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 PPT课件
![中国饮食文化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21746627284b73f2425026.png)
中国菜系简介
•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即菜系。 • 菜系是指起源于具体的人文地理区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 蕴,具备独特的原料、工艺和风味特质,拥有完整的品种类型 和特殊的食俗礼仪,形成稳定的消费社群,以代表作品为核心 构成的饮食体系。菜肴中的区域特色:总体口味是东辣西酸, 南甜北咸。 • 1、按地域划分 • 四大菜系:鲁、川、粤、苏 • 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 • 十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京、沪 • 十二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京、沪、 豫、陕 • 2、按民族划分:55种民族菜 • 3、按功能划分:医疗保健菜、普通菜 • 4、按时代划分:仿古菜和现代菜
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东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
中国菜的特征(2)
• 4.讲究调味 • 中国菜肴千变万化,层出不穷,风味独特,品种繁多, 除用料和烹调方法的不同外,还源于调味的变化 • “五味调和百味香”,就是熟练运用调味的结果 • 调味的关键是调料合理、适量。 • 5.讲究器皿 • 中国菜肴的装具器皿对菜品起衬托增色的作用,特别是 筵席、套菜使用的菜肴器皿,不仅要适用,更要美观。 • 中国菜肴的这些主要特征,无论是地方菜、宫廷菜、官 府菜、还是少数民族和寺院菜都具备。 • 正是这些丰富多采,色、香、味、形、器具佳的菜肴, 才使中国菜闻名于世,享有“烹调王国”的盛誉,珍馐 天下奇。
中国饮食文化ppt课件
![中国饮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5f9c5679563c1ec4da7145.png)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章 第五节 中国现代饮食文化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中国饮食文化
第二章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 第二节 中国烹饪技术文化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绪论 第二节 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时期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七章 饮食与养生、哲学、 政治、语言、文学
第一节 中国的饮食养生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PPT课件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e3c2a6dd36a32d737581e6.png)
20
❖ 4、含义丰富 对生活习俗影响深刻 饮食命名丰富 饮食造型丰富 饮食喻意的应用广泛
21
对生活习俗影响深刻 端午粽子
除夕饺 子
22
中国岁时饮食文化特征: ❖ (1)享受自然:尝新与荐新 ❖ (2)顺应时令:冬至馄饨夏至面 ❖ (3)怡悦亲情:年夜守岁合欢与中秋赏月团圆 ❖ (4)寄托情怀:春盘、重阳糕与百事大吉盒儿
4
▪ Company Organization
饮食 源流
概论
民俗 礼仪
中国饮食 文化欣赏
5
第一讲 概论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
6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
❖ 1、烹饪文化: 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创造和积累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生产文化。
26
(4)寄托情怀: 春盘、重阳糕与百事大吉盒儿
春盘—春卷。寓意咬春 百事大吉盒—北京春节习俗,贺岁所吃 由柿饼、荔枝、龙眼、栗子、熟糕装成。
种种节日饮食活动, 都表达了人们 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7
饮食命名丰富
以料命名—荷叶鸡
以味命名-五香肉
以质命名—一口酥
16
吃的艺术—美食、美味配美器
中国人吃饭多以筷子、勺子和瓷碗作为主要进餐和盛餐工具。
17
吃的奇异—民族特色浓郁
18
❖2、技术发达
“青鱼秃肺” 是冬令名菜。 取七、八斤重青鱼的鱼肝 (秃肺),加笋片、葱、 姜、黄酒、酱油、糖烹制 ,成品状如黄金,嫩如脑 髓,入口即化。
腐乳
19
❖ 3、食谱广泛
黄豆制品
视饮宴场合的文明修养,喜好以乐侑食。受天主
教、耶稣教影响较深,重视运用现代科技不断研
