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ppt9
合集下载
第9章-热力学1xue
大爆炸后的宇宙温度 实验室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 太阳中心的温度 太阳表面的温度 地球中心的温度 水的三相点温度 微波背景辐射温度 实验室能够达到的最低温度 激光致冷) (激光致冷)
9-1-2 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
平衡态:一个孤立系统, 平衡态:一个孤立系统,其宏观性质在经过 充分长的时间后保持不变( 充分长的时间后保持不变(即其状态参量不 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两热力学系统相互接触,而与外界没有热量交 两热力学系统相互接触, 当经过了足够长的时间后, 换,当经过了足够长的时间后,它们的冷热程度不 再发生变化,则我们称两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再发生变化,则我们称两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热平衡 热力学第零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 达到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彼此也处于热平衡。 达到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彼此也处于热平衡。
当代科学实验里能产生的最高温度是10 ,最低温度是2× 当代科学实验里能产生的最高温度是 8K,最低温度是 ×10-8K, 上下跨越了16个数量级 个数量级。 上下跨越了 个数量级。
热学的研究方法: 热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法 宏观法 最基本的实验规律→逻辑推理(运用数学 运用数学) 称为热力学。 最基本的实验规律→逻辑推理 运用数学 ------称为热力学。 称为热力学 优点:可靠、普遍。 缺点:未揭示微观本质。 缺点:未揭示微观本质。 优点:可靠、普遍。 2.微观法 微观法. 微观法 物质的微观结构 + 统计方法 ------称为统计力学 称为统计力学 其初级理论称为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 其初级理论称为气体分子运动论 气体动理论 优点:揭示了热现象的微观本质。 缺点:可靠性、 遍性差。 优点:揭示了热现象的微观本质。 缺点:可靠性、普 遍性差。 在热学研究中宏观法与微观法相辅相成。 在热学研究中宏观法与微观法相辅相成。
热学课件9-2-6 雷德利克-邝气体的临界系数
由表 1 和表 2 可以看 出,雷德利克-邝气体 的临界系数(=3),明 显要比范德瓦耳斯气体 的临界系数(=8/3)更 加接近于实际情况。
由此可见,在描述 真实气体的状态和行 为时,雷德利克-邝 方程往往会比范德瓦 耳斯方程的近似程度 更好、更精确。
雷德利克- 邝气体的 临界系数
在推导雷德利克-邝气
体的临界参量的公式时,
曾经得到其临界压强 pc、 临界热力学温度Tc、临界 摩尔体积 vc之间满足以下 关系式
RTc/pc=3vc.
(1)
根据手册中一些气 体临界参量的数据所 求得的这些气体实际 上的临界系数,则如 表1和表2所示。[2]
[2] Yaws C. L. Chemical Properties Handbook. 化合物性质手册. 北 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北京公司,1999. 25~ 2 H2 He Kc 1.59 3.18 3.28 3.31
气体 Ne CO N2 Ar Kc 3.33 3.39 3.42 3.44
表2 气体的临界系数(下)
气体 O2 CH4 Kr UF6 Kc 3.47 3.47 3.47 3.61
气体 CO2 C6H6 NO H2O Kc 3.65 3.69 4.00 4.37
热学PPT课件
(2) Plato: The fire is a kind of athletic manifestation
▪ At the beginning of 18 centuries, has the caloric theory says
The middle of 18 centuries,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The conservation law of energy;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Concerning the thermal process is irreversible.
3
Thermal physics investigate is a system that constituted by a large numbers of particles.
For example: one mole of material includes 6.02 1023 molecules, supposing a superman
4
thermal physics has two different kinds of describe methods: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From observe and experiment summary come out with the thermal phenomenon regulation, constitute macroscopic theories of the thermal phenomenal, be called the thermodynamics. Statistical physics is the microscopic method to thermal physics.
