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待视野与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儿童文学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儿童文学翻译的方法与策略摘要: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儿童文学翻译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翻译时缺乏充分的理论指导,翻译的质量不符合标准,正是因为翻译水平的参差不齐,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必须采取一些方法与策略。
儿童是儿童翻译的目标读者,翻译者应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采取直译、意译、翻译等多元化的方法,翻译出受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方法翻译策略一、儿童文学特点分析(一)儿童文学具有教育性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属于初步成长阶段,也人格、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儿童文学作品应蕴含教育的作用,选择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儿童文学应具有教育性而不是说教性,更不是图解道德内涵。
它应该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真切感受的人或者物,再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采取生动的语言,为儿童构造出具有艺术性的形象,让读者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一)儿童文学具有趣味性儿童文学还应具有趣味性,采取具有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幼儿读者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阅读,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儿童最真实的反应就是对这部文学作品最真实的评价,儿童文学当中蕴含的情感也能够增添文章的趣味性。
采取幽默风趣的笔调,将儿童的心理、生活特征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使小读者具有一种亲切感,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增添读者的阅读兴趣,简洁的语言能够使他们更容易了解文章,并且更好的学习母语。
二、儿童文学翻译的技巧(一)运用拟声词译出音乐美拟声词还被称之为象声词,通过揣摩自然界与人类现实生活当中的各种具有声音的词语,拟声还可以作为汉英语言当中,一种表现力极强的修辞方法,将音乐的美感形象的展示出来,使文章达到形象逼真并通俗易懂的效果。
在英汉儿童文学当中,必定会运用到大量的拟声词,因此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就可以对拟声词进行套译,使译文当中充满欢乐的音乐美。
(二)运用叠音词译出形象美重复一个音节所构成的词语就是叠音词,其形式可以细分为三大类,包含着单叠型、双叠型以及部分叠型。
浅谈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
浅谈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加快,儿童文学翻译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由于不同文化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儿童文学具有独特的挑战,有必要提出符合儿童文学精神的翻译策略。
本文将介绍儿童文学翻译的专业知识,并讨论儿童文学翻译中的策略。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儿童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词语的翻译,更需要考虑到文化的因素,旨在传达原文作者所讲述的内容及意义。
翻译者需要把握被翻译作品的本质,通过理解原作的全部内容及内涵来保留原文中的文化特性。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考虑母语读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以便于译文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此外,翻译儿童文学不但应该注重正确的文学表达,也应该考虑读者的精神层面的接受度,使之能够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义,同时又与自身文化背景相适应。
这既要求译者在语言级别上准确、自然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又要求译者在文化级别上遵守本土文化背景的习惯和文化规范,以便读者得以深入体会原作作者的表达。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注意翻译的艺术性,以保持原文表达的节奏和逻辑性,使之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
翻译者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加入相应的比喻、描述、插句等,使翻译能够更具表现力和可读性,吸引读者阅读和理解。
同时,翻译者还应该注意把握住原文文体和结构,保持原文的风格。
翻译儿童文学时,可以尽量使用视觉性、口头性的语言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既省略了读者的理解成本,又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促进了读者的阅读欣赏和理解。
此外,翻译者还应该注意保持原著的结构,以便让读者更加清楚地把握到原文作者所想要传达的意义。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原文的文体特点,并尽可能遵循原文的结构,既保证了原文的文体特点,又把握住了原文的主旨,确保了原文的表达和意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之,翻译儿童文学时,翻译者需要注重原文的文化特点和表达的精神,考虑文体特点和结构,以及读者的接受度等因素,使翻译更加准确有效;同时,以确保原文的表达和意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从读者“期待视野”看儿童奇幻文学翻译的可接受性及其实践策略
从读者“期待视野”看儿童奇幻文学翻译的可接受性及其实践策
略
文学翻译是译者对原语文学作品进行跨语言文化再创造的过程。
文学创作要考虑目标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期待与接受,文学翻译同样也要考虑译语作品的可接受性问题。
“期待视野”是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接受主体在阅读文学作品前,自身所有经验的总和综合作用形成的审美期盼。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评判应当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与特点。
