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_宫赤坤

合集下载

仿人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_宫赤坤

仿人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_宫赤坤
nx Ox ax Px
0 17
T
=
A1 A2 A 14A 15A 16 A17=
ny
Oy
ay
Py
( 1)
nz Oz az Pz
0 001 nxc Oxc axc Pxc
0 7
T=
A1 A2 A3 A4 A5 A 6A 7=
nyc Oyc ayc Pyc ( 2)
nzc Ozc azc Pzc
0 001 仿人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求解就是已知腰部或末端
H15= acos( ay)
H16=
pi -
acos{
(
O
2 y
+
Ox
O2x
)
/
[
(
O
2 y
+
O2x )
/
O
2 x
]
1 2
}
H17=
1 2
atan (
Oy
/
Ox
)
此处, 字母/ a0表示/ arc0, / pi 0表示/ P0。
3 仿真与实现
把 Pro/ E 中设计好的三维图导入到 ADMAS 中进 行虚拟样机的仿真, 仿人机器人行走的运动效果如图 3 所示。
在轴、轴及轴上的坐标 Pxc、Pyc、Pzc。 确定各连杆的 DH 参数和关节变量, 各坐标系之
间的距离如图 2 所示, 单位 mm, 仿人机器人手臂和腿 的 DH 参数如表 1、表 2 所示。
表 1 仿人机器人右手臂的 DH 参数
H/ (b)
di
ai
Ai / (b)
1
H1
d1
a1
A1
2
180
0
- 33. 5b

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分析

Delta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分析

0 引 言
并 联 机 器 人 是 一 类 全 新 的 机 器 人 ,它 具 有 刚
动 臂 相连 ,三组 平行 四边 形机 构 的应用 保证 了动 平 台与 静平 台始 终保 持平 行 ,消 除 了运动 平 台的转 动 自由度 ,从 而保 留了空 间的三个 平动 自由度 。
度 大 、承 载 能 力 强 、精 度 高 、 自重 负荷 比小 、动 力 性 能 好 等 一 系 列 优 点 , De l t a 并联 机器人 u 是 最 典 型 的 空 间三 自由度 移 动 的 并联 机 构 ,D e l t a 机 构 整 体 结构 简单 、 紧凑 , 驱动 部 分 均 布 于 固定 平
务l
匐 化
D e l t a 并联机 器人运动学 与动 力学 仿真分析
Ki nem at i cs and d ynam i cs si m ul a t i on of Del t a par al l el r obot
宫赤坤,熊吉光,黄成林
G ONG Ch i - k u n, XI o NG J i — g u an g, HU ANG Ch e n g — l i n
( 上海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 院,上海 2 0 0 0 9 3 )
摘 要 :本文 以D e l t a 并联机器人为研 究对象 ,用Ma t l a b 计算出运动轨迹 ,运 用P P o / E 软件建立其样机
模型 ,导人到 A D A MS 软件中 ,添加 约束驱动等 ,进行运动学和 动力学仿真分析 ,所得结果与 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为D e l t a 并联机器 人的设计 、优化和运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坐标 系O— XYZ ,原 点0位于 静 平 台的 几何 中心 。动

仿人机器人原理与设计

仿人机器人原理与设计

仿人机器人原理与设计
一、仿人机器人的原理
二、仿人机器人的设计
1.传感器系统:核心的传感器系统是实现机器人与人之间的数据交互的基础,使机器人能够识别人类的各种信号,包括声音信号、视觉信号和触觉信号等,以及机器人自身的感知信号,实现人机之间的有效交流。

2.电子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根据传感器系统接收到的数据,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控制,包括动作的协调、任务的完成,以及机器人自身的感知功能,如声音发生器、视觉感应器等。

3.机械系统:机械系统是实现机器人动作的基础,它包括各种动作机构,如腿部机构、手部机构等,以及各种传动机构,如马达、机械臂、关节、减速器、制动器等。

人体仿生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技术

人体仿生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技术

人体仿生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体仿生机器人已经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人体仿生机器人是通过模仿人体器官、骨骼和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和制造的一类机器人。

它可以模拟人体的动作和行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涵盖了医疗、救援、残疾人辅助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人体仿生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在人体仿生机器人的设计中,关键是模仿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系统是机器人设计的关键部分。

