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我国古代的四种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的四种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有许多不同的选官制度,这些制度各有特点,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介绍四种较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第一种是乡试制度。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第一次考试,从唐
代开始逐渐发展并成为明清两代的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乡试的参加者是
通过各地县级考试选拔出来的士人,主要考察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考试成绩。乡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有文化素养和才干的人才,以培养能够为国家服务
的官员。
第三种是殿试制度。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后一次的考试,也是最高级
别的选拔考试。殿试是在皇帝的面前进行的,目的是让皇帝亲自考察选中
的士人,以确认他们是否有资格成为朝廷官员。殿试主要考察士人的思想
水平、忠诚度和为官的操守。殿试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考试形式,如作文、答辩和辨论等,以评价候选人的综合能力。
第四种是举荐制度。举荐制度是在唐代开始出现的一种选官方式,通
过地方官或知名士人推荐他们认为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举荐制度可以充
分发挥士人自己的判断力和推荐能力,减少了科举制度的局限性。举荐制
度通过各级官员之间的关系网络,推动了官员选拔的广度和深度。
这四种选官制度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非常重要,它们各自具有特点,
不仅推动了官员的选拔制度发展,也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这些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周代的世卿制:周代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国家的政权被统一的君主所掌握,君主任命贵族作为世卿,管理地方事务。
2. 秦汉的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若干郡和县,设置官员进行管理。这些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政府官员选拔更加重视能力。
3. 隋唐的科举制: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完善,分为殿试、会试和礼部试三个阶段,考试的内容相对繁杂。科举制度强调文化艺术的学问和教化的作用,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
4. 宋代的制度创新:北宋时期官僚主义进一步加强,贵族阶层逐渐失去了政治影响力。同时,宋朝也引入了新的选官制度,如均输法、检校职方制等,以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执行力。
5. 元明清的经世致用:元、明、清三代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继续延续科举制,但逐渐加强了对士人的思想控制,严格限制士人的权力。尤其是明代开始,选官制度更加以经世致用为标准,注重选拔实干能吏。
总体来说,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出了一种趋势,即从以血缘关系和财产作为选拔标准,逐渐转向以能力和学问为主要考量,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考生们在备考事业单位的过程中,常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板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梳理一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一、先秦——军功爵制
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从爵位到军功)
二、汉朝——察举制
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考察举荐孝、廉各一人,将人才推荐给中央,中央经过考核任命,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采取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征辟制度: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委以要职。
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魏晋时期,尚书令陈群向曹丕推荐九品中正制,后被采纳,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由中央设立中正官,按家世、才华、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将人才分为九品,上报吏部,按品授官。后期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四、隋唐至清末——科举制度
1.发展历程:
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北宋时,考试实行糊名法。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根据史书记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
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
2.考试程序:
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会试和殿试属于一级,都是中央考试。
院试: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是一个运行数百年,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历史过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选官制度及其演变趋势:
1. 秦代:秦始皇采用了严密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他设立了校书郎、太史令、御史、郎中等职位,并通过笔试和面试来选拔官员。这一制度尚未完全体现公平公正,往往更多地侧重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2. 汉代:汉武帝在位期间,推行了选拔官员的推荐制度,称为“举孝廉”。这一制度通过各地官员推荐有才能和品德的人选来选拔官员。这一制度开始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并在选官过程中增加了民众和官员的参与。
3. 隋唐: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崭露头角。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通过举行考试以选拔官员。这一制度规范、公正,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古代选官制度的代表。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公正,人才得到更多发挥。
