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浅析地聚合物的发展和研究动态
浅 析 地 聚 合 物 的 发 展 和 研 究 动 态
赵 慧 , 勇生 , 可伟 吴 孙
( 昆明理 工 大 学 固体 废 弃物 资 源化 国家 工程 研 究 中心 , 南 昆明 6 0 9 ) 云 5 0 3
摘要: 地聚 合 物是 一 类 新型 的 高性 能 无机 聚 合物 材 料 , 是碱 激 活胶 凝 材料 中最 具前 途 的 一类 。由于其特 殊 的 无机 缩 聚 三维 氧化 物 网络 结 构 , 得 地 聚 合物 材 料 在 众 多方 面具 有 比 高分 子材 料 、 使 水泥 、 陶瓷 和金 属 更 高的 高温 性 能和 机械 性 能 ; 另一 方 面 , 聚合 物 材 料 制 造过 程 中的 能耗 和 三废 排 放 量 都非 常低 , 料 对环 地 材
S m p y An l ss t e De eo m e t 0 o o y e i l ay i h v l p n f Ge p l m r
Zh o Hui W u a , Yo g he g, n Ke i n s n Su we
( ain lEn ie r g Ree rh Ce tro oi se Re oe eo re, u mig Unvri fS in e a d T c n lg , N t a gn ei sa ne fS l Wat c vr R su c K n n iest o ce c n eh oo y o n c d y Ku mig 6 0 9 C ia n n 5 0 3, hn )
Absr c : o oy r b ln i g o l l c i ae ma e i s,s k n o r mii g dv nc d t a t Ge p lme , eo g n t akai tv t d a tra i a i d f p o sn a a e mae a f r l t rl l i o
地质聚合物制备机理及原料研究进展
工业技术66 2015年53期地质聚合物制备机理及原料研究进展罗书亮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0摘要:综述了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机理及原料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地质聚合物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建议。
关键词:地质聚合物;机理;原料中图分类号:TB3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53-0066-01Geopolyme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无机高聚合胶凝材料,由法国科学家Joseph Davidovits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发现并命名[1]。
Geopolymer一词原意指由地球化学作用或地质合成作用而形成的铝硅酸盐矿物聚合物[2],而这一概念发展到现在则包括了所有采用天然矿物或固体废弃物制备成的以硅氧四面体与铝氧四面体聚合而成的具有非晶态和准晶态特征的三维网络凝胶体[3]。
它以其独特的性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材料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目标之一。
1 地质聚合物的反应机理关于地质聚合物的反应机理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不同体系及组成相对复杂的体系更是如此。
目前针对不同体系具有代表性的地质聚合物反应机理模型有以下几个。
(1)法国科学家Joseph Davidovits[4]为代表的研究者所提出的利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激发偏高岭土制备地质聚合物的机理模型:偏高岭土等活性材料在高碱性溶液中裂解为类似有机高分子单体的低聚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这些低聚物在高碱环境下发生聚合反应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无机高聚物。
根据反应产物中硅铝比(Si/Al)之间的比例关系,可将地质聚合物分为3种类型:PS型(-Si-O-Al-)、PSS型(-Si-O-Al-O-Si-)、PSDS型(-Si-O-Al-O-Si-O-Si-),基于此可将地质聚合物的分子式表达为:Mn{-(SiO2)z-AlO2-}n·mH2O,式中z为1、2或3;M为碱金属离子(Na+、K+等),n为聚合度,m为结合水量。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性能。
刘泽等 [9-10] 研究证明循环流化床超细粉煤灰基
地质聚合物与 Zn 2+ 、 Pb 2+ 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使
得大掺量 Zn 2+ 的固化率达 99%以上, Pb 2+ 的固化率
也达到了 90% 以上。 其对含铬电镀污泥也可以进
行良好的固化, 固化体强度较高, 毛林清等 [11] 对
Abstract The discharge of fly ash from coal - fired power plant has caused certain harm to the earth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The preparation of geopolymer with fly ash as raw material has the advantages of
水等发泡剂对块体、 球形等吸附材料进行起泡处
技术的投入及研究, 以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理, 以增加其吸附活性位点, 从而加大吸附量。 因
粉煤灰本身具有特殊的多孔蜂窝状结构、 比表
面积较大, 又具有 Al 2 O 3 、 SiO 2 、 CaO 等活性组分,
此, 块体及球形吸附剂特别是球形吸附剂很有可能
固体废弃物中包含了大量的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如
且在内部形成密闭性良好的牢笼形状, 从而可以将
断富集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广袤的土壤及水资源
实现了以废治废、 变废为宝的环保目标, 在材料、
Pb、 Zn、 Cs、 Sr、 As、 Cd 等, 有害重金属离子不
重金属离子、 有毒废物质等包裹在牢笼空腔内部,
中, 这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
地质聚合物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地质聚合物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杨征【摘要】地质聚合物是一种无机聚合铝硅酸盐胶凝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缩聚三维网络结构,使其在众多方面具有高分子材料、水泥和陶瓷,金属等材料的特征.分析了地质聚合物的聚合反应机理,性能特点,简要叙述了地质聚合物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并概述了其在工程建筑、有毒废料、涂料、固封材料和陶瓷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前景.%Geopolymer is an inorganic polymeric aluminosilicate cementitious material. Because of its special polycondensation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ymer materials, cement and ceramics, metal and other materials in many aspects.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polymer we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eopolymer were briefly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e polymer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atings, encapsulants and ceramic materials was summarized.【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7(046)007【总页数】3页(P1476-1478)【关键词】地质聚合物;结构特点;应用现状;发展前景【作者】杨征【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Abstract:Geopolymer is an inorganic polymeric aluminosilicate cementitious material. Because of its special polycondensation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ymer materials, cement and ceramics, metal and other materials in many aspects.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polymer we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eopolymer were briefly describe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e polymer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atings, encapsulants and ceramic materials was summarized.Key words:Geopolyme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status; Development prospect地质聚合物属于铝硅酸盐类,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材料,由法国化学家J.Davidovits研发,我国俗称土聚合物、地聚合物、矿聚合物等,自发现以来,应用范围进展迅猛,从结构上看其凝胶体系属于立体网格,具有晶态和非晶态两中形式,主要是通过含氧四面体聚合而来,以铝硅为主,主要原料是固体废物或者自然矿产,原料低廉易得,由于地质聚合物凝胶材料的结构特殊,其具有凝固可控,早强快硬,性质稳定,胶结性好,耐温耐压耐腐蚀等性质,较于传统建筑材料性质优良,前景广阔,且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变化,使用寿命可达千年,各国均成立了专业性的大型研究机构,特别是国外起步更早[1]。
