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3 第2课时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七级语文上:第课《论语》十则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目标】1.累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并娴熟背诵课文。
3.理解、运用《论语》中对于学习的名言警语。
4.培育文言说明能力。
5.感觉孔子光芒人品魅力;宽阔胸襟,提升成熟办事的思想涵养。
6.联系自己学习经历,领会课文丰富出色的内蕴,正直学习态度,改良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要点】1.朗诵、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设计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今日是几月几天?9月28日,很好!有谁知道今日是什么日子呢?今日是一个“圣人”的寿辰!说到圣人,我们想到的是谁呢?中国人说“圣人”,就一定是说孔子!每年的今日,都会有好多人去到山东省曲阜市“朝圣”,今年已经是孔子寿辰2556年了。
今日我们还要上课,就不行能跑到山东的孔子庙去拜祭孔子了,但我们能够经过学习第10课《<论语 >十则》来纪念孔子寿辰2556年。
持续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弘扬光大,才是对孔子最好的纪念!二、新授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教师板书)2.联合句释自读,读清句意。
3.怀疑,答疑。
4.师指引深入学习。
“学而”篇[ 原文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堪称好学也已。
”[ 译文 ]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坦,对工作勤劳矫捷,说话却当心慎重,到有道的人那边去匡正自己,这样能够说是勤学了。
”[ 感文 ] :君子能够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坦,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靠性,会对个人涵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散。
做事、对工作要勤劳、敏捷、仔细,并且要当心说话,俗语说得好:“饭能够乱吃,话不能够胡说。
”到有道德的人那边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同样。
孔子以为勤学,第一学业要精于是得勤劳,学会安不忘危。
这样就能够算是孔子所说的那样。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论语》十则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作者、内容和背景;2. 了解《论语》中的十则经典语录,并理解其含义;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4.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论语》中的十则经典语录;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教学准备:1. 《论语》的教材及其他相关教辅资料;2. 复制好《论语》十则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2. 引导学生谈谈对《论语》的了解,并介绍《论语》的作者、内容和背景。
二、学习《论语》十则(30分钟)1. 教师出示《论语》十则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其中的篇章;2.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则经典语录进行解读,并向整个班级分享;3. 全班共同讨论各组的分享内容,理解每则经典语录的含义和价值观。
三、思考与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每则经典语录对自己的启示和意义;2.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则经典语录,写出一段与之相关的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并展示给全班。
四、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见解进行点评;2.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论语》的价值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阅读《论语》剩余的篇章;2. 写一篇关于《论语》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论语》中的十则经典语录。
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学生能够理解每则经典语录的含义和价值观,并能够进行思考和拓展。
同时,通过写作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论语》的深入思考。
但是,时间有限,只能选择了十则经典语录进行学习,可能会有其他经典语录被忽略,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弥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教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论语》十则教案新人教版第四周学习目标:1.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
2.培养文言注释能力,体会丰富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做到当堂成诵。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理解品味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的内蕴。
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分钟)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如果父亲不是这样教育儿子,也许儿子就不能战胜恐惧心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一件事情的成功与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
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又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师是谁吗?二、了解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相关资料 (2分钟)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三、自学指导一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2分钟)自学内容: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自学要求:1. 听范读课文,认准字音。
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
⑴论(lún)语⑵不亦说(yuè)乎⑶人不知而不愠(yùn)⑷三省(xǐng )吾身⑸学而不思则罔(wăng)⑹思而不学则殆(dài)⑺诲(huì)女(rǔ)知之乎⑻是知(zhì)也⑼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⑽其恕(shù)乎四、自学指导二: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则(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则(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学法指导】1、这是同学们进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2、运用诵读法学习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知识链接】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市)人。
他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
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
