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苯酚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5《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选修5《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选修5《苯酚》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苯酚”一,教材和学生分析在设计教学之初,我首先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分析。

苯酚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这体现着苯酚作为一种重要原料的社会价值,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酚是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的第一节的内容,在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质。

而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并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考虑,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考虑到本节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我从树立苯酚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做了重点突破。

三,教学设计: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情景线活动线知识线一节课的实施过程是充满了无限激情和挑战的,所以我的课堂应该是属于师生思维奔跑的场地,那么请各位老师跟随我一起走进我的化学课堂吧。

第一个环节-生活中的酚类物质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几张生活中常见的含酚类物质的图片,给出结构式,让学生找出苯酚部分。

使学生用分类的思想,有序的认识物质。

高中化学复习重点之苯酚

高中化学复习重点之苯酚

教育网苯酚1.复习重点1.苯酚的结构特点及与醇结构的区别;.苯酚的结构特点及与醇结构的区别;2.苯酚的.苯酚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检验方法及用途。

、化学性质、检验方法及用途。

2.难点聚焦一、乙苯酚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 注意强调羟基与注意强调羟基与苯环苯环直接相连直接相连物理性质:无色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晶体(因被部分氧化而呈粉红色)、有特殊气味、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小,高于650C 时与水混溶。

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苯酚的苯酚的官能团官能团是羟基—OH ,且与苯环直接相连,二者相互影响,因此苯酚的性质比,且与苯环直接相连,二者相互影响,因此苯酚的性质比乙醇乙醇活泼。

活泼。

二、化学性质:苯酚的官能团是羟基—OH ,与苯环直接相连,与苯环直接相连 【6-3】【6-4】1·弱酸性——比H 2CO 3弱,不能使弱,不能使指示剂指示剂变色,又名石炭酸。

C 6H 5OHC 6H 5O —+H + C 6H 5OH +NaOH →C 6H 5ONa +H 2O C 6H 5ONa+CO 2+H 2O →C 6H 5OH+NaHCO 3(强调不能生成Na 2CO 3) 苯酚和乙醇均为苯酚和乙醇均为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为什么性质却不同?,为什么性质却不同?分析:对比苯酚与乙醇的结构,了解不同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分析:对比苯酚与乙醇的结构,了解不同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 响。

响。

【6-5】【6-6】2·取代反应—常于常于苯酚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3·显色反应——苯酚溶液遇FeCl 3显紫色 三、苯酚的用途:阅读课本P169小字。

小字。

1·苯酚苯酚 苯环对羟基的影响:—OH 更活泼,与活泼更活泼,与活泼金属金属、碱等反应、碱等反应 的性质的性质 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苯环易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苯环易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2·苯酚的鉴别方法。

苯酚的鉴别方法。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苯酚的酸性2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苯酚的酸性2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苯酚的酸性2有机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高考常考内容。

今天给大家分享重要有机物的性质实验及注意事项。

有机实验1.甲烷(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说明甲烷与KMnO4酸性溶液不反应,进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

说明量筒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上出现油状液滴,说明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量筒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量筒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2.乙烯(1)乙烯的燃烧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烯。

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燃烧时有黑烟产生。

(2)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氧化剂KMnO4氧化,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及解释:溴的红棕色褪色,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

3.乙炔(1)点燃纯净的乙炔实验:点燃纯乙炔。

观察乙炔燃烧的现象。

现象及解释: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强烈的黑烟。

这是因为乙炔中碳的质量分数高于乙烯,碳没有完全燃烧。

(2)乙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炔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课---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课---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课---酚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习目标】1、了解酚类的结构特点、一般特性和用途;2、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要点梳理】要点一、苯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高清课堂:酚#苯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分子中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香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称为酚。

最简单的酚是苯酚。

1.苯酚的结构。

苯酚的分子式为C6H6O,结构简式为、或C6H5OH。

苯酚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是极性分子。

2.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暴露在空气中会因部分氧化而呈粉红色。

苯酚具有特殊气味,熔点43℃。

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9.3g),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