❖ 4、含义丰富 对生活习俗影响深刻 饮食命名丰富 饮食造型丰富 饮食喻意的应用广泛
21
对生活习俗影响深刻 端午粽子
除夕饺 子
22
中国岁时饮食文化特征: ❖ (1)享受自然:尝新与荐新 ❖ (2)顺应时令:冬至馄饨夏至面 ❖ (3)怡悦亲情:年夜守岁合欢与中秋赏月团圆 ❖ (4)寄托情怀:春盘、重阳糕与百事大吉盒儿
4
▪ Company Organization
饮食 源流
概论
民俗 礼仪
中国饮食 文化欣赏
5
第一讲 概论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
6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
❖ 1、烹饪文化: 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创造和积累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生产文化。
26
(4)寄托情怀: 春盘、重阳糕与百事大吉盒儿
春盘—春卷。寓意咬春 百事大吉盒—北京春节习俗,贺岁所吃 由柿饼、荔枝、龙眼、栗子、熟糕装成。
种种节日饮食活动, 都表达了人们 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7
饮食命名丰富
以料命名—荷叶鸡
以味命名-五香肉
以质命名—一口酥
16
吃的艺术—美食、美味配美器
中国人吃饭多以筷子、勺子和瓷碗作为主要进餐和盛餐工具。
17
吃的奇异—民族特色浓郁
18
❖2、技术发达
“青鱼秃肺” 是冬令名菜。 取七、八斤重青鱼的鱼肝 (秃肺),加笋片、葱、 姜、黄酒、酱油、糖烹制 ,成品状如黄金,嫩如脑 髓,入口即化。
腐乳
19
❖ 3、食谱广泛
黄豆制品
视饮宴场合的文明修养,喜好以乐侑食。受天主
教、耶稣教影响较深,重视运用现代科技不断研
中国传统饮食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饮食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0a4f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9.png)
▲耒耜
3 一、中国传统饮食的发展
(二)夏、商、周时期的饮食文化
到了周代,石磨的出现,促成了谷物加工方法上一次质的飞跃。 在烹饪方法上,夏商两代的烹饪方法都很稀少。到了周代,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烹 饪方法才逐渐多样化,出现了煮、蒸、炒、烤、炙、炸等多种方法。 周代已对饭(主食)、菜(副食)和汤饮进行了明显的区分,这标志着我国传统烹饪方 法的初步定型。
18 一、茶的起源和品种
义
狭义 文化
传文 统化
3.明清时期 明代,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兴叶茶。此 后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这就促进了炒青散茶的发 展。明人罗廪所著的《茶解》对茶树栽培及绿茶炒制技艺 进行了详细的描述。1610年开始将茶叶销往欧洲各国,清 代,销往荷兰和英国。1903年以前,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 市场仍占据重要地位,此后则江河日下。
6 一、中国传统饮食的发展
(五)元、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
元代,涮羊肉、烤全羊、月饼、烤鸭
明代,马铃薯、甘薯、肉食以人工蓄养的畜禽为主要来源。
清朝,浙、闽、湘、徽等地方菜进一步发展,并自成派系,加上传统的“四大菜系”,逐渐
形成“八大菜系”之说。后来,又增加京、沪等地方菜,形成了“十大菜系”。
传文
现代满汉全席
明清时期,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 品,每逢佳节,人们多会设宴饮酒。不同的节日所 饮的酒也有所不同。
明清时期,饮酒特别讲究“陈”,所谓“陈年 佳酿”就是指上了年份的好酒。
▲清代酒令
27 二、中国的酒文化
(一)酒与经济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国家的一切政 治、经济活动都是以农业发展为根本立足点的。而我国的酒,绝大部分都是用粮食酿 造的,因而酒的生产也依赖于粮食生产,成为了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 往往直接影响着酒业的兴衰。
中国饮食文化-PPT课件
![中国饮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7cb330b14e852459fb5797.png)
敦,青铜质盛食器 ,呈圆球状或椭 圆状,由上下两 个造型完全相同 的三足深腹钵扣 合而成,上体为 盖,倒置后可盛 食,与器身完全 相同。
斝(jia)外形似鬲而 腹与足分离明显 。作为炊具的陶 斝只存在于新石 器时代晚期,作 为温酒和盛酒的 小型容酒器则盛 行于商周两代。
尊,今作樽 ,是中国 古代的一 种大中型 盛酒器。 尊盛行于 商代至西 周时期, 以牺尊为 常见形式 。
瓿(bu),盛酒 器和盛水器, 亦用于盛酱。 流行于商代至 战国。器型似 尊,但较尊矮 小。
匜(yi)中国古 代贵族举行礼 仪活动时浇水 洗手的用具, 相当于后世的 瓢,盛行于东 周。
三、蔬菜、水果产地
