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机械基础》完整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4911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a.png)
《汽车机械基础》完整教案《汽车机械基础》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 掌握汽车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理解汽车机械故障的原因与排除方法;4. 培养学生对汽车机械的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3. 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 汽车悬挂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5. 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6. 汽车电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7. 汽车机械故障的原因与排除方法。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汽车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1. 导入:通过观察一辆汽车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基本构造。
2. 讲解: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器系统等。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 回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讲解: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包括四冲程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的拆装操作实践,加深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第三课时: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 回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讲解: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
3. 观摩讲解:组织学生观摩现场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第四课时:汽车悬挂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 回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讲解:介绍汽车悬挂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悬挂弹簧、减振器等。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悬挂系统的拆装实验,了解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五课时: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 回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讲解: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刹车片、制动液等。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制动系统的检修实践,熟悉制动系统的排除方法。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0dc9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d.png)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机械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汽车机械基础概述1.1汽车机械基础的定义和作用1.2汽车机械基础的分类和组成1.3汽车机械基础的发展趋势第二课:汽车发动机2.1汽车发动机的概述2.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3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性能指标2.4发动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三课:汽车传动装置3.1汽车传动装置的概述3.2汽车传动系统的常见形式和主要部件3.3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3.4汽车传动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四课:汽车转向系统4.1汽车转向系统的概述4.2汽车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4.3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4.4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第五课:汽车悬挂系统5.1汽车悬挂系统的概述5.2汽车悬挂系统的分类和主要部件5.3汽车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5.4汽车悬挂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
2.学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或案例,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与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
2.汽车模型和相关工具:用于学生实践操作和训练。
教学评估:1.学生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实际操作的成果,并评估其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讨论和报告:要求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撰写讨论报告,评估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安排:第一课:汽车机械基础概述教学内容:1.1-1.3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情景模拟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评估:学生作业第二课:汽车发动机教学内容:2.1-2.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实践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汽车模型和相关工具教学评估: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第三课:汽车传动装置教学内容:3.1-3.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小组合作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和报告第四课:汽车转向系统教学内容:4.1-4.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实践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汽车模型和相关工具教学评估: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第五课:汽车悬挂系统教学内容:5.1-5.4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情景模拟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DOC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f6afae452ea551811a6875a.png)
教师姓名讲课日期讲课项目及任务名称知识目教标学目标技术目标教课重点教课难点教课方法教课手段-1-讲课形式解说讲课时数2年月日讲课班级项目1 机械概括任务1 机械基础的有关名词1.掌握剖析构件与零件。
2.认识机器、机构的含义与区。
1.能简述机械各个部分的功用。
2.简单学会正确使用数控车床。
1.机械的构成及特色。
机构的观点。
3.构件与零件的差别。
机械的构成及特色。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解说机械的构成及特色。
经过对单缸发动机模型的察看和认识理解机构的观点,同时分清构件和零件的差别和关系。
学时安排教课条件课外作业检查方法1.机械构成及特色约45分钟;2.利用教课模型或实体认识理解构件、零件和机构的关系45分钟;多媒体课件、教课模型或教课实体。
认识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形状、名称和装置关系。
随堂发问,按成效计平常成绩。
教课后记-2-讲课主要内容任务引入经过察看单缸发动机的工作动画,引入新课。
知识链接机械是机器的总称,任何机器均是由不一样的构件构成,每一台机器都是由不一样的部分和不一样的零件和构件构成,其各自有自己的形状和工作特色。
一、机器和机构机器的构成机器主要由动力部分、履行部分、传动部分和控制部分四个基本部分构成。
(1)动力部分动力部分是机器工作的动力源。
现代机器的动力源多为电动机和热力机(汽油机、柴油机),在一般机器中电动机的使用最为宽泛,而在汽车中多项选择择内燃机作为动力源。
(2)工作部分工作部分是机器预约功能的履行部分,如汽车车轮、机床的刀架、轮船的螺旋桨等。
(3)传动部分传动部分是传达原动灵巧力和转变运动形式,以适应工作部分需要的一种传达和变换装置。
它由轴及轴系零件及离合、制动、换向、蓄能(如飞轮)等各样传动元件或装置构成,如汽车的变速箱、主减速器及机床的主轴箱等。
