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及其综合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电气化铁路负荷特性及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与建议

电气化铁路负荷特性及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与建议

关键词 :电气化铁 :e l e c t r i ie f d r a i l wa y s ; l o a d c ha r a c t e is r t i c; po we r qu a l i t y; h a r mo n i c wa v e; n e g a t i v e s e que nc e
潘 美 容 P AN Me i — r o n g ; 杨 利 兵②YA NG L i — b i n g ; 杜 雅 飞①DU Y a — f e i
( ① 国网山西省 电力公 司客 户服务 中心, 太原 0 3 0 0 0 8 ; ② 国网忻 州供 电公 司, 忻州 0 3 4 0 0 0 ) ( (  ̄ ) C u s t o m e r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o f S t a t e G r i d S h a n x i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C o m p a n y , T a i y u a n 0 3 0 0 0 8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mo d e m e l e c t i r i f e d r a i l wa y , l i k e s i n g l e — p h a s e p o w e r s u p p l y a n d i mp a c t l o a d h a v e i n e v i t a b l e i mp a c t o n
he t g T i d p o w e r q u a l i t y .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r e l i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r a i l w a y o p e r a t i o n , he t e l e c t i r i f e d r a i l w a y s h o u l d b e r e o r g a n i z e d

电气化下铁路电力调度技术

电气化下铁路电力调度技术

电气化下铁路电力调度技术
随着铁路电气化的推进,电力调度技术在铁路运输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力调度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能采集与传输:铁路电气化后,需要将电能从电网传输到铁路线路上,通过变电
站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合铁路使用的供电电压,然后通过电缆或接触网将电能传输到
车辆上。

电力调度技术要确保电能输送的高效、稳定和安全。

2. 供电管理:铁路电气化后,需要对供电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
运行。

这包括对变电站、充电设备、接触网等供电设施进行监控和维护。

同时,还要
进行电能质量分析和故障诊断,及时处理供电系统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3. 能量管理:电力调度技术还需对铁路车辆的能量消耗进行管理。

通过对列车的运行
和客流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合理安排列车运行计划和车辆组织,减少能量消耗。

同时,还可以通过能量回收等技术手段,将列车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回馈到供电系统中,
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4. 故障监测与处理:电力调度技术要实时监测铁路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
和处理故障。

对于供电设备的故障,需要迅速切换备用设备,保证列车的正常供电;
对于车辆的故障,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

总之,电力调度技术在铁路电气化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能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
定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铁路运输的高效、可靠和节能提供支持。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控制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控制

电气化铁道的 谐波无功治理
}
装设于机车上 或变电所
装设补偿装置
动态无功功率 补偿
谐波的抑制措施
为减少谐波及其危害,可采取的抑制方法有: 改进换流装置 设置滤波装置 此处重点介绍滤波器的原理。
一、交流滤波器的用途 降低电网的谐波电压或减少进入系统的谐波电流。 与并联补偿装置配合使用,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交流滤波器的安装位置 电力机车上 牵引变电所中(牵引侧 )
降低负序影响的措施
负序在电力系统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如额外
占用系统及设备容量,造成附加网损,引起系 统电压不对称,降低发电机和电动机出力等。
为使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提高电能质量,尽可
能降低负序是十分必要的。
理论依据
由负序电流的一般表达式来观察负序的合
成特性:
1 j (2 p p ) i K pi p e 3 p 1
由于上式中第一项接近于零,所以端口1的母线

4
并联电容补偿对负序电流的抑制 基本方法: () ) 计算变电所合成牵引负序电流 I I i( 。 i () () 设置并补容量,设法使补偿装置的合成负序电流 I I i (C (C )

C
P
S U I



QC
S U I

2
功率损失的减少
ZS
Eb

I

Ea
ZS

IC
ZS


Ec
U


cosC
cos
供电系统在牵引端口的三角接等效电路如
图中方框内的部分所示,其中 Z S 为归算到牵引端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及其综合控制技术培训课件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及其综合控制技术培训课件

供电可靠性:包 括供电可靠性指 标和供电质量指 标等
2
电气化铁路电能 质量
电气化铁路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01
电压稳定:保证电气化铁路正常运行,
防止电压波动对设备造成损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频率稳定:保证电气化铁路正常运行,
防止频率波动对设备造成损害
03
谐波含量低:保证电气化铁路正常运
行,防止谐波对设备造成损害
04
电压波动小:保证电气化铁路正常运
电压闪变:电压闪变可能导致 设备性能下降或损坏
电能质量的评价指标
电压质量:包括 电压偏差、电压 波动和闪变等
频率质量:包括 频率偏差、频率 波动和频率稳定 度等
谐波质量:包括 谐波含量、谐波 畸变率和谐波失 真度等
电压不平衡度: 包括三相电压不 平衡度和零序电 压不平衡度等
电压波动和闪变: 包括电压波动率 和闪变率等
05
实践操作:提 供实际操作练
习和指导
06
总结回顾:总 结课程要点, 强调重点和难

07
结束语:感谢 学员参与,鼓 励学员学以致

课件内容设计
电气化铁 路电能质 量概述
电能质量 影响因素 分析
电能质量 综合控制 技术介绍
案例分析 与解决方 案
培训总结 与反馈
课件制作技巧
内容组织:根据培训 目标,合理组织课程 内容,确保课程结构
电压不平衡:由于电力系统 负荷分布不均匀、设备故障 等原因导致的电压不平衡, 影响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行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改善措施
优化供电系统:提高供电可 靠性,降低电压波动和闪变
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提高功 率因数,降低谐波含量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研究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研究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以解决电能质量问题。