大蒜: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种子种的。 香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我国。 西芹:传入不足百年。 金花菜:原产印度,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东汉时期已是人工栽培。 大白菜:古名崧,我国人工培育产品,地道中国原产菜。 黄瓜:又叫胡瓜,原产东印度的西北部,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带入我 国。 蚕豆:又名胡豆、寒豆、罗汉豆等。原产亚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带,张骞 出使西域时引入。 豌豆:原产地中海沿岸,汉代引入我国。 蕹菜:就是空心菜,产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被称为南方奇蔬。 扁豆:原产印度,汉、晋时传入。
肠粉
(五)浙菜 由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代表菜:龙井虾仁、西湖莼菜汤、炸响铃 西湖醋鱼、咸菜大汤黄鱼、 冰糖甲鱼、霉干菜焖肉
龙井虾仁
炸 响 铃
浙江面食小吃, 著名的有:
虾爆鳝面、猫耳
(六)闽菜
以福州、闽南、闽西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福州菜清鲜、爽淡,偏于甜酸,尤其讲究 调汤,另一特色是善于用红糖作配料,具 有防变质、去腥、增香、生味、调色作用。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3a3c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c.png)
2023/11/17
20
4.传统饮食食谱丰富,烹饪风格多彩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很多食谱,如:《诗经》、《离骚》、 《楚辞》、《红楼梦》。 汉代保留下来的食单有三张(一张见牧 乘《七发》,二张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帛书)。
传统饮食讲求色、香、味、形俱佳,食器制造要求“雅丽”, 传统饮食常伴有音乐,舞蹈,这些讲究都极具美学价值。到明清 时,食品制作非常精细。如《红楼梦》记贾府的一道小菜“茄鲞” 制法:嫩茄子去皮,切成丁,用鸡油炸过,加入鸡脯丁、香菇丁、 新笋丁、磨菇丁、五香豆腐干丁、各色干果丁,用鸡汤煨熟,香 油收汤,加酒糟油拌匀,放入瓷罐封严,吃时将鸡脯肉炒熟与之 拌匀。
13
在我们自己发展的同时,还从国外引进了不少作物
品种,有粮食,也有蔬菜佳果:据统计,仅汉代从西
域传入中原的食物原料品种就有葡萄、石榴、苜蓿、
芝麻、核桃、大蒜、豌豆、蚕豆、西瓜、甜瓜、黄瓜、
菠菜、莴苣、香菜、芹菜、胡萝卜、扁豆、大葱、金
桃、蓖麻、胡椒、波斯枣、无花果、茴香、巴旦杏、
齐墩果等许多种。明清时期从海外引进的粮食作物有:
2023/11/17
8
• 饮食为什么是文化?在物质的层面上它仅仅是饮 食,但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它就上升为文化了。
• 我们早就说过,中国人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而西方人善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一 旦中国的饮食具有文化的功能,西方的饮食与中 国就难以相比了。比如孙中山在《民生主义·建国 方略》中说:“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 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化各国所 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而中 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林语堂 在《吾国吾民》一书中说,西方人对待吃,仅把 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料,而中国人则视吃为人生 至乐。
中国的饮食文化演示精品PPT课件
![中国的饮食文化演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17dbf631126edb6f1a10e6.png)
•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 特色也各有千秋.但是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八大菜系”只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 缩影 .相信在中国美食家的传承发扬下,中国美食 定能在世界饮食文化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食疗
• 食物疗法,简称食疗,是 指有目的地选择某些食物 作为主食或辅食,以达到 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 年益寿目的的方法
川菜
• 川菜不仅是四川人喜爱的, 而且为中国各地甚至海外 许多国家的人所喜欢。
• 川菜以味多、味广、味厚、 味浓著称.
