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pptx
厌氧细菌anaerobicbacteria
创伤性感染 (厌氧性伤口)破伤风杆菌繁殖 分泌痉毒素运动神经 终板吸收
神经纤维 间隙扩散
淋巴吸收 血液
中枢神经与脊髓内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突触前体膜上GMI结合 阻断
甘氨酸能中间神经元 γ-氨基酸能神经元
释放
甘氨酸 γ-氨基酸
导致
骨骼肌痉挛
破 伤 风 毒 素 的 致 病 作 用
三、防治原则
㈠ 一般预防:正确处理伤口(伤口清创、扩创、迅速破坏厌 氧性伤口);新法接生。
㈡ 致病因素与致病条件: 1、致病因素: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 2、破伤风痉挛毒素的结构与致病过程。 3、所致疾病:破伤风 表现:全身骨骼肌兴奋性增高,张口困难,
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 吸困难,最后窒息死亡。 ㈢ 免疫性:病后免疫力不牢固,可再感染、患病后 仍需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1、感染的条件:
⑴ 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如肿瘤、糖尿病、胶原 性疾病等
⑵ 局部防御屏障受到破坏,如拔牙、外科手术、 肠穿孔、开放性骨折等。
⑶ 组织缺血、缺氧及Eh降低:局部血管受损、 水肿、肿瘤压迫、包扎过紧等。
2、无芽孢厌氧菌的致病物质
毒力因子
粘附素 荚膜 菌毛 血凝素
抗有毒氧基团 超氧化物歧化酶 触酶
产毒: O2 +e→O2-
解毒:
超氧化物
2O2-+2H+ 歧化酶 O2+H2O2
O2-+H2O2→OH- +OH++O2
H2O2+H2O2 过氧化物酶 2H2O + O2
O2 +OH→OH- + O2
H2O2+H2R 过氧化氢酶 2H2O + R
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
( 一 ) 生物学性状
1.革兰染色阳性。 菌体细长,有周鞭毛、无荚膜。 ※芽胞呈正圆形,比菌体粗,位于菌体顶端,使 细菌呈鼓槌状,为本菌典型特征。
2.专性厌氧。血平板上,有β溶血。
3.芽胞对外界抵抗力强,能耐煮沸1h,在干燥的 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十年。
( 二 ) 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致病作用主要依赖于病菌所 产生的外毒素。
二、产气荚膜梭菌
(C.perfringens)
( 一 )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阳性。 菌体粗大呈杆状,无鞭毛,在 体内可形成明显的荚膜。芽胞呈椭 圆形,比菌体细,位于次极端。
2.培养特性
厌 氧 血平板:双层溶血环 内环完全溶血-θ毒素 外环不完全溶血- α毒素 蛋黄琼脂平板:Nagler反应
(2)食物中毒
1)主要因食入被A型产气荚膜梭菌大量污染 的食物(主要为肉类食品)而引起。
2)潜伏期约 10h 3)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水样腹泻; 无发热、无恶心呕吐。 1-2天后自愈。 如不进行细菌学检查常难确诊。
(3)坏死性肠炎
由 C 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β毒 素而引起。
( 三 ) 微生物学检查法
(2)破伤风溶血毒素 (tetanolysin)
在致破伤风中的作用尚不 清楚。
2.所致疾病
※(1)感染的重要条件--伤口形成厌氧微环
境: 1)伤口窄而深,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 2)大面积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 血 ; 3)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的伤口。
(2)疾
病
1)传播途径--经伤口感染人体。 2)潜伏期--可从几天至几周,与原 发感染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 近有关。 3)引起破伤风
厌氧性细菌PPT精选课件
紧急预防和治疗:早期足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tetanus antitoxin,TAT) 注意皮试 和抗生素
特异性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百白破三联疫苗
免疫程序:3、4、5月 3次
2、7岁加强 2次
特殊情况
1次
20
产气荚膜梭菌
(C.perfringens )
1、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主要病原菌 2、厌氧芽孢梭菌
抵抗力强 耐受煮沸60min,干热100℃ 1h可被破坏 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十年 繁殖体与其他细菌相似
繁殖体对青霉,局部繁殖,不扩散到血流 1、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伤口的厌氧微环境是本菌生长繁殖和致病的 重要条件): 伤口深而窄(如刺伤) 混有泥土和异物,或大面积创伤,坏死组织、 凝血块较多 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感染
8
2、致病物质
致病物质
病菌产生的外毒素
即: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痉挛毒素是主要致病物质,属神经毒素 毒性极强,不耐热,可被胃蛋白酶破坏 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力 有免疫原性,可产生抗毒素 可制备类毒素
9
3、致病机理
阻止上下神经元间 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造成骨骼肌 强直性痉挛
织结合非常牢固,一旦结合则抗毒素不能发生中 和作用)---------及早治疗 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
主动、被动
18
四、微生物检查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一般不进行 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 必要时厌氧培养
19
防治原则:一旦发病,疗效不佳,预防较重要
清创: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21
22
一、生物学性状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ppt课件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a
缺乏呼吸酶系统.氧对生长不利.