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要点二、酚的化学性质及用途【高清课堂:酚#苯酚的性质】1.苯酚具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注意:苯酚、H2CO3、HCO3-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CO3-因此苯酚能与Na2CO3发生反应,且苯酚钠与CO2、H2O反应时,无论CO2是否过量,均生成NaHCO3,而不会生成Na2CO3。

2.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

苯酚与钠反应比醇与钠反应要容易,表明苯环对酚羟基上氢原子的影响大于乙基对醇羟基上氢原子的影响,使酚羟基上氢原子比醇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活泼。

3.取代反应。

苯酚可与卤素单质、硝酸、硫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此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4.显色反应。

苯酚的稀溶液遇FeCl3溶液时立即变成紫色。

本反应也可用于鉴定酚的存在。

5.缩聚反应。

酚醛树脂俗称“电木”,它不易燃烧,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被广泛地用来生产电闸、电灯开关、灯口、电话机等电器用品。

6.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也可用于制备食品防腐剂和消毒剂。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1一、说教材《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

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

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设计意图简述如下。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酚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酚

第2课时酚课后篇素养形成【A组】1.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是()A.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C.浑浊的苯酚加热后变澄清D.苯酚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苯酚钠CO2,发生反应生成苯酚,溶液由澄清变浑浊,说明苯酚酸性比碳酸弱,可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

苯酚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苯酚钠,只能证明苯酚具有酸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酚是粉红色晶体B.苯酚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C.苯酚和环己醇可用FeCl3溶液来鉴别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再经过滤可得到苯酚,因被氧化而呈粉红色;因苯酚的酸性强于HC O3-而弱于H2CO3,故苯酚不与NaHCO3溶液反应;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环己醇不能,故可用FeCl3溶液来鉴别苯酚和环己醇;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所得的苯酚为油状液体,不能用过滤法分离,可用分液法得到纯净的苯酚。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5个氢原子都容易被取代B.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70 ℃以上的热水清洗C.苯酚在水中能电离出H+,故其属于有机羧酸D.茶叶中含有的酚可用于制备食品防腐剂,使苯环在羟基的邻位、对位的3个氢原子都容易被取代,A 项错误;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70 ℃以上的热水会造成烫伤,B项错误;苯酚在水中能电离出H+,具有酸性但不属于有机羧酸,属于酚类,C项错误;茶叶中含有的酚可用于制备食品防腐剂,D项正确。

4.(2020安徽合肥高二检测)下列物质中,与NaOH溶液、金属钠、饱和溴水均能起反应的是()A. B.C. D.项物质属于烃类,与NaOH溶液、金属钠不反应;B项物质属于酚类,与三者均可反应;C、D项物质属于醇类,与NaOH溶液、溴水不反应。

5.(2020山东泰安高二检测)下列试剂能鉴别苯酚溶液、戊烯、己烷、乙醇四种液体的是()A.溴水B.新制Cu(OH)2悬浊液C.NaOH溶液D.水:苯酚中会有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生成;戊烯会使溴水褪色;己烷与溴水不反应,但液体会分层;乙醇与溴水不反应,且乙醇能溶于溴水,不会分层。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3章第2节 酚学案下学期(解析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3章第2节 酚学案下学期(解析版)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二节醇酚3.2.2 酚1.掌握苯酚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应用2.了解醇、酚的结构、性质差异,举例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教学重点:酚的结构和性质教学难点:酚的结构和性质任务一:苯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1.定义酚:跟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其官能团为。

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元酚。

2.结构苯酚俗称,纯净的苯酚是晶体,有气味,苯酚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2 g,65 ℃以上与水,苯酚易溶于。

[思考]1.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该怎么处理?2.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的,其原因式什么?任务二:实验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实验3-4】苯酚的酸性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设计实验探究碳酸、苯酚、碳酸氢根酸性强弱【实验3-5】苯酚与溴水的反应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饱和溴水,边加边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化学方程式:应用: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实验3-6】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应用: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此性质也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

酚类物质一般都可以与FeCl3作用显色,可用于检验其存在。

【学生活动】1.、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它们的共性有哪些?对比总结醇和酚的共性和特性。

