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三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下册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了解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其可能带来的威胁。
3. 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防范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微生物的认知和防范展开,具体包括:1. 阅读材料:学生需认真阅读《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相关教材内容,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视频学习:观看关于微生物的科普视频,加深对微生物的认识,特别关注微生物如何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3. 实验准备:在教师指导下,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为下一课时的实验操作做好准备。
4. 家庭调查:在家中寻找并记录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如浴室霉菌、厨房细菌等。
5. 防护措施制定:针对家庭调查中发现的微生物威胁,制定简单的防护措施或卫生习惯建议。
三、作业要求1. 阅读材料和视频学习要求细致入微,确保学生全面理解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2. 实验准备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确保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确无误。
3. 家庭调查要求客观真实,记录详实,能够反映出家中的实际情况。
4. 防护措施制定要求具体、可行,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威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5. 作业需按时提交,字迹工整,答案准确。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视频学习效果和实验准备情况进行评价。
2. 家庭调查部分将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防护措施制定部分将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其提出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整体作业的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表现,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阅,针对问题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
2. 对于优秀的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3. 对于存在的问题,将通过课堂讲解、个别辅导等方式进行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
4. 作业反馈将作为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依据,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九年级科学下册32_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案新版[浙教版]1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二、来自病毒的威胁思考:1、你得过流感吗?2你能说说感冒的症状吗?来自病毒的威胁――病毒: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
SARS 冠状病毒什么时候流感(或当地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最高?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编制调查表4、实施调查5、统计原数据进行分析阅读见P71调查数据分析:结论:去年春华中学流感患病率为30%,其中男性患病比率略高于女性;在患病的时间上,春季和冬季较高。
不同季节患流感的人数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
目前发现的流感病毒大约有一万种,禽类是常见的病毒携带者,某些禽流感能传播给人。
备注 去年患流感时间 去年是性别 学号 班级 病毒的大小思考:你知道禽流感吗?―――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
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读图: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 P72思考:1、什么叫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流感的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流感的流行的三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1.空气传播:(流感等)2.水传播:(甲肝等)3.土壤传播:(蛔虫病等)4.饮食传播:(肠道传染病等)5.虫媒传播:(乙型脑炎等)6.接触传播:(狂犬病等)易感人群:传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
练习: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流感患者是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和飞沫,健康人是易感人群。
从1580年至今,全球范围内的流感流行、大流行已超过30次。
流感是2世纪暴发的最严重的疫情。
1918~1920年发生的“西班牙流感”使全球1/5以上的人得病,至少有2000万人丧生。
新浙教版九年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2课时(习题)_1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习题一、选择题1. 流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染病。
下列是杭州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流感认识的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流感可分为普通流感和流行性流感B.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C.预防流感要对发病的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D.健康人可进行接种疫苗预防流感2. 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B.飞沫传播C.性接触传播D.母婴传播3. 关于传染病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呆小症和贫血病是传染病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染源4. 王馨同学患了流感后,她周围的同学在之后短时间内也患了流感,这说明了传染病具有( )A.选择性B.传染性C.流行性D.免疫性5. 以下对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病毒用普通的显微镜即可看到B.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C.病毒在动物、植物或其他微生物中营寄生生活D.人类很多疾病的病原体都是病毒6.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由于虚假的手机短信——未成熟的香蕉中含有类似SARS的病毒(SARS的病原体为冠状病毒),使香蕉主要产地海南岛的香蕉价格大幅下降。
其实植物体内的病毒和动物体内的病毒是不会交叉感染的。
下列病毒不能感染人类的是( )A.冠状病毒B.电脑病毒C.肝炎病毒D.腮腺炎病毒7. 我国多地曾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并导致多人死亡。