同样,文学翻译作品的可接受性如何也是文学翻译评价的重要内容。
这方面,接受美学理论对文学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从接受美学理论的“期待视野”视角来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习惯与审美期待,使译作在忠实于原语文本内容的同时,更好地适应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与特点。
本论文基于英语儿童奇幻小说The Train to Impossible Places的汉译过程,从“期待视野”视角出发,对儿童奇幻小说翻译的可接受性及其实践策略展开探讨。
本文作者结合翻译实例,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讨论并总结了儿童奇幻小说的翻译策略。
为更契合儿童奇幻文学目标读者的认知习惯与审美期待,在词汇层面,译者应当采用生动形象的口语化词汇,同时注重遣词造句的音韵感;在句法层面,译者应当使行文更贴近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与逻辑顺序,多用短句;在语篇层面,译者应当力求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使译文更加充满童趣。
浅析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浅析儿童文学翻译策略作为一本儿童文学的经典巨作,露西·蒙格玛丽的小说《绿山墙的安妮》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儿童和成人读者欢迎。
该书是公认的儿童文学畅销书,且特别适合儿童阅读。
本文研究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绿山墙的安妮》马爱农译本,译本语言活泼可爱,生动有趣,富有美感,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绝佳素材。
二、翻译策略(一)简单化儿童的理解能力是其接受文学文本的基础,因此儿童文学译者应将简单化作为一个重要翻译策略。
基于儿童读者有限的词汇量和较低的语言接受水平,译者必须尽量使用简单词汇,避免复杂词汇,从而使目标文本易于儿童理解和接受。
[例1]源文本:Marilla made no reply,but she hit the unlucky sorrel such avicious clip with the whip that the fat mare,unused to such treatment,whizzed indignantly down the lane at an alarming pace.(Montgomery,2010:50~51)目标文本:玛丽拉没有搭腔,但她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一下不幸的栗色马,这笔肥壮的母马从来没有被这么对待过,它狂怒1/ 6地迈开大步,冲下那条窄路。
(马爱农,2011:44)分析:“vicious”本意为“恶意的”,但马爱农并未将其直译为“恶意的”,而是用了一个更简单通俗的词语“狠狠地”。
“恶意的”这个词语比较高端,很可能超出了儿童读者的有限词汇量;小词“狠狠地”更易让儿童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理解玛丽拉对于马修私自将安妮带回绿山墙的恼怒之情。
(二)生动化基于儿童不善抽象思考的天性,平淡枯燥的目标文本语言易让他们失去阅读兴趣。
儿童在逻辑思考前,更倾向于想象思考,且易被具体形象和生动描述所吸引。
生动的文字描述不仅能使文本更加有趣,还能影响儿童的情绪,丰富其精神世界。
儿童文学文本的英译翻译策略
儿童文学文本的英译翻译策略儿童文学是儿童读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童话更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童话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从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受大量译入的国外儿童文学作品影响,中国儿童文学被正式提出,作为独立的文学领域被探索和发展,普遍称之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但相比成人文学,儿童文学受到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
国内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基于译入的国外儿童文学作品上。
少量优秀的国内儿童文学作品大多被忽略,更鲜有涉及本土作品英译输出。
儿童文学属于文学范畴。
儿童文学的翻译也参照遵从文学翻译原则。
但由于儿童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被边缘化,受到的关注度低,译者在翻译时很少考虑到此类读者群的特点及其特殊性,因此,儿童文学的翻译一直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标准。
事实上,儿童文学的翻译在其主题,结构与语言风格上都与成人文学大有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牢翻译的所有要素。
在此基础上,本土作品的英译输出才有可能。
笔者认为,儿童文学的翻译应根据翻译的具体文本,读者群以及译者的翻译目的制定具体的翻译策略。
一、儿童文学文本翻译的选择标准儿童文学当然是文学。
但儿童文学有其自身特点:“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陈子典,2003:43)。
尽管此类作品的受众是儿童,但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却是由成人来完成的。
在儿童文学文本的翻译中,译界也遵循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
前者要求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且原文文化特色受到目的语的文化规约;后者则要求保留源语语言的形式特色和文化因素(刘艳丽,杨自检,2002)。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当然无法只遵循其中一種方式进行操作,必须同时考虑到原文和译文,尽最大程度的将二者平衡。
正如杨绛先生曾指出的:“译者是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读者(1998:66)”。
本文将结合译者翻译目的,受众接受和源语文本三方面标准来衡量确立归化异化在儿童文学文本中的翻译应用。
儿童文学英译汉翻译策略
儿童文学英译汉翻译策略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功能派翻译理论(Nord,2001:9-13),其中目的论是该翻译理论的核心部分。
目的论主要强调:为适应译文的功能、新的交际环境和目的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译文读者的立场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功能得以很好实现。
该翻译理论与传统的“等值观”不同,翻译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既要尊重原文的故事情节又要符合译文的文化背景,以达到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从而本文结合《小公爵》的英汉翻译,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从译文的目标读者—儿童的特点出发,总结了翻译方法和策略。
