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8ede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c.png)
第一单元隋唐时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特点:繁荣一时,二世而亡)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隋文帝杨坚,年号开皇,史称“开皇之治”)2、隋朝的统一:(1)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隋初的统治的巩固:(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4、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1)客观条件:1人民渴望统一;2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发展;(2)主观条件:1隋文帝励精图治;2陈后主荒淫无道。
二、开通大运河(重点)1、开通者:隋炀帝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时间:605年开始4、大运河的规模:(1)一中心两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2)共分四段(从北到南):(涿郡-洛阳,永济渠)、(洛阳-淮水,通济渠)、(淮水-江都,邗沟)、(江都-余杭,江南河)。
(3)连接五大水系(从北到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5、地位:全长2000多公里,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评价隋朝大运河(1)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消极影响(后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因此而亡国)8、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有利条件(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1)隋朝时,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2)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前期,经济发达,国家实力增强,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经济保障)(3)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作基础。
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279dc1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a.png)
隋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隋炀帝决定开凿大运河。这项工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历时数 年完成。大运河的开凿不仅方便了南北之间的交通,还加强了隋朝对全国各地的控制,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隋朝的科技文化发展
总结词
隋朝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后来的国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隋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隋朝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 日本列岛等地的交往逐渐增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同时,隋朝还与东南 亚国家保持了友好关系,共同维护了地区的和平稳定。这些交往为后来的国际交往奠定
影响深远
隋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唐朝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同 时,隋朝的灭亡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提醒统治者要注重民生、公正司法 、选贤任能等方面的重要性。
04
隋朝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01
隋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 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全 国统一,为唐朝的繁荣
奠定了基础。
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number {01}
目 录
• 隋朝的统一 • 隋朝的兴盛 • 隋朝的灭亡 • 隋朝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01
隋朝的统一
隋朝的建立
1 2
3
隋朝的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 坚就是隋文帝。
隋朝的统一过程
589年,隋文帝派兵南下,消灭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结 束了自东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
01
02
03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469ef67cd15abe23482f4dc7.png)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当时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统一后实行的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5.一系列措施带来的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6.隋朝统一全国的原因:①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使得人民渴望统一。
②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统治腐败。
③隋文帝励精图治,为灭陈做了充分的准备。
7.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8.运河开凿时间: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9.大运河线路: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①一个中心:洛阳②两个基本点: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③四段(由北向南):永济渠(沟通海河与黄河)、通济渠(黄河与淮河)、邗沟(淮河与长江)、江南河(长江与钱塘江)④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⑤注意长安跟前的广通渠10.大运河开通的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1.地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2.对大运河的评价:①经济上,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沿江城市很快繁荣,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发展,造福至今。
②政治上,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隋朝控制江南,稳固统治,从而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起到重大作用。
③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f780340740be1e640e9a28.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含解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含解析)一、选择题1.隋唐最显著的时代特点是A.繁荣与开放B.民族政权对立C.君主专制加强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隋朝大运河【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隋唐时期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期,“繁荣与开放”的表现在:①盛世局面的出现。
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②以“和”为贵的民族关系。
如文成公主入吐蕃等;③对外的友好交往关系。
如玄奘到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等;④辉煌的隋唐文化。
如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在时代。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2.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A.秦灭六国B.西晋C.隋朝D.元朝【答案】C【详解】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隋朝。
589年,隋朝隋文帝灭掉南方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陈朝,统一全国。
所以C是正确的。
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公元前221年,是在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出现之前;西晋是三国统一归晋后出现的朝代,三国两晋南北朝;元朝在中原建立统治是在结束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之后。
所以A、B、D三个选项是错误的。
故选择C。
3.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A.隋朝1 / 17B.秦朝C.西汉D.东汉【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用人做官的制度,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成绩择优录用,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故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选A。
4.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81年建立隋朝B.589年实现国家南北统一C.605年开始开凿大运河D.统治时期国泰民安【答案】C【详解】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419ddd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c.png)
• 知识梳理
• 一、南北重归统一
•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定都长安。 • 2、南北统一:589年,隋朝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 3、繁荣一时: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加。 • 二、大运河的开通 • 1、目的: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的灭亡:
