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简单电现象和电路典型例题解析
初二物理电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电学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0530d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4.png)
初二物理电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白炽灯泡灯丝断了,搭上后重新使用,灯泡两端的电压将,灯丝的电阻将,灯泡的实际功率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不变、变小、变大【解析】白炽灯泡灯丝断了,搭上后重新使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由于灯丝变短,变粗,所以电阻变大,根据P =" U" 2/R,电压不变,电阻变小,所以实际功率变大。
2.为了节能,许多场所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A.纳米材料B.超导体C.导体D.半导体【答案】D【解析】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所以D是正确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路中几个导体通过的电流相等,这几个导体一定是串联的。
B.电路中几个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这几个导体一定是并联的。
C.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大于电路中的任一分电阻。
D.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答案】ABD【解析】当几个相同的导体并联在同一电源两端时,通过他们的电流也是相等的,A选项错误;当几个相同的导体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U=IR,所以它们两端的电压也相等,所以B选项错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一定大于电路中的任一分电阻,C选项正确;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D选项错误。
4.如图所示的电路,灯L1标有“6V , 3 w”,灯L2标有”12 V , 3w”。
巳知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不考虑灯丝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通过L1的电流为 A,灯L2的实际功率为 w。
L1的亮度 L2的亮度。
(选填“>”、“=”、“<”)【答案】0.5 A 0.75 W 大于【解析】根据题意知,电源电压是6V,两灯泡是并联,所以灯泡L1正常发光,通过L1的电流是:;灯L2的电阻是:灯L2的实际电功率:,此时灯L1的实际电功率大于L2的实际电功率,所以L1的亮度大于L2的亮度。
【考点】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运用点评:本题是一道电学综合性的试题,涉及的内容较多,难度较大。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以及典型例题(超级有用)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以及典型例题(超级有用)](https://img.taocdn.com/s3/m/0e81a562a32d7375a41780f0.png)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
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
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
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S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合后,L1不亮,而L2仍发光(较亮)。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L1比作是电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S的短路通道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洞”。
有了“隧洞”,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
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
初中电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
区分串、并联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
此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⑵、等效电路法:此方法实质上运用了“电位”的概念,在初中物理中,电压的概念,是通过“水位差”的类比中引入的。
那么,可借助于“高度差”进行类比,建立“一样高的电位”概念。
可以通过类比手法,例如:如果某学校三层楼上有初三⑴、初三⑵、初三⑶三个班级,二层楼上有初二⑴、初二⑵、初二⑶三个班级,那么初三年级与初二年级任意两个班级之间的“高度差”是一样的,都相差“一层楼”。
初中物理电学例题分类全解析(完全版)
![初中物理电学例题分类全解析(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80458d0242a8956aece427.png)
初中物理电学例题分类全解析(完全版)有关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例题【例1】悬吊在丝线上的泡沫塑料小球,用一带电体去靠近,会发现小球先被吸引,与带电体接触后又立即就被带电体推开,这是为什么?【分析】根据吸引、接触、排斥这三个过程,用带电的特点和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可解释。
【解答】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球先被带电体吸引。
小球与带电体接触后小球带上与原带电体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斥,所以小球立即被带电体排斥而分开。
【例2】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1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分析】根据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带电体之间要么相互吸引,要么相互排斥。
因此,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其中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因此可否定A与C。
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那么另两个不带电的小球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吸引。
【解答】D【说明】判断这类轻小物体相互作用及带电体的带电问题,关键是必须明确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且非相互吸引即相互排斥,而不带电的轻小物体与带正电的物体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相互吸引。
有关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例题【例1】如图1所示,已知验电器A带的是正电,验电器B带的电性未知。
现拿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去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如验电器A,B的金属箔张角不变,验电器B带什么电?为什么?如验电器A,B的金属箔张角都减小为零,验电器B带什么电?为什么?【分析】验电器B是带电的,只能是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或缺少电子而带正电,现拿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去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A、B的电荷只能通过金属棒发生转移,而且如有电荷的转移只能是电子的转移。
【解答】(1)验电器A,B的金属箔张角不变,说明两验电器没有通过金属棒发生电荷的转移,所以验电器B带的是与A相同的正电荷。
(2)验电器A,B的金属箔张角都减小为零,说明两带电体相接触后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这是电中和的现象,必定有电荷的转移。
(完整版)初三物理电功电功率典型例题解析(免费)
![(完整版)初三物理电功电功率典型例题解析(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f796b26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c.png)
(完整版)初三物理电功电功率典型例题解析(免费)电功电功率典例精析电功和电功率基础知识1. 电功(W):电流对用电器做的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①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J)。
常用:度(千瓦时)KW.h,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②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③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④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t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才能代入公式计算,即要满足“同一性”;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⑤其他计算公式:W=I2Rt(多用于串联电路),W=U2t/R(多用于并联电路)2.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①计算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②利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a.如果W用焦(J),t用秒(s),则P的单位是瓦(w);b.如果W用千瓦时(KW.h),t用小时(h),则P的单位是千瓦(KW)。
