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信息流模型的协同过滤算法
协同过滤算法综述
协同过滤算法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发现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成为了信息推荐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
协同过滤算法作为一种经典的信息推荐技术,凭借其高效、准确的特点,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音乐推荐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协同过滤算法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分类及应用现状,以期对协同过滤算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回顾了协同过滤算法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到后来的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再到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然后,本文详细介绍了协同过滤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相似度计算、邻居选择、生成推荐等关键步骤,以及这些步骤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接着,本文根据协同过滤算法的不同实现方式,将其分为基于内存的协同过滤和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两大类,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应用现状方面,本文分析了协同过滤算法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音乐推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了其取得的成功和面临的挑战。
本文还探讨了协同过滤算法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与其他推荐技术的结合、在动态环境中的应用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总结了协同过滤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协同过滤算法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协同过滤算法的基本原理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简称CF)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的经典算法,其基本原理在于利用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来预测用户未来的兴趣偏好,并据此为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偏好的物品或服务。
协同过滤算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简称UserCF)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简称ItemCF)。
两种基本的协同过滤算法比较
第三,从公式(3)的最后一一步我们还可以看出,相似性矩阵的非零元素个数与评分矩阵 中非零元素个数的平方成正比,与用户和条目数成反比。这对于我们讨论一一个系统在计算 上是否合适用协同过滤来做推荐,很有参考意义。如果一一个系统的评分增长是近似线性 的,同时这种增长是来源于用户或条目的自然增长,那么这个系统采用协同过滤来做推 荐,在计算上就是可承受的。反之,如果系统的评分增长是超线性的,同时用户或条目的 增长是线性的,那么可能有一一天,采用协同过滤做用户推荐时会遇到计算瓶颈的问题。比 如在社会网络中对人的推荐,即用户和条目都是同一一批人,在产品高速扩张时评分数据 (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的增长速度会显著高于用户的增长,此时就要提前准备好 计算资源,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瓶颈。此外,由于实际系统中一一般用户增长的速度要高于条
sim(x,
y)
=
cos(x,
y)
=
x
⋅
y
=
x ×y
2
2
∑ rx,iry,i
i ∈Ixy
∑ r2 x,i
∑ (1)
r2 y,i
i ∈Ixy
i ∈Ixy
计算相似性矩阵是做个性化推荐的第一一步,也是整个算法的基础。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一下 在不同的情况下相似性矩阵的计算复杂度以及对整个推荐算法的影响。
以图书、电影、音乐等文化领域的条目为例,在这些领域的评分系统中,都不同程度的存 在长尾现象,即热的条目吸引了很多用户的注意和收藏,形成收藏分布的高高的头部;较 为冷门的条目比较少的被用户发现或注意到,形成收藏分布中长长的尾部。对这种长尾现 象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人类社会财富分配时发 现的二八法则,即百分之八十的财富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数学上可以用幂律来刻 画这种分布,即用 f (x) = x−α 作为长尾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评分矩阵中,条目的长尾 现象往往比二八法则更严重,甚至会出现百分之九十的收藏集中在百分之十的条目中的情 况;而用户的长尾现象则要平缓一一些,一一般在三七开到四六开之间。如图1所示,这是取 自真实系统的用户/条目收藏数据经过归一一化处理后的分布情况。可以明显看出,条目收 藏分布在头部要比用户收藏分布更陡峭一一些,而用户收藏在尾部要更平缓一一些。从实际使 用者的角度看,这也比较容易理解。用户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并且用户的收藏行为遵循边 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因此用户的收藏不会无限制增长,会慢慢趋于稳定。而条目获得的收 藏则没有这样的限制,相反,越是热门的条目,被用户发现的机会也就越大,被收藏的机 会也就越多,从而会造成更加陡峭的头部。评分矩阵的这种特性,给协同过滤算法带来了 新的挑战。
信息科学中的协同过滤算法综述
信息科学中的协同过滤算法综述引言信息科学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学科,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人们对信息处理和分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协同过滤算法作为信息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搜索引擎以及社交网络等领域。
本文将对协同过滤算法进行综述,介绍其主要原理和应用场景,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协同过滤算法的原理协同过滤算法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一个人A与另一个人B在某些方面的兴趣、偏好或其他特征上相似,那么A在其他方面上的兴趣、偏好或特征很可能也与B相似。
因此,通过对大量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协同过滤算法能够通过预测一个用户的行为或者兴趣,并为其推荐相关的信息或者内容。
在协同过滤算法中,主要有两种方法: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的思想是找到与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利用这些用户对某个物品的评价或者点击行为来预测目标用户对该物品的兴趣。
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则是通过寻找与目标物品相似的其他物品,然后根据用户对这些物品的兴趣来预测目标用户对该物品的兴趣。
应用场景协同过滤算法在信息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为其推荐可能感兴趣的物品或者信息。
协同过滤算法在推荐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大量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兴趣,协同过滤算法能够为用户推荐与其兴趣相似的物品,从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
除了推荐系统,协同过滤算法还被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中。
搜索引擎需要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为其提供相关的搜索结果。
协同过滤算法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搜索历史,为其提供与其搜索行为相关的搜索结果,从而提升搜索引擎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另外,协同过滤算法还可以应用于社交网络中。