• 川菜发展至今,已具有用 料广博、味道多样、菜肴 适应面广三个特征,其中 尤以味型多、变化巧妙而 著称。“味在四川”,便 是世人所公认的。
苏菜
• 苏菜的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 大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 江苏为鱼米之乡,物产丰饶, 饮食资源十分丰富。加之一些 珍禽野味,都为江苏菜提供了 雄厚的物质基础。
• 苏菜的特点是:用料广泛,以 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 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 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适应性 强;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 江苏菜按照自身风味体系又可 分为淮扬风味、金陵风味、苏 锡风味和徐海风味四大流派。
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 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 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孙中 山《建国方略》
中国八大菜系
•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 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 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 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他们在 明朝时期已渐趋形成
区和湘西山区三个地 辣居多。以煨菜和腊菜著称 区的菜点特色。
红煨鱼翅、冰糖湘莲
福 建 菜 系 由福州、泉州、厦门 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 雪花鸡、金寿福、烧
食疗
• 食物疗法,简称食疗,是 指有目的地选择某些食物 作为主食或辅食,以达到 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 年益寿目的的方法
川菜
• 川菜不仅是四川人喜爱的, 而且为中国各地甚至海外 许多国家的人所喜欢。
• 川菜以味多、味广、味厚、 味浓著称.
• 川菜发展至今,已具有用 料广博、味道多样、菜肴 适应面广三个特征,其中 尤以味型多、变化巧妙而 著称。“味在四川”,便 是世人所公认的。
苏菜
• 苏菜的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 大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 江苏为鱼米之乡,物产丰饶, 饮食资源十分丰富。加之一些 珍禽野味,都为江苏菜提供了 雄厚的物质基础。
• 苏菜的特点是:用料广泛,以 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 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 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适应性 强;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 江苏菜按照自身风味体系又可 分为淮扬风味、金陵风味、苏 锡风味和徐海风味四大流派。
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 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 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孙中 山《建国方略》
中国八大菜系
•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 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 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 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他们在 明朝时期已渐趋形成
区和湘西山区三个地 辣居多。以煨菜和腊菜著称 区的菜点特色。
红煨鱼翅、冰糖湘莲
福 建 菜 系 由福州、泉州、厦门 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 雪花鸡、金寿福、烧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PPT课件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1b3acdf12d2af90342e6ac.png)
全家福
ppt课件
24
鸳鸯桂鱼
ppt课件