通过仿生学的原理和技术,可以设计出类似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结构,使得机器人具有类似人体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同时,人体的运动控制系统也是人体仿生机器人设计的关键所在。

在设计与控制技术上,需要结合机械学、力学、控制论等学科的知识,确保机器人的动作控制精确和准确。

在人体仿生机器人的控制技术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方法和算法。

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是模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机器人的动作控制。

这种方法模拟了人体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计算机模拟人体神经网络的工作方式,实现机器人的动作控制。

另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是使用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和机器人自身状态,并根据传感器数据来实现机器人的动作控制。

这种方法可以使机器人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提高机器人的自主性和应对能力。

此外,人体仿生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技术还涉及到力传感器和运动学算法的应用。

力传感器可以测量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实现机器人的精确力控制。

通过运动学算法,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动作规划和路径规划,确保机器人的动作流畅和精确。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人体仿生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精确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人体仿生机器人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在医疗领域,它可以用于手术辅助、康复训练等方面。

通过人体仿生机器人,可以减少医生手术的风险和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同时,通过机器人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仿人机器人方案设计_图文

仿人机器人方案设计_图文

爱知世博会上的迎宾机器人
Open PINO平台
研究人员用尽量少且便 宜的部件、适当的加工 精度开发成的一个低成 本的平台
采用舵机作为驱动、铝 作为结构材料
身高75cm;体重5.5kg 硬件和软件公开 仿真平台未开放
Open PINO平台
结构设计
共26个自由度,腿部 6*2个,上身14个
常规直流伺服电机
力矩大、可转过任意角度 常用于闭环控制,可作位置反馈、速度反馈和力
矩反馈 价格高
方案讨论——传感系统
红外传感器
触觉传感器 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方案讨论——控制系统
主控制器要求Biblioteka 任务规划 人机交互 自身姿态的判断及调整 环境信息处理 存储步态数据 组织管理
Open PINO平台
足部零件图
Open PINO平台
总装图
Open PINO平台
腰部线接板
手臂处线接板
Open PINO平台
控制系统设计
方案讨论——机械结构
现成平台
自己设计
PINO平台 $29000
方案讨论——驱动
舵机
力矩较小、有角度限制 控制简单、角度精确、只能位置反馈 价格低
传感器:角度传感器 、陀螺仪、压力传感 器、摄像头
Open PINO平台
选用的舵机
型号 S5301 S9402 S3003
数量 14 18 4
安装部位
腿、腰及 肩
手臂、颈 部 手腕
输出扭矩 (kg*cm)
21
8
4.1
重量 (g) 125
55
37.2
尺寸(mm) 59.2*28.8*49.8 40.5*20*37.5 40.4*19.8*36

仿人形机器人的设计

仿人形机器人的设计

赛伯乐人形机器人:第一部分- 设计伊斯梅特·灿德德,穆罕默德·萨利姆·纳赛尔,蒋树声叶Tosunoglu萨布里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弗拉格勒街10555迈阿密,佛罗里达州33174305-348-6841cdede00阿*********摘要创造类人型机器人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可以完成人类复杂动作,具有自主决策功能,能够帮助人类,甚至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的机器人。

建立类人型机器人一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虽然目的看似简单,但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呈现一种命名为赛伯乐的仿人机器人的概念,像双足动物一样行走,然后切换到四足的运动模式。

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理想的系统标准,设计方案和最终设计选定以及通过运动学的分析得到仿人机器人的模拟方案。

关键字:仿人形机器人,赛伯乐机器人,双足,四足1.引言构建人形机器人的目的是简单地设计一个可以完成人类复杂运动和能够真诚地帮助人类的机器人。

尽管其目的简单,但是要完成这个任务相当困难。

例如前本田工程师实现了他们梦想建立一个进的仿人机器人,花了超过18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断的学习,探究和实验,也走了不少的弯路。