c.公式中各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计算。
③其他计算公式:P=I2R (多用于串联电路),P=U2/R(多用于并联电路)④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另有:额定电流⑤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⑥实际电压(U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另有:实际电流⑦实际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⑧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随加在它两端的实际电压而改变。
实际电压升高,实际功率增大;反之则减小。
a.当U 实> U额时,则P 实> P额;(灯很亮,将缩短灯泡寿命,且易烧坏)。
b.当U实< U额时,则P实< P额;(灯很暗)。
c.当U实= U额时,则P实= P额;(正常发光)。
九年级物理 认识电路 章末复习 全章知识总结及典型例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 认识电路 章末复习 全章知识总结及典型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1bd7527f1922791688e889.png)
电现象及电路知识点一、静电现象:1、带电现象、带电体: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带电现象,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2、带电方法:(1)、摩擦起电;(2)、接触带电;(3)、感应起电接触带电:用不带电的导体接触带电物体时,导体会带电,这种方法叫接触带电。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3、摩擦起电的原因:(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中性的,物体也是电中性的;(2)不同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注意: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例题:(湖北)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D )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练习: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如图所示,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带上了_负电.2、下列物体一定带负电的是(A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C.失去电子的玻璃棒D.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知识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通过电场带电体不需要接触就能发生相互作用2、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依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判断(3)、用验电器检验,金属箔张开说明带电,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例题:1、用线悬挂着A,B,C,D,E,F六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肯定带电的小球是B、C、D ,肯定不带电的小球是A, F ,不能肯定是否带电的小球是E2、(滨州)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A.金属杆是导体B.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练习:1、(湖州)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列图中的(B )2、.四个悬挂着的通草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B.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C.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D. 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3、(厦门)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 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D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知识点三、电流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的判断: 如负电荷的移动方向从A到B,则电流方向为B到A。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7b19a73b3567ec112d8a28.png)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解说及练习题( 含答案 ) 及分析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1.如下图,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解说合理的是()A.甲:用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则橡胶棒带负电B.乙:闭合开关,小磁针 N 极向右偏转至水平地点C.丙:该实验装置演示的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D.丁:其余条件同样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答案】 D【分析】【解答】解:A、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题中的橡胶棒不必定带负电;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只好说橡胶棒带了电荷,但不可以确立橡胶棒所带电荷的种类,故 A 错误;B、闭合开关,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依据安培定章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 极;依据同名磁极互相排挤可知,小磁针N 极将向左偏转至水平,故 B 错误;C、若开封闭合,金属棒左右运动时切割磁感线,此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是电磁感觉实验的装置,该装置的实验原理应用于制造发电机,故 C 错误;D、由图可知,两个电磁铁是串连的,则经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同样;在电流同样的状况下,匝数多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这说明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故D 正确.应选 D.【剖析】( 1 )甲图:验电器是依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挤的原理;(2)乙图:依据安培定章先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N 极,而后依据磁感线方向判断出小磁针N 极的指向;(3)丙图: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发生转动,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觉;(4)丁图: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相关:当电流同样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2.)如图为李明同学的实验电路.当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答案】 A【分析】【解答】解:由于滑片向右挪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又由于电压表丈量滑动变阻器两头的电压,当滑片向右挪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应选项 A 正确.应选A.【剖析】先剖析电路的连结方式即串连,而后依据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剖析,即滑片向右移,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再依据串连电路起分压作用,即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小.3.以下物理量的预计最靠近实质的是()A. 家用电冰箱每天耗电约为 1 度B. 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C. 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为3V D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为10A【答案】 A【分析】【解答】解: A、家用电冰箱间歇性工作,每天耗电约为1kW?h ,切合题意;故 A 正确; B、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故 B 错误;C、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48V;故 C 错误;D、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2A;故 D 错误;应选 A.【剖析】第一要对选项中波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关于选项中的单位,可依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变换,清除与生活实质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切合生活实质的答案.4.某款玩具电动汽车上安装有电动机和小灯泡,它们既能够各自独立工作,又能够同时工作。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电流与电路(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电流与电路(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24534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6b.png)