社交网络上的用户经常关注和与其他用户互动,协同过滤算法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社交行为,为其推荐与其兴趣和社交圈子有关的内容和信息。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协同过滤是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推荐算法,它利用用户历史行为和其他用户的行为来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推荐结果。
协同过滤算法分为两种类型: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主要通过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来为用户生成推荐结果。
具体而言,算法首先找到与目标用户行为相似的一组用户,然后根据这组用户的行为来为目标用户生成推荐结果。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通过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度来为用户生成推荐结果。
算法首先找到与目标用户喜好相似的一组物品,然后根据这组物品的喜好来为目标用户生成推荐结果。
协同过滤算法的关键在于计算用户之间或物品之间的相似度。
对于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一种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是皮尔逊相关系数。
皮尔逊相关系数衡量两个向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范围为-1到1,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向量越相关。
另一种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是余弦相似度,它衡量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向量越相似。
对于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一种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是余弦相似度。
协同过滤算法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事先对物品或用户进行标注,从而避免了标注过程带来的困难和成本。
同时,协同过滤算法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生成个性化的推荐结果,提高了推荐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然而,协同过滤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协同过滤算法对于稀疏数据和冷启动问题较为敏感,即当用户或物品的行为数据较少时,算法的准确性会下降。
其次,协同过滤算法无法解释推荐结果的原因,即无法提供给用户为什么会推荐一些物品的解释。
为了解决协同过滤算法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算法。
例如,基于社交网络的协同过滤算法利用用户之间的社交网络信息来增强推荐效果。
另外,基于内容的协同过滤算法将物品的内容信息加入到计算中,从而提高了推荐的准确性和解释性。
此外,混合推荐算法将多个推荐算法的结果进行融合,从而提高了推荐的准确性和覆盖率。
总结来说,协同过滤是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推荐算法,它通过计算用户之间或物品之间的相似度来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推荐结果。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在线社交网络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在线社交网络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在网络上的社交活动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面对海量的信息和社交关系,如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内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在线社交网络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推荐系统中常用的算法,它基于用户历史行为和利用其他用户的行为给出个性化的推荐结果。
在在线社交网络中,用户的行为主要包括社交关系、点赞、评论等,这些行为反映了用户的兴趣偏好和社交网络中的影响力。
因此,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并结合社交网络中的关系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内容。
在设计和实现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在线社交网络推荐系统时,首先需要收集和处理用户的行为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行为收集而来,包括点赞、评论、分享等。
同时,还要收集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基本信息,如用户的地理位置、年龄、性别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用户授权的方式收集,同时要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数据收集和处理完毕后,就需要构建用户行为模型和社交网络模型。
用户行为模型主要用于分析用户的行为偏好和兴趣领域,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建模。
社交网络模型则用于分析用户的社交关系和网络中的影响力,可以使用图论和社交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建模。
在建立了用户行为模型和社交网络模型之后,就可以进行推荐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了。
其中,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算法可以分为两类: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主要通过找到与目标用户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推荐这些用户喜欢的物品给目标用户。
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通过找到与目标物品相似的其他物品,然后推荐这些物品给目标用户。
在推荐算法的实现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其他的推荐算法和技术。
例如,可以使用内容过滤算法对用户的社交网络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提取关键词和主题信息,以便更准确地推荐相关的内容。
协同过滤算法简介(Ⅰ)
协同过滤算法简介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常见的推荐系统算法,它基于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或物品之间的相似度来进行推荐。
协同过滤算法通常用于解决用户对物品的喜好预测和推荐问题,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在线媒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算法原理协同过滤算法的原理是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如用户对物品的评分、购买、点击等行为,来发现用户或物品之间的相似性,进而进行推荐。
在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中,首先需要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相似用户的行为来预测目标用户对未评价物品的喜好程度。
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用户对某个物品的行为来推荐相似的物品。
2. 算法类型根据相似度计算的方式,协同过滤算法可以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余弦相似度和欧式距离等,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则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包括余弦相似度和调整的余弦相似度等。
此外,协同过滤算法还可以分为基于领域的协同过滤和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
基于领域的协同过滤算法考虑用户或物品的属性信息,通过确定用户或物品的领域,来发现相似性。
而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算法则通过建立模型,来预测用户对物品的喜好程度。
3. 算法优缺点协同过滤算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行为进行推荐,不需要事先对物品进行标注或分类。
同时,协同过滤算法能够发现用户或物品的隐藏相似性,从而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然而,协同过滤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需要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来进行计算,对于新用户或新物品的推荐准确度较低。