(4)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是经过人工操作或自动控制来改改动力机或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参数,使履行机构保持或改变其运动或动力的装置,如汽车的点火开关、变速箱的操控杆、离合器踏板等。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215d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b.png)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参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情况,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汽车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1.3 教学内容1. 汽车的概念与分类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3. 汽车的主要参数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的分类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和结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2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3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3. 发动机的结构组成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组成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3.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3.3 教学内容1.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掌握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4.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4.3 教学内容1.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4.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5.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278c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9.png)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含义;2.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基本原理;3.理解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在汽车维修保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汽车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含义;2.汽车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和构成;3.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在汽车维修保养中的应用;4.动手实践。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汽车机械部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汽车机械基础是什么吗?它在汽车维修保养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知识讲解:通过演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汽车机械基础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构成。
具体内容包括:汽车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教师对每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详细解释和演示)3.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汽车机械故障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并根据所学知识给出修理方法和建议。
4.练习:分组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判断给出的部件是属于哪个系统,并解释其功能和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指导和讲解。
5.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向学生提问回顾,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6.拓展:通过配发相关维修保养资料,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维修保养操作。
7.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汽车机械基础的实践操作,例如:更换机油、更换火花塞等。
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展示。
8.课堂延伸:与汽车维修相关的行业进行合作,邀请相关专家到教室进行讲座或参观实习。
学生可以亲身感受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利用问答的方式进行课堂测评,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通过实践操作考察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汽车机械基础方面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通过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练习、小结、拓展、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向学生介绍了汽车机械基础知识。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de5a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1.png)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章节一:汽车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分类。
教学内容:汽车的定义、汽车的发明与发展、汽车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二:发动机原理与结构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定义、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发动机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三:汽车传动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传动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四:汽车制动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制动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五:汽车电气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电气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电气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六:汽车悬挂系统教学目标:理解汽车悬挂系统的功能、重要性以及常见类型。
教学内容:悬挂系统的功能、重要性、弹簧和减震器的类型、悬挂系统的调整和维护。
教学方法:结合实物展示、模拟图解和实际操作演示进行教学。
章节七:汽车轮胎与车轮教学目标:掌握轮胎的结构、功能和磨损规律,了解车轮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轮胎的结构、功能、磨损规律、车轮的构造和轮胎的更换与维护。
教学方法:利用轮胎模型、视频和实操演练进行教学。
章节八:汽车冷却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冷却系统的作用、结构和常见冷却液的性质。
教学内容:冷却系统的作用、主要组成部分(如水泵、散热器、冷却液)、冷却液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通过图解、视频和冷却系统模型进行教学。
章节九:汽车燃油系统教学目标:认识汽车燃油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03ab4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1.png)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机构的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对汽车机械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机械概述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汽车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常用机构介绍传动机构:齿轮、链传动、皮带传动运动机构:连杆、凸轮、曲柄摇杆机构调节机构:液压制动系统、悬挂系统3. 机构分析与设计机构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机构设计的考虑因素和原则4. 汽车机械实例分析发动机:内燃机、电动机变速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驱动系统:前驱、后驱、四驱5. 动手实践参观汽车维修店或实验室观察和分析实车机构的运作制作简单的机构模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机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机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汽车机械实例,加深对机构应用的理解。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观和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和常用机构的掌握。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汽车机械基础教材,提供理论知识支持。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
