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北半球高低压中心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学案13:2.2.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识记北半球大陆上的气压中心。
2.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3.理解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自主预习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差异大。
2.形成和分布3.影响中国的高、低气压中心1.影响机理:大气环流把和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和得到交换,从而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
2.案例、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等。
[自主诊断]1.北半球的气压带都成块状气压分布。
( )2.南北半球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程度相同。
( )3.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 )4.夏季对我国天气影响最大的是印度低压。
( )5.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 )6.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 )合作探究探究点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夏威夷高压是活跃在太平洋的高压中心,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附近。
在不同季节其中心所在的纬度位置会发生变化。
夏季高压中心气压值高,控制范围大,中心附近约位于37°N 附近。
同时其高压脊控制范围还向西扩大,我国东部沿海受其影响,气旋活动频繁。
冬季气压中心气压值低,控制范围小,中心附近约位于30°N附近。
『思考交流』1.夏威夷高压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2.夏威夷高压中心为什么会发生季节移动?3.冬季我国东部为何盛行西北季风?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归纳总结]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北半球7月份的气压中心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地理口诀之二气候 修改版 --- 2 Microsoft Word 文档
2.1.1太阳,大地,大气三者热辐射关系:太阳烤暖大地,大地考暖大气,大气还给大地。
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表示太阳辐射强弱,昼长表示太阳辐射时间。
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地面辐射----导致对流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减。
2.1.2热力环流:受热若均匀,大气较稳定,大气稳定天气晴。
受热不均匀,上升下沉频,上升阴雨下沉晴。
受热气上升,近地低压成;冷却气下沉,地面高压成;水平气压差(力),高压向低压;气流水平移,热力环流齐。
----海陆和山谷,热力环流出。
2.1.3三力作用下形成的近地面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始运动,偏转力加盟。
阻力使风小,风(向)压(等压线)成夹角。
2.1.3.风向作图法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南左北右会偏转,确定半球可完毕。
2.1.4水平气压梯度:单位距离气压差,每千米有几百帕。
同图线密距离近,气压梯度肯定大。
异图比较须计算,单位统一就简单。
2.2.1.1副高压形成原因高空气流赤道来,30纬度上徘徊;不断堆积向下沉,(近地面)空气密集高压成。
2.2.1.2中国锋面雨带受副高压推进影响四五月份南岭南,六月静止江淮间。
七八跳到华东北,长江中下是伏旱。
九月又退江南岸,十月撤出南海边。
2.2.1、地球气压带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赤道低气压(中间),南北各有三。
高压气下沉,性质多燥干;低压气上升,遇冷雨易成南北十度间,高温气上翻,赤道低气压,对流雨两千;回归三十间,气流下偏转,副热带高压,炎热又干旱;极地高气压,靠近两极点;两极冰雪天,酷寒烈风干。
南北六十度,副低压其间。
气流多上升,较多阴雨天。
18、地球风带高低压相间,六风带出现: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吼,(东南信风东南极风,东北信风东北极风)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间东风信风干,西风多雨天。
,2.2.2风带气压带性质:低压湿润高压干,上升湿润下沉干。
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天气特征
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天气特征天气变化多端,常常受到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影响。
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作为大气环流中的两种基本状态,对天气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那么,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天气特征是什么呢?一、高压中心的天气特征高压中心是指大气压力在某一区域内最高的地方,是一种稳定的气象形势。
高压中心的天气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晴天多:高压中心的大气下沉,降水较少,因此晴天多。
2. 温度低:高压中心的气压较高,大气密度较大,温度相对较低。
3. 风向顺时针转:在北半球,高压中心的风向为顺时针方向,即从东北方向吹向南方。
4. 空气稳定:高压中心的大气下沉,空气相对较为稳定,不易产生气象灾害。
二、低压中心的天气特征低压中心是指大气压力在某一区域内最低的地方,是一种不稳定的气象形势。
低压中心的天气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多云雨天:低压中心的大气上升,降水较多,因此多云雨天多。
2. 温度高:低压中心的气压较低,大气密度较小,温度相对较高。
3. 风向逆时针转:在北半球,低压中心的风向为逆时针方向,即从南方吹向东北方。
4. 空气不稳定:低压中心的大气上升,空气相对较为不稳定,容易产生气象灾害,如暴雨、龙卷风等。
三、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相互作用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天气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相遇时,会形成气压梯度,从而产生风。
风的强弱和方向取决于气压梯度的大小和方向。
如果气压梯度较大,风速就会很快;如果气压梯度较小,风速就会很慢。
此外,风向也会受到气压梯度的影响,从高压中心吹向低压中心。
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对于天气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它们的天气特征不同,产生的效应也不同。
因此,我们在预测天气和制定防灾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作用。
北半球高低压中心和季风(2021年整理)
北半球高低压中心和季风(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半球高低压中心和季风(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半球高低压中心和季风(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一课时北半球高低压中心和季风右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1月、西北风 B.7月、西北风C.1月、东南风 D.7月、东南风8.有关M点所在地区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图中此时的M点所在地区季风能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D.图中阴影所示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是M点所在地区季风的源地右侧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