重要的厌氧菌:Main genera
G : 厌氧芽胞梭菌属
Habitat
杆菌 G : 双歧杆菌属
G : 类杆菌属
Gram-negative bacilli Bacteroides类杆菌属 Colon Fusobacterium梭杆菌属 Mouth, colon + Gram-positive bacilli 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 Mouth, colon (外源性或内源 Propionibacterium丙酸杆菌属 Skin + Actinomyces放线菌属 性混合感染 Mouth ) 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属 Vagina Eubacterium真杆菌属 Mouth, colon Gram-positive cocci Peptostreptococcus Colon 正常菌群 Gram-negative cocci Veillonela韦荣球菌属 Mouth, colon 条件致病
双层溶血环
Nagler反应
汹涌发酵
致病物质
荚膜 外毒素(10余种,包括胞外酶)
α毒素(最强、作用) 不耐热肠毒素(致腹泻)
毒素型(致病的主要为A型)
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和胞外酶
毒素 致 死 毒 素 肠毒素 活 性 卵磷脂酶,增加血管通透性,溶血,坏死 坏死作用 通透性相关酶 坏死,ADP核苷转移酶 溶血 溶血素,细胞毒素 胶原酶,明胶酶,坏死 蛋白酶 透明质酸酶 DNA酶 改变肠粘膜通透性,肠毒性,细胞毒性
所致疾病
–气性坏疽:60~80%由A型菌引起 –食物中毒(1-2d自愈):
11 厌氧性细菌——【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
梭杆菌属 Fusobacterium
革兰阳性
杆菌
球菌
丙酸杆菌属 Propionibacterium
消化链球菌属 Peptostreptococcus
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
真杆菌属 Eubacterium
放线菌属 Actinomyces
二、致病性
1. 致病条件 (1)寄居部位的改变:由于机械或病理的损伤如手术、拔 牙、肠穿孔,长期或多次静脉或其他部位插管等,皮肤、黏 膜屏障被破坏,细菌进入非正常寄居的部位而引起感染。 (2)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如患慢性消耗性疾病、使用激素 或免疫抑制剂、婴儿、老年人等。 (3)菌群失调:如长期使用抗生素。 (4)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如组织坏死、缺血、有异物存 在;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共生,使局部氧化还原电势下降, 利于厌氧菌生长。
①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 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迟缓性麻痹;②毒素经内化作 用进入细胞内由细胞膜形成的小泡中,并保留在神经肌肉 接头处;③毒素由细菌死亡自溶后释放。
2.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为毒素性食物中毒,而非细菌感染。肉毒中毒 的临床表现与其他食物中毒不同,胃肠道症状很少见,主要 为运动神经末梢麻痹。 ➢婴儿肉毒病:1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其肠 道的特殊环境及缺乏拮抗肉毒梭菌的正常菌群,当食入肉毒 梭菌芽胞污染的食品后,芽胞发芽繁殖,产生的毒素被吸收 而致婴儿肉毒病。严重者因呼吸肌麻痹导致婴儿猝死。
疱肉培养基中生长
双层溶血环
Nagler 反应
汹涌发酵
1. 致病性 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有些外
毒素即为胞外酶。有荚膜,侵袭力强。外毒素有α、β、γ、 δ、ε、ι、η、θ、κ、λ、μ和ν12种。
厌氧性细菌概述.pptx
DNA 酶
±
神经氨酸酶
改变神经节苷脂受体
+
其它
肠毒素
肠毒素、细胞毒素
+
+ 大多菌株产生;± 某些菌株产生;-不产生;nt 未研究
+± ++ ++
nt +
±±
±±
+
+
+
t
致病物质
• α毒素 –以A型产生量最大 –分解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形成的复合 物,造成细胞溶解,引起血管通透性 增加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肝脏、 心功能受损 –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 β、ε、ι毒素 –引起坏死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致病物质
• 肠毒素 –不耐热的蛋白质,100°C瞬时被破坏 –在结肠经胰酶作用后,其毒力能增加3 倍 –整段肽链嵌入细胞膜,破坏膜离子运 输功能 –可作为超抗原
所致疾病
• 气性坏疽 – 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及其他梭菌引起
– 气性坏疽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 险恶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a)