13.如图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
【答案】B
【详解】A.开关闭合,两灯并联,所以A不符合题意;
E.开关闭合,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形成电源短路,所以B符合题意;
F.下面的灯泡被短路,不亮,右边灯泡正常发光,形成用电器短路,所以C符合题意
G.开关闭合,两灯并联,所以D不符合题意
A.没有开关,所以B不符合题意;
B.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都有,满足形成电路的条件,所以C符合题意
C.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形成电源短路,所以D不符合题意
12.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D.电源B.开关C.导线D.用电器
【答案】D
【详解】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充电宝提供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手机电池消耗电能,所以此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5)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易错点】
在接触带电过程中,只有电子可以移动。
【经典变式练】
1.(2022·湖北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可以吸引纸屑,说明塑料是导体;
B.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更蓬松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纸屑,因为塑料尺把头发的电荷都带走了;
5.(2022·湖南常德)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A.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 一起;
B.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用湿手拿冰冻的东西,手被粘住了;
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并倒置,纸片“粘”在杯口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ac64c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f.png)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13云南昆明)轿车的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一般都设有安全带提醒电路,若汽车点火开关S未接通,则电路不工作。
S接通后,只要有人坐到其中一个座位上,座位下对应的动合开关S1或S2受压后接通,安全带指示灯点亮,提醒他系上安全带。
系上安全带后(即将安全带的插头插入联结插座内),安装在插座内对应的动断开关或断开,安全带指示灯熄灭。
图中的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因为“若汽车点火开关S未接通,则电路不工作”,所以开关S应在干路上,D错;“有人坐到其中一个座位上,座位下对应的动合开关S1或S2受压后接通,安全带指示灯点亮”,说明S1与S2并联,灯L在干路,C错;“安装在插座内对应的动断开关或断开,安全带指示灯熄灭”,说明B错,因此选A。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的圆圈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我们首先观察一下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泡串联的电流路径为:电源正极—开关—电表2—灯泡L2—灯泡L1—电源负极,显然电表2与灯泡串联在一起,故为电流表。
在已知电表2为电流表的前提下,我们再尝试运用假设法判断另外两个电表类型:假设电表3、1均为电流表,则闭合开关后电流会直接从电源正极流经电表2、1回到负极,形成短路故障;再假设电表3、1均为电压表,闭合开关后,电流路径为电源正极—开关—电表2—灯泡L2—灯泡L 1—电源负极,符合题意且无故障;若假设电表3为电流表,电表1为电压表,会发现灯泡L2被短路,依次逐一假设其他情况均不符合题意或有故障,不再逐一分析。
我们再尝试逐一删除电表分析一下。
删除电表1或3均会发现灯泡依然串联在一起,且能正常工作,故电表1、3为电压表。
3.(2011广东深圳)短路和断路是电路中常见的故障,下列四幅图有短路现象的是()A.B.C.D.【答案】B【解析】B电路中一小灯泡两端并联接有一段导线,该灯泡会被导线短路。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解析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33a1d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43.png)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解析1.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
电源:持续供电的装置,有正、负两极,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沿导线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
开关: 接通和切断电流的流通。
根据用电器的连接,可知电路有最基本的两种形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路的三态。
通路:电源、用电器构成通路的电路。
此电路闭合连通。
开路:指某处断开的电路,开路中的用电器不工作。
电路中无电流。
短路:指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连接成通路的电路。
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
2.电荷在电路中移动形成电流。
科学上曾认为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实际移动的自由电子方向与导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还有毫安、微安,符号分别为 A 、 mA 、μA 。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字母为 I 。
电流表是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实验室用的电流表通常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3.电压是电路中电源对电荷的推动作用,它也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必要条件,电压越大,推动作用越大,所以电流越大。
电压用符号 U 表示,单位是伏特,还有千伏、毫伏、微伏,符号分别为 V 、 kV 、 mV 、μV 。
电压表是测量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电压的仪器,实验室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和两个量程。
4.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符号“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还有兆欧、千欧符号分别为Ω、 MΩ、 kΩ。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组成导体的材料决定。
同种材料的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金属导体的电阻较小,容易导电。
导电原因是:金属导体内部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绝缘体的电阻无限大。
但绝缘体与导体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5.一般导体中的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关系,可用欧姆定律来描述。
此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75e473aef8941ea76e05f8.png)
【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1.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如图所示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A. 禁止放易燃物品B. 禁止梳头C. 禁止吸烟D. 熄火加油【答案】B【解析】【解答】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产生静电,会产生电火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对各选项中标志的含义认识和理解,结合摩擦起电有进行分析解答.2.如图所示的电路,若想让两灯组成并联电路,需要闭合的开关是()A. S1B. S2C. S2和S3D. S1和S3【答案】 C【解析】【解答】若要使L1和L2两灯组成并联电路,电流应分别经过L1和L2两灯,故应闭合开关S2、S3,断开开关S1,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串联的特点是各电路元件顺次连接,并联电路是用电器分别连接在电路两端. 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能够说明电能生磁的是()A. B. C. D.【答案】 A【解析】【解答】A、这是奥斯特实验装置,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能生磁,A符合题意;B、这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说明磁能生电,B不符合题意;C、这是磁场对电流作用实验装置,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不能说明电能产生磁,C 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说明塑料不是导体,不能说明电能产生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电能生磁指的是电流周围有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4.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由b移到a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2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A. 电阻R1的阻值为20ΩB. 滑片P移到b端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C. 