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5-1

合集下载

5-1线性代数

5-1线性代数

矩阵的合同: 设A、B为两个n阶方阵,如果存在n阶可逆
矩阵C,使CTAC=B,则称A与B合同。 矩阵的合同关系也具有反身性,对称性,传递性。
矩阵的等价、相似、合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是一种特殊的等价,合同也是一种特殊的等价 思考:两个同阶的方阵,会不会即相似又合同?
如果存在,请举例说明 对称矩阵和它的对角阵即相似又合同
现将X=CY代入二次型,得
X CY
f ( X ) X T AX (CY )T A(CY ) Y T (CE5T 5A5CF )Y
B
二次型经过线性变换之后仍然是二次型。
二次型xT Ax经过线性变换x Cy后,关于y的二次型的 矩阵为CT AC
二次型经过可逆线性变换后,其秩不变,即R(A)=R(B)
n
aij xi x j i, j1
f ( x1 , x2 ,L , xn ) ax111(xa1211x1a12 ax12xx22L aa1n1nxx1nx)n ax221(xa22x1 x1 1aa222x2 x22 2L aa2n2xn x2 xn )n
L
axnn1(xannx1 x1 1aan2nx2 xn x2 2 Laannnxn xn )n2
2
3
2 2
2
6

P
1,2 ,3
1 3
0
2 2
3
2 3
2 2
2 6
则通过正交变换
2
x1 x2 x3
3 1 3 2
3
2 2 0
2 2
2
2
6 2 3 2 6
y1 y2 y3
将二次型 f (x1, x2 , x3 ) 化为标准形式
f 2 y12 7 y22 7 y32

第五章 1代数系统的概念

第五章 1代数系统的概念

5-1 代数系统的引入
例2 下面均是二元运算的例子。 (1) A为集合,2A为其幂集。f : 2A×2A →2A 。f 可以 是∩、∪、-、。 (2) A={0,1}。f:AAA。f 可以是∧、∨、、 。
一般地,二元运算用符号“”、“◦”、“•”、 “△”、“◇”、“☆”等等表示,并将其写于 两个元素之间,如Z×Z→Z的加法:
定义5-2.1 设“”,“◦”均为集合A上的二元运 算。 (1) 若x, y∈A,都有xyA,则称“”运算在A 上是封闭的(Closed) 。即
xy( x A y A x y A) 在A上封闭
(2) 若x, y∈A,都有xy=yx,则称“”运算在A 上满足交换律(Commutativity) 。即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第五章 代数结构(Algebraic Structure)
❖ 以具体代数为研究对象的经典代数,其研究内容、 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反映在初等代数和高等代数 (工科的线性代数)两部分的现代教育中。
❖ 从19世纪早期由法国数学家Galois(1811-1832)创始, 近200年来经历起伏、逐渐成熟的代数系统,常被 人们冠以代数结构、抽象代数及近世代数(Modern Algebra)等美称。
xy(x A y A x y y x)
在A上可交换
5-2 运算及其性质
(3) 若x, y, z∈A,都有x(yz)=(xy)z,则称“” 运算在A上满足结合律(Associativity) 。即
在A上可结合 xyz( x A y A z A
x(y z) (x y) z)
(4) 若x, y, z∈A,都有x(y◦z)=(xy)◦(xz) ,则称 “”运算对“◦”运算满足左分配律; 若x, y, z∈A,都有(x◦y)z=(xz)◦(yz) ,则称“” 运算对“◦”运算满足右分配律。若二者均成立, 则称“”运算对“◦”运算满足分配律 (Distributivity) 。