1、直译加注与意译(1)直译加注英语和汉语之间虽有一些共同点,例如:英语中的一些单词、短语都能在汉语中找到意义相同的相对应的词或短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直译的方法将英文直接翻译过来。
如:He knew that his papa had been an Englishman.译:他知道他的爸爸曾是英国人。
但对于一些涉及国外文化的句子,虽然可以很轻松的通过直译翻译成中文,但对于不了解国外历史文化的读者尤其是儿童读者来说,并不能真正读懂文中所要表达的句子意思。
针对这1/ 5种情况,主要采用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例一:It was quite surprising how many things they found to talk about--the Fourth of July,for instance. When they began to talk about the Fourth of July there really seemed no end to it.译文:他们所谈论的话题都很让人吃惊,例如:他会谈论7月4日(美国国庆日)。
一说到7月4日的时候,真的是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这句话中,the Fourth of July很容易直译为7月4日,但对于儿童读者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日子对于美国人的真正意义,所以要采用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儿童本位论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案例一:《小王子》的翻译分析
详细描述
2. 文化差异:由于原作是一部跨 文化作品,翻译时需要考虑文化 差异,尽可能传递原作中的文化 意象和内涵。
总结词:《小王子》是一部充满 哲理的儿童文学经典,翻译中需 保持原作风格,注重传达作者的 独特语言风格和思想深度。
1. 语言风格:翻译中应保持原作 简洁、质朴的语言风格,避免过 于复杂的表达,以符合儿童的阅 读习惯。
供同样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保留原文的艺术风格 ,包括修辞手法、语言韵律等方面,让 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领略到原作的艺
术魅力。
贴近儿童的语境和语言习惯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使用贴近儿童的语境和语言习惯,让儿童能够更好地 理解和接受译文。
运用目标语言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译文更 具有儿童化的特点。
作品。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简单易 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抽象的
词汇和表达方式。
关注儿童的阅读体验,尽可能保 持原文的节奏和韵律,使儿童能
够享受阅读的乐趣。
保持原文的想象空间和艺术风格
在保持原文基本风格的基础上,适当调 整语言和表达方式以符合目标语言的习
惯和审美需求。
尽可能保留原文中的隐喻、象征等具有 丰富想象空间的元素,为译入语儿童提
语言与文化差异导致的问题 翻译技巧与策略不当导致的问题
读者接受度与反馈的问题
儿童文学翻译问题的原因分析
01
02
03
04
对儿童文学特点认识不足
对目标读者心理需求考虑不足
对源语言与目标语言文化差异 处理不当
对翻译技巧与策略运用不熟练
04
基于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以彼得·潘为例
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运 用接受美学策略能够让译文更 贴近目标读者的心理需求,增 强文化交流的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分析目标读者的审美习惯 和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传达 原作的精神内涵,促进跨文化 理解。
接受美学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 确性和生动性,使译文更易于 被目标读者接受,进一步促进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结合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本土 化处理,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读 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关注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殊性, 保持原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专业的儿童文学作品译者, 提高翻译质量和对目标读者的 关注度。
THANK YOU
汇报人:
翻译策略的创新和 突破有助于推动儿 童文学作品的国际 化发展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意义
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儿 童文学的发展
丰富儿童文学作品的多样 性和创新性
提升儿童读者对不同文化 的理解和认知
增强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 价值和艺术魅力
对未来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启示
重视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采 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语言风格。
《彼得·潘》的接受美学应用实例分析
儿童读者群体的定位:针对儿 童读者,注重语言的简单易懂 和趣味性的表达。
审美体验的传达:通过生动的语 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原著中的 奇幻场景和人物形象传达给儿童 读者,激发他们的审美体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化背景的考虑:在翻译过程 中,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儿 童读者,对原著中的文化元素 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释。
召唤结构:指文本中留下的未确定性和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和填充来参与文本 意义的构建。
期待视野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从《小王子》的汉译谈起
3 适 当采 用 成语 )
此 接受
j m rprihesyrd 6si tu su i 6aa o e ep6 a sae erus , ot el l rprtn a r ,le l i
df el if i i e.