据图回答11~12题。
11.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A.③气流比较湿润 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12.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和风向图(图L225),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13~14题.13.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14.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右下图为北半球某时刻海洋、陆地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七 亚洲低压 月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高压 低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南半球气压带特征
带状分布
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2.季风环流
①概念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 改变的现象
②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主要原因)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环流——东亚最典型 ⑴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
亚洲 高压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开心听故事
1. 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做客,这可苦 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 大陆的马匹放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 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亡,大量马匹 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 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
很守“信用”,常年都是吹着一个方向。因此,海员 们称之为“信风”。在这一带海岛上的树,被定向风 吹得像扫帚一样,形成一种绝妙的风向标。
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在多年的航海生涯中,逐渐掌 握了这个规律。他们在信风的帮助下,往来于大西洋 和太平洋,在各大洲进行贸易往来,因此这种信风又 有“贸易风”之称。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 沛,形成森林景观,植被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也生机勃勃。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 形成沙漠景观。
季风类型
风向 (性质) 成因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东南风 (暖湿)
冷、干 暖、湿 热、干 热、干 暖、湿
冷、干
冷、干 暖、湿 热、干 热、湿 热、干 暖、湿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教材分析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平面图),并说出移动规律。
通过理想地球单圈环流的铺垫,分步附加地球自转(地向偏向力)、公转(季节性移动)和海陆分布差异,得到三圈环流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得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和海陆高低压形势季节性转换现象,最终把推导得到的结论让学生明确下来。
按发生规律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极地、赤道冷热大势-极地高压、赤道低压-气压带相间分布-副极地低压、副热带高压-风带风向判断-风带命名),说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方向,在冬、夏海平面等压线图上标示高低气压中心。
根据气压带风带性质对判定气候的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
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
人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
无风带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呢?【讲授新课】师: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式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它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输送和交换热量。
)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学习三圈环流。
(板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师: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的运动。
高低压中心 PPT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活动探究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图2.13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活动探究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赤道低气压带 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东节南移信风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图2.14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为什 么我们选择冬季出航,夏季 返航了吗?
2004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 低 压 高 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 低压
副热 带高压
副极 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副极地低 压
副热带高 压 低 压
高压
赤道低 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 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冰岛低压 亚洲高副压极地低气阿压留带申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压 切断,仅仅保留在海洋上
复习: 1、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规律
0°
【小组合作探究】
• 1.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 怎样的?
• 2.各个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怎样的?
•
上升湿润下沉干
•
西风湿润信风干
湿润
干燥 湿热
干热 温湿 冷干