线性代数1-5章习题概要

线性代数1-5章习题概要

线性代数习题集皖西学院金数学院编制第一章 行 列 式一、判断题1.行列式如果有两列元素对应成比例,则行列式等于零. ( 1 )2. 213210124121012342=-.( 2 )3. 13434121.42042=-( 1) 4. 123213123213123213.a a a b b b b b b a a a c c c c c c =( 1 ) 5. 123123123123123123.a a a a a a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 1 ) 6. n 阶行列式n D 中元素ij a 的代数余子式ij A 为1n -阶行列式. ( 1 )7. 312143245328836256=.( 2 )8. 111213212223313233a a a a a a a a a 122r r + 11121321112212231331323322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2 ) 9.如果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则它的系数行列式必等于零. ( 1 )10. 如果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且系数行列式不为零,则方程组一定有解. (1 ) 二、选择题1.若12532453r s a a a a a 是5阶行列式中带正号的一项,则,r s 的值为( B ). A.1,1r s == B.1,4r s ==C.4,1r s ==D.4,4r s ==2.下列排列是偶排列的是( C )A. 4312B. 51432C. 45312D. 6543213.若行列式210120312x --=-, 则x =( C ).A.–2B. 2C. -1D. 14.行列式0000000000a bc d e f的值等于(B ). A. abcdef B. abdf - C. abdf D. cdf5.设abc ≠0,则三阶行列式00000d c b a的值是( C ).A .aB .-bC .0D .abc 6.设行列式2211b a b a =1,2211c a c a =2,则222111c b a c b a ++=( D ).A .-3B .-1C .1D .37.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123123123238223105ax x x ax x x x x bx ++=⎧⎪++=⎨⎪++=⎩有唯一解,则,a b 必须满足( D )..0,0A a b ≠≠ 2.,03B a b ≠≠ 23.,32C a b ≠≠ 3.0,2D a b ≠≠ 8. 215152521112223030223-=---是按( B )展开的.A .第2列B .第2行C .第1列D .第1行9.设111211212ni iin n n nna a a D a a a a a a =则下式中( B )是正确的. 1122.0i i i i in in A a A a A a A +++= 1122.0i j i j ni nj B a A a A a A +++=1122.i i i i in ni C a A a A a A D +++= 1122.i j i j ni nj D D a A a A a A =+++10. 349571214的23a 的代数余子式23A 的值为( C ).A. 3B. -3C. 5D. -5 三、填空题1. 排列36715284的逆序数是____13____.2. 四阶行列式中的一项14322341a a a a 应取的符号是____正___. 3.若,0211=k 则k=_1/2__________. 4.行列式1694432111中32a 元素的代数余子式A 32=____-2________.5.598413111=_____5_____. 6.行列式0001001010000100=__-1____.7.行列式0004003002001000=______24____. 8.非零元素只有1n -行的n 阶行列式的值等于_____0_____.9. 1231231238,a a a b b b c c c =则123123123222c c c b b b a a a ---=____16______. 10. n 阶行列式n D 中元素ij a 的代数余子式ij A 与余子式ij M 之间的关系是ij A =____(1)i j ijM +-______,nD 按第j列展开的公式是n D =____1122j j j j nj nj a A a A a A +++______.第二章 矩 阵一、判断题1.若A 是23⨯矩阵,B 是32⨯矩阵,则AB 是22⨯矩阵. ( 1 )2.若,AB O =且,A O ≠则.=B O ( 2 )3. 12103425X ⎛⎫⎛⎫= ⎪ ⎪⎝⎭⎝⎭的解110122534X -⎛⎫⎛⎫= ⎪⎪⎝⎭⎝⎭. ( 2 )4.若A 是n 阶对称矩阵,则2A 也是n 阶对称矩阵. ( 1 ) 5. n 阶矩阵A 为零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A = ( 2 )6. 若,A B 为同阶可逆矩阵,则11()kA kA --=. ( 2 )7. 42042069126232110110⎛⎫⎛⎫ ⎪ ⎪= ⎪ ⎪ ⎪ ⎪--⎝⎭⎝⎭. ( 2 )8. n 阶矩阵A 为逆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A ≠ ( 1 )9.设,A B 为同阶方阵,则 A B A B +=+. ( 2 )10.设 ,A B 为n 阶可逆矩阵,则 111A O A O O B OB ---⎛⎫⎛⎫=⎪ ⎪⎝⎭⎝⎭.( 1 ) 二、选择题1. 若,A B 为n 阶矩阵,则下式中( D )是正确的.22.()()A A B A B A B -+=- .(),=.-=≠B A B C O A O B C 且,必有 222.(+)+2+B A B A AB B = .D AB A B =2.若,s n n l A B ⨯⨯,则下列运算有意义的是( A )..T T A B A .B BA .+C A B .+T D A B3.若,m n s t A B ⨯⨯,做乘积AB 则必须满足( C )..=A m t .=B m s .=C n s .=D n t4.矩阵1111A --⎛⎫=⎪⎝⎭的伴随矩阵*=A ( D )A .⎪⎪⎭⎫ ⎝⎛--1111B .⎪⎪⎭⎫ ⎝⎛--1111C .⎪⎪⎭⎫ ⎝⎛--1111D .⎪⎪⎭⎫ ⎝⎛--11115.设2阶矩阵a b A c d ⎛⎫=⎪⎝⎭,则*=A ( A )A .⎪⎪⎭⎫ ⎝⎛--a c b dB .⎪⎪⎭⎫ ⎝⎛--a b c dC .⎪⎪⎭⎫ ⎝⎛--a cb dD .⎪⎪⎭⎫ ⎝⎛--a b c d 6. 矩阵⎪⎪⎭⎫⎝⎛-0133的逆矩阵是( C )A .⎪⎪⎭⎫ ⎝⎛-3310B .⎪⎪⎭⎫ ⎝⎛-3130C .⎪⎪⎭⎫⎝⎛-13110 D .⎪⎪⎪⎭⎫ ⎝⎛-013117. 设2阶方阵A 可逆,且A -1=⎪⎭⎫ ⎝⎛--2173,则A=( B ).A .⎪⎭⎫ ⎝⎛--3172 B .⎪⎭⎫ ⎝⎛3172 C .⎪⎭⎫ ⎝⎛--3172 D .⎪⎭⎫ ⎝⎛21738. n 阶矩阵A 行列式为,A 则kA 的行列式为( B ).A. kA B. n k A C. k A D. -k A9. 设,A B 为n 阶矩阵满足=,AB A 且A 可逆,则有(C )..==A A B E .=B A E .=B B E .,D A B 互为逆矩阵10.设A 是任意阶矩阵,则( C )是对称阵..(+)T T A A A .+T B A A .T C AA .T T D A AA三、填空题1.设矩阵120210001A ⎛⎫ ⎪= ⎪ ⎪⎝⎭,100021013B ⎛⎫⎪= ⎪ ⎪⎝⎭,则2+=A B _____320252027⎛⎫ ⎪ ⎪ ⎪⎝⎭________ 2.设A=⎢⎢⎢⎣⎡⎥⎥⎥⎦⎤411023,B=,010201⎢⎣⎡⎥⎦⎤则AB =___326010142⎛⎫⎪⎪ ⎪⎝⎭________. 3.设矩阵A=⎪⎪⎭⎫ ⎝⎛21,B=⎪⎪⎭⎫ ⎝⎛31,则A TB =______7______. 4.⎪⎪⎪⎭⎫⎝⎛321(1,2,3)=______ 123246369⎛⎫⎪⎪ ⎪⎝⎭____.5.n 1111⎪⎪⎭⎫⎝⎛=___11112222n n n n ----⎛⎫⎪⎝⎭_______. 6.⎪⎪⎪⎭⎫⎝⎛-⎪⎪⎭⎫ ⎝⎛-0410******** =________ 2554⎛⎫⎪⎝⎭______________. 7.设2阶矩阵A =⎪⎪⎭⎫⎝⎛3202,则A *A =_____6666⎛⎫ ⎪⎝⎭________. 8.设矩阵A=⎪⎭⎫⎝⎛4321,则行列式|A 2|=_____4_____. 9.设A=⎪⎪⎭⎫ ⎝⎛d c b a ,且det(A)=ad-bc≠0,则A -1=____ 1d b ad bc c a -⎛⎫⎪--⎝⎭______ . 10. 设 ,A B 为n 阶可逆矩阵,则 1O A B O -⎛⎫= ⎪⎝⎭ _____ 11.--⎛⎫⎪⎝⎭O B AO __________.第三章 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一、选择题1.设n 元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的系数矩阵的秩为r ,则0AX =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 )(A) r n = (B) r n <(C) r n ≥ (D) r n >2.设A 是m n ⨯矩阵,则线性方程组AX b =有无穷解的充要条件是( D )(A) ()r A m < (B) ()r A n < (C) ()()r Ab r A m =< (D) ()()r Ab r A n =<3.设A 是m n ⨯矩阵,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的导出组为0AX =,若m n <,则( C )(A) AX b =必有无穷多解 (B) AX b =必有唯一解 (C) 0AX =必有非零解 (D) 0AX =必有唯一解4.已知12,ββ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的两个不同的解,12,αα是导出组0AX =的基础解系,12,k k 为任意常数,则AX b =的通解是( B ) (A) 1211212()2k k ββααα-+++(B) 1211212()2k k ββααα++-+(C) 1211212()2k k ββαββ-+++ (D) 1211212()2k k ββαββ++-+5.设A 为m n ⨯矩阵,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 )(A) 若0AX =仅有零解 ,则AX b =有唯一解 (B) 若0AX =有非零解 ,则AX b =有无穷多解 (C) 若AX b =有无穷多解 ,则0AX =仅有零解 (D) 若AX b =有无穷多解 ,则0AX =有非零解6.线性方程组123123123123047101x x x x x x x x x ++=⎧⎪++=⎨⎪++=⎩ ( C )(A) 无解 (B) 有唯一解 (C) 有无穷多解 (D) 其导出组只有零解 二、判断题1.若,αβ是线性方程组Ax b =的两个解向量, 则αβ-是方程组0Ax =的解。