地聚物胶凝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目录摘要 (1)1.前言 (3)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3)1.2 地聚物胶凝材料 (3)1.2.1 地聚物胶凝材料的应用前景 (3)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 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6)2.实验原料、工艺、仪器 (7)2.1 原材料 (7)2.1.1 粘土 (7)2.1.2 碱性激活剂 (7)2.2 水玻璃模数的调配 (7)2.3 实验仪器 (7)2.3.1 工艺仪器 (7)2.3.2 测试仪器 (8)3.地聚物胶凝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9)3.1 不同产地的粘土对地聚物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9)3.2 煅烧温度的影响 (10)3.3 水玻璃模数的影响 (11)3.4 碱含量的影响 (12)4.地聚物胶凝材料的聚合产物及聚合机理 (13)4.1 地聚物胶凝材料的聚合产物 (13)4.1.1 地聚物胶凝材料的SEM分析 (13)4.1.2 地聚物胶凝材料的XRD分析 (17)4.1.3 地聚物胶凝材料的DTA分析 (18)4.2 地聚物胶凝材料的聚合机理 (20)5. 结论与展望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摘要地聚物胶凝材料具有有机高分子、陶瓷、水泥的优良性能,又具有原材料丰富、工艺简单、价格低廉、节约能源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从地聚物胶凝材料水泥的发展势头来看,极有望取代传统的波特兰水泥,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大宗建筑材料,其研究和发展必将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对影响地聚物胶凝材料制备工艺条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通过调整水玻璃模数、煅烧温度、碱含量,达到了提高地聚物胶凝材料早期强度的目的。
并找到强度最佳时的各因素的配比量;通过对水化物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TA)等测试手段,对地聚物胶凝材料的显微结构、矿物成分、矿物形貌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描述了地聚物胶凝材料水泥的聚合机理及产物结构,表明由高岭土生成的无定形偏高岭土在碱激发剂作用下的聚合反应是地聚物胶凝材料高强度时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新型胶凝材料——地质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新型胶凝材料——地质聚合物的研究进展摘要:地质聚合物是一类新发展起来的,兼有有机物、陶瓷、水泥的特点,又具有独特优异性能的新型胶凝材料。
本文介绍了地质聚合物的反应机理、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
关键词:胶凝材料地质聚合物碱激活反应机理地质聚合物(Geopolymer)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非常活跃的非金属材料之一。
它是以粘土、工业废渣或矿渣为主要原料,经适当的工艺处理,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一类新型无机聚合物材料。
地质聚合物具有强度高、硬化快、耐酸碱腐蚀等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独特性能,同时具有材料丰富、工艺简单、价格低廉、节约能源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材料专家的极大兴趣。
1 地质聚合物的反应机理法国J. Davidovits提出的“解聚—缩聚”机理,他认为地质聚合物的形成过程为:铝硅酸盐聚合反应是一个放热脱水的过程,反应以水为传质,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铝硅酸盐矿物的的硅氧键和铝氧键断裂,发生断裂—重组反应;形成一系列的低聚硅(铝)四面体单元,聚合后又将大部分水排除,少量水则以结构水的形式取代[SiO4]中一个O的位置,最终生成Si—O—Al的网络结构。
聚合作用过程即各种铝硅酸盐(Al3+呈Ⅳ或Ⅴ次配位)与强碱性硅酸盐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
以上聚合反应表明,任何硅铝物质都可作为制备人造矿物聚合物材料的原料。
现在大多数的研究者的理论都以J. Davidovits的理论作为地质聚合物反应机理的基础。
这些理论的共同点在于地质聚合物的形成是铝硅酸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水合物后,水合物在进行缩水聚合生成聚合物。
当地质聚合物的添加成分较复杂时,则添加成分的离子在硅铝网络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同而得到不同性质的地质聚合物。
2 地质聚合物研究进展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Purdon在研究了波特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硬化机理时发现,少量的NaOH在水泥硬化过程中可以起催化剂的作用,使得水泥中的硅、铝化合物比较容易溶解而形成硅酸钠和偏铝酸钠,再进一步与Ca(OH)2反应形成硅酸钙和铝酸钙矿物,使水泥硬化并且重新生成Na(OH)再催化下一轮反应,因此他提出了所谓的“碱激活”理论。
地聚物胶凝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综上所述 , 地聚物胶凝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得
到材料 工作 者 的重 视 , 用 各 种 不 同来 源 的反 应 物 采
表 1 不 同产地 的粘 土对地 聚物抗 压强度( P ) M a 的影响
来制备各种性能和用途 的胶凝材料 , 得到 了各种各 样 的研 究成 果 。国 内学者 对地 聚合 物胶 凝材 料 的研
胶 凝材 料性 能 的影响 规律 ; 用 x射 线分析 了高岭 土 经热 处理后 主要 的矿 物 型式 。研 究 的结 果是 王村 高岭 采 土 经 80— 0 煅 烧 2 0 9 0o C h活性 最好 , 制得 的胶凝 材料 2 压强度 达到 7 a 水玻 璃模 数 为 13 碱含 量 8d抗 4MP 。 .、 为 6 一 %时, % 8 胶凝 材料 各龄期 的 抗压 强度 较 高、 结 时间正 常 。 凝 关 键词 : 聚物胶凝 材料 ; 地 高岭 土 ; 水玻 璃 ; 物理性 能 中图分 类号 : Q12 7 T 7 .9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3—1 2 (0 7 0 — 0 6— 5 10 34 20 ) 1 0 1 0
因其水化产物中含有大量的且与构成地壳物质相似
的化合 物一 含硅 铝链 的 “ 机 聚合 物 ” 得 名 。地 无 而 聚物胶 凝材 料是 以经 过煅烧 的 土 和碱激 发剂 为主 要 原料 , 采用 适 当的处 理工 艺 , 过化 学反应 得 到的 通 具 有 与陶瓷 性能 相似 的新 型材料 』 。
地 聚物 胶凝材 料材 料是 经过 轻度煅 烧粘 土在 常 温下 聚合形 成 , 备胶 凝材 料的胶 结性 能 , 具 同时又具
备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键联结构 , 因此表现出高强度 、 耐久性能好 、 耐腐蚀 、 绿色环保 、 价格低廉等特点 , 应
粉煤灰-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的研究
粒 , 有较 高 的 火 山 灰 活 性 。据 统 计 , 国 每 年 具 我
引 言
地 质 聚合物胶 凝 材料是 近 年来 国际上研究 非 常 活跃 的非金 属材 料 之一 , 是 以偏 高 岭 土 或 其 他 硅 它 铝 质材 料 为主要 原料 , 经碱 激发 , 较低 温度 条件 下 在 反 应 得到 的一类 新型无 机 聚合 物材 料 。和硅 酸盐 水
得的地质聚合物 , 受压破坏面物相成分较杂乱 , 较多的球状粉煤 灰颗粒和裂缝 ; 单 用偏高岭 其 有 与
土作原 料制备的地质聚合物相 比, 试样 各龄期抗压强度值均不高 。 关键词 : 地质聚合物胶凝 材料 ; 粉煤灰 ; 抗压强度 ; 观形貌 微
中 图 分 类 号 :Q 7 T 5 6 T 17。U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 7 5 (0 1 0 —0 7 0 10 —00 2 1 )20 0 —4
第3 l卷 第 2期
2 1 年 4月 01
山
西
化
工
Vo. No 2 1 3l . Ap . 2 1 r 01
S HANXICH EM I CAL NDUSr I RY
: ,
_ ,
1
一
0j 讲与拜菠
:,- : : : :
: = :
粉 煤 灰 一 高 岭 土 基 地 质 聚 合 物 胶 凝 材 料 的 研 究 偏
表 1 粉煤 灰 的化 学 组 成 %
料 的 主要 原料 , 者性 质类 似 。近几 年 , 两 由于偏 高岭 土价格 不断攀 升 , 一 定 程 度 上 限 制 了其 发展 。粉 在
煤灰 是火 力发 电厂 的副 产 品 , 一 种 极 细 的球 状 颗 是
新型地聚合物材料抗水性研究
制备原料的配比关系密切。所以本文采用 5 种配比分别在 4
种激发剂掺量条件下的试验 ,研 究煅烧高铝煤矸石地聚 合物
材料的耐水性 能。
暴2 0。
煤 矿 : 5 5
‘
.
惑1 0。 0
。
.
‘
.