[1]行走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静态和动态步行。

静态步行人形机器人包括完整的移动身体的齿轮的基地脚区域,与此同时其他脚抬起并前进。

这种机器人是从运动学角度(轨迹,或位移控制)来设计和控制的,结果是有相当大的脚以一个缓慢的速度行走。

一个静态步行双足足动物,如本田P3的人形机器人,“不移动很像人并且能量效率低下。

它移动与nonpendular外观相似,本田2000机器人在行走时需要大约2kw功率,他需要的功率是同样大小人类的肌肉工作功率的20倍[1]。

动态稳定性需要快速行走和多样的地形。

在行走时重心不在支撑腿区域内时,机器人在下一个动态平衡区域时就会失衡。

被动动态步行可增加到三分之一组不同类型的步行过程。

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改革探究

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改革探究

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改革探究作者:宫赤坤陈雄武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5期摘要: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有很大帮助。

本文对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现状进行剖析,指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设置相应教学课程与改革方案,为改革探究智能机器人课程的高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教学课程;改革方案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Intelligent Robot Innovation Design CourseGONG Chi-kun; CHEN Xiong-wu(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Abstract】The intelligent robot innovative design course is of great help to train students' innovative design abil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telligent robot innovative design courses, points out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and sets up corresponding teaching courses and reform schemes for the proposed problems, providing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universities exploring intelligent robot courses.【Key words】Intelligent robot; teaching course; reform plan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是与机器人设计、制造、应用相关的学科,是研究机器人的基础和重点。

模仿机器人制作方案

模仿机器人制作方案

模仿机器人制作方案设计人:李成林孙弘扬背景:基于新的世纪,各国高科技作品层出不穷,而不少学生却沉迷于网络游戏,迷失方向,荒废青春与学业等诸多原因,我们深表痛心,于是想借助高科技,制作一个能给新的同学们带来快乐,同时有效地提高21世纪爱科学,学科学的学风,鼓励同学们了解科学,崇尚科学,学科学。

一、设计目的:设计一种机器人能通过视觉传感器模仿人的动作及阅读等人类活动,通过听觉传感器执行人类命令。

二、方案设计:1、方案说明:主要是通过机器人的“视觉听觉”同步完成模仿人的肢体等各部分动作及语言读写功能。

2、主要构件:(1)、单片机等中心控制机构;(2)、视觉传感器;(3)、听觉传感器;(4)、轴承等机械部件;(5)、驱动装置。

3、主要特点:(1)、机械各部分灵活度高;(2)、视听觉灵敏度高,语音系统强大。

4、系统元件选择:(1)、单片机智能控制器是以新型高速低功耗工业级微处理器为核心,采用软测量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的新一代智能化定位和控制单元,是专门用于电动执行器的控制部件。

为了满足新的要求和便于日后升级方便和高速处理数据,因此选用新型单片机。

通过传感器检测信号,然后是检测信号和控制器内部的程序进行比较,最终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和转向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2)、存储器Mps430单片机系列存储结构使得使用C语言编程所得的编码仍然有很高的执行效率,因此除非对程序的大小和执行的时间有很高的要求,否则都应该选用c语言编写程序。

如确实需要处理复杂信号而存储量不足是,我们可以扩展。

5、电路各部分原理分析:电源电路分析:本系统用可反复充电的锂电池供电。

无论用什么方式供电,最主要的是要保证在给系统供电时电压的波动尽可能小。

因此在电源电路中我们采用了MCP170A高性能稳定芯片对系统供电进行稳压。

MCP170A系列是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低压差(LDO)稳压器。

6、方案驱动系统:(1)、电机驱动电路系统中,电机是选择最主要的执行部件。

基于虚拟机器人教学的探究

基于虚拟机器人教学的探究

基于虚拟机器人教学的探究宫赤坤陈雄武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教学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内容。

虚拟机器人教学是借助一台计算机,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虚拟机器人模型,并采用可视化编程的方式控制机器人在虚拟环境下完成各项任务。

本文以虚拟机器人的概念为出发点,通过比较虚拟机器人教学与实体机器人教学,得出虚拟机器人教学在投资维护成本、使用便捷和教育效果上更具有优势,同时也指出了现阶段采用虚拟机器人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虚拟机器人;实体机器人;教学;优势中图分类号:G434;TP242.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25.003宫赤坤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器人学。

陈雄武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0引言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控制论、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生产和教育行业。

机器人作为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其功能的灵活性和使用的智能性得到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关注。

因此,国内外诸多高校和科研团队均开始了对机器人课程建设的探究。

但是,机器人教育目前还处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阶段,很多教学条件和制度规范还不够成熟。