线性代数第五章知识要点

线性代数第五章知识要点

(3) An×n 的对角化
(i) A 能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 A 有 n 个线性
无关的特征向量.
(ii) 若 A 有 n 个互异的特征值,则 A 与对角
矩阵相似 , 即 A 可对角化.
4. 实对称矩阵的相似矩阵
(1)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为实数. (2) 实对称矩阵的对应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 向量必正交. (3) 若 是实对称矩阵 A 的 r 重特征值, 则 对应于 的特征向量必有 r 个, 且它们线性无关. (4) 实对称矩阵必可对角化. 即若 A 为 n 阶 实对称矩阵, 则必有正交矩阵 P, 使得 P-1AP = , 其中 是以 A 的n个特征值为对角元素的对角矩 阵.
(7) 定义 4 若 n 阶方阵 A 满足
ATA = E ( 即 A-1 = AT),
则称 A 为正交矩阵.
A = (aij)n×n 为正交矩阵的充要条件是
1, i j; aik a jk δij 0, i j k 1
n

a
k 1
n
ki
akj δ ij .
(8) 定义 5 若 P 为正交矩阵, 则线性变换
6. 正定二次型 (1) 定义 9 设有实二次型 f(x) = xTAx,如
果对任何 x 0, 都有 f(x) > 0 (显然 f(0) = 0), 则称 f 为正定二次型, 并称对称矩阵 A 是正定的, 记作 A > 0 ; 如果对任何 x 0 都有 f(x) < 0, 则称 f 为 负定二次型, 并称对称矩阵 A 是负定的, 记作 A < 0.
称为二次型.
二次型可记为 f = xTAx,其中 AT = A. A 称为
二次型 f 的矩阵, f 称为对称矩阵 A 的二次型.对

线性代数课件1-5~1-6行列式的性质与计算

线性代数课件1-5~1-6行列式的性质与计算

a11 a1i a1 j a1n a21 a2 i a2 j a2 j an1 ani anj anj
a11 ka1 j a1 j a1n a21 ka2 j a2 j a2 j an1 kanj anj anj
推论 如果行列式有两行(列)完全相同, a11 a12 a1n 则此行列式为零. 证明 设行列式为 D 互换相同的两行,有
D D
D0
1 7 5 6 6 2 0
6 6 2
a21 a22 b1 b1 b2 b2 a n1 a n 2 ann bn bn a2 n