首先介绍了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

接着阐述了综合补偿技术的原理,并详细介绍了技术研究方法。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研究成果总结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能质量,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未来可继续深化研究,探索更优化的补偿技术,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更多的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有望对整个电气化铁路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技术应用前景展望显示,该技术有望成为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提升电能质量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技术应用前景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电气化铁路作为现代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和铁路货运的主要模式。

随着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建,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显。

由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因素,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存在着电能质量不稳定、波动大、谐波含量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铁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当前,虽然已经有一些针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问题的补偿技术被提出,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开展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的研究,以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提供支持。

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和实验验证,为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有助于推动电气化铁路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的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解决供电系统中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

通过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概述和电能质量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能质量对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综合补偿技术来提升电能质量,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铁功率融通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技术

电铁功率融通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技术

作者简介: 周方圆, 男,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中高压电能质量控制装置的开发与系统设计; E-mail: gongfen1@ 1
无功、谐波以及电压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上级电力系统和牵引供电系统本身的供电质量[1-2]。 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献[3]采用大容量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VG)来补偿 无功和负序电流,但其装设在三相高压侧,装置成本高。日本学者赤木泰文提出的铁路功率调节器 [4] (Railway Static Power Conditioner,RPC)能实现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安装在牵引变压 器二次侧,能对无功功率、负序和谐波进行综合补偿,受到世界电铁行业青睐。另外我国在此领域展开了 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文献[5]采用混合型有源滤波器对牵引供电网的谐波电流进行补偿,并 兼作一定容量的无功补偿;文献[6]提出采用小容量多绕组变压器隔离型 SVG 和多组大容量晶闸管投切电 容器(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s,TSC)构成的混合治理装置,成本低且补偿效果好,但无法实现有功融 通。 文献[7]中提出一种基于半桥结构的新型高速铁路功率调节器, 该方案不需降压变压器直接接入 27.5kV 侧,级联模块数量多,控制保护设计复杂,实用性不强。2011 年,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合作研制的多重化 同相供电系统在四川眉山牵引变电所进行了试验, 试验结果均验证了 RPC 及其结合接触网改造形成的同相 供电系统具备对负序、无功和谐波的综合补偿功能。湖南大学于 2011 年研制了国内首台容量 60kVA RPC 实验样机,通过搭建高速铁路补偿系统模块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8]。 随着交-直-交电力机车的推广,无功和谐波治理所需容量会进一步降低,而负序治理所需容量会进 一步增加,综合考虑补偿效果和经济效益,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功率融通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

基于YN_(V)接线平衡变压器的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系统

基于YN_(V)接线平衡变压器的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系统

基于YN_(V)接线平衡变压器的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系统张志文;陈明飞;许加柱;胡斯佳;李知宇;杨丹【期刊名称】《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1)008【摘要】针对目前电气化铁道AT或直供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序、谐波和功率因数低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N_(V)接线平衡变压器的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系统.该系统充分挖掘了YN_(V)型牵引变压器二次侧可带三相系统的潜能,在无需降压变压器的情况下,实现了三相全桥型有源功率调节系统和主牵引变压器的融合.给出了该系统的构成方式,分析了该系统补偿负序、谐波和无功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电流检测和控制方法.根据实际变电站参数和实测牵引负荷数据建立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系统具有良好的负序、谐波和无功补偿性能.【总页数】6页(P54-59)【作者】张志文;陈明飞;许加柱;胡斯佳;李知宇;杨丹【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01【相关文献】1.基于混合型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系统的控制方案 [J], 张志文;陈晓婷;孙树波;胡斯佳;谢斌;魏珂2.一种混合型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系统及其容量分析 [J], 张志文;王丹;胡斯佳;罗隆福;陈明飞3.基于YNVD平衡变压器的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管理系统 [J], 唐宏伟;唐杰;林立4.基于新型YNvd平衡变压器的电气化铁道同相供电系统 [J], CUI Guiping;LUO Longfu;LI Yong;LIU Yuxing;WANG Tao5.基于不对称接线平衡变压器的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混合调节系统 [J], 王鹏程; 李勇; 安柏楠; 张志文; 王姿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硕士型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计划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硕士型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计划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西南交通大学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一、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1)二、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1)三、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6)四、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计划 (12)五、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课程教学要求 (14)六、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25七、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企业阶段培养标准.. 26八、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企业阶段培养计划. 288一、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本专业卓越工程师硕士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对中国轨道交通迅猛发展对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将课堂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与企业工程教育及工程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培养能从事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电气系统及装备的设计、技术开发、运营管理、市场开拓等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