以下有关H7N9禽流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A.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B.为了预防禽流感,不能食用煮熟的鸡蛋和鸡肉C.不管是否处于禽流感疫区,都应将禽类捕杀掉D.当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擅自服药治疗8. 非洲国家安哥拉爆发黄热病疫情,该病由蚊子携带黄热病毒传播。
蚊子和黄热病毒分别属于( )A.传染源、病原体 B.传播途径、传染源C.病原体、传染源D.传播途径、病原体9. 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 )A.病原体B.传染病C.传播途径D.易感者10. 寨卡病素是一种能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病毒.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属于( )A.抗体B.传染源C.易感人群D.传播途径11. 小青同学得了流感,他自己到药店买了一些头孢类抗生素,可是吃了几天后并没有减轻鼻塞、头痛等症状。
九年级科学下册《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案-浙教版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菌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了解抗生素的作用2过程和方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很多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教学重点难点:1有细菌引起的疾病.2.抗生素的作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由录像和毛泽东的《送瘟神》来让学生感受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引出课题。
送瘟神作者: 毛泽东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由巴斯德的研究来引出细菌的内容:在20世纪前,手术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事。
许多病人往往因为伤口感染而死亡,但没有人知道引起感染的原因。
在研究葡萄酒变酸和蚕病取得巨大成功之后,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1、什么是细菌:①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②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④种类:杆菌、球菌、螺旋菌2、细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
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一)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
美国”9.11事件”阴云未散,生化武器炭疽热病菌事件又接连不断在美国发生。
当年有40余人因直接或间接接触夹带有炭疽热病菌的邮件而受感染,其中5人死亡。
而之后法国首都巴黎和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发生有关炭疽热的报警。
炭疽病症状:发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并伴有不时的干咳。
病情会突然恶化,感觉呼吸困难、出汗、皮肤上浮现青色的斑点,严重者会休克,最终丧命。
死亡率很高。
人类感染炭疽病的3种途径:1、因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人的肠炭疽---饮食传播2、因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接触伤口传播3、因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染,引起肺炭疽---空气和飞沫传播(二)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见P67表格1、细菌性痢疾①性质:急性消化道传染病②典型症状:早期:腹痛,发热,然后腹泻;严重:大便出现粘液,血和脓,高热,昏厥,神智不清,四肢抽搐等③致病的病因: 痢疾杆菌④传播途径: 饮食传播⑤预防的方法: 饮食卫生2、肺结核①肺痨的性质:慢性呼吸道传染病②典型症状:全身疲软,食欲不振,身体逐渐消瘦。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详解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点击:331评论:12008年12月17日22:55 作者:林元瑶智词:文字大小【大中小】【背景色】【可打印版本】【关闭窗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感染和传染的不同。
2、了解细菌的特点和类型和细菌引起的常见的疾病。
3、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
4、了解病毒的特点。
5、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6、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青春期肺结核及其预防。
技能目标:通过调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制表、取样、建模、数据分析、制图表等各项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传染病知识学习,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联系和协同发展的观点,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细菌的特点和类型和细菌引起的常见的疾病,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了解病毒的特点,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调查。
〖教学用具〗图表、辅助课件〖授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在20世纪前手术是十分危险的事,因为很多人会因为伤口感染而死亡,但没有人知道引起感染的原因。
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原因。
于是科学家开始研究怎样避免微生物的感染。
◎感染:感染是一个个体现象,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它不同与传染,传染肯定不是一个个体的现象。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1、细菌——单细胞原核生物(无真正的细胞核)球菌杆菌螺旋菌2、细菌的危害:侵入人体细胞举例:扁桃体炎(链球菌侵入喉部细胞)产生破坏细胞的毒素举例:破伤风杆菌进入伤口后,产生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毒素3、细菌引起的疾病举例:炭疽引起炭疽的细菌:炭疽杆菌人类感染的途径:肠炭疽——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食皮肤炭疽——擦伤或割伤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肺炭疽——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染感染者症状:发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并伴有咳嗽,病情恶化时会感觉呼吸困难、出汗、皮肤上浮现请色的斑点,严重者会休克或丧生。
九年级下科学_来自微生物的威胁_ppt实用课件浙教版
③致病的病因 是由霍乱弧菌所致。
④传播途径 水体被污染有关
⑤预防的方法
1.隔离病人。
2.保证饮食饮水卫生。 3. 及时就诊。
5. 淋病
①淋病的性质 性传播疾病 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
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
性分泌物,尿痛,烧灼感,排出粘稠的 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中,过多使用和滥用的情况已很突出。
深黄色脓液 而之后法国首都巴黎和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发生有关炭疽热的报警,
死亡率很高。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
?”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现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来自细菌的பைடு நூலகம்胁
下列常见疾病,哪些会传染?引起这些疾
病的原因是什么?