25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 ❖ 1、地区差异
❖ 2、民族差异
❖ 3、旅游城市的风味饮食
ppt课件
26
南甜北咸 东辣西酸
ppt课件
27
八大菜系
闽菜 福建省
鲁菜 山东省
浙菜 浙江省
苏菜 江苏省
八大菜系
粤菜 广东省
湘菜 湖南省
川菜 四川省
十月朔日,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
冬至以馄饨最盛。 腊日的腊八粥。
ppt课件
15
(3)怡悦亲情: 年夜守岁合欢与中秋赏月团圆
除夕合家欢家宴称年夜饭或年饭 。守岁到了天明, 已是大年初一,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中秋、清明、 重阳、冬至等节日的饮食活动,都以家庭范围为主, 非常强调一种融洽的家庭氛围。
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所设计的饮食活动,强调增进 家庭和睦氛围。
34
闽菜
闽菜是福建菜的简称,
闽菜的风格特色是:淡雅、鲜嫩、和醇、隽永。
闽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烹饪原料以海鲜和山珍为主。二、刀工巧妙,一切服从于味。
三、汤菜考究,变化无穷。
四、烹调细腻,特别注意调味。
ppt课件
35
饪 也浙 因 特爱地法独浙 不醇鲜浙 名构绍由
浙 的 就 菜 素 产 外 域 。 特 菜 腻 绵 嫩 菜 的 成 兴 杭
ppt课件
16
(4)寄托情怀: 春盘、重阳糕与百事大吉盒儿
春盘—春卷。寓意咬春 百事大吉盒—北京春节习俗,贺岁所吃 由柿饼、荔枝、龙眼、栗子、熟糕装成。
种种节日饮食活动, 都表达了人们 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a51a0626fff705cd170a5b.png)
2021/3/10
20
满汉全席取材广泛,用料精细,上 菜一般起码108道(南菜54道:30道江浙 菜,12道福建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 12 道 满 族 菜 , 12 道 北 京 菜 , 30 道 山 东 菜。),分三天吃完。实乃中华菜系文化 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2021/3/10
21
贵族豪门虽然没有像天子那样富甲 天下,但他们也有较充足的经济来源,所 以他们对饮食也十分讲究。《红楼梦》中 贾府对饮食的精益求精,正是明清时期贵 族饮食生活的反映。
18
厨师的烹割之术,包括配料、刀工、 火候和具体的烹调方法。
北京烤鸭原料:填鸭 火候是成为名厨的关键 中国刀工花样繁多
2021/3/10
19
五、社会各阶层的饮食生活
由于礼制的限制,皇室人员在饮食生活 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未必能处在最佳 状态。但宫廷饮食制作往往代表着当时的最 高水准。如清代宫廷的“满汉全席”。
(二)代表菜品
百菜百味、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 水煮肉片、怪味鸡块、干烧岩鱼、干煸牛肉丝等。
2021/3/10
30
宫保鸡丁
2021/3/10
31
麻婆豆腐
苏(江苏)菜
(一)做法及特点
由淮扬(扬州、淮安)、江宁(镇江、南 京)、苏锡(苏州、无锡)、徐海(徐州、连云 港)四大部分组成。取料不拘一格而物尽其用, 重鲜活;特别讲究刀工、火工和造型,擅长炖、 焖、煨、焐;调味重清爽鲜淡平和。
袁枚则把自 己通过40年的钻 研得出的经验和 理论写成一部饮 食理论著作—— 《随园食单》。
2021/3/10
24
在市井阶层,随着 城市的发展,出现了酒 馆饭店。吴自牧在《梦 梁录》中记录了南宋都 城临安各大饭店的菜单, 菜式竟多达335款,可见 当时饮食文化的蔚为大 观。
第4章中国肴馔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完整ppt课件
![第4章中国肴馔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caae4e03d8ce2f0066238a.png)
.
68
菜肴命名的方法——趣味型
避 风 塘 蟹 爱 心
.
40
.
41
.
42
.
43
.
44
三、调味技艺及特点
中国肴馔历来把“味”作为核心,调味及时烹饪的技
术手段,也是烹饪成败的关键,所以有人说中国的
烹饪艺术实际是味觉的艺术。
.
45
狭义的味觉,就是辨别食物味道的感觉,是食物刺激人的舌头
表面的味蕾后传入大脑皮层的一种生理现象。
广义的味觉,是指人们对食物的综合性感觉,既包括味觉器官
.
25
根据原料固有品质选择
根据原料纯净度、成熟度选择
原料的选择
用 料 技 艺
根据原料新鲜度选择
根据原料的卫生状况选择
动物原料:宰杀、去鳞、剥皮、 开膛、翻洗、整理内脏等
原料的初加工
植物原料:摘除整理、削剃、洗涤
干货原料:主要是涨发,分为水发、 碱发、油发、盐发
. 分档取料:取需要部位 26
.
27
• 第一步 充分保证热能的供应 • 第二步 善于控制火力 • 第三步 了解热能在原料内部的传递情
况,以及原料受热质变的种种表现
.
55
☻制熟的主要方法
• 直接用火熟食的方法 • 利用介质传热使食物成熟的方法 • 通过化学反应制作熟食的方法
.
56
.
57
.
58
炸
.
59
盐 焗 鸡
.
60
.