4. 宋代:宋代改革了科举制度,引入了一些新的政策和规定。例如,推行了户口县科举,即县级考试,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选官竞争中。然而,这一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考试内容过多,导致奢侈浪费和贪污行为的发生。
5. 明清:明代实行井田制度,每个井田的户主要参加农业生产,而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这导致明代选官制度的落后和僵化,往往以世袭官位和官员身份的荣誉为主要标准。清朝时期,科举制度虽然仍然存在,但其选拔过程中开始出现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
总的来说,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从侧重皇帝个人喜好到推崇人才和综合素质,从重贵族世家到加大民众和官员的参与,从相对封闭僵化到更加公正规范。然而,古代选官制度并未能完全摆脱腐败和不公等问题,这也成为后来社会进步和民主制度发展的动力。
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演变
1.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在先秦时期,中国的选举制度主要是
通过士人推举的方式确定国家的领导人。这种方式被称为“择贤”或“举贤”。古代中国普遍认为,政治权力应该掌握在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士
人手中,而不应该由出身贵族的人任意掌握。因此,士人们通过相互推举
的方式,选出最有能力和品德的人担任领导职位。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在秦汉时期,选举制度
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当时,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了中央集权的封建
制度,贵族和士人们失去了原有的选举权力。政权的转移和领导人的选举
都由朝廷掌握。尽管如此,朝廷仍然在其中一种程度上考虑到士人的意见,不时地听取他们的建议。
3.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在隋唐时期,中国的选举
制度再次发生了变革。隋朝宣布实行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唐
朝继承了这一制度,并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通过举办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考试合格者可以出任官职。这使得士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家事务,并且具有更大的选举权。
4.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912年):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
继续存在,并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一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
形式逐渐成熟,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选举制度
更加民主化和程序化,功绩和品德成为选拔的重要标准。
5.近现代时期(1912年-1949年):在辛亥革命后,中国实行了共和
制度,选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实行了
普遍选举制。在普选制度下,所有具有选举权的成年公民都有权通过投票
古代选举制度的演变
古代选举制度的演变
古代选举制度演变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周代选举制度。在周朝,国家权力由天子掌握,但天子需
要依靠诸侯的支持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因此,天子会在各个诸侯国之
间选择地位高尚、品德高尚的人才担任官职,以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种选举制度具有严格的等级和规范,重视品德和才能,并且以封建
贵族阶级为主要选举对象。
其次是秦汉选举制度。在秦汉时期,选举制度逐渐与官僚制度相
结合,官员由国家掌握。这种官僚选举制度具有更为多元化的选举方式,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选举,也包括各个社团、学派的内部
选举。但是,由于选举过程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导致选举制度逐渐
脱离社会现实,失去了实际意义。
再次是唐代选举制度。唐朝时期,采用了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
的方式选拔人才,不再强调家世和地位,这种制度重视才能和知识,
为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奠定了基础。科举制度遂成为中国传统选举制
度的代表,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最后是明清选举制度。明清时期,选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可以说
是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巅峰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科举制度外,还
存在一些地方选举制度,如乡村自治选举。这些选举制度形成了“群
众选举”的特色,增强了人民参与政治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演变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程,其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然而,无论是
哪个时期的选举制度,都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局限,需要我们反思和完善。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三大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那么这些制度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跟着江湖哥一起了解它们的历
史。1、禅让制与世袭制在三大选官制度出现前,其实还有两种很有名的制度:禅让制和世袭制。禅让制是三皇五帝远古部落时代所存在的一种权力
延续制度,分为内禅和外禅,三皇时期实行的是内禅制,即“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继位制。五帝时期实行外禅这种非血统继位制,如尧禅位
于舜,舜禅位于禹。而世袭制是从大禹打破部落“禅让制”传位给他的儿子启就开始了,所谓世袭制,就是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
他们的爵位、官职、封地、财产、俸禄等都是父子相承的,也就是说,老子死了后由儿子来继承一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
建王朝,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世袭制,强化了中央集权。特别是自秦相李斯(反对分
封制,坚持郡县制)起,对官员的选拔以直接考察和举荐为主,其中主要方式以皇帝征召、地方及官员推荐,辅之考试考核甄选任用。但皇帝的君主
地位,则自秦始皇起至清朝灭亡的2000多年时间里,一直保持世袭制。2、察举制(也叫举孝廉)汉朝开始,实行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