二、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1.系统掌握工程技术知识,了解专业前沿问题1.1 工程科学与人文科学1.1.1 数学及其应用1.1.2 基础理论∙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电机统一理论∙线性系统理论∙电力电子学∙现代电力系统分析1.1.3 人文科学∙工程经济∙管理学∙社会学∙情报学∙环境与法律1.2 工程原理与前沿发展1.2.1 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与控制∙供电系统补偿理论及应用∙电气绝缘与在线监测∙高速弓网受流技术∙牵引供电系统分析1.2.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频电力变换技术∙开关变换器电路分析与设计∙列车信息网络技术∙特种电机及其控制1.3专业技术标准1.3.1 国家标准1.3.2 电气工程行业标准1.3.3 工程规范2. 发现并能正确分析工程实际问题,能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2.1 需求变化与技术发展2.1.1市场调研2.1.2 新技术发现与探索2.1.3 新技术应用方案提出2.2 资源整合与工程任务解决2.2.1 综合性工程方案设计与开发2.2.2 工程任务完成的创新方法2.2.3 方案的评估、选择与确定2.3 实施计划制定2.3.1 任务安排2.3.2 人力资源调配2.3.3 时间进度安排2.3.4 设备应用计划2.3.5 财务预算2.3.6 资金成本与效益分析2.4 方案的实施、评估与改进2.4.1 方案实施跟踪与监控2.4.2 方案实施过程评估2.4.3 实施结果评价2.4.5项目实施总结2.4.6 方案改进2.5 工程系统2.5.1 建立系统目标和要求2.5.2 定义功能概念和体系结构2.5.3 系统建模2.5.4 目标达成保障2.5.5 工程系统管理3.在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约束下,能较系统地参与项目和工程的管理过程3.1 行业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3.1.1 落实工程质量、环境安全规定3.1.2 掌握工程标准及工程作业程序3.2 项目协商与约定3.2.1 项目委托3.2.2 项目承包3.2.3 供应与采购3.3 项目及工程管理体系3.3.1 管理体系的建立3.3.2 计划和预算的组织、管理3.3.3 任务组织与安排3.3.4 团队建设与管理3.3.5 人机功效考评3.4 危机洞察处理及突发事件应对3.4.1 项目质量标准变化预测3.4.2 作业程序变化趋势分析3.4.3 工程预算变化应对措施3.4.4 突发事件应对3.5 项目和工程评估3.5.1 项目和工程评估指导3.5.2 项目和工程评估主持4.能十分规范地用专业语言和工具促进团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拥有健全良好的人格,具有一定人格魅力,能在团队中发挥一定的领导和领航作用4.1 规范的技术语言的使用4.1.1技术图纸4.1.2电子和多媒体4.1.3 图表4.1.4 实用写作4.1.5 口头表达4.1.5 专业外语4.2 工程文件编纂4.2.1 可行性分析报告4.2.2 项目任务书4.2.3 投标书、招标书4.2.4 技术报告4.2.5 研究报告4.2.6验收报告4.2.7项目合同4.3 人际交往能力4.3.1 自察、自省、自控4.3.2 理解他人需求与意愿4.3.3 沟通技巧4.3.4 人格完善4.4 环境适应能力4.4.1 人际关系协调4.4.2 工作环境适应4.4.3 自我调节4.5 团队合作4.5.1 高效团队组建4.5.2 团队工作运行4.5.3 团队成长4.5.4 领导能力4.5.5 竞争与协作4.6 新技术跟踪4.6.1 信息检索与收集4.6.2 信息分析与判断4.6.3 信息归纳与吸收4.6.4 国际化交流与合作5.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尤其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具有全局观念,对个人有职业规划能力,能积极承担行业与社会赋予的责任5.1 职业道德5.1.1 职业健康安全标准5.1.2 环境法规与环保5.1.3 职业道德规范5.1.4 职业行为准则5.2 职业素养5.2.1 积极进取和主动精神5.2.2 批判性思维5.2.3 创造性思维产品开发设计创新方法工程技术改造与创新5.2.4 时间和资源管理5.2.5 系统思维工程项目集成项目发展管理5.2.6职业规划保持和增强职业能力了解社会及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实施职业发展规划5.3 社会责任5.3.1 质量与安全5.3.2 服务与环保5.3.3 其他事务责任6.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能进行创业设计,促进工程界与社会系统的关系6.1 企业管理6.1.1 企业文化6.1.2 企业运行企业目标、企业策略、企业管理模式、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及操作、设备更新等6.1.3 企业发展规划6.2技术创业6.2.1创业学6.2.2 创业规划6.2.3 创业融资6.3工程界与社会关系6.3.1 工程界对社会的影响6.3.2 社会对工程界的规范6.3.3 商业环境三、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能力实现(课程名称或教学环节)1 掌握工程1.1 工程科学与人文科学1.1.1 数学及其应用数数理统计与多元统计、数值分析、随机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应用模糊数学、组合数学与图论1.1.2 基础理论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电机统一理论、线性系统理论、电力电子学、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技术和专业前沿1.1.3 人文科学专业外语、外国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2 工程原理与前沿发展1.2.1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与控制、供电系统补偿理论及应用、电气绝缘与在线监测、高速弓网受流技术、牵引供电系统分析、专题及讲座1.2.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频电力变换技术、开关变换器电路分析与设计、列车信息网络技术、特种电机及其控制、专题及讲座1.3专业技术标准1.3.1 国家通用标准接触网参数检测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列车信息网络技术、所有工程实践环节1.3.2 行业专业标准1.2.2 相关工程标准2. 掌握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能力2.1 需求变化与技术发展2.1.1市场调研最优化方法与最优技术、知识经济与创新、企业科研项目实践2.1.2 新技术发现与探索2.1.3 新技术应用方案提出2.2 资源整合与工程任务解决2.2.1 综合性工程方案设计与开发所有工程实践环节、企业科研项目实践2.2.2 工程任务完成的创新方法2.2.3 方案的评估、选择与确定2.3 实施计划制定2.3.1 任务安排企业及项目管理知识讲座、所有工程实践环节、企业科研项目实践2.3.2 人力资源调配2.3.3 时间进度安排2.3.4 设备应用计划2.3.5 财务预算2.3.6 资金成本与效益分析2.4 方案的实施、评估与改进2.4.1 方案实施跟踪与监控所有工程实践环节、企业科研项目实践2.4.2 方案实施过程评估2.4.3 实施结果评价2.4.5项目实施总结2.4.6 方案改进2.5 工程系统2.5.1 建立系统目标和要求企业及项目管理知识讲座、所有工程实践环节、企业科研项目实践2.5.2 定义功能概念和体系结构2.5.3 系统建模2.5.4 目标达成保障2.5.5 工程系统管理3 熟3.1 行业政策3.1.1 落实工程质量、环境安全规定企业及项目管理知识讲座、所有工程实践环节悉项目及工程管理与相关法律法规3.1.2 掌握工程标准及工程作业程序3.2 项目协商与约定3.2.1 项目委托企业及项目管理知识讲座、所有工程实践环节3.2.2 项目承包3.2.3 供应与采购3.3 项目及工程管理体系3.3.1 管理体系的建立企业及项目管理知识讲座、所有工程实践环节3.3.2 计划和预算的组织、管理3.3.3 任务组织与安排3.3.4 团队建设与管理3.3.5 人机功效考评3.4 危机洞察处理及突发事件应对3.4.1 项目质量标准变化预测自我认知与调节、创造心理学、所有工程实践环节3.4.2 作业程序变化趋势分析3.4.3 工程预算变化应对措施3.4.4 应对突发事件3.5 项目和工程评估3.5.1 指导项目和工程评估企业及项目管理知识讲座、所有工程实践环节3.5.2 主持项目和工程评估4 4.1 技 4.1.1技术图纸所有工程实践环节熟悉有效沟通与交流术语言的使用4.1.2电子和多媒体所有工程实践环节4.1.3 图表所有工程实践环节4.1.4 实用写作第一外国语、所有工程实践4.1.5 口头表达第一外国语、所有工程实践4.1.5 专业外语专业外语、第一外国语4.2 工程文件编纂4.2.1 可行性分析报告企业及项目管理知识讲座、所有工程实践环节4.2.2 项目任务书4.2.3 投标书、招标书4.2.4 技术报告4.2.5 研究报告4.2.6验收报告4.2.7项目合同4.3 人际交往能力4.3.1 自察、自省、自控创造心理学、所有工程实践环节、自我认知与调节4.3.2 理解他人需求与意愿4.3.3 沟通技巧4.3.4 人格完善4.4 环境适应能力4.4.1 协调人际关系所有工程实践环节、自我认知与调节4.4.2 适应工作环境4.4.3 自我调节4.5 团队合作4.5.1 组建高效团队所有工程实践环节、企业及项目管理知识讲座、自我认知与调节4.5.2 团队工作运行4.5.3 团队成长4.5.4 领导能力4.5.5 竞争与协作4.6 新技术跟踪4.6.1 信息检索与收集所有工程实践环节、专题与讲座4.6.2 信息分析与判断4.6.3 信息归纳与吸收4.6.4 国际化交流与合作5了解职业道德素养与责任5.1 职业道德5.1.1 职业健康安全标准所有工程实践环节、专题与讲座5.1.2 环境法规与环保5.1.3 职业道德规范5.1.4 职业行为准则5.2 职业素养5.2.1 积极进取和主动精神知识经济与创新、创造心理学、自我认知与调节、专题与讲座5.2.2 批判性思维5.2.3 创造性思维5.2.4 时间和资源管理5.2.5 系统思维5.2.6职业规划5.3 社会责任5.3.1 质量与安全所有工程实践环节、专题与讲座5.3.2 服务与环保5.3.3 其他事务责任6 了解企业与社会6.1 企业管理6.1.1 企业文化企业及项目管理知识讲座6.1.2 企业运行6.1.3 企业发展规划6.2技术创业6.2.1创业学企业及项目管理知识讲座、专题与讲座6.2.2 创业规划6.2.3 创业融资6.3工程界与社会关系6.3.1 工程界对社会的影响知识经济与创新四、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计划1.学制与学位学制:两年学位:工学硕士2.毕业学分基本要求学校学习阶段公共课程学分≥9≥ 25 基础课程学分≥4专业课程学分≥12企业学习阶段≥ 20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卓越工程师”硕士工程型研究生学制2年,第一年为学校学习阶段,第二年为企业学习阶段。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研究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研究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研究是当前铁路电气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和扩建,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存在着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如电压波动、谐波、电能浪费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导致供电系统设备的损坏和寿命缩短。