荚 学 一 方 面给 儿 童 文学 翻 泽提 供 了新 的理 论 基 础 , 一 方 面给 儿 另
马 振聘 译 : 准 备靠 自 己去 完 成一 项 困难 的 修理 工 作 。 占克 我 『 { 希译: 我就 打 算 单枪 匹马 来 完成 一 项 困难 的修 复工 作 。“ t s u” tl e] ot 马振 聘 译 为 “ 自 己” 周 克希 译 为成 语 “ 枪 匹 马 ” 单 枪 匹 马” 靠 , 单 。“ 这 一 成 语 意 为 只身 完 成 一 项 任 务 。 这 个 成 语 对 中 国读 者 并 不 陌 生 , 能 表 现 出 “ ” 个 人 在 沙 漠 一 休 息 飞机 孤 立 无 援 的境 地 。 更 我 一 k “ 单枪 匹马 ” 生 动 具体 符 合 中 国读 者 的 语境 。 更 ( ) 用适 当 的修 辞 格 2采
语, 口语 中 不 常 见 , 说 说 ” 口 语 , 显 明 了 。 “ 是 浅
各个 领 域 的研 究 。虽 然 接受 美 学 应 用 于 翻译 理 论 已 有 多年 , 但学
界 还 没有 大 规 模应 用 在 儿童 文学 翻译 中 。儿 童 文 学 译作 的 目标 读
者为 儿 童 , 有其 特殊 性 。 受美 学 强 悯 “ 者 L 心 ” 儿童 文 学 译作 接 读 f I , 须 以 儿 奄 读者 为 中心 , 译 文 简 明易 懂适 合 儿童 阅 读 使
儿童期待视野的变化与当今儿童文学翻译——以《哈利·波特》翻译为例
随着读者对 异域 文化 日趋熟悉 , 他们对 外国文学 作 品的文学期待 以及 对异 域风情 的生 活期 待也 逐渐 发 生变化 。儿 童 已不满 足 于仅仅 阅读 中国化 十足
的外 国儿 童文学作 品 , 而更 希望读 到原汁原 味或最大 限度地保 留异 国情调 的译作 。
( ) 二 当今 儿 童 文 学 翻 译
的专门研究却 少得 可怜 。儿 童文学 翻译研 究在 国际
上已经起步 , 但在 中国这一领域 的研究还未深入 。国 际译界名刊 Me 在 2o t a 0 3年举办 了一期儿童文学翻译
就是文学 的期 待 视野 J 。期待 视 野 主要有 两个 形 , ’
态: 其一是 在既 往的 审美 经验 ( 对文 学类型 、 形式 、 主 题、 风格和语言 的审美经验 ) 基础 上形成 的较为狭 窄
陆版译 本为例 , 探讨儿童期待视野的变化对 当今 儿童文学翻译 的影响及启示。
关 键 词 : 童文 学 翻 译 ; 受 理论 ; 儿 接 期待 视 野 ; 译策 略 翻 中 图分 类 号 :0 9 H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1 1 (O 9 0 0 8 0 17 0 2 20 ) 6— 0 6— 4
V0 . No 6 18 . De . 0 9 e2 o
一 语 言 研 究
儿 童 期 待 视 野 的 变 化 与 当今 儿 童 文 学 翻 译
— —
以《 哈利 ・ 波特 》 译 为例 翻
胡君
( 中南大学 ,湖南 接受理论的角度探讨儿童文学的翻译 , 并结合接 受理论 中“ 期待视 野” 一概 念, 哈利 ・波特> 这 以《 大
接受理论 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 视野 融合 ” 只有 ,
浅谈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
浅谈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随着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翻译已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儿童文学翻译是文学翻译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将外国文学作品传播到中国,还可以传播中国文化到世界各地,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学的交流与和谐。
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理解儿童文学作品而进行翻译呢?在翻译技术上应该注意哪些策略呢?本文就此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首先,儿童文学翻译需要翻译者有一定的文学功力。
儿童文学作品的表达力极强,其语言的特点也与成人文学大不相同,因此,翻译者需要运用充分的文学功力,从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两个方面来理解原文,以更好地诠释儿童文学情节。
值得一提的是,文学功力还必须在儿童文学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发挥,以正确表现原文中的文学意象与文学符号。
其次,儿童文学翻译要求翻译者要瞻前顾后,严格按照原文进行翻译。
首先,记住原文的语言特点,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特点;第二,坚持翻译原则,比如语言统一原则,意群统一原则等;第三,重视文化审美,尽量保持原文的文化审美,在翻译时,不能为了表达原文文学特点而偏离翻译原则。
此外,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应注意儿童文学的特殊形式,如童话、神话等。
这些文学形式的翻译将成为翻译者的一个考验,翻译者要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些文学形式的文学特点,把它们转换成中文,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学风貌。
最后,儿童文学翻译应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以适应不同的语种特点和文化背景。
例如,在翻译中可能需要文学艺术上的运用,比如将原作中的押韵翻译成中文,或将一句话中的形容词或词语进行替换等;另外,也可以加强翻译过程中的审查,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准确性,确保最终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准确的,受众满意的。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把握好以上的策略,才能确保翻译的精准度,确定作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儿童文学翻译更加准确有效。
仅有正确的方法和技术,才能使读者们的阅读体验达到最佳效果。
儿童文学英译汉翻译策略
儿童文学英译汉翻译策略
儿童文学翻译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细致入微的翻译策略来确保原作的精神和魅力在翻译中得以保留。
以下是一些可以应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
1.保持语言简洁明了: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应避免使用过于繁琐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儿童读者往往对简单清晰的语言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译者应力求保持原作的简洁性。
2.准确传达情感:儿童文学往往通过情感表达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传达故事的主题。
翻译者应致力于准确传达原作中的情感氛围,使读者能够体会到故事中的各种情感。
3.考虑文化背景:儿童文学通常涉及特定文化背景的元素,如传统习俗、民间故事等。
翻译者需要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并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来传达这些元素,以确保读者在阅读翻译作品时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化元素。