概述
• 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 •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
– 厌氧芽胞梭菌属 – 无芽胞厌氧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概述
• 大多为严格厌氧菌,革兰染色阳性 • 芽胞直径比菌体粗,使菌体膨大呈梭状,
对热、干燥和消毒剂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 除产气荚膜梭菌等极少数例外,均有周
– 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 部组织缺血
– 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的伤口
致病因子
• 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 •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1 厌氧菌
经伤口而入
伤口深,盲端,有泥土杂物污染 其他杂菌共同感染
厌养环境
2016/5/9
Anaerobic Bacteria-Junqi's Lecture
10
芽胞出芽
形成
繁殖体
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
沿神经纤维 间隙
血流
淋巴液
2016/5/9
Anaerobic Bacteria-Junqi's Lecture
(二)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严格厌氧 血平板上,有β溶血 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
2016/5/9
Anaerobic Bacteria-Junqi's Lecture
7
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例讨论
男:54岁,农民,入院前五天撒猪粪时不慎,左手 掌被竹签刺入,当时无特殊处理,伤口表面慢慢 结痂,但稍有肿胀三天后患者自觉乏力,张口进 食有些阻力,头颈活动稍受限制。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阻止 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基 丁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 的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 强直性痉挛。
2.内在化作用
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 达运动神经元胞体,进入传入神经末稍,最终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2016/5/9
Anaerobic Bacteria-Junqi's Lecture
21
3.膜的转位
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 膜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 质溶胶。
4.胞质溶胶中作用靶的改 变
分子量约150 kDa;B链(重链)是与神经节苷脂 结合的单位;A链(轻链)具有毒性作用(锌内肽 酶),轻链和重链之间由二硫键连结。
2016/5/9
Anaerobic Bacteria-Junqi's Lecture
厌氧菌课件ppt
应在20~30min内处理完毕,最迟 不超过2h,防止标本中兼性厌氧菌过 度生长,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如不能 及时接种,应将标本保存于室温(因 冷藏对厌氧菌有害)。
二、检验程序
临床标本
肉眼观察及 有无气味
直接涂片 染色镜检
需氧培养
分离培养
(接种非选择性及选择性培养基)
增菌培养
(接种液体培养基)
厌 氧培 养
产黑素普氏菌
四、鉴定试验
初步鉴定;菌体形态、染色反应、菌落性状、对某 些抗生素的敏感性;最后鉴定:依据生化反应和终末代 谢产物。
1. 形态与染色:对其鉴定较为重要。
2. 菌落性状:包括其形态、大小、色素、 荧光及溶血等。
色素:产黑色素普雷沃菌、不解糖紫单胞菌 —
2~10天—黑色素
龋齿放线菌 3~4天 粉红色色素
卡那万古冻溶血平板(KVLB,可抑制大多数兼性厌氧
菌,使产黑色素普雷沃菌早期产生黑色素)
FS培养基(梭杆菌选择培养基)
VS培养基(韦荣球菌选择培养基)
CCFA培养基(艰难梭菌)
上述培养基使用注意:①尽量使用新鲜 培养基,2~ 4h内用完;②使用前放入无氧环 境,预还原处理24~ 48h;③也可采用预还原 灭菌法制备的培养基;④液体培养基应煮沸 10min,驱除溶解氧,并迅速冷却,立即接种。
胞外酶快速鉴定试验:利用厌氧菌产生 的酶,与少量的生化基质反应,不需培养,只 需浓菌液即可,4小时可观察结果。
6. 气液相色谱技术
厌氧罐
厌氧袋
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的基本配置
MicroScan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
衣氏放线菌在厌氧血平板上的光滑型菌落
MicroScan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
《厌氧性细菌》PPT课件
23.01.2021