因此,针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的电能质量问题,开展综合补偿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研究背景下,为了提高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借助先进的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

通过研究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深入探讨综合补偿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可以为提高铁路运输效率,节约能源资源,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奠定基础。

因此,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研究意义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问题一直是制约铁路运行稳定的关键因素。

电能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行,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损坏、能耗增加等严重后果。

研究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保障铁路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综合补偿技术实现对电能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降低铁路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的研究还有助于推动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升铁路运输的整体水平。

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技术的研究对于促进铁路运行质量的提升,推动铁路行业的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并提出综合补偿技术,从而改善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研究电能质量问题分析,深入理解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运行特点,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案例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应用案例分析,验证综合补偿技术的实际效果,为铁路供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分析

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分析
t h e n t h e s i g n a l i s a n a l y z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s t h a t t h e e x t e n d e d P r o n y b a s e d o n ma t h e ma t i c a l mo ph r o l o y g i f h e r me t h o d
电气 化 铁道 牵 引 负 载会 产生 大 量 谐 波 进入 高 电压 系统 , 国内外学 者对 此 做 了大量 研究 。分析 电气 化 铁道 谐 波 的 方法 较 多 , 主 要有 傅 里 叶变 换 、
号幅值往 往大于谐波信号 幅值 1 ~ 2 个数量级 , 直 接使用 H H T 极易产生频谱混叠 。而扩展 P r o n y 法 的特 点 在 于 对 信 号 观测 区外 的数 据 不 假 设 为 零 , 相 比于傅里叶变换方法 ,该假设隐含着对数据 的 外推 8 1 。因此 ,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算法频率分辨率 高, 也不易受频谱泄漏的影响。但该方法极易受到 噪声影响 , 若事先不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 则分析
顾辰方 - ,马宏 忠 ,钱 康
( 1 .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 南京 2 1 0 0 9 8 ;
2 . 江苏 省 电力设 计 院 电网部 系统 室 ,南京 2 1 0 0 9 8 )
摘要 :为 了研 究电气化机 车运行中公共 电网的 电能质 量 ,依次对 电气化铁路 的牵引 网、牵 引变 电站 、A T所 和电力机 车建 立了仿真模型 。基 于扩展 P r o n y法 ,利用数学形态学滤波器滤除周期性脉 冲噪声 ,并对信号进 行分析 ,结果表 明,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 的扩展 P r o n y法能够很好地克服 自身对噪声敏感 的缺 陷。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电气化铁路是一种高效的铁路运输方式,也是目前铁路运输发展的趋势。