滑片P移到a端时,R2的电流为0.1AD. 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通过R1的电流为0.3A【答案】D【解析】【解答】由图甲知当滑片P由b移到a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由图乙知此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0Ω,电压表的示数为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U总=U1+U2=2V+……①,由图甲知当滑片P由b移到b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由图乙知此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Ω,电路中只有R1,电压表的示数为6V 得电源电压为6V,将U总=6V代入①得R1=10Ω,当滑片P由b移到a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等于R1中的电流,即:I2=I1==0.2A;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10Ω,根据I=得,电路中的电流为I==0.3A,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解题技巧和经典题型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解题技巧和经典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2b6fa1a402d276a200292e87.png)
分析:将图5(甲)中的电流表摘掉后,电路中三个电阻的连接方式仍然不明显。从电 源正极开始,可以标出三个位置都是a点(电源正极),另外两个位置都是b点(电源负极)。 如图5(乙)所示。三个电阻都连接在ab两点之间,通过三个电阻的电流方向都是从a到b, 所以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再利用电流法,描绘电流走向如图5(丙)所示。可以知道原电流 表A1的位置通过的是R2和R3的电流I2+I3;原电流表A2的位置通过的是R1和 R2的电流I1+I2。本题中两个电流表的位置跟例2(图3甲)中两个电压表的位置相 同,因为用电流表替代了电压表,三个电阻的连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2).并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例 4]如图 4,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A○1表、A○2表和○V 表将如何变化? 分析:○V 测电源两端电压,A○1测 R1 支路电流,A○2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
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故电压表 V 示数不变。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
1
以下,会好很多。而且如果有不会的,一定要先记下来,没准在下一题里就会有感悟、 一.常见电路的识别方法与技巧 在解决电学问题时,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电路图中各个用电器(电阻)的连接
关系问题。不能确定各个电阻之间的连接关系,就无法确定可 以利用的规律,更谈不到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正确识别电路是 解决电学问题的前提当。然首先必须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 两种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图1(甲)、(乙)),这是简化、改画电路图的最终结果。
分析:首先要确定电路的类型,此电路属于串联电路呢 还是并联电路。我们可以将电流表简化成导线,将电压表简 化成断开的开关或干脆拿掉。此时可以容易地看出,这是一 个串联电路。而且发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已经悬空,滑动变
(物理)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e1f605fe4733687f21aa4d.png)
(物理)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1.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可以看到塑料绳的细丝纷纷散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大气有压力B.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 磁极间有相互作用力D. 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答案】 D【解析】【解答】解:塑料细丝与手摩擦,摩擦起电,手带了一种电荷,细丝带了另一种电荷,由于不同的塑料细丝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导致细丝蓬散开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起电,细丝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接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但现在每当接线板的插头插入家庭电路中的插座,闭合接线板上的开关时,总出现“跳闸”(空气开关断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接线板上的开关与指示灯并联B. 接线板上的多个插座与指示灯串联C. “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断路D. “跳闸”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答案】D【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开关可以控制指示灯,因此它们应该是串联的,A不符合题意;B、由题意可知,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说明插座与指示灯互不影响,因此它们之间是并联的,B不符合题意;CD、“跳闸”的原因是电路中电流过大,电流过大的原因是接线板中的电路发生了短路,而不是电路断路,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是并联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过载和短路.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B. 灯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C. 灯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两端的电压D. 灯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两端的电压【答案】C【解析】【解答】解:AB、可知,闭合开关S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因此,电路总体为串联,故AB错误;CD、灯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灯L1两端,所以测的是L1两端的电压,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电路元件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明确了串并联,然后再根据电流表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来进一步判断其测量对象.4.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 家用电冰箱每日耗电约为1度B. 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C. 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为3VD. 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为10A【答案】A【解析】【解答】解:A、家用电冰箱间歇性工作,每日耗电约为1kW•h,符合题意;故A 正确; B、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故B错误;C、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48V;故C错误;D、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2A;故D错误;故选A.【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5.下列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个灯泡不能都发光的电路是()A. B.C. D.【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闭合开关,两灯泡都发光,故A错误;B、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两灯泡都发光,故B错误;C、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灯L2发光,灯L1被短路,L1不能发光,即两个灯泡不能都发光,故C正确;D、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两灯泡都发光,故D错误;故选C.【分析】灯泡所在电路是通路时灯泡发光,如果灯泡所在电路是断路或灯泡被短路,则灯泡不发光,分析图示电路图,然后答题.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A. 有质子从a向b移动B. 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张大C. 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张角减小D. b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a,b金属箔张角增大【答案】 D【解析】【解答】解:由题知,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铜棒把a和b 连接起来,质子和正电荷的质量比较大而不会定向移动,由于验电器a带正电,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b中的自由电子会通过金属棒流向a,而b因为失去电子也带上了正电荷,b的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使b金属箔张角变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电功率专题及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电功率专题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1b929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4.png)