‘ * _煤 盯 : _ l { ^ 1 水¨
L 【 I r : l
3 7 7 : : % 4: 6 4 : %
4:6: 5 % 4:6: 6 % 4:6:7 % 5 5:4 : % 5 5:5 : % 5: 5 6k : o 5: 5 7 : % 6:4: 4 % 6:4: 5 % 6:4: 6 %
浸水饱和后强度
83 . l . 1 7 1. 31 2 . 47 2 . 92 3 . 07
软化 系数
06 .7 06 .7 O7 .3
吸水率 , %
35 .6 35 .5 28 .2
煤矸石 :矿渣 :碱 抗折强度/ a 抗压强度, a 抗折强) MP 抗压强度/ a MP MP  ̄/ a MP
图1 激发剂掺量 料2 强度影响曲 对材 8t e 线
矿渣掺量 的不断增加 ,地聚合物材料 2 8d强度基本上呈现逐渐增 大 这就是说 ,矿渣合量对体系 的早期强度起主要作用 对于体系 2 强度 而言 ,在矿渣高 8d 镪煤矸石 比为 7 :3之 前 ,随 着矿 渣掺 量增大 ,强 度逐渐提 高 随高铝煤矸石含量 的降低 ,强度 增长趋势在早期逐渐变 大 这说明 ,在水玻璃激发 作用下 ,地聚合物材料的早期强 度取决于矿渣 而根据 已知规律 ,高 铝煤矸石对后期强度贡
1 引 言
地聚合物材料是新 兴一 种胶凝材料 ,其性 能优 异。采用
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研究现状
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研究现状摘要:地聚合物胶凝材料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无机聚合物材料,它与水泥基胶凝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更优良的耐久性、无污染等特点。
本文详细介绍了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发展状况、反应机理和结构、性能研究现状,以及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地聚合物,胶凝材料,聚铝硅酸盐,理化性能0 前言地聚合物(Geopolymer)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Joseph Davidovits于1985年在其专利[ ]中提出来的。
这类化合物与地壳中大量存在的沸石类物质结构相似,因而命名为地聚合物材料,其原意是指由地球化学作用(Geochemistry)或人工模仿地质合成作用(Geosynthesis)而制造出的铝硅酸盐矿物聚合物。
地聚合材料在国内还被称为:人造矿物聚合物、高强矿物聚合物、土壤聚合物、土聚水泥等[ ]。
地聚合物胶凝材料是以烧粘土(偏高岭土)或其它以硅、铝、氧为主要元素的硅铝质材料、碱激活剂为主要原料,经适当的工艺处理,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具有与陶瓷性能相似的一种新型胶凝材料[ ],它具有有机高聚物、陶瓷、水泥的优良性能,又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能耗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由于地聚合物胶凝材料性能独特,其在冶金、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受到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地聚合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梳理,以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地聚合物的发展过程地聚合物材料属于碱激发胶凝材料,这类材料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即以高岭土、白云岩或石灰岩与盐湖成分碳酸钠、草木灰成分碳酸钾以及硅石的混合物,加水拌和后产生强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与其它组分发生反应,生成矿物聚合粘结剂而制成人造石[ ]。
地聚合物胶凝材料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最初生产的地聚合物制品必须在一定温度(50℃-180℃)下养护,甚至需要压蒸工艺,所用原材料比较单一。
地质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摘要近年来,人们相比之前更重视环境上的问题,普通硅酸盐水泥逐渐已经满足不了环保要求,它们优良的品质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
地质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中。
与传统水泥相比,其生产工艺具有低能耗、低碳排放的优点,可以成为水泥的良好的代替品,它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地质聚合物在早期阶段具有强度高、快速硬化、耐高温、耐酸碱性腐蚀等性能,其原料广泛应用于偏高岭土、粉煤灰、矿渣、污泥等工业废弃物的原料,其原材料来源比较广泛,制备工艺简单。
地质聚合物还应用在许多方面,比如可以作为水泥路面上的修补材料、处理有毒废渣,还可以作为新型陶瓷材料的开发。
总结不同原材料制成的地质聚合物的特性与应用,展望地质聚合物的行业发展现状。
关键词:地质聚合物碱激发偏高岭土矿渣基粉煤灰第一章地质聚合物的概述1.1课题的背景和意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角度,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35%左右,而且这一比例每年都在增加,因此,建筑业的能源消耗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十二五”计划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能政策。
未来节能建材必将主导国内新型建材市场。
因此,高性能、环保型轻质保温建筑材料的应用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地质聚合物是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标准的节约性材料。
它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可以替代水泥材料。
它不只可以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可以减少中国的能源消耗问题,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具有及其长远的意义。
与传统水泥相比,地质聚合物生产工艺具有能耗低、碳排放低等优点。
它可以成为水泥的优良代替品,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普通硅酸盐水泥已逐渐难以满足环保要求,而地质聚合物以其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研究的意义在于利用大量的固体废料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碱激发地质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碱激发地质聚合物的研究进展指导老师: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材料工程801摘要碱激发胶凝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胶凝材料.许多固体废弃物均可作为它的原料.这将为充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主要介绍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应用及研究现状。
从国内、国外两方面了介绍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发展现状及理论科研成果。