3. 实验室设备:提供汽车机械实验设备,方便学生动手实践。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和案例。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汽车发展历程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汽车机械概述的内容。
2. 讲解汽车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汽车机械的基本知识。
3. 介绍常用机构,如传动机构、运动机构和调节机构,并讲解其原理和应用。
4.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机械实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师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fcea5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a.png)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师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1.2 教学内容汽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汽车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互动法:讨论汽车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1.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机械基础。
图片:各种汽车的图片。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汽车分类和参数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发动机原理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让学生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发动机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互动法:讨论发动机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2.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机械基础。
视频:发动机工作过程的视频。
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发动机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发动机分类和参数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传动系统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让学生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3.2 教学内容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传动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互动法:讨论传动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3.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机械基础。
图片:传动系统的图片。
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传动系统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动系统组成和参数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制动系统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让学生掌握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4.2 教学内容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互动法:讨论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4.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机械基础。
图片:制动系统的图片。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029c4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d.png)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理解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汽车的基本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
汽车的分类: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辆。
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学生观看汽车的组成和分类的图片。
小组讨论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4 作业:学生完成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的练习题。
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课程目标:了解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理解发动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内燃机和外燃机。
发动机的结构: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燃油系统等。
发动机的分类: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学生观看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图片。
小组讨论发动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4 作业:学生完成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练习题。
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课程目标: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3.2 教学内容: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摩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
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手动传动系统、自动传动系统、CVT传动系统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学生观看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图片。
小组讨论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3.4 作业:学生完成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练习题。
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课程目标: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d1c6d790c69ec3d4bb753b.png)
汽车用材料概述一、概述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二、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性能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三、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机械性能指标:强度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冲击韧性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疲劳强度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
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汽车用钢一、黑色金属钢、铁一类的金属被称为黑色金属。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73438128ea81c759f57849.png)
汽车用材料概述一、概述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二、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性能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三、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机械性能指标:强度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冲击韧性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疲劳强度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