①细菌性痢疾; 会传染
细菌引起
②流行性感冒(流感); 会传染
病毒引起
③冠心病;
冠状动脉硬化引起
④肺结核; 会传染
细菌引起
⑤蛔虫病; 会传染
寄生虫(小动物)引起
⑥红眼病(结膜炎); 会传染 细菌或病毒引起
直至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才能成功地把青 霉素分离和提纯。这种抗 生素能有效地对抗多种 细菌,因此,直至现在 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 菌性疾病。
重温历史:青霉素的发现
一天,弗莱明教授象往日那样,仔细地观察培 养葡萄球细菌的瓶子。 “哎,瓶里又跑进了绿色的霉!”弗莱明皱着眉头 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 道它 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心的弗 莱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考下去。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课件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世界爱滋病日”—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 12/10/2021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小结 传:染病及其预防 (xiǎojié)
(yùfáng)
一、传染病的概念
1、由病原体引起;
2、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三、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粪—口传播
腮腺炎病毒
飞沫传播
疱疹病毒型
性接触
SARS 12/10/2021
冠状病毒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飞沫 等传播
三、传染病
1、概念 : (gàiniàn)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
与人之间引起的或人和动物(dòngwù)之间传播的,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的一类疾病。
2、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 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No 的敌军。风的细菌,能产生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毒素。3)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的。2、人流感——由
人流感病毒引起。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者使用流感患者用过的食具、被服等的。病毒
外部是蛋白质,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作用(zuòyòng)的
Image
12/10/2021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敌人的军队已闯过墙上的一道门攻了进来。 你的士兵们正设法阻止大部分的侵略者。但是 一些敌人已经突破了防线,你需要后备军。如 果你的士兵们能在援军(yuánjūn)到来之前挡住敌 军,那么援军(yuánjūn)来了以后,就能击退敌人, 挽救城堡。
12/10/2021
侵入人体的病菌有 点像电脑游戏中的敌 军。
物,如各种病毒。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来自病毒的威胁思考:1、你得过流感吗?2你能说说感冒的症状吗?来自病毒的威胁――病毒: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
SARS 冠状病毒什么时候流感(或当地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最高?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编制调查表4、实施调查5、统计原数据进行分析阅读见P71调查数据分析:结论:去年春华中学流感患病率为30%,其中男性患病比率略高于女性;在患病的时间上,春季和冬季较高。
不同季节患流感的人数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
目前发现的流感病毒大约有一万种,禽类是常见的病毒携带者,某些禽流感能传播给人。
… … 初三(2)… … 男 3 女 2 男 1 初 三(1) 冬季 秋季 夏季 春季 备注 去年患流感时间 去年是否患流性别 学号 班级 病毒的大小思考:你知道禽流感吗?―――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
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读图: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P72思考:1、什么叫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流感的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流感的流行的三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1.空气传播:(流感等)2.水传播:(甲肝等)3.土壤传播:(蛔虫病等)4.饮食传播:(肠道传染病等)5.虫媒传播:(乙型脑炎等)6.接触传播:(狂犬病等)易感人群:传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
练习: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流感患者是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和飞沫,健康人是易感人群。
从1580年至今,全球范围内的流感流行、大流行已超过30次。
流感是2世纪暴发的最严重的疫情。
名师导学——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1)点击要点1.细菌是(填“单”或“多”)细胞生物,属于生物,因为它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根据形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
2.某些细菌会导致人生病,如炭疽病是由引起的疾病;细菌性痢疾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疾病;破伤风是由引起的疾病等。
3.人感染炭疽主要有三条途径,分别会引起、、_______________。
4.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用治疗,如由引起的肺结核可用__________治疗。
5.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有:、、、、______ ______等,可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一种能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它由一些_____________ 自然合成;青霉素杀菌原理是: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6.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自1943年开始投入应用后,很快地被认为是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效药。