4 0 0
r4 2 r5
3 0 0 0
5
0 0 0 1 4 0 0 0
0 0 2 0 3 0 5 0 0

0 r 3r 0 0 2 5 1 0 0 3 0 1 2 5 0 0
r2 r1
0 16 2 7
0 16 2 7
r3 4r2 0 2 1 1 D 0 8 4 6 r4 8r2 0 0 8 10 0 16 2 7 0 0 10 15
0 2 1 1
1
3
1
2
1 3 1
2
1 3 1 2 5 r4 r3 0 2 1 1 2 8 5 40. 4 2 0 0 8 10 5 0 0 0 2
a11 ai1 a12 a1n a i 2 a in a11 ai1 a12 a1n a i 2 a in
k 0. ka i 1 ka i 2 ka in a i 1 a i 2 a in a n1 a n 2 a nn a n1 a n 2 a nn

线性代数课件1-5克莱姆法则

线性代数课件1-5克莱姆法则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个数
有唯一解
当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不为零时,线性方 程组有唯一解。
VS
无解或多解
当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为零时,线性方程组 可能无解或多解,此时克莱姆法则不适用 。
03
克莱姆法则的证明过程
系数矩阵的行列式的性质
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不为零
克莱姆法则的前提条件是系数矩阵的行列式 不为零,这是保证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的重 要条件。
线性方程组解的个数的判断
总结词
克莱姆法则可以用于判断线性方程组解的个数。
详细描述
通过计算系数矩阵的行列式值和各列的代数余子式,可 以确定线性方程组的解的个数。如果行列式值不为零, 则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如果行列式值为零且系数矩阵 的秩等于增广矩阵的秩,则线性方程组有无穷多解;如 果行列式值为零且系数矩阵的秩不等于增广矩阵的秩, 则线性方程组无解。
Ax=b,其中A是系数矩阵,x是未知数矩阵,b是常数矩阵。
特殊形式
当系数矩阵A为方阵时,即行数和列数相等的矩阵,克莱姆法则适用。
系数矩阵的行列式
非零行列式
克莱姆法则的前提是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不为零,即|A|≠0。
行列式的计算
行列式的值是通过其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计算得出的,即|A|=Σ(-1)^(i+j)a_{ij},其中a_{ij}是A的元 素。
解的唯一性
除了证明解的存在性,还需要证明解是唯一 的。这可以通过利用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不为 零的条件和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性质来证明。
克莱姆法则的证明
证明过程
克莱姆法则的证明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利用代数余子式计算系数矩阵的行列式、将 线性方程组的解表示为系数矩阵的行列式的值等。这个过程需要仔细推导和计算,确保

线性代数第五章5.1向量的内积

线性代数第五章5.1向量的内积

, r 是V的一组基,则 1 , 2 ,
, r 就是
V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上述方法称为施密特(Schmidt)正交化法.

上述方法中的两个向量组对任意的 1 k r ,
1 , 2 , , k 与 1 , 2 , , k 都是等价的.
四、应用举例 例1 把向量组
化为标准正交向量组. 解: 将 a1 , a2 , 3正交化, 取
i=1,2,
, am 线性无关.
定理 若向量β与 1 , 2 , 5、正交基 若正交向量组1 , 2 , 则称 1 , 2 , 6、标准正交基 若单位向量组 1 , 2 , 则称 为一个标准正交基.
, s 中每个向量都正交,则
β与 1 , 2 , , s 的任一线性组合也正交.
证: 设 a1 , a2 ,
, am 是正交向量组, 若有线性关系
k1a1 k2a2
ki ai , ai 0
ki 0,
故 a1 , a2 ,
km am 0,
用 a i 与等式两边作内积,得
i=1,2,
,m
,m .
则 ai 0, 有 ai , ai 0, 从而得
2、正交矩阵的充要条件 ① A的列向量是标准正交组.
② A的行向量是标准正交组. 3、正交矩阵的性质 ① A A1 即A的转置就是A的逆矩阵; ② 若A是正交矩阵,则 A(或A1 )也是正交矩; ③ 两个同阶的正交阵的乘积仍是正交阵; ④ 正交阵的行列式等于1或-1. 注 正交矩阵A的n个列(行)向量构成向量空间R n 的一个标准正交基.
r 1 , r r 1 r 1 , r 1
则 1 , 2 , 2)标准化 令 1

线性代数 5-1 第5章1讲-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

线性代数 5-1 第5章1讲-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

0
2 0.
4 1 3
2 1 1

AE 0
2
2 0 (2 )
1 ( 1)( 2)2
4 3
4 1 3
1 1,2 3 2.
1 1 1 1 0 1
对1 1,解( A E) X 0
A
E
0
3 0 0 1
0
4 1 4 0 0 0
同解方程组为
x1 x2
x3 0
p2 (1,1, 0)T;
2 3 2对应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
p2 (0,1, 1)T ,p3 (1, 0, 4)T
9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例3 设n 阶矩阵A 的元素全为1,则A 的n 个特征值为 ______ .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1
解 A E 1 1 1 1 (n ) 1 1 1 1
0 0 1
对2 3 2,解( A 2E) X 0
1 1 1 1 1 0
A
2E
1
1
0
0
0
1
0 0 1 0 0 0
Hale Waihona Puke 得基础解系为 p2 (1,1, 0)T,
x1 x3
x2 0
其全部特征向量为k2 p2 (k2不为零).
6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2 1 1
例2
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A
(2) 一个特征值对应无数个特征向量; A A(k) (k)
(3) 每个特征向量对应一个特征值;
(4) 求特征值就是解 A E 0 ; (5) 齐次线性方程组( A E) X O的非零解即为特征向量.
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线性代数5-习题课