(2024年)热学ppt课件共21文档
热电联产技术原理
解释热电联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即同时产生热能和电能的过程。
2024/3/26
热电联产系统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的热电联产系统,如燃气轮机热电联产、内燃机热电 联产等。
应用前景
分析热电联产技术的应用前景,如在分布式能源、工业余热利用等 领域的应用潜力。
27
热学实验方法与技
06
巧
2024/3/26
热力学循环与效率
04
计算
2024/3/26
18
卡诺循环原理及效率计算
卡诺循环基本原理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 绝热过程组成的可逆循 环。
2024/3/26
效率计算公式
η=1-T2/T1,其中T1和 T2分别为高温热源和低 温热源的温度。
应用实例
热机、制冷机等热力学 系统的理想循环。
19
斯特林循环特点及应用
2024/3/26
12
物质热性质与变化
03
规律
2024/3/26
13
物质比热容及其影响因素
1 2
比热容定义
单位质量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
影响因素
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
3
比热容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物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类型对比热容有影响。
2024/3/26
14
相变潜热和汽化潜热概念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非稳态 法测导热系数
2024/3/26
30
物质热性质测定实验方法
热性质参数
比热容、热导率、热扩散率等
测量方法
量热器法、激光闪射法、热线法 等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
析
线性拟合、非线性拟合、误差传 递等
2024/3/26
解释热电联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即同时产生热能和电能的过程。
2024/3/26
热电联产系统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的热电联产系统,如燃气轮机热电联产、内燃机热电 联产等。
应用前景
分析热电联产技术的应用前景,如在分布式能源、工业余热利用等 领域的应用潜力。
27
热学实验方法与技
06
巧
2024/3/26
热力学循环与效率
04
计算
2024/3/26
18
卡诺循环原理及效率计算
卡诺循环基本原理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 绝热过程组成的可逆循 环。
2024/3/26
效率计算公式
η=1-T2/T1,其中T1和 T2分别为高温热源和低 温热源的温度。
应用实例
热机、制冷机等热力学 系统的理想循环。
19
斯特林循环特点及应用
2024/3/26
12
物质热性质与变化
03
规律
2024/3/26
13
物质比热容及其影响因素
1 2
比热容定义
单位质量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
影响因素
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
3
比热容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物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类型对比热容有影响。
2024/3/26
14
相变潜热和汽化潜热概念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非稳态 法测导热系数
2024/3/26
30
物质热性质测定实验方法
热性质参数
比热容、热导率、热扩散率等
测量方法
量热器法、激光闪射法、热线法 等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
析
线性拟合、非线性拟合、误差传 递等
2024/3/26
(完整PPT)传热学
因此,温度场内任一点的温度为该点位置和时 间的函数,即:
t f ( x, y, z, )
考虑时 间因素
考虑空 间因素
不稳定温度场
t 0 加热
t 0 冷却
稳定温度场 t 0
一维温度场 二维温度场 三维温度场
t f (x, ) t f (x, y, ) t f (x, y, z, )
– 另一种观点认为其导热机理类似于非导电固体, 即主要依靠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 动,只是振动的平衡位置间歇地发生移动。
• 总的来说,关于导热过程的微观机理,目前 仍不很清楚。
• 本章只讨论导热现象的宏观规律。
【热对流(对流)】
(1)定义:由于流体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
热量传递过程。 如炉墙外表面向大气散热;
背景问题:
(1)冬天,木凳与铁凳温度一样,但人们坐在铁凳 上比作在木凳上感到冷得多,这是问什么?
(2)一杯热牛奶,放在水里比摆在桌子上冷得快, 这又是为什么?
