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_教学设计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
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但学生的积累层次不同,在学习过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学习本节内容,在生活中对超声波和次声波有一定的了解,也形成了一定的前概念。
三、教学重难点
1.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2.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暴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后的片断。
猜一猜:
1.火山、地震暴发之前,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2.它们是通过途径获得这种信息?人类为什么不能?
通过讨论、交流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师: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右手在空中快速来回摆动,我们能观察到手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出声音,但你不能不能听到你手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象这样的现象还有没有?。
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生物去寻找
师点评引导: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
多媒体播放:蜜蜂、蝴蝶在花上飞舞。
师:人能听见蜜蜂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但能不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学生讨论:各自发表看法。
教师:点评回答情况。
(屏幕显示下列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2)频率高于20000Hz长声波叫做超声波;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4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本节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
生原因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
1.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2.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次声波、超声波;
3. 声音的产生原因:振动;
4.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B超、声呐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
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振动器、声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人耳听不到的声
音现象;
2. 理论讲解: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
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实验,如振动器实验、声呐实验等,让学
生直观地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人耳为什么听不到次声
波和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生活中
的更多应用。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类型:次声波、超声波
产生原因:振动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学
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
生
课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老师时间
题
[教学目标]
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了解次声波的产生和危害。
[教学重点]
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
[教学难点]
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以及应用
[进门考]
①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常在Hz 至Hz 之间。频率高于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
②声呐、B超、清洗、焊接应用了声波。
②利用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核爆炸等
④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的能量叫,声音能传递和
[知识点框架]
[典型分析]
例1:在《黄河大合唱》中,歌词是这样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分析歌词的内容可知以上声音的发声体分别是、和。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变式】胶水将它们手拉手地黏在一起,粘在收音机的喇叭的纸盆上,大声地播放音乐,你会看到这些小纸人在音乐声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这说明了;(2)将小纸人撕下,用细线悬挂在喇叭前方,大声地播放音乐,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小纸人在翩翩起舞,这说明了.
例2.2016年1月6日9时30分01秒,中国地震台网监测到朝鲜疑似发生震缓为4.9级,震源深度0公里的地震,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属于.后确认朝鲜在丰溪里核试验场核爆,这种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
【变式】强烈地震会给人们造成了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等奖教案】: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等奖教案】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学目标: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教学重点:声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知道声音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吗?
请你们说出自己从资料中所了解的利用声的现象。
课堂自由发言,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提出的哪怕是很不成熟的观点也可能激发其他人的思维,产生一系列新的想法,所以对待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有一定的评价。由此课堂上可以很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二、声与信息
声指的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它不一定能被人们听见。它包括频率在20Hz以下的次声和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超声。人们听见的声叫做可耳声,通常习惯称为声音。
声波:次声、声音和超声波都是声源的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通常为声波。对于声波的划分是习惯上的和近似的。其实,接近20Hz的强次声也能被人听到。对高于20000Hz的超声,不少人也能听到,因此,对声波的划分不能绝对化地去理解。
我们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事例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呢?
1、次声波在气象预报方面有广泛应用,比如地震、台风等来临前会发出次声波。
2、利用B型超声波进行体验。
3、人们交谈、听广播、音乐、录音等获得信息。
(B超: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人体内脏器官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B超”。
回声定位:由声呐仪向对方发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声呐仪检测到,从而可测出声呐仪与障碍物间的距离,确定障碍物的位置。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学
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
生
课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老师时间
题
[教学目标]
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了解次声波的产生和危害。
[教学重点]
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
[教学难点]
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以及应用
[进门考]
①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常在Hz 至Hz 之间。频率高于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
②声呐、B超、清洗、焊接应用了声波。
②利用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核爆炸等
④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的能量叫,声音能传递和
[知识点框架]
[典型分析]
例1:在《黄河大合唱》中,歌词是这样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分析歌词的内容可知以上声音的发声体分别是、和。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变式】胶水将它们手拉手地黏在一起,粘在收音机的喇叭的纸盆上,大声地播放音乐,你会看到这些小纸人在音乐声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这说明了;(2)将小纸人撕下,用细线悬挂在喇叭前方,大声地播放音乐,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小纸人在翩翩起舞,这说明了.
例2.2016年1月6日9时30分01秒,中国地震台网监测到朝鲜疑似发生震缓为4.9级,震源深度0公里的地震,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属于.后确认朝鲜在丰溪里核试验场核爆,这种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
【变式】强烈地震会给人们造成了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3.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二、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分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三、实验器材
音频发生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加湿器手提电脑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大家听说过小狗会做算术吗?请大家看段视频,(播放视频)小狗真的这么聪明吗?想让你家的小狗也变的这么聪明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完本节课内容,你也可以训练小狗做算术。板书课题: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 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大家看,这是音频发生器,用它可以发出各种频率的声音,请问同学们什么是频率,频率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好我们用音频率发生器发出声音,大家来听一听。
打开音频发生器,他有×100档,×10档,×1档,发出1500Hz的
声音,同学们能听到吗?然后发出15Hz声音,同学们能够听到吗?(学生回答),那么它是不是还在发声呢?下面找一个同学来摸一摸纸盆,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出感受),(纸盆在振动,在发声)。纸盆在振动说明它在发声,但是我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
有些频率声音是我们人耳听不到的,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是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音是次声波。
板书:
可听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该章节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它们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
1.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2.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如蝙蝠的回声定位、医学中的B超等。
3.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声音。
4.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
2. 掌握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难点:声音传播的原理及其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超声波测速仪、次声波发
生器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播放一段海啸发生时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次声波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这样的声音?