此外,冷启动问题和数据稀疏性也是协同过滤算法面临的挑战。
4. 算法应用协同过滤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电子商务领域,协同过滤算法被用于商品推荐,提高用户购物体验。
在社交网络中,协同过滤算法被用于朋友推荐和内容推荐,增强用户粘性。
在在线媒体中,协同过滤算法被用于个性化新闻推荐,提高用户阅读体验。
.net 基于协同过滤的算法
.net 基于协同过滤的算法
摘要:
1.协同过滤算法简介
平台下的协同过滤算法实现
3.协同过滤算法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4.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5.结论与展望
正文:
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推荐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利用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来为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该算法主要经历了基于评分、基于item 和基于用户三个阶段的发展。
在.NET 平台下,可以通过利用相关库和框架实现协同过滤算法,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在.NET 平台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协同过滤算法:
1.数据预处理:收集并整理用户的行为数据,如评分、浏览、收藏等。
2.用户相似度计算:利用余弦相似度、皮尔逊相关系数等方法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
3.基于相似度的推荐: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相似度,为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或内容。
4.评估与优化:通过评估推荐结果的准确性和用户满意度,不断优化算法和调整参数。
协同过滤算法在电商、社交网络、内容推荐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优势在于能够挖掘用户潜在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黏性,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我国在协同过滤算法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该领域仍有一定差距,需要在算法性能、可扩展性和个性化程度等方面继续努力。
总之,协同过滤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推荐方法,在.NET 平台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网络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网络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社交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分享信息和观点。
然而,社交网络中的信息量庞大,用户往往会感到困惑和疲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体验,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网络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网络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和兴趣来推荐适合他们的内容和联系人的方法。
这种算法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来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和行为模式,并根据这些信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推荐。
首先,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网络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需要收集大量关于用户行为和兴趣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或分享的内容、与其他用户之间进行互动或关注等行为。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算法可以建立起每个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或与内容之间关系模型。
其次,在建立关系模型之后,算法会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兴趣来预测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和联系人。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两个步骤:相似度计算和推荐生成。
相似度计算是通过比较用户之间的行为和兴趣来确定他们之间的相似程度。
推荐生成是根据相似度计算的结果,为用户生成个性化推荐。
在相似度计算阶段,算法会使用不同的技术来衡量用户之间的相似程度。
其中一个常用的技术是基于内容过滤,它通过比较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或分享的内容来确定他们之间的相似性。
另一个常用的技术是协同过滤,它通过比较不同用户之间共同关注或互动对象来确定他们之间的相似性。
在推荐生成阶段,算法会根据用户与其他用户或与内容之间关系模型中找到最匹配或最相关的对象,并将其推荐给用户。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一些排序算法来确定最佳匹配对象,并将其排在前面。
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网络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使用户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其次,它可以帮助用户发现新的内容和联系人,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和知识面。
基于神经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越来越普及,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而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推荐算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推荐算法则是能根据用户喜好,预测用户接下来的行为,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而其中一种比较常用的算法,则是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这个算法是基于数据挖掘的一种分析方法,通常通过人工或基于系统反馈的方式,来识别用户特点,以及相似性等因素,从而推荐出更加适合用户的产品或服务。
其中,基于神经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也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算法。
那么,什么是基于神经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呢?简单来说,就是将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神经网络的强大学习能力和自适应性来提高协同过滤的准确性和覆盖率,从而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推荐服务。
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模拟生物神经结构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数据处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协同过滤算法中,神经网络则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喜好,进行数据训练和学习,提高推荐的精确度。
同时,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性也能够满足数据不稳定等情况下的需求,从而增强推荐系统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具体来说,基于神经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即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则是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预测出可能感兴趣的物品,来进行推荐。
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则是根据物品的特征,来预测用户的偏好,从而进行推荐。