人体热量向凳子传递,由于铁比木头传热速 率快得多,使人体表面散热快,而体内向体
表补充热量又跟不上,所以感觉凉。 同是固体,材质不同则传热快慢不同。
(2)特点:
炉内高温气体与被加热物 料或炉墙内衬间的换热
✓热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中。
✓流体各部分间产生相对位移
【热对流(对流)】
(3)产生对流的原因 ➢ 由于流体内部温度不同形成密度的差异,在浮力的
作用下产生流体质点的相对位移,使轻者上浮,重 者下沉,称为自然对流; ➢ 由于泵、风机或搅拌等外力作用而引起的质点强制 运动,称为强制对流。
• 传热的特点:传热发生在有温度差的地方,并 且总是自发地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t f ( x, y, z, )
考虑时 间因素
考虑空 间因素
不稳定温度场
t 0 加热
t 0 冷却
稳定温度场 t 0
一维温度场 二维温度场 三维温度场
t f (x, ) t f (x, y, ) t f (x, y, z, )
– 另一种观点认为其导热机理类似于非导电固体, 即主要依靠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 动,只是振动的平衡位置间歇地发生移动。
• 总的来说,关于导热过程的微观机理,目前 仍不很清楚。
• 本章只讨论导热现象的宏观规律。
【热对流(对流)】
(1)定义:由于流体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
热量传递过程。 如炉墙外表面向大气散热;
背景问题:
(1)冬天,木凳与铁凳温度一样,但人们坐在铁凳 上比作在木凳上感到冷得多,这是问什么?
(2)一杯热牛奶,放在水里比摆在桌子上冷得快, 这又是为什么?
人体热量向凳子传递,由于铁比木头传热速 率快得多,使人体表面散热快,而体内向体
表补充热量又跟不上,所以感觉凉。 同是固体,材质不同则传热快慢不同。
(2)特点:
炉内高温气体与被加热物 料或炉墙内衬间的换热
✓热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中。
✓流体各部分间产生相对位移
【热对流(对流)】
(3)产生对流的原因 ➢ 由于流体内部温度不同形成密度的差异,在浮力的
作用下产生流体质点的相对位移,使轻者上浮,重 者下沉,称为自然对流; ➢ 由于泵、风机或搅拌等外力作用而引起的质点强制 运动,称为强制对流。
• 传热的特点:传热发生在有温度差的地方,并 且总是自发地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初中物理《热学》(共51张) PPT课件 图文
B.0℃
C.-40℃
D.略高于-40℃
能力提升:
1.一体温计的示数为38 ℃,如果不甩直接测正常人, 读数为 ;直38接℃去测体温为39.5 ℃的病人,示数 为 。 39.5 ℃
2.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 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C
A.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B.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低,两温度计示数相同
热学-----热和能
一、物态变化 二、内能计算
第一部分 物态变化
一、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的定义:是表示_冷__热__程__度___的物理量。
练习: ⑴ 物体越热,温度越高;温度越高的物体越热( )。
⑵ 0℃的冰比0℃的水冷 ( )×。
⑶ 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_____℃ 。
2、 摄氏温度单位的规定:
3、关于固体的熔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熔化过程一定要吸热; B.晶体吸热时温度一定达到熔点才开始熔化; C.熔化是凝固相反的过程; D.固体熔化时,温度总保持不变。
4、把一小块正在熔化的冰,投人到一大桶0℃的水中, 则( D)
A.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 B.冰全部熔化成水; 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 D.冰和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5、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和0℃的水来冷藏食物,冰___ 的效果好。原因是 冰熔化时要吸。大量的热
6、对某物质加热时间与温度的表格如下:
时间
(mi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温度 (℃)
76 77
78
热力学统计物理-统计热力学课件第九章
d
dt t i
[ q i q& i p i p & i]
2020/4/4
7
考虑相空间中一个固定的体积元:
d d q 1Ld qfd p 1Ld pf
体积元边界: qi,qidqi;pi,pidpi i1,2,L, f
t时刻代表点数: t+dt时刻代表点数: 增加代表点数:
d
( dt)d
t dtd t
间中运动,其邻域的代表点密度是不随时间改变的常数。
2020/4/4
11
•表达式交换 t t 保持不变,说明刘维尔定理是可逆的。
•刘维尔定理完全是力学规律的结果,其中并未引入任何统 计的概念。
2020/4/4
12
§9.2 微正则系综
统计物理学研究系统在给定宏观条件下的宏观性质. 这就 是说,所研究的系统是处在某种宏观条件之下的,如果研究的 是一个孤立系统,给定的宏观条件就是系统具有确定的粒子
s (t) 1
s
2020/4/4
16
B(t) s(t)Bs
s
上式给出了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是在系综理论中求 宏观量的基本公式。而确定系综分布函数是系综理论的根本 问题。
二、平衡状态的孤立系统经典及量子分布
1.微正则分布
平衡孤立系统的能量具有确定值,能量在 EEE范围内。
B (t)B (q ,p )(q ,p ,t)d
热力学中类似的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条件:
US11
N1,V1
US22
N2,V2
比较可得:
1 kT
Skln
S U
N ,V
1 T
——熵与微观状态数的关系—玻耳兹曼关系。
•不仅适用于近独立粒子系统,也适用于粒子间存在相互
热学课件 ppt
5
1.1.2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rmal physics
In the ancient Greece:(500 B.C.) (1) Pythagoras: The fire is an independent and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nature (same with “five elements say”) (2) Plato: The fire is a kind of athletic manifest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18 centuries, has the caloric theory says The middle of 18 centuries,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The conservation law of energy;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Concerning the thermal process is irreversible. 19 centuries,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heat is performance that molecule sport.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statistics mechanics ( apply to thermal radiation) quantum, development 6 quantum mechanics at 1926.