电气化铁路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而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则是电气化铁路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基本架构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主要由接触网、变电所、支持系统、牵引变流器等组成。

其中接触网是这个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它连接轨道电车和变电所,为电气化铁路供电。

变电所则将高压电源变为适用于电气化铁路的低电压电源。

支持系统则包括金属结构、牵引供应装置、电缆和通信线路等。

2.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在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我们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例如电气化铁路的线路情况和运营要求、变电站的位置和峰值负载等。

此外,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们还需要采用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例如电力保护系统和电气隔离装置等。

(1)接触网设计的优化在接触网的设计和优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接触线的高度和弧垂。

高度决定了接触线与地面的距离,直接影响车辆通行的安全性。

弧垂则会影响接触线的贴合度和对车辆的水平牵引力。

为了更好地优化接触网的设计,我们可以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进而分析出最佳接触线高度和弧垂以及需要的电力参数等。

(2)变电所设计的优化变电所是供电系统中较为复杂的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将高压电源变为适用于电气化铁路的低电压电源。

在变电所的设计和优化中,我们需要考虑变电站的位置、送电线路的经济性和适用性、负载的峰值以及线路构造的合理性等。

(3)支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支持系统也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电缆、通信线路和金属结构等。

在支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需要考虑场地条件、功率需求、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以及与其他系统的综合协调。

3.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优化的意义在优化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后,可以显著提高电气化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进而提升铁路运输的质量和效益。

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电能质量问题及治理发表28页

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电能质量问题及治理发表28页

7、受济南铁路局、北京铁路局委托,于2007年5月20日至6月15日,完成郭庄、泰山、湖东、木林、下庄牵引变电所电能质量测试

8、受昆明铁路局委托,于2007年6月15日至7月2日,完成昆明供电段辖管的金马村、昆明南、永丰营及昆明西四个牵引变电所电能
质量测试。
9、受成都供电段委托,于2007年8月1日至15日,使用2套BDC-5变电站瞬态电能质量监测仪,对金堂牵引变电所各级电压、电流进

16、受北京铁路局委托,于2007年10月27日至11月12日,完成京沪线长庄牵引变电所电能质量测试。 17、受成都供电段委托,于2007年11月21日至2008年2月28日,使用BDC-5变电站瞬态电能质量监测仪,对石板滩牵引变电所各级
电压、电流进行连续的波形监测,查找27.5kV避雷器异常动作原因。
中国国际智能电网产业关键技术峰会 组委会
电气化铁路与城市轨道电能 质量问题及治理
刘炜 西南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2015年5月
汇报提纲
一、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电气化课题组业绩 二、交直车到交直交车后,电能质量问题的转化 三、电铁电能质量问题治理方案 四、城市轨道电能质量问题 五、总结
一、西南交大铁道电气化课题组业绩
郁山等4个牵引变电所电能质量测试。
46、2011年9月25日至2011年10月10日,完成京沪高铁北京-德州段李营、魏善庄、豆张庄、华苑、唐官屯、沧州、东光、德州等8个
牵引变电所电能质量测试。
47、2011年10月20日至2011年12月30日,受沈阳铁路局机务处委托,完成绥中、四平、立山、锦州、双羊等牵引变电所电能质量测试
告。
59、2013年9月15日至29日,成都地铁公司委托,完成升仙湖等4座牵引变电所的电能质量测试与评估。 60、2013年9月29日至11月10日,受成都供电段委托,就成达铁路HXD1型电力机车引发的谐波问题,展开调研,完成大英、积金牵引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导论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电网规模的扩大,电能质量问题成为电气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电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包括电能质量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

一、电能质量的概念与定义电能质量是指供电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对电能的要求程度的指标。

一般来说,电能质量优良的供电系统应具备如下特点:电压和频率稳定、谐波和间谐波电压和电流小、电压暂降和暂升少、影响电能质量的各类现象、事件和干扰小等。

一方面,电能质量问题可能给用户带来诸如电器设备损坏、电流不稳定、设备运行故障等问题,甚至威胁到用户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电能质量问题也会造成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低下、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

二、电能质量的影响因素电能质量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压波动与闪变: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与闪变会直接影响到用户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压波动是指电网电压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快速、源自电力系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电压突增、突降和电压暂降、暂升。

闪变则是指短时间内电压的大幅度变化,通常由突然的大功率负载开关引起。

电压波动与闪变可导致电灯闪烁、电器设备噪音增加、计算机死机等现象。

2. 电压谐波与间谐波:电力系统中部分设备产生的非线性负载引起的谐波和间谐波会导致电流与电压的波形失真。

谐波是指具有频率为整数倍于基频的波动,而间谐波则是指频率与基频不成倍数关系的波动。

谐波和间谐波会导致电力系统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畸变,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电源电流失真:电源电流的失真是由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载引起的。

非线性负载所引起的电流失真不仅会导致电源能力不足,增加线路和设备的能耗,还会使得电力系统中其他设备的电压下降。

4. 故障短路电流:故障短路电流是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产生的,通常为大电流、瞬时性电流。

浅谈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治理方案

浅谈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治理方案

浅谈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治理方案摘要:牵引负荷具有随机波动、单相独立和不对称的特点。

