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减法,活用教材——对选修教材的使用体会
2024年数学新教材使用心得体会
2024年数学新教材使用心得体会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2024年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并且在教学中使用了该教材。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体验,我感到这套新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首先,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较于过去传统的数学教材,新教材更注重对数学思想的引导和启发,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美妙和应用的价值。
例如,在初中数学中,教材中有大量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帮助他们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这些例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思考,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材的难度适中,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新教材在难度安排上考虑到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有基础题目,也有拓展题目。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些拓展题目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挑战和发展空间。
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材中的基础题目能够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中的题目,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三,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中的大部分习题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套用公式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整数的时候,教材通过一系列的例题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最后,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新教材提供了许多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讨论策略和结果。
灵活利用教材问题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二、 设计 递进式 问题 。 帮助学生构 建知识体 系
在学 习中建构知识体 系 , 必须对 整章 内容 的各 个 小 的知 识 点有清 晰认识 , 它 是建构 知识 体系 的前 提 , 教材
在章 头部 分大都 以若干“ 问题 ” 进 行 引领 , 从 易到难 , 层
v : 2 2 x 一 3 , y = X 2 - 2 x + l ' y = x 2 — 2 x + 3
生的学 习是有 帮助 的.
问题 3 : 零 点是一个 点吗 ? 问题 4 : 你 能 说 说方 程 的根 、 函数 图 象与 轴 交 点
的横坐 标、 函数的零 点三者之 间的关 系吗 ?
物产量 、商品销售量 、电视 台收视率 等数据 打 交道 , 因
而, 数学 教材也 经常创 设一 些与 学 生生活 环境 、 知识背 景密切 相关的又 是学生感兴趣 的数学 问题 , 在 教学 中利
如必修一第 三章第一节 中的第一课 时“ 方程 的根 与 函数 的零 点 ” , 主要 内容是 函数零 点的概念 、 函数零 点与 相应 方程根 的关 系 , 函数零 点 的存 在 性定 理 , 是 一节 概
念课.
观察 下表f 一1 , 求 出表 中一元二次方程 的实数 根 , 画 出相应 的二次 函数 图象 的简 图 , 并 写出函数 图象与 x 轴
新 知识与 旧知 识形成联 系, 以引 出函数 零 点的概念 , 将
次, 可 以充 分调 动学 生学 习数学 的积 极性 , 引导 学 生 自 主探究 , 在 问题解 决中获取新 知识 , 建构 知识体系 , 培养 分析 、 解 决 问题 能力 , 从而提 高教学效果 .
一
、
将 困难 问题 适 当分解 。 夯 实学 生数 学知 识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材教学体会与建议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材教学体会与建议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材是经过精心编写和多次调研的教材,具有很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适用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应当善加利用这一优秀的教材,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灵活运用教材,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在使用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材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体会和建议,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编写思路。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很有条理,以数学知识的体系为基础,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和引人入胜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应当对教材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思考。
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举例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
另外,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在教学《微积分》的知识点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变化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实际用途,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风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更加形式多样,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选修教材——材料的使用与处理教学感悟
选修教材——材料的使用与处理教学感悟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学会这样:原本认为这本选修教材没什么可讲的,但讲着讲着,就进去了,于是发现,它不仅很有讲头,而且很有练头,也就是说,学生也进来了,投入了,而且有了一定的收获。
第二章为例,与大家分享这个过程和收获。
一、问答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二章的中心内容是学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共三节,计划六课时完成,结果第一节就把我们套牢了。
教材不说写作说绘画,说罗中立的著名油画《父亲》其原始素材的得来和处理,末了问:作者说的是绘画的事,其实写作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拆成四步探讨。