任务三:知识建构对苯酚进行知识建构【答案】任务一:苯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1.定义羟基—OH2.C6H6O 或3.物理性质石炭酸无色特殊混溶有机溶剂[思考]1.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冲洗,再用水冲洗。

2.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的,这是部分苯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致。

任务二:实验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实验3-4】苯酚的酸性苯酚与NaOH反应【实验方案】【实验结论】℃酸性:碳酸>苯酚>HCO3-℃苯酚钠溶液通入CO2生成NaHCO3,酸性比HCO-3强。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酚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酚

解析:由白藜芦醇的结构简式知分子中含两种官能团即酚羟基和碳碳双键,
因此a、b、c正确;酚不能与NH4HCO3反应,d错;分子中的—OH均连在 苯环上,属于酚,不属于醇,e错。
目录
(2)1 mol 该化合物最多消耗____3____ mol NaOH。 解析:酚羟基均会与NaOH反应,故1 mol该化合物最多消耗3 mol NaOH。 (3)1 mol 该化合物与Br2反应时,最多消耗____6____ mol Br2。 解析:苯环上酚羟基的对位及邻位上的氢原子均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取代时消耗5 mol Br2,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加成时消耗1 mol Br2,共消耗6 mol Br2。 (4)1 mol 该 化 合 物 与 H2 加 成 时 , 最 多 消 耗 标 准 状 况 下 的 H2 的 体 积 为
课程标准
1.以苯酚为例认识酚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 中的重要应用。
2.掌握苯酚的检验方法。 3.通过苯酚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酚类的主要化学性质。
目录
01
必 探
备 究
知 突
识 破
02
关 培
键 养
能 提
力 升
03 学 科 素 养 当堂落实
04
课 踪
时 检
跟 测
必备知识 探究突破
锁定要点 互动探究
提示:向
溶 液 中 加 入 盐 酸 或 通 入 CO2 , HCl 或 H2CO3 与
反应生成溶解性小的 程式为
,故液体又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 ;

目录
3.通过实验③能否判断出 H2CO3 与苯酚的酸性强弱?为什么向 中通入 CO2 时生成的是 NaHCO3 而不是 Na2CO3?

《苯酚》教案 (1)

《苯酚》教案 (1)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苯酚》
【教学目的】
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苯酚的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学习设计实验实行探究的技能。

过程方法: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观察和分析水平,逐步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苯酚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对学生实行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化学学科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
【教具准备】
苯和苯酚分子比例模型及多媒体课件
实验药品:苯酚晶体、蒸馏水、5%的氢氧化钠溶液、1%的氯化铁溶液、浓溴水、苯酚稀溶液等。

实验仪器:酒精、试管、玻璃管、药匙、酒精灯等。

【设计思想】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特点及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过程为线索、实验为基础、问题解决为基本形式、水平培养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习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2021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同步练习试卷及答案-酚

2021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同步练习试卷及答案-酚

第2课时酚2021-02-02一苯酚的弱酸性1.苯酚的物理性质(1)苯酚是一种色有特殊气味的晶体,熔点43_℃,易被氧气氧化而显。

(2)室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易溶于。

(3)苯酚,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

2.按表中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3.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

(2)苯酚钠与稀盐酸:。

(3)苯酚钠溶液与CO2: 。

【小结】1.苯酚的组成与结构苯酚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官能团为。

2.苯酚的弱酸性(1)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原因是,能发生电离,显酸性。

(2)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3)苯酚可以和活泼金属、强碱反应。

(4)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但比HCO-3电离,因此在水溶液中苯酚与Na2CO3反应生成,而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少量的CO2通入溶液中,生成和,而不是。

(5)水溶液中电离产生H+的能力:H2CO3>。

3.苯酚的清洗方法(1)试管内壁附有苯酚时①;②。

(2)皮肤上沾有苯酚,应立即用清洗。

二苯酚的取代反应、显色反应、氧化反应1.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饱和溴水,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此反应中,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被原子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

2.在少量苯酚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3.比较苯、甲苯、苯酚与溴的反应苯酚比苯和甲苯易发生反应【小结】(1)苯酚分子中羟基对苯环产生的影响是。

(2)苯酚能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3)苯酚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呈粉红色。