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汽车用钢一、黑色金属钢、铁一类的金属被称为黑色金属。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da4dd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0.png)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基本概念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理解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汽车的组成和功能1.2 汽车的类型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汽车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了解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3 汽车产业的发展了解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掌握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特点2.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2.3 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掌握发动机的活塞、曲轴、气缸、凸轮轴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传动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3.2 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手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3.3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制动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液压制动和电子制动的基本原理4.2 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4.3 电子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子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电子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五章:汽车电子系统5.1 汽车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汽车电子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车载娱乐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的基本原理5.2 车载娱乐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车载娱乐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车载娱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5.3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六章:汽车冷却系统6.1 冷却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冷却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水冷和风冷的基本原理6.2 冷却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6.3 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冷却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技巧第七章:汽车燃油系统7.1 燃油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燃油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化油器和电子喷油器的基本原理7.2 燃油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燃油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7.3 燃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燃油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燃油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技巧第八章:汽车电气系统8.1 电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电气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发电机、起动机等的基本原理8.2 电气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8.3 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电气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和原因掌握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技巧第九章:汽车行驶系统9.1 行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行驶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9.2 悬挂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9.3 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方式掌握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第十章:汽车维修与保养10.1 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汽车维修的作用和分类掌握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10.2 汽车保养的基本知识和周期了解汽车保养的重要性掌握各种保养项目的周期和注意事项10.3 汽车维修与保养的实践操作学习汽车维修与保养的实际操作方法掌握常见故障的维修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和工作原理2. 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3. 液压制动和电子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4. 车载娱乐系统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基本原理5. 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的结构与维护6. 电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故障诊断7. 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维护8. 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9. 汽车保养的重要性及实践操作难点环节:1. 内燃机工作原理中的燃烧过程和能量转换2. 传动系统中不同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比较3. 制动系统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4. 电子系统中的编程和系统集成5.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热力学特性6. 电气系统中高压电的安全操作和故障排查7. 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调校与优化8. 汽车维修中的高级诊断技术和编程知识9. 汽车保养中的材料选择和工艺要求详细补充和说明:1. 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燃烧、排气冲程,每个冲程对发动机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240f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e.png)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汽车机械基础的概念与重要性;2.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3.培养学生对汽车机械基础的兴趣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1.汽车机械基础的定义和概念;2.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3.汽车传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4.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教学难点:1.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的深入理解;2.对汽车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的构成和原理的全面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辆汽车的图片,师生互动讨论汽车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讲解汽车机械基础的定义和概念(10分钟)1.介绍汽车机械基础的定义和概念,说明其在汽车维修和驾驶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的运行原理和主要部件。
三、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30分钟)1.讲解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室、气缸、活塞、曲轴等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介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讲解汽车传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30分钟)1.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构成,包括离合器、变速器、驱动桥等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讲解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离合器的启动和换挡原理,变速器的作用和变速原理。
五、讲解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的原理和组成(30分钟)1.介绍制动系统的原理和组成,包括刹车片、刹车盘、制动液等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讲解悬挂系统的原理和组成,包括悬挂弹簧、减震器等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六、综合实践活动(20分钟)分组进行实际演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实践操作,对汽车机械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七、小结与评价(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1.汽车机械基础教材或参考书籍;2.汽车机械基础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实际汽车零部件供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
