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2020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2020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2020

知识不象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果,举手就可以摘下来。获得知识的钥匙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1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二)

1.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

2.文成公主入藏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3.被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的南诏首领是皮逻阁

4.唐玄奘将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弟子整理成的书是《大唐西域记》

5.“和同为一家”主要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吐蕃

6.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来的留学生被称为是遣唐使

7.六次东渡日本,将佛法传播到日本的我国高僧是鉴真

8.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目的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在唐朝时被称作天竺

9.阎立本绘制的、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节的人物画是《步辇图》

10.我国第一个将天竺佛教、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玄奘

11.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建筑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宫城皇城外郭城

12.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13.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太宗李世民

14.长安城内,百姓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主要在城市的哪个部分? 外郭城

15.我们今天将购物称作是“买东西”,主要是因为唐朝时的商业区是东市和西市

16.唐朝最著名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为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做出

了巨大贡献,他的汉语名字叫做晁衡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18.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唐朝初年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速记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速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518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618年,隋朝灭亡,隋炀帝被部下杀死。

2.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

3. 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它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 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5、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隋朝大运河分为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7.隋炀帝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8.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9.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了

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0.对后世的影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

持了约1300年。

1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末农民起义。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907年唐朝灭亡

2. 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3. 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当“贞观之治”。

4. 唐太宗统治措施:

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答:旅游线路的设计要全面考虑旅行的目的、行程时间、交通情况、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

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

1、台湾的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边是太平洋。主体是台湾岛,此外有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构成

2、台湾的位置重要性:从海上交通来角度:台湾位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咽喉,东亚通往东南亚,亚洲通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交通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3.台湾之最:台湾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台湾最高的山:玉山

台湾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台湾最大的湖泊(旅游景点):日月潭

4、台湾的气候: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的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夏季风的影响以及地形的影响)

5、台湾的地形特征:台湾山地多,平原少。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只有西部沿海有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和盆地。可见,台湾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浙江省地形也是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4—21课)知识总结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4—21课)知识总结

【部编历史·复习干货】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4—21课)知识总结裴云慧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一)政治——全面改革官制

目的:朱元璋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强化皇权。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一分为三,设立“三司”,从而分散行省的权力;(二)思想教育——八股取士

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

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格式:“八股文”

影响:弊:①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②不利于选贤任能,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③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利:明朝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特务机构——设锦衣卫和东厂

目的:为了监视官民,强化皇权,巩固专制统治。

措施: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明成祖又成立了东厂,合称为“厂卫”。

影响:这些特务机构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是明朝强化皇权的表现。

※※明朝强化皇权的影响:

①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②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表现。

※※戚继光的精神:不畏强敌、勇于抵抗、捍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

①抗倭战争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

②人民支持,各军队配合;

③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④戚继光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

人教版2020年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20年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

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

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2020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

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9、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民族危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 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 两,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 条约》,割让台湾岛,赔偿白银2 亿两
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列强的侵略和 压迫,导致中国社会经济逐渐落后 于世界潮流
抗争探索
鸦片战争:中国近 代史的开端
重要事件
秦始皇统一六国
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文化发展
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中 国古代文学艺 术形式丰富多

四大发明:造纸 术、印刷术、火 药、指南针,对 世界文明发展做
出了巨大贡献
儒家思想:强 调仁义礼智信, 对中国古代社 会和文化产生
了深远影响
琴棋书画:中国 古代文化艺术的 代表,体现了高 雅的审美情趣和
洋务运动:学习西 方技术,自强求富
戊戌变法:维新派 推动的政治改革
辛亥革命:推翻清 朝统治,建立中华 民国
社会变革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
洋务运动:清朝时期的一次重要改革,旨在通过引进西方科技和军事装备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 戊戌变法:清朝末期的一次政治改革,旨在通过改革政治体制和引进西方文化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 辛亥革命: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 第18课 科学文化成就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 第18课  科学文化成就
称赞的原因:中国水稻种植技术先进、产量高,能解决非 洲的饥饿和贫困。成功的原因:中国政府的支持,中国农 业专家的无私奉献,非洲人民的勤劳等。
(2)如果评选新中国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你推选哪项?请说出 理由。
略。只要是中国独立自主的科学成就都可举例,言之有理 即可。
谢谢观看
( B )10.(2019株洲)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 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以表彰他 A.成功提取了青嵩素 B.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C.自主研制人造卫星 D.研制原子弹爆炸成功 ( D )11.(2019宿迁)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授予新中国 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 C )15.“和名字相反,他天生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小时 候他讲述梦想,伙伴、邻居、爷娘是他的听众。长大了他讲 述中国,以20种文字传播,全世界都是他的读者。”这是为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哪一位人物所写的颁奖词 A.胡适 B.鲁迅 C.莫言 D.丁玲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 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 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 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布隆迪当地稻田平均亩产量在200—250千克。刚开始进行 示范田项目时,农户们犹豫要不要试试中国稻种。为了调动 试种农户的积极性,中国农业专家承诺将水稻亩产提高到350 千克以上,前提是要完全按照专家的技术要求。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2020年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

复习提纲整理版

第一单元中华民族人民的家园

一、国土与人民

1、辽阔的疆域

(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黑龙江省)

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省)

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黑龙江省)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欧洲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15个陆上相邻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6个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的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英国的海陆位置:四面环海,海洋岛国。

蒙古的海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典型内陆国。

美国的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

(5)濒临的海域——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主要岛屿: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

2、行政区划(各省区的行政中心和简称见书本P7)

(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新)、西藏自治区(拉萨+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宁)4个直辖市: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重庆(渝)

2020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第7-13课知识提纲

2020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第7-13课知识提纲

重要说明:1、提纲中的蓝色字体为笔记,要分散标注在课本相应位置。

2、课本知识有主次之分,请对照提纲使用不同颜色笔分别划线:了解的就不划线,一般的知识加括号标示,稍微重要的划黑线,重要的划红线,重点词加红色方框,以便识记。

①杨家将抗辽(北宋,辽);②岳飞抗金(南宋,金);③文天祥抗元(南宋与元)。2.辽与南宋没有并存。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⑴概况:契丹族游牧在北方,9世纪后期已有农耕等生产事业。

⑵建立政权: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国号辽(有时称契丹)。

⑶统治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⑴概况: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

⑵建立政权: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后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⑶统治措施: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战:

⑴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冲突加剧。

⑵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⑶宋真宗时,辽军打到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澶州之战)

2.和:

⑴宋太祖晚期,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⑵澶渊之盟:

①背景: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澶州之战)之后,辽与宋议和。

③影响:a积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B消极: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岁币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北宋。

2020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第四-六课知识提纲

2020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第四-六课知识提纲

重要说明:1、提纲中的蓝色字体为笔记,要分散标注在课本相应位置。

2、课本知识有主次之分,请对照提纲使用不同颜色笔分别划线:了解的就不划线,一般的知识加括号标示,稍微重要的划黑线,重要的划红线,重点词加红色方框,以便识记。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走出去)

▲1、遣唐使:

(1)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规模: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3

1、鉴真地位:鉴真是唐朝和日本文化交流中最具影响的人物。

2、概况:唐玄宗时期,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第6次才成功。

3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

三、玄奘西行:

1、概况: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2、主要活动及贡献:

(1)在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2)回国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记载了他

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

文献。

归纳:(抄在第19页课题下方空白处)

唐朝对外交往事例:官方交往:遣唐使,民间交往: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唐朝中外交流的特点: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双向交流

唐朝中外交流频繁原因:唐朝安定统一,政治制度先进,科技文化领先;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海陆交通发达;实行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