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网络则能够通过学习影响数据相似性的因素,来提高推荐精度。
虽然基于神经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提高推荐精确度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但也并不是万能的。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数据量、计算效率等因素。
同时,因为神经网络是一种黑盒子模型,原理不太容易理解和解释,大多数推荐系统在选择算法时更倾向于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
综上所述,基于神经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可以通过人工或基于系统反馈的方式,来识别用户特点,以及相似性等因素,从而推荐出更加适合用户的产品或服务,其使用了协同过滤算法和神经网络技术,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算法。
.net 基于协同过滤的算法
.net 基于协同过滤的算法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协同过滤算法作为一种基于用户历史行为数据的挖掘方法,已经在许多推荐系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net平台的协同过滤算法,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协同过滤算法背景介绍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简称CF)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它通过对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的相似性,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
协同过滤算法可分为两类: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based CF)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Item-based CF)。
2.协同过滤的分类: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主要通过寻找与目标用户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根据这些相似用户对目标项目进行评分预测。
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通过计算项目之间的相似度,为用户推荐与他们过去喜欢的项目相似的新项目。
二、协同过滤算法原理1.协同过滤的基本概念协同过滤算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步骤一是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找出相似用户或项目;步骤二是根据相似用户或项目的评分预测目标用户对目标项目的评分。
2.协同过滤的分类: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主要通过寻找与目标用户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根据这些相似用户对目标项目进行评分预测。
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通过计算项目之间的相似度,为用户推荐与他们过去喜欢的项目相似的新项目。
三、.net 基于协同过滤的算法实现1.数据准备与预处理为实现.net基于协同过滤的算法,首先需要收集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包括用户ID、项目ID以及用户对项目的评分。
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缺失数据。
2.相似度计算方法在.net平台上,可以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作为相似度计算方法。
互联网领域的协同过滤算法设计与应用
互联网领域的协同过滤算法设计与应用1. 前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如何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为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协同过滤算法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2. 什么是协同过滤算法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是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推荐算法。
它通过挖掘用户喜好和行为模式,来发现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并根据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将用户分成若干个群体,然后再将用户之间的关系映射到物品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推荐。
3. 协同过滤算法的设计原则协同过滤算法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相似性度量的选择:相似性度量是协同过滤算法的核心,其选择将直接影响算法的效果。
常用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包括欧氏距离、余弦相似度等。
(2)用户群体的划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度量结果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这样才能根据这些群体的关系实现物品推荐。
通常情况下,协同过滤算法将用户分为三种类型:相似用户、实效用户和独立用户。
(3)推荐策略的选择:推荐策略是指根据用户行为模式和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对用户进行物品推荐的方法。
推荐策略可以分为基于用户的推荐策略和基于物品的推荐策略两种。
4. 协同过滤算法的应用协同过滤算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商网站的产品推荐:通过协同过滤算法,电商网站可以把用户分为不同群体,并将群体之间的关系映射到商品之间,从而实现对商品的推荐。
(2)新闻门户网站的新闻推荐:协同过滤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行为模式,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新闻。
(3)音乐网站的音乐推荐:协同过滤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音乐口味,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音乐。
5. 协同过滤算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协同过滤算法虽然被广泛应用,但是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冷启动问题:新用户和新物品的推荐问题。
协同过滤算法简介(六)
协同过滤算法简介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常见的推荐系统算法,它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找出用户之间的相似性,然后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来推荐给其可能感兴趣的物品。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爆炸式增长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推荐系统成为各大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
一、协同过滤算法的基本原理协同过滤算法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找出用户之间的相似性,然后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来推荐给其可能感兴趣的物品。
这种算法的核心在于利用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来进行推荐,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的目的。
二、协同过滤算法的分类根据数据来源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协同过滤算法可以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两种类型。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是根据用户对物品的评价来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性,从而进行推荐;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根据物品的特征来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性,从而进行推荐。
