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定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不可能三角和永恒三角型
2020/11/26
1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关于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的理论与文献综述
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理论综述
• 米德冲突 • 丁伯根法则 • 斯旺图形 • 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和 Mundell-Fleming Model •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Trilemma)和永恒的三角形(THE ETERNAL TRIANGLE)
丁伯根法则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 Tinbergen) 提出著名的丁伯根法则 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政策目标,至少要使用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这意味着,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政策目标,至少要使用n种独立并且有效的政策工具 米德冲突是丁伯根法则的一个特例,政府想要达到内外均衡两个政策目标,而只有支出调政策这一个
– 如果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只能改变外汇储备,对收入和就业不产生影响,即货币政策失 效,而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收入和就业有明显影响,即货币政策独立有效
– 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且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情况下,对冲操作毫无意义,最终只会导致固定汇率制度崩溃 • 理论归结: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能同时实现,为后来三元悖论提出奠定了重要
参考文献: 1. Kurgman P..What happened to Asian[EB/OL]./Krugman/www,1998. 2.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三元悖论(二):图解
图中被分为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区 域Ⅳ 四个小三角形 •区域Ⅰ:严格的资本管制+严格固定汇 率制度+货币政策完全独立 •区域Ⅱ: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放弃货 币政策独立性+资本完全流动 •区域Ⅲ:货币政策完全独立+资本完全 流动+汇率自由浮动 •区域Ⅳ:严格固定汇率制度+资本完全 流动+货币政策完全独立性 在区域Ⅳ中,三个角点只能三选二,而在 区域Ⅰ,Ⅱ,Ⅲ中,是相互兼容的,即三 个角点可以同时并存
中国经济的“不可能三角”及政策选择
中国经济的“不可能三角”及政策选择钟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2018-09-07]顾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管制和固定汇率制这三个目标, 常被称为蒙代尔三角或者克鲁格曼三角,或者说,从政策可置信和可持续角度观察,我们只能选择角端解,难以选择中间解新近有研究者指出,考虑到国际金融周期,传统的不可能三角将被“二元悖论”所取代,即无论选择怎样的汇率制度,一国央行不可能兼顾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的资本管制。
尽管如此,在真实的金融世界中,新兴国家的央行总是试图在“不可能三角”中选择一些中间地带,例如一定程度的汇率弹性和资本管制,以换取相当程度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这种“中间解”在危机来袭时往往会迅速滑向“角端解”,新近新兴市场的货币动荡显示,几乎所有危机中的央行最终都选择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管制,而不得不放弃汇率。
当然,根据“二元悖论”,在开放经济下,央行同时选择这两项也是不太可能的,最终一国会被迫考虑,它是暂时和国际经济脱钩以自保,还是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管制中再被迫二选一。
同样地,在宏观经济中,我们观察到类似现象,也许中国经济面临着其独特的“不可能三角”,在稳定经济增长,改善实体经济和压降金融杠杆这三个目标中,有可能难以完全兼顾,而只能三选其二。
这局限了可行的政策搭配,大约有三种搭配。
搭配一:如果选择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实体经济,那么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过分严厉的监管政策也许是必要的此时金融机构需要补充资本、提高风险容忍度,降低盈利预期,以多种手段收纳实(稳定经济增长)稳疋富寤增屯令善壮Q本砌囲杠仍帚场化\出清在国际经济学当中, 有一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即政府不太可能同时兼只能三者取其二,这通体经济造成的不良资产,增强对稳增长、稳实体的服务能力。
金融体系将守住不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等待穿越经济周期的未来可能性。
搭配二:如果选择稳定经济增长和压降金融杠杆,那么实体经济可能面临更严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小散乱污企业的加速退出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会显得明朗,传统经济的下沉会更迫切地需要新经济来填补空白,第二产业的困顿也会给第三产业带来机会。
蒙代尔-克鲁格曼三元悖论
蒙代尔-克鲁格曼三元悖论
蒙代尔-克鲁格曼三元悖论,也被称为经济学的三元悖论,是指在某些经济条件下存在的三个相互矛盾的现象,由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和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提出。
这些悖论在国际经济学和货币政策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启示。
蒙代尔-克鲁格曼三元悖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固定汇率:当经济体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时,无法同时实现自由资本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
固定汇率制度通常需要采取资本流动管制措施,以避免资本外流导致汇率波动。
但这将限制经济体的金融政策独立性。
自由资本流动:当经济体实行自由资本流动时,无法同时实现固定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
自由资本流动会使汇率受到市场供求的波动影响,难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经济体需要采取干预措施,例如汇率干预或资本管制,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独立的货币政策:当经济体追求独立的货币政策时,无法同时实现固定汇率和自由资本流动。
独立的货币政策通常需要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以应对国内经济状况。
然而,这可能会导致汇率波动,对资本流动造成不确定性,从而阻碍自由资本流动的
实现。
这三个方面之间的矛盾使得在特定经济条件下,同时实现固定汇率、自由资本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成为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任务。
经济体必须在这些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并根据自身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状况作出决策。
蒙代尔-克鲁格曼三元悖论提醒我们,在国际经济和货币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到这些矛盾的存在,并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制定合适的政策。
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
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一、概述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经济体在追求流动性、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时所面临的困境。
这一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提出,并由马库斯弗勒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著名的“蒙代尔弗勒明模型”[1]。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一个国家在同一时间内无法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即只能同时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2]。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国家试图固定其货币汇率,同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那么它将无法控制其货币政策,从而无法维持长期的流动性。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追求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它必须接受汇率的浮动,从而无法实现固定汇率的目标[1]。
