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
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减轻了患者每
日扎针的痛苦,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常导致某些并发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
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导管堵塞、液体渗漏、肢体肿胀、静脉炎及皮下血肿。
1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是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导管堵塞有两种可能:(1)血栓堵塞在管
腔内。即为血凝块堵塞或是输注高营养液时,部分静脉营养物质粘附于管腔内壁所致,另外,导管冲洗不彻底也会形成堵塞。(2)在管腔口形成血栓活瓣。此类堵塞,因为滴注液体畅
而无阻,我们有时会抱着侥幸心理,继续为患者接上液体输液,一旦血栓发生脱落,栓子随
血液进入肺循环,可造成肺小动脉栓塞。发生导管堵塞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注,以
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正确方法是回抽。回抽亦不畅,则拔除
置管。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是正压封管;正确使用封管液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
2 液体渗漏
液体渗漏系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
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特别是有些药物刺激性强,给
病人带来痛苦较大,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发现液体
渗漏时可给予以下措施处理:(1)局部封闭,减轻疼痛,促进吸收,取0.9%生理盐水
10ml+2%利多卡因5ml+氢化可地松0.5g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2)取土豆切成片状贴敷于
皮肤红肿部位;(3)局部物理疗法。在选择血管时尽量选择近端、弹性好的血管,操作过
程中适当控制输液的速度,减少对血管壁的侧压,以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使静脉留置
针发挥其最好的功能,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工作中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肢体肿胀
长期保持不动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发生肢体肿胀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患者都认为
输液肢体保持不动可以防止漏液,但没有注意到输液肢体不动使肢体背面受压,肢体的静脉
血液回流受到相应的影响,使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术后需要大量的输入液体,补液又加重了
输液肢体的负担,引起输液肢体由远端向近心端回流缓慢而发生水肿,停止输液后水肿可缓
解或消退。另外,对输液肢体按摩、伸屈活动可以有效地预防输液肢体的肿胀。肢体活动能
促进微血管运动—改善毛细血管微循环—改善肢体血管渗透性—促进组织重吸收—组织水肿
减少。
4 静脉炎
4.1 静脉炎下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肢,远端(踝部、手背)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亦高于近端(腕部、肘部以上),其可能与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在血管内易形
成血栓有关
4.2 输入刺激性药物以及高渗性液体,特别是液体量每日超过1500ml,容易引起静脉炎。刺
激性药物或高渗性液体进入静脉后刺激血管收缩与痉挛,病人感到疼痛、麻木,以致静脉变硬、成条索状,严重时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
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3 套管针的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明显关系,即套管针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
生率越高。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规定为3天,我国尚无统一规定。据报道,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及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5~7天是完全可行的,因此建议将5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由于套管针在穿刺时对血管壁造
成了一定损伤以及套管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机械损伤血管内皮,使血小板在受伤部位及管
尖端聚集,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发生静脉炎
5 皮下气肿
皮下血肿系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使留置针穿破
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
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