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说课稿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找最大公因数》数学说课稿

《找最大公因数》数学说课稿

《找最大公因数》数学说课稿《找最大公因数》数学说课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找最大公因数》数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找最大公因数》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内容。

本课时是在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基础上学习的。

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约分打下基础。

教材中直接呈现了找出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别找12、18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材采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二、说目标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探索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经历探索的过程。

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为用多种方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学生对因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法与学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

而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归纳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这也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因为学生已经很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导入新知。

(导入这一环节准备用时3分钟)1、师:同学们,我们已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一个数,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数吗?生回答师板出12的因数:1、2、3、4、6、122、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写出18的全部因数吗?生独立写并汇报18的因数:1、2、3、6、9、18。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北师大范文5篇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北师大范文5篇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北师大范文5篇《找最大公因数》一课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

以下是WTT整理的《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北师大》,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北师大1 学习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教学难点: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出示:两根小棒,长分别是12cm、18cm,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学生讨论,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入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很快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板书:找最大公因数)二、授新。

1.首先,我们分别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

①回顾我们“找因数”那节课,以12为例,我们是怎样找的?在找的过程中,怎样避免重复和遗漏呢?预设:写出12=1×12=2×6=3×4的算式。

从1开始写,原因是什么?(因为1是所有自然数最小的因数。

)到什么数字结束?(出现重复,或者是出现很相近甚至相等的数字,例如6×6,3×4)结论要一对一对的写。

②生独立完成,汇报。

师板书:12的因数有:1,12,2,6,3,418的因数有:1,18,2,9,3,6③但是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是这样写的,可以吗?1,12,2,6,3,4 1,18,2,9,3,612的因数 18的因数2.深入研究。

思考:12和18相同的因数有哪几个呢?和同桌交流你的方法。

生独立找,小组交流,师巡视,生汇报。

(生汇报,师板书:12和18的相同因数有:1,2,3,6,)预设:方法①12的因数有:1,12,2,4,3,618的因数有:1,18,2,9,3,6在黑板上,把相同的因数圈起来。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

此外,学生在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互相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4.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卡片进行演示。

5.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6.拓展与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1.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2.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3.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解质因数,找出公有质因数,连乘即可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解质因数,找出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连乘即可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他们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于较大的数,他们可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找起,也不知道如何去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因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有序的思考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到一种有序的思考方式,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引导: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到一种有序的思考方式,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提高求最大公因数的能力。

5.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六课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六课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更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 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 性质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 取自主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从中去发 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出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 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找最大公因数》板书
12=1×12=2×6=3×4 12的因数:1、2、3、4、6、12 18=1×18=2×9=3×6 18的因数:1、2、3、6、9、18 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 其中最大的是 6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2.找相同的因数。 师:从12和18这两个数的因数中找一找相同的因数有哪几个,你是怎样找出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1:把12和18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把相同的因数圈起来。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 生2:主要看12的所有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就是12和18相同的因数。 教师在12的因数里圈出18的因数。
是( )。
4.用集合表示公因数。 师:我们还可以用集合的方法表示12和18的因数及它们的公 因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归纳,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他们在学习因数与倍数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对最大公因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合情合理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归纳,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以及如何运用合情合理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和求解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归纳,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和掌握。

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最大公因数的认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_找最大公因数_》说课稿_(7)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_找最大公因数_》说课稿_(7)

说课稿:《5.6 找最大公因数》一、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约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习惯。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数学思考: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习惯。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用集合圈记录、呈现思考过程。

四、教学方法1. 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此节内容教材的安排比较枯燥,不太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将教材呈现的写乘法算式找因数的问题情境丰满,改变成为学校体操队男女小组排队形的活动,引出寻找公因数的话题。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展示、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学校体操队男女小组排队形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找到男女小组的公因数,引出寻找公因数的话题。

2. 探究:引导学生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首先,让学生独立找一个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3.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找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归纳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定义。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课涉及到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相关定义;•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1.2 目标要求•知道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定义;•学会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重点难点1.3.1 教学重点•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定义;•掌握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3.2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2.1 学生基本情况本课程适用于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较为扎实的基本数学知识,包括数字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约分与通分等。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过公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五年级学生在学习有关数学知识时,会注重运算的结果而少关注问题的意义和实际应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定义,并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3.1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法•示范演示法•合作学习法3.2 教学手段•课件•教材•各种练习题四、教学流程4.1 教学准备•展示课件,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4.2 教学过程4.2.1 导入以一组问题为例子,提出以下问题:“复函将11个苹果和15个香蕉分给5个小孩,每个小孩的苹果和香蕉数量相同,每个小孩最多能得到多少个苹果和香蕉?”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讲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定义;•示范演示如何求解最大公因数;•安排学生课堂练习。