这种困境使得各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面临艰难的抉择,需要在保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传染效应也日益显著。
如何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同时,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这就需要对现有的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框架进行评估,并对未来的政策改革和创新进行展望。
本文旨在探讨“不可能三角”理论的核心观点、实际应用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政策选择。
通过深入分析该理论及其在实际经济政策中的应用,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以及对国际金融市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如何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同时,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特殊挑战和机遇。
1. 简要介绍流动性、一般均衡和金融稳定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在经济学中,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构成了相互关联且至关重要的理论概念。
流动性指的是资产能够快速且低成本地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对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配置具有关键作用。
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定律
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 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 选择
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 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 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 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局制度, 基本上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 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 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 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对该定律的评价
“三元悖论”原则的理论内涵经历了“米德二元冲突—M-F模 型—三元悖论”这样一个发展历程。现在,“三元悖论”原 则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这一原则明确简 单,但却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认同:该原则不仅反映了开放 经济下经济体系内部所蕴含的矛盾,即开放经济下宏观调控 当局面临多重相互交织的目标时必须有所取舍,也为资本流 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且 易于操作的分析框架。奥布斯特费尔德等甚至提出,“三元 悖论”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可认为是从历史中抽象出的经验总 结和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历程的理论归纳,从金本位时期到 牙买加体系时期,这一高度提炼的原则都在显示着其有效性。
模型分析
(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
克鲁格曼三角
克鲁格曼三角又称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 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
“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
【三者之间的选择关系】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部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
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
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
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
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不可能三角及其政策含义
不可能三角及其政策含义☉执笔人:武传德本文发表于《金融博览》2016年第3期曾经的光伏行业巨擘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超日)日前发布公告称,“11超日债”第二期利息8980万元将无法于原定付息日(2014年3月7日)按期全额支付,仅能够按期支付400万元。
3月10日晚,公司又公告称,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ST超日“11超日债”的债券受托管理人,通知于2014年3月26日下午14:00时召集“11超日债”2014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
会议将审议《关于提请债券持有人会议授权受托管理人就逾期付息对超日太阳提起民事诉讼等的议案》、《关于提请债券持有人会议授权受托管理人有权依法处置“11超日债”担保物用于付息的议案》等4个议案。
随着*ST超日偿债进入法定程序,中国债券市场“零违约”现象就此打破。
需要指出的是“超日债”违约是打破刚性兑付的标志性事件。
在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中,内外均衡是政策的理想目标,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在对于内外均衡的分析中,学术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是米德冲突,一个是不可能三角。
两个相关的概念在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更具有重大的政策价值。
米德冲突是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早在1951年就提出的。
其核心就是在开放经济体中,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
一个经济体的政策目标一般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但是,在开放条件下,要实现内外均衡,就会增加一个外部均衡目标,主要体现为国际收支均衡。
一般而言一个经济体政府一般主要用总需求管理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但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中汇率已经不能成为一个政策工具,相当于是一个外生变量,那么,政府政策最后可能无法达到内外均衡的目标。
米德冲突引发了学术界对于内外失衡的政策探索。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模型之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有意思的是这个模型不是蒙代尔和弗莱明合作建立的,而是独立研究获得的相似结论。
三元悖论蒙代尔三角
三元悖论【概述】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
“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
【三者之间的选择关系】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部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
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
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
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
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蒙代尔-克鲁格曼
• 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 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局制度,基本上 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 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 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 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 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 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并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目前 我国M并不等于1。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生产和 消费的渠道并不畅通,没有形成市场供求决定意 义上的利率。按照“先利率,后汇率”的开放原 则,利率的市场化比汇率放开更紧要。因此在我 国建立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体系前,必须保持汇 率稳定,以减少风险和波动。正如美国经济学家 罗伯特 蒙代尔所言,中国货币政策最大的成就就 是保持了外汇稳定。外汇稳定已成为中国实施货 币政策的重要基础和指导方针。中国应当坚持稳 定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 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并很可能使 中国重蹈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覆辙。
