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吨蒸汽锅炉基本参数 2017050464159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⑧省煤器中被加热的水由一根Ф89X4 的引出管引入上锅筒。
⑨为了防止生火时,省煤器蛇形管烧坏,在上锅筒与省煤器的进口联箱间装 设了再循环。
⑩空气预热器为管式空气预热器,立式布置。空气预热器分上下两组管箱, 每组高度为 1650mm,空气为双行程回路,即先由下组炉后中间分左右两路横向 冲刷管束,各在连通箱中做 180°转弯后至上组空气预热器横向冲刷管束后,由 炉后中间热风道回合引出,然后左右两侧分流至炉排下部进风道。上组空气预热 器管子直径Ф40X1.5,横向 S1=70mm,纵向 S2=40mm。下组空气预热器管子Ф 50X1.5,S1=86mm,S2=49.5mm。空气预热器温度为 158℃左右,排烟温度 173℃ 左右。为了保证空气预热器管子的自由膨胀,在上管板周围加装了胀缩接头。
5、燃烧设备:包括煤斗、鳞片式不漏煤炉排、炉排传动装置和出渣设备,给 煤采用加煤斗给煤,加煤斗布置在锅炉前墙。
炉排为鳞片式不漏煤炉排,整个炉排由下部导轨、支架、主动轴、从动轴、 炉链、前挡风门,挡渣装置等七个部分组成。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距离为
7900mm。炉排后部有老鹰铁作为挡渣设备。炉排为两侧进风,每侧有 6 个单独 风室,为保证燃烧稳定,出力符合要求炉排下风压需达到 1000Pa。
Sy=0.80% Ay=21~33% Wy=7~8% 挥发分 Vr=25~28% 发热量
QDWy=20000~23000KJ/Kg 煤块最大颗粒不得超过 40mm。 三、锅炉基本尺寸:
1、锅炉最高标高: 12170mm 2、锅筒中心标高: 10200mm
3、锅炉宽度: 4、锅炉深度: 四、锅炉构造:
锅炉在锅筒、水冷壁集箱以及省煤器入口集箱均装有排污管道。
在考虑事故情况,为便于运行人员监督锅筒水位变化,锅筒上装有就地水 位表和电接点水位表。
各部件热力计算汇总表(100%负荷)
名称
符号 单位 炉膛 凝渣管 过热器 对流管 束 省煤器
烟气出 口温度
T’’ ℃ 1015 982 867.2 375.5
③前后两侧水冷壁由下锅筒引出的下降管分别组成独立回路。
④后水冷壁在炉膛出口处稀拉成两排,与对流管束中的前一排管子组成凝渣 管束。
⑤过热器布置在凝渣管束后,由 8 根Ф83x4 的管子自上锅筒引出饱和蒸汽 至两个过热器入口集箱,然后由布置在锅炉烟道两侧的 24 根Ф38x3.5 管逆流引
至减温器,再从减温器引出在锅炉烟道中间通过 22 根Ф38x3.5 管子进入过热器 出口集箱,然后在集箱端部引出过热蒸汽。
炉膛容积热负荷 Qv=936.3X10m³ Kj/m³
炉排面积热负荷 Qf=3499.3x10m³ Kj/m²
单位
% ℃
Kg Pa Pa m³/h m³/h
数据
78 173 5710 784 1817 73403 39939
云港设备 20170320 整理编辑
283
工质进 口温度
T’ ℃ / 200.4 197.2 200.4
工质出 口温度
T’’ ℃ / 200.4 250 200.4
烟气平 均速度
Wy m/s
/ 6.2 7.8 9.1
工质平 均速度
Wg m/s
/ 0.0 43.7 15.9
平均 温差
△t ℃ / 781.2 686.7 423
传热系数 吸热量
K W/m2℃
/ 54.4 42.6 41.4
Q Kj/kg 9380.2 396.4 1093.4 1708.2
118.1 175.8 6.0