16
1.3.2 The zeroth law of thermodynamics
Such as the graph, two thermodynamics system 1,2 be placed in their equilibrium state( X, Y) and( X`, Y`) each at first. 绝热板:adiabatic wall 导热板:conducting wall
1.1.2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rmal physics
In the ancient Greece:(500 B.C.) (1) Pythagoras: The fire is an independent and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nature (same with “five elements say”) (2) Plato: The fire is a kind of athletic manifest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18 centuries, has the caloric theory says The middle of 18 centuries,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The conservation law of energy;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Concerning the thermal process is irreversible. 19 centuries,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heat is performance that molecule sport.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statistics mechanics ( apply to thermal radiation) quantum, development 6 quantum mechanics at 1926.
16
1.3.2 The zeroth law of thermodynamics
Such as the graph, two thermodynamics system 1,2 be placed in their equilibrium state( X, Y) and( X`, Y`) each at first. 绝热板:adiabatic wall 导热板:conducting wall
第9章-热力学
T
Qp 7R
T0
500 7 8.31
273
K
281.6 K
V V0T 44.8103 291.6 m3 0.046 m3
T0
273
例2 一定量旳理想气体,由物态a经b到达c(图中
abc为一直线)。求此过程中:
(1)气体对外做旳功;
(2)气体内能旳增量; (3)气体吸收旳热量。
p/atm
外界:系统以外与系统有着相互作用旳环境
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任何能量和物质互换旳 热力学系统。 封闭系统: 与外界只有能量互换而没有物质互换 旳系统。
物态参量:描述热力学系统物态旳物理量。 描述气体旳物态参量:压强、体积和温度
压强(p):垂直作用在单位容器壁面积上 旳气体压力。
国际单位制单位: 帕斯卡(1 Pa =1 N/m2) 1原则大气压 = 1.01325×105(Pa)
T
T0 M T0
令:
R p0Vmol 8.31 J mol1 K1 T0
R 称为“摩尔气体常量 ”
代入: pV p0V0 m p0Vmol
T
T0 M T0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pV m RT M
分子质量为 m0,气体分子数为N,分子数密度 n。
阿伏伽德罗常量
NA 6.022 1023 mol1
O VA
dV
VB V
结论:系统所做旳功在数值上等于p-V 图上过程曲
线下列旳面积。
(2)准静态过程中热量旳计算
热容量:物体温度升高1 K 所需要吸收旳热量。
C dQ dT
单位: J K1
比热:单位质量旳物质热容量。
c 1 dQ m dT
单位: J K 1 kg 1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有足够时间恢复新平衡 准静态过程
精选ppt课1件82021
18
准平衡过程的实质
温差
温差
压差
压差
平衡点1
平衡点2
平衡点3
不平衡
不平衡
压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p (p e x F A )t 0或 p 者 p e x F A t
温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T ( T T e) x 0 或 tT T e 者 xt
• 边界:
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线)。