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实践活动的成果和综合评价;3.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汽车机械基础》完整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c892298e9951e79a89271f.png)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学期)汽车工程学部吴月星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汽车机械基础课教案 NO1Ⅰ、组织教学:1、做好上课前学生的组织准备工作。
2、考勤Ⅱ、复习:无Ⅲ、导入:通过讲解汽车机械基础在整个汽车专业学习以及浙江省汽车专业高职考中的重要性来引入新课的教学。
Ⅳ、讲授新课§项目一平面图形的绘制任务一绘制留装订边、幅画为A4纸的图框任务二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形主要学习目标:主要学习重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考什么,怎么考。
Ⅴ、课后作业:习题册Ⅵ、小结:本节重点Ⅶ、课后反思:互动不够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汽车机械基础课教案 NO2Ⅰ、组织教学:1、做好上课前学生的组织准备工作。
2、考勤Ⅱ、复习:项目一平面图形的绘制Ⅲ、导入:利用考试题的例子导入(2015-2019年高考考试题)Ⅳ、讲授新课§项目二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任务一绘制基本体的三视图任务二组合体三视图主要学习目标:主要学习重点: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汽车机械基础课教案 NO3Ⅰ、组织教学:1、做好上课前学生的组织准备工作。
2、考勤Ⅱ、复习:1、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史2、汽车界名人Ⅲ、导入:每个汽车品牌都有其独特的车标,通过这节课一起认识下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车标。
Ⅳ、讲授新课2.1识别国外汽车车标一、国外名车标志(见书18~19)2.2识别国内汽车标志一、国内汽车标志(见书20~21)2.3了解部分名车的车标文化一、奥迪(Audi)4个圆环,代表着合并钱的4家公司,其中每个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
二、戴姆勒-奔驰(Benz)三叉星,象征着陆上,水上和空中的机械化。
“梅赛德斯”是幸福的意思,意为戴姆勒生产的汽车将为车主们带来幸福。
三、大众(VOLKS W AGENWERK)标志像是由三个用中指和食指做出“V”组成,表示大众公司及其产品必胜-必胜-必胜。
四、丰田(TOYOTA)大椭圆代表地球两个椭圆垂直组合成一个“T”字,代表丰田公司。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bd63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0.png)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机械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包括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和汽车传动系统。
2. 学习汽车机械基础的实际应用,包括汽车维修和故障排除。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汽车构造a. 车身结构和车身部件b. 底盘结构和底盘部件c. 电气系统和电子设备2. 发动机原理a.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b. 发动机的分类和组成部分c.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性能参数3. 汽车传动系统a. 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b. 驱动轴和传动轴的结构和功能c. 差速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汽车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知识讲解:分别讲解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和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
3.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汽车零部件和模型展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
4. 练习与讨论:提供一些案例和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汽车维修和故障排除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评价:总结所学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教学资源:1. 汽车构造和发动机原理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实际汽车零部件和模型。
3. 相关视频和多媒体资源。
4. 实践操作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的实践操作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厂或汽车制造厂,了解实际的汽车机械工作过程。
2.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或项目,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竞争力。
3.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以上是关于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的一个简要指导,具体的教案撰写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dc9bb0ddccda38366bafd5.png)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冶金与工业设计系任教班级2016秋汽车制造与检修(中职)1-2班任教科目汽车机械基础教师姓名____杲金玉_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设计方案(首页)教学设计方案(副页)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方案(首页)教学设计方案(副页)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方案(首页)教学设计方案(副页)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方案(首页)教学任务一、机构常识一、机器的组成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装置。
1、人是不是机器机器的定义是:“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装置。
”而人也可执行机械运动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
2、一般机器包含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
1)工业机器人铰接臂机械手,2.计算机控制器, 3.液压装置,4.电力装置。
二、机器与机构以及零件、构件及部件1.机构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间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称为机构。
1)机构分类(1)平面机构:(2))空间机构:不满足平面机构条件的机构。
2)机构实例削铅笔器、照相机快门、折叠椅、可调台灯、电风扇、雨伞骨架、食物搅拌器、汽车变速器等。
2、机器具有确定相对运动、可进行能量转换或做机械功的一种实体组合,如汽车、起重机、机床等。
3、机构和机器的区别(1)机器是由各种机构组成:只含有一个最简单的机构。
如电动机,只含有一个定子和转子组成的回转机构。
(2)机构只是一个构件系统:而机器除构件系统之外还包含电气、液压等其他装置,具有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功能。
4、机械机器与机构的总称5.零件组成机械的各个制造单元,如螺钉、螺母、轴等。
6.构件组成机械的各个运动单元(可以是单独加工的单元体,如车床的主轴;也可是多个零件的组合体,如连杆)。
7.运动副两个零件或构件间既相接触又有相对运动的一种联接形式,如车轮与钢轨、一对轮齿以及轴与轴承之间的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步骤及容:汽车用材料概述一、概述文档 Word.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二、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性能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三、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文档 Word.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机械性能指标:强度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冲击韧性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疲劳强度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
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文档 Word.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汽车用钢一、黑色金属钢、铁一类的金属被称为黑色金属。
钢铁材料的基本成分是铁和碳,所以又称为铁碳合金。
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是钢,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是铁。