(4)检验酚羟基存在的方法:①,②滴加FeCl3溶液会显色。

基础过关练题组一酚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1.(2020北京四中高二下期末)下列有关和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属于醇类B.都属于酚类C.二者属于同系物D.都能与Na 反应2.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苯酚会变为粉红色B.有特殊气味C.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易溶于冷水D.苯酚有毒,沾到皮肤上,可用浓NaHCO3溶液洗涤3.(2020安徽蚌埠高二下期中)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2-甲基-3-乙基丁烷B.1-甲基-1-丙醇C.甲基苯酚D.2-乙基-1-丁烯题组二酚的化学性质和应用4.(2020黑龙江大庆高二下期中)下列物质中不能与苯酚发生反应的是()A.Na2CO3B.NaHCO3C.NaOHD.FeCl35.(2020陕西西安一中高二下期中)除去溶解在苯中的少量苯酚,正确的方法是()A.用过滤器过滤B.用分液漏斗分液C.加入足量浓溴水后再过滤D.加入适量NaOH溶液,反应后再分液6.(2020河北张家口宣化一中高二下月考)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从出发合成BHT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有关苯酚的几个问题

有关苯酚的几个问题

有关苯酚的几个问题苯酚与过量溴水的反应《化学教学》1997年第7期第9页刊登了《一组有关苯酚的实验》一文,文中说:“向苯酚的稀溶液中滴加浓溴水至过量,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是因为生成了黄色难溶于水的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沉淀”。

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很值得商榷。

我们重复原文所述实验,现象与原文基本一致,当苯酚过量时,白色沉淀逐渐转变为棕红色沉淀,用玻璃棒搅动,可以看到该沉淀中混有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碱,沉淀消失(溶解);再加入酸,沉淀又复出现,这说明沉淀物中含有酚羟基。

向棕红色沉淀物中加入浓苯酚,振荡,仍有沉淀,将其放入温水浴中微热,沉淀消失,溶液分为两层,上层为水层,下层为棕红色油状液体的有机层,稍冷,棕红色油状液体固化,这与邻溴苯酚的性质(黄色或红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熔点5-6℃)一致。

根据邢其毅、徐瑞秋、周政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745-756页,2,4,4,6-四溴环己二烯硐不是黄色沉淀而是无色沉淀,故原文所得到黄色物质就不应该是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可能是邻溴苯酚,因为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本身是一种溴化试剂,容易与苯酚反应,生成红色或黄色的邻溴苯酚,其反应如下:因此,我们认为当向苯酚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溴水时,生成的红棕色沉淀是三溴苯酚和邻溴苯酚的混合物,而不是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

苯酚溶于碳酸钠吗苯酚俗称石炭酸,是一种弱酸(PKa=10),其酸性比碳酸(PKa=6.68)弱,所以苯酚不溶于NaHCO3。

在可溶性的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CO2,苯酚会游离出来。

那么,苯酚能否溶于Na2CO3呢?现行的教材对这一问题均未有论及。

笔者最近就这一问题向学生作了调查了解,结果发现,竟然有95%以上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答不上来。

为此,笔者拟就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望能引起大家共鸣。

一、问题的提出笔者在讲到酚的性质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苯酚是一种酸性较碳酸还要弱的弱酸,它不溶于NaHCO3,那么苯酚能否溶于Na2CO3呢?”当我提出这一问题以后,同学们几乎都瞠目结舌。