• 由于隋炀帝的 暴政,公元 618年农民战 争使隋朝灭亡。
本课小结
繁
国家统一 589
盛 繁盛 一 时
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的 一时 隋 朝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课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建立于(A ) A.581年 B.582年 C.508年 D.907年 2.隋文帝是( C ) A.杨广 B.杨勇 C.杨坚 D.杨业 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C ) A.统一南北 B.创立科举制度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三
• 2、开始时间:605年 • 3、情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
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 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 活动与探究
• 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 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 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 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 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 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09945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8.png)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 618 年, 李渊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626年,李世民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 唐太宗。 3.唐太宗在位20多年,虚心 纳谏 ,从善如流,知人 善任 , 推行一系列革新的措施,政治比较 清明 ,经济得到 进一步发展,国力 增强 ,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4. 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为后来 “开元盛世”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唐玄宗 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 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定都逻些。唐太
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 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白居易等。
(2)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 (3)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其中吴道子的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
5)意义:加强了南北 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3.开创选拔官吏的 科举 制度: (1)隋文帝 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 时,进士科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成为历朝 选拔官吏的主要 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1300 年。 4.隋朝创立 三省六部制 (唐朝进一步完善。) 5. 618 年,隋朝灭亡。原因:隋炀帝的 残暴统治 ,(隋的暴政)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 (1)日本的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玄奘西行,著有《大唐西域记》 (4)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 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8b779c14791711cd791726.png)
熟背下列题目,准备默写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统一的时间、历史意义?隋: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以长安为都城。
统一:589(灭陈) 都城:长安洛阳第二位:隋炀帝(杨广)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与作用分别是什么?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作用: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3、隋朝大运河何年何帝时开始开凿?有哪三个点?从北往南分哪四段?沟通了哪五大水系?时间:605—610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2000多千米。
4、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科举制正式创立于哪一皇帝时?科举制创立的历史意义有哪些?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历史意义: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管理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5、隋朝灭亡于哪一年?共存在了多少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灭亡:618年。
共存在37年。
①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②灭亡的其他原因:1.隋朝成立之前,国家四分五裂已经有了三四百年,民众们都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乡土情结,隋朝国家根基不稳。
2.国家统一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百姓们不满。
3.隋炀帝横征暴敛,极度奢侈,朝廷腐败。
4.隋炀帝限制、削弱官员大权,加强中央集权,让朝廷官员不满。
5.各地人民起义的打击。
6.原来南朝通知地区大规模武装反抗隋朝的叛乱。
7.隋炀帝大败契丹,横征高丽,战争频繁,引起国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
6、概括隋朝的特点?(繁荣而短暂)。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3876677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c.png)
温故知新
北朝
十
蜀
六 北国
东 北魏
三 国
魏
西 晋
方: 并 存
魏
(鲜卑族)
西 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吴
南东 方: 晋
宋 齐梁陈 589年
南朝
第一第课一单元隋:繁朝荣与的开统放的一时与代 灭亡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
我是杨坚,是北周的_外__戚___,历史
上把我称为_隋__文__帝__。__5_8_1_年,我
3、评价大运河。 积极意义:
消极意义: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谢谢 观看
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 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与隋炀帝的事功与保证 》
结合材料与教材,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目的是?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
D ,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
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隋朝的统一
B.隋朝的灭亡
C.开创科举制度利工程隋朝大 运河,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一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
2、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哪里?中心在哪里? 北到涿郡,南到余杭。中心洛阳
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 605年起 开凿者 隋炀帝
概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 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09170777232f60ddcca1b2.png)
五、苛捐杂税,搜刮民膏 六、耽于巡游,劳役百姓 七、大肆征战,劳民伤财
八、忠言逆耳,冤杀贤良
九、卖官鬻(yù)爵,奸佞(nìng)当道
十、言而无信,立功无赏
——《旧唐书·李密传》
隋末农民起义:
爆发地点:山东
发展状况:席卷全国,形成 了许多反隋队伍
斗争结果: 使隋朝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 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的统一:开皇之治(隋文帝) 2、隋炀帝:隋朝大运河 3、开创科举制度 4、二世而亡
概括隋朝的特征: 繁荣而短暂
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
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 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② 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③ 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
三点
海河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四段
洛阳
通济渠
五河 黄河
淮河
邗沟
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 长江
江南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浙江,即钱塘江
余杭(今杭州)
材料分析(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开通大运河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真的是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 凿长达四五千里的大运河吗?