二、钢碳素钢合金钢三、碳素钢除含碳量小于2.11%之外,还含有少量的锰、硅、硫、磷等杂质元素的钢, 我们称之为碳素钢,简称碳钢。
碳素钢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工艺性能、价格低廉,是汽车生产和其他工业产品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分类文档 Word.按钢中碳的含量多少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按钢的质量可分为普通质量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按钢的用途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铸钢。
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作各种机器零件和工程构件,以低碳钢和中碳钢为多。
汽车上受力不大、要求一定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的零部件大量的使用碳素结构钢。
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工、量、刃具和模具,多属于高碳钢。
铸钢主要用于制作形状复杂,难于用锻压等方法成形的零件,如汽车上的桥壳等。
四、碳素钢的牌号常用碳素钢的牌号及含义举例如下Q235-AF碳素结构钢。
其中Q235代表屈服强度值,A代表质量等级(A含硫磷最多、D含硫磷最少),F代表沸腾钢(冶炼时脱氧不完全)45Mn优质碳素结构钢。
其中45代表钢的平均含碳量为0.45%,Mn的含量为0.7%~1%ZG310-570铸钢。
其中310代表屈服强度值,570代表抗拉强度值五、合金钢合金钢是指为了改善钢的某些性能,冶炼时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所形成的钢种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锰(Mn)、硅(Si)、铬(Cr)、镍(Ni)、钼(Mo)、钨(W)、钒(V)、钛(Ti)、磞(B)、铝(Al)、稀土(Re)等合金钢只有经过热处理后,才能达到改善机械性能的目的文档 Word.合金钢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六、合金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在低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3%~5% )合金元素而得到的钢这类钢比相同含碳量的碳素钢的强度要高10%~30%,并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
又因为它的冶炼较简单,生产成本与碳钢相近广泛用于制作各种机器零件和工程构件如汽车上的车架纵梁、横梁、发动机吊耳等用低合金结构钢取代碳素结构钢,可节约钢材,减轻重量,且使用可靠。
常用的钢种有12MnV、16Mn等合金渗碳钢合金渗碳钢制造的零件,经热处理后,不仅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而且能大幅度提高零件心部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高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汽车上承受高速、重载、强冲击和剧烈摩擦的零件如活塞销、齿轮、轴类件和重要的螺栓等都是用合金渗碳钢加工经热处理制作的。
合金调质钢合金调质钢是指经过调质处理后使用的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若调质后再进行淬火,则能进一步改善零件表面的耐磨性。
常用于制造承受重载荷、冲击载荷的零件。
如机床主轴、汽车半轴、连杆、转向节等。
合金结构钢的牌号文档 Word.采用两位数字和化学元素符号及数字的方法表示。
前面两位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万分之几),后面是化学元素符号名称,如铅、铬、锰等,各元素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元素平均含量(百分之几)。
例如12CrNi2,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为0.12%、平均含铬量小于1.5%、平均含镍量为2%。
其他合金钢和特殊性能钢,常用的钢种有合金弹簧钢、滚动轴承钢合金工具钢耐候钢(良好的抗大气腐蚀能力)、不锈钢耐磨钢耐热钢七、铸铁性能特点:与钢相比,其强度低,特别是韧性、塑性差,但铸造性能优良、耐磨、切削加工性能良好。
随着技术进步,某些传统上用铸铁制造的汽车零件,已逐步由轻金属替代。
铸铁分为白口铸铁、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合金铸铁几种。
白口铸铁白口铸铁断口呈白色,性能硬而脆,很难进行切削加工,主要用来炼钢灰口铸铁灰口铸铁断口呈灰色,由于生产工艺较简单,成本低,熔点低、收缩率小、具有良好的文档 Word.铸造性能,在汽车零件上应用较多可锻铸铁俗称马铁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用于制作承受冲击和振动的零件,不能进行锻造球墨铸铁俗称球铁球墨铸铁兼有铸铁和钢的理化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也像钢一样可进行热处理。
通过合金化和各种热处理后,可用来代替铸钢和锻钢制造一些受力复杂、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如代替45号钢和35CrMo钢制造大马力柴油机的曲轴、凸轮轴、齿轮和连杆等球墨铸铁的牌号由兜屔及两组数字组成。
其中第1组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第2组数字表示最低延伸率。
例如QT400-18,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400N/mm2、最低延伸率为18%的球墨铸铁合金铸铁:具体包括:在灰口铸铁或球墨铸铁中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获得特殊性能的铸铁称为合金铸铁。
八、钢的热处理钢件的热处理是利用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操作方法,来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使钢件获得所需性能的加工工艺。
钢的热处理根据加热和冷却的方法不同,大体有以下几类退火文档 Word.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慢慢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是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塑性和韧性,消除钢中的组织缺陷,消除应力。
正火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50~70℃,充分保温,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与退火基本相同,但正火后钢件的强度、硬度比退火后高。
淬火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后在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矿物油、盐、碱的水溶液等淬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件的硬度和强度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件再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或油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调整硬度,降低脆性,保证钢件的形状、尺寸不变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中心部分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方法目的是使钢件表面获得较高的强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而心部仍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文档 Word.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置于某一介质中加热、保温和冷却,使介质中的某些元素渗入钢件表层,从而改善表层性能目的是提高钢件表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主要有渗碳、氮化、碳氮共渗等。
文档 Word.教学步骤及容:文档 Word.有色金属材料除黑色金属材料之外的其他金属统称为有色金属在汽车制造生产中常用的主要是铝、铜及其合金一、纯铝纯铝的熔点为660℃,密度为的1/3,是一种轻金属材料,其电导性、热导性仅次于银、铜,抗氧化、抗大气腐蚀性能好,常温下在大气中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阻止铝表面进一步氧化。
纯铝的强度硬度很低,但塑性很高,一般不能作为结构件使用。
二、铝合金铝合金是在铝中加入适量的锡、铜、镁、锰等元素后获得的合金,经处理后,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大为提高。
铝合金的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切削加工性和铸造性、可以实现柔性的强度设计、表面美观在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用铸铝合金制造汽缸体、汽缸盖、轮辋、保险杠,用铝合金材料制造散热器、冷凝器等部件。
按铝合金的成分和加工特点,可分为形变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三、形变铝合金分为防锈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等防锈铝合金主要指Al-Mn系、Al-Mg系合金特点是具有很高的抗蚀性,故常称为防锈铝合金。
此外,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一定的焊接性能,但强度较低,不能进行热处理,只有经过冷加工变形才能使其强化文档 Word.硬铝合金主要指Al-Cu-Mn系、Al-Cu-Mg系合金通过淬火时效处理而获得相当高的强度,在淬火时效状态下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但耐蚀性较差。
超硬铝合金属于Al-Cu-Mg-Zn系合金,另外还加入少量的铬、锰强度在铝合金中最高,故称超硬铝超硬铝主要用作要求重量轻而受力较大的结构件。
四、铸造铝合金用来制造铸件的铝合金,俗称铸铝铸铝分为铝硅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铝锌合金,即Al-Si系、Al-Cu系、Al-Mg系、Al-Zn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