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初读《红楼梦》时,还直嗔怪你的“不懂事”,那个林黛玉怎么那么小心眼啊,宝哥哥对别的女孩子说一句话就又哭又闹,别人含蓄地指点她的错误,她也会讽刺别人一番。

真是“梦里不知身是客”啊,贾府哪容得下这样的客人可是读的遍数多了,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你林妹妹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你的名字是一道风景。

黛玉,“黛”是一种颜色——墨绿,象征了你对自由无比的向往和追求,你才是那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真正的美女啊!你的性格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表面看来,你多愁善感、任性自私,还很爱哭,但实质上,这正是对封建社会束缚人心的一种最好的回击!你敢于追求自由,敢于反抗社会,敢于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正是你可贵的品质和内涵。

在那个黑暗的红楼时代,的的确确容不下你——这个有才华有品质的特殊的风景啊!然而正是你,以绛珠草的身份,给了时代一个答复,给了社会一个答复,也给那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恶浊世风留下深深的印迹。

没错的,是一道风景,一道代表了自由、民主、幸福的风景。

让那些觉得你小气、心胸狭窄的人们说去吧,让那薛宝钗、贾元春之流批判去吧,自会有人欣赏你!我,愿意默默地欣赏你的芳洁,你的高贵,你的勇敢,你的不屈以及你敢于同时代抗争的可贵精神!因为,你就是一道不朽的风景啊!我,仍在“无语听梧桐,随香梦潇湘”!点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篇考场作文最难得也是最动人之处在于笔端包含真挚的感情,作者借助第二人称的手法,真切而细腻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世界,很好地体现了“凡文皆情语”的特点。

选材上,在熟读《红楼梦》的基础上,挖掘典型的能体现林之高洁的事例,集中体现林黛玉内在的人格品质,入情入理。

文章做到了语言与思想的完美结合,不愧为一篇成功的考场佳作。

考生敢于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出来,不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吗(吕毅然)乱世中的美山东淄博一考生愁,造就了乱世中最美的风景。

——题记你宋朝官员李格非之女,出身名门,爱过上等教育,幼时的富贵荣华,让你不知愁为何物,可李清照啊,你会料到你的下半生将在愁中度过吗新婚不久,丈夫因公务离你而去。

李清照啊,你愁吗否则你怎会写“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名句你的愁思,刚落眉梢,“又上心头”,愁啊愁,夫君的远去,你怎会不愁历史,绝不会让一代才女仅仅处于情愁之中,那她怎么会名流千古金兵入侵,丈夫逝去,皇帝弃城而逃。

李清照啊,你又愁了吗我不知那首《声声慢》你在何处所作,但这绝不会使你有污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你寻觅什么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吗是自己的终身幸福还是自身的价值你不能像岳飞一样奔赴沙场,杀敌报国,你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论事。

你只有独自一人愁。

你曾有过美满的婚姻,但却被击得粉碎。

你做过幸福的梦,但却碎得更加彻底,甚至含冤入狱。

面对这些,你只有独自一人愁。

你曾完成巨作《金石录》,更使你心灰意冷。

你也只有独自一人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啊,此时你的愁还是思愁,情愁吗不,你的愁早已变成国愁,陆游的愁、天子的愁,你是在替天发愁呀。

你也知道你有愁,更知道这愁的分量。

不然,又怎会有“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感慨你愁国哀,你更愁天子,当岳飞被人陷害入狱之时,你已57岁,如此的你,怎样承受这样巨大的愁。

国破家亡,许多愁一齐涌上心头,你流泪了吗你有那么多的愁,愁得你逝去了红颜,失去了快乐与欢欣,但又是因为愁,造就了历史上最美丽的风景——李清照。

愁……点评:读完本文,一股浓浓的“愁”包围着我,这种“愁”,源自作者从深邃的历史中汲取的词苑奇女——李清照,源自于李清照的“红雨飞愁”与“瘦比黄花”。

本文以题记的形式,直接点出愁,又以一愁字独立为段,结束全文,中间部分,以李清照不同时期的含有“愁”字的词句连缀,整篇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在整饬中有所舒缓。

语言流畅,把所读化为所思,顺手拈来李清照的词句,把她的诗愁与情愁有机结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选材上,作者围绕李清照坎坷的一生,选取她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事件,围绕着她的“愁”而写,其余则一概不提,这种写作方法,有利于突出中心,把李清照这道“风景”——愁美的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结尾部分,把她的愁升华,也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暗地的孩子山东淄博一考生我是暗地的孩子,拥有冷漠如兽的神情,眼神游离地走在落叶凋零的秋天,在倾斜的墙脚,肆意到孤独的风景:没有一只鸟飞过观望破碎的图画……——题记我喜欢带着深蓝色的墨镜,独自一人走在街旁高大的法国梧桐的阴影下,看到无数个人从我身旁流过,悄无声息。

偶尔有人停下来,对我微笑,灿若桃花,但终究还是消失在街角再也寻不见踪迹,于是我仍旧一个人,踩着枯黄的落叶,静静地听破碎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