另外,协同过滤算法还可以分为基于邻域的协同过滤和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两种类型。
基于邻域的协同过滤算法是通过寻找用户或物品的邻居来进行推荐,而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通过构建模型来进行推荐。
三、协同过滤算法的优缺点协同过滤算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实现个性化推荐,能够为用户提供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推荐结果。
此外,协同过滤算法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实时推荐,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
然而,协同过滤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对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的处理能力有限,同时还存在着推荐结果的过度依赖用户行为数据,容易出现推荐的局限性等问题。
四、协同过滤算法的应用协同过滤算法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商平台上,协同过滤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历史购买记录推荐给其可能感兴趣的商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协同过滤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好友关系和兴趣爱好进行推荐;在音乐和视频平台上,协同过滤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播放历史推荐给其可能喜欢的歌曲和视频等。
此外,协同过滤算法还被广泛应用于在线广告推荐、新闻推荐和人才招聘等领域。
大量数据的协同过滤算法
大量数据的协同过滤算法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是一种常用的推荐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偏好和兴趣,来预测和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物品或者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协同过滤算法在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量数据的协同过滤算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
1.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User-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是最早被提出的协同过滤算法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为目标用户推荐与其有共同兴趣的物品。
算法的步骤如下:- 构建用户-物品矩阵,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用户对物品的评分。
- 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余弦相似度、皮尔逊相关系数等。
- 根据用户之间的相似度,预测目标用户对未评分物品的评分。
- 根据预测的评分,为目标用户推荐评分较高的物品。
2.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是相较于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的一种改进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度,为目标用户推荐与其喜欢的物品相似的物品。
算法的步骤如下:- 构建用户-物品矩阵,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用户对物品的评分。
- 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度,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余弦相似度、皮尔逊相关系数等。
- 根据物品之间的相似度,预测目标用户对未评分物品的评分。
- 根据预测的评分,为目标用户推荐评分较高的物品。
尽管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在具体实现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核心思想是相似的:通过分析用户或物品之间的相似度,来预测用户对未评分物品的评分,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
然而,在大量数据的情况下,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存在一些问题:1. 稀疏性问题:在大量数据的情况下,用户对物品的评分往往是非常稀疏的,即用户只对少数物品进行了评分。
协同过滤算法原理
协同过滤算法原理
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推荐算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来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相似用户或相似物品的评价来预测用户对未知物品的喜好程度。
协同过滤算法有两种主要的实现方式: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首先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
可以使用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如余弦相似度、皮尔逊相关系数等。
然后,根据用户相似度和他们对物品的评价来预测目标用户对未知物品的评价。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加权平均相似用户的评价或者根据相似用户的评价对目标用户的评价进行加权计算。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与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类似,只是相似度的计算是在物品之间进行的。
首先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物品的相似度和用户对已评价物品的评价来预测用户对未评价物品的喜好程度。
具体预测方法可以是加权平均相似物品的评价或者基于相似物品的评价对目标物品的评价进行加权计算。
协同过滤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用户的行为数据来发现用户与物品之间的关联性,从而预测用户对未知物品的喜好。
这种方法可以在没有明确领域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推荐,并且可以根据用户行为的实时变化来动态地调整推荐结果,提高个性化推荐的准确性。
协同过滤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七)
协同过滤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交网络时代,协同过滤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推荐算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平台。
社交网络作为人们交流、分享信息和建立社交关系的重要工具,其海量的数据和用户行为成为了推荐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
本文将探讨协同过滤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作用和优势。
一、协同过滤算法简介协同过滤是一种基于用户行为和偏好的推荐算法,主要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两种类型。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是通过分析用户对物品的评价和行为来发现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推荐物品;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则是通过分析物品之间的关系,向用户推荐与其历史兴趣物品相似的物品。
这两种协同过滤算法在社交网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朋友推荐在社交网络中,协同过滤算法可以应用于朋友推荐功能。
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共同兴趣和互动历史,系统可以向用户推荐潜在的新朋友。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可以根据用户的社交圈子和兴趣爱好,向用户推荐与其相似的其他用户;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则可以分析用户和其朋友的互动历史,向用户推荐与其朋友圈中活跃用户相似的新朋友。
这种推荐方式可以帮助用户扩大社交圈子,丰富社交生活。
三、内容推荐除了朋友推荐外,协同过滤算法在社交网络中也被广泛应用于内容推荐。