第一问,用一个链条表示罗中立创作的过程。
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好在一整合,链条就比较清楚了。
板书:偶然发现——受到触动——迸发灵感——创作杰作。
挺容易啊!偶然发现一个三十晚上还在守粪的农民——受到的触动是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迸发的灵感是“我要为他们喊叫”——创作的杰作是《父亲》。
第二问:哪一个环节有跳跃了呢?当然是最末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
回头向字里行间一寻,作者先是画了守粪农民,接着就走上了岔道,让他当上了巴山老赤卫队员,然后是“粒粒皆辛苦”,然后是“我的父亲”,最后是《父亲》。
第三问:罗中立为何不止步于最初的灵感?这个问题有点难,动脑的同学还是发现了原始灵感与名作之间的差别,那就是作品社会意义的广与狭,启发意义的深与浅。
“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引发的是同情、愤懑;满面沧桑的父亲,引发的是对父亲、所有的养育人类的人、祖国的感动、敬爱、赧然、回报等丰富的情感。
第四问:你写作文,最大的障碍是哪一个环节?教室一下子就静了,学生们老老实实回头去品味本以为听了说了就可以忘了的那个思维的链。
一会儿,大家就都盯住了最末一环(创作杰作),总结起来就是写的东西或不新颖或不深刻。
我提醒他们这是结果,真正的障碍给忽略了。
于是大家回头再看那个写作链条,除了一个女生说自己看什么都很难受到触动外,大家都明白了问题出在“迸发灵感”之后。
有理数加减法教材整合之我见
有理数加减法教材整合之我见教材整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整合和优化教材内容,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有理数加减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有理数加减法教学,我认为教材整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整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
有理数加减法的教学内容繁杂,涉及到正数、负数的加减法、绝对值、取负数的逆运算等概念和技巧。
在整合教材内容时,应该突出重点,将重要的概念、规则和方法进行归纳整合,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可以适当减少一些繁琐的计算和推导,避免让学生迷失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中。
第二,整合教材题目,注重实际应用。
有理数加减法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往往容易感到枯燥和无聊。
在整合教材题目时,应该注重题目的实际应用,增加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可以涉及到生活中的购物、财务、天气等实际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感受有理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整合教材资源,多样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整合教材资源,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有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规则,结合实例讲解和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做一些小组活动和实验,利用教学游戏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整合教材评价,注重能力培养。
有理数加减法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复的巩固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整合教材评价时,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用活教材 推进有效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感悟
创新用活教材推进有效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感悟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中,教师应当切实就教材以往欠缺科学呈现的情况进行改变,积极就教材做好研究,加强知识的具体呈现。
着重强化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及抽象概括等方法的课堂运用,引导学生群体着眼于身边的生活事例,从生活中进行发掘潜在的数学原型,以此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做到情景具象化及生活化。
利用生活原型进行思维启迪,使学生产生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探究积极性,以此促进其学习的浓厚兴趣形成。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要求了,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良性吻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从学生智力效能关注出发,强化学生的学习经验积累,令数学教材内容知识同生活密切关联,有效实现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在当前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其每一个新单元的教学伊始,均会呈现出一个趣味性的生活化场景,旨在吸引学生关注于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及思考。
诸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角》一章节的学习中,教材的开篇即为学生展示了一副十分美丽具象的城市夜景图像,林立的楼厦,斑斓的霓虹,及一条条直射天际的五彩光柱... 一下便以多姿多彩的景象吸引了学生的关注,这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良好的促动作用,便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学生能够在观察、辨析、研究以及反思中,分层逐步的理解到:天际映射的那些光柱为教材内所讲得直线,存在着有始无终的特征,以此通过感性色彩的丰富,促进学生对于射线的理解认识,加速学生自身的认知建构。
二、创新素材呈现形式,促进学生知识领悟苏教版教材中,通过内容形式丰富的实景图片及鲜活的教学实例,促使了抽象概念化的深奥数学理论知识,更加趋于浅白化,大大促进了学生在脑海中的感性色彩,同时也增强了表象知识的积累,良性改善了教学工作中,学生理念较难的情况,更加便利于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
同时生活中较为现实的案例,能够时刻的提醒学生:数学知识理论的学习即是在研究自身生活,用于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加速学生理解数学是建构于生活之上的道理。
浅谈用“加减法”灵活处理小学数学教材的方法