阐述了碱激发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的优点,同时指出在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碱激发,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Research progress on Alkali stimulategeological polymerName: Longtao chenInstructor : Xiping leiAbstractAlkali stimulate cementitious material i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new cementious material. Many solid waste could be used as its raw material. It will to make full use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opened up a new way.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alkali stimulate cementitious material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actuality. Both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s are introduced alkali stimulate cementitious mater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xpounds the alkali stimulate geological polymer cementitious material advantages, in this field is also 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utlook for the future.Keywords: alkali inspired, geological polymer, gelled material目录1.碱激发地质聚合物 (5)1.1 碱激发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的由来 (5)1.2 碱激发地质聚合物的特点 (6)2.减激发地质聚合物的研究发展现状 (7)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7)2.2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8)2.3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理论研究成果 (8)2.4碱激发水泥存在的问题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10)2.4.1.碱矿渣水泥的快凝问题 (10)2.4.2.碱骨料反应问题重视不足 (10)2.4.3.表面泛霜 (10)2.4.4.收缩问题 (10)2.4.5碱矿渣水泥的强度波动问题 (11)3.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 (11)3.1.碱激发剂 (11)3.2.碱激发剂的催化原理 (11)3.3. 制备的理论基础 (14)3.4. 制备考虑的因素 (15)4.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应用 (15)5.展望 (17)参考文献 (19)致谢 (21)1.碱激发地质聚合物1.1 碱激发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由来碱激发胶凝材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由铝硅酸盐胶凝成分固结的化学键合的一种新型胶凝材料[1]。
地聚合物材料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1]
下: ∃ 原料与激活剂的选择范围大大拓宽了,
硅铝原料来源由矿物废渣扩展到火山浮石、粉
煤灰、矿物废渣、烧粘土四大类; 激活剂由单一 碱金属、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扩展到氧化物、卤化 物、有机基组分等。如表 3 所示。
% 增韧、增强添加物以及制备工艺手段借 鉴陶瓷生产, 日趋进步, 材料性能大幅度提高,
用高炉矿渣为原料的 FJK 混凝土基 材用于耐 蚀管道的生产。
( 2) 地聚合物专利文献大量涌现 研究者更趋向于将研究成果以专利形式发
表, 而不是期刊文章。 1981 年, Dr. Bengt F ross[ 9] 获得 利用火 山
灰制造胶凝材料的 专利, 法国 Davidovits[ 10] 获 得利用粘土制备胶凝材料专利。Davidovits 与 Leg rand[ 11] 获得利用压力制备地聚合物专利。 D avidovit s N icolas[ 12] 获得了纤维增强地聚合物 的专利。
Al2O3 . pCaO. qH2 O + 2NaOH + pH2O
图 3 碱催化机理示意图
通 讯 设 施 等 领 域。 其 28 天 抗 压 强 度 达 84 6M Pa。芬兰生产出! F 胶凝材料∀由细磨矿 渣、粉 煤 灰 及 火 山 灰 组 成, 采 用 碱 激 发 剂 ( NaOH+ NaCO3) 及木质磺酸素, 已用于建筑工 业。我国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开发利
因此, 随着时间的摊移, 地聚合物在原料来 源、生产能耗、强度及耐久性方面的诸多优点, 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各国大力开展 地聚 合 物 材 料 的 原 因。法 国 的 Geopolymer Inst iute、比 利 时 的 Centre T echnolog ique de Cetamique Nouvelle、德国 的 H uds T roisdoreage
黎非-地聚合物胶凝材料技术与应用
地聚合物胶凝材料技术与应用黎 非(江苏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 210009)摘要:本文讨论了地聚合物复合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的合成反应原理、物理化学性能以及材料性能特点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制备,理化性能1 引言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现在生产和使用的水泥95%以上都属于硅酸盐水泥,而硅酸盐水泥在制备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排放出很多污染环境的粉尘和废气(含CO2、SO2、NO x等),传统水泥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水泥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等方面的局限性等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人们开始探索采用矿物掺合料研制新型胶凝材料代替水泥。
与普通水泥相比,地聚合物(Geopolymer)是具有更为优异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新型碱激发胶凝材料。
地聚合物复合水泥由波特兰水泥、矿渣、火山灰材料(包括粉煤灰、煅烧页岩、煅烧土、偏高岭土、硅粉和稻壳灰) 和激发剂组成。
地聚合物一词最早由Joseph Davidovits(1978)提出。
地聚合物是由地球化学作用或地质合成作用形成的铝硅酸盐矿物聚合物。
它是含有多种非晶质至半晶质的三维铝硅酸盐的矿物聚合物。
Davidovits最初使用高岭石和煅烧高岭石作为制备矿物聚合材料的铝硅酸盐原料。
1980年,Mahler 以含水碱金属铝酸盐和硅酸为反应物,取代固体铝硅酸盐,制备了类似的铝硅酸盐聚合物材料。
Palomo等以煅烧高岭石为原料,加入硅砂作为增强组分,制备了抗压强度高达84.3 MPa的矿物聚合材料,而材料的固化时间仅为24h。
矿物聚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低,性能/价格比高,因而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大量研究成果以专利文献的形式发表,并出现了许多商业产品,如Pyrament cements,Dynamit Nobel AG,Trolit binders,Geopolymite,Geopolymere-Frane等。
地聚物研究进展
0引言地质聚合物(Geopolymer ,简称地聚物),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中新出现的一种新型非水泥基绿色无机胶泥材料,它被视作是最有前景的水泥替代品之一[1]。
地聚物这一概念最早在1978年由法国教授Joseph Davidovits 提出[2],它是由富含硅、铝酸盐类的天然矿物或工业废弃物(如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等)在碱性激发剂(如NaOH 、硅酸钠、碳酸钠等)作用下经化学反应制备而成,因此地聚物又称碱激发胶凝材料。
地聚物对于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造具有重要意义。
地聚物来源广、获取成本低并且实现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高炉矿渣粉等)的循环利用,因此不需要大量消耗矿产资源。
地聚物生产工艺简单,不需要高温煅烧,因而能耗大幅度降低。
地聚物生产的碳排放量约为水泥的20%,而且几乎不产生有害气体,基本上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1地聚物力学性能的研究1.1快硬早强性能的研究Li Q 等人[3]进行了以龄期、碱激发剂类型为主要试验参数研究地聚物的抗压强度。
试验表明,以水玻璃作为碱激发剂的碱激发混凝土快速凝结且早期强度高,而且强度迅速发展。
1d 抗压强度可以达到68MPa ,3d 后抗压强度就能够迅速提高到96MPa ,2d 抗压强度增幅达到30%左右。
常利等人[4]研究了地聚物和10%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并在激发剂为10%的复合碱作用下,制备而成地聚物水泥混凝土,它的8h 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分别达到30.5MPa 及3.1MPa ,同时强度随着龄期的增加都不断增长,它的28d 抗压强度达到50.1MPa 且抗折强度为5.1MPa 。