线性代数5-习题课

设有实二次型 f xT Ax ,它的秩为 r ,有两个
实的可逆变换
x Cy 及 x Pz
使
f
k1
y
2 1
k
2
y
2 2
k
r
y
2 r
(k i 0),

f
1
z
2 1
2
z
2 2
r
z
2 r
( i 0),
则 k 1 , k 2 ,, k r中正数的个数与 1 , 2 ,, r中正
数的个数相等 .
注意 k 1 , k 2 , , k r中正数的个数 p称为正惯性指 数;
r p N称为负惯性指数 ; s p N p (r p) 2 p r称为 f的符号 差. 它们是二次型对于非退 化线性变换的不变
量.
(1)实二次型 f xT Ax为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是 :它的标准形的 n个系数全为正 ,即正惯性指数 p n;
a11 a1r
(1)r
0,(r 1,2,, n).
a r1 a rr
一、证明所给矩阵为正交矩阵
二、将线性无关向量组化为正 交单位向量组
三、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
四、已知 A的特征值,求与 A
相关矩阵的特征值
五、求方阵 A 的特征多项式
六、关于特征值的其它问题
七、判断方阵 A可否对角化
若 e1 , e2 ,, er 是V的一个规范正交基 ,那么V
中任一向量 a都可表为
a 1e1 2e2 r er ,
其中
i
e
T i
a
[a,
e i ],
(i
1,2, ,
r ).
施密特正交化方法

线性代数5-1

线性代数5-1

− 1 1 b2 = e2 = 1 , 3 b2 1
b3 e3 = b3
1 1 = 0 . 2 1
e1 , e 2 , e 3即合所求 .
上页 返回 下页
1 例3 已知 a 1 = 1 , 求一组非零向量 a 2 , a 3 , 使 a 1 , a 2 , 1 a 3 两两正交 .
[ei , e j ] = 0, i ≠ j且i , j = 1, 2, 3,4. 由于 [ei , ei ] = 1, i = 1, 2, 3,4.
所以 e1 , e2 , e 3 , e4为R 4的一个规范正交基 .
上页 返回 下页
同理可知
1 0 0 0 0, ε = 1, ε = 0, ε = 0. ε1 = 2 3 4 0 0 1 0 0 0 0 1
的一个规范正交基. 就得 V 的一个规范正交基 上述从线性无关向量组 a1 , ··· , ar 导出正交 向量组 b1 , ··· , br 的过程称为施密特(Schimidt) 施密特(Schimidt)
正交化过程. 它不仅满足 b1 , ··· , br 与 a1, ··· , ar
等价, 等价 还满足对任何 k (1 ≤ k ≤ r), 向量组 b1 , ··· , bk 与 a1 , ··· , ak 等价 等价.
令 [x, y] = x1y1 + x2y2 + ··· + xn yn , [x, y] 称为向 [x 量 x 与 y 的内积. 记作: 记作: [x, y] = xTy .
上页 返回 下页
二、内积的性质

线性代数第五章

线性代数第五章

的特征值,
2 1
为对应于l
=
1
的特征向量.
一、基本概念
3、向量空间与基
向量空间的定义 :设V为n维向量的集合, 且V非空, 若集合V对 于向量的加法和数乘封闭: a, b V , k R,有
a b V , ka V , 则称集合V为向量空间. 向量空间中的一个最大无关组称为该向量空间的一个基. 如:
Rn : n 维实向量空间.
Rn中任意n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组均可作为 Rn 的一组基.
[x, y] = x1 y1 + x2 y2 + … + xn yn = xT y.
内积具有下列性质(其中 x, y, z 为 n 维向量,l 为实数):
对称性: [x, y] = [y, x].
线性性质: [l x, y] = l[x, y].
[x + y, z] = [x, z] + [y, z] 当 x = 0(零向量) 时, [x, x] = 0;
可求得向量在标准正交基下的坐标. 因此,在给向量空间取 基时常常取标准正交基.
问题: 向量空间 V 中的一个基 a1, a2, …, ar
向量空间 V 中的一个标准正交基 e1, e2, …, er
4、求标准正交基的方法 基 正交基 标准正交基
第一步:正交化——施密特(Schimidt)正交化过程
, ,
ar b1
] ]
b1
[b2 [b2
, ,
ar b2
] ]
b2
[br1 , ar ] [br1 , br1 ]
br
1
于是 b1, b2, …, br 两两正交,并且与a1, a2, …, ar 等价,即

线性代数 5-1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线性代数 5-1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解题步骤!
⎛ −2 −2 −2 ⎞ ⎛ 1 (-E-A)= ⎜ −2 −2 2 ⎟ → ⎜ 0 ⎜ ⎟ ⎜ ⎜ 2 ⎟ ⎜0 2 − 2 ⎝ ⎠ ⎝
机动
1 0 0
0⎞ ⎟ 1⎟ 0⎟ ⎠
下页
目录
上页
返回
结束
x1=-x2 ∴ x3=0
: X1=(1,-1,0)T 令x2=1得基础解系 得基础解系:
1的全部特征向量为 k1(1,-1,0)T ∴A的属于特征值- 的属于特征值-1 (k1≠0) 对 λ2 = 1 ,齐次线性方程组(E-A)X=O的系数矩阵
2. 特征向量与特征值相对应 ,求特征向量必须先求特 2.特征向量与特征值相对应 特征向量与特征值相对应, , 再将它代入齐次线性方程组 (λ0 E − A) X = O 求 征值 征值, 非零 解(必存在 !用基础解系线性表示 .) 出所有 出所有非零 非零解 必存在!用基础解系线性表示 !用基础解系线性表示.)
⎛ 0 −2 −2 ⎞ ⎛ 1 1 0 ⎞ ⎛ 1 1 0⎞ ⎜ ⎟ (E-A)= ⎜ −2 0 2 ⎟ → ⎜ 0 1 1 ⎟ → ⎜ 0 1 1 ⎟ ⎜ ⎟ ⎜ ⎟ ⎜ 2 ⎟ ⎟ ⎜ 0 0 0⎟ 2 0⎠ ⎜ 2 2 0 ⎝ ⎝ ⎠ ⎝ ⎠ x1=-x2