《酚》人教版高中选修五化学PPT精品课件

《酚》人教版高中选修五化学PPT精品课件

加NaOH溶液 加稀HCl
苯 苯酚钠 苯酚
NaCl
分液 过滤
下层:苯酚钠 苯酚
五、关于苯酚的除杂提纯
3. 乙醇(苯酚) 加NaOH溶液
2.苯酚(乙醇) 加NaOH溶液
加稀HCl
乙醇 苯酚钠
乙醇 苯酚钠 苯酚 NaCl
蒸馏
乙醇
从乙醇中回收苯酚
蒸馏
苯酚钠
过滤
苯酚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 (A)
CH 2 OH
)
> HCO3— ,则下列化学方程式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2.苯酚的取代反应
向苯酚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
OH
OH
+ 3Br2
Br—
—Br
现象:白色沉淀
Br 2,4,6-三溴苯酚
---羟基活化了苯环,且活化了羟基的邻对位
---此反应可用于定性、定量检验苯酚(酚类)
但不能用该反应来分离苯和苯酚。
+ 3HBr
① 无 色,特有殊
气味的熔晶点体43;℃;
②溶解性:微溶于冷水,易溶于65℃以上热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注意: ①苯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久置呈粉红色) ,严格密封保存
②苯酚有毒,
皮肤上沾有苯酚,应立即用 酒精
清洗试管内壁附有苯酚时的清洗方
法:用酒精洗

用高于65 ℃的热水洗

科学史话
十九世纪,医学还很落后,手术后的病人存活率低。 英国爱丁堡医院的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发现病人 手术后死因多数是伤口化脓感染。他偶然之下用苯酚 稀溶液清洗手术器械及双手,发现病人的感染情况显 著减少,死亡率大大下降。约瑟夫·李斯特也因此被 称为“外科消毒之父”。同时使苯酚首次声名远扬。

苯酚的课程设计

苯酚的课程设计

苯酚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结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苯酚的命名、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3. 了解苯酚的制备方法、反应类型及重要的化学反应。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2. 能够正确书写苯酚的结构式、同分异构体,并能进行简单的苯酚化合物命名;3. 能够运用苯酚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以有机化学为基础,重点介绍苯酚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苯酚的基本概念- 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结构特点;- 苯酚的命名规则及同分异构体。

2. 苯酚的制备与应用- 苯酚的工业制备方法;- 苯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苯酚的化学反应- 酚羟基的酸性及其反应;- 苯酚的氧化还原反应;- 苯酚的亲电取代反应。

4. 苯酚的物理性质与实验操作- 苯酚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 苯酚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

5. 苯酚相关的有机合成- 苯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苯酚的基本概念、化学性质与结构特点;第二课时:苯酚的命名规则、同分异构体;第三课时:苯酚的制备方法、工业应用;第四课时:苯酚的化学反应、物理性质;第五课时:苯酚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第六课时:苯酚相关的有机合成案例分析。

高中化学_苯酚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苯酚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选修5》第2章第2节醇和酚(第2课时酚)【学习目标】1、能描述出酚的物理性质。

2、能预测酚具有的化学性质,会用实验进行验证。

3、能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4、能说出苯酚的用途【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酚羟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对苯酚性质的影响,以及与醇、苯性质比较的差异。

【教学过程】环节三:苯酚物理性质【演示实验】观察实验,总结实验现象色:无色态:晶体味:特殊的气味溶解性:易溶于乙醇有机溶剂,可溶于水,当温度高于65℃,与水混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总结能力【目标评价】在实验中,如不慎将苯酚洒到手上应如何处理()A、立即用冷水冲洗B、用70℃热水冲洗C、立即用酒精冲洗D、用NaOH 溶液洗涤学生思考回答检测学生对目标一的掌握情况环节三:目标二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问】如何能消除苯酚对新安江水的污染?按照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步骤进行研究还需要知道化学性质明确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步骤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探究步骤分析结构:羟基、苯环预测性质(依据醇和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进行预测)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否有酸性?(Na、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反应))苯环氢能否被溴代?根据实验目的选取三组实验:苯酚与氢氧化钠、苯酚与碳酸钠、苯酚与浓溴水回答醇及苯的性质,思考酚是否能发生相似的反应根据含羟基的醇和羧酸比较,考虑苯酚可能有酸性,根据苯的性质预测苯酚也易取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改进实验】苯酚和浓溴水为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从实验安全的角度出发,对仪器进行了改进,用针筒和单孔橡皮塞代替胶头滴管,减少有毒物质的散发观察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安全无味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分组实验】苯酚的酸性震荡没有反应前的试管使分层的苯酚溶液浑浊,缓缓推入反应试剂。

培养学生利用实验验证假设的科观察实验现象、产物,思考结论根据溶液澄清、无气泡的现象确定苯酚有弱酸性,比碳酸还弱。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 第2课时 酚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 第2课时 酚