浅谈用“加减法”灵活处理小学数学教材的方法作者:李红梅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05期摘要: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要根据学情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作“加减法”处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但是不能千篇一律地按同样的进度和教学节奏来展开教学,而要看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等因素来决定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这样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加法;减法;课标;学情;核心素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新课标提出:“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部分老师还局限于教教材,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部分教师只能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安排来进行教学,而缺少结合学情来安排教学内容的意识和行为。
实际上,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应以学生情为基础,以课标为准绳,灵活、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即适当地采用“加减法”灵活处理教材。
用“加减法”灵活处理教材,就是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等因素,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作合理的安排,相对于《教师用书》的建议或者其他班级而言,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我校的五年级其中一个班,大多数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家庭跟踪较到位,学生的基础较扎实,这个班学生在学习“梯形的面积”第一课时时,不但完成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基本应用,还完成了知道面积求高或者求底的拓展延伸学习。
而另一个班,班额较大,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较多,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家庭辅导,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进度较慢,“梯形的面积”第一课时的内容,就只能探究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及一个简单应用,第二节课才能进入拓展延伸学习。
“用教材教”的体会与反思
“用教材教”的体会与反思长期以来教师始终把自己定位于教书者,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教给学生,即“教教材”,过于注重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完整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标理解得都很简单。
新课程实施以来,化学学科出现了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三种不同版本,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是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设置的,教材的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应该把教材理解为是一种资源、载体。
“教教材”的模式难以实现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1.“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做细致地整理和整合,到位地传授,一切观念以教材为“准”、“真”。
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讲究启发、讨论,也讲究师生活动,但当学生的观点与教材的观点不一致时,只能以教材的观点为标准观点,甚至对某个问题的表述都要以教材的文字表述为依据,其实质是压抑了师生的创新精神。
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
在此过程中,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而且教师要用教材激发起学生潜在的能力,同时以教材为中心,可以向外延伸,不局限于教材。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前者以教材为主,后者以人的发展为主,后者更多的强调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不是“以本为本”,并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挖掘教材。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2.“用教材教”的原则2.1 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教材。
新课程倡导了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推出了很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这些对教师来说是全新的尝试,即使教师经过新课程培训,一下子也是很难做到最好,那么就需要教学资源的帮助,而教材就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
教师要全面地解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师巧用教材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它承载着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成长。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巧妙地运用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在使用教材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核心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
只有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为此,我会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内容和知识点,明确教学目标。
同时,我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注重教材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注重教材的多样性。
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教材内容,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感受中学习。
其次,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知识。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材内容的创作,如编写故事、制作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能力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可以设置一些实践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最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关注教材的适用性,因材施教教材的适用性是教师使用教材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使之更适合学生的需求。