吴怡婷等人[5]研究分析了地聚物抗压强度关于养护制度、促硬剂、碱性激发剂种类等为试验因素的影响规律。
研究发现,在采用氟硅酸钠作为促硬剂的条件下,偏高岭土采用钠水玻璃激发制得的地聚物标准养护3d 、7d 、28d 的抗压强度分别达36.5MPa 、49.8MPa 、55.6MPa 。
水分子和离子在地聚合物胶凝材料中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第39卷第2期2020年2月硅㊀酸㊀盐㊀通㊀报BULLETINOFTHECHINESECERAMICSOCIETYVol.39㊀No.2Februaryꎬ2020水分子和离子在地聚合物胶凝材料中的分子动力学研究张景林ꎬ徐小倩ꎬ侯东帅ꎬ陈际洲ꎬ金祖权ꎬ李绍纯ꎬ苗吉军ꎬ刘俊伟ꎬ张㊀鹏ꎬ王鹏刚(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ꎬ青岛㊀266033)摘要:地聚合物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水泥基胶凝材料ꎬ其主要水化产物是水合硅酸铝钠凝胶(NASH)ꎮ在工程应用中ꎬ氯盐侵蚀与硫酸盐侵蚀是影响耐久性的主要原因ꎮ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ꎬ研究NaCl溶液与Na2SO4溶液在NASH凝胶纳米孔道中的传输特性ꎮ结果表明ꎬNaCl溶液与Na2SO4溶液在凝胶孔道的非饱和传输过程中ꎬ呈现出明显的毛细吸附现象ꎬNASH凝胶界面呈现亲水性与电负性ꎮNa2SO4溶液的侵入速率明显低于NaCl溶液ꎬ硫酸根离子对水分子侵入的抑制作用强于氯离子ꎮ关键词:地聚合物ꎻNASH凝胶ꎻNaCl溶液ꎻNa2SO4溶液ꎻ离子传输特性中图分类号:TU528.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1 ̄1625(2020)02 ̄0383 ̄06MolecularDynamicsStudyofWaterMoleculeandIonsinGeopolymerCementitiousMaterialsZHANGJinglinꎬXUXiaoqianꎬHOUDongshuaiꎬCHENJizhouꎬJINZuquanꎬLIShaochunꎬMIAOJijunꎬLIUJunweiꎬZHANGPengꎬWANGPenggang(SchoolofCivilEngineeringꎬQingdao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Qingdao266033ꎬChina)Abstract:Geopolymerꎬacement ̄basedcementitiousmaterialꎬhasathree ̄dimensionalnetworkstructureanditsmainhydrationproductissodiumaluminosilicatehydratedgel(NASH).Inengineeringapplicationsꎬchlorideandsulfateerosionarethemainfactorsaffectingdurability.MoleculardynamicsmethodwasusedtostudythetransportpropertiesofNaClsolutionandNa2SO4solutioninNASHgelnanometerchannel.TheresultsshowthattheNaClsolutionandtheNa2SO4solutionexhibitobviouscapillaryadsorptionduringtheunsaturatedtransportofthegelporesꎬrevealingthehydrophilicityandelectronegativityoftheNASHgelinterface.ThepenetrationdepthoftheNa2SO4solutioni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NaClsolution.Theinhibitoryeffectofsulfateionsontheinvasionofwatermoleculesisstrongerthanthatofchlorideions.Keywords:geopolymerꎻNASHgelꎻNaClsolutionꎻNa2SO4solutionꎻionstransportproperty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317)作者简介:张景林(1994 ̄)ꎬ男ꎬ硕士研究生ꎮ主要从事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ꎮE ̄mail:18363991109@163.com通讯作者:侯东帅ꎬ教授ꎬ博导ꎮE ̄mail:dshou@outlook.com0㊀引㊀言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ꎬ传统土木工程材料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ꎬ包括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ꎬ涉及有机材料的灾难性火灾ꎬ以及采矿作业对淡水的有毒金属污染[1]ꎮ地聚合物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硅酸盐水泥的环保型材料ꎬ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程实践中ꎮ作为一种无机硅铝酸盐材料ꎬ地聚合物通常由硅酸盐和铝酸盐在常温常压下以碱性溶液或碱金属盐作为活化剂合成ꎬ它是由铝硅在碱性介质中溶解㊁运输㊁缩聚而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2 ̄4]ꎮ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ꎬ地聚合物具有防火性能好㊁透水性低㊁收缩率小㊁热稳定性强和抗酸碱腐蚀能力强等优点[5]ꎮ水合硅酸铝钠(NASH)凝胶是地聚合物的主要粘结相[6 ̄8]ꎬ地聚合物的384㊀水泥混凝土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39卷抗腐蚀能力与NASH的特性紧密相连ꎮ分子动力学作为一种计算机模拟方法ꎬ已被广泛用于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研究ꎬ从微观尺度上研究胶凝材料界面附近侵蚀性离子的结构和存在形式ꎬ为探究NASH抗腐蚀机理提供有效工具ꎮ自然环境中氯离子和硫酸盐的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原因之一[9 ̄11]ꎬ由于宏观试验方法的局限性ꎬ纳观尺度上NASH凝胶抗酸碱侵蚀的机理尚不明确ꎬ本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ꎬ构建了NASH纳米孔道ꎬ模拟了水和离子的非饱和传输过程ꎬ研究了NaCl溶液与Na2SO4溶液中水和离子的传输行为ꎬ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ꎮ1㊀模拟方法1.1㊀模型构建研究建立了如图1(a)所示的NASH凝胶孔道传输模型ꎬ模型分为两部分:两段平行的NASH基体和钠盐溶液ꎮ图1(b)所示的是NASH基体部分的初始结构:AlꎬSiꎬNa和O经过高温淬火过程ꎬ连接构成了三维网络结构ꎬ其化学组分如表1所示[12]ꎬ并对其界面进行羟基化处理ꎮ经过对初始结构的扩大㊁切割㊁平移得到两段平行的NASH基体ꎬ尺寸分别为2nmˑ10nmˑ2nm且与钠盐溶液的液面垂直ꎮNASH凝胶孔由这两段平行的NASH基体构成ꎬ中间的孔道宽度为3.5nmꎮ模型的第二部分是钠盐溶液ꎬ图1(c)ꎬ1(d)分别为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的局部放大图ꎮ在参数为a=2nmꎬb=10nmꎬc=11.5nmꎬα=90ʎꎬβ=90ʎꎬλ=90ʎ的盒子中均匀排布84个Na+和84个Cl-或168个Na+和84个SO2-4ꎬ并利用蒙特卡罗方法[13 ̄14]吸入7754个水分子ꎬ使溶液密度为1g/cm3ꎬNaCl盐溶液和Na2SO4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控制为0.6mol/Lꎮ选用较大的离子浓度可以有效避免单个离子的随机效应ꎬ使模拟更具有统计意义ꎮ此外ꎬ为了消除尺寸效应ꎬ模型的x方向和z方向设置周期性边界ꎬ在盐溶液的底部和NASH凝胶孔的上部分别设置3nm和7nm的真空层ꎬ目的是防止水或离子的脱出影响模拟结果的准确性ꎮ图1㊀(a)NASH凝胶孔道传输模型ꎻ(b)NASH基体ꎻ(c)NaCl溶液ꎻ(d)Na2SO4溶液Fig.1㊀(a)NASHgelchanneltransfermodelꎻ(b)NASHsubstrateꎻ(c)NaClsolutionꎻ(d)Na2SO4solution表1㊀NASH凝胶模型的基本化学组分[12]Table1㊀BasicchemicalcompositionofNASHgelmodel[12]Si/AlSiO2/wt%Al2O3/wt%Na2O/wt%NASHdensity/(g/cm3)368.4719.4411.812.411.2㊀力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ClayFF力场由Cygan等[15]建立ꎬNASH凝胶模型的建立和整个模拟过程在这个力场下进行ꎮClayFF力场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模拟水分子和离子与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表面的微观性能研究ꎬ揭示了水和离子与黏土界面的相互作用[16 ̄18]ꎮ分子模拟工作通过大规模分子模拟器LAMMPS实现[19]ꎮ在模拟过程中ꎬ利用Verlet㊀第2期张景林等:水分子和离子在地聚合物胶凝材料中的分子动力学研究385算法对分子轨迹进行积分ꎬ诸如压力㊁温度和体系的总能量等被实时监测ꎬ以确保整个体系模拟过程正常进行ꎮ整个模拟过程采用HooverCanonical系综(NVT)ꎬ时间步长设置为0.001psꎬ温度设定为300Kꎮ模拟时长控制为4000psꎬ对最后3000ps的位置㊁能量等进行统计ꎬ用于数据分析ꎮ通过对不同盐溶液模型的局部结构进行分析ꎬ得到了水和离子在NASH凝胶孔内毛细吸附过程中的传输机制和吸附机理ꎬ并讨论分析氯盐溶液和硫酸盐溶液传输过程的异同ꎮ2㊀结果与讨论2.1㊀毛细吸附现象与侵入深度在之前的试验中ꎬ人们尝试研究了纳米孔隙中水和离子的扩散与分布ꎬ并发现水和离子能够在微孔隙中进行扩散[20 ̄21]ꎮ图2显示了NaCl溶液与Na2SO4溶液的毛细吸水过程ꎬ对相同模拟时间下NaCl溶液与Na2SO4溶液侵入NASH凝胶孔的深度进行对比ꎮ在侵入NASH凝胶孔的过程中ꎬ两种盐溶液均呈现出明显的半月板式上升界面ꎬ溶液前沿的部分与NASH基板的夹角(接触角)小于90ʎꎬ表明NASH凝胶界面具有亲水性ꎮ同时可以观察到ꎬ随着水分子的侵入ꎬ离子也进入凝胶孔中ꎮ对比两种溶液在同一时刻的截图ꎬNa2SO4溶液的毛细吸附过程明显慢于NaCl溶液ꎬ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硫酸根离子在界面附近出现了团簇和滞留ꎬ阻碍了水分子的传输ꎮ图2㊀NaCl溶液与Na2SO4溶液在NASH凝胶孔道中的非饱和传输快照Fig.2㊀UnsaturatedtransportsnapshotofNaClsolutionandNa2SO4solutioninNASHgelchannels为了更好的揭示空间分布ꎬ图3展示了水分子随着时间变化在y方向的密度演变图ꎬ图中清晰的描述了水分子逐渐渗透到纳米孔道的过程中沿y方向的密度变化ꎮ在水分子逐渐侵入凝胶孔的过程中ꎬ水与未被侵入的区域存在明显的密度梯度过渡区ꎬ这与图2显示的新月形前进界面区有关ꎮ在模拟的早期阶段ꎬ过渡区域相对较窄ꎬ随着时间延长ꎬ过渡区逐渐宽化ꎬ这是由于溶液的前沿部分与界面的接触角变小ꎮ侵入到NASH凝胶孔道内的水分子的密度约为0.9g/cm3ꎬ这表明毛细吸水过程非常迅速ꎬ以至于渗透进入孔内的水分子不能及时达到密度为1g/cm3的状态ꎮ对比图3(a)ꎬ图3(b)发现ꎬNa2SO4溶液中的水分子在NASH凝胶孔道内的填充速率慢于NaCl溶液ꎮ这表明硫酸根离子延缓了溶液在NASH凝胶孔道内的毛细吸水行为ꎮ386㊀水泥混凝土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39卷图3㊀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中水分子密度分布随时间的演变Fig.3㊀EvolutionofwatermoleculardensitydistributioninNaClsolutionandNa2SO4solution为了探究NaCl溶液与Na2SO4溶液在纳米凝胶孔内的迁移速率ꎬ对水分子和离子的前沿部分进行了分析ꎮ如图4所示ꎬ在2000ps内ꎬ水分子与离子呈现出相似的侵入规律:侵入深度与时间成比例ꎮ这与经典毛细管吸水规律具有一致性ꎮ对比两种不同溶液在1200ps时的水分子侵入深度可以发现ꎬNaCl溶液中水分子的侵入深度为9.5nmꎬ而Na2SO4溶液中水分子的侵入深度为8.3nmꎬ这表明Na2SO4溶液相比NaCl溶液更不易侵入到NASH凝胶孔道ꎮ另外可以发现ꎬ离子的侵入深度落后于水分子ꎬ这是因为离子的传输以水分子作为载体实现ꎮ在图4(a)所示的NaCl溶液中ꎬ氯离子的侵入先于钠离子ꎮ然而ꎬ图4(b)所示的Na2SO4溶液中ꎬ硫酸根离子的侵入速度慢于钠离子ꎮ离子与水分子以及界面的相互作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ꎮ图4㊀水分子和离子在NASH凝胶孔道中的侵入深度图(Ow代表水分子中的氧原子)Fig.4㊀IntrusiondepthsofwatermolecularandionsinNASHgelchannel(Owrepresentsoxygeninwatermolecules)2.2㊀离子密度分布与径向分布函数为了探究离子与NASH凝胶界面的相互作用ꎬ分析两种盐溶液传输过程中离子强度分布曲线ꎬ更直观地反映凝胶孔道内离子的分布情况ꎮ如图5(a)所示ꎬ在NaCl溶液的模型中ꎬ钠离子在界面0.5nm范围内有明显的强度峰ꎬ然而氯离子在界面处没有表现出聚集现象ꎬ这是因为NASH凝胶界面呈现为电负性ꎬ钠离子在静电作用下与表面的氧原子相连接ꎬNASH凝胶界面倾向于吸附阳离子ꎮ离子的密度分布规律印证了前文中对离子侵入深度的分析ꎬ在盐溶液的侵入过程中ꎬ氯离子的侵入速度大于钠离子ꎮ类似的规律在水化硅酸钙纳米孔道中同样存在[22]ꎮ对比图5(b)所示的Na2SO4溶液模型ꎬ钠离子相比硫酸根离子要更靠近界面ꎬ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强度峰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相比有较大的体积和较强的电负性ꎬ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形成了更为稳定的离子团簇体ꎬ减少了钠离子在界面的吸附数量ꎮ之前发表的文献[23]试验中曾考察过离子的吸附行为ꎬ发现地聚合物对某些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ꎬ确定离子能够吸附在地聚合物表面ꎮ㊀第2期张景林等:水分子和离子在地聚合物胶凝材料中的分子动力学研究387图5㊀NaCl溶液ꎬNa2SO4溶液在NASH凝胶孔道模型中沿z方向的离子密度分布Fig.5㊀IondensitydistributionofNaClsolutionandNa2SO4solutioninNASHgelchannelmodelꎬalongzdirection径向分布函数(RDF)常被用于表征原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ꎮ如图6(a)所示ꎬ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与水分子的RDF曲线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空间相关性ꎮCl- ̄Ow与SO2-4 ̄Ow曲线分别在0.32nm和0.39nm处有明显的峰值ꎬ这说明硫酸根离子形成水化膜的水合半径明显大于氯离子的水合半径ꎮ硫酸根的水合离子直径较大ꎬ是Na2SO4溶液相比NaCl溶液传输慢的主要原因ꎮ图6(b)展示了Cl- ̄Na+与SO2-4 ̄Na+的RDF曲线ꎬ两条曲线分别在0.27nm与0.36nm左右有一个尖锐的峰值ꎬ这表明Cl- ̄Na+的离子对半径相对于SO2-4 ̄Na+的离子对半径较小ꎮ曲线在0.50nm与0.55nm范围内的肩峰是两种溶液中Cl- ̄Ow ̄Na+和SO2-4 ̄Ow ̄Na+的水合结构的表现ꎬ肩峰所在位置的差异表明了SO2-4 ̄Ow ̄Na+离子团簇体水合结构的半径大于Cl- ̄Ow ̄Na+离子团簇体水合结构ꎬ加剧了对溶液侵入的阻碍作用ꎮ图6㊀原子或离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Fig.6㊀Radialdistributionfunctionsbetweenatomsorions3㊀结㊀论(1)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在NASH凝胶孔道中呈现出明显的毛细吸附规律ꎬ在非饱和传输过程中固体基质与溶液的接触角小于90ʎꎬNASH凝胶界面具有亲水性且呈电负性ꎮ(2)Na2SO4溶液的毛细吸附过程明显慢于NaCl溶液ꎬ更不易侵入NASH凝胶孔道ꎬ硫酸根离子在界面处的团簇与吸附ꎬ阻碍了水分子的传输ꎮ(3)在非饱和传输过程中ꎬ离子在溶液中与邻近水分子形成水化膜ꎮSO2-4水合离子与SO2-4 ̄Ow ̄Na+离子团簇体的水合结构半径较Cl-水合离子及Cl- ̄Ow ̄Na+离子团簇体大ꎬ对水分子的传输抑制作用更明显ꎮ388㊀水泥混凝土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39卷参考文献[1]㊀FeizRꎬAmmenbergJꎬBaasLꎬetal.ImprovingtheCO2performanceofcementꎬpartI:utilizinglife ̄cycleassessmentandkeyperformanceindicatorstoassessdevelopmentwithinthecementindustry[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ꎬ2015ꎬ98:272 ̄281.[2]㊀张云升ꎬ孙㊀伟ꎬ李宗津.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组成设计和结构特征研究[C].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学术年会ꎬ2007.[3]㊀BarbosaVFFꎬMackenzieKJDꎬThaumaturgoC.Synthesisandcharacterisationofmaterialsbasedoninorganicpolymersofaluminaandsilica:sodiumpolysialatepolyme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organicMaterialsꎬ2000ꎬ2(4):309 ̄317.[4]㊀DuxsonPꎬProvisJLꎬLukeyGCꎬetal.Understand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geopolymercompositionꎬ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J].Colloids&SurfacesAPhysicochemical&EngineeringAspectsꎬ2005ꎬ269(1 ̄3):47 ̄58.[5]㊀张大旺ꎬ王栋民.