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492章,属于语录体散文集,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宋朝朱熹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自主学习】1、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 家,_______ 家,是 ____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 及其门徒的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3、你能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吗论.语说.愠.三省.传.不习罔.殆.诲女.是知.也凋.恕.业.亦.矣.已.己.【合作探究】词语解释和翻译过关:(一)、第一则1、重点词语:时:习:说:朋:知:愠:君子:2、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为:3、翻译本则:(二)、第二则1、重点词语:吾:日:为:谋:忠:交:信:传:2、固定句式:“不……乎?”译为:3、翻译本则:(三)、第三、四则1、重点词语:故:新:知:可以:为:罔:殆:2、翻译三、四则:(四)第五、六和七则1、重点词语:⑤诲:女:①知之:②知:为:是:③知:⑥贤:齐:焉:内:自省:⑦三:行:必:焉:择:其:善者:从:改之:2、固定句式:⑤“……也”译为:3、翻译这三则:⑤:⑥:⑦:(五)第八、九和十则1、重点词语:⑧士:弘毅:仁以为己任:已:可以:⑨然:凋:⑩其:恕:欲:勿:施:于:2、翻译这三则:⑧:⑨:⑩:【拓展延伸】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当堂检测】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难点:分类式学习笔记活动的实施教学过程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
(15分钟左右)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
(12分钟左右)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 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
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
(20分钟左右)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⑥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难句翻译”类练习: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10课《论语》十则教案3(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10课《论语》十则教案3(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明白得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指导:1.读准以下加点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讲出一些自己明白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文言文入门:教师讲解: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通假字4.朗读与背诵5.四种专门句式:四、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l〕弄明白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9)四种文言文专门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那么:处理方法:1.第一那么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不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那么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咨询,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不请四位同学展现翻译的结果4.师生共同评判,纠正。
七、指导背诵八、小结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自由发言,不拘对错.九、作业l.课后练习一、二题。
A类2.背诵全文。
B类3.默写全文。
C类[讲课精要]本节是入门课,预备活动一定要做好,因此不贪快,只求稳.«论语»十那么(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论语》十则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论语》十则一、教学目标1.熟悉《论语》中的十则内容,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道理。
2.掌握《论语》中的关键词、语法结构和句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论语》中十则内容,把握其精华。
•难点:深刻领会十则所蕴含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帮助学生了解《论语》的背景。
•导入问题:你知道《论语》吗?这本书是成书于什么时候?作者是谁?2. 学习环节第一则•教育目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了解道德标准。
•学习重点:理解其何以引申出“人之初性本善”的名言。
•学习难点:掌握其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
第二则•教育目的:鼓励学生尊重和表扬他人。
•学习重点:掌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理解孔子对“利”的贬义。
•学习难点:领会孔子对于利益的深层次理解。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态度。
•学习重点:领会“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名言。
•学习难点:理解孔子提倡的学习态度和自知之明。
第四则•教育目的:加深对孔子“正心诚意”的理解。
•学习重点:解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学习难点:用自己的理解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进行阐述。
第五则•教育目的:引导学生关注教育的价值和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教愚者,无余事;且尽之矣!”这句话。
•学习难点:掌握“教愚者”的深层含义。
第六则•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中庸之道。
•学习重点:领会“君子中庸而不兼,小人兼而不中庸”的道理。
•学习难点:围绕“中庸”的内涵进行探讨。
第七则•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谦虚态度。
•学习重点:理解“君子不器”的真谛。
•学习难点:联想“言之不预,跃于东海”的内涵。
第八则•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习重点:深入探讨“虚则能纳,容则能容”这句话。
•学习难点:探究孔子的思想和良心内心状态。
•教育目的:引导学生发掘人生真谛。
•学习重点:理解“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句话。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论语》十则(第二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七年级学科语文章节第二单元第10课课题名《论语》十则课时第二课时执教教师单位教师姓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论语》知识,明确其历史价值。
2.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用法。
3.熟练背诵和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1.理解运用课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2.培养文言翻译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为人处事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文化底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并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积累实虚词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以致用。