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 心(长安)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 (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 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河流大多为东西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0b120f4790c69ec3d5bb75f7.png)
( D )7.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 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B )8.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 B.征发大量民工开凿大运河 C.灭陈统一全国 D.下令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
( A )9.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 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胡曾《汴水》)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 古》)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皮日休《汴河铭》)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脱脱《宋史》)
返回
正确答案:C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首先要根据材料内容 及所学知识,读懂材料的意思。古代科举制度是一视同仁的。无论 是功臣之后还是贫民子弟,想做官全凭科举考试。所以材料中的 “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 他提升自身的地位”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公平正义原则。A、B、D项 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此题选择C。
( B )3.下列关于大运河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B.隋文帝时期开凿 C.大运河全长2 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 A )4.如果你生活在隋朝,要畅游大运河,你设计了一条从 北往南的路线。下面路线中正确的是 A.涿郡—洛阳—余杭 B.洛阳—涿郡—余杭 C.洛阳—余杭—涿郡 D.余杭—洛阳—涿郡
河段名称:江南河、邗沟、通济渠。特点:利用天然河道 和已有的古运河;贯通南北水系。
(3)材料二、三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6535985c71fe910ef02df839.png)
C.郡县制
D.科举制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史事: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 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 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 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 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 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
这一史事说明了什么? 隋朝经济繁荣
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 隋文帝在政治上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 治;在经济上,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在自身行 为上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生活简朴。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复习回顾
《中国古代历史》上册中统一的王朝:
秦
汉
西晋
隋
南北朝时期各自包括的朝代: 东魏
北朝: 北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南朝: 宋
齐
梁
陈
一、隋的统一
1.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2.建立时间: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3.都城: 长安 4.统一全国的时间: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
二、开通大运河
1. 目的: 2. 时间: 3. 人物: 4. 概况: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
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5. 意义: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长 安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
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 涿郡,南至余杭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1d5ac71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8.png)
隋朝为什么 会统一呢?
杨坚 谥号:文帝(隋文帝) 年号:开皇 仁寿
隋朝建立 时间:581年 都城:长安 统一时间:589年
人民渴望统一,北方民族的大交融,社 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统 一有什么 意义呢?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 势。
材料阅读
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约2100万, 隋炀帝登基已达到890万户约5200万。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90年)已垦田地1944 万顷,隋炀帝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
一、隋的统一
回顾 知识
单击此处可以编辑与添加低于大约三 十字的章节标题
政权分立与 民族交融
统一
杨坚 谥号:文帝(隋文帝) 年号:开皇 仁寿
隋朝建立 时间:581年 都城:长安 统一时间:589年
材料阅读
自西晋灭亡后,“天下丧乱,四海不 一”。长期的分裂割据,是的“战争相 寻”“书轨不同,生灵涂炭”。
2、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的政治、经 济、文化交流。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3、如何评价大运河的 开通?(积极/消极)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 “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 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比较秦朝、隋朝有哪些异同
总结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建立
隋朝建设
隋朝统一
隋朝灭亡
隋文帝
隋炀帝
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制度
谢谢观看
隋文帝有哪些措 施巩固隋王朝呢?
七年级历史《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七年级历史《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26f276ba0d4a7303763a4f.png)
动脑筋
根据下面表格和材料分析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世 结论(表现)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想一想: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了四次统一, 大家思考一下,在隋朝统一之前,出现了哪两次 统一?这些统一出现在什么时候?
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不同?
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当堂检测
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 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
2. —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
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
官制度正式创立于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课本上哪些内容体现出这一点)
原因: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结合下面材料说说你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 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
置大看中法正:。之中前正实的职行权九主品要是中评正议制人物。,其权标贵准子有三弟:家无世论、 道的德品优、定劣,才称,能都为。“有中品机正”根会。据但做家由官世于、。魏才晋出德时身的充评低当论中微,正对、者人有一物般作真是出才二高实品下, 二品学又的有人参预,却中不正推能举到之中权,央而获和得地二方品者担几任乎高全部官是,老门阀百 世族姓,故更门没阀有世族机就会完做全把官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 品为的唯影过一响程 的:中标这准,才种,德到制标西度准晋逐时选渐终拔被于上忽形视成来了,家的“世人上则品没越无来有寒越才门重,能要下,品,甚不无至利势成 族”于的国局家面。的长治久安。
1.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
![1.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057f9e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7.png)
能力提升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1)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它的中心在哪里? [答案] 皇帝:隋炀帝。中心:洛阳。
帝统治时期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D ) 。
A.长期分裂
B.开凿运河
C.战争不断
D.统治残暴
5.[2023年山东东营] 杜佑在《通典》中对一位皇帝做了这样的描述: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
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据此判断,这
位皇帝是( C )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自主学习
1.通过了解隋朝兴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 2.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从制度、经济等方面认识隋 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581年,__杨__坚__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隋朝 末年,_隋__炀___帝__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_农__民___起__义__;618年,隋朝灭亡。 2.开通大运河。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__隋__炀__帝__ 命人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__洛__阳__为中心,北抵__涿__郡__, 南至__余__杭__,连接海河、__黄__河__、淮河、__长__江__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大 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观点各 自的依据。 [答案] 观点:《汴河怀古》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和大禹治水的 功绩一样大。依据: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 交流。观点:《汴水》认为隋朝灭亡与大运河的开凿有密切关系。依据: 隋炀帝滥用民力、财力,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百姓的反抗,导致隋朝的 灭亡。(言之成理即可)
2017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17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be7577450b1c59eef8c7b47a.png)
隋炀帝
1.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 2.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大兴土木,多次 迅游,三征辽东) 3.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 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 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 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小结:成由勤俭败由奢。
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 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概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 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2000多千米。
4、作用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 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到现 在的“北煤南运”以及防洪灌溉干 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 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完成下列 各题。
1、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从哪一 年开始开凿的?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2、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哪里?中心 在哪里? 3、请对大运河做出客观的评价。
1.时间:605年。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起点涿郡,终点余杭。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 文化的交流,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 隋朝的灭亡。
•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 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秦朝和隋朝对比
参考答案:
相同点: 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a6c99c1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2.png)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是否认同两诗对“此河” 的评价?