2. 知识讲解:
介绍人耳的听觉范围、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及其特点。讲解
声音传播的原理,并通过示例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3. 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超声波测速仪和次声波发生器进行观
八年级物理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江苏科技版
初二物理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某某科技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人耳听觉的频率X围;
2. 超声波的特点及其用途;
3. 掌握次声波的特点、应用及危害
三. 主要知识点分析
1. 人耳听声的X围
A. 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X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我们称之为可听声。
2. 超声波及应用
A.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B. 不同的动物听觉X围不同,有些动物,如蝙蝠、海豚、飞蛾等能听见频率高于20000Hz 的超声,而大象、鲸等能听到频率低于20Hz的次声。
C.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能量等特点,人们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了声纳装置。
D. 超声波能够成像,如B 超;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的振动,有去污作用,据此
人们制成了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还能使塑料之间摩擦生热,从而黏合在一起,商店里的超声波焊接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 次声波知识
A. 生活中的次声波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以及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台风、海啸等都能产生次声波
B. 次声波的特点是可以传播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人们可以利用
这一特点来预报地震、台风、海啸和监测核爆炸。
【典型例题】
例1. 医生在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人们看到了电脑展示的一些图像却听不到一点声音,这是因为()
A. 超声波的响度太小
B. 声音的响度太大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
1.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
2.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的限制。
3.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实例。
4. 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人耳听到声音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理解它们与人耳听觉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
领域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区分超声波和次声波,以及它们的产
生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
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超声波探测仪、次声波发生器。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超声波清洗眼镜的视频,引导学生关
注超声波的存在和应用。
2. 理论讲解:
讲解人耳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介绍超声波(频率超过20000Hz)和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定义。
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方式及其在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3. 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验套件,亲身体验超声波和次声波。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感受,讨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
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清晰地展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
1.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
2.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
3.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
1. 描述一个你了解的超声波或次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
上册物理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1章第4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以及人耳听不到的原因。具体内容包括:
1. 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定义;
2.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原因;
3. 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知道人耳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通过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人耳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原因。
难点: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次声波和超声波演示器。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地震时的次声波音频,让学生感受次声波的存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定义,解释人耳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原因;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特点,理解其与人耳听觉范围的关系。
三、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次声波在地震预警、超声波在医学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四、随堂练习(5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六、板书设计(课堂板书)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学
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
生
课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老师时间
题
[教学目标]
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了解次声波的产生和危害。
[教学重点]
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
[教学难点]
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以及应用
[进门考]
①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常在Hz 至Hz 之间。频率高于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
②声呐、B超、清洗、焊接应用了声波。
②利用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核爆炸等
④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的能量叫,声音能传递和
[知识点框架]
[典型分析]
例1:在《黄河大合唱》中,歌词是这样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分析歌词的内容可知以上声音的发声体分别是、和。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变式】胶水将它们手拉手地黏在一起,粘在收音机的喇叭的纸盆上,大声地播放音乐,你会看到这些小纸人在音乐声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这说明了;(2)将小纸人撕下,用细线悬挂在喇叭前方,大声地播放音乐,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小纸人在翩翩起舞,这说明了.
例2.2016年1月6日9时30分01秒,中国地震台网监测到朝鲜疑似发生震缓为4.9级,震源深度0公里的地震,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属于.后确认朝鲜在丰溪里核试验场核爆,这种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
【变式】强烈地震会给人们造成了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的教育资源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物理教案
优秀的教育资源: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物理教案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中,优秀的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份好的教育资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教育的有效性。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物理教案,就是一份属于优秀的教育资源。
一、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物理教案概述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物理教案是一份基于声学原理的教学资源,主要针对中学物理教学的中高年级学生。该教案包括了有关于声波的发、传播和反射等多个方面知识的教学内容,它不仅能够针对学生自身的需要去进行教学扩展,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物理教案的编写思路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物理教案的编写思路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
1、针对学生的需求去实现编写主题的确定。
2、通过分析教材知识点的内容,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3、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和实施。
4、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适度拓展和深化。
因此,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物理教案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三、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物理教案的实施策略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物理教案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1、通过反复讲解和实践去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并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科技手段的使用协助教学,比如用 PTCAST 等一些软件进行教学辅助。
4、利用游戏化手段降低学生的压力,保持学生的愉悦心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苏科版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课堂互动学案编写人:
【互动学习目标】
1、了解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及各类动物听觉范围的区别。
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频率范围、应用和多普勒效应。
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频率范围、危害及应用。;
【互动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通常用什么来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呢?