1405年,下明西成洋祖时命我郑一和般率选择领冬庞季大的二 百四十多艘海出船航、,二夏万季七返千航。四聪百明名的士兵和 船员组成的船同队学远们航,,你访们问知道了为30什多么个在印 度洋和西太平吗洋?的国家和地区,一直到 1433年Text,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史称 “郑和七下西洋”。
亚度)洲低(压印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威夷高压
2.2.2北半球高低压中心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 副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极 地 低 气 压 阿留申 60N 带低压
大 西
太
亚 欧 大 陆
平 洋
30°N
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月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1.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 的风向是:( D ) A 东北风和东南风 B 东北风和西南风 C 西北风和西南风 D 西北风和东南风 2. 关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C )
A 季风区内的风向一年中呈规律性的变化
B 我国季风区跨越了亚热带和温带
C 我国全部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 D 在季风区内,夏天降水较多,冬天降水较少
季风环流2.swf
成因
源地 海陆 热力 性质 差异
冬季风
夏季风
性质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分布 地区
东亚 季风
我国东 蒙 古— 西北 寒冷 太平 东南 温暖 部、朝 西伯 风 干燥 洋 风 湿润 鲜半岛、 日本 利亚
印度 半岛、 中南 半岛、 我国 西南
海陆热 力性质 南亚 差 异 和 亚洲 东北 温暖 印度 西南 温暖 季风 气 压 带 、内陆 风 干燥 洋 风 湿润 风带的 季节性 移动
气 压 分 布
北 半 球
-
海陆热 力性质 差异大
-
气压 带断 列成 (块 状) 高低 气压 中心
副高被 7 大陆热 月 低压切 断
高中地理必修一2.2.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件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原理:大气环流把_____和热_量____从水一汽个地区输送 到另一个地区。
2.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__热_带__高__气__压__带___和西 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 律
典型地区
亚马孙河
南北纬 流域、刚
10°之 果河流域、
间
印度尼西
亚
气候类 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热带草 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 带和信风带 交替控制
干、湿季 明显交替
南北纬10°~ 南北纬20°之
间
非洲中部、南 美巴西、澳大 利亚大陆北部 和南部
热带季 风气候
冬、夏季风 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 高,雨季 集中
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3)寒带和高山气候
气候 类型
气候成因
纬度高,太阳辐 苔原 射弱,受极地气 气候 团或冰洋气团控
制
冰原 气候
纬度最高,太阳 辐射弱,受冰洋 气团控制
气候特征 全年严寒 全年酷寒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北半球极地 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的 北冰洋沿岸
使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 上的叫阿留申低压。 ②夏季,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 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 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 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
(3)亚欧大陆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为世界上最 大的大洋,海陆对比显著;而北美洲和大西洋面积相 对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对比不如亚洲明显,因此季风 现象不显著。
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低压系统
2020/2南/29 半球锋面气旋
冷锋、暖锋分别位于什 么部位?有规律吗?
无论哪个半球:冷锋都 在西侧,暖锋都在东侧
课堂训练:根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015pa
北
冷空气
1010
1005
A
低
B
暖空气 C
D
北半球
(1)此时A、C两地各吹什么风?
(2)图中A、B、C、D四地中,目前在冷气团控制下的是
的是
2.借鉴前面气旋的分析,反 气旋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分别 怎么运动?它控制下的天气 状况如何?
3.南半球的反气旋怎么旋转?
4.你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是反 气旋(高压系统)吗?
反气旋
垂 直
下沉 辐散
方
向
晴
朗
水 平 方 向
反气旋控制下的典型天气实例
七八月份: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属于季风 区灾害性气候。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 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伏 旱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同时还影响工矿业用水 、生活用水和航运事业;也因干热缺水,引发疾病 ,危害人、畜健康。
画一画
低
高
低
高
2020/2/29
北半球 低
2020/2/29
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
锋
思考:
面 有
甲暖地锋和?乙地哪个是冷锋、可 能 与
此时低压槽附近可能会 形成什么天气系统?
低 压 槽
低压槽两侧的气团的性质 伴
一样吗?
随 出
现
北半球
低
·
2020/2/29
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
2.2.2大气的运动 学案(含答案)
2.2.2大气的运动学案(含答案)课时课时22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学习目标1.绘制简单示意图,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2.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力及风向等。
3.学会判读等压线与等压面图。
一.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如图1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2B.F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3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如图中箭头标出的空气的运动方向。
判断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1风的形成过程地表受热不均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2风的形成原因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3受力分析北半球近地面符号F1F2F3类型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与风向相反总是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4.力的作用效果1在高空,风向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可偏至平行于等压线。