胡 同增意对胡时大增间 运观河点的,开因河通为段 以大否运定河征为的发主民修夫,建认劳为民大伤运财民河,是引谣隋起朝了暴社政会的的表不现满,, 是 加隋快灭了605亡隋年的朝主的要灭通原亡济因。渠。 100余万 运河水,荡悠悠, 皮 过 或 的日。同灭休意亡660058对皮是年年大日因运休为河观隋永的点朝邗济开沟,的渠通因暴以为政肯大。11定0运00余余为河万万主起,到认贯隋一为通炀心大南皇只运北帝把河的下 琼造作扬花福用州看后,。,代同,时功隋大朝于 评 价61:0年贯通南江北南,河却劳民1伤0余财万,加速万隋里朝江灭山亡一(旦一丢分。为二)
王损之的仕途
王家世代是平民阶层,家中只有一个弟弟和老母 亲。弟弟前几年被朝廷抓去开凿大运河,王损之自己 空有诗书却苦于无人举荐,怀才不遇。一年,朝廷贴 出告示,告知民众,朝廷设置进士科,通过诗赋,时 务策等考试,登科及第者就可以进入朝廷做官。这对 于王损之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新政策出来,所有 人都可以凭借才学入仕,一时士人沸腾,学子争先苦
③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 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④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给社会带来革新气息和 创造精神。
⑤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2点以上】
建立背景: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政权特点: 都制定了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大运河。 历史地位:
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灭亡教训为后来朝代的统治者借鉴。
初一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初一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2e975534bed5b9f3f90f1cc4.png)
涿郡 2,规模:以___ 为中心,北达 ___, 洛阳
一
大运河 开凿
余杭 南至____. 古代 3,历史地位:是___ 世界最长的运河
4,作用:大大促进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 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六、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汪洙 七、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 八、当我真心在追寻著我的梦想时,每一天都是缤纷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小时都是在实现梦想的一部分。——佚名 九、很多时候,我们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354bc9e6284ac850ad0242d1.png)
【解析】隋朝于581年建立,618年灭亡,统治时间不到40年; 但隋朝短暂的统治时期内也曾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故B项 最全面且符合史实。
二、非选择题
11. 材料一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易错易混: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而 不是隋文帝建立考试选拔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社会矛盾激化。 2.过程: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__6_1_8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了解隋朝的兴亡 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时间的分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北周末年,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B )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北京
2.[2019·内江]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 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 是( B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解析】 根据材料“隋唐时期”“它否定按门第选官”等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 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答案选D。
8.科举制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科举制正式确 立于( B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裂割据局面的朝代是( B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点悟】 本题考查隋朝建立和统一的相关知识。581年, 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 安。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 末年以来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隋炀帝下江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这个故事: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
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
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
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
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
隋炀帝大失所望。
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多媒体出示问题: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隋文帝的创举)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
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大运河的开凿
(一)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基本概况: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的示意图)
2.提出问题: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师生一起回答:涿郡,洛阳,余杭。
3.继续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
师生一起回答: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继续提出问题:联系所学,说说大运河联通了哪几大流域?
师生一起回答: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继续提出问题:大运河的修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师生一起回答: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目标导学三科举制的创立
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
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材料二: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
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来看,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
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因为它不利于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又不利于笼络和控制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生。
2.(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产生前,古代中国的举人制度)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
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
做官。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3.(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出现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4.(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回归课本知识: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①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5.(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创立的影响)总结历史认识: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答案提示: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三、课堂总结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一统中华。
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
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
本课还学了科举制这一专题,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共1300多年的历史。
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
今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
❸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废除的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都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