————————[新知探究(二)]————————————————————
苯酚的分离与提纯
——————————————————————[归纳与论证能力]———— [典例导引]
[典例] 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苯酚含量在 1 g·L-1
以上的工业废水应回收苯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下列流程,探究废水中苯酚
答案:D
2.奥运会是国际性的运动盛会,而体现现代奥运会公平性的一 个重要方式就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已知某兴奋剂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该物质与苯酚互为同系物,故其遇FeCl3溶液显紫色 B.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溶液紫色褪去,可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
2.实验探究苯酚与饱和溴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苯甲醇与溴水不能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而苯酚却能,你能从基团相互影 响的角度解释一下吗? 提示:在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使苯环羟基的邻、对位上的氢 原子变得活泼,较容易被取代,能与溴水发生反应。苯甲醇分子中,碳原子 与苯环直接相连,不能使苯环上的氢原子活化,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
液溴
液溴
浓溴水
代 条件
催化剂
催化剂
无催化剂
反 产物 应 结论
C6H5—Br 邻、对三溴甲苯 三溴苯酚 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比苯和甲苯更容易进行
3.有机分子内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
链烃基对其他 甲苯的硝化反应产物是三硝基甲苯,而同样的条件下的苯的硝 基团的影响 化只能生成一硝基苯
①水、醇、苯酚提供氢离子的能力大小: 苯基对其他基 R—OH<H—OH<C6H5—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团相 互影响
苯酚的酸性 苯酚的取代反应
苯环影响—OH上的H —OH影响苯环上的H
致谢
北大严宣申教授,首师大曹居东教授 市区教研员:唐建华、班文岭、刘雅丽 十五中化学组:孙炳林及同组教师
实验事实1:苯酚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事实2:常温下苯酚的水溶液浑浊,但苯 酚钠溶液澄清
苯酚的物理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苯酚的溶解性 实验用品:苯酚、水、乙醇、酒精灯
苯酚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熔点 溶解性
毒性
无色 特殊气味 晶体
43℃ 常温时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有毒,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腐蚀性
—O—H
分析苯酚的结构,结合阅读材料, 你预测苯酚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为什么? 如何用实验加以证明?
苯酚
19c末期,英国爱丁堡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约瑟夫·李 斯特,发现在某化工厂附近的污水沟里,沟水清澈,浮在 水面上的草根很少腐烂。原来,这是从化工厂流出的石炭 酸混杂在沟水里,石炭酸(即苯酚)是化工厂提炼焦油时排 出的废弃物。李斯特用石炭酸对手术器械、纱布等一系列 用品进行了消毒,病人手术后伤口化脓、感染的现象立即 减少了,由此,爱丁堡医院手术伤口感染率一度成为全世 界外科医院中最低的。石炭酸是腐蚀性很强的一种药物, 所以苯酚类的消毒药只适用于外用品。
受—OH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H变 得更活泼了 。
苯酚的检验方法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 实验:
也可用于检验 FeCl3

滴加2-3滴FeCl3溶液 苯酚的
显色反应
苯酚与水的混合液
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分析结构
预测性质
实验证明
官能团决
定有机物 的性质
有机中重要 的化学思想
CH3CH2OH 乙醇
—CH2OH 苯甲醇
—OH 苯酚
—OH —CH3
邻甲基苯酚
—CH2OH —CH3 邻甲基苯甲醇
• 醇—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 的羟基的化合物。
• 酚—羟基跟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苯酚的结构简式
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
—OH
邻苯基苯酚
酚醛树脂
对氨基苯酚
对硝基苯酚钠
对苯酚化学性质的探索
实验目的:苯酚有酸性吗? 实验:


滴加2-3滴
滴加NaOH
石蕊试剂
溶液
苯酚与水 的混合液
Hale Waihona Puke 苯酚与水 的混合液受苯环的影响,酚羟基上的H比醇羟 基上的H活泼。
—OH +H2O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ONa +CO2+H2
O
—O +H3O
—OH +NaHCO 3
苯酚与苯相比,哪种物质更容易发生取代反 应?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