2在近地面,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
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
探究点一热力环流图A中,乙地有一团废纸,废纸被点燃后图B,甲.乙两地的冷热状况发生了变化,并且发生了系列现象。
注意观察灰烬的运动状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废纸团后,灰烬是怎样运动的答案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并下沉到甲地,从地面附近的甲地被风带进火堆。
2通过灰烬的运动轨迹,你认为近地面受热和冷却不均匀时,空气在垂直方向会如何运动答案受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却的地方,空气下沉。
3垂直运动后,近地面的气温和气压之间有没有对应关系答案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减少,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
全球高低压中心板书
全球高低压中心板书
冬夏季气压中心
一、分布:
1、1月份:冰岛低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2、7月份:亚速尔高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
二、特点:
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三、季风:
1、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分布地区: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
2、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分布地区: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
刚才活动中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中心大概位于外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所以我们把这个高压叫做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也可以叫做亚洲高压。
而保留在洋面的低压中心,其中一个低压中心位于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附近,我们把它叫做阿留申低压;另外还有一个低压中心位于北大西洋的冰岛附近,因此我们把它叫做冰岛低压。
请同学们在图上相应的位置把它找出来并做笔记。
全球高低压中心分布教案设计
全球高低压中心分布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2.会解释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用假设的方法论证问题,提高学习地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分布;季风环流。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上节课三圈环流是在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下的理想模式,而实际上地球表面是存在海洋、陆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匀的表面,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陆地表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问题】1.海陆热力性质有什么差异?2.冬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哪的气温低,哪的气温高?夏季呢?【学生回答】1.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2.大陆增温和冷却比海洋快,同纬度的大陆冬季气温低于海洋,夏季气温高于海洋。
【教师总结】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快,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教材P36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36活动,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为什么?(2)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为什么?(3)从海陆分布位置看,图中两个空气柱分别处于那个气压带上?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为中心绘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4)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何不同?【学生回答】(1)冬季大陆形成高压。
因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压。
(2)夏季大陆形成低压。
因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压。
涡旋运动
热带低压—风速≤17.1 米/秒 (小于 8 级)
图 7.12 台风的地面气压场和风场
确定台风强度的依据:
台风中心地面最大平均风速 台风中心海平面最低气压。
近中心风速愈大,中心气压愈低, 则台风愈强。
1958 年 27 号台风是一次非常强的台 风,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 110 米/秒,中心气压为 877 毫巴。
§3.波动
大气和海水都是连续介质。若在其上给 一扰动,这种扰动会引起空气质点和水质 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由于质点之间相 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它又会引起另一部分 质点的振动,依此下去,振动就会从扰源 逐渐向外传播,这种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
正弦波和余弦波
y A sin k (x ct )
或
y Acos k(x ct)
速越小,当波长超过一定程度时,C 甚至可以变成负值,即波向西退。
§4.垂直运动和对流
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是 大气和海水中常见的一种运动形态。
1.大气中的垂直运动
大气中垂直运动分为: 系统性的大范围上升和下沉 小尺度的对流运动。
系统性的大范围垂直运动:
(1) 在赤道附近哈得来环流的上升支和副热带高 压区的下沉运动
§2. 涡旋运动
涡旋运动←→高低压中心。 在压强梯度力作用下,空气或海水 由高压向低压运动并在科氏力作用下发生旋转。
在北半球, 在低压中心附近,沿反时针方向旋转,称为气旋。 在高压中心附近,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称为反气旋。
在南半球旋转方向相反。
1.梯度风和旋衡风
1) 梯度风: 在大气中,如果运动的曲率较大,
①界面内波:
发生在大气或海水密度的不连续 面上(如海洋的密度跃层或大气的 锋面—冷暖空气的交界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季风?影响季风环流的形成因素 有哪些?为什么说东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最为典 型?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图2—34,完成课 本P54——活动题。
1题:甲图是1月,乙图是7月。 理由:甲图亚欧大陆上为高压,乙图亚欧大陆 上为低压。 2题:甲图中东亚为西北季风,南亚为东北季风。因为 东亚地处亚洲高压东侧,南亚处于亚洲高压西侧。 3题:乙图中东亚为东南风,因为气压梯度力由太平洋 指向亚洲大陆内部,又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而成。南亚地区为西南风,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 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
1.南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有何特点?为什
么?