T : 令 =- 得基础解系 得基础解系: = - x X 1 (1, 1,1) 2 2 x3=-x2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a11 ⎜ a21 ⎜ A= ⎜ ⋮ ⎜ ⎝ an1
a12 ⋯ a1n ⎞ a22 ⋯ a2n ⎟ ⎟ ⋮ ⎟ ⎟ an2 ⋯ ann ⎠
λ − a11 −a12 ⋯ −a1n −a21 λ − a22 ⋯ −a2n f (λ) = ⋮ ⋮ −an1 −an2 ⋯ λ − ann

第四章_导热问题的数值方法

第四章_导热问题的数值方法

5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方法5.1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在直角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可表示为:0)(=+s dxdT k dx d (5-1) 式中k 为导热系数,T 是温度,s 是单位容积的热产生率。

首先选定控制体和网格,如图5.1所示,并对方程(5-1)在所选定的控制体进行积分,即得:0)()(=+-⎰dx s dxdTk dx dT k e w w e (5-2)图5.1 控制体和网格然后进行离散化。

如果用分线段性分布来计算方程(5-2)中的微商dxdT,那么最终的方程为:0)()()()(=∆+---x s x T T k x T T k wW P w e P E e δδ (5-3)假设源项s 在任一控制体中之值可以表示为温度的线性函数,即P P c T s s s +=,则导出的离散化方程为:b T a T a T a W W E E P P ++= (5-4)式中x s b xs a a a x k a x k a c P W E P w wW ee E ∆=∆-+=δ=δ=)()( (5-5) 式(5-4)就是一维稳态导热方程的离散形式,系数a E 和a W 分别代表了节点P 与E 间及W 与P 间导热阻力的倒数,它们的大小反映了节点W 和E 处的温度对P 点的影响程度。

式中的k e 和k w 是控制容积中的e 和w 界面上的当量导热系数。

进行计算时,物理参数值存储在节点的位置上。

为了确定k e 和k w ,还需规定由节点上的物理量来计算相应界面上的量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由两种,即算术平均法与调和平均法。

1、算术平均法假定k 与x 呈线性关系,由P 与E 点的导数系数确定e k 的公式为:eeE e e P e x x k x x k k )()()()(δδ+δδ=-+ (5-6)2、调和平均法利用传热学的基本公式可以导出确定界面上当量导热系数的调和平均公式。

控制容积中P 和E 的导热系数不相等,但界面上热流密度应该连续,则由Fourier 定律可得:()()()()EePePE EeeE PePe e k x k x T T k x T T k x T T q +-+-δ+δ-=δ-=δ-=(5-7)而()Pe PE e k x T T q δ-=则()()()Ee Pe eek x k x k x +-+=δδδ (5-8)这就是确定界面上当量导热系数的调和平均公式,它反映了串联过程热阻的迭加原则。

线性代数5-1齐次线性方程组

线性代数5-1齐次线性方程组
2、若 r(A) r n(未知量的个数),则原方程组仅 有零解,即 x1 0, x2 0,, xn 0, 求解结束;
若r(A) r n(未知量的个数),则原方程组有 非零解.进行以下步骤:
3、继续将系数矩阵 A化为行最简形矩阵,并写出 同解方程组; 4、选取合适的自由未知量,并取相应的基本向量 组,代入同解方程组,得到原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进而写出通解.
(1)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
定理2 若 是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0 的一个解,则k 也是它的解,其中 k 是任意常数.
定理3 若 1,2 是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0 的两个解, 则 1 2也是它的解.
即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是一个向量空 间,称其为解空间.
由于向量空间中的任意向量,都可以由向量空间 的基(极大无关组)来线性表示;因此,为了表示出线 性方程组解空间里的每一个解,可以类似地在解空间 中给出如下定义:
可得同解方程组
x1 x4
2 x2 0
x3
0

x2 ,
x3
为自由未知量
x1 x4
2 x2 0
x3
令x2
k1 ,
x3
k2,代入同解方程组有
x1 x4
2k1 0
k2

x1 x2 x3 x4
2k1 k1 k2 0
k2
,也即
x1 x2 x3 x4
k1
2
1
0
0
k2
1
0
1
0
.
k1 , k2 为 任意常数.
1
2

1
,2
即为原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
以上讨论中,是先求出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