电气化铁路的电能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无功、谐波、负序、电压波动与闪变。

本文将某地区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实测数据结合该地区电气化铁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统计分析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对该地区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情况,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建议。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中图分类号: TM712 文献标识码:A0引言近几年,随着电气化铁路建设速度持续加快,电气化铁路机车逐渐成为了电力系统中主要的大型谐波源之一。

电力机车是单相负荷,可能引起负序问题;机车从接触网得电后经过整流装置给电机供电,是牵引供电系统中主要谐波来源;同时,电气化铁路负荷还具有阶跃性和沿线分布广负荷跨度大的特点,随着机车运行工况的不同,电力机车取流波动较大[1-3]。

牵引供电系统的谐波直接注入高压电力系统,单相交流工频牵引制式引入的负序电流,供电电压偏差等都是电流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某地区内多条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监测点对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数据实测和统计分析。

1某地区电气化铁路情况该地区经济发展稍滞后,线路多以普速铁路为主,牵引变电所电源引接点的短路容量较小,区域内线路交直型机车为主,有少量交直交型电力机车。

牵引变电所内装有并联电容无功补偿装置。

2电能质量标准简介(1)供电电压偏差供电电压为供电企业与用户产权分界处的电压或由供用电协议所约定的电能计量点的电压,其中的基本条款为: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如供电电压上下偏差同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为衡量依据[4]。

(2)谐波标准1)谐波电压限值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应同时满足:a.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HDU测量值的95%概率大值不得超过2.0%;b.奇次和偶次谐波电压含有率HRUh测量值的95%概率大值分别不得超过1.6%和0.8%[5]。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的治理方案分析及研究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的治理方案分析及研究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的治理方案分析及研究发表时间:2017-03-28T09:49:58.87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作者:虞增成[导读] 文章以提升其运行质量为前提,提出了几点电能质量治理措施,从而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江苏省镇江市大港新区金港大道68号威凡高科 212028)摘要:电气化铁路对于现阶段的交通运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提升其运行质量为前提,提出了几点电能质量治理措施,从而对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治理方案;供电系统电气化铁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铁路运输性能、降低成本,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机车负载变化频率过大,使其经常出现阻性、容性、感性等负载特征,导致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运行不稳定,在保证其安全性方面造成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如此造成的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问题也在系统运行稳定性与保证用户合理用电方面造成了危害。

由此可见,对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问题进行治理已经势在必行。

1 电气化铁路未来发展趋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也为铁路运输水平带来了发展机遇,相较于蒸汽机车与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速度更快、载重更高,在能源利用率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体现了一定的优势,所以,电气化铁路对于铁路运输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化石燃料使用率、降低成本,真正达到资源分配的合理性[1]。

当前阶段,不管是政策层面还是已知条件层面,深入发展电气化铁路均是对国民经济全面、健康、高速发展进行保障的重要内容。

在2005年我国已经完全开通了超过40条电气化铁路线路,总里程可超过20000公里。

随后在2006年,浙赣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得以开通,这也标志着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24000公里。

由此可见预见,在现如今的发展势头下,今后电气化铁路在我国必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占据关键地位。

电气化铁路系统的能效优化研究

电气化铁路系统的能效优化研究

电气化铁路系统的能效优化研究近年来, 电气化铁路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与传统的非电气化铁路系统相比,电气化铁路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更低的环境污染以及更大的运营稳定性。

然而,随着电气化铁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能效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因此,对电气化铁路系统的能效进行优化研究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气化铁路系统的能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优化。

首先,优化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是电气化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能效。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高效的变电设备、采用先进的电力传输技术,如输电线路中的输电电线材料、隔离子等,来减少能源损耗和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此外,合理规划供电设备的布局,避免供电系统中存在电能传输距离过长、电阻过大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能效。

其次,优化列车设计。

列车是电气化铁路系统中能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减少列车的自重,可以降低能耗;在设计中引入低能耗、高效率的牵引系统,如采用更先进的电机技术和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列车的能效。

此外,优化列车的空调、照明等系统,合理利用舒适度和能效之间的平衡,进一步提高整个电气化铁路系统的能效。

第三,优化运营管理策略。

运营管理策略的优化是提高电气化铁路系统能效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智能调度系统和优化运营管理算法,合理安排列车运行的时间表和速度控制策略,可以降低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和能量损失。

此外,采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及时监测和调整整个电气化铁路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能源利用情况,进一步优化能效。

最后,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和研发是电气化铁路系统能效提升的关键。

通过加大在电力系统、列车技术、运营管理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气化铁路系统的能效。

例如,利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电气化铁路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和优化;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等。

电气化铁路供电电能质量测试主要结果分析 蔡俊锋

电气化铁路供电电能质量测试主要结果分析 蔡俊锋

电气化铁路供电电能质量测试主要结果分析蔡俊锋摘要:为掌握电气化铁路供电电能质量现状,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满足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的供电需求,进行系统研究。

文章根据向电气化铁路供电的变电站电能质量测试,就谐波、负序等主要测试数据及电气化铁路供电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果表明,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功率因数偏低,产生的谐波和负序分量普遍超标,劣化了电网电能质量,给电网安全稳定带来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供电电能质量;测试分析近年来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迅猛,“十一五”基金项目:。

期间将建设新线17000km,其中客运专线7000km,既有线电气化改造1500km。

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9万km以上,电气化率达到45%以上。

由于电力机车采用单相、整流供电方式,机车运行时从电网吸收工频功率,向电网注入谐波和负序电流;同时,电气化铁路负荷还具有冲击性和沿线分布广的特点。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列车取用功率成倍增加,使得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的影响日益突出。

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及其监测进行了研究,本文重点介绍现场实测数据及分析结果。

电力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系统,担负着向全社会提供电能的职责。

因此,在满足电气化铁路供电需求的同时,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铁路与电网双赢发展的目标是铁路与电力双方共同的责任。