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所以也叫
“选举”。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在汉代察举常科中,“孝廉
极简古代制度史——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简介
极简古代制度史——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简介
一、先秦时期的世袭制
请输入描述
先秦时期一般实行'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官僚队伍,主要是由军功之士、文士和宗室贵族组成。为官者的入仕途径和各国选拔官吏的办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军功入仕。军功爵位的高低和官职的大小成正比。二是荐举。大臣和接近国君的人,直接向国君推荐人才;中央和地方长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选拔任用下级官吏。三是游说自荐。士人为进入仕途而奔走于列国,或直接给国君上书,或进行游说,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取得国君的信任后即被重用,由文人学士变为高级官僚。战国时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与传统的宗族世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打破了宗族世官制的封闭性和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使众多的才能之士步入政坛,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空前提高。
二、秦汉时期的选举制度
秦汉时期选拔官吏的办法有五种,即:察举、征召、公车上书、郎官之先和太学。通过这些办法选出了不少有才能的官吏。史载:'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
三、魏晋时期的选举制度
请输入描述
曹魏政权比较注重人才的选拔。早在曹操掌权的时期,就曾实行过'唯才是举'的政策。史载210年,曹操在他所颁发的《求贤令》中明确提出'明扬仄陋,唯才是举'。217年,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要求对那些'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通过征辟、投效、推荐、纳降、强征等手段,组织了一个庞大的人才队伍。曹丕建魏后,改变了这一用人方针,为了取得豪强地主的支持,他采纳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由司徒在中央选一批当大官的士族,让他们当原籍州郡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郡士人,根据门第、德、才三项标准分为九品,写出评状,呈报吏部,作为选官用人的标准。这种用人政策与唯才是用相比,无疑是有所倒退。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四个阶段: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1.世袭制,自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它以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征。从周天子逐层类推,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权力体系。它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战国末期,随着各国变法世卿世禄被军功爵制取代。
2.军功爵制,秦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这个制度是战国末期所有变法中最彻底的,最大限程度废除了世卿世禄。从此之后有军功的授予爵位,官吏也必须从有军功爵的人里挑选。每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按爵位等级规定占田亩数,奴婢数量和服装要求。军功爵制重点不在选官,而在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3.察举制,汉初官吏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汉是一个在乱世建立的新王朝,吏多军功很合理。二是选自郎官,郎官是宫廷守卫或皇帝侍从。但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出自任子或貲选,就是推举自家子弟或者花钱买官。这样很难选出真正的人才。于是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廉孝各一人,从此察举制正式确立。除举孝廉为主要取士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取士。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一般在郎署供职,然后再逐渐迁升。
4.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了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推行九品中正制。由中央派中正官去各地察访士人,中正官依据品德,才能,门第来品评士人,共分九品,被评为上等者可以到各级行政机构任职。起初九品中正制以唯才是举为原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中正官逐渐被世家大族垄断,门第逐渐成为品评的首要甚至唯一条件,九品中正制成为了世族垄断选举的工具,为后来的门阀铺平道路。
我国古代各朝各代选官制度
我国古代各朝各代选官制度
1.杂色法
杂色法是古代选官制度的前身,最早出现在商代。根据古代先民的习俗,用酒染红和酒染白两种颜色的绸布,分别代表贵族和平民。通过抽签
和染布的方式,选定官员。
2.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古代唐代的选官制度,从升任县官开始,按照品级和等
级进行选拔。九品中正制将官员分为九个品级,每个品级又细分为品一到
品九。根据考试成绩和功绩等进行晋升。
3.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选官制度,实行时间最长、最有影响力。科举制在唐代初见端倪,到宋代达到全盛,元、明、清各代继续沿用。科
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考试内容涵盖经义、文学、史书等多个科目。通
过考试,官员能够晋升到更高的职位。
4.乡试、会试、殿试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一级进行的考试,考察的是基本文化素质。通过乡试,
获得中举的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一级进行的考试,考察的是文化素质和才干。通过会试,获得举人资格的人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察的是文艺修养和治
国才能。通过殿试,获得进士资格的人可以晋升为高级官员。
5.举孝廉
举孝廉是在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孝廉是指具
有孝道等高尚品德的人,举孝廉即推荐这样的人为官。孝廉是通过地方官、县学、礼部等机构选拔推荐的。
6.门阀世袭
门阀世袭是指一些望族或豪门家族的子弟世袭为官。这种制度在我国
古代一直存在,被认为是社会阶级的重要依据。
以上介绍了我国古代各朝各代的选官制度。这些选官制度在不同的朝