例如,机器人实验室就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昂贵的课程教学方式使学生很少有机会将所学理论与机器人本体相结合。

虚拟仿真技术是通过三维建模技术来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环境相同或相似的虚拟三维场景,同时根据用户的输入响应做出相应的反应。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虚拟机器人教学,不仅可以降低教学成本,而且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1虚拟机器人的概念虚拟机器人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进行机器人的设计、编程与仿真分析,保证机器人能够在虚拟环境下实现应有的功能。

根据虚拟环境维度的不同,虚拟机器人可以分为二维虚拟机器人和三维虚拟机器人。

其中三维虚拟机器人可以采用360°的视角搭建,对动手搭建和程序调试的能力要求较高,但相对于二维虚拟机器人则更能真实模拟现实世界、还原场景,典型的三维虚拟机器人有USARSim、Webots、Micrisift Robotics Studio、IRobotQ3D等。

仿人双足机器人上楼梯轨迹规划及实现

仿人双足机器人上楼梯轨迹规划及实现

约束驱动等 ,进行 验证。将仿真结果 应用到现实物理 样机上 ,使物 理样 机实现 了人 的上 楼梯
动作 。
关键词 ; 双足机器人 ;约束 ;A A S D M ;步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 :T 2 P4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0 3 ( 0 2 1 ( -0 0-0 9 1 4 2 1 ) 上) 1 8 4 0 0
[0 1 第3 卷 18 4 第1 期 O 2 1 —1 ( ) 0 2 0上
I 匐 生
上 }
Y1 3
图 3 起 步 阶 段 上 台 阶 运 动 示 意 图
Z0
表1 髋关节和两腿末端轨迹位置坐标
髋 关 节 步 态
X Y O O 0 5 Z X Y 4 2 4 2 4 2 4 2 Z O O O O X 3 . 45 3 . 45 3 . 45 2 3 Y 42 4 2 4 2 3 2 Z 0 0 O 3 0 0 1 2 3 O 0 7 0 7 0 2 . — 4 5 O15 3 . 1 5 8 1 O 8 lO 8 3 . 45 一 45 3 . 一 45 3 .

高丽丽
GONG i u . Ch。 n GAO ii k L— l
( 上海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 院 ,上海 2 0 9 ) 0 0 3 摘 要 : 通过 对人 的行走方式进行观察模 拟设计了仿人双足机器人 ,运 用D 方法分析其机 构 ,为其设 H 计 了具有 周期循环 性的上楼梯步态 ,并把三维实体模型导人到运动分析软件A AMS ,添加 D 中
腿部和 髋部 。导入 到 A MS中 ,添 加好 质量 ,约 DA
束 ,运动 副等元素 后的虚拟样机 模型如 图 1 所示 。 为 了进 行双 足 机 器 人 的上 楼 梯 轨 迹 规 划 ,首 先 建 立 坐标 系 ,本 文 坐标 系 建立 方 法 如 下 :基 础 坐 标 系 固定 在 地 面 上 。对 机 器 人 进 行 逆 运 动 学 分

基于Adams的Delta机器人路径规划设计与仿真

基于Adams的Delta机器人路径规划设计与仿真

50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关键词】Delta 机器人 正弦修正梯形曲线 路径规划 Adams 仿真1 引言Delta 机器人以其重量轻、体积小、运动速度快、定位精确、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正在市场上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电子产品的加工装配。

由于Delta 机器人末端件惯性小、逆运动学简单、工作空间大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机器人研究者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

Delta 机器人在工作中需要频繁进行升降抓放的操作,因此Delta 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十分重要,优化机器人的运动路径,能有效减少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的刚性冲击,降低故障风险,延长工作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最优时间轨迹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

赵杰等人巧妙地将Delta 机构正运动学问题最终等效为求解三棱锥定点坐标问题,直接获得了满足运动连续性的合理解;宫赤坤等人基于运动学分析了Delta 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最小奇异值与条件数,对Delta 机器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李云辉优化了Delta 机器人抓放轨迹,使运行周期内跃度曲线变得连续,消除了系统的柔性冲击;梁香宁等人在Delta 机器人正逆运动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工作空间,陈统书等人则在MATLAB 里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工作空间以空间三维图形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王林军等人基于Matlab 和Adams 将门字形轨迹进行了仿真模拟,虽然得到了相对连续的运动数据,但是路径约束点处的导数不连续,因此主动臂在对应的这两个时刻受到冲击和振动。