初中物理电功率专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 1、(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2V 且保持不变,电阻R 为定值电阻。
当开关S 闭合后,如果要使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稍稍变化一些,则可行的办法是( )A .给R 串联一个较小的电阻B .给R 并联一个较小的电阻C .给R 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D .给R 并联一个较大的电阻【思路点拨】由电功率的计算公式RU P 2=可知:电压不变,当总电阻减小时,电路的总功率增大;当总电阻增大时,电路的总功率减小。
【答案】AD【解析】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总电阻变小,需要并联一个电阻,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稍稍变化,所以需要并联一个较大的电阻;总电阻变大,需要串联一个电阻,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稍稍变化,所以需要串联一个较小的电阻。
【总结升华】本题综合考查电路中总电功率和总电阻的关系以及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电阻变化的规律即可轻松解题。
举一反三【变式】有一个“6V 3W ”的小电灯,用8伏的电源做实验,测定小电灯的额定功率,所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得小于多少欧? 【答案】4Ω2、一台“220V 、1000W ”的电炉,想把它改装后接到110伏的电源上,但功率保持不变,以下哪个措施是正确的( )A 、将电炉丝截掉一半后接入电路B 、将电炉丝截掉四分之三接入电路C 、将电炉丝分成等长的两段,然后并联接入电路D 、将电炉丝截掉四分之一后接入电路【思路点拨】由公式RU P 2=可知:当实际电压变为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实际电压的平方就变为额定电压平方的1/4,要想电功率不变化,电阻阻值就要减小为原来阻值的1/4。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要求额实U U 21=时,P 实=P 额。
由R U P 2=可知要满足题设条件,只有改变电阻R ,才能满足要求。
由222222441R U R UR U P 额额实实===若时1241R R =,P 实才能等于P 额。
(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ba72cd580216fc710afd36.png)
(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解说及练习题 ( 含答案 ) 含分析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1.如下图的电蚊拍,拥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 闭合、 S 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l2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 l和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S用.所示电路设计切合这类要求的是()A. B. C. D.【答案】 D【分析】【解答】解:依据题意可知,灭蚊网和灯泡互不影响,所以属于并联,AB 不切合题意;当开关 S l2断开时,只有照明灯工作, C 不切合题意;闭合、 S当开关 S1212都闭合时,灭闭合、 S 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和 S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说明S1控制整个电路,2S 控制灯泡, D 切合题意.故答案为: D.【剖析】依据电路要求,用电器要并联,干路上有开关,灯泡分支上有开关.2.有一个看不见内部状况的小盒(如下图),盒上有两只灯泡,由一个开关控制,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灭;拧下此中任一灯泡,另一灯都亮。
选项所示的图中切合要求的电路图是()A. B.C. D.【答案】C【分析】【解答】解:A.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连,拧下此中任一灯泡,电路断路,另一灯都不亮, A 不切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S 位于L1支路,断开开关,灯泡L2仍旧亮, B 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位于干路,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拧下此中任一灯泡,另一灯亮, C 切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 与L2并联后再与L1串连,闭合开关S, L2被短路,L2不亮,L1亮, 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C【剖析】联合串并联电路的特色剖析解答即可.3.交通法例定,不只司机要系安全带,副驾驶也应当系安全带.假定驾驶员和副驾驶的安全带分别对应开关S1和 S2,系好安全带,相当于闭合开关,且只有当两人都系好安全带时,才会指示灯熄灭,提示音消逝.切合上述要求的正确电路图是A. B. C. D.【答案】C【分析】【解答】依据要求,当开封闭合时,灯泡不亮,电铃不响,则开关和用电器并联,为了电路不出现电源短路,则电路中要有电阻保护电路,故答案为: C.【剖析】当开封闭适用电器不工作时,则开关和用电器并联。
初中电学难题及解析
![初中电学难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d294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0.png)
初中电学难题及解析:1.局部短路:问题:为什么电流会选择走导线而不是电阻?解析:实际上,电流并没有“选择”走哪条路。
在电路中,电流总是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当电阻与导线并联时,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使得导线的两端电势差较小,而电阻的电势差较大,所以电流会倾向于走导线而不是电阻。
1.识别串并联电路:(1)电流法:问题:如何判断一个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解析:可以通过电流的流向来判断。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各个元件,最后回到电源负极;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分成几个分支,每个分支上的元件互不影响,最后每个分支汇合到一起,回到电源负极。
(2)节点法:问题:如何判断一个电路中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解析:在节点法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每个用电器两端的端点来确定它在电路中的位置。
如果每个用电器两端的端点只连接到一个节点上,那么这些用电器就是串联的;如果每个用电器两端的端点连接到两个或多个节点上,那么这些用电器就是并联的。
(3)去表法:问题:如何在电路中去掉电压表或电流表,而不影响对电路的分析?解析:在去表法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可以看作开路;而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可以看作一根导线。
因此,在分析电路时,可以将电压表去掉,而将电流表换成一根导线。
1.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特点:问题:在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是如何变化的?解析: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是各个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阻随电阻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随电阻数量的增加而减小。
1.欧姆定律的理解:问题:如何理解欧姆定律?它适用于哪些情况?解析:欧姆定律是指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它适用于线性元件和纯电阻电路,如金属、电解液等。
在线性元件中,欧姆定律可以表示为U=IR,其中U为电压降,I为电流,R为电阻。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例题讲解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例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b48613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4.png)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例题讲解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例题讲解
一、放电灯改造
(1)实验装置及原理:
本实验使用普通的家用放电灯(简称“电灯”),将电灯泡的插头改装成图1所示的组合依次接通电石(引脚A)、电灯泡和电磁铁(引脚B),当光束照射到电石上时,电石会出现电磁感应现象,导致电磁输出端的继电器线圈短暂地被电磁感应通电,就会产生磁场驱动电磁铁的旋转运动,以此来改造普通放电灯。
(2)实验结果:
当光束照射到电石上时,电磁铁的旋转会使快速的闭合和断开继电器的触头,导致电灯泡短暂地明暗变化,期间电灯泡不会损坏,偶尔会出现尖锐的声音。
(3)实验讨论:
本实验使用普通家用放电所运用的电石来产生电磁感应,利用电磁感应驱动转动电磁铁,进而修改电灯泡插头,使得光束照射电石可以使电磁铁转动,继电器触头闭合与断开,以此来改造普通放电灯的闪光特性。
二、电路检测
(1)实验装置及原理:
利用电路检测笔检测各种电路,电路检测笔的原理是通过一个小的电池来供电,以便检测电路中的电流的流动,这样可以查看电路是
否联接良好,是否存在断路的情况,是否存在过放等。
(2)实验结果:
当实验装置完成接线后,用电路检测笔检测,可以发现正常的电路会显示“闪闪”的灯光,而断路的电路会显示一直亮的灯光,过放电路则会显示红灯报警。
(3)实验讨论:
电路检测笔是一种非常便捷、实用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出电路的状态(正常、断路、过放),从而帮助进行维修维护,提高维修效率。