5.平衡文字的直译和意译:在翻译儿童文学时,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平衡直译和意译的使用。
有时,在保持语法结构和语言风格的同时,直译可能更适合。
而在其他情况下,由于文化差异或语言难以准确传达一些含义,意译可能更为恰当。
6.清晰表达角色和对话:儿童文学中的角色和对话是故事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者应确保角色个性在翻译中得到准确传达,并使对话内容自然流畅,易于理解。
7.注重儿童读者的接受程度:翻译者应考虑到目标读者群体的年龄和背景,确保翻译作品符合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兴趣。
这也包括选择适当的词汇和句式,以及调整句子的长度和复杂度。
总之,儿童文学的翻译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对目标读者的了解。
通过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翻译者可以在保留原作精神的同时,让儿童读者能够享受到优秀的翻译作品带来的乐趣。
从儿童期待视野角度探讨哈利·波特文学翻译
从儿童期待视野角度探讨哈利·波特文学翻译作者:崔慈行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7年第5期《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作为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在全世界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
在传入中国以后,该作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儿童读者的追捧。
这一作品用简单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接一个传奇故事。
整部作品以魔法、奇幻、巫术为线索,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作品的新奇性激发了儿童读者的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
毫无疑问地说,儿童文学翻译对于繁荣儿童文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由于儿童是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人群,所以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期待视野。
另外,对儿童期待视野变化的关注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以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为例,试从儿童期待视野角度分析儿童文学翻译。
一、作者及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翻译(一)作者简介随着1997 年首部作品《哈里·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以及2007 年的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the Deathly Hallows)的问世,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以狂风暴雨之势席卷多数西方国家。
当时作品的追捧者不仅有儿童,还有成年人。
截至作品问世的第二年,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已被翻译成73 国语言,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广为流传。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作者是J. K.罗琳(J. K.Rowling),她出生于1965 年7 月31 日的英国格温特郡(Gwent)。
其父亲是一名退休管理人员,母亲是一位实验室工作人员。
在作者童年时期,母亲经常给她讲小故事,于无形中培养了她对知识的兴趣与渴望。
罗琳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在六岁那年就完成一篇关于兔子的故事。
罗琳在成长过程中有两次搬家的经历,第一次是从英国西南部的耶茨小城(Yates)移居到靠近英国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的温特伯恩小城(Winterbourne)。
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很少去思考儿童的世界。
我们对于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缺乏真正的了解。
然而,儿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他们对于文学的接触和阅读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儿童、儿童文学以及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和挑战。
首先,理解儿童的需求是促使我们创作儿童文学的动力之一。
儿童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需求与成年人不同。
他们对情节、角色和幽默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喜好。
因此,儿童文学需要以他们为中心,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儿童文学也是一种教育工具,帮助儿童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和处理情感。
通过儿童文学,儿童可以学习如何处理友谊、家庭关系和成长中的挑战。
优秀的儿童文学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儿童文学的翻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儿童文学不仅仅需要准确地翻译,还需要传递作者的原意和意图。
一个好的儿童文学翻译应该能够保留原著的情感和风格,使读者有一种亲近原作的感觉。
这需要译者具备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和儿童心理的能力。
儿童文学翻译也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部分内容或细节在翻译过程中被改变,以适应目标文化的审美和价值观。
如何在保持原作风格的同时,使翻译的作品更贴近目标读者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谨慎权衡的问题。
除了语言上的挑战,儿童文学翻译还需要考虑到年龄段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文学兴趣和阅读能力。
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年龄段,适当调整语言表达和叙事方式,使翻译作品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给不同文化的儿童提供了接触外国文学的机会,丰富了他们的阅读体验,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翻译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有助于拓展儿童文学市场,提升儿童文学翻译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儿童文学翻译也需要译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他们需要对儿童文学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需要与儿童文学作家保持紧密的合作和沟通,以确保翻译作品的质量和可读性。