4.2.3 练习安排几个小组,每组一道题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这道问题,让学生练习思考问题的实际意义。

4.2.4 拓展通过老师引导或者学生合作,让学生通过更多的例子来加强和巩固所学知识。

4.3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定义,并且学会求解最大公因数。

在实际问题中能够应用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5.6《找最大公因数》的说课稿作者。

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中的第六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找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在教材中,我们采用了集合的方式来呈现探索过程,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61名学生,其中男生31名,女生30名。

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经济和智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并能够用乘法算式、集合等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

因此,使用列举法找最大公因数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困难。

然而,利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不易发现这两个数具有这些关系。

三、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公因数。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 教学难点:灵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

2. 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复习旧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找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找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找最大公因数第一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找最大公因数教学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活动一:找最大公因数目标一: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的时候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找因数的比赛,好吗?同桌互相比赛,一个找出12的全部因数,另一个找出18的全部因数,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板书:12=()×()=()×()=()×()18=()×()=()×()=()×()师:你是怎样找的?学生反馈答案后,师出示两个集合圈:请在书上的这两个集合圈中分别填入12和18的全部因数。

出示两个相交的集合,提问:这两个集合和上面两个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生:这两个集合是相交的。

师:这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这里填12和18公有的因数,也就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让学生在书上相交的集合圈中填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除了用上面的办法,你还有没有办法找出它们的公因数?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

活动二:练一练目标二:会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完成第一题:出示8和16,找一找它们的全部因数。

提问:8和16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你能找出它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让学生明白,16是8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8。

)完成第2题:出示5和7,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全部因数,提问: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吗?你有什么办法直接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吗?(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的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的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的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的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引入“做衣服”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两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对因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将已知的求因数的方法运用到求最大公因数上,从而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和求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运用方法求解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纸牌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件衣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衣服的裁剪过程,引发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思考。

2.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思考:在做衣服时,为什么需要找到最大的公因数?(2)学生汇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教师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即找出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并将这些质因数连乘起来。

3.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应用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找最大的公因数1.找出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2.将这些质因数连乘起来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练习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际问题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最大公因数的求解,如两个数互质的情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解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最大公因数的定义,理解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_找最大公因数_》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_找最大公因数_》说课稿

说课稿《找最大公因数》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 找最大公因数》。

一、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找因数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后续学习约分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他们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用乘法算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

然而,对于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列举、画图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培养观察、操作、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找公因数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学校体操队的男女小组排队形时,如何快速找到每个小组的人数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举手回答。

我接着提问:“那么,如果我们要找到两个数共同的因数,又该怎样做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找最大公因数。

2. 自主探究(1)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每组选取两个数,用列举法找出它们的公因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的说课稿撰写者。

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

一、单元内容概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1.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3. 学会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公因数。

4. 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单元内容,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能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公因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引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并找出最大公因数。

3.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总结找公因数的方法。

4.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理解较为容易,但在运用方法找公因数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列举、画图等方式,直观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

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找公因数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4)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 找最大公因数》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节的内容,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学习因数与倍数的过程中,已经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最大公因数的求法,以及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方法讲解:讲解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通过操作让学生加深理解。

4.练习与讲解: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5.应用拓展:让学生将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示例。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质数、合数、互质数、公因数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两个情景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借助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但是,由于最大公因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掌握。

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于质数、合数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了解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如何让学生掌握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最大公因数的作用。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发现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 找最大公因数 》说课稿 (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 找最大公因数 》说课稿 (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4)一. 教材分析《5.6 找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求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除法、加法和减法等基础知识,对于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掌握。

但是,对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讲解演示:教师讲解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4.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定义:两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

a.列出两个数的因数。

b.找出共同的因数。

c.从中选出最大的一个,即为最大公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初次接触最大公因数,理解上会产生困难,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和举例说明。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板书。

•学生准备好必要的学习器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相关概念、举例子等方式介绍概念和方法。

•互动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回答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独立思考法:通过多种任务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意识。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介绍最大公因数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将物品按照某种规则分成若干组,这时就需要找到它们的共同特征。

比如,如果要将12个苹果和8个梨分成若干组,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数量,发现它们都是偶数,那么就可以将它们分为“偶数个水果一组”的若干组。

类似地,如果要分成“3 个一组”,它们的数量都是 3 的倍数,那么就可以将它们分为“3 个一组”的若干组。

这种共同特征在数学中用最大公因数表示。

5.2 学习最大公因数的表示方法在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最大公因数的表示方法。

最大公因数可以表示成两个或多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然后通过讲解样例,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约数的求解方法。