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用户产生了大量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协同过滤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浏览和点赞行为,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可以分析用户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向用户推荐与其历史兴趣内容相似的新内容;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则可以分析用户对不同内容的行为,向用户推荐与其喜欢内容相似的新内容。
这种推荐方式可以帮助用户更快速地发现感兴趣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四、广告推荐在社交网络中,广告推荐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应用场景。
协同过滤算法可以应用于广告推荐,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向其推荐相关的广告内容。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可以分析用户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广告;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则可以分析广告内容之间的关联,向用户推荐与其历史浏览广告相似的新广告。
网络推荐系统中的协同过滤算法研究与改进
网络推荐系统中的协同过滤算法研究与改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推荐系统来获取各种信息和优质商品。
而其中最常用的推荐算法之一就是协同过滤算法。
本文将对网络推荐系统中的协同过滤算法进行研究与改进。
1. 算法原理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基于用户历史行为数据的推荐算法。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将用户A喜欢的物品推荐给和A具有相似兴趣的其他用户。
协同过滤算法主要有两种形式: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通过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矩阵,找到与目标用户兴趣相似的其他用户,并将这些用户喜欢的物品推荐给目标用户。
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通过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度矩阵,找到用户喜欢的物品相似的其他物品,并将这些物品推荐给目标用户。
2. 算法改进尽管协同过滤算法在推荐系统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稀疏性问题和冷启动问题。
为了解决稀疏性问题,即用户历史行为数据很少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判断用户兴趣,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法。
其中之一就是引入隐式反馈数据。
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只利用用户对物品的显式评分信息,而忽略了用户对物品的隐式喜好。
而隐式反馈数据则可以包括用户的点击、购买、浏览时间等行为,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用户的兴趣。
通过利用隐式反馈数据,可以提高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准确性。
而针对冷启动问题,即针对新用户和新物品无法获得准确相似度矩阵的问题,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其中之一就是基于内容的协同过滤算法。
这种算法不仅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还考虑到物品本身的属性特征,从而能够对新物品进行准确推荐。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协同过滤算法的性能,还可以结合其他推荐算法进行优化。
比如,可以将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和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相结合,同时考虑用户的社交网络关系和用户的兴趣相似度,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个性化程度。
3. 实验评估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改进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者们通常会进行实验评估。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社交网络推荐研究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社交网络推荐研究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社交网络来获取信息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推荐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基于用户历史行为和社交关系来推荐内容,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和社交互动。
其中,协同过滤算法是常用的推荐算法之一,它能够发现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和兴趣偏好,从而生成个性化推荐。
一、协同过滤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分类协同过滤算法是基于用户历史行为的推荐算法,主要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是根据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来推荐内容,即“类似的用户喜欢相似的内容”,它可以将用户划分到不同的群组中,从而将同一个群组中用户的行为作为推荐的依据,以此来发现用户对新物品的喜爱。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是根据物品之间的相似性来推荐内容,即“喜欢某个物品的用户也可能会喜欢其相似的物品”,它可以将相似的物品划分到同一个分类中,以此推荐给用户。
二、社交网络推荐的特点与难点与传统推荐系统不同,社交网络推荐系统考虑了用户间的社交关系,因此需要更深入的挖掘用户之间的关系及用户的兴趣偏好。
但与此同时,社交网络推荐系统也面临着许多难点,如数据的稀疏性、数据的动态性和推荐效果的不稳定等。
三、协同过滤算法在社交网络推荐系统中的应用协同过滤算法在社交网络推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社交关系加权的协同过滤算法和时间加权的协同过滤算法等。
以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为例,其主要步骤包括相似度计算和推荐生成。
相似度计算可以采用余弦相似度等方法,推荐生成则是找到相似用户中未曾观看过的物品推荐给当前用户。
四、协同过滤算法的优化与改进协同过滤算法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与改进。
其中,用户冷启动问题是协同过滤算法面临的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混合推荐算法、加入社交属性或其他辅助信息等方法来提高推荐效果。
另外,协同过滤算法还存在着算法的复杂度问题和稀疏性问题,需要采取对应的优化措施。
如何使用协同过滤算法构建高效的推荐系统(二)
构建高效的推荐系统是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和在线娱乐等互联网企业争夺用户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在众多推荐算法中,协同过滤算法凭借其简单、易实现且高效的特点,成为推荐系统领域的热门选择。
本文将介绍协同过滤算法以及如何利用它构建高效的推荐系统。
一、什么是协同过滤算法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基于用户历史行为数据的推荐算法。
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或者物品之间的相似性,来进行个性化推荐。
1. 用户协同过滤算法用户协同过滤算法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如购买记录、评分等,找出与目标用户具有相似行为的其他用户,然后将这些相似用户喜欢的物品推荐给目标用户。
例如,在电商平台上,如果用户A购买了商品X和商品Y,而用户B购买了商品X,那么系统可以将商品Y推荐给用户B。
2. 物品协同过滤算法物品协同过滤算法根据物品之间的相似性,将用户历史上喜欢的物品推荐给目标用户。
例如,在音乐推荐中,如果用户A喜欢歌曲X 和歌曲Y,而歌曲X和歌曲Z具有较高的相似度,那么系统可以将歌曲Z推荐给用户A。
二、利用协同过滤算法构建推荐系统的关键步骤1. 数据处理与特征选取构建推荐系统的第一步是对用户历史行为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有意义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是用户的购买记录、评分、浏览记录等。