61
第二节 中国肴馔的美化
二、刀工技艺及其特点
• 刀工,是指根据原料属性、构造特点以 及菜肴制作的要求,运用不同刀具,使 用各种刀法,将原料加工成一定规格形 状的操作技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1.1.2 饮食文化的含义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饮”与“食”两个方面 饮:主要指分别代表酒精饮料的酒和非酒精饮料的茶 食:以五谷为主食,蔬菜、肉类为副食的传统饮食结 构
饮食文化是指:包括饮食观念、民情风俗、物产原料、 烹饪技术、饮食器具、饮食礼仪、食疗养生及有关人 物轶闻、文献典故、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46
2.规范与随意
西方人于饮食强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
中国的烹调与之截然不同,各大菜 系都有自己的风味与特色,就是同一菜 系的同一个菜,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 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特点不同 而不同。因此,中国烹调不仅不讲求规 范化,而且还特别强调随意性。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教学课件
2011年9月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漫谈饮食
3
回民街
4
西安小吃
5
西安小吃
6
成都美食
7
广州早茶
8
东北炖菜
9
日韩美食
10
西餐
11
精美食器
12
精美食器
13
酒
14
茶
15
本课程体系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中国烹饪概述 第三章 中国菜概述 第四章 中国饮食民俗 第五章 酒文化 第六章 茶文化
16
第一章 导论
1.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及其研究 1.2 中国饮食文化的类型 1.3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中西方比较
17
1.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及其 研究
文化——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
21
1.1.3 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
(一)国内的中国饮食史研究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兴起阶段(1911—1949) 2.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9) 3.繁荣阶段(1980至今)
(二)海外的中国饮食史研究 首推日本
22
1.2 中国饮食文化的类型
1.2.1饮食者类型 1.2.2区域类型
23
33
34
35
36
37
4.西南饮食文化区 川菜的势力范围 重视大米和糯米,兼食小麦、玉米、
蚕豆、青稞等。 以川菜为主,一是普遍爱辣;二是
大多喜酸;三是偏好复合味;四是强调 平民文化色彩。
38
5.中南饮食文化区 主食多系米饭 “花草蛇虫,皆为珍料,飞禽走兽,
可成佳肴” 一日3到5餐 武汉人过早,广东人泡茶楼,香港人
贵族饮食: 孔府菜 谭家菜
24
孔府菜
25
谭家菜
26
2.市肆、百姓饮食 市肆饮食随着城市贸易的发展而发展,首
先在大中城市、州府、商埠及各类水陆交通要 道发展起来。
如:唐代的长安、洛阳 南宋的汴京、临安 清代的北京
市肆饮食的对象主要是当时的坐贾行商、 贩夫走卒等。
随来随吃、携带方便的各种大众小吃极受 欢迎。
27
百姓饮食取材随意,制作方法简单 易行,决定了民间菜以适口实惠、朴实 无华为特点。
28
29
3.宗教饮食: 主要指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1)佛教:首先是提倡素食,其次茶在佛
教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佛教饮食的特点是就 地取材,善于运用各种蔬菜、瓜果、笋、菌菇 及豆制品为原料。
(2)道教:以素食为主,并尽量少食粮食, 多食水果。特点是尽量保持食物原料的本色和 特色。
夜逛大排挡
39
40
41
42
6.西北饮食文化区 主食是玉米与小麦并重。 喜食牛羊肉
43
1.3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中 西方比较
1.3.1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1.3.2 饮食文化的中西比较
44
1.3.1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西北丝绸之路: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 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31
2.东北饮食文化区 杂粮和米麦兼备。 主食爱吃窝窝头、虾馅饺子、蜂糕、冷面
等; 蔬菜以白菜、黄瓜、番茄、土豆、粉条、
菌耳为主; 肉品中爱吃白肉、鱼虾蟹蚌和野味。 鲁菜,日本饮食,朝鲜料理。 美食有:小鸡炖蘑菇、锅包肉、酱大骨头
32
3.华东饮食文化区 以大米为主,间吃面食,杂粮甚少,
嗜好海鲜与野味。 苏菜、浙菜、沪菜、徽菜 众多美食街: 上海城隍庙 苏州的观前街 无锡的崇安寺 杭州西湖 安庆迎江寺 九江船码头
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 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