代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选拔有才干和德行的人才,提高官员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演变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演变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演变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考试选拔制度(秦朝 - 隋朝):这一时期,官员的选拔主要
通过科举考试进行。主要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考试合格的士人可以进入官府任职。
2. 推荐制度(唐朝 - 近代):唐朝以后,科举制度逐渐衰落,
推荐制度逐渐取而代之。这个阶段,官员一般由地方官员或朝廷官员互相推荐,最后由皇帝决定任免。
3. 举荐制度(明朝 - 近代):明朝采用举荐制度,通过士人自
荐或由官员推荐的方式选拔官员。举荐制度在明朝达到了高峰,考试成绩、品德、行为等因素都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
4. 民主选举制度(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选官制度逐渐向民主选举制度转变。各级官员的选拔和任免由公民直接或间接参与,例如公民代表选举、党内选举等。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简表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简表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夏商时期:夏朝的选官制度相对简单,一般由君主根据家族血缘和功勋来选拔官员,地位较高的官员由君主直接授予。
2. 周朝时期:周朝的选官制度相对规范,分为三级,分别是九卿、诸侯和庶政。九卿由周王任命,负责国家政务,诸侯由各个诸侯国的君主推举,庶政由九卿推举。
3. 秦汉时期:秦朝实行丞相制度,丞相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任命,负责国家政务。汉朝时,丞相制度逐渐废弃,推行了举孝廉官员的制度,任命官员的权力逐渐下放到地方政府。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开始兴起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选拔官员的方式更加公开和公正,减少了血缘和权贵的影响。
5. 唐宋元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逐级选拔考生,最终由皇帝授予官职。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上普通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而成为官员,提升了社会流动性。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从血缘和功勋选拔到社会考试选拔的演化过程,逐渐增加了选拔官员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汉朝:察举制——即选举,由下而上推选人才。
征辟制——包括皇帝征召与和公府与州郡辟除,是由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2、魏晋:九品中正制——曹丕称帝后创立。九品,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
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按原籍兼任。中央有关部门依据
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任官吏时授予相应的官职。该制度初
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
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
3、隋—清:科举制——(1)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建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考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
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完善: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
天时,大量增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
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以后成为定制。
评价:科举选官制度是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他冲破家族限
制,扩大了官吏来源;科举制把考试与做官相联,从而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
央,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
(2)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
发展:①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②北宋严格了科
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
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③科举考试科
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④在考试方法
上,实行糊名制,防止考官舞弊。⑤录取名额比唐朝大
大增加。
评价: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
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加强中央集
权的作用。
(3)明朝的八股取士。
明朝沿袭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控制士人思想,科举试卷仅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表格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以下的图表展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三大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那么这些制度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跟着江湖哥一起了解它们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
1.禅让制度: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夏朝启时取消。
2.世袭制度: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由夏启建立,贯穿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始终。
3.军功爵禄制:战国商鞅变法时实行,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也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4.察举制度: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两汉时期推行新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征召等。察举即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西汉时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推荐标准,东汉初重孝廉;但发展到东汉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发展形成并发展起来。