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ꎬ2018ꎬ32(9):1519 ̄1527.[6]㊀杨敬斌ꎬ方㊀媛ꎬ李东旭.碱胶凝材料水化产物C ̄A ̄S ̄H与N ̄A ̄S ̄H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ꎬ2017ꎬ36(10):3292 ̄3297. [7]㊀ParthasarathyPꎬHanifAꎬShaoHꎬetal.MicrostructuralandmorphologicalstudiesofordinaryPortlandcementpasteandflyashbasedgeopolymerinthepresenceofchlorideions[J].ConstructionMaterialsandSystemsꎬ2017ꎬ71:623 ̄632.[8]㊀WhiteCEꎬProvisJLꎬProffenTꎬetal.Molecularmechanismsresponsibleforthestructuralchangesoccurringduringgeopolymerization:multiscalesimulation[J].AIChEJournalꎬ2012ꎬ58(7):2241 ̄2253.[9]㊀GengJꎬEasterbrookDꎬLiLYꎬetal.Thestabilityofboundchloridesincementpastewithsulfateattack[J].Cement&ConcreteResearchꎬ2015ꎬ68:211 ̄22.[10]㊀陈晓雨ꎬ曾俊杰ꎬ范志宏ꎬ等.渗透结晶材料改善混凝土抗蚀增强的效果及机理[J].硅酸盐通报ꎬ2017ꎬ36(S1):229 ̄234.[11]㊀ZhangMꎬChenJꎬLvYꎬetal.Studyontheexpansionofconcreteunderattackofsulfateandsulfate ̄chlorideions[J].Construction&BuildingMaterialsꎬ2013ꎬ39(1):26 ̄32.[12]㊀SadatMRꎬBringuierSꎬAsaduzzamanAꎬetal.Amoleculardynamicsstudyoftheroleofmolecularwateronthestructureandmechanicsofamorphousgeopolymerbinders[J].JournalofChemicalPhysicsꎬ2016ꎬ145(13):134706.[13]㊀BonnaudPꎬJiQꎬCoasneBꎬetal.Thermodynamicsofwaterconfinedinporouscalcium ̄silicate ̄hydrates[J].Langmuirꎬ2012ꎬ28(31):11422 ̄11432.[14]㊀AndersonMPꎬGrestGSꎬSrolovitzDJ.Computersimulationofnormalgraingrowthinthreedimensions[J].PhilosophicalMagazineBPhysicsofCondensedMatterꎬ1989ꎬ59(3):293 ̄329.[15]㊀CyganRTꎬLiangJJꎬKalinichevAG.Molecularmodelsofhydroxideꎬoxyhydroxideꎬandclayphasesandthedevelopmentofageneralforcefield[J].The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Bꎬ2004ꎬ108(4):1255 ̄1266.[16]㊀ZhangPꎬHouDꎬLiuQꎬetal.Waterandchlorideionsmigrationinporouscementitiousmaterials:anexperimentalandmoleculardynamicsinvestigation[J].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ꎬ2017ꎬ102:161 ̄174.[17]㊀HouDꎬLiTꎬWangP.MoleculardynamicsstudyonthestructureanddynamicsofNaClsolutiontransportinthenanometerchannelofCASHgel[J].ACSSustainableChemistry&Engineeringꎬ2018ꎬ6(7):9498 ̄9509.[18]㊀HouDSꎬLIZJ.Moleculardynamicsstudyofwaterandionstransportinnano ̄poreoflayeredstructure:acasestudyoftobermorite[J].Microporous&MesoporousMaterialsꎬ2014ꎬ195(9):9 ̄20.[19]㊀PlimptonSꎬCrozierPꎬThompsonA.LAMMPS ̄large ̄scaleatomic/molecularmassivelyparallelsimulator[J].SandiaNationalLaboratoriesꎬ2007ꎬ18:43 ̄49.[20]㊀AtkinsonAꎬNickersonAK.Thediffusionofionsthroughwater ̄saturatedcement[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ꎬ1984ꎬ19(9):3068 ̄3078. [21]㊀ZhangYꎬWanXꎬHouDꎬetal.Theeffectofmechanicalloadontransportpropertyandporestructureofalkali ̄activatedslagconcrete[J].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ꎬ2018ꎬ189:397 ̄408.[22]㊀贾玉婷ꎬ赵铁军ꎬ侯东帅ꎬ等.非饱和及饱和状态下水化硅酸钙孔道中水分和离子传输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硅酸盐通报ꎬ2019ꎬ38(3):615 ̄621.[23]㊀El ̄EswedBI.Solidificationversusadsorptionforimmobilizationofpollutantsingeopolymericmaterials:areview[J].Solidificationꎬ2018ꎬ5:78 ̄110.。
生态胶凝材料研究进展与展望
生态胶凝材料研究进展与展望【摘要】生态胶凝材料是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具有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和减少污染的特点。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章首先介绍了胶凝材料的重要性,定义了生态胶凝材料,并阐明了本文的目的。
接着分析了生态胶凝材料的特点、研究现状和应用领域。
探讨了生态胶凝材料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强调了生态胶凝材料的发展前景和重要性,提出了推广和应用生态胶凝材料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促进生态胶凝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生态胶凝材料、研究进展、展望、胶凝材料、生态、特点、现状、应用领域、挑战、发展前景、推广、重要性。
1. 引言1.1 胶凝材料的重要性胶凝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其在混凝土、粘土、石灰等材料中起着连接和固化作用。
胶凝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构建物,比如桥梁、道路、楼房等。
胶凝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除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胶凝材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胶凝材料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生态胶凝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发展生态胶凝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建筑工程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2 生态胶凝材料的定义生态胶凝材料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具有较小影响,并且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的新型材料。