6
精选ppt课件2021
6
三、热力系分类
1、 按系统与外界质量交换 闭口系(控制质量CM) —没有质量越过边界
开口系(控制体积CV) —通过边界与外界有质量交换
7
精选ppt课件2021
7
2. 按能量交换
绝热系— 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孤立系— 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质能交换。
精选ppt课1件72021
17
1-5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准平衡过程的定义
若过程进行得相对缓慢,工质在平衡被破坏后 自动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即所谓弛豫时间又很 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致 显著偏离平衡状态,那么这样的过程就叫做准平 衡过程。
破坏平衡所需时间
恢复平衡所需时间
(外部作用时间) >> (驰豫时间)
平衡的本质:
不存在不平衡势差,即同时处于热平衡、力 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精选ppt课1件52021
15
平衡与稳定
稳定: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稳定但存在不平衡势差 去掉外界影响,则状态 变化
稳定不一定平衡,但平衡一定稳定
精选ppt课1件62021
16
化学热力学全PPT课件
第44页/共123页
1.3 焓
1 定容热QV
若系统的变化是在等容下进行的,则dV=0, W = -PdV =0,
V 0
U Q +W
QV U
说明:U是状态函数(其微小变化用dU来表示) ,
而Qv是过程量(其微小变化用δ来表示) 。它们在 恒容、不作非体积功的过程时仅仅只是在数值上是 相等的。
第45页/共123页
U UB UA
第36页/共123页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 由实验论证,热、功、内能三者的关系
例1:把100克0℃水放在一绝热套中,内有电阻丝。
水和电阻丝为系统,绝热箱和电池为环境。
第37页/共123页
H2O(l,0℃) 始态A
H2O(l,50℃) 终态B
U1 UB U A W1
”
功(W): 除热量之外,系统与环境交换
的其他能量。 功的符号:
环境对系统做功 W > 0,“+” 系统对环境做功 W < 0,“-”
第20页/共123页
W = We + Wf
总功
膨胀功、 体积功
(Expansion Work)
非膨胀功、 非体积功
(work except expansion work)
第15页/共123页
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的关系
➢ 每单位广度性质即强度性质
V / n = Vm
Cp / n = Cp, m
➢ 广度性质÷广度性质 = 强度性质
m/V=ρ
➢ 广度性质×强度性质 = 广度性质
第16页/共123页
2 状态与状态函数
状态: 系统的一系列物理量的总和,系统性质的综合表现。
1.3 焓
1 定容热QV
若系统的变化是在等容下进行的,则dV=0, W = -PdV =0,
V 0
U Q +W
QV U
说明:U是状态函数(其微小变化用dU来表示) ,
而Qv是过程量(其微小变化用δ来表示) 。它们在 恒容、不作非体积功的过程时仅仅只是在数值上是 相等的。
第45页/共123页
U UB UA
第36页/共123页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 由实验论证,热、功、内能三者的关系
例1:把100克0℃水放在一绝热套中,内有电阻丝。
水和电阻丝为系统,绝热箱和电池为环境。
第37页/共123页
H2O(l,0℃) 始态A
H2O(l,50℃) 终态B
U1 UB U A W1
”
功(W): 除热量之外,系统与环境交换
的其他能量。 功的符号:
环境对系统做功 W > 0,“+” 系统对环境做功 W < 0,“-”
第20页/共123页
W = We + Wf
总功
膨胀功、 体积功
(Expansion Work)
非膨胀功、 非体积功
(work except expansion work)
第15页/共123页
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的关系
➢ 每单位广度性质即强度性质
V / n = Vm
Cp / n = Cp, m
➢ 广度性质÷广度性质 = 强度性质
m/V=ρ
➢ 广度性质×强度性质 = 广度性质
第16页/共123页
2 状态与状态函数
状态: 系统的一系列物理量的总和,系统性质的综合表现。
工程热力学-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h4 h3 - hT (h3 - h4s )
实际循环的内部净功:
w' net
=
wT'
-
w
' c
=
hT (h3 -
h4s ) -
1 hc ,s
(h2s
-