但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演练例1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哪种结构是幽门螺杆菌所不具有的?( )A.成形的细胞核B.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C.遗传物质DNAD. 起运动作甩的鞭毛巩固练习1 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引起人感染破伤风的原因是( )A. 直接侵入人体的细胞B.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C.通过其他细胞损害人体的细胞D.破伤风杆菌和破伤风没有关系跟踪演练1.下列生物可产生抗生素的是( )A.细菌B.青霉C.病毒D.酵母菌2.有些细菌能侵入人体或动植物,破坏其正常组织,使之得病,这些细菌是( )A.病原菌B.好氧型细菌C.厌氧型细菌D.腐生菌3.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些疾病的根源,并提出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传染的观点,你认为当时巴斯德采用杀死微生物的手段会是( ) A.利用紫外光 B. 使用醋酸C. 高温加热D.使用抗生素4.下列疾病中,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是( )A.肺结核B.破伤风C.流感D.霍乱5.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把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D.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6.小明去看病,医生告诉他扁桃体发炎了,那么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是以下哪种微生物( ) A.结核杆菌 B. 大肠杆菌C.链球菌D.酵母菌7.(2010临沂)炎热的夏天,食物很容易变馊,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A. 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的污染严重B.食品本身的营养物质含量过高C.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D.炎热的夏天,食物的水分蒸发过快8.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 )A.个体小,便于各种媒介携带B.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C.有些细菌形成芽孢,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D.以上三项都是9.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先生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发现青霉素周围没有细菌生长。
名师导学——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1)学习指要一、知识要点1.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他们会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或产生能破坏细胞的毒素,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细菌是一种只有利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原核生物。
因为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动物、植物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故合称为真核生物。
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有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破伤风、霍乱、淋病等。
2.细菌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来治疗。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性疾病具有极好的疗效。
二、重要提示1.细菌并非都是对人类有害的,也有对人类有益的。
如乳酸菌,人们利用它制酸奶、泡菜等。
2.人类感染炭疽病的三种途径分别是饮食传播、接触伤口传播、空气和飞沫传播。
3疾病致病细菌主要感染途径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粪口传播肺结核结核杆菌飞沫传播破伤风破伤风杆菌接触(伤口)传播。
霍乱霍乱弧菌水、食物、苍蝇传播淋病淋病双球菌性接触科学广场超级细菌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消息: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一1。
其实,这种细菌是一种特殊的酶,它能够进入大多数细菌的DNA线粒体中存活,从而使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
其实耐药型的细菌并非新事物,它们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进化出强大耐药性。
由于一般抗生素很难杀死它,所以很难诊治,一旦感染这种病菌后,常常会引起败血症、肺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对产妇、老人、儿童来说都相当危险。
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如果滥用抗生素的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新的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
在10~20年内,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人类很可能重返前抗生素时代。
解题指导【例l】下列结构中不是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壁D.细胞核【解析】细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中央的遗传物质集中的核区构成,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课件2
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生活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 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并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 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的 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流感流行的示意图: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流 (第二课时)
体育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预防接种等
感 (携带流 咳嗽 飞沫悬 健 传染源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二课时)
我校什么时候流感的发病率最高?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我校什么时候流感的发病率最高?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并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
毒,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预防传染病流行
控制传染源
散播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并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
康 毒,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患 感病毒) 浮于空 我校什么时候流感的发病率最高?
H7N9型流感是一种禽流感.
打喷嚏 人 我校什么时候流感的发病率最高?