为了掌握电网向电气化铁路供电地区的电能质量现状,进行电能质量测试,针对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的特点,选择不同供电电压、不同供电方式、不同地区、不同机车负荷等有代表性的电力系统变电站,对电能质量实测。

通过测试,掌握了目前电网和用户负荷受电气化铁路影响的基本状况,为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测试数据可供管理决策部门、设计和生产单位参考。

一、供电系统供电电源电气化铁路的电能来源为电力系统变电站,通过高压输电线接收电源,可以说供电电源是由电力系统变电站以及高压输电线共同组成,供电电源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电压等级、供电方式。

电能质量技术及控制

电能质量技术及控制

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曾经遇到过诸如下面的一些问题:•电容补偿装置不能正常运行:电容经常坏,老是烧保险,接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主开关经常跳闸:影响正常生产,损失大把钞票啊…•收到供电局的电费单一看,其中有一项是功率调整电费,又多花了不少钱,心疼…•变压器容量不小,负载也不太大,怎么容量还是不够,增容费用很高,又要掏银子…•电压总是不稳定…•哪里来的干扰,计算机都不能正常工作…•日光灯不停的闪烁,镇流器也烧毁了…•自动控制装置不再听话,经常误动作…•烧电机…•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经常出故障…•供电公司说我们谐波超标,给我们开了一张限期整改通知单…•上了补偿滤波装置(高压侧),变压器温升怎么还这么高呀………以上这些均由电力质量问题引起,电能是现代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最普遍也最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

电能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如果您的配电设备经常出现故障,请您关注电能质量(谐波)问题;如果您的电费单中有功率调整电费,请您关注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关于电能质量问题电能可以方便的通过各种不同的用电器方便、高效率、可靠的转换成机械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形式以供消费。

一、理想的电能供应形式在理想的电力系统中,电能是以单一恒定的频率(50Hz或60Hz)和正弦波形,按规定的电压水平向用户供电,即理想的电能供应形式应满足:•单一恒定的电网标称频率50Hz:功率平衡,不中断•规定的若干电压等级配电系统一般为110kV,35kV,10kV,380V/220V•理想的正弦波形电压电流同相位,无其他频率成份•三相系统的平衡幅度相同,相位互差120度。

二、实际导致供电模式非理想的因素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PQ)就是指电能的优劣程度,电能质量问题就是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各种电力问题,即任何出现的电压、电流以及频率偏移导致的用户设备损坏或运行不正常的电能问题。

通常导致供电波形不理想的因素为:•电力供应方的因素✓设备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电力用户方的因素✓非线性负荷:如整流器、逆变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变频器、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等;✓冲击性负荷:如电弧炉、轧机等;✓负荷不平衡:如电力机车•外在因素:✓自然灾害,雷电、风雪、鸟害…✓人为因素,恐怖活动三、电能质量问题分类电能质量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供电中断;•电压偏差;•频率偏差;•三相不平衡;•电力谐波(这是所有电能质量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电压波动与闪变;•电压暂降与暂升;…电能质量指公用电网对电力用户的供电电压质量和电力用户对公用电网的干扰水平。

高速电气化铁路对地区电网电能质量影响

高速电气化铁路对地区电网电能质量影响

高速电气化铁路对地区电网电能质量影响发布时间:2021-09-02T05:38:39.661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13期作者:张曦匀[导读] 高铁采用的交流型电力机车作为动力源张曦匀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供电段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摘要:高铁采用的交流型电力机车作为动力源,此类电力机车负荷具有单相性、非线性以及波动性等特点,导致接入电网后会造成谐波和负序等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

关键字:高速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由于电力机车采用单相、整流供电方式,机车运行时从电网吸收工频功率,向电网注入谐波和负序电流;同时,电气化铁路负荷还具有冲击性和沿线分布广的特点。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列车取用功率成倍增加,使得高速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日益突出。

1.高速电气化铁路及其供电的方式1.1高速电气化铁路基本的概念分析高速电气化的铁路主要是由电力机车、供电系统所组成的,供电电源与牵引供电系统将构成整体的供电系统。

供电电源则包含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高压输电线、电力系统的变电站,牵引网与牵引变电所构成牵引供电的系统。

电力机车作为铁路运输牵引的动力,自身不携带能源,接收牵引网输送电流,由牵引电动机经过车载变流器驱动车轮。

1.2供电的方式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牵引网供电方式主要有:BT(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AT(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和TR直接供电方式。

由于高速铁路功率大,牵引网电流较大,因此一般采用功率输送能力最强的AT供电方式。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由牵引变电站、自耦变压器AT、接触网T、负馈线F、钢轨R与大地以及高速列车组成,供电系统电压为±25kV交流制。

牵引供电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为:牵引变电站为整个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电源,电流从牵引变电站流出,通过接触网给高速列车提供电能,然后通过负馈线流回牵引变电站。

从功能上牵引供电系统可以划分为牵引变电站和牵引网两部分:(1)牵引变电站牵引变电站将公用电网的三相交流电变换成适合高速列车使用的单相交流电,牵引变压器是牵引变电站的心脏,与传统的三相电力变压器相比完全不同,其专门针对牵引供电方式特点设计制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Z( f )
f fr
L fr f
L R

C
其中 fr 为单调谐支路的固有频率
fr

2
1 LC
双调
R3
R2
2 阻尼滤波器 常见的有一阶阻尼和二阶阻尼型两种. 一阶阻尼滤波器
C
R
二阶阻尼滤波器
C
R
L
三阶阻尼滤波器
C1
C1
C2 L
R
C2 R
L