0.0
209.7 41.6
1749.3
空气预 173
20
157.2 10.6 6.2
135.2 19.1
1182.6
热器
锅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名称 锅炉设计效率 排烟温度 燃料耗量 锅炉本体烟气阻力 锅炉本体空气阻力 锅炉本体烟气量 锅炉本体空气量
9、锅炉范围内管道:给水通过给水母管进入给水操作平台,由 DN80 引出一 路进入减温器做调温冷却水,回水进入给水混合集箱,一路由 DN80 直接进入给 水混合联箱,混合后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
本锅炉在锅筒及过热器出口集箱上均装有安全阀。
本锅炉在锅筒、过热器出口联箱等处装有放气阀。
锅炉在锅筒及过热器出口联箱装有压力表。
⑥蒸汽温度调节采用螺旋管式表面减温器,位于高温和低温过热器中间,通 过进入省煤器前冷却水量的多少来控制蒸汽温度的调节,减温器的冷却水来自锅 炉总给水的一部分给水,冷却水通过混合集箱进入省煤器。过热器的设计调节幅 度为 24℃,焓降 66.8kj/kg。
⑦尾部受热面单级布置在尾部竖井中,省煤器为钢管式,错列逆流布置,管 径为Ф32x3,材料 20 号,横向 S1=80mm,纵向节距 S2=60mm。省煤器蛇形管 和锅炉后墙平行,为了防止磨损,省煤器第一、二排管上装有防磨盖板,省煤器 分两个管组,每个管组之间留有 700mm 的距离。省煤器通过钢板冲压成的管夹 固定在省煤器支撑梁上,省煤器支撑梁是通风冷却梁,在对流竖井后墙的一端敞 口(锅炉内一端封闭)可接入风源强制通风,最终通往柱顶端部排风,也可自然 通风冷却。
9500mm 9500mm
1、锅炉受热面由水冷系统、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组成。
2、水冷系统包括:前后水冷壁,两侧水冷壁、凝渣管构成的水冷炉膛,上下 锅筒间的对流管束和下降管、汽水引出管。
3、Ф1544x22 的上锅筒,借两个活动支座搁在横梁上,Ф932x16 的下锅筒挂 在胀接的对流管束上,均采用 20g 材料。上锅筒内部设备由下孔板、缝隙挡板和 顶部波形纹板分离器组成。正常水位在上锅筒中心水位线下 50mm。
①为了促使炉膛中气体混合,以及组织辐射和炙热烟气的流动,燃料及时着 火,炉膛下部前后设了混合拱。前后水冷壁的下部形成前后拱形,前水冷壁管子 外面浇筑耐火混凝土组成前拱;后水冷壁管子外名吊挂耐火砖,组成后拱。
②前拱高度 2.55m 遮盖炉排的长度为 25%,倾角 20°,后拱高度 1.078m, 遮盖炉排的长度 50%,倾角 10°。
一、35 吨蒸汽锅炉受热面积:
1、水冷壁 506.2m² 其中对流管束 375.5m² 辐射 130.7m²
2、过热器 52m²
3、省煤器 280.3m²
4、预热器 629 m²
主要参数:
1、蒸发量 35t
2、过热蒸汽压力 1.27mpa
3、过热5、锅炉效率 78%
6、排烟温度 173°c
7、热风温度 153°
8、炉排有效面积 32.4m²
二、35 吨锅炉参数:
1、额定蒸发量: 35t/h
2、额定蒸汽压力: 1.27mpa
3、额定蒸汽温度: 250°C
4、给水温度:
105°C
5、热空气温度: 158°C
6、连续排污率: 5%
7、锅炉设计效率: ~78%
8、锅炉适应燃料: 烟煤:Cy=48~53% Hy=3.10% Oy=6.10% Ny=1.30%
6、锅炉构架:为支撑锅炉构架、框架式布置,柱和梁均采用钢结构。锅炉为 室内设计,7 度地震烈度设防。
7、出渣设备: 采用马丁式出渣或圆盘出渣机,出渣机每小时出渣量为 3000Kg/h.