气中 传染病要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017年春,流感家族中的一位不速之客﹣H7N9不期而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至,拨动着中国内地民众的神经.H7N9型流感是一种禽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并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
毒,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我指流校病什 原么体感时离候开.流传而感染的源从发到病达事率健最康高人禽?所经类过的养途径 殖、销售、宰杀加工者首先被漂浮在
九年级科学下册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3)教案 (新版)浙教版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特点。
2.了解切断传染病流行的方法。
教学重点传染病的特点,切断传染病流行的方法。
教学难点传染病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一课时复习引入张三去医院看病,在他的周围有六位病人,分别患有甲肝、阑尾炎、心脏病、骨折、流感、肺结核。
试判断,在六位病人中,对张三有威胁的是那几位?你是如何判断的?思考: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讨论:以流感为例说明传染病有什么特点?1.传染病特点:①具有传染性: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典”,去天津治疗,在治疗期间,先后有97人被他感染上“非典”,人称“毒王”。
(新华网2003-05-28 09:38:01)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
②流行性: 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
③免疫性: 人体在患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常对该病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依据:是否有病原体,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具有流行性,是否具有免疫性。
判断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流感、肺结核、近视眼、红眼病、贫血、龋齿、蛔虫病、乙型脑炎、冠心病、乙肝传染病:流感、肺结核、红眼病、蛔虫病、乙型脑炎、乙肝常见的传染病见P74常见的传染病的种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实例:2000年有许多人得甲肝病,有的家庭甚至几口人先后染上,这说明传染病有___性和___性。
而当以后再次流行甲肝时,曾患过甲肝且体质较弱的刘传敏同学却未被传染上,这是因为人体患过某种传染病后,常对该病产生一定____,即___性。
思考: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条件?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讨论:以流感为例,说说预防传染病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控制传染源——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流感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保护易感人群——健康人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打预防针),加强锻炼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课时1 来自细菌的威胁 (共24张PPT)
6.小明在做细菌和抗生素实验时,所制作的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 型的菌落,请你帮他指出什么是细菌的菌落( A)
A.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 B.菌落大、呈黄褐色 C.菌落大、呈青绿色 D.菌落大,呈绒毛状
7.1928年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揭开了人类与病菌抗争的历史。 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 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面对病菌给人类造成的安全问题,人类 将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
4.__青__霉__素__是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的,它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
素,广泛运用于治疗_细__菌__性__疾病。
5.抗生素是由一些_细__菌_或_真__菌_自然合成。虽然抗生素的效用多样,有些能 抑 滥制用或抗杀 生灭素其会他造致成病不少_微___生____物___影,响有。些能抗_肿__瘤_,有些能抑制人体免__疫__反应,但
浙教版
第3章 人的健康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课时1 来自细菌的威胁
一、细菌_菌_生物,螺根旋据菌细菌的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三类,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_。
某些 2.____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其危害主要分两类:一是侵入体细胞,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
大蒜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他设置了对照组
16.实验与探究:
(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 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照, 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甲所示。把培养皿放在30~32 ℃的恒温箱内24小 时。
科学初三下浙教版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练习
科学初三下浙教版3.2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练习【一】填空1、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提出了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幸免疾病传染的观点。
2、细菌是一类________细胞的生物,只有利用_________才能观看到。
依照细菌的不同形态,可将细菌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细菌的差不多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成形的________,因此被称为________生物。
4、细菌对人体有许多危害,如_________能“侵略”喉部的细胞引起扁桃体发炎;而_____________进入伤口后,能产生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毒素。
5、炭疽病是由引起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草食动物如、、等身上,亦可感染人类。
6、从人类感染炭疽病的途径来看,炭疽病要紧有、和三种类型。
7、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常可用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治疗;伤口感染通常用_________治疗。
8、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9、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是英国微生物学家_________发明的;它能够使细菌的___________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二】选择题:10、以下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B、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C、肺结核是由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D、细菌进入人体后都会侵入人体细胞11、以下不属于人感染炭疽病要紧途径的是〔〕A、受伤部位感染了炭疽杆菌B.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C、性接触D.食用了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食12、以下疾病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是〔〕A、霍乱B.血吸虫病C.肺结核D.淋病13、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先进行皮试,是因为〔〕A、通过皮试使人体适应青霉素的毒性B.通过皮试确定青霉素的注射量C、预防有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反应D.以上基本上14、预防扁桃体炎的要紧措施的有〔〕A、注意口腔卫生B.参加体育锻炼C、预防感冒D.以上三项基本上【三】综合分析题15、试分析:细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人类就发明了抗生素对付细菌,那么细菌从此就被人类征服了吗?16、由于滥用抗生素,使特别多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了特别强的耐药性,而且滥用抗生素还会造成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失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九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训练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1)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1)A组1.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封杀”两种美国进口的花生酱,原因是这两种花生酱受到一种病原微生物污染。