本文在Solidworks 中建立模型,结合Matlab 和Adams 联合仿真,针对典型的圆角门形轨迹,以降低工作时的在转角路径点的冲基于Adams 的Delta 机器人路径规划设计与仿真文/胡睿 李宏胜击和振动,通过Matlab 工具完成计算和生成数据,并导入Adams 软件进行仿真和分析。

四足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与实现

四足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与实现

四足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与实现
宫赤坤; 张智斌; 谷根; 王慧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11(027)009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基于仿生学原理,以atmel单片机为控制器的核心,舵机作为驱动元件,通过keil软件编写程序下载到控制板进行控制,做出了机构灵活、价格低廉的四足机器人。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宫赤坤; 张智斌; 谷根; 王慧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STM32F4的12自由度四足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J], 刘沛;林国源;田晓旭;石飞
2.基于彩色摄像头的四足机器人自主循迹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J], 李志;梁启星;李彬;荣学文;范永
3.基于ESP8266的四足爬行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J], 张开宇;高国伟;毛浩龙
4.四足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J], 石笑天;马吉良;赵志斌;郭艳婕;杨立娟;陈雪峰
5.四足机器人腿部机构运动学分析与实现 [J], 康杰;汤文成;沙鑫美;严光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仿人机器人外壳的设计

仿人机器人外壳的设计

仿人机器人外壳的设计机器人学专家、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加藤一郎教授说过:“机器人应当具有的最大特征之一是步行功能”。

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机器人都是具有像人一样外形、体能比人强大、可以受人操作的一种机器。

但在各地活跃的工业机器人或是大多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工业机器人是为生产而设计的,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现场,其形状多种多样。

仿人机器人不同一般意义上的工业机器人,它是一种形状与人类似、具有移动功能、操作功能、感知功能、记忆和自治能力能够与人交流的一种智能机器。

目前,中国机器人应用范围遍及汽车、工程机械、电子和电气装配以及家电等行业,形成了弧焊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及周边装备系列产品,而仿人机器人在国内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仅有少数的院校涉足这个领域。

2002年年底,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仿人机器人BHR -01通过验收,是目前国内仿人机器人研究的重大突破。

作为工业机器人,人们对其的要求更多的是在功能方面,这种机器人以各种各样的形象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以模仿人类为目的的仿人机器人在外观大都与人类相仿。

作为仿人机器人的外壳,其作用是使仿人机器人的外观更易为人类所接受,尽可能地隐藏它的机械结构和控制部分,同时具有防尘作用。

仿人机器人的外壳设计与软硬件平台选择外壳设计仿人机器人是由许多关节构成,目前国际上先进的仿人机器人的自由度都在30个以上,在运动时,它的各个关节必须互不干涉,设计外壳必须是在充分了解仿人机器人整体机构及其所有自由度的基础上进行。

所以设计仿人机器人外壳时,不是简单地一件象衣服一样的壳子把它包起来。

在设计时应考虑以下问题:(1)安装外壳后的仿人机器人不能影响原来的自由度。

这要求对应每一个自由度至少有一个外壳,相邻的有相对运动的关节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在外壳设计时一定要考虑使外壳尽可能与原零部件紧贴。