例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教材难度,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提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教材难度,拓展知识面。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材的帮助下取得进步。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运用教材,使之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
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活用善用与巧用
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活用善用与巧用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善用、活用与巧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下面将从教材运用、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阐述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
一、善用教材
教材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工具,教师应善用教材来安排课堂教学。
教师要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内容和目标,清楚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善于解读教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观念。
教师还可以选取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活用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教师应活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软件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三、巧用评价方法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应巧用评价方法来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来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还可以采取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减法教学小学生心得体会
在我小学的学习生涯中,减法是我最早接触的数学运算之一。
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逐渐掌握减法技巧,这一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减法的乐趣和挑战。
以下是我对减法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减法教学的引入在小学低年级,减法教学主要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减法的概念。
例如,在学习“苹果减去橘子”这一减法问题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苹果和橘子一共有多少个?如果吃掉一个苹果,还剩下多少个?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逐渐理解减法的含义。
二、减法运算的规律在学习减法运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对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1. 减法的性质:减法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如,5-3=2,3-5=-2;5-(3-2)=4,(5-3)-2=0。
掌握这些性质,可以让学生在运算过程中更加灵活。
2. 退位减法: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时,需要从十位数借位。
例如,7-5=2,需要从十位的7借1,变成6,然后再减去5,得到2。
3.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如果被减数和减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那么它们的差也会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
例如,2-1=1,20-10=10。
三、减法教学中的困难与对策在学习减法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对策:1. 认真理解减法的概念:在学习减法之前,首先要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减法的含义,避免将减法与加法混淆。
2. 加强基础练习:减法运算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可以通过练习题、口算等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减法运算中,观察被减数和减数的位数、大小关系等,有助于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减法运算的规律,让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迅速解决。
5.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减法运算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教师应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运算步骤,避免粗心大意导致错误。
教师学科教材利用反思范文
教师学科教材利用反思范文引言作为一名教师,学科教材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然而,教材只是一个工具,并不是银弹。
为了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教师学科教材的利用以及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理解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目标。
通过细致的阅读和研究,教师可以清楚地掌握教材的核心要点,理解教材编写的逻辑思路,并且了解教材设计的目的。
只有真正理解教材,教师才能更好地运用它进行教学。
二、挖掘教材资源教材不仅仅是作为教学的参考,更是一个宝贵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深入阅读教材,发现其中的亮点和难点,通过寻找相关的补充材料来丰富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与其他资源进行整合,构建起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灵活运用教材教材作为教学的指导工具,往往给出了一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然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地运用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一些拓展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教材基础上有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充分准备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是教师进行具体教学的重要依据。