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B)A. 昆虫B. 细菌C. 病毒D. 真菌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突袭”欧洲,有调查称,多数患者在生食黄瓜、西红柿和生菜后患病,据此可知该传染病是通过(B)A. 空气传播B. 饮食传播C. 血液传播D. 生物媒介传播3.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后,使人感染破伤风的原因是(B)A. 直接侵入人体的细胞B. 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C. 通过其他细胞损害人体的细胞D. 破伤风杆菌和破伤风没有关系4.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抗生素当然成消炎药,一有发热就服用几粒,你认为(D)A. 发热证明身体有炎症,应尽快服用抗生素B. 身体发热是由细菌引起的,应该服用抗生素来治疗,以消灭细菌C. 抗生素是一种很好的药,身体一旦有病,就应服用抗生素,没有病时服用还可以防病D. 应检查发热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再决定是否服用抗生素5.下列人类疾病中,能够用抗生素治疗的是(A)A. 霍乱B. 白化病C. 糖尿病D. 艾滋病6.在Ⅰ、Ⅱ、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
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D)A.C. 培养皿Ⅰ和ⅡD. 培养皿Ⅱ和Ⅲ7.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如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1)甲和丙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细菌。
(2)甲和乙这组对照实验应作出的实验假设是细菌的繁殖速度受温度影响。
B组(第8题)8.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均与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恒温箱内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 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B.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C.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D. 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解析】三条平行菌线均与链霉素带接触,链霉素对细菌抗生效应大小,可从图中横向的三条菌带长度加以判别,菌带越长,说明此菌生长良好,链霉素对细菌杀灭作用越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1 课题 9.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 总第 课时学习 目标 通过查阅与交流,知道很多疾病由微生物引起,了解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全面了解抗生素的作用,知道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重点 内容 1.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及一般病理。
2.抗生素的作用。
【温故知新】1.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最佳状态。
健康包括: 、 和 。
2.20世纪前,许多病人会因伤口感染、肺结核甚至感冒等疾病而死亡,你知道原因吗?一、来自细菌的威胁1.细菌是 。
它的形态主要有 状、 状、 状。
2.细菌危害人体健康的方式:(1) 。
例如链球菌引发扁桃体炎。
(2) 。
例如破伤风杆菌引发破伤风。
3.细菌对人类的危害:阅读课本,了解关于炭疽杆菌引发疾病的介绍。
讨论:根据炭疽病的症状,你认为这类疾病有何特点?4.阅读课本P67“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表,了解细菌引发的常见疾病、致病细菌及其感染途径。
思考:(1)你还知道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二、细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抗生素1.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是 ,是英国微生物学家 首先提出猜想并命名。
活动:观察并记录不同浓度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课本P68活动)结果: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表示 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的浓度成 。
2.青霉素的作用: 。
注:抗生素并不是万能的,不同的抗生素适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如果滥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还会杀死体内有益的细菌,并使细菌产生抗药性,最终使抗生素失效。
知识链接:“超级细菌”“超级病菌”是对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的统称。
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
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练习:1.下列生物中属于细菌的是( )A.大肠杆菌B.衣藻C.草履虫D.蛔虫2.细菌与动物、植物、真菌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构成生物体的细胞( )A.没有细胞壁B.没有叶绿体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没有液泡3.为什么如今的抗生素的效果已没有当初那么好?恒温培养 三天后【课后作业】1.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了是引起许多疾病的根源,引领了当时的医学研究方向,极大地提高了人的寿命。
2.下列疾病中不是由细菌引起的是( )。
A.结核病 B.脑溢血 C.淋病 D.霍乱3.细菌对人体的伤害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些细菌能,如扁桃体炎就是由链球菌“侵略”喉部的细胞引起的,还有一些细菌不侵人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破坏细胞的。
4.炭疽病是由引起的疾病。
它感染人类的途径有、和。
由于这种生物易培养,而且炭疽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所以恐怖主义者将这种细菌作为生化武器。
5.以下有关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B.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C.细菌有真正的细胞核D.细菌很小,需用显微镜才能观察6.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在刚投入使用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但现在治疗效果没有以前那样好了。
对这种现象最确切的解释是( )。