5.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它促进了汉魏之际的士族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隋文帝时期废除。
6.科举制度: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7.“自荐求官”制度: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做法,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2
1、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荐 毛遂自荐
这三种选士的办法有一个共同点,即着眼于
真才实学
“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
二、用士与养士
士的特点:“资于身” 、 “资于口” 用士要做到:“责人则以人”, “权而用其长”
养士:
1.知士 2.爱士 3.礼士 4.以诚待士
5.虚心纳谏,贵直言
宴后,进士们前往位于现大雁塔下的慈恩寺题名,
取流芳百世的纪念意义。
三 、 科举制度的完善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强化 首先,是科举地位的提高。 其次,是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展。
第三,是考试内容的改革。
(二)科举管理和考试制度的健全化
1.三年大比制的形成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始实行三年大比制, 遂成定制,并为明清所沿袭。
第三节
(一)察举制度的创立
两汉察举制度
一、两汉察举制的建立与实施
汉代选士始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二月
汉文帝二年(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察举作为一种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下来的。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重选举取士,于元光元年(前 134年)冬,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正式成为一种 制度。元封四年(前107年) ,又令诸州岁各举“秀才”一 人。
(3)吏部复试(释褐
试)
吏部选拔官吏的标
准有“身、言、书、
判”四个方面。 吏部复试完毕,各 科及第者就隶属吏 部,候派官职。
(二)考试的科目和考试的方法
1.考试的科目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 唐代科举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 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学、童子 等科。实际上,经常举行的是前六科。
“秋试”,又称“发解试”(秋闱),第一名称“解 元”。
(2)省试
乡贡与生徒于每年的春天集中于京师长安尚书省应试,
谓之“省试”或 “春试” (春闱) 。
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考试改由礼部负责,此后历朝相沿 不变, 故“省试”又称“礼部试”或“礼闱”。礼部下 设贡院,考试、阅卷、放榜等均在贡院举行。
生徒即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生,他们修业期 满,可以应举参加考试。 乡贡即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学成的士人,向本县、 州投请应试,经地方预试合格送中央应试。
2.考试的程序
乡试(县、州试) 、省试(尚书省礼部试) 、吏部 复试。
(1)乡试
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学成的士人首先参加县试,合
格的人员再参加州试。州试通常在秋天举行,称
(二)察举的科目
察举的科目可分为两大类: 常科与特科
察举常科中最主要的是孝
廉科,此外还有秀才、明经 等科目。 特科因是皇帝临时决定, 最主要的科目、也是最制
度化的科目是贤良方正。
(三)察举制对教育的影响 察举各科设置之初,颇能体现选贤任能的原则,也
的确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材。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
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 1.促进了汉代经学的发展 2.促进了太学的发展 3.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二、察举制的弊端
但是察举的主要特点是以主管官员(地方长官 和中央各部门长官)的推荐为前提。而要引起 主要官员的注意,“声望”是很重要的,于是, 士人便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或者攀附权贵, 贿赂请托。因而,士风日下,察举不实。
穆 宗
3
9
14 22 26
28 27 23
25 24 29 28 26
2.考试方法 考试方法,主要有帖 经、墨义、策问、诗赋 四种。 (1)帖经
帖经相当于填空题。将
经书任揭一页,将其左 右两边盖上,中间只开 一行,再用帖盖3字, 令应试者填出来。
(2)墨义
是关于经文内容的小问
答题,只要按原文对答
进士科:注重诗赋。从高宗后逐渐被人重视, “缙绅虽位 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代进士科大约每百 人中只能有一两人及第, 因此,进士科的竞争相当激 烈,考取也很难,故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帝 系
年均 人数
高 太 祖 宗
高 宗
武 后
中 宗
睿 宗
玄 肃 代 德 顺 宪 宗 宗 宗 宗 宗 宗
秀才科:所谓秀才,指文才杰出,对策高第之人 。 唐以此科最高,考选较严,宁缺毋滥,每年所 取不过一、二人,很难考取。 明法、明字、明算科 :参加考试的人数不多,主
要是在这些专科学校学习的生员。
明经科:所谓明经,指通晓儒家经典。明经科考试
比较容易,只要熟读经义注疏,一般都能通过,
故有“三十老明经”的说法。
(一)以名取人,致使沽名钓誉风盛行 (二)世家权门把持选举,选非其人,察举成为结党营 私的工具 由于荐举的权利多出自于地方,使得地方官吏网 罗党羽,培植私人势力。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 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1.科举考试程序 明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但在乡试之前尚有预备性的县府院试,即取得地方
学校生员资格的考试。只有取得府州县学的生员(
即秀才)资格,才能参加乡试。实际上科举考试的程
序已为四级。
院试是能否取得秀才资格的最关键环节。院试包 括岁试和科试两种。岁试的基本任务有二:一是 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二是对地方学校原有的生
员进行甄别考试。
乡试
每三年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考期在秋
八月,故称“秋闱”。乡试分为三场:分别在初九、 十三、十五日进行。分别考①经义、②本朝诏诰、 律令、③史事及时务策。
会试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在乡试的第二年,
亦即于丑、辰、未、戌年春季二月在京师举行,
参加会试者必须是乡试中式举人。
---- 《晋书·刘毅传》