初中物理简单电现象和电路典型例题解析
![初中物理简单电现象和电路典型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64ff26227916888486d7f8.png)
简单电现象和电路典型例题解析例1(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如图2—1—3所示,四个略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电阻并联的电路是()(a)(b)(c)(d)图2—1—3精析这道题是让学生识别出串、并、混联电路.图A,电流无支路,是串联.图B,流经R1和R3的电流,都流经R2,说明3个电阻,只2条支路,是混联,形式如同图2—l—3中图(a).图C中,R1、R2串联,而R3在另一条支路上,也是混联.图D,三个电阻,三条支路,是并联.答案D例2(长沙市中考试题)在图2—1—4各个电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图2—1—4精析此题考查对电源短路、缺少电路主要元件等错误电路的识别.图A,发生了电源短路.图B,电路连通后,会发生电源短路.图C,没有电源,电路中不会产生电流.图D,正确.答案D例3如图2—1—5所示的电路,两盏灯泡始终完好,当S闭合后,哪盏灯会发光?图2—1—5精析当S断开时,两灯都能发光,如果闭合开关S,发现只有L1能发光,而灯L2却熄灭了,且发现L1要比原来亮些,我们称这种情况叫L2被短路了.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流经L1、L2,两盏灯都发光.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流经L1,然后通过.a→d→c,回到电极,不会流经灯L2,所以说灯L1不亮.答案L1发光例4如图2—1—6(a)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灯泡始终完好.当开关S断开时,三个灯泡都发光.当开关S闭合时()A.L1、L2、L3都不亮B.L1、L2、L3都发光C.L2不亮,L1、L3亮D.L1、L2不亮,L3亮(a)(b)图2—1—6精析识别电路.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可先画出这个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先画出图(a)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1—6(b).当S断开时,三盏灯混联.当S闭合后,电流流经L3后,就通过与L1和L2并联的导线,而不流经L1、L2,所以L1、L2同时被短路了,L1、L2不亮.答案D例5如图2—1—7(a),S闭合后,指出哪几盏灯发光.(a)(b)(c)图2—1—7精析从图(a)看,导线ab和cd好像把某盏灯短路了,而且很难画出电流流向。
13.1初中物理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_习题及解析
![13.1初中物理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_习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891406844769eae009ed60.png)
13.1初识家庭电路一、解答题(共1小题)1、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其中“白气”是_________态物质.驱蚊液变成“白气”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蚊香器工作时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_________.二、选择题(共24小题)2、关下能量转化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饭煲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B、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如图,为探究能量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发现橡皮筋被铁块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C、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4、下列四组连线中,完全正确的是()A、装置工作时与对应的能量转化干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物理问题研究及科学方法力的合成﹣﹣﹣﹣控制变量法将撬棒抽象为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建立物理模型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效法C、物理量和单位功﹣﹣﹣﹣千瓦功率﹣﹣﹣﹣千瓦时热量﹣﹣﹣﹣焦耳D、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平面镜成像夜间行车,驾驶室内不宜亮灯﹣﹣﹣﹣漫反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高压锅5、为了生活方便,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两个开关控制.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下面四幅图是小明用电池作为电源设计的四个电路模型,能满足要求的是(其中A图中的S l、S2及C图中的S1为单刀双掷开关)()A、B、C、D、6、(右图所示为家庭中的装饰吊灯,共有六盏灯,由两个开关控制,每个开关控制三盏灯,每盏灯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则选项中所示电路中,与之对应的是()A、B、C、D、7、如图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至74℃时,L1亮灯报警B、温度升高至74℃时,L2亮灯报警C、温度升高至78℃时,L1亮灯报警D、温度升高至78℃时,L2亮灯报警8、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轰炸南联盟科索沃地区时,曾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该炸弹在空中爆炸时•产生大量的石墨絮状物,降落到地面后造成大面积停电.“石墨炸弹”使供电系统遭到破坏的原因是()A、石墨絮是导体,把供电线路短路了B、石墨絮是绝缘体,把供电线路阻隔断了C、石墨炸弹把供电线路炸断了D、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9、用两段导线、一节电池设法使一只小灯泡发光,某同学尝试了如图所示的几种连接,你认为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A、B、C、D、10、下列符号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A、B、C、D、11、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在学完电路连接相关知识后所画的电路图.你应该能判断出:在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的正确电路是()A、B、C、D、12、下面关于手电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电筒中没有电线,因此手电筒不属于电路B、有些手电筒使用时关不掉,是因为电筒上没有开关C、手电筒不用照明电路中的电,因此手电筒不属于用电器D、手电筒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工具,因此手电筒属于用电器13、下列四个图中正确的是()A、B、C、D、1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电电路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15、下列关于电路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电源的符号的图就是电路图B、用开关和电源连接的图是电路图C、含有用电器的图是电路图D、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16、一本用电常识书中列出了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如表所述,造成此“灯泡不亮“故障的共同原因是电路中出现了()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检修方法灯泡不亮1、灯泡的灯丝断了换新灯泡2、灯头内的电线断了换新线并接好检查加固3、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A、短路B、通路C、断路D、支路17、晓泉实验时连接了如同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灯泡亮、电铃响B、小灯泡亮、电铃不响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D、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18、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图,当开关均闭合时有短路现象的是()A、B、C、D、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则()A、电压表被烧坏B、电流表将被烧坏C、灯L1亮,灯L2不亮D、两只灯泡都将被烧坏20、对于图中错误的是()A、开关掷于1是开路B、开关掷于2是通路C、开关掷于3是通路D、开关掷于3是短路21、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是因为()A、有触电的危险B、电路中没有电流C、电流太小D、电流太大22、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中,开关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的是()A、开关的接线柱上接线不牢B、灯座的接线柱上接线不牢C、开关的两接线柱上用导线连通D、灯座的两接线柱用导线连通23、在电路中,若发生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在AB间可能连接了()A、电压表B、电铃C、小灯泡D、导线24、如图所示,将开关S闭合后,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A、损坏电源B、灯L3被损坏C、三个灯都被损坏D、L3熄灭,L1、L2发光25、轿车的仪表盘上有一个显示汽车车门关闭状况的指示灯.只要四个车门中有一个没有关好(即此时装在未关好车门上的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指示灯就会发光从而提醒驾驶员.