线性代数应该这样学5:线性映射的矩阵、可逆与同构。

线性代数应该这样学5:线性映射的矩阵、可逆与同构。

线性代数应该这样学5:线性映射的矩阵、可逆与同构。

在本系列中,我的个⼈见解将使⽤斜体标注。

每篇⽂章的最后,我将选择摘录⼀些例题。

由于⽂章是我独⾃整理的,缺乏审阅,难免出现错误,如有发现欢迎在评论区中指正。

⽬录Part 1:矩阵本节终于进⼊到熟悉的矩阵,矩阵是线性映射的⼀种特殊表⽰,上⼀章的例题1已经说明了任何F n→F m的线性映射都能够被m×n个实数所确定。

但事实上,⽤矩阵表⽰线性映射的⽅式并不是这么狭隘的。

矩阵(matrix) 设m和n都是正整数,m×n的矩阵A是由F的元素构成的m⾏n列数表。

A=A1,1⋯A1,n ⋮⋮A m,1⋯A m,n.记号A j,k表⽰位于A的第j⾏第k列的元素,第⼀个下标代表⾏,第⼆个下标代表列。

线性映射的矩阵(matrix of a linear map) 设T∈(V,W),并设v1,⋯,v n是V的基,w1,⋯,w m是W的基。

规定T关于这些基的矩阵为m×n矩阵(T),其中A j,k满⾜Tv k=A1,k w k+⋯+A m,k w m.如果这些基不是上下⽂⾃明的,则记作(T,(v1,⋯,v n),(w1,⋯,w m))。

矩阵只是⼀个数表,如果不与线性映射关联则矩阵没有任何意义。

线性映射的矩阵是依赖于基的,⽽V,W中有⽆限组基,理论上任何⼀组基都能定义⼀个线性映射的矩阵,它们是互不相同的。

因此,线性映射的矩阵必须要包含关于基的描述,否则将默认为⾃然基。

为了⽅便记忆,最好将矩阵视为⼀堆列向量构成的表:(T)=(Tv1,⋯,Tv n).其中每个Tv k是Tv k在(w1,⋯,w m)下的坐标,当然,这样的表述是不太严谨的。

(T)既可以看成是⼀个矩阵的代号,也可以把拆分出来,这时候应当被视为⼀个将线性映射映射到矩阵空间上的线性映射,即把线性映射T和矩阵(T)都视为各⾃线性空间的向量。