“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 非一朝。” ----左思《咏史》
晋刘毅列举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为“三难”、“八损” 所谓“三难”: “人物难知” ;“ 爱憎难防”;“情伪难明”。 所谓“八损”: 其一,大士族通过中正官,操纵选士,控制视图,造成“操人 主之威,夺天朝之势”,严重削弱了君主的集权统治。
甲赐同进士出身。赐出身后在琼林苑赐宴,称 琼林宴。
4.强化科举法规
①实行“互保连坐”,完善报考手续
②确立弥封和誊录法
③实行锁院回避制与别头试
④实行层层复试,以求名实相符
⑤建立考场监守门禁及巡察制
⑥明令禁止考官与考生间结党
誊
录
科举考试作弊
四、科举制度的完结 (一)明代的科举制
(二)清代的科举
1.考试的程序
清仿明制,将学校完全纳入了科举选士 的轨道。清代科举共分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而每一级考试 中又有若干考试,考试层次多得令人眼 花缭乱。
清代四级考试列表
童试
县试(二月) 府试(四月) 岁试:子午 卯酉年八月 院试 科试:岁试 翌年 秀才
乡试
子午卯酉 年八月初 九----十五 日(三场)
会试
丑辰未戌年 三月初九---十五日(三 场)
殿试
丑辰未戌 年四月二 十一日 (乾隆二 十六年成 定制) 进士
考期
中式者 出 身
举人
贡士
第一名 称 谓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1)童试
凡未取得生员资格的人参加的考试,俗称考秀才。 童试为三年二考,由三部分组成:县试、府试和院 试。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设十科举人:孝悌有 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 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 略和膂力骁壮。
十科举人中,文才秀美科
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
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
式产生。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一) 考生的来源和考试的程序
1.考生的来源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 生徒,二是乡贡。
2.三级考试制度的形成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增加了皇帝主持的
“殿试”,宋代科举遂为三级试 。即州试---省试----殿试。
3.赐出身及授官
宋代,殿试后有等甲之分,大致分为三甲五等,
一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五等曰同出身;
南宋时又有变化,据《梦梁录》记载:第一甲为
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至第五
①县试。考试分为四场或五场,第一场为正场,其 余皆为复试,每场放榜一次,每次淘汰若干应考者 ,取中的参加府试。
即可,所以也是考查熟
悉儒经的功夫。 墨义有
时也采用口试方式,叫 口义。
(3)策问
策问是从西汉沿袭而来 的,是有关时事政治的 系列问答题。对策要求 考生通晓经史,熟悉时 政,能提出合理和有效 的见解,是考查政治才
能较好的方法。
(4)诗赋:
要求考生当场作诗赋各一篇,主要考察考生
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 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该制 度开始实施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执政时,是魏晋南 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的实施过程: 1.设置中正官 2.品第人物 3.品级的升降与按品授官
二、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的影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其二,由中正官一人主持选举,难免弊端百生。
其三,中正官不公正,往往在选人上首尾倒错。 其四,国家给予中正官以选人重任,却没有必要的 监督和防弊措施。 其五,中正官所做的品评,不是偏听偏信,就是爱憎
夺其平。
其六,九品中正制下,尽职尽责的官吏位于低品,无 功无绩的反位居高品。
其七,中正官品评人才,以品、状两方面取人,
会试也分作三场,分别于初九、十二、十五日举
行,其考试内容和程序基本上与乡试相仿。
会试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凡会试中选
者即取得参加殿试资格。
殿试
明初殿试的时间为三月初一,后改为三月十五。 出榜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名,依次为 状元(亦称殿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赐进士出身 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统称 为进士。 “三元及第”
唐代所试诗体是五言六韵十二句的排体诗,
而且韵脚由试ຫໍສະໝຸດ Baidu限定。
(三)及第后的荣耀
省试取中的称“及第”, 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 科举(尤其是进士科)是统治者网罗人才的主要手 段,也是士人改变社会身份的根本途径。(登龙门) 放榜后新科进士要拜谢宰相、主考官等,然后参加
各种名目的喜庆宴席。
俊秀的升送司马, 最后由司马负责审选、试用、 任命、颁发官禄。
二、西周选士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二,育士与举士相衔接
第三,举士与举官为一途
第二节
公门养士 一、选士的方式 (一)招聘
春秋战国的养士制度
私门养士“士无常君、国无定臣”
(二)举荐
共生效应:“类同相召,气同相合,声比相应”
“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 品之所限”,中正官以亲疏远近为品评依据。 其八,中正对士人的品评,不陈清其善恶,以致 “进者无功以表劝,退者无恶以成惩。惩劝不
明,则风俗汙浊,天下人焉得不解德行而锐人事
?”
第五节 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选拔官吏的制
度,因分科考试而得名。
一、科举制度的建立
2.八股取士
八股文统称制义,题目多取于《四书》,又称四书文。 八股文从破题、承题、起讲、开始,正文部分分为起 股、中股、后股和束股,两两对偶,构成八股,最后 以大结为全文的结束语。
内容:题目取自《四书》、《五经》,行文须以圣贤口
气,并以程朱等注疏为准。 字数:明初,乡试会试《五经》义一道,限500字, 《四书 》义一道,限300字。清初,初场文限550字,乾隆后限 700字。
(二)诸侯贡士 “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一般大国三人,次国 二人,小国一人。 天子通过射试进行考核
“行同而能耦,别之以射,然后爵之”
(三)学校贡士 国学选士与大学考试制度直接相关。
《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
成” 。
大学考试合格者,为“造士”向王宫申报,选其中
选士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选官制度 和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选士制度产生于西周,并呈现出选士与举官为 一途;育士与选士相衔接的特性。
两汉的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唐以后的科举制
第一节
一、西周选士的方式
西周的贡士制度
(一)乡里选士
西周地方选士一年举行一次,第三年则举行大考 ,即所谓“三年大比”, 《周礼·地官司徒》: “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