h1 )
实际循环的吸热量:
q1' = h3 -
h2 = h3 -
h1 -
1 hc ,s
(h2s
-
h1 )
实际循环的内部热效率:
hi
=
w' net q1'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燃烧室火焰筒
c) ,i 但有极值 提高循环最高温度和提高增压比。
9–8 提高燃气轮机装置热效率的热力学措施
一、回热 利用排气的热量来加热压缩后的空气
T
3
若使T4 如果T4>T2
p4 不可能
预热空气,回热
2
4
1 s
T4 在500oC以上
极限情况下: 压缩后的空气加热 T5 T4
9-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1-2:绝热压缩过程;2-3:定容吸热过程; 3-4:定压吸热过程;4-5:绝热膨胀过程; 5-1:定容放热过程;
图9-2 定压燃烧柴油机示功图
边燃烧边膨胀: 压力保持不变 定压吸热过程
图9-3 定容燃烧汽油机示功图
定容吸热过程
9-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一、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e) 汽油机压缩的是燃料和 空气混合物,因此压比大 多在5~12;而柴油机压缩 的仅空气,因此压比可达 14~20
9-4 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热力学比较
一、压缩比相同、吸热量相同时的比较 压缩比相同,1-2重合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做饭: 化学能→热能 摩擦生热:机械能→热能 电炉: 电能→热能 电灯: 电能→光能 迈尔(Mayer) :1842 年提出了热—功转化 原理,提出了转化的数值关系: 1 卡(Cal)=4.184 焦耳(J)
26
§9.3 热容量(heat capacity)
一. 热容(量)
定义系统温度升高1度(K)所吸收的热量为系统的
p=恒量
1 2
等压线
2
i C p R R -----定压摩尔热容 2
16
Summary
E
等容 等压 等温
iR T 2
A
Q
0
RT
CV T
pV2 V1
C p T
0
V2 m RT ln M V 1
17
Exe.9.2,p255 压强为 1.013105 Pa 时,1mol的水
E Q A
,
▲
热量(heat) 我们已经有了内能的定义,由此可以进一步
通过内能的变化来定义热量。 考虑一个只传热不作功的过程: E1 Q E2
外界不作功 系统
dQ Q
(E2 E1) 定义热量: Q 不作功
Q > 0 系统吸热, Q < 0 系统放热 有了功、热量和内能的度量,就可由实验给 出热力学第一定律了。
1
§9.1 准静态过程(quasi-static process)
热力学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 , 称为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 过程进行的任一时刻系统的状态 并非 ?是平衡态。 始平衡态 一系列非 平衡态
末平衡态
热力学中,为能利用平衡态的性质,引入 准静态过程的概念。
2
平衡即不变
过程即变化
①等容过程 isochoric process V=Con. p A=0 V 2
QV E
A
V1
pdV
2
iR T2 T1 2
1
V
14
②等温过程 isothermal process T=con. RT 1 Q E A
p
p-V图上描点---双曲线
V
V
p
V1
V V+d V V2 V
8
dA F dr pSdl pdV =阴影条面积
*.气体膨胀所做的功:
V2
A
V1
pdV
过程线下 整块面积
F pS
dl
与过程有关--功是过程量
A>0系统对外界做功; A<0外界对系统做功。
压缩?
p 1
p
o
V1
dA
A
2
9
dV V2
V
9.3 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过程无限缓慢 tardiness
F
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过渡时 间transition time,即弛 豫时间relaxation time, 约 10 -3 秒 ,如果实际压 缩一次所用时间为 1 秒, 就可以说 是准静态过程。
外界压强总比系统压强大一小量 △P , 就可以 缓慢压缩 compress tardily。
热容量,即: C d Q
dT
i v RdT dQ 2 定体热容量 CV ( ) (体积不变) V dT dT
定压热容量
iR R dT dQ 2 Cp ( ) p dT dT
(压强不变)
30
一摩尔物质温度升高1度(K)所吸收的热量叫
摩尔热容量, 即:
3.75 104 ( J )
Q L 4.06104 J
水内能的增加:E Q A 4.06 104 3.05 103 But,Δ T=0 ,Δ p=0
18
Ex.9.3 已知acb过程A=356J,Q=560J 1.在adb过程中对外做功A=220J,吸热? 2.由ba返回a,外界对它做功A=282J,Q=?