3、什么叫频率?单位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能凭听觉发现飞行的苍蝇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为什么我们有时能看到物体在振动而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小知识)人对声音的感受是通过耳朵来实现的,耳朵是相当完善的声音接收器,但人耳听到的声音并不是全部声音,有的声音人耳根本听不到,关键在于声音的频率是否合适。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这个范围的声音叫可听声,高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对于一般人来说,超声波和次声波都不能产生声音的感觉。(归纳)
1、正常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的声音。
2、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3、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苍蝇飞行时每秒振翅147~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5~6 次,为什么你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凭听觉发觉飞行中的蝴蝶?你现在能回答想一想中问题了吧。(看一看)课本20页“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回答)能听到超声波动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听到次声波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学
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
生
课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老师时间
题
[教学目标]
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了解次声波的产生和危害。
[教学重点]
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
[教学难点]
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以及应用
[进门考]
①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常在Hz 至Hz 之间。频率高于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
②声呐、B超、清洗、焊接应用了声波。
②利用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核爆炸等
④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的能量叫,声音能传递和
[知识点框架]
[典型分析]
例1:在《黄河大合唱》中,歌词是这样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分析歌词的内容可知以上声音的发声体分别是、和。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变式】胶水将它们手拉手地黏在一起,粘在收音机的喇叭的纸盆上,大声地播放音乐,你会看到这些小纸人在音乐声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这说明了;(2)将小纸人撕下,用细线悬挂在喇叭前方,大声地播放音乐,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小纸人在翩翩起舞,这说明了.
例2.2016年1月6日9时30分01秒,中国地震台网监测到朝鲜疑似发生震缓为4.9级,震源深度0公里的地震,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属于.后确认朝鲜在丰溪里核试验场核爆,这种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
【变式】强烈地震会给人们造成了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苏科版八年级第一章第四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第一章第四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一、教学内容
1.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定义和分类;
2. 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原理;
3.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原因和特点;
4.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定义和分类,知道声音的传播
和接收原理;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原理,超声波和次
声波的应用实例;
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定义和分类,声音的传播和接
收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扬声器、耳机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听一些常见的声音,如掌声、咳嗽声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声音我们能听到,有些声音我们听不到。
2. 知识讲解: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定义和分类,解释声音的
传播和接收原理。
3. 实例讲解:通过一些实例,如蝙蝠的回声定位、医院的B超等,让学生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超声波击碎结石等,让学
生直观地了解超声波的威力。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 定义和分类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
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1.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2. 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
3. 声音传播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4. 声音的应用:声波清洗、B超、回声定位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认识超声波和次声波。
2. 掌握声音传播的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培养学生对声音应用的了解,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声音传播的介质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声波演示仪、声音传播介质(如水、纸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遇到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如高铁经过时的低频声音、高层建筑施工时的超声波等。
2. 知识讲解:
(1) 介绍人耳听觉范围,以及超出和低于这个范围的声音。
(2) 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演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
现象。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物理题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关于声音传播和超声波
应用的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
1.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2.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应用如声波清洗、B超、回声定
位等。
3.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应用如地震预警、大型设备运行监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的片断。
[猜一猜](1)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呢?人为什么不能?
学生讨论交流后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板书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一)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右手在空中快速来回摆动,我们能观察到手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出声音,但你不能不能听到你手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像这样的现象还有没有?。
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生物去寻找
师点评引导: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
多媒体播放:蜜蜂、蝴蝶在花上飞舞。
问题:(1)人能听见蜜蜂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但能不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2)为什么在夜晚狗和猫能够觉察人类所不能觉察的声音?
学生讨论,各自发表看法。
(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生活物理社会”)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_______________;
(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___________;
(3)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__________;
学生阅读“超声波”:与耳听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_______________,易于获得____________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看一看:
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思考讨论:1、教材P21中四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生活中超声波的作用还有哪些?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发表看法。
(三)次声波。
播放《犬笛》片段:
驯犬员一吹犬笛,狗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到,并立刻奔向驯犬员所在的地方……设问:①影片中的犬笛发出的是一种什么声波?为什么能穿越高山、森林,传得很远很远?
②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声音潜伏在我们身边?
人耳能不能听见?
学生分组讨论:
引出结论:
(1)铁笛发出的是次声波,频率在20HZ以下,它能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很远,而且无孔不入。
(2)火山爆发、地震、核爆炸都产生相伴随的次声波。乘坐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时感觉疲倦,这也是因为它们摆动产生了次声波的缘故,所以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过渡:对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规律,用于对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的监测和预报。
例如:根据大气核爆炸产生的强大的次声波,我们可以侦察到哪个国家在什么地点,
三、板书设计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人耳听觉的频率的范围。
2、超声波。
(1)超声波特点。
(2)超声波的应用。
3、次声波。
(1)次声波的危害。
(1)次声波的利用。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地震来临之前,为什么一些动物显得焦躁不安,而人没有太大感觉?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下列不是超声波应用的是()
A.用声呐系统探测潜艇 B.动物感知地震前的声音
C.海豚用来判断方位而发出的声音 D.蝙蝠捕捉蚊虫时发出的声音
[例4]医院里的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
因为
A.声音太小 B.声音太大
C.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五、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