在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设计正确的是()A、B、C、D、三、填空题(共5小题)26、“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这是水蒸气的_________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27、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小球在由最低点摆到最高点A的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到达A点时,小球处于_________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28、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某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_________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墙壁开关应与所控制的的电灯_________联.29、按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它的电路图.30、小红和小华在做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分别采用了图A和图B两种电路进行研究.图A和图B两组实验器材完全相同;每组器材中的两个烧杯完全相同,都装满了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且都有R甲>R乙.两人做实验时的通电时间相同,电路连接及操作均正确,但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图A中,甲瓶中煤油上升得高,表明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图B中,乙瓶中煤油上升得高,表明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多”.于是他们去找老师,老师告诉他们…(1)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2)在虚框内画出小华实验(图B)的电路图.(3)他们有没有谁错了?你想老师会怎样分析他们的实验结论?答案与评分标准一、解答题(共1小题)1、(2011•包头)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其中“白气”是液态物质.驱蚊液变成“白气”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液化.蚊香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能量转化的现象;扩散现象。
(物理)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41b2f9de80d4d8d05a4f09.png)
(物理)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解题技巧剖析及练习题 ( 含答案 ) 及分析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1.如下图,电源两头的电压保持不变,R 为定值电阻。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最右端,闭合开关 S 。
挪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到某一地点,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R 1 , 电压表的示数为 U 1 , 电流表的示数为 I 1。
持续挪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减小为R 1/4,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2U 1, 电流表的示数变成 I 2。
则( )A. 2I 2 = I 1B. R 0 :R 1 =1:4C.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滑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U 1D.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滑到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U 1【答案】 D【分析】 挪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到某一地点,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R , 电压表的示数为 U 1, 电流表的示数为 I 。
持续挪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使滑动变11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减小为 R 1/4,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2U 1 , 电流表的示数变成 I 。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2 倍,电流增大 2 倍,所以 2I 1= I , 选项 A 错误,前后两次电路中的22电阻之比是 2:1 ,所以 R 0:R 1=1:2,选项 B 错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3U 1 所以选项 C 错误 ,选项 D 正确。
2.以下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个灯泡不可以都发光的电路是( )A. B.C. D.【答案】 C【分析】【解答】解: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闭合开关,两灯泡都发光,故 A错误;B、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连,闭合开关,两灯泡都发光,故 B 错误;L2发光,灯L1被短路,L1不可以发光,即两个灯泡不C、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灯能都发光,故 C 正确;D、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两灯泡都发光,故 D 错误;应选 C.【剖析】灯泡所在电路是通路时灯泡发光,假如灯泡所在电路是断路或灯泡被短路,则灯泡不发光,剖析图示电路图,而后答题.3.小明同学将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有电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B.与金属球接触后,玻璃棒和金属球上带有同种电荷C.玻璃桥和验电器都带正电荷,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上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排挤【答案】B【分析】【解答】 A.当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 A 不切合题意;B.当玻璃棒和金属球接触后,玻璃棒和金属球带同样的电荷, B 切合题意;C.在玻璃棒和金属球接触时,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上, C 不切合题意;D.金属箔张开角度,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挤, D 不切合题意。
【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b8bbc4852458fb770b56f3.png)
【物理】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1.小明对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进行观察,画出下列四种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A. B. C. D.【答案】 C【解析】【解答】解: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红绿黄信号灯是单独工作的,则三种灯是并联的,三种灯不会同时亮,所以三个灯的支路上各有一个开关,整个电路还有一个总开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设计电路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判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根据用电器是否同时工作基本上可以确定连接方式,其次根据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确定开关的位置,最后补全电源和导线完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用电器如果可以不同时工作,电路大多数为并联.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和S2,灯泡L1和L2均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B. 电压表示数等于L1的电压C. 只断开S2,电流表示数不变D. 只断开S2,电压表示数变为零【答案】 B【解析】【解答】解:A、由图知,闭合开关S1和S2,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与L2串联,测量通过L2的电流。
A不符合题意;B、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2两端,所以测量L2两端电压。
由于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同,所以电压表示数等于灯泡L1两端电压。
B符合题意;C、由于电流表、灯泡L2、开关S2共同组成一个通路,所以断开S2, L2是断路状态,所以电流表示数为0.C不符合题意;D、断开S2,电压表仍然并联在电源两端,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亦可先画出电路图,再结合电路图分析判断即可.3.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 ,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只控制吸尘器电动机M。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根据电路要求,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不同用电器,则电路是并联电路,各支路有单独的开关和用电器,D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电现象和电路典型例题解析
例1(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如图2—1—3所示,四个略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电阻并联的电路是()
(a)(b)
(c)(d)
图2—1—3
精析这道题是让学生识别出串、并、混联电路.