精选ppt
19
对受伤病人的处理原则 1.处理伤口:
原则:破坏厌氧环境,造成有氧环境 2.特异性紧急预防:注射TAT
①询问病史 ②皮试:阳性:必要时脱敏注射 ③使用过类毒素的人,只需追加注射一次类毒素 ④在使用抗毒素的同时,注射类毒素作人工
自动免疫 ⑤抗生素(青霉素)
23.01.2021
• 概述: • 引起外源性感染---破伤风 •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人和动物
肠道
23.01.2021
精选ppt
5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G+细长的杆菌 芽胞: 园形 位于菌体顶端 芽胞直径大于菌体横径 似鼓锤状
23.01.2021
精选ppt
6
23.01.2021
精选ppt
7
(二)培养特性
23.01.2021
精选ppt
11
• 痉挛毒素的作用机制
神经毒作用 主要作用于脑干神经细胞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 裂解储存的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 中枢超常反射 → 骨骼肌兴奋性↑↑→ 骨骼肌痉挛→ 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破伤风特有的症状
23.01.2021
精选ppt
12
正常反射:
• 当一侧肢体屈肌的运动神经元受某种因素刺激 而兴奋时→冲动传导给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 抑制介质(γ-氨基丁酸)→抑制同侧伸肌的运 动N元 →肌肉松驰 • 屈肌兴奋后→同侧支抑制性N元(Renshaw Cell)负反馈抑制→使屈肌群不致过度收缩
23.01.2021
精选ppt
10
• 痉挛毒素的特点:
①最初合成一条多肽链→细菌蛋白酶裂解 轻链(A链):毒性作用 重链(B链):与神经细胞的受体 (N节苷脂)结合
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
第十一章厌氧性细菌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大群种类繁多、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厌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的体内。
无芽胞厌氧菌主要存在于人体及动物体内,特别是肠道、口腔、止呼吸道和泌尿道等处,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
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通常占有绝对的优势。
正常情况下,菌群保护相对平衡,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发生菌群失调,或机体抵抗力减退,则可导致内源性厌氧菌感染。
第一节厌氧芽胞杆菌厌氧芽胞杆菌只有一个属,称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简称梭菌属,分四组,118个种,大多为严格厌氧菌,少数可在微氧环境中繁殖,G+,都能产生芽胞,芽胞直径大多比菌体宽,使菌体膨大成梭形,故得名。
芽胞的形状和位置在鉴别上有意义。
除产气荚膜梭菌等极少数例外,均有鞭毛,无荚膜。
芽胞发芽形成繁殖体后,可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在人类主要引起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肉毒中毒等。
一、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是破伤风的病原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
世界上每年约有100万病例发生,死亡率为20%左右。
(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0.5~0.7um×2.1~18.1um ,周身鞭毛,无荚膜,芽胞呈圆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菌体宽大,似鼓槌状,是本菌形态上的特征。
繁殖体为G+,培养久后,带芽胞的菌体易转为G—。
2、培养特性专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0~7.5,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平板上培养24~48小时后,可形成直径1mm 以上不规则的菌落,中心紧密,周边疏松,似羽毛状菌落,易在培养基表面迁徒扩散。
在血平板上有明显β溶血环,在疱肉培养基中培养,肉汤浑浊,肉渣部分被消化,微变黑,产生气体,生成甲基硫醇(有腐败臭味)及硫化氢。
厌氧菌ppt课件
三、临床常见的厌氧菌
• (一) 厌氧性球菌 • (二)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三) 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四) 梭状芽胞杆菌属
(一) 厌氧性球菌
• G+C:主要包括消化球菌属(黑色消化球
菌Peptococcus niger)和消化链球菌属 (Peptostreptococcus anarobius)等9个种。
表1-2 不同部位标本采集法
标本来源 封闭性脓肿 妇女生殖道 下呼吸道分泌物
胸腔 组织 尿道 窦道、子宫腔、 深部创伤