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理论
•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在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 国际经济情况以后,提出了支持固定汇率制度的观点。20 世纪60年代,蒙代尔和J.马库斯·弗莱明(J.Marcus Flemins)提出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对开放经济下的ISLM模型进行了分析,堪称固定 汇率制下使用货币政策的经典分析。该模型指出,在没有 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变 一国的收入方面是有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在 资本有限流动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 本流动时基本一样;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 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 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由此得出了著名 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 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不可能三角和永恒三角型课件
当一个国家选择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时,其货币政策 将失去自主性,因为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央行需要被动地 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外汇市场的变化。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不可能三角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永恒三角形的三个要素
货币政策独立性
指一国央行能够独立地制 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实 现国内经济目标。
固定汇率
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 之间的汇率保持固定。
资本自由流动
指一国资本能够自由地流 入流出,不受政府干预。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永恒三角形的原理
当一个国家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时,其汇 率将面临贬值压力,因为资本自由流动使得国内货币供应 量增加,导致货币贬值。
现。
不可能三角的案例分析
01
1. 独立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能够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控 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
02
2. 资本流动
资本自由流动,使得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充分一 体化。
不可能三角的案例分析
• 汇率稳定:货币的汇率保持相对稳定,避免过度波动。
不可能三角的案例分析
案例
以中国为例,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会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持汇率稳定。然而,这种干预可 能会影响独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中国也实施了一系列资本管制措施,限制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因此,中国在独立、 资本流动和汇率稳定三个目标之间需要进行权衡和取舍。
强化宏观审慎监管 鉴于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 采取宏观审慎政策,防范金融风险。
三元悖论
三元悖论三元悖论(Mundellian Trilemma),也称三难选择(The Impossible Trinity),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一说蒙代尔)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Monetary policy),固定汇率(Exchange rate),资本的自由进出(Capital mobility)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的目的。
简介三元悖论原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
但是,该理论是高度抽象的,只考虑了极端的情况,即完全的货币政策独立、完全的固定汇率和完全的资本自由流动,并没有论及中间情况。
正如弗兰克尔指出的,“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为什么不可以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两个目标的抉择中各放弃一半,从而实现一半的汇率稳定和一半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这不能不说是“三元悖论”理论在具体目标选择问题分析方面的局限。
但是目前的实证分析均指出存在三元悖论。
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
“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
根据“三元悖论”原则,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的组合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这一组合在现实中有效的前提是在假设一国外汇储备无上限的条件下才能成立。
实际上,现实中一国的外汇储备不可能无上限,一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再巨大,与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相比也是力量薄弱的,一旦中央银行耗尽外汇储备仍无力扭转国际投资者的贬值预期,则其在外汇市场上将无法继续托市,固定汇率制也将彻底崩溃。
蒙代尔不可调和的铁三角 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
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如果一个国家允许资本流动,又要维持汇率相对稳定,就很难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其他回答:在现代金融理论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定理,即蒙代尔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
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
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在这三个目标之间究竟哪一个更为重要?如果放弃资本流动,将退回到闭关锁国的封闭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增长。
如果放弃汇率稳定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两害相较取其轻”,只有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比较可行。
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向单一的区域货币或世界货币过渡。
于是,人们在贸易全球化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金融全球化,如果货币统一了,就不存在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和资本管制的各种弊病了。
斯蒂格里茨曾经作过一个比喻:“小型开放经济就如同在狂风大浪中的小船一样,不论驾驶船的技术怎么样,虽然我们不知道船在什么时候被倾覆,但是,毫无疑问,船最终会被大浪打翻。
”在货币市场上可以非常明显地观察到经济规模对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经济规模越大,投机炒作的风险就越小。
统一货币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渡部分货币主权,换取金融体制的稳定,能够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
某个经济地区实现了单一货币,还可以提高货币体系的透明性。
由于统一货币区内各国都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存在某个国家突然增发货币的可能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民众对货币政策的信任度。
统一货币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节约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商品、资本、人员的流动,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一、概念不可能三角,指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