教具多媒体时间安排1.回顾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2 探究学习课文后五则(20分钟)3.拓展延伸(10分钟)4.总结归纳(5分钟)课后小结1.将传统的逐字逐句析文讲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文本之间多层次的对话。
2.注重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掌握《(论语)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理解,张扬自我,濡染传统文化气息,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备注时间灵活分配一.拓展延伸说一说孔子印象: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你所了解的信息,说一说“我眼中的孔子”生自由发言明确:(媒体展示) 孔子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包括社会实践---治学的基础,即初级阶段。
第二境界: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论辩,从而加深造诣,学问提升。
《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
提升的方法就是通过“友”“朋”的讲谈,研讨,论辩,互相启发,促进,于是,大家的学问、思想渐渐进入新的境界。
第三境界:实际上说的是才与德,治学与修身的关系。
一方面,做学问者要经过“人不知”的磨练才能有所成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论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学生接触古代经典文化的开始,可以说肩负着使学生学习并热爱古典文化的使命,教师应精心备课、厚积薄发,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
《论语十则》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籍。
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对人们的人生抉择和价值取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
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各则语录,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设疑导拨法。
教学过程:。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论语》教案及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教案及学案人教新课标版一.复习:背诵前两则以及课下实词。
二.新授:这节课我们学习三,四,五则1.朗读,翻译这三则,教师在黑板上归纳重要实词。
2.老师:何为“温故”,何为“知新”请同学们举出例子。
复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新知识的呢?3.学生:反复阅读,反复练习。
4.老师:在复习的时候要动脑思考,有触类旁通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融会贯通,迁移的能力。
提问:那为什么说温故知新之后就可以成为老师了呢?如果只是一味的传授,而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维,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归纳总结提炼的能力,会有什么后果呢,那么由此,我们能想到什么呢?(思考的重要性)提问:如果一味的思考是否可以呢?我们来看下一则5. 老师:“学而不思”在学习生活中指什么样的人,“思而不学”指的又是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举例子学生:前一种是书呆子,不会动脑思考;后一种是梦想家,没有行动。
学生:一种是非常用功的学生,一种是不努力,不用心的学生。
6.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平时学习时有没有这两种状况呢?你觉得这两种情况哪种更有害呢?(后一种更有害)为什么“思而不学”更有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如果一味的空想,等着天上掉馅饼,就会一事无成。
学生:如果只想不做,总是异想天开,就会一无所得。
7. 老师:我们在学习时,应该思考什么问题呢?这两则强调的是学习方法,我们要反思自己,平时是否做到了这两点。
8. 朗读背诵三,四则。
语文9. 齐读第五则,考虑一下,这一则写了什么内容?是否有不懂的问题。
10. 学生:我想到了两小儿辩日,孔子也有不知道的时候。
学生:圣人也不是什么都懂,我们平常人就不用装懂了。
11. 老师:说的很好,由此我们能想到什么呢,做人要具备什么品质?(谦虚,虚心,谦逊)一个人,总是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能强不知以为知,要实事求是。
提问:在学习中,同学们有没有“不知为知之”之时?怎样才算是懂,才算是会?12. 学生: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向别人请教,多做题,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教案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新课标教案3《论语》十则【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此设计突出文言文教学特点,用做知识积累卡的形式化老师的琐碎讲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变老师灌输为学生能力训练,为零碎的文言知识搭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教学步骤:一、从孔子入选世界文化名人开始说起,导入课文。
二、结合书下注释,介绍作家作品。
学生做知识要点分类积累卡一:作家作品: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三、认读课文,落实字音。
1.朗读课文,标记需要注意的字音。
2.听读课文,校正字音。
做知识要点分类积累卡二:生字词:矣(yǐ)愠(yùn)弘(hóng)柏(bǎi)罔(wǎng)殆(dài)诲(huì)多音字:论(lún)语三省(xǐng)吾身不亦乐(lè)乎传(chu án)不习乎任重(zhòng)而道远曾(zēng)参(shēn)通假字:①不亦说乎“说”同“悦”,读yuè,愉快。
②由,诲女知之乎“女”同“汝”,读rǔ,你。
②是知也“知”通“智”,读zhì,聪明,智慧。
3.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析读课文,落实词意句意。
1.对照书下注释,分“则”朗读课文,弄懂各则大意。
不懂的词句,同学间讨论解答。
2.做知识分类积累卡三:重点词意(参照课后练习一)难句翻译(根据自己理解的情况来定)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不亦乐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概括各则大意。
做知识分类积累卡三:关于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关于求知态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3 第2课时教案新课标人教版教学内容
①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3、交流: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合作探究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
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
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
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5、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体验反思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4、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
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四、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
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积累拓展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3、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