海上丝绸之路:东海和南海 日本 朝鲜 东南亚岛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
45
1.3.2饮食文化的中西比较
1.营养与美味 西方饮食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
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西方烹调 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
中国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 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 都会破坏菜肴的营养成分。
47
3.分与合 烹调: 西方菜肴重分别,即肉是肉,菜是菜。 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 饮食礼仪: 西方奉行分餐制。 中餐则一桌人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
48
4.机械性与趣味性 西方菜肴的规范化,使烹调成为一
种机械性的工作。 烹调在中国具有强烈的趣味性,甚
至带有一定的游戏性。
49
第二章中国烹饪概述
1.2.1饮食者类型
1.宫廷贵族饮食 宫廷饮食: 周八珍(淳熬:肉酱油烧稻米饭;淳母:肉酱油烧黄米饭;
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 :煨烤炸炖母羔;捣珍:烧牛、羊、鹿里脊; 渍: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网油:网油包烤猪肝。)
楚宫筵席 满汉全席(全套银餐具,上菜196道,全是山珍海味,熊掌、
燕窝、鱼翅等,满族的“全羊带烧烤”。)
2.1 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 2.2饮食器具的发展
50
2.1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
2.1.1 史前时期 2.1.2 先秦时期 2.1.3 秦、汉、唐时期 2.1.4 宋、元、明、清时期及以后
18
1.1.1 文化的含义
问题1:
文化的含义
19
古代文化:以文教化=现代狭义文化的概念
西方文化:有耕种、居住、训练、注意等多重含 义,被引申为培育、化育之意=现代广义文化 的概念
文化:从观念形态的角度定义,认为文化代表 一定民族特点,反映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 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 总和。
(3)伊斯兰教:称为“清真菜”。以对牛、 羊肉丰富多彩的烹饪而著名。其次有一些小吃 也颇具特色。
30
1.2.2区域类型
1.华北饮食文化区 华北地区民风淳朴,饮食不尚奢华,
讲求实惠。 饮食以面食为主,小麦与杂粮间吃,
偶有大米。 肉品中,猪、羊、鸡、鸭并举,水
产中淡水鱼类较少,海水鱼鲜较多。 以鲁菜为主。
1.1.2 饮食文化的含义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饮”与“食”两个方面 饮:主要指分别代表酒精饮料的酒和非酒精饮料的茶 食:以五谷为主食,蔬菜、肉类为副食的传统饮食结 构
饮食文化是指:包括饮食观念、民情风俗、物产原料、 烹饪技术、饮食器具、饮食礼仪、食疗养生及有关人 物轶闻、文献典故、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46
2.规范与随意
西方人于饮食强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
中国的烹调与之截然不同,各大菜 系都有自己的风味与特色,就是同一菜 系的同一个菜,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 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特点不同 而不同。因此,中国烹调不仅不讲求规 范化,而且还特别强调随意性。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教学课件
2011年9月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漫谈饮食
3
回民街
4
西安小吃
5
西安小吃
6
成都美食
7
广州早茶
8
东北炖菜
9
日韩美食
10
西餐
11
精美食器
12
精美食器
13
酒
14
茶
15
本课程体系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中国烹饪概述 第三章 中国菜概述 第四章 中国饮食民俗 第五章 酒文化 第六章 茶文化
16
第一章 导论
1.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及其研究 1.2 中国饮食文化的类型 1.3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中西方比较
17
1.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及其 研究
文化——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
21
1.1.3 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
(一)国内的中国饮食史研究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兴起阶段(1911—1949) 2.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9) 3.繁荣阶段(1980至今)
(二)海外的中国饮食史研究 首推日本
22
1.2 中国饮食文化的类型
1.2.1饮食者类型 1.2.2区域类型
23
33