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1997年,泰国、印尼、韩国等相继发生金融危机。
这些原先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被迫放弃了固定汇率。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Impossible trinity theory)。
二、三种组合根据"不可能三角",一国在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之间只能选择以下三种政策组合。
第一,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必须牺牲汇率稳定,实行浮动汇率制。
比如,巴西、加拿大大体如此,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频繁进出的国内外资金将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
第二,保持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必须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实行资本管制。
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相对稳定的汇率有助于保持对外经济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有助于调控国内宏观经济。
第三,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
比如,阿根廷或2000年前的许多欧洲国家,在资本自由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效果将被引发的资本流动的变化所抵消。
三、理论启示做为一个大国经济体,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对于实现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国际收支平衡至关重要,这应当作为政策选择的首要目标。
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作用。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基本内容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基本内容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是一个著名的数学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数学家杰弗瑞蒙代尔(Jeffrey Montemurr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它又被称为蒙代尔定律,在数学及相关的学科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基本内容是:三个标量A、B、C构成一个三角形,其边长分别为A、B、C,如果A+B> C,则该三角形将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三角形;反之,如果A+B≤C,则该三角形不能存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诞生了。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推导提供了有力的辩护。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些论断和定义,从而得出有效的答案。
为了证明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原则,我们可以从数学角度分析,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理论,然后通过特殊的例子说明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真实性。
首先,要证明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我们必须先了解三角形的定义。
它是一种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平行图形,它的边分别由两个角度构成,这两个角度的角度和总和必须等于180度。
当三角形的边的长度不满足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原则时,即A + B C,那么这个三角形将不存在,因为它的三条边无法满足角度之和等于180度的条件。
因此,如果要构建一个三角形,则必须满足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原则,即A + B > C。
此外,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也可以从几何角度解释,即A + B C的情况下,三条边将不能构成一个实际的三角形,而只能构成一个形状不完整的“角”。
因此,两条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条边的距离时,三角形将不能存在。
因此,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原则可以从几何角度得出。
另外,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原则也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例如,当两圆相距较近时,如果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原则被反过来用,即A + B C,那么这两个圆将相切,因为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圆的半径之和。
因此,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原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总结而言,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基本内容是:三个标量A、B、C组成一个三角形,其边长分别为A、B、C,如果A + B > C,则该三角形将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三角形;反之,如果A + B C,则该三角形不能存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诞生了。
蒙代尔不可调和的铁三角 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
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如果一个国家允许资本流动,又要维持汇率相对稳定,就很难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其他回答:在现代金融理论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定理,即蒙代尔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
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
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在这三个目标之间究竟哪一个更为重要?如果放弃资本流动,将退回到闭关锁国的封闭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增长。
如果放弃汇率稳定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两害相较取其轻”,只有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比较可行。
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向单一的区域货币或世界货币过渡。
于是,人们在贸易全球化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金融全球化,如果货币统一了,就不存在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和资本管制的各种弊病了。
斯蒂格里茨曾经作过一个比喻:“小型开放经济就如同在狂风大浪中的小船一样,不论驾驶船的技术怎么样,虽然我们不知道船在什么时候被倾覆,但是,毫无疑问,船最终会被大浪打翻。
”在货币市场上可以非常明显地观察到经济规模对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经济规模越大,投机炒作的风险就越小。
统一货币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渡部分货币主权,换取金融体制的稳定,能够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
某个经济地区实现了单一货币,还可以提高货币体系的透明性。
由于统一货币区内各国都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存在某个国家突然增发货币的可能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民众对货币政策的信任度。
统一货币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节约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商品、资本、人员的流动,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
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预测中国汇率制度走向
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预测中国汇率制度走向“好紧张,过几天就要出分填志愿了,我想我是该填清华大学呢,还是该填黄浦江呢?” ——每日一笑文/ 萧山蒙代尔和克鲁格曼都因(国际)宏观经济学而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不可能三角”是蒙代尔获诺奖的模型的一个推论,经克鲁格曼简洁的媒体评论文章而被大众所熟知。