儿童期待视野与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三、儿童期待视野和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是否应该坚持以归化为主? 归 化是否是儿童文学翻译的归途?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译 者选择何种翻译策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时代文化背 景、源语文本类型、翻译委托人的要求、译者的翻译观念和 水平、翻译目的及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等等。 下面拟结合 儿童期待视野探讨新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1.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 作为接受理论的奠 基人,姚斯(Jauss)强调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 所谓期待视 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 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 求,在具体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在期 待视野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是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新 作品之间,应当有一个适度的审美距离,一方面,作品应当 使读者出乎意料, 超出他原有的期待视野, 使读者感到振
at the state of him,the filthy layabout! Look at his hair ! ”[10]17 马 爱 农 ,马 爱 新 译 [11]9:“不 用 说 ,他 肯 定 是 个 坏 蛋 ,”费 农
姨父从报纸上方盯着那个罪犯, 粗声粗气地说,“你看看他 这副样子,十足一个下三滥! 看看他的头发! ”
(盐城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摘 要: 归化和异化是儿童文学翻译中的一对基本翻译策略。 儿童期待视野影响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的选择,不同历史 时期的儿童期待视野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新时期的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涉及文化意义的翻译时,应该坚持辩 证发展的眼光,选择“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适度翻译策略。
儿童期待视野的扩展与当今儿童文学翻译——以《哈利·波特》翻译为例的开题报告
儿童期待视野的扩展与当今儿童文学翻译——以《哈利·波特》翻译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所接触到的信息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过载和平面化等问题。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知启蒙、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广大儿童家长的关注。
而儿童文学翻译作为让各国孩子们共同享受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桥梁,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本研究将以当今备受孩子们追捧的《哈利·波特》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翻译对儿童视野的扩展有何作用。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以《哈利·波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原文和翻译文本,剖析翻译如何在儿童视野的扩展方面发挥作用。
具体内容包括:(1)分析原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元素在翻译中的呈现形式。
(2)研究译者如何根据目标读者的不同背景和认知水平,对原文进行调整和删减。
(3)剖析翻译对儿童文学作品品质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途径本研究将采取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旨在从多个角度对翻译对儿童视野的扩展作用进行探究。
首先,在文本分析方面,将比对原文和译文,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策略和手法。
其次,在问卷调查方面,将通过向读者和家长发放问卷,收集他们的阅读反应、观点、意见等信息。
最后,在内容分析方面,将对研究结论进行概括和总结。
四、预计成果和贡献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儿童文学翻译对儿童视野的扩展作用,以《哈利·波特》为例,旨在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同时,研究成果有望为译者们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他们的翻译质量和水平,推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期待视野下的童话翻译简论——以金波童话译本为例的开题报告
儿童期待视野下的童话翻译简论——以金波童话译本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童话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类型,无论在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童话中包含着大量的象征性语言和形象,这些象征性语言和形象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并引导他们受到不同的文化影响。
翻译是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桥梁,对儿童童话类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至关重要。
金波是我国著名的童话翻译家,在童话翻译领域有很高的声誉,其童话译本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儿童的课堂教学和家庭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金波童话译本,深入探讨金波童话译本在儿童期待视野下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探讨童话翻译的规范性、可读性、可理解性和接受度等问题,旨在为我国童话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提供借鉴。