34
35
36
37
4.西南饮食文化区 川菜的势力范围 重视大米和糯米,兼食小麦、玉米、
蚕豆、青稞等。 以川菜为主,一是普遍爱辣;二是
大多喜酸;三是偏好复合味;四是强调 平民文化色彩。
38
5.中南饮食文化区 主食多系米饭 “花草蛇虫,皆为珍料,飞禽走兽,
可成佳肴” 一日3到5餐 武汉人过早,广东人泡茶楼,香港人
贵族饮食: 孔府菜 谭家菜
24
孔府菜
25
谭家菜
26
2.市肆、百姓饮食 市肆饮食随着城市贸易的发展而发展,首
先在大中城市、州府、商埠及各类水陆交通要 道发展起来。
如:唐代的长安、洛阳 南宋的汴京、临安 清代的北京
市肆饮食的对象主要是当时的坐贾行商、 贩夫走卒等。
随来随吃、携带方便的各种大众小吃极受 欢迎。
27
百姓饮食取材随意,制作方法简单 易行,决定了民间菜以适口实惠、朴实 无华为特点。
28
29
3.宗教饮食: 主要指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1)佛教:首先是提倡素食,其次茶在佛
教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佛教饮食的特点是就 地取材,善于运用各种蔬菜、瓜果、笋、菌菇 及豆制品为原料。
(2)道教:以素食为主,并尽量少食粮食, 多食水果。特点是尽量保持食物原料的本色和 特色。
夜逛大排挡
39
40
41
42
6.西北饮食文化区 主食是玉米与小麦并重。 喜食牛羊肉
43
1.3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中 西方比较
1.3.1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1.3.2 饮食文化的中西比较
44
1.3.1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西北丝绸之路: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 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31
2.东北饮食文化区 杂粮和米麦兼备。 主食爱吃窝窝头、虾馅饺子、蜂糕、冷面
等; 蔬菜以白菜、黄瓜、番茄、土豆、粉条、
菌耳为主; 肉品中爱吃白肉、鱼虾蟹蚌和野味。 鲁菜,日本饮食,朝鲜料理。 美食有:小鸡炖蘑菇、锅包肉、酱大骨头
32
3.华东饮食文化区 以大米为主,间吃面食,杂粮甚少,
嗜好海鲜与野味。 苏菜、浙菜、沪菜、徽菜 众多美食街: 上海城隍庙 苏州的观前街 无锡的崇安寺 杭州西湖 安庆迎江寺 九江船码头
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 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
海上丝绸之路:东海和南海 日本 朝鲜 东南亚岛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
45
1.3.2饮食文化的中西比较
1.营养与美味 西方饮食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
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西方烹调 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
中国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 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 都会破坏菜肴的营养成分。
47
3.分与合 烹调: 西方菜肴重分别,即肉是肉,菜是菜。 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 饮食礼仪: 西方奉行分餐制。 中餐则一桌人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
48
4.机械性与趣味性 西方菜肴的规范化,使烹调成为一
种机械性的工作。 烹调在中国具有强烈的趣味性,甚
至带有一定的游戏性。
49
第二章中国烹饪概述
1.2.1饮食者类型
1.宫廷贵族饮食 宫廷饮食: 周八珍(淳熬:肉酱油烧稻米饭;淳母:肉酱油烧黄米饭;
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 :煨烤炸炖母羔;捣珍:烧牛、羊、鹿里脊; 渍: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网油:网油包烤猪肝。)
楚宫筵席 满汉全席(全套银餐具,上菜196道,全是山珍海味,熊掌、
燕窝、鱼翅等,满族的“全羊带烧烤”。)
2.1 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 2.2饮食器具的发展
50
2.1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
2.1.1 史前时期 2.1.2 先秦时期 2.1.3 秦、汉、唐时期 2.1.4 宋、元、明、清时期及以后
18
1.1.1 文化的含义
问题1:
文化的含义
19
古代文化:以文教化=现代狭义文化的概念
西方文化:有耕种、居住、训练、注意等多重含 义,被引申为培育、化育之意=现代广义文化 的概念
文化:从观念形态的角度定义,认为文化代表 一定民族特点,反映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 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 总和。
(3)伊斯兰教:称为“清真菜”。以对牛、 羊肉丰富多彩的烹饪而著名。其次有一些小吃 也颇具特色。
30
1.2.2区域类型
1.华北饮食文化区 华北地区民风淳朴,饮食不尚奢华,
讲求实惠。 饮食以面食为主,小麦与杂粮间吃,
偶有大米。 肉品中,猪、羊、鸡、鸭并举,水
产中淡水鱼类较少,海水鱼鲜较多。 以鲁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