(2)尽可能减少外壳的重量。

仿人机器人的重量与其运动平稳性和自如性的关系紧密,无论从机构设计还是选材上,各国的机器人研究机构都力图减轻仿人机器人的重量,从而进一步开拓机器人动作范围。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导师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精密加工工艺、金属切削理论、微细加工机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柔性制造技术、表 面质量控制、微孔加工技术与设备等 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的研究和开发 计算机辅助智能设计制造、机械快速设计及敏捷制造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企业 信息化、虚拟技术等 材料塑性成形理论、工艺、模具和设备。 机械系统动力学、机械加工减震技术 机、电、液一体化
胡育佳 余慧杰
刘佚 郑松林* 张振东 孙跃东 褚超美 卢曦 周萍 孙涛 冯金芝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动力机械及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动力机械及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程学院研究生(学术型)导师名单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工业控制及自动化设备 长度测量及压力测量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 半导体高端封装设备及机器人应用 精密加工技术及检测
针对大型电站机械设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配套试验机和替代进口机电设备的动态设 计、机械结构的动态分析、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 机械设计及理论、齿轮动态力学仿真技术、机器及机械零部件的动态仿真解析、虚拟 样机技术 机械系统和结构现代设计理论、重点是智能适应结构和系统的设计方法,尤其是结构 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基于仿生技术的设计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Each joint of robot is reasonably arranged to completely design the humanoid robot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humanoid robot function。A D- H coordinate method is used in coordinate system selection, pos-i tion descript ion and coordinates transformation, the humanoid robot kinematics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to solve the positive and inverse solut ion. The model established by the Pro/ E is imported into ADAMS to run the virtual prototype simulat i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kinematics simulation results through the postprocessor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can provide scient ific basi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hysical prototype.
上下楼梯和做俯卧撑等功能。
2 仿人机器人运动学
仿人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 由于手臂和腿分别相
当于机械臂, 因此求解手臂各关节与手末端的关系和
腿各关节与脚末端的关系, 就要确定手臂各关节、腿各
关节各自之间的相对运动和位姿关系, 可根据 Denavit - Hartenberg[ 7] 方法在双腿 末端中间位置 固结一个坐 标系, 图 2 表 示出了
Key words Humanoid robot D- H Coordinates Kinemat ics Virtual prototype
0 引言
仿人机器人的研制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虽 然只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然而仿人机器人的研究工作 进展迅速, 吸引了大批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 特别是近 十年, 随着各种高技术的迅速发展, 这一领域的研究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 1] 。1968 年, 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试 制了一台叫 Rig 的操纵型双足步行机器人机械, 从而 揭开了仿人机器人研制的序幕。世界第一台真正意义 上的仿人机器人, 是日本 Honda 公司于 1996 年 12 月 推出的, 日本京都的先进通信研究所开发了世界上第 一个能在两轮基座上自平衡的仿人机器人。日本索尼 公司于 2000 年 推出的 紧凑型 仿人 机器人 SDR- 3x。 韩国科学技术学院 Hwang 等人研究了仿人机器人系统 centaur,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开发了 仿人服务机器人 JINGANG,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机器 智能实验室开发了仿人机器人 Pneuman[ 2] 。我国在仿 人形机器人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很 多成果。