同时,还可以使用其他用户信息,如地理位置、年龄等,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2. 相似性计算计算用户之间或者物品之间的相似性是协同过滤算法的核心步骤。
对于用户协同过滤算法,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余弦相似度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等。
对于物品协同过滤算法,可以使用基于物品之间的相关性或者基于内容的相似度计算方法。
3. 评分预测与推荐在计算出相似性后,就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预测其对尚未接触过的物品的评分。
根据评分的高低,将评分高的物品推荐给用户。
还可以使用排行榜、热门推荐等方法,增强推荐系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三、提升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效果的方法1. 增加新颖性为了避免推荐系统陷入“过滤气泡”中,即仅推荐用户已经喜欢的物品,可以引入新颖性因素。
社交媒体中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研究
社交媒体中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研究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个性化推荐算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推荐算法,在社交媒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
本文将对社交媒体中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1. 引言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往往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很难找到真正符合自己兴趣的内容。
因此,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则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推荐算法。
2.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推荐算法,在社交媒体中被广泛应用。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行为关系,找到与当前用户行为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将这些用户喜欢的内容推荐给当前用户。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有两种基本类型: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行为数据,找到相似的用户,然后将这些用户喜欢的内容推荐给当前用户。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则是通过分析用户对物品的行为数据,找到具有相似行为的物品,然后将这些物品推荐给当前用户。
3. 社交媒体中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特点在社交媒体中应用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有以下几个特点:3.1 丰富的用户数据社交媒体上的用户行为数据非常丰富,包括用户的好友关系、点赞、评论、分享等。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输入,提高推荐效果。
3.2 强关系的用户群体在社交媒体中,用户之间的关系往往比较密切,相较于传统推荐场景,更容易出现用户之间的行为相似性。
这为协同过滤算法提供了更好的效果表现。
3.3 多样的推荐内容社交媒体中的内容形式非常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这也为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推荐不同类型的内容。
4. 社交媒体中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改进尽管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社交媒体中表现出色,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据稀疏性、冷启动问题等。
协同过滤方法
协同过滤方法协同过滤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推荐算法,它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通过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来预测用户对未知物品的喜好程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不需要对物品进行特征提取,因此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物品推荐。
协同过滤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是通过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来预测用户对未知物品的喜好程度。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用户u,我们可以找到与其历史行为最相似的k个用户,然后将这k个用户对未知物品的评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用户u对该物品的预测评分。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则是通过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度来预测用户对未知物品的喜好程度。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用户u,我们可以找到其历史行为中评分最高的k个物品,然后将这k个物品与未知物品的相似度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用户u对该物品的预测评分。
协同过滤方法的实现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相似度计算和预测评分。
相似度计算可以使用余弦相似度、皮尔逊相关系数等方法。
预测评分可以使用加权平均、加权SVD等方法。
此外,协同过滤方法还需要解决冷启动问题和稀疏性问题。
冷启动问题是指对于新用户或新物品,没有足够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推荐。
解决冷启动问题的方法包括基于内容的推荐、基于社交网络的推荐等。
稀疏性问题是指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中存在大量缺失值,导致相似度计算和预测评分不准确。
解决稀疏性问题的方法包括基于邻域的方法、基于矩阵分解的方法等。
协同过滤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推荐算法,它能够利用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推荐,不需要对物品进行特征提取,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物品推荐。
协同过滤方法的实现需要解决相似度计算、预测评分、冷启动问题和稀疏性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o c i a l n e t w o r k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l o w m o d e l b a s e d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f i l t e r i n a l o r i t h m g g
。 然 而,
对于某种资源的 选 择 , 有直接信息交流的用户之 比相似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 间的相互影响 , 直接和有效
[ 3]
。 随着电信技术和I T 技术的发展 ,
电子商务等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记录都包含用户之 间的交互关系 , 如用户间的通话关系组成通话网 , 这些由于人们社会活动而形成的网络统称社会网 络
[ 4]
。 “ 在本文中 , 社会 成 员 ” 和“ 用 户” 所指的概念
“ 、 “ 、 均表示社会网络 模 型 中 的 节 点 ; 资 源” 创 新” “ 信息 ” 均表示用户可选择的产品 、 技术或观点等 ; 初始状态下未受其他影响主动选择资源的用户称 , , 先锋者 ” 已经选择资源的用户称为 “ 接受者 ” 为“ ; 未选择资源的用户 称 为 “ 目标用户” 协同过滤算 。“ 推荐用户” 给定一个 法输出的目标用 户 称 为 “ 社会网络 , 已知当前时刻网络中的接受者 , 预测在 未来某个时间段τ内最有可能成为接受者的 N 名 是本文关注的核心 目标用户 , τ 和 N 均为给定值 ” 问题 。 ] 文献 [ 首次 提 出 基 于 余 弦 距 离 的 协 同 过 滤 5 假 设 用 户 的 选 择 记 录 存 储 在 矩 阵 R 中, 每 算法 , 一 行 对 应 一 个 用 户, 每 一 列 对 应 某 个 可 选 资 源。 余弦距离协同过滤算法没有考虑人际间的接触对 用户选择资源的 影 响 , 只是从宏观上考虑用户相 似性的影响 。 创新扩散理论对一种新技术或新观点在社会 网络 中 逐 步 被 成 员 所 接 受 的 过 程 进 行 建 模 。