收集方法 针管抽取 后穹窿穿刺抽取 肺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 无菌外科切开 上阴部膀胱穿刺 用静脉注射的塑料导管 穿入感染部位抽吸
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棉拭子取材,并采用 适合的培养基传送,做厌氧菌培养,最理想 是能取得组织标本,因厌氧菌在组织中比在 渗出物中更易生长,而且组织标本可真实反 映出感染过程的细菌学变化。
3.厌氧菌的感染遍及临床各科,且多为混合感染;
4.厌氧菌对常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而对甲 硝唑(灭滴灵)普遍敏感。 5.厌氧菌的分离鉴定较繁琐,目前国内大多医院尚 未开展此工作,而发达国家早已列为临床检验常规。
种类
•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芽胞厌氧菌,
另一类是无芽胞厌氧菌。
•据目前最新资料显示,有芽胞厌氧菌只有
以及深部脓肿渗出物,经气管抽取的肺 渗出物或直接由肺抽取渗出物以及其它组 织穿刺液等。
下列标本无送检价值,不宜做 厌氧菌培养:
①鼻咽拭子;②齿龈拭子;③痰和气管 抽取物;④胃和肠道内容物、肛拭;⑤接近 皮肤和粘膜的分泌物;⑥褥疮溃疡及粘膜层 表面;⑦排出的尿或导尿;⑧阴道或子宫拭 子;⑨前列腺分泌物。
每次标本接种前均应观察标本的性状,包括标本 的气味、是否脓性、带血或腐败物质等,厌氧菌的 代谢产物中有某些带气味的物质,对厌氧菌的鉴定 很重要。均要求详细记录 。
第11章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2.1110 :07:441 0:07De c-2011 -Dec-2 0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10:07:4410:07:4410:07Friday, December 11, 2020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2.1120.12.1110:07:4410:07:44December 11,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2.112020年12月 11日星 期五10时7分44秒20.12.11
谢谢大家!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2.1120.12.11Friday, December 11,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0:07:4410:07:4410:0712/11/2020 10:07:44 AM
4、外毒素 类毒素 抗毒素 (TAT,TIG)
(二) 致病条件:
1、窄而深的伤口或盲端;
2、局部组织缺血,供氧不足; 3、同时存在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的混合感染。
❖(三) 致病特点 (
❖
1、破伤风为创伤性感染; 2、致病需特定条件; 3、破伤风梭菌仅在感染局部繁殖, 产生毒素,毒素体内扩散而作用于 中枢神经系统;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0时7分44秒 上午10时7分10:07:4420.12.11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1120.12.1110:0710:07:4410:07:44Dec-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10时7分 44秒Fr iday, December 11, 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芽胞-----|
--->繁殖---->毒素----|
╰-脐带断端 风
╰-新生儿破伤
Hale Waihona Puke (脐风)❖ 发病特点为骨骼肌强直性痉挛、抽搐,可因窒息 或呼吸衰竭死亡。
一、生物学性状
❖革兰染色阳性(形成芽胞时易变 为阴性),菌体细长。有周身鞭 毛。
❖芽胞正圆形,比菌体粗,位于菌 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 为本菌特征。
1.气性坏疽(特点): (1)严重创伤感染性疾病; (2)致病条件同破伤风梭菌; (3)细菌多侵入臀部、大腿、 肩胛等肌肉较厚部位;
(4)主要致病物质为α毒素及多种侵袭 酶,α毒素具有卵磷脂酶活性;
(5)临床表现:肌肉坏死,组织水气肿, 触摸有捻发感,并有恶臭。严重者组织 胀痛剧烈,止痛药无效。病菌产生的毒 素和组织坏死的毒性产物被吸收入血, 引起毒血症、休克,死亡率高。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婴儿肉毒病
特定条件
无芽胞厌氧菌——正常菌群—》内源性化脓感染
(G+/G—,球/杆形)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Clostridum) 破伤风梭菌(C . tetani)
❖ 破伤风在公元前460年就有记载,但病原菌—破 伤风梭菌直到1884年才被发现。
污染╭-创口 ? 发芽 痉挛 ? ╭- 破伤风
❖(三)特。异性治疗
对已发病者,应早期、足量 使用10~20万单位 TAT紧急治 疗。 注意:使用TAT前一定作皮肤 试验!过敏者可采用脱敏注 射法、用人抗免疫球蛋白或 中药汤剂
产气荚膜梭菌
(C.perfringens)
❖一、 生物学性状
❖