系统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分别为
iSh

Z Fh ZSh ZFh
ih
U Sh

ZSh Z Fh ZSh ZFh
in
理想滤波器时,ZFh 0
实际滤波效果取决于滤波器阻抗及系统阻抗的关系。
二、交流滤波器的分类 1 按接入系统的方式,可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类型。
串联滤波器
串入系统 调谐滤波器,利用L-C并联谐振来阻碍谐波进入系统 基波下呈感性 经受全部电流,绝缘水平要求高
并联滤波器
并入系统 调谐滤波器,利用L-C串联谐振构成谐波通路 基波下呈容性 承受调谐的谐波电流和部分无功电流
一般,并联滤波器性价比要好于串联滤波器。 有时两者可混合使用。
2 按调谐锐度,可把并联滤波器分为调谐滤波器和阻尼滤
波器两种
调谐滤波器 调谐在某一、二次较低次谐波上 ,其中串联(等效)
此处重点介绍滤波器的原理。
一、交流滤波器的用途
降低电网的谐波电压或减少进入系统的谐波电流。 与并联补偿装置配合使用,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交流滤波器的安装位置 电力机车上 牵引变电所中(牵引侧 )
滤波原理
非线性负荷一般可视为谐波电流源。 h次谐波下,系统、滤波器及非线性负荷的模型如下图。
静态功补(无 源补偿方法)
装设补偿装置
动态无功功率 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 器(APF)
} 无功补偿电容器
装设于机车上 或变电所
LC无源滤波器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SVC)
静止无功发生器 (SVG)
单独使用的APF
混合型APF
谐波的抑制措施
为减少谐波及其危害,可采取的抑制方法有: 改进换流装置 设置滤波装置
占用系统及设备容量,造成附加网损,引起系 统电压不对称,降低发电机和电动机出力等。
为使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提高电能质量,尽可
能降低负序是十分必要的。
理论依据
由负序电流的一般表达式来观察负序的合
成特性:
i
n
1 j (2 p p ) K i e p p
3 p1
可见,在各种负荷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
要合理安排负荷所在的端口,就能最大程度的
使构成负序电流的各分量互相抵消,从而减少
总的负序电流。
抑制负序主要措施
平衡接线变压器 换相连接 并联补偿 同相供电
1 平衡接线牵引变压器 比较常用的是Scott接线牵引变压器。其他
三相-两相平衡接线牵引变压器,如 Kubler 接
线、Le Blanc接线、Wood-Bridge接线等很少 用到。
A B C
U ab
U bc
U bc
U ab
电分相承受电压
U ca
电分相上承受电压为 3 27.5kV
方案2:由6台单相变构成相别循环
A B C
U ab
U ac
U ca
U ba
U bc
U ba
U ca
U cb
U cb
电分相承受电压
Uab 电分相上承受电压为27.5kV
U bc
U ac
2 Vv接线变压器换相连接
电阻很小,也称高Q(品质因数)滤波器 。
阻尼滤波器 在某一宽频带上呈现低阻抗(如高通阻尼滤波器),
其(等效)电阻较大,也称低Q滤波器 。
3 按阶数可把并联滤波器中的阻尼滤波器分为一阶、二阶
和三阶等阻尼滤波器。
重点讨论并联滤波器 。
三、常用滤波器及其特性
1 调谐滤波器
单调谐滤波器
忽略电阻,相对阻频特性为
牵引变电所换相连接的基本要求
各变电所单相牵引负荷轮换接入电力系统不同相,使电 力系统三相负载对称。 两个相邻牵引变电所的相邻供电分区同相,便于越区供 电(纯单相变电所除外)。 接触网分相绝缘器承受电压不超过网压。
(三相牵引变电所换相时要考虑重臂负荷安排在超前相)
1 单相牵引变电所换相连接 方案1:由3台单相变构成相别循环
原边:按YNd11牵引变压器接 线展开图完成原边接线
方法:先画出展开图,绕组定向,电压均为网地,相别正 负分别对应,可确定绕组上电压相别,再根据原次边绕组对 应画出原边接线图。
IB

IC
1
1
1
3K1
2

3 3 0



I

I



牵引变电所换相联接 为整体减轻进入电力系统的负序分量,电气化
区段的各种接线的牵引变电所几乎无一例外地实行 换相联接,即轮换接入电力系统的不同相。
大量实践证明,牵引变电所换相联接对减少电 气化铁道对电力系统的负序影响是十分有效的。
三阶阻尼滤波器
C型滤波器
调谐滤波器比阻尼滤波器对元件参数精度要求高。 元件参数变化及电网频率偏移都会使调谐滤波器失谐
。设计时,需要在谐振点上向感性区做适当偏移。
为加强滤波效果,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对电气化
铁道,采用3次、5次和7次单调谐滤波装置 。
降低负序影响的措施
负序在电力系统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如额外
(1)单相Vv相别循环
A B C
U ca
U ab
U ab
U bc
U bc
U ca
3 三相YNd11牵引变电所换相连接
YNd11牵引变压器展 开图如下
接线规则: 按照给定供电臂相序
(A)
(C) (a)
(B) (b) (c)
次边:(c)端子接轨地; (a)端 子接“+”电压供电臂; (b)端 子接“-”电压供电臂。
Scott接线变压器底(M)座绕组原边接入电力系统 AB相(线电压),高(T)座绕组原边一端接底绕组的中 点D,另一端接入C相。
A
B
C


IA 1 D
IB
1 IC

I
2


2

I


U
U
A
B
C


IA 1 D
IB


1
IC

I
2
2

I


U
U


I
A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及 其综合控制技术
7.1 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问题
交直型电力机车
谐波电流大:由相控方式决定;谐波为奇次谐
波,主要为3、5、7次
功率因数低 产生负序电流
交直交型电力机车
功率因数接近1 谐波含量低 牵引功率大,负序问题突出
解决思路
电气化铁道的 谐波无功治理
机车改型
交直交 电力机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