在解释这个模型之前先说说科学方法论。
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论同所有其他科学理论一样,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从复杂的现实中抽象出比较简单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当然,哲学、神学、巫术等等也这么做,但是,科学与之不同的是,科学共同体更强调逻辑和实证。
所谓逻辑指的是理论体系本身不能自相矛盾,而要自洽。
所谓实证指的是,科学推导出来的结论应该能够接受现实的检验。
主要由于后面这个特征,整个科学共同体所犯错的概率较小——因这个共同体有公认的检测手段,能够不断的剔除掉哪些在检验中不过关的理论。
而哲学、神学、巫术等等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所以难以形成一个不断剔除错误的良性循环。
科学所取得的成就比哲学、神学、巫术大得多,主要原因即在此。
有人质疑,社会科学难以成为“科学”,因为人与其他生物具有巨大的区别,人所组成的社会与自然世界有着“本质的不同”。
否认这一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社会居然是有秩序的,而且绝大多数人竟然能够感受到这些秩序。
存在秩序本身说明了人类社会的“规律性”——这种秩序同其他生物、无机物世界的秩序或许有“本质的不同”,但毕竟有秩序。
只要有社会秩序,就一定需要解释秩序,能够逻辑自洽的解释秩序的理论(包含了现实的验证)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社会科学”。
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是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可粗略的表达为:人们争相要一个东西,如果这个东西的供给保持不变,竞争者越多,这个东西的价格会越高。
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科学理论。
因为它逻辑自洽,且能够得到验证。
注意,供求理论中的关键概念:竞争者,数量,价格,高低等等都可以清晰定义,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也可以在现实中得到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义: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
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 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 标。
❖ 主要内容:三角的每一边都表示一种政策选择—
模型分析
❖ (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
❖ 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 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部进行干 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 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 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 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 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 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 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 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 回顾国际汇率制度安排的历史,可以清楚地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种汇率 制度安排都摆脱不了“三元冲突”的约束,“人类穷尽了一切智慧,但 无非是在进行着‘三中择二’的不同组合”。具体而言,在古典的金本 位体制下,资本自由流动与固定汇率组合,但是各国并没有自主的货币 政策;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自主的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组合,但是为 了保持固定汇率,各国必须实行较强的资本管制,资本流动性差;在目 前的牙买加体系下,发达国家大多选择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同时又不 想失去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因此பைடு நூலகம்能选择浮动汇率制度;至于阿根廷和 爱尔兰等国实行的货币局制度以及欧洲的货币联盟,采取的是稳定汇率 与资本自由流动的组合,其代价是牺牲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在金融全球 化背景下,既然资本自由流动成为必须,那么,一国要么放弃固定汇率 制度,要么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否则,不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 就是汇率制度的最终崩溃,甚至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
对该定律的评价
❖ “三元悖论”原则的理论内涵经历了“米德二元冲突—M-F模 型—三元悖论”这样一个发展历程。现在,“三元悖论”原 则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这一原则明确简 单,但却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认同:该原则不仅反映了开放 经济下经济体系内部所蕴含的矛盾,即开放经济下宏观调控 当局面临多重相互交织的目标时必须有所取舍,也为资本流 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且 易于操作的分析框架。奥布斯特费尔德等甚至提出,“三元 悖论”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可认为是从历史中抽象出的经验总 结和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历程的理论归纳,从金本位时期到 牙买加体系时期,这一高度提炼的原则都在显示着其有效性。
—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实践操作中指 固定汇率)以及完全的金融一体化,政策各有其吸 引力。三角的任何两边可以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 分别由三角形的三个顶角表示,即完全的资本控制、 货币联盟和完全的浮动汇率,然而,三边不可能同 时实现。
三元悖论模型
❖ 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 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 选择
❖
❖ 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 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 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 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局制度, 基本上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 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 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 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 但是,该理论是高度抽象的,只考虑了极端的情况, 即完全的货币政策独立、完全的固定汇率和完全的 资本自由流动,并没有论及中间情况。正如弗兰克 尔指出的,“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为什么 不可以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两个目标的抉 择中各放弃一半,从而实现一半的汇率稳定和一半 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不能不说是“三元悖论” 理论在具体目标选择问题分析方面的局限。
蒙代尔-克鲁格曼不 可能三角定律
❖ 提出:蒙代尔于1963 年发表了(资本流动与固定汇率和浮 动汇率下的稳定政策,较早地阐述了资本流动条件下宏观经 济的不稳定性,提出了著名的“不可能的三角定律”,又称 “三元冲突”,从而全面地揭示了宏观经济的内在冲突。
❖ 该定律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资本账户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固定汇率制以及自主的货币政 策是不相容的,即三者不可兼得。亚洲金融危机后,克鲁格 曼明确提出了“三元悖论”的原则。
❖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 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
❖ 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 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 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 不发达的国家,比如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 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 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 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