*直接镜检—极有价值的快速诊断法 取深部创口组织或渗液—》涂片—》革 兰染色—》镜检—》镜下见:两端平切 及有荚膜的革兰阳性大杆菌;白细胞甚少 且形态不典型;并伴有其它杂菌。此三个 特点即可报告初步结果。早期诊断可避 免病人最终截肢或死亡。
4、以骨骼肌肉强直性收缩为突出临 床表现。
三、免疫性
❖ 主要是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 1、与游离毒素结合才能阻断毒素入侵易感细
胞,对结合型毒素无中和作用,注射TAT宜早 期、足量;
❖ 2、自然感染途径获抗毒素量较低,且免疫保 护性弱、不牢固;
❖
3、有效获得抗毒素途径为主动免疫或被动免 疫。
❖四、 防治原则
*离开组织或在无糖培养基中 易形成芽胞,芽胞卵圆形, 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不 比菌体粗。
❖
*在人或动物创伤组织中形成 荚膜。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 专性厌氧,代谢十分活泼。 & 牛乳培养基——“汹涌发酵现象” 是本菌的特征之一。 & 血培养基——形成双层溶血环。
双层溶血
❖二、 致病性
第12章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a)
❖1861年,巴斯德发现厌氧菌。 ❖厌氧菌培养技术的发明应用。
❖ 依能否形成芽胞,将厌氧菌分为两大类:
外毒素 厌氧芽胞梭菌属—致病菌—》特定病症—
(G+,梭形)
╭-破伤风梭菌--》破伤风
—| 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食物中毒;
|
坏死性肠炎
4、外毒素 类毒素 抗毒素 (TAT,TIG)
(二) 致病条件:
1、窄而深的伤口或盲端;
2、局部组织缺血,供氧不足; 3、同时存在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的混合感染。
❖(三) 致病特点 (
❖
1、破伤风为创伤性感染; 2、致病需特定条件; 3、破伤风梭菌仅在感染局部繁殖, 产生毒素,毒素体内扩散而作用于 中枢神经系统;
❖(一)般性预防 1、正确处理伤口,及时清创扩 创,双氧水冲洗、湿敷等; 2、大剂量抗生素的使用目的是 杀灭局部增殖的细菌繁殖体; 3、无菌接生,消毒脐带断端。
❖(二)特异性预防
❖
1、易感人群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包括军人、 6月~6岁儿童(白百 破三联疫苗,DPT)
❖
2、对污染性伤口而又未经基础 免疫者,应立即注射1500~3000 单位TAT作为紧急预防,同时注 射类毒素联合免疫,效果更佳。
❖ 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 主要是检查食物、呕吐物中的毒素。取食
物等制成悬液,沉淀后取上清液注射小鼠腹腔, 若有毒素,多与1~2天发病,出现麻痹等症状。
❖
四、 防治原则 主要是加强食品的卫生监督和管理;注意低
温保存食品,以防芽胞发芽;鼓盖或胀袋肉制 品,勿食用!!。 治疗肉毒病应尽早注射多价肉毒抗毒素,同时 对症处理。
❖ 2.食物中毒:
❖ 3.坏死性肠炎
❖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
❖
气性坏疽发展急剧,后果严重,应 尽早作出细菌学报告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可疑时将标 本接种至血琼脂平板或肉渣培养基 作厌氧培养,取可疑菌落进一步鉴 定,根据双溶血环、汹涌发酵等现 象作出判断。
❖四、 防治原则
* 预防:主要是对创伤及时进行清 创扩创。 * 治疗:则以对感染局部施行手术, 切除坏死组织,使用α抗毒素、高 压氧舱和大剂量青霉素等抗菌药物。
肉毒梭菌
(C.botulinum)
❖
引起严重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之一。
一、 生物学性状
*革兰阳性粗短杆菌,无荚膜,周身 鞭毛,芽胞呈卵圆形,位于菌体次 极端,宽于菌体,使菌体呈网球拍 状。
二、 致病性
1、食物中毒(特点):
(1)中毒食物 含有肉毒毒素的食 物如腊肠、火腿、罐头等肉制品及 发酵豆制品。 (2)单纯性毒素食物中毒,神经末 梢麻痹症状。
二、 致病性
❖(一) 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 1、嗜神经毒素,与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 神经细胞高度亲和;
❖ 2、作用机理:
释放 多肽链————
分解
* 联合作用
轻链(毒性中心):选择性封闭 抑制性突触
重链(结合中心):与神经细胞膜表面 神经节苷脂结合
3、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肠道中 的蛋白酶破坏;
(3)致病物质:肉毒毒素 *神经外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 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 肉弛缓性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 肌和心肌麻痹而死亡。 *是已知最剧烈的毒素。
❖2、婴儿肉毒病
*1976年首次报道; * 中毒食物,被肉毒梭菌芽胞污染 的蜂蜜等食品。 *好发年龄,1岁以下,特别6个月以 内的婴儿,因其肠道中缺乏拮抗肉 毒梭菌的正常菌群。 *患病婴儿最先引人注意症状是便闭、 拒乳、啼哭无力。 *死亡率不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