二、研究内容1、童话翻译的重要性及翻译难点分析;2、童话儿童期待视野的分析和童话中所包含的文学元素;3、金波童话译本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的分析;4、童话翻译的规范性、可读性、可理解性和接受度的问题探究;5、结合金波童话译本的实际翻译案例,分析其翻译的成效和局限性。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对童话的翻译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童话的文学特点及其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其次对金波童话译本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进行分析和比较,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金波童话译本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翻译技巧的成功因素和局限性,提出改善翻译质量的建议和方案。
四、预期结果本文将通过分析金波童话译本,深入探讨童话翻译的规范性、可读性、可理解性和接受度等问题,为童话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本研究将探讨童话文学中的文学特点及其与翻译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提供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 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翻译 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1]。 儿童文学 翻译亦是如此。 本文拟从翻译策略角度对“五四”以来的儿 童文学翻译作简要回顾, 并结合时代背景和儿童期待视野 提出新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应该与时俱进,采取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的适度翻译策略。
at the state of him,the filthy layabout! Look at his hair ! ”[10]17 马 爱 农 ,马 爱 新 译 [11]9:“不 用 说 ,他 肯 定 是 个 坏 蛋 ,”费 农
姨父从报纸上方盯着那个罪犯, 粗声粗气地说,“你看看他 这副样子,十足一个下三滥! 看看他的头发! ”
例二: 原文:“It’s because of you,Percy,”said George seriously. “And there’ll be little flags on the hoods,with HB on them—” “—for Humongous Bighead,”said Fred[10]83. 马爱新,马爱农译[11]37:“是因为你啊,珀西,”乔治一本正 经地说,“引擎罩上还插着小旗子,上面写着HB—” “—奇大无比的脑袋。 ”弗雷德说。 (男学生会主席或男 生头儿的英文是Head Boy,“奇大无比的脑袋” 的英文Humongous Bighead首字母缩写也是HB, 这里是弗雷德在故意 取笑珀西。 ) “HB”是“Head Boy”的缩略语,是俗语的一种。 正如当今 许多青年人熟知并常使用的“BF”(boy friend)代表“男朋友” 一样。 译者在译文中采用了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此种翻译策 略保留了原文中的异质成分, 使译文不仅能够满足小读者 的期待视野,还能够起到丰富语言文化的作用。 面对新时期的儿童期待视野和中西方文化差异, 完全 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因为读者 永远无法知道对方的文化习俗 。 [13] 所以,译者如果对当今儿 童的阅读期待和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还停留在改革开放 之前的认识水平,坚持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有时为了 让小读者理解和接受译文甚至把外来文化移植到中国文化 中,就无异于刻舟求剑。 然而, 异化策略并非万能的。 译者在语言转换的过程 中,经常会遇到种种障碍,有些障碍甚至是难以逾越的,如 果仍然一味坚持异化译法,甚至是逐字逐句死译硬译,就势 必导致译文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例三: 原 文 :Tom woke Harry the next morning with his usual toothless grin and a cup of tea[10]69. 郑 须 弥 译 [12]42:第 二 天 早 晨 ,汤 姆 和 往 常 一 样 ,用 他 那 没 有牙齿的微笑和一杯茶叫醒了哈利。 马 爱 新 ,马 爱 农 译 [11]41:第 二 天 早 晨 ,汤 姆 像 往 常 一 样 端
意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加工改制, 是一种融翻译和创作为 一体的翻译方法[4]。 从全国解放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国内 译介的主要是前苏联的作品, 该时期的翻译策略以归化为 主, 如任溶溶先生曾说:“我是把原作者用外国话说给小朋 友听的话用中国话说给我们的小朋友听。 ”改革开放以来, 在国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影响之下, 不少中国学者从跨 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但在翻译策略问题上,归 化的声音要高于异化的声音。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如徐 德荣认为鉴于儿童文学的本质和读者的特殊性, 儿童文学 翻 译 就 应 该 是 一 种 “透 明 ”的 翻 译 ,译 者 应 该 尽 量 “ 隐 身 ” [5], 高存坚持儿童文学翻译应坚持“晓畅”的原则,袁毅认为“归 化是儿童文学翻译的归途”,等等[6]。 只有少数学者倾向于异 化的 翻 译 策 略 ,如 刘 秉 栋 认 为 儿 童 文 学 翻 译 应 以 儿 童 为 本 , 不能只为提供阅读便利,而一味迁就和改写原文意思,或是 丢掉外来文化的特质,只译出实际意义[7]。
郑须弥译[12]10:“不用告诉我们他不怀好意,”弗农姨父哼 着鼻子说, 眼睛越过他正看着的报纸上方瞪着那名犯人, “瞧他那副德性,一副脏相! 看他那头发! ”
马爱新和马爱农把“the filthy layabout”译作“十足一个 下三滥”。 “下三滥”这个词语具有中国文化色彩,指三个行 业:捏脚的,剃头的,按摩的。 现多指下贱、没出息的人。 古代 分三教九流, 另有一说法,“下三滥” 指九流中的后三流:娼 (娼妓),书(书生),丐(乞丐)。 很明显,译者采用了归化法,把 其移植到了中国文化中。 笔者认为, 此种译法属于归化过 度 ,这 样 做 不 仅 不 能 满 足 小 读 者 的 期 待 视 野 ,反 而 会 引 起 文 化 错 位 ,认 为英 国 社 会 中 也 分 “三 教 九 流 “。 “filthy”和 “lay about”的字面意思分别是“污秽的”和“懒惰者”。 郑须弥译为 “一副脏相”则简洁明了,描述出了小天狼星布莱克刚从监 狱逃出来时蓬头垢面的邋遢样子。