8、炉墙:炉膛两侧为重型炉墙,重量通过炉墙支撑座直接由锅炉地基来承受, 炉膛前墙悬挂在前水冷壁上、后拱炉墙挂置在后拱水冷壁管子上,尾部烟道炉墙 为带护板的轻型炉墙,重量由炉墙金属托架传递给构架横梁。
锅炉在设计时考虑 5%的连续排污率,具体数值在运行中炉水分析是否合格 汽水监督规范而定。
上下锅筒中心距离为 5.6m,其间由 16x35 根Ф51x3 的对流管束分别与上 下锅筒采用胀接链接,管组间设有两组横向隔板,形成三个回路。使烟气横向 流动。
4、炉膛由Ф60x3 的锅炉管分别组成前、后、两侧水冷壁,前水冷壁节距 95mm, 后水冷壁节距 110mm,两侧水冷壁节距 140mm。
⑨为了防止生火时,省煤器蛇形管烧坏,在上锅筒与省煤器的进口联箱间装 设了再循环。
⑩空气预热器为管式空气预热器,立式布置。空气预热器分上下两组管箱, 每组高度为 1650mm,空气为双行程回路,即先由下组炉后中间分左右两路横向 冲刷管束,各在连通箱中做 180°转弯后至上组空气预热器横向冲刷管束后,由 炉后中间热风道回合引出,然后左右两侧分流至炉排下部进风道。上组空气预热 器管子直径Ф40X1.5,横向 S1=70mm,纵向 S2=40mm。下组空气预热器管子Ф 50X1.5,S1=86mm,S2=49.5mm。空气预热器温度为 158℃左右,排烟温度 173℃ 左右。为了保证空气预热器管子的自由膨胀,在上管板周围加装了胀缩接头。
5、燃烧设备:包括煤斗、鳞片式不漏煤炉排、炉排传动装置和出渣设备,给 煤采用加煤斗给煤,加煤斗布置在锅炉前墙。
炉排为鳞片式不漏煤炉排,整个炉排由下部导轨、支架、主动轴、从动轴、 炉链、前挡风门,挡渣装置等七个部分组成。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距离为
7900mm。炉排后部有老鹰铁作为挡渣设备。炉排为两侧进风,每侧有 6 个单独 风室,为保证燃烧稳定,出力符合要求炉排下风压需达到 1000Pa。
Sy=0.80% Ay=21~33% Wy=7~8% 挥发分 Vr=25~28% 发热量
QDWy=20000~23000KJ/Kg 煤块最大颗粒不得超过 40mm。 三、锅炉基本尺寸:
1、锅炉最高标高: 12170mm 2、锅筒中心标高: 10200mm
3、锅炉宽度: 4、锅炉深度: 四、锅炉构造:
锅炉在锅筒、水冷壁集箱以及省煤器入口集箱均装有排污管道。
在考虑事故情况,为便于运行人员监督锅筒水位变化,锅筒上装有就地水 位表和电接点水位表。
各部件热力计算汇总表(100%负荷)
名称
符号 单位 炉膛 凝渣管 过热器 对流管 束 省煤器
烟气出 口温度
T’’ ℃ 1015 982 867.2 375.5
③前后两侧水冷壁由下锅筒引出的下降管分别组成独立回路。
④后水冷壁在炉膛出口处稀拉成两排,与对流管束中的前一排管子组成凝渣 管束。
⑤过热器布置在凝渣管束后,由 8 根Ф83x4 的管子自上锅筒引出饱和蒸汽 至两个过热器入口集箱,然后由布置在锅炉烟道两侧的 24 根Ф38x3.5 管逆流引
至减温器,再从减温器引出在锅炉烟道中间通过 22 根Ф38x3.5 管子进入过热器 出口集箱,然后在集箱端部引出过热蒸汽。
炉膛容积热负荷 Qv=936.3X10m³ Kj/m³
炉排面积热负荷 Qf=3499.3x10m³ Kj/m²
单位
% ℃
Kg Pa Pa m³/h m³/h
数据
78 173 5710 784 1817 73403 39939
云港设备 20170320 整理编辑
283
工质进 口温度
T’ ℃ / 200.4 197.2 200.4
工质出 口温度
T’’ ℃ / 200.4 250 200.4
烟气平 均速度
Wy m/s
/ 6.2 7.8 9.1
工质平 均速度
Wg m/s
/ 0.0 43.7 15.9
平均 温差
△t ℃ / 781.2 686.7 423
传热系数 吸热量
K W/m2℃
/ 54.4 42.6 41.4
Q Kj/kg 9380.2 396.4 1093.4 1708.2
118.1 175.8 6.0
0.0
209.7 41.6
1749.3
空气预 173
20
157.2 10.6 6.2
135.2 19.1
1182.6
热器