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本 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 而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 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 区。 主要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北半球 的陆地面积显著增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的缘故。
活动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这主要 是因为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 收缩下沉。
(2)夏季大陆会形成低压,这主要 是因为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 膨胀上升。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高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湿热多雨
干热少雨
温湿多雨 冷干少雨
风向
风带 分布 北半球 南半 球 东南 风 西北 风 东南 风
对气候 影响 干燥少 雨 温湿多 雨 冷干少 雨
低纬信 赤道低压与副热 东北风 带高压之间 风带 中纬西 副热带高压与副 西南风 风带 极地低压之间 极地东 副极地低压与极 东北风 地高压之间 风带
事实上地球表面并非是均一的,地球表面 的海陆分布影响着海陆的气压分布。
1.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 的风向是:( D ) A 东北风和东南风 B 东北风和西南风 C 西北风和西南风 D 西北风和东南风 2. 关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C )
A 季风区内的风向一年中呈规律性的变化
B 我国季风区跨越了亚热带和温带
C 我国全部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 D 在季风区内,夏天降水较多,冬天降水较少
60N
大 西
亚速尔 高压
太
亚 欧 大 陆
平 洋
洋
亚洲(印度)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夏威夷 30°N 高压
七 月
【案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7、8月华北 和东北进入 雨季
北方地 区春旱
6月初-7 月初,梅 雨 7、8月长 江中下游地 区,伏旱
5月中 下旬
小结
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3.影响我国冬季季风的强弱与大小的气压中心 主要是( D ) A 印度低压 B 夏威夷高压
C 阿留申低压 D 蒙古高压
4. 东亚季风区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区,这主要 是因为( C ) A 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影响 B 该地区冬天特别寒冷,夏天特别炎热 C 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D 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据图2-33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给南北纬 10°~20°之间和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 西岸气候带来的影响。
南北纬10°~20°之间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因在不同季节 分别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 气候(冬雨夏干)。
亚洲 大陆
一 月 七 月
太平洋
北美 大西洋 大陆
亚洲高压(又称蒙 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亚洲低压(又称 夏威夷 印度低压) 高压
高 压 低 压
冰岛低 压 亚速尔 高压
成因:导致高、低气压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热容量);此外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地转 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也是其形成的原因。
1、东亚季风是 海陆热力差异造 请思考总结: 成的; 1、东亚季风的成 2、南亚冬季风 因是什么? 是源于蒙古高原, 2、南亚季风的成 夏季的西南风是 因与东亚相比 来源于印度洋上 北移的东南信风; 有何异同? 3、季风的主要 3、请总结季风环 成因是海陆热力 流的成因有哪 差异,气压带风 些。 带移动也是重要 原因。
气 压 分 布
北 半 球
-
海陆热 力性质 差异大
-
气压 带断 列成 (块 状) 高低 气压 中心
副高被 7 大陆热 月 低压切 断
-
大陆上 印度低压
海洋上夏 威夷、亚 速尔高压
大陆上 亚洲高压 海洋上阿 留申、冰 岛低压
副极地低 压带被大 1 陆冷高压 月 切断 -
南 半 海洋面积 占优 球 势,性质均一
大气环境
——气压带和风带
地球表面均匀的情况下: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北
副极地低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以亚洲地形为例,观察地球表面是否均匀?
• 同学,当你夏天中午去游泳时, 你走在河边沙子上和跳入水中 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 日落之后去游泳情况又怎样呢? 为什么? 海陆热力差异 •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完成课本 P36页活动。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 副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极 地 低 气 压 阿留申 60N 带低压
大 西
太
亚 欧 大 陆
平 洋
30°N
洋
一 月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
-
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
冬季—— 东亚盛行来自 蒙古-西伯利 亚高压前缘的 偏北风,低温 干燥,风力强 劲。
2、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
夏季— 东亚盛行来 自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西 北部的偏南 风,温暖湿 润。
东亚季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平面气压图.swf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距海洋较 远终年受 大陆气团 控制
受极地气团控制
西风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 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压或东北 信风带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与东 北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 终年高温多雨
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什么样的不同性质 呢?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P52活动题2。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气流 对气候影响
赤道低气 赤道附近 热力原因 上升 压带 副热带高 南北纬30 动力原因 下沉 气压带 度附近 副极地低 南北纬60 动力原因 上升 气压带 度附近 极地高气 极地附近 热力原因 下沉 压带
长江中下游地区,由 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 丰沛,形成森林景观,植 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也生机勃勃。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 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 少,形成沙漠景观。
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多少和雨期长短存 在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 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例如,在长 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 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2-3熟。我国华北、东北 地区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 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是谷子、高梁、大 豆、土豆等。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 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 的因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 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 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大气运动
气候特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对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赤道低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气流辐合上升,对流强烈,终年高 温多雨。 它是重要的气候形成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副热带 高压带 副热带大陆内部和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炎热干旱,是热带沙漠气候。
40°-60°大陆西岸地带,终年盛行从海洋上吹来 中纬西风带 的西风影响,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30°-40°大陆西岸地带,交替受西风和副高控制, 西风和副高 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季风环流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显著,形成了三种季风 气候,风向和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季风环流2.swf
成因
源地 海陆 热力 性质 差异
冬季风
夏季风
性质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分布 地区
东亚 季风
我国东 蒙 古— 西北 寒冷 太平 东南 温暖 部、朝 西伯 风 干燥 洋 风 湿润 鲜半岛、 日本 利亚
印度 半岛、 中南 半岛、 我国 西南
海陆热 力性质 南亚 差 异 和 亚洲 东北 温暖 印度 西南 温暖 季风 气 压 带 、内陆 风 干燥 洋 风 湿润 风带的 季节性 移动
冰岛 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 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切断了副 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 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