一、归化和异化 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策略最初由德国著名神学家、语 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艾尔马赫 (Schleiermacher)于1813 年在著名论文《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 他认为,要帮助译作 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况下正确而完整地看懂原作, 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尽量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让作者 靠近读者;另一种是尽量不打扰作者的安宁,让读者靠近作 者 。 1995 年 , 美 国 著 名 翻 译 理 论 学 家 劳 伦 斯·韦 努 蒂 (Lawrence Venuti)结合施氏对以上两种翻译途径的描述,在 《译者的隐身》中将第一种途径称作“归化法”,将第二种途径 称作“异化法”[2]。 前者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透明、流畅 的风格尽量为目标语读者减少对源语文本的陌生感, 尽可 能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 从而达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所以, 其又被称为“译者的隐身”。 后者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留 源语文本中的异质成分,故意打破目标语中的常规惯例,强 调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 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表 达方式。 所以,其又被称为“译者的显身”。 二、“五四”以来的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简述 “五四”时期,为了准确传达外国儿童文学的体式与神 韵,译者多采用忠实于原著的直译法,如鲁迅反对“削鼻挖 眼”的意译法;有的译者采取译述的办法,如郑振铎在他主 持的《儿童世界》(1922年1月7日创刊,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上 发 表 的 《竹 公 主 》 等 30 多 篇 童 话 ,其 中 绝 大 部 分 是 译 述 的 外国童话 [3]。 在详尽地考察了抗战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之 后 ,文 军总 结 出 此 时 期 的 特 点 之 一 是 采 用 译 述 的 方 法 ,为 了 宜于儿童阅读而在通晓译述的内容和风格并基本不改变原
如果我们可以笼统地把直译看做异化, 把意译看做归 化,就会发现:纵观“五四”以来的儿童文学翻译,除了“五四” 时期外,其他时期的翻译均以归化为主,而且这种翻译策略 好像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三、儿童期待视野和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是否应该坚持以归化为主? 归 化是否是儿童文学翻译的归途?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译 者选择何种翻译策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时代文化背 景、源语文本类型、翻译委托人的要求、译者的翻译观念和 水平、翻译目的及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等等。 下面拟结合 儿童期待视野探讨新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1.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 作为接受理论的奠 基人,姚斯(Jauss)强调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 所谓期待视 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 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 求,在具体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在期 待视野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是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新 作品之间,应当有一个适度的审美距离,一方面,作品应当 使读者出乎意料, 超出他原有的期待视野, 使读者感到振
2015年 第28期(总第696期) WENJIAOZILIAO
儿童期待视野与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孙演玉 许家进 邓 笛
(盐城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摘 要: 归化和异化是儿童文学翻译中的一对基本翻译策略。 儿童期待视野影响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的选择,不同历史 时期的儿童期待视野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新时期的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涉及文化意义的翻译时,应该坚持辩 证发展的眼光,选择“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适度翻译策略。
3.译者要善于把握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 用辩证发展的 眼光看待儿童文学翻译, 尤其是涉及文化意义的翻译时宜 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适度翻译策略。 下文将结合J·K 罗 琳 的 《哈 利·波 特 和 阿 兹 卡 班 的 囚 徒 》 及 其 中 译 本 谈 谈 儿 童文学翻译策略:
例一: 原文:“No need to tell us he’s no good,”snorted Uncle Vernon, starting over the top of his newspaper at the prisoner. “Look
其次 ,今 天 的 儿 童 不 再 生 活 在 一 个 封 闭 自 足 的 世 界 中 , 而是处在一个开放和互动的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 东西方 文化处于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 。 例如1998年夏 季 ,美 国 迪 斯 尼 公 司 推 出 影 片 《花 木 兰 》,借 用 中 国 的 传 说 故事表现美国的文化理念。 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 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汉语和拍成电影传到中国后深受 小读者和小观众的喜爱。 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信息的快速传播,电视网络的普遍使用,发达的交通,使得 今天的儿童能够了解和接触更多的新事物和新信息。 例如 许多喜欢芭比娃娃的女孩可以通过电视或网络看到一系 列关于芭比娃娃的原声电影。 有的孩子甚至可以有机会在 假期里走出国门亲身感受到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习俗。 随着读者们对异域文化日趋熟悉,眼界的开阔,思维 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期待 及对异域风情的生活期待也逐渐发生变化[8]。 读者的英语 文化水平提高了,期待视野丰富和扩大了,其对外来文化 的接受能力就会不断增强,这样异化的翻译就可以为更多 的读者所接受, 因此就为译者在翻译中实施异化策略提供 了可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