样例:找12和16的最大公约数。

解析:先将12、16分别分解质因数,12=2×2×3,16=2×2×2×2,而它们的公共质因数是2和2,所以12和16的最大公约数是2×2=4。

5.3 练习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通过多个样本案例的解决,逐渐使学生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样例1:找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

样例2:找20、25、30的最大公约数。

5.4 小结讲解教师在课程结束时通过小结的方式对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总结,让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及难点,查漏补缺。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6找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6找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6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够应用最大公因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性质2.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列式求法和短除法)3.最大公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最大公因数概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并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教具等资源,让学生回顾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并引出本节课主题:找最大公因数。

2.学习(25分钟)2.1 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性质教师通过课件、板书等方式向学生讲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性质,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加深对最大公因数的认识。

2.2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1)列式求法:教师通过课件、板书等方式向学生讲解列式求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学会列式求法的步骤和要点。

(2)短除法:教师通过课件、板书等方式向学生讲解短除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学会短除法的步骤和要点。

2.3 最大公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师通过课件、板书等方式向学生讲解最大公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掌握最大公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3.巩固(10分钟)通过课件、板书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计算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和应用。

4.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板书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其他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例如质因数分解法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求法,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知识评价: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了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和应用。

2.能力评价: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6 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2012)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6 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2012)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6 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的第 6 讲,讲解的是如何找到最大公因数。

在上一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分解因数,本节课将围绕着最大公因数展开,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分解因数来求最大公因数,从而推导出最简分式。

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时需要提前掌握以下知识点:•分解因数的方法•常见因数的概念•求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通过教学掌握以上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辗转相除法及应用。

•掌握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在数学中应用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理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问题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手把手帮助他人和自信心。

1.概念引入本课程的重点是“最大公因数”。

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公因数”的概念,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求最大公因数”的问题,并介绍“最大公因数”在最简分式中的应用。

2.操作演示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最大公因数的计算方法和简单应用。

将演示分为两个步骤:•介绍辗转相除法•通过例题演示计算最大公因数3.问题拓展通过实例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并验证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引用实例,以简单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应用。

2.讨论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提问来探寻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应用。

3.游戏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搜集到的最大公因数题目,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

第一步:概念引入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求最大公因数”,介绍“最大公因数”在最简分式中的应用。

最后,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语言谈一下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上午好!我任教的科目是小学数学。

我的抽签号是13号。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找最大公因数》。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内容。

本课时是在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基础上学习的。

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约分打下基础。

教材中直接呈现了找出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别找12、18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材采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经历探索的过程。

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为用多种方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学生对因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法与学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

而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归纳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这也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因为学生已经很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导入新知。

(导入这一环节准备用时3分钟)
1、师:同学们,我们已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一个数,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数吗?
生回答师板出12的因数:1、2、3、4、6、12
2、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写出18的全部因数吗?
生独立写并汇报18的因数:1、2、3、6、9、18。

3、师:那么准,那你们看看它们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请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数中有没有相同的因数?相同的因数有几个?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师:像这样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

此时师板书出集合图形。

4、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该填什么数?
生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

生汇报:中间所填的数应该即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5: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生:6最大。

6:师:对,6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里面是最大的,那么我们就说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最大公因数。

师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并且能很快地找出来。

同时这也就突破了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这一层次的设计我准备用时12分钟。

(二)、尝试练习,合作探究
在做书45页“练一练”中的1、2两题:
(1)利用因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三45页,独立完成第1小题。

8的因数有:1、2、4、8。

16的因数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数有:1、2、4、8。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师引导学生观察:8和16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随着老师的问题提出来就独立的思考观察,然后在小组内自行解决。

(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并在小组内得到发展,对后进生来说也是一个促进。


生汇报:8是16的因数,所以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然后师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小结;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及时出一些这方面的题练习,如:4和12,28和7,54和8
(2)利用互质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第二题。

生汇报5的因数有:1、5。

7的因数有:1、7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师同上一样引导学生独立观察5和7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分小组讨论汇报。

生:5和7是质数,所以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引导生小结: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他们的公因数只有1。

练习:4和5,11和7,8和9
(3)、整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找最大公因数?
生:列举法,用因数关系找,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我们在做题时要观察给出的数字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在讲解找最大公因数时,不仅要告诉学生具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单独的内容联系起来,给出学生统一的解题步骤,这样学生才有章可循。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也准备用时15分钟。

第三环节:(三)、巩固练习,体验成功
完成书第46页的3、4、5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在巡视的过程中对于后进生要特别的指导点拨。

巩固练习准备用时8分钟。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
用2分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五、说板书设计
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本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各位评委老师,我仅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这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是课堂千变万化的生成效果,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相结合。

说课的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