矩阵加法(matrix addition)与矩阵标量乘法(scalar multiplication of a matrix) 两个矩阵相加只适⽤于同型矩阵,将其对应元素相加;矩阵的标量乘法将其每个元素都乘以这个标量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4 例2 求 A = − 3 − 3
解:E − A = λ 3 3
0 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 − 5 0 量。 − 6 1 6
0 −6 λ +5 0 = (λ − 1) 2 (λ + 2) 6 λ −1
λ−4
A的特征值为:λ1 = λ 2 = 1, λ3 = −2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定义5.3 A = (aij )n×n为n阶矩阵,A的主对角 阶矩阵, 的主对角 定义 阶矩阵 线元素之和称为的迹 之和称为的迹(trace),记为:tr(A),即: 记为: 线元素之和称为的迹 记为 ,
tr( A) = a11 + a22 + L+ ann
λ 设n阶方阵A = aij 的特征值为 1 , λ2 ,L, λn , 根据特征多项式根与系数的关系: 根据特征多项式根与系数的关系:
λ −3
x1 + x 2 = 0 1 即: ;基础解系:α1 = , A对应于特征值 − 1 x1 + x 2 = 0 λ1 = 4的全部特征向量为:k1α1 (k1 ≠ 0) 对于λ 2 = 2,解齐次线性方程组(2 E − A) X = O − x1 + x 2 = 0 1 即: ;基础解系:α 2 = , A对应于特征值 1 x1 − x 2 = 0 λ 2 = 2的全部特征向量为:k 2α 2 (k 2 ≠ 0)
... ...
− a1n − a2n
... ... ... λ − ann
=0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定义5.2 阶矩阵, 是一个数, 定义 设A是n阶矩阵,λ是一个数,λE-A称为 是 阶矩阵 称为 A的特征矩阵,它的行列式 λE-A|是一个λ的n次 是一个λ 的特征矩阵,它的行列式| 是一个 次 多项式,称为A的特征多项式, 称为A的 多项式,称为 的特征多项式 |λE-A|=0称为 的 称为 特征方程,特征方程的根就是A的特征值。 特征方程,特征方程的根就是 的特征值。
λ − a11
− a21 λE − A = ... − an1 − a12 λ − a22 ... − an2 ... − a1n ... − a2n ... ... ... λ − ann
( )
= (λ − λ1)(λ − λ2 )(λ − λ3 )L(λ − λn )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α ≠ o ,则齐次线性方程组 ( λE − A ) X = O 必有非零解(这
是含有 n 个方程,n 个未知量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因此,其 系数行列式 λE − A = 0 。 即: A 的特征值一定是 λE − A = 0 的解。
λ − a11 − a12 − a21 λ − a22 λE − A = ... ... − an1 − an2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一、基本概念 定义5.1 阶矩阵, 是一个数, 定义 设A是n阶矩阵,λ是一个数,如果存 是 阶矩阵 λα, 在n维非零列向量α,使得 Aα=λα,则称λ是 维非零列向量α α λα 则称λ A的一个特征值,向量α称为 对应于 属于 特 的一个特征值, 对应于(属于 的一个特征值 向量α称为A对应于 属于)特 征值λ的特征向量。 征值λ的特征向量。
1 0 0 0 1 0 ε 1 = ,ε 2 = , ,ε n = ; A的全部特征向量为: L M M M 0 0 1 k1ε 1 + k 2ε 2 + L + k nε n , k1 , k 2 ,L , k n不全为零 即:任意非零列向量都 是数量矩阵 A的特征向量。
A对应于特征值λ1 = λ 2 = 1的全部特征向量为: k1α1 + k 2α 2 (k1 , k 2不全为零)
都等于零, 都等于零, x3是 当然的自由未知量! 当然的自由未知量!
对于λ 2 = −2,解齐次线性方程组 (−2 E − A) X = O =0 − 6 x1 − 6 x 2 − 1 即 : 3 x1 + 3 x 2 = 0;基础解系:α 3 = 1 , A对应于特征值 1 3 x + 6 x − 3 x = 0 2 3 1 λ3 = −2的全部特征向量为: k3α 3 (k3 ≠ 0)
比 两 λ 的 数 常 项 则 : 较 端 系 和 数 , 有
(1) λ1 + λ2 + L+ λn = a11 + a22 + L+ ann ; (2) λ1λ2 Lλn = A.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性质1 阶矩阵 与它的转置A 阶矩阵A与它的转置 性质 n阶矩阵 与它的转置 T具有相同的 特征值. 特征值
证明:E − AT = (λE )T − AT = (λE − A)T = λE − A λ
由于A与 具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 由于 与AT具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因而具有 相同的特征值。 相同的特征值。 [注] 虽然 与AT具有相同的特征值,但特 注 虽然A与 具有相同的特征值, 征向量却不一定相同。 征向量却不一定相同。
(λ0 E − A) X = O 的全部非零解?) 的全部非零解?) 。
例1 求矩阵
3 −1 A= −1 3
的全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的全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 解:E − A = λ = (λ − 4)(λ − 2) λ −3 1 A的特征值为:λ1 = 4;λ 2 = 2 对于λ1 = 4,解齐次线性方程组(4 E − A) X = O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a 0 L 0 的全部特征值与 例4 求 A = 0 a L 0 的全部特征值与 L L L L 特征向量。 特征向量。 数量矩阵 0 0 L a n n 解:E − A = (λ − a ) , A的特征值为: λ1 = λ 2 = L = λ n = a λ 对于特征值 λ1 = λ 2 = L = λ n = a,有(aE − A) X = O (aE − A) X = O的系数矩阵是零矩阵, 基础解系可以取为: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对于λ1 = λ 2 = 1,解齐次线性方程组( E − A) X = O − 3 x1 − 6 x 2 即 : 3 x1 + 6 x 2 3x + 6 x 2 1 =0 − 2 注意:这个方程组 0 注意: = 0 ;基础解系:α1 = 1 , α 2 = ,每一个方程 当中, 当中 0 , 0 中未知量 的系数 1 =0 中未知量x3
0 − 1 无实特征值。 无实特征值。 实矩阵 A = 1 0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另一方面, 的一个特征值, 另一方面,若 λ0 是 A 的一个特征值,则必有 λ0 E − A = 0 ,所 必有非零解, 以齐次线性方程组 ( λ0 E − A ) X = O 必有非零解, 它的每一个非 的特征向量, 零解都是 A 对应于特征值 λ0 的特征向量,它的全部非零解就 是 A 对 应 于 特 征 值 λ0 的 全 部 特 征 向 量 ( 如 何 表 达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求矩阵A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步骤: 求矩阵 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步骤: 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步骤 1) 计算矩阵 的特征多项式 λE − A; 计算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 2) 由A的特征方程 λE − A = 0 求出 的全部的 求出A的全部的 的特征方程 特征值; 特征值; 3) 对于 的每一个特征值λi,求齐次线性方程 对于A的每一个特征值 η 组(λiE-一个基础解系 的全部特征向量为 则A的与特征值λi相对应的全部特征向量为: 的与特征值 相对应的全部特征向量
α = k1α1 + k2α2 + ... + ktαt
仍是A的与特征值λ相对应的特征向量。 仍是 的与特征值λ相对应的特征向量。 的与特征值 4) 一个特征向量只能与一个特征值相对应。 一个特征向量只能与一个特征值相对应。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二、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 由于Aα = λα可以写成: E − A)α = O (λ
例如
3 − 1 1 A= ,α = ,λ =,有 2 −1 3 1 3 − 1 1 2 = = 2α Aα = − 1 3 1 2
1 λ = 2是A的一个特征值;α = 1 是A对应于特征值λ = 2的一个特征向量
的一个特征值, 若 λ 是 A 的一个特征值,则一定是特征方程 λE − A = 0 的 因此,又称为特征根。 重根, 根,因此,又称为特征根。若 λ 是 λE − A = 0 的 k 重根,则称 λ 重特征值。 是 A 的 k 重特征值。特征方程 λE − A = 0 在复数范围内有 n 个 重根按重数计算)。 根(重根按重数计算)。
k1η1 + k2η2 +L+ ktηt
(k1, k2 ,L, kt不全为零)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例3 求
2 −1 A= 0 3 2 1
λ−2
1 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 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3
−1 1 = (λ − 2) 2 (λ − 4) λ −3 −1 λ − 3 1
§5.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数量矩阵特征值为常数a,任意一个 维非 数量矩阵特征值为常数 任意一个n维非 任意一个 零向量都是数量矩阵 的与特征值λ=a相对 都是数量矩阵A的与特征值 零向量都是数量矩阵 的与特征值 相对 应的特征向量. 应的特征向量 思考题:对角矩阵的特征值是什么? 思考题:对角矩阵的特征值是什么? 上三角形矩阵的特征值是什么? 上三角形矩阵的特征值是什么? 下三角形矩阵的特征值是什么? 下三角形矩阵的特征值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