图A,电流无支路,是串联.
图B,流经R1和R3的电流,都流经R2,说明3个电阻,只2条支路,是混联,形式如同图2—l—3中图(a).
图C中,R1、R2串联,而R3在另一条支路上,也是混联.
图D,三个电阻,三条支路,是并联.
答案D
例2(长沙市中考试题)在图2—1—4各个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a)(b)
(c)(d)
图2—1—4
精析此题考查对电源短路、缺少电路主要元件等错误电路的识别.
图A,发生了电源短路.
图B,电路连通后,会发生电源短路.
图C,没有电源,电路中不会产生电流.
图D,正确.
答案D
例3如图2—1—5所示的电路,两盏灯泡始终完好,当S闭合后,哪盏灯会发光?
图2—1—5
精析当S断开时,两灯都能发光,如果闭合开关S,发现只有L1能发光,而灯L2却熄灭了,且发现L1要比原来亮些,我们称这种情况叫L2被短路了.
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流经L1、L2,两盏灯都发光.
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流经L1,然后通过.a→d→c,回到电极,不会流经灯L2,所以说灯L1不亮.
答案L1发光
例4如图2—1—6(a)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灯泡始终完好.当开关S断开时,三个灯泡都发光.当开关S闭合时()
A.L
、L2、L3都不亮B.L1、L2、L3都发光
1
C.L
不亮,L1、L3亮D.L1、L2不亮,L3亮
2
(a)(b)
图2—1—6
精析识别电路.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可先画出这个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先画出图(a)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1—6(b).
当S断开时,三盏灯混联.
当S闭合后,电流流经L3后,就通过与L1和L2并联的导线,而不流经L1、L2,所以L1、L2同时被短路了,L1、L2不亮.
答案D
例5如图2—1—7(a),S闭合后,指出哪几盏灯发光.
(a)(b)(c)
图2—1—7
精析从图(a)看,导线ab和cd好像把某盏灯短路了,而且很难画出电流流向。
这时我们可将L1、L2、L3两端分别用字母ac、cb、bd标出来,然后把通过导线连接的两点用一个字母等效出来,如a、b两点连在一起,用A点代替;c、d两点连在一起,用B点表示,如图2—1—7(b),这时会发现:三个电阻各有一端连在一起,另外一端也连在一起,等效电路画成了图2—1—7(c).
答案三盏灯并联,三盏灯都可发光.
例6如图2—1—8(a),指出各电表测的是哪个电阻的电流或电压?
精析先将图中用一根导线代替,再将直接去掉,识别出电阻R l、R2的连接方式,如图2—1—9(b)所示.用电流流向法判断出R l、R2是并联的.
再按R l、R2并联的结论去分析图(a)中各电表的作用,画出图2—1—9(c).这时各电表的作用就很清楚了.
(a)(b)(c)
图2—1—8
答案测R l电流,测R2电流,测R l、R2两端电压,也是总电压.
例7如图2—1—9,若在两个圆圈内都放入电流表或都放入电压表,请画出:(1)三个电阻的连接方式.(2)电表测量的是哪个电流或电压?
图2—1—9
精析(1)当两个圆圈中都填入电流表时,如图2—1—10(a).可采取去掉电流表,用一根导线代替电流表位置的方法,画出图2—1—10(b).
(a)(b)(c)
图2—1—10
从图2—1—10(b)看,三个电阻是并联的.
设A端为电源正极.在图(b)中标出电流的流向,根据电流流经的方向可知:表测的是R2、R3的电流.表测的是R l、R2的电流.画出此时的等效电路图是2—1—10(c).(2)当两个圆圈内都填入电压表时,如图2—1—11(a).可采取直接去掉电压表的方法,画出图2—1—11(b).
(a)(b)(c)
图2—1—11
从图(b)看出,三个电阻是串联的.
画出电压表接入后的等效电路图2—1—11(c).看出:测的是R l、R2两端电压,
测的是R2、R3两端电压.
答案当圆圈内都接入电流表时;三个电阻是并联的,其中表测量R l、R2的电流,
表测量R2、R3电流.当圆圈内都接入电压表时,三个电阻是串联的,其中表测量R3、
R2两端电压,表量R2、R3两端电压.
例8如图2—1—12所示,方框内有3只完全相同的灯泡,额定电压均为U,请按照下面3个要求,将框内灯泡和框外a、b、c用3根导线连接起来.(3个灯泡要求所用的电源电压均为U,并保持不变,还可添加导线.)
图2—1—12
(1)开关S断开,将电源接在a、c两点间时,只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
(2)开关S断开,将该电源接在b、c两点时,有两只灯泡正常发光;
(3)闭合开关S,将该电源接在b、c两点时,3只灯泡同时正常发光.
精析根据题目要求设计电路.
(1)电源接a、c两点时,S断开,只有一只灯发光,所以只能连使电路中只有一盏灯的通路.
(2)电源接b、c时,S断开,两只灯泡正常发光,两只灯只能并联.
(3)电源接b、c时,S闭合,3只灯仍并联.画出电路图.如图2—1—14.
答案如图2—1—13
图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