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求,精心准备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入一些例子和案例,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五、关注学生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
教材只是一个工具,只有通过学生的反应和反馈,才能了解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六、反思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进行反思,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寻找改进的方法。
教师可以思考自己是否充分利用教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等等。
我的加减法解题心得
我的加减法解题心得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加减法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运算之一。
从我们刚刚接触数字开始,加减法就如影随形,陪伴着我们的每一次数学学习。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关于加减法解题的心得体会。
首先,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加法就是将两个或多个数量合并在一起,求出它们的总和;而减法则是从一个数量中去掉另一个数量,求出剩余的部分。
比如,有 3 个苹果,又拿来 2 个苹果,一共就有 5 个苹果,这就是加法;如果有 5 个苹果,吃掉 2 个,还剩下 3 个,这就是减法。
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在解题时才能思路清晰,不被复杂的题目所迷惑。
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数位对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无论是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还是百位对百位,都要一一对应。
就像我们排队一样,每个数字都要站在自己正确的位置上。
比如计算 35 + 27 时,个位上的 5 和 7 相加得到 12,十位上的 3 和 2 相加得到 5,再加上进位的 1,结果就是 62。
如果数位没有对齐,计算结果就会出错。
进位和借位是加减法中的难点。
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一。
比如 18 + 27,个位上 8 + 7 = 15,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 1 + 2 + 1 = 4,结果就是 45。
在减法中,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一当十。
例如 43 18,个位上 3 减 8 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当十,13 8 = 5,十位上 4 借走一变成 3,3 1 = 2,所以结果是 25。
对于进位和借位,一定要细心,不能马虎,否则很容易出错。
在面对复杂的加减法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分步计算的方法。
比如计算 128 + 376 198,我们可以先计算 128 + 376 = 504,然后再计算504 198 = 306。
这样分步计算,可以让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在做加减法应用题时,理解题意至关重要。
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024年数学教材教法学习心得(2篇)
2024年数学教材教法学习心得一、通过新课标的解读,使我感受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通过新课标的解读,使我感受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
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
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我们应因材施教,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
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三、通过新课标的解读,使我感受到: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源于生活。
因此我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减法教案及反思
减法教案及反思标题:减法教案及反思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减法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减法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学会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教学目标:1. 理解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3. 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黑板和粉笔2. 数字卡片或计数棒3. 练习册或工作纸4. 实际生活中的减法问题示例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创造一个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例如: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减法运算的问题,如购物时找零钱。
2. 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定义和意义,并与加法进行对比。
教学主体(30分钟):1. 讲解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包括竖式减法和列竖式减法。
2. 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减法的运算技巧。
3. 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间计算等。
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独立完成减法练习。
2. 适当调整练习难度,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提供不同层次的挑战。
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减法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并给予解答和指导。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通过巩固练习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总结与反思环节,学生对减法的应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提出问题和困惑,促进了他们的思考和学习。
运用“加减乘除”演算我的课堂教学
运用“加减乘除”演算我的课堂教学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我们学校始终高举目标教学的大旗,广泛推行运用教学文本,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利用好“加减乘除”来指导我的教学是很重要的。
一、加法——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一种探索、体验、领悟。
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举例来说,我在讲《线段,射线,直线》这一节的第一个知识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时,是让学生通过六步自主完成的:1.看一看,通过观察课本从生活中找到数学。