A.细菌体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B.细菌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C.对青霉素有抗性的细菌被保留下来并将抗性遗传给后代D.青霉素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提高:7.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有关资料中查到了下列知识:水的沸点和大气压相关的曲线、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某种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成活的情况(如下图)。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杀死这种细菌,可将它们放在140℃环境中B.这种细菌最适合于60℃的环境C.随着气温的转暖,该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增大D.细菌的环境因素仅跟温度有关(2)某同学想用高压锅煮沸杀菌,那么高压锅内的气压应不小于个大气压。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还可采用的方法灭菌。
8.下面是最早发现青霉素的弗莱明所进行的探索过程,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他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在培养基上长出青霉菌,而且在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
为什么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呢?弗莱明对此现象作了一个假设,并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弗莱明得出了结论:青霉菌会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分析了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根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应设计相应的对照实验。
其实验方法是在对照组的培养基中加入的培养液;而在实验组的培养基中加上等量的含青霉菌的培养液。
若实验结果为,则充分证明青霉素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课后反思】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2课题9.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二)总第课时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案例分析与交流,了解病毒危害人体的方式,知道流感流行的必备条件及防治方法,进而认识传染病的特点、流行要素、常用防治措施。
重点内容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流行的要素;传染病常用防治措施。
【温故知新】1.细菌对人体的伤害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些细菌能;还有一些细菌不侵人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破坏细胞的。
细菌引起的疾病常可用治疗,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是。
一、来自病毒的威胁1.病毒是比细菌还的一类生物,细胞结构,独立生活,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在寄主细胞内迅速,使寄主细胞,同时释放出,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活动:阅读课本P72图3-9“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并完成读图任务。
2.流感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思考:如果你得了流行性感冒,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传染给别人?3.流感的预防措施:、、;除禁忌者外,健康人可接接种;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
4.了解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二、传染病1.传染病是由引起的,能够在之间或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和等特点。
2.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和等。
3.人的传染病按照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等。
思考:阅读课本P74“常见的传染病”表中各种传染病,你能说出哪几种疾病的病原体?4.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
讨论:根据传染病流行的必备条件,你认为通过哪些措施可达到控制传染病流行?;;。
思考:下列是有关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一些具体措施,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对传染病患者加以隔离;②加强体育锻炼;③为防止蚊子传播疾病,挂上蚊帐;④给传染病患者吃药、打针;⑤对病人食具进行消毒;⑥给健康人接种疫苗。
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
5.主要通过传播的疾病称为性传播疾病,如淋病、生殖器疱疹、梅毒和艾滋病等。
思考:进十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课堂练习】课本P75练习1、2、3、4。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3【课后作业】1.病毒是比细菌还的一类生物,细胞结构,独立生活,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在寄主细胞内迅速,使寄主细胞,同时释放出,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2.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患者是,传播途径是,健康人是。
3.传染病是由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的疾病。
具有、和的特点。
传染病传染并流行必须具备、和三个环节。
只要切断其中任意一个环节,流行就会终止。
因此,预防传染病也有三项基本措施,分别是、和。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传染病患者B.病原体C.流感病人D.受感染的动物5.秋末冬初,某地一些学校中很多学生都得了流感,这个现象说明传染病具有( )。
A.特异性B.流行性C.免疫性D.以上都是6.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这种方式属于( )。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患病者7.给健康人注射乙肝疫苗的目的是( )。
A.切断传播途径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D.杀死乙肝病毒8.下列生物属于病原体的是( )。
A.蛔虫B.带痢疾杆菌的苍蝇C.患狂犬病的狗D.带甲肝病毒的毛蜡9.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进入本国的人员进行检疫,若入境人员被查出患有某些传染病,则将被拒绝人境。
这种检疫制度所起的作用是( )。
A.防止人境人员被传染其他传染病B.控制这些传染病的传染源C.切断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D.消灭这些传染病提高:10.纸币的使用频率越高,纸币上的细菌数量越多。
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从银行、商店、农贸市场及医院收费处随机采集了5种面值的纸币样品各30张,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漂洗,并对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得如下表的数据。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由该数据可推出面额的纸币使用频率较高。
(2)在用表中数据推出结论的过程中,为了使结论更为可靠,应比较纸币的(填写“细菌总数”、“每张的细菌数”或“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数据。
面额细菌总数(个/30张)每张的细菌数(个/张)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个/厘米2)5角14740 492 41元363150 12106 6810元145500 4833 2750元25700 857 4100元12250 408 211.2007年8月,英国卫生部官员言布:在“沉寂”几十年后,动物口蹄疫最近再次降临英国,一时间口蹄疫恐慌笼罩欧洲大陆。
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口蹄疫。
(1)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宰杀并焚毁患病的牛羊,其主要目的是。
(2)我国政府宣布停止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用于饲料添加剂的肉骨粉,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3)各国政府在防治口蹄疫时,通常采用的措施是( )。
A.杀死病畜B.加强海关检疫C.接种口蹄疫疫苗D. ABC三项均对【课后反思】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4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