它们通常是由天然可再生资源或废弃物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生态胶凝材料在制备过程中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胶凝材料相比,生态胶凝材料具有更低的能耗、更少的排放、更高的耐久性和更好的性能,是未来建筑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地聚物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及应用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9-6825(2015)17-0088-03地聚物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及应用研究进展★收稿日期:2015-04-08 ★:宁夏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BQD2012005)作者简介:王书锐(1993-),男,在读本科生王书锐(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摘 要: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对地聚物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制备方法、应用进展、应用意义进行了总结,通过比较地聚物混凝土与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的特点,说明了其在新世纪、新要求下应运而生的原因,认为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在当今社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地聚物,混凝土,聚合机理,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U528.41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地质聚合物(Geopolymer ,简称地聚物)是一种新型环保无机胶凝材料。
地聚物最早由法国科学家Davidovits [1,2]于1978年提出,Davidovits 指出在碱性环境下能够用硅铝与地质原材料或者是副产品(如粉煤灰)来生产粘合剂。
由于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种聚合反应,因此Davidovits 将这种粘合剂称为地质聚合物。
地聚物是无机聚合物中的一种,由于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且可消耗一定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所以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水泥替代品[3]。
1 地聚物的主要特点及性能1.1 主要特点地聚物不存在硅酸钙的水化反应,其最终产物为类沸石相[4],而沸石是一种具有骨架结构的材料。
沸石材料可以用于核工业中来吸附和固存有毒有害的化学气体等,而普通的硅酸盐混凝土并不具备上述的特点,这也是地聚物混凝土区别于普通混凝土的一大优点。
总之,地聚物兼有有机高聚物、陶瓷、水泥的特点[4],地聚物混凝土也有独特的材料及力学性能。
1.2 理化性能1)物理性能。
由于地聚物的类沸石相,使得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也有很好的耐高温的性能。
2)化学性能。
地聚物的聚合度很高,同时具有很强的固定金属离子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聚 合 物 胶 凝 材 料 的研 究 进 展
马腾 博 ,杨 旭 彤 ,张小会 ,宫 瑞娟 ,肖周杰
( 西北工 业大学理学 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2) 摘 要 :从 地 聚 合 物 的 定 义 、 制 备 、 改 性 、 应 用 等 多 个 方 面 阐 述 了 这 种 新 型 胶 凝 材 料 近 些 年 的 发 展 历 程 , 从 多 个 视 角 对 地 聚 合 物 发 展 做 了 阐 述 与 总 结 , 指 出 其 正 在 向 环 保 型 、 功 能 型 、 专 用 型 方 向发 展 ,具 有 广 阔 的 应 用 前 景 。 关键 词 :地 聚合 物 ;胶 凝 材 料 ;研 究 进展
对于 地 聚 合 物的 定 义,国 内 外至 今 没 有
专 业 领 域 有 不 同 的 叫 法 , 如 陶 瓷 材 料 工 作 者 依 据 地 聚 合 物 在 聚 合 过 程 中 是 在 电 解 质 中 进 行 的 而 称 其 为 “电 解 陶 瓷 ” , 考 虑 其 不 像 普 通 陶 瓷 和 精 细 陶 瓷 那 样 需 要 高 温 烧 结 而 又 称 其 为 “低 温 免 烧 陶 瓷 ” 等 ; 有 学 者 将 其 称 为 无 机 聚 合 物 , 但 是 有 研 究 将 一 些 有 机 矿 物 也 纳 入 地 聚合 物 的 范 畴 ,如Y e n T . K . 和 他 的 团
A 1 ) l l E + l 0 N 蕞 键 l
综 述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0 4 — 1 4 作 者 简 介 : 马腾 博 ( 1 9 9 5 一 ) , 男 ,本 科 在 读 , 高分 子 材 料 与 工程 专 业 。E - m a i 1 :x b g d m t b @ 1 6 3 . t o m 。 基 金 项 目: 国家 大 学 生 创 新 项 目 ( 2 0 1 5 1 0 6 9 9 1 9 8 )资助 。
2 制 备 方 法
2 . 1 原 料
地 聚 合 物 的 原 料 来 源 极 为 丰 富 , 常 见 的 有 粉 煤 灰 、 矿 渣 等 , 如 墨 尔 本 大 学 的v a n D e v e n t e r 研 究 组 研 究 方 向 之 一 是 粉 煤 灰 基 地 聚 合 物 在 碱 性 环 境 中 的 结 构 演 变 , 日 本 三 重 大 学 研 究 的 超 细 粉 煤 灰 制 备 高 强 无 机 聚 合 物 , 台 北 科 技 大 学 研 究 的 各 种 废 弃 物 制 成 无 机 聚 合 物 及 其 特 性 ;刘 峥 等 研 究 出 一 种 硅 藻 土 地 聚 合 物 胶 凝 材 料 的 制 各 方 法 , 以硅 藻 土 和 粉 煤 灰 为 原 料 制 备 地 聚 合 物 ; 李 琴 等 提 供 了 一 种 陶 瓷 基 地 聚 合 物 的 制 备 方 法 , 以 废 陶 瓷 为 原 料 制 备 地 聚 合 物 , 同 时 还 提 供 了 一 种 以 废 玻 璃 为 原 料 制 备 高 强 度 地 聚 合 物 的 方 法 ; 张 一 敏 等 ” 研 究 了 一 种 以 石 煤 提 钒 尾 矿 为主 要 原料 的地 聚合 物 制备 方法 。 总之 ,地聚合物 的基础材料 十分广 泛 , 如 偏 高 岭 土 、火 山灰 、天 然 沸 石 以及 尾 矿 、 粉 煤 灰 等 各 种 工 业 废 渣 , 有 低 污 染 、 低 成 本 的 巨 大 优 势 , 显 示 了 绿 色 环 保 和 经 济 的 未 来 应 用 前景 。 2 . 2 制 备 与成 型 工 艺 自 地 聚 合 物 的 概 念 提 出 以 来 , 其 制 备 与 成 型工 艺 的探 索 与优 化 就 从没 有 停止 过 。 D a v i d 0 v i t s 研 究 组 研 究 了 用 压 力 法 制 各 地 聚 合 物 , 贾 屹 海 对 粉 煤 灰 基 地 聚 合 物 的 制 备 工 艺 进 行 了 优 化 。 何 培 刚 给 出 了 一 种 改 性 地 聚 合 物 的 制 各 工 艺 。越 来 越 多 的 研 究 使 得 地 聚 合 物 的制 备 工 艺 迅 速 发 展 , 无 一 例 外 的 , 研 究 者 们 都 注 意 到 了 养 护 温 度 是 影 响 地 聚合物 性 能 的重要 因素之 一 。 W i l l i a m D . A . ‘ R i C k a r d 等 研 究 了 温 度 因 素 对 地 聚 合 物 微 观 结 构 的 影 响 , 提 出 了 热 影 响粉 煤 灰 基 地 聚合 物 微 观 结构 的机 理 。 白 二 雷 等 重 点 探 究 了 温 度 对 地 聚 合 物 胶 凝 体 系 激 发 特 性 的 影 响 , 指 出 : 矿 渣 粉 煤 灰 凝 胶 体 系 的 早 期 强 度 较 高 , 抗 折 强 度 、 压 缩 强 度 随 养 护 温 度 的 变 化 趋 势 一 致 , 都 是 随 温 度 的 升 高 先 增 大 后 减 小 ,极 值 都 出 现 在 6 0 ℃左
【 )
M: 碱性 阳离子 L i ’ 、 N a 、 K 、 C s . ’ 、 C a 、 B a “、 N H ’ 或H 3 O’ 等
图1 未 完全 反应 的铝硅酸 盐地 聚合 物的 空间结构 模型 示意 圈
Fi g. 1 Mo de l f or s pa t i al s t r u c t ur e o f i nc o m pl e t e l y r ea c t e d al um i no s i l i c a t e ge opo l ym e r
● 疆 1 概 p o l y m e r ) , 又 称为 矿聚
_ 篆 嚣 袭 翕 栗 篙
藿 鐾 曩 莫 磊 葶 尸 袅 奎 盘
聚 合 物 是 主 要 从 铝 硅 酸 盐 或 者 工 业 副 产 品 或 废 物 所 获 得 的 碱 激 发 水 泥 ” 。 而 D a v i d o v i t s 指出: “ 地 聚 合 物 指 采 用 天 然 矿 物或固体废弃物及人工硅铝化合物为原料 , 制 备 的 硅 氧 四 面 体 与 铝 氧 四 面 体 三 维 网 络 聚 合凝 胶体 ” ( 见 图1 ) 。
・
0 9 0 ・
现 在 , 多 数 学 者 普 遍 认 可 的 地 聚 合 物 实 际 上 是 一 类 新 型 碱 激 发 水 泥 或 碱 激 发 胶 凝 材 料 。 本 文 沿 用 这 一 主 流 观 点 , 并 认 为 , 有 机 一 矿 物 地 聚 合 物 也 属 于 地 聚 合 物 研 究 的 范 畴。
_
i
中 图分 类号: T Q 4 3 7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1 — 5 9 2 2 ( 2 0 1 5 ) 1 0 - 0 0 9 0 - 0 4
队 关 于 油 母 质 地 聚 合 物 的 研 究 , 所 以本 文 中还是 称其 为 地聚 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