: ,“ ”w A 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i m r o v e t h e a c c u r a c o f e r s o n a l i z e d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i d l e s t a t e a s f i r s t l p y p y ,t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o 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S e m i a r k o v r o c e s s h e r e f o r e e x t e n d e d 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S e m i - -M - - p M a r k o v r o c e s s w a s o b t a i n e d .T h e n b c o m b i n t h e e x t e n d e d 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S e m i a r k o v r o c e s s - -M p y g p , w i t h s o c i a l n e t w o r k a n a l s i s t h e o r s o c i a l n e t w o r k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l o w m o d e l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i s y y m o d e l d e s c r i b e s t h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l o w r o c e s s a m o n s o c i a l a c t o r s .B a s e d o n t h e s o c i a l n e t w o r k p g ,a f l o w m o d e l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f i l t e r i n a l o r i t h m,S e m i a r k o v a n d R e w a r d R e n e w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g g ( , , , S MR R) w a s d e m o n s t r a t e t h a t r e a r d i n a c c u r a c S MR R b e t t e r r o o s e d . E x e r i m e n t s e r f o r m s g g y p p p p t h a n e x i s t e d a l o r i t h m s .C o n s i d e r i n e r s o n a l i z e d b e h a v i o r a t t e r n s o f a c t o r s a n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g g p p i n t e r a c t i n s o c i a l a c t o r s t o e t h e r c a n i m r o v e t h e a c c u r a c o f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e r s o n a l i z e d g g p y p : ; ; ;r r o c e s s K e w o r d s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f i l t e r i n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S e m i a r k o v e w a r d - -M p g m y ; s e m i a r k o v m o d e l s o c i a l n e t w o r k; E c o mm e r c e -M - 主动向用户推荐最有可能接受的资源 ( 产品 、 技术 , 或观 点 ) 或发现最有可能选择某种资源的用
第1期
万 里, 等: 基于社会网络信息流模型的协同过滤算法
·2 7 1·
相似的资源 , 根据资源选择记录 , 计算用户选择资 源的相似性 , 再向 每 位 用 户 推 荐 大 多 数 与 其 相 似 的用户已经 选 择 而 他 还 未 选 择 的 资 源
[ 2]
而没有考虑社会成员所属 会成员间的相互 影 响 , 的网络子结构 ( 社区结构 ) 对用户间信息传递概率 的影响 。 文献 [ 根据用户在网络中的位置给出 7] 用户的价值评价 函 数 , 然而这些评价函数只能根 无法评价用户在创 据网络的静态结 构 做 出 评 价 , 新传播过程中的潜在价值 。 本文综合考虑社会网络和用户自身偏好对资 源选择的 影 响 , 提出协同过滤算法 S 实验 MR R, 本文提出的 S 表明 , MR R 算法在预测准确性上优 于原有算法 。
12 12 12 , ,WANG WAN L i L I AO J i a n x i n C h u n - , , ,
( 1.S t a t e K e a b o r a t o r o e t w o r k i n a n d S w i t c h i n e c h n o l o e i i n U n i v e r s i t o s t s n d a y L y f N g g T g y,B j g y f P o , T e l e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B e i i n 0 0 8 7 6, C h i n a; 2. E B U P T I n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C o. L t d, B e i i n 0 0 0 8 3, C h i n a) j g1 f g y j g1
DOI:10.13229/ki.jdxbgxb2011.01.041
第4 1卷 第1期 2 0 1 1年1月
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工 学 版 )
o l . 4 1o u r n a l o f J i l i n U n i v e r s i t E n i n e e r i n a n d T e c h n o l o E d i t i o n y( g g g y
基于社会网络信息流模型的协同过滤算法
2 2 2 ,廖建新1, ,王 纯1, 万 里1,
( 北京邮电大学 网 络 与 交 换 技 术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北京 1 东 信 北 邮 信 息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北京 1. 0 0 8 7 6; 2. ) 1 0 0 0 8 3
摘 要: 为提高个性 化 推 荐 技 术 的 准 确 率 , 首先在多维半马氏过程的状态空间中定义“ 空状 , 态” 得到扩展多维半马氏过程 , 将其与社会网络分 析 理 论 结 合 , 得 到 社 会 网 络 信 息 流 模 型, 该 模型描述了社会网络成员间的信息流动过程 。 然后 基 于 社 会 网 络 信 息 流 模 型 , 提出协同过滤 ) 。 实验表明 , 由于综合考虑用户自身偏好和社 算法 S MR R( S e m i a r k o v a n d r e w a r d r e n e w a l -M 会网络中其他成员的影响 , S MR R 的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原有算法 。 关键词 : 通信技术 ; 协同过滤 ; 多维半马氏过程 ; 有偿半马氏模型 ; 社会网络 ; 电子商务 ( ) 中图分类号 : TN 9 1 5; T P 3 9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5 4 9 7 2 0 1 1 0 1 0 2 7 0 0 6 - - -
1] 。 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假设相似的用户选择 户[
0 引 言
协同过滤算 法 通 过 研 究 用 户 的 个 性 化 需 求 ,
收稿日期 : 2 0 0 9 0 7 2 6. -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杰 出 青 年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6 0 5 2 5 1 1 0) 9 7 3” 2 0 0 7 C B 3 0 7 1 0 0, ) ; )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 . 2 0 0 7 C B 3 0 7 1 0 3 N C E T 0 4 0 1 1 1 - - , : 作者简介 : 万里 ( 男, 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数据挖掘 . 1 9 8 1 E-m a i l w a n l i u . e d u . c o m -) @c q , : 通信作者 : 廖建新 ( 男,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 智能网技术 . 1 9 6 5 E-m a i l l i a o i a n x i n b u t . c o m -) @e j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