锅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名称 锅炉设计效率 排烟温度 燃料耗量 锅炉本体烟气阻力 锅炉本体空气阻力 锅炉本体烟气量 锅炉本体空气量
9、锅炉范围内管道:给水通过给水母管进入给水操作平台,由 DN80 引出一 路进入减温器做调温冷却水,回水进入给水混合集箱,一路由 DN80 直接进入给 水混合联箱,混合后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
本锅炉在锅筒及过热器出口集箱上均装有安全阀。
本锅炉在锅筒、过热器出口联箱等处装有放气阀。
锅炉在锅筒及过热器出口联箱装有压力表。
⑥蒸汽温度调节采用螺旋管式表面减温器,位于高温和低温过热器中间,通 过进入省煤器前冷却水量的多少来控制蒸汽温度的调节,减温器的冷却水来自锅 炉总给水的一部分给水,冷却水通过混合集箱进入省煤器。过热器的设计调节幅 度为 24℃,焓降 66.8kj/kg。
⑦尾部受热面单级布置在尾部竖井中,省煤器为钢管式,错列逆流布置,管 径为Ф32x3,材料 20 号,横向 S1=80mm,纵向节距 S2=60mm。省煤器蛇形管 和锅炉后墙平行,为了防止磨损,省煤器第一、二排管上装有防磨盖板,省煤器 分两个管组,每个管组之间留有 700mm 的距离。省煤器通过钢板冲压成的管夹 固定在省煤器支撑梁上,省煤器支撑梁是通风冷却梁,在对流竖井后墙的一端敞 口(锅炉内一端封闭)可接入风源强制通风,最终通往柱顶端部排风,也可自然 通风冷却。
9500mm 9500mm
1、锅炉受热面由水冷系统、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组成。
2、水冷系统包括:前后水冷壁,两侧水冷壁、凝渣管构成的水冷炉膛,上下 锅筒间的对流管束和下降管、汽水引出管。
3、Ф1544x22 的上锅筒,借两个活动支座搁在横梁上,Ф932x16 的下锅筒挂 在胀接的对流管束上,均采用 20g 材料。上锅筒内部设备由下孔板、缝隙挡板和 顶部波形纹板分离器组成。正常水位在上锅筒中心水位线下 50mm。
①为了促使炉膛中气体混合,以及组织辐射和炙热烟气的流动,燃料及时着 火,炉膛下部前后设了混合拱。前后水冷壁的下部形成前后拱形,前水冷壁管子 外面浇筑耐火混凝土组成前拱;后水冷壁管子外名吊挂耐火砖,组成后拱。
②前拱高度 2.55m 遮盖炉排的长度为 25%,倾角 20°,后拱高度 1.078m, 遮盖炉排的长度 50%,倾角 10°。
一、35 吨蒸汽锅炉受热面积:
1、水冷壁 506.2m² 其中对流管束 375.5m² 辐射 130.7m²
2、过热器 52m²
3、省煤器 280.3m²
4、预热器 629 m²
主要参数:
1、蒸发量 35t
2、过热蒸汽压力 1.27mpa
3、过热5、锅炉效率 78%
6、排烟温度 173°c
7、热风温度 153°
8、炉排有效面积 32.4m²
二、35 吨锅炉参数:
1、额定蒸发量: 35t/h
2、额定蒸汽压力: 1.27mpa
3、额定蒸汽温度: 250°C
4、给水温度:
105°C
5、热空气温度: 158°C
6、连续排污率: 5%
7、锅炉设计效率: ~78%
8、锅炉适应燃料: 烟煤:Cy=48~53% Hy=3.10% Oy=6.10% Ny=1.30%
6、锅炉构架:为支撑锅炉构架、框架式布置,柱和梁均采用钢结构。锅炉为 室内设计,7 度地震烈度设防。
7、出渣设备: 采用马丁式出渣或圆盘出渣机,出渣机每小时出渣量为 3000Kg/h.
8、炉墙:炉膛两侧为重型炉墙,重量通过炉墙支撑座直接由锅炉地基来承受, 炉膛前墙悬挂在前水冷壁上、后拱炉墙挂置在后拱水冷壁管子上,尾部烟道炉墙 为带护板的轻型炉墙,重量由炉墙金属托架传递给构架横梁。
锅炉在设计时考虑 5%的连续排污率,具体数值在运行中炉水分析是否合格 汽水监督规范而定。
上下锅筒中心距离为 5.6m,其间由 16x35 根Ф51x3 的对流管束分别与上 下锅筒采用胀接链接,管组间设有两组横向隔板,形成三个回路。使烟气横向 流动。
4、炉膛由Ф60x3 的锅炉管分别组成前、后、两侧水冷壁,前水冷壁节距 95mm, 后水冷壁节距 110mm,两侧水冷壁节距 1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