1、2、3、4、5、6、7 依次串联构成右腿各关节坐标系; 从基 坐标系即 0 坐标系开始经过 1、2、14、15、16、17 依次串
联构成右手臂各关节坐标系。根据已建立的仿人机器
人腿部 D- H 坐标系, 先用变换矩阵ii- 1 T 建立相邻两 腿关节之间的相对位姿关系; 然后将各变换矩阵相乘
就得到手末端姿态矩阵 R 及手末端在 X 轴、Y 轴及 Z 轴上的坐标 Px、Py 、Pz , 脚末端姿态矩阵 Rc及脚末端
0
6
H6
0
- 44
90
7
H7
55
- 16
180
坐标系 1 相对于坐标系 0 的各个 DH 参数是由髋 关节的轨迹给出的, 根据表 1 和表 2 所示的 DH 参数, 由齐次变换矩阵公式, 可求得右手臂和右腿各坐标系 的齐次变换矩阵, 将各个关节变换矩阵相乘便得到右 手臂变换矩阵017 T 和右腿变换矩阵 Ai
仿人机器人腿部的 D
- H 坐标 系, 各坐标
系的原点 O i 为关节 i 的轴线和相邻关节间
公垂线 ai 的交点, X i 轴和公垂线 ai 重合, Zi 轴和关节 i 的轴线
重合, 而 Yi 可以用右 手螺旋 法则来 确定。
从基坐标系如图 2 中
的 0 坐标系( 放地上 两腿中间) 开始经过
图 2 仿人机器人 D- H 坐标系
90
14
H14+ 90
0
34. 5b
- 90
15
H15
26
0b
- 90
16
H16
0
- 53
0
17
H17
0
- 110
0
表 2 仿人机器人右腿的 DH 参数
H/ (b)
di
ai
Ai / (b)
1
H1
d1
a1
A1
2
180
0
- 33. 5
90
3
H3+ 90
0
- 44
- 90
4
H4
0
- 53
0
5
H5
0
- 55
A 1 和末端位姿 T
用 Ai 的逆变换左乘式( 2) 的两边可得
第 37 卷 第 05 期
仿人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45
A
3
1
A
2
1A
1
1
T=
A4 A5 A6 A7
根据左右两边矩阵相等, 可知各元素对应相等从
而求得 H3
H3= atan( ax / az )
同理取合适的 Ai 逆变换左乘方程两边可求得
1 个 自由 度。行 走机
构包括 腿部和 足部,
腿部由大腿和小腿组
成。下肢 共 10 个自
由度, 其中, 髋关节 2
个自由 度, 膝 关节 1
个自由 度, 踝 关节 2 个自由度。仿人机器
人的手臂和腿的结构
及参数 相同, 且关于 躯体坐标系的平面对
称分布。仿人机器人 能够实现前进、转弯、
图 1 仿人机器人机构图
H6= acos[ -
1 2
ax cos
( H5+
H4 - H3) +
1 2
ax cos
(
H5
+ H4+ H3) - cos ( H5+ H4) ay -
1 2
az sin
(
H5+
H4+
H3) -
1 2
az sin
(
H5+
H4-
H3) ]
用同样的方法可求的右手臂的各关节的逆解
H14= atan( ax / az )
nx Ox ax Px
0 17
T
=
A1 A2 A 14A 15A 16 A17=
ny
Oy
ay
Py
( 1)
nz Oz az Pz
0 001 nxc Oxc axc Pxc
0 7
T=
A1 A2 A3 A4 A5 A 6A 7=
nyc Oyc ayc Pyc ( 2)
nzc Ozc azc Pzc
0 001 仿人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求解就是已知腰部或末端
1 仿人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在 Pro/ E 中仿照人的结构对双足仿人机器人进行
44
机械传动
2013 年
了设计, 共 17 个自由度。整体造型如图 1 所示, 仿人
机器人由头部、上肢、躯干和下肢组成, 其中, 头部有 1
个自由度, 能实现摆动功能, 可布置视觉装置。上身有
6 个自由度, 肩关节有俯仰和横滚两个自由度, 肘关节
的期望轨迹变化, 求解出满足此轨迹变化的各个转动
关节的转动角度问题。在仿人机器人的步态规划的各
种方法中,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先分别设定腰部和末端 的运动轨迹变化, 以此来计算求解转动角度, 为了便于
计算将手臂和腿分成两个分别具有 4、5 个自由度的开
链的机械结构。
以右腿为例来求解逆运动学问题。已知髋部位姿
a 2z +
a
2 x
a2z
1
2
-
a
2 x
+
[-
-
a2z -
a
2 x
+
n2x a2z-
2nxazax nz +
a2xn
2 z
a2z + a2x
1 2
a2z] }
H5= - H4+ atan{ [ - cos( H7) ay + nz cos( H3) ] /
[ cos( H7) ax sin( Hz) + cos( H7) azcos( Hz ) + nx cos( Hz ) + ny ] }
在仿真完成后可以从 ADAMS/ postprocessor 中得到 仿人机器人双腿和双手末端在 X 、Y、Z 三个方向上的 整个运动过程中位移变化曲线。左腿和右手末端轨迹 变化曲线分别如图 4 和图 5 所示, 髋关节轨迹变化曲 线如图 6 所示。
图 4 前进运动左腿末端轨迹( X 、Y、Z 方向)
比如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了双足步行机器人( 先行者 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成了多指灵巧手, 中国科 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 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 工作[ 3] 。本文中我们利用刚体动力学软件 ADAMS[ 4] 对导入的仿人机器人三维实体模型进 行了运动学仿 真, 并对指定的点和角度进行了测量, 得出了机器人在 运行时的曲线, 并且对曲线进行了分析。其中步态的 驱动曲线被验证可行, 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表现十分 流畅, 符合机器人行走要求[ 5] , 整个仿真结果证明了机 器人结构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通过仿真获得了虚拟机 械系统 静 力学、运动 学和 动 力学 等 特 性, 文 中利 用 ADAMS 软件对仿人机器人进行虚拟仿真分析[ 6] , 过程 简单和直观, 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 大幅度缩短产品开 发周期与研发费用, 并为同类型设计提供了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