5 3
a b:
A=0
ΔEab=Qab=νCmvΔT
= ν(5/2)R(Tb-Ta)
P (atm) 3 2 1
c’c
b
b ‘
a V
=(5/2)(PbVa-PaVa)=1246(J)
b c:
ΔEbc=νCmvΔT= ν(5/2)R( Nhomakorabeac-Tb)
= -ν(5/2)R(1/2)Tb=-(5/4)PbVb=-935(J21 )
p
等温线
dA AdV V2
1
2
V
1
2
dA pdV
V1
V2
V2
V1
RT
V
dV
o V 1
E=0
V2 A RT ln V1
p1 p1 vRT ln p1V1 ln Q T p2 p2
15
③等压过程 isobaric process p=const p Q E A A pV2 V1 RT2 T1 A o iR V V V ΔE T2 T1 2 i Qp= A + E R R T2 T1 C p T2 T1
改变系统状态的方法:1.作功
2.传热
6
因为状态图 diagram 中任何一点 point 都表示系统的 一个平衡态 equilibrium state,故准静态quasi-static state 过程可以用系统的状态图,如P-V图(或P-T图, V-T图)中一条曲线表示,反之亦如此。Vice versa
7 Qbc Cmp T R(Tc Tb ) 1309 ( J ) 2
Abc Pb (Vc Va ) 374( J ) [ Abc Qbc Ebc 374( J )]
全过程: P (atm) 3 2
c’c
b
A 374( J ) E 1246 935 311 (J ) Q 1246 1309 63( J )
11
*.热力学第一定律
改变系统状态的方法:1.作功 2.传热
Q E A
符号规定: Q > 0 系统吸热或( 向系统供热) A> 0 系统对外界作功 E > 0 系统内能增加 用于求不同过程的Q, ΔE, A 单位:J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 Q
E A
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系 统内能的 增量和系统对外界作功之和。
(heat,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传热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 通过温度差 传递的能量叫热量, 它用 Q 表示。 传热的微观本质是: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量
碰撞
从高温向低温物体的传递
E2
一般情况
E1
A Q
实验表明,有:
Q (E2 E1 ) A E A — 热力学第一定律 A(= A, ) > 0 系统对外正作功,Q > 0 系统吸热 10
1 dQ Cm ( ) dT
定体摩尔热容量 CV , m 定压摩尔热容量
C p,
m
——摩尔数
i v RdT 1 dQ i 2 ( )V R dT dT 2
iR R dT 1 dQ iR 2 ( )p R dT vdT 2 31
Eab ' Cmv (Tb' Ta ) 311 (J ) [Eab ' Qab ' Aab ' 311 ( J )]
23
b' c ' :
Qb 'c ' Eb 'c '
Ab'c' 0
P (atm) 3 2 1
c’c
b
5 R (Tc ' Tb ' ) 2
5 ( Pc 'Vc ' Pb 'Vb ' ) 623( J ) 2
全过程:
b ‘
a
V
A Aab ' Ab 'c ' 125 0 125( J ) E Eab ' Eb 'c ' 311 623 312( J ) Q E A Qab ' Qb 'c ' 623 436 187( J )
解:设初始状态为a,中间状态为b(b’),末状态c (c’)
(1)已知:ν=2.8/28=0.1Mole,
=1.013×105Pa,
Pa Ta=300K 依题意可得右图及如下推导和计算:
P (atm) 3 2 1
c’ c b’
b a V
20
Pa Va RT a, Va RTa / Pa 24610 (m )
1
b ‘
a
V
22
( 2)
a b' :
Aab' Pa (Vb' Va ) 0.5PaVa 125( J )
P (atm) 3 2 1
c’ c
b a V
b’
7 Qab ' Cmp (Tb ' Ta ) R (Tb ' Ta ) 2 7 7 1 ( PaVb ' PaVa ) PaVa 436( J ) 2 2 2
4
Ex2:系统(初始温度 T1)从 外界吸热
系统T1
从 T1
T2 是准静态过程
T1+△T
T1+2△T
T1+3△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