2.议一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类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3.画一画,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这三种线。
4.学一学,从课本中学习三种线的表示方法,并把自己画的表示出来。
5.比一比,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表示方法。
6.填一填: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在动手、动脑、动口,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会积少成多,越来越强。
二、减法——删繁就简,汰尽浮华。
现在的孩子负担太重,压力太大。
作为教师,无论是在课堂知识的讲授上还是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都要删繁就简。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精备,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在教学中我坚持遵循“精备课,精上课,精布置作业”这三“精“原则,对每一个例题、每一个练习题都认真精选,在题量的设计上更是做到一丝不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轻松地完成。
同时我力求做到少讲精讲,把课堂语言精练化,力争做到每一次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都有必要,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会 : ( 1 ) 巧做减法顾名思义 , 就是对教材 内容进行大 刀阔斧的删减 ,减去学生难以接受 的内容 :①减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词。 选修模块每一课的生词 量都很大 , 而且许 多生词 又长 又难 。通过对高考试题和考试大纲 的研究我发 现 ,学生在 日常表达中要熟练使用 的单词是很有 限 的, 而且 以动词和名词 为主 。对这些单词 , 一定要熟 练掌握它们 的拼写和用法 ;有一部分单词是考试词 必 修 与 选 修 的不 同 汇题和阅读题 中的“ 常客 ” , 为了不影响做题 和对文 1 . 要 求 更 高 章内容的理解 , 学生一定要牢记它们的意思 , 拼写却 与必修模块相 比,选修模块对学生提出了更高 不必记得太清楚 。 ②减课文 。 选修模块中有一些课文 的要 求 , 要求学生 能 自主探索有效 的学 习策略 , 能从 对于英语基础薄弱 的学生是很难理解 的。对他们来 不同的角度学习新的语 言项 目,学会总结和领悟语 说 , 学这 些生词过多 , 句子难懂 , 内容抽象 的课文不 言规则 , 学会独立分析 和解决学 习中遇到 的问题 , 并 仅毫无收获 , 而且 浪费时间。对于这些课 文 , 我不再 能够 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料来 学英语。 做任何要求 , 学生可以不用看它 。同时 , 课文 中总会 2 . 难 度 更 大 出现一些结构复杂 的长句子 ,许 多学生理解起来也 选修模块要求学生学习的词汇量更大 ,每个单 很费劲 。 对于这些句子 , 不必要求学生把它们每个字 元 的 生词 都 在 1 0 0 个 以上 ,而 且 像 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 , 的意思 和用法都弄得很明 白,只要学生 了解它们 的 a u t o n o mo u s, a mb i g uo us , o f f e nc e, c o nt r o v e r s i a l , 大概 意思 , 不会对整篇课文 的意思产生误解就行 。 ③ c o n t r a d i c t 这样 的较难 的单词更多 。选修模块 还要求 减听力 。 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但有 学生掌握 大量 的短语 以及 同一短语 的不 同用 法 , 如 些选修模块 的听力材料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太难 U n i t 1 7 ,l e s s o n 3 中 的短 语 就 有 1 6 个 之 多 ,并 且 这 一 了。 为了让学生在听力课上真正有所收获 , 我 的每一 课 的L a n g u a g e P o W e r 练 习题 中对 t u r n o f ,t a k e o f 等 节听力课都会精心准备 : 删掉学生太难懂 的部 分 , 重 学生早已熟悉的短语又提出新的用法 , 这一切 , 对那 点做他们 常见 的和常用的练习 ,同时用事先给 出关 些整天在 记单词 的“ 苦海 ” 中奋 力挣扎 的学 生来说 , 键词 和把 问答题改编成填空题的方法 降低听力 的难 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 度。 ④减写作 。 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指 3 . 总 结 性 强 导与练习 , 涉及故事 , 报告 , 影评 , 书信等各种题材 。 对于 已经学完必修模块 ,以高考为 目标的高二 虽然课本上为学生 的写作先提供范文 ,再提供从谋 高三学生来说 ,及时总结学过的语言知识和技巧是 篇造句到字词选用 的循序渐进的指导 ,但对 于大 多 很有必要的 。选修模块就很贴心地对这些知识和技 数学生来说 , 这样的写作还是太难 了。因此 , 我把 与 巧进行 了总结 。 例如对混合 条件 句 , 将来时和被动语 高考联系紧密 的书信类写作作为重点 ,让学生认真 态等语法 知识 的总结 , 对 表示赞 同 , 建议 , 争辩 等的 其余的写作 内容就大胆减去了 , 只让学生 交际用语的总结 。 每个 单元 的第 二课 对动词短语 , 同 体会模仿 , 义词 , 反 义词 等词 汇用 法进行 总结 , 还有无处不在的 背诵 范文中的精彩句子 。 ( 2 ) 活用教材 , 为 了在更大程度上更有效 的地使 对学习策略的总结 。 另外 , 每个选修模块 的最后还给 用选修教材 , 我在 日常教学 中还努力做到活用教材 , 出了对动词短语 , 构词 法和词类搭 配的详 细总结。 具体做法是 : ①多总结 。 我在每一课的教学中都非 常 4 . 材 料 多样 选修模块为我们展示 了更丰富多样的原汁原味 重视对重 点短语和 习惯用法的总结 ,并要求学生 能 长久坚持。同时 , 对重点语法 的用法也 常 的语言材料 。 就课 文来说 , 就有新 闻报道 , 人 物传记 , 熟练背诵 , 诗歌 ,散 文等 各种 各 样 的题 材 ,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做系统总结并不断重复巩固 。②多背诵 。在课文之 选修模块 的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Wo r k s h o p 和L a n g u a g e wo r k s h o D 部分也有 议论文 , 调查 报告 , 影评 , 投 诉信 外 , w a r e n e s s 部分 的文 章虽然很难 , 其 中却不乏许多简 等主题的范文 , 鼓励学 生尝试不 同的写作 。 每个模块 A 的L i t e r a t u r e S p o t 部分还给学生提供 了近距 离接触名 洁精 彩的句子 。我经常和学生一起把这些句子找 出
教材探析
巧做 减 法, 活 用教 材
对 选 修 教 材 的使 用体 会
焦 红 雨 ■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 ,我使用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 教材 已经四年了。 四年来 , 这套教材特别是它的选修 模块 ( 6 , 7 , 8 模块) 带给我太多震撼 。 它“ 重学生 ” , “ 重 能力 ” “ 重 实践 ” 的教学思 想和最新鲜 , 最 丰富 , 最 多 样的教学资源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这套 富有 挑战 性的教材 , 我尝试 了不 同的教学方法 , 下面就把我使 用这套教材选修模块的体会 总结出来 ,希望能对大 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