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圣俞诗集序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梅圣俞诗集序》课件1
在 困于州县
于: 不若得使奋其见幸于得事用业于朝在廷
幼习于诗 引出动作的对象, 未有荐于上不译
被
向
少以荫补为吏 因为
以: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 以歌咏大宋之功德
把
来
于:以①①引表进动示作目、的行的为连的词时间“、来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 或“在②…表方示面(原上因、中的)介” 词“因为,由于” ②引进③动介作词、行“为把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或
“穷”和“工”的关系的?
世人——诗人少达而多穷,诗之穷人 作者——穷者而后工
问:在历史上,遭遇困顿后,通过寄情山
水来抒发心中郁积的愤懑的诗人,你所知道 的有谁,举例说明,并指出其代表作品。
1、(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 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 (被贬到永州) 2、(宋) 苏轼《赤壁赋》 (被贬到黄州) ……
小结 生平:穷
诗歌:工
梅尧臣(字圣俞)是:一生困厄(穷), 于是,他借助虫鱼物类将自己不得志的地 方通过诗歌抒发了出来,且诗的歌北工宋巧诗,人被。 世人赞誉
问:世人和欧阳修是怎么看待“穷”
和“工”的关系的?
第一段 疏通文意 1、理解并掌握实词:穷、盖、然、殆
① 盖愈穷则愈工 盖:大概;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二、“穷而后工”的意义
文学即人学,文学创作是对人生的审美观照,文学 思想凝聚了人生哲理。“穷而后工”说,不仅适用于文 学创作,而且适用于人生功业,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文学是人类最本真自由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 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与研究,增强对文学艺术的审美 修养,一定能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这就是大学语 文的归宿。
梅圣俞诗集序
欧 阳 修
一、《梅圣俞诗集序》的结构图解 1. 理论阐发 否定俗论 阐明正理 其人之穷 其诗之工 愈穷愈工 其人穷卒 其诗留传
穷 而 后 工
2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梅之遭遇
3. 梅诗结集
体会以下资料: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 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 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 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 来者。 (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 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 古之圣贤不愤而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 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 (明· 李贽《忠义水浒传序》) 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 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 巧。”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注意字音
第一自然段:少达而多穷 shǎo 第二自然段:犹从辟书 bì 不得奋见于事业 xiàn 见通“现”
不求苟说于世 yuè 说通“悦”
第三、四自然段:
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 jù
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duō
第二段 疏通文意
1、理解并掌握虚词:于、以
2、句子翻译
①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
“穷”和“工”的关系的?
世人——诗人少达而多穷,诗之穷人
作者——穷者而后工
问:在历史上,遭遇困顿后,通过寄情山
水来抒发心中郁积的愤懑的诗人,你所知道 的有谁,举例说明,并指出其代表作品。
1、(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 )栗(lì )。其隙(xì ) 也,则施施(yí yí )而行,漫漫而游……
(被贬到永州) 2、(宋) 苏轼《赤壁赋》 (被贬到黄州)
……
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 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 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chì )修《唐书》, 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hú sūn)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 亦何异鲇(nián )鱼上竹竿邪?” ——欧阳修《归田录》
②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
然:这样,如此; 殆:大概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
韩愈原文中以草木金石受到外部挠击而发出声音作比喻,说明诗歌都是由人心中的不平产生的。所谓 "不平",指的是感情激荡,是广义的,有悲也有喜。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也就是说,“不平”是指人们的心灵处于不平静的状态,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感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狭隘理解。韩愈认为作家在处于不寻常(不仅仅是“不幸”)的生活际遇之中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不平则鸣”理论就深刻地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他认为只有那些反映现实、抒发自身愤懑情感的作品才能感动人心。强调文学作品和时代、环境等现实内容是密不可分的。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上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但并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做了更多的思考。他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还下启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理论。
二、“诗穷而后工”
欧阳修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最有价值的是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重要见解: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文言文《梅圣俞诗集序》古文赏析
《梅圣俞诗集序》古文赏析
【作品介绍】
《梅圣俞诗集序》这篇序文之所以历来受人推重,主要原因在于作者提出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吴楚材等在《古文观止》中说:“‘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论。”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而作”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共同发挥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创作本原论。
【原文】
梅圣俞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①,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④,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⑤,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⑥,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⑦。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⑧,累举进士⑨,辄抑于有司⑩,困于州县⑾,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
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梅圣俞诗集序
作者:[北宋]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①,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④,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⑤,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⑥,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⑦。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⑧,累举进士⑨,辄抑于有司⑩,困于州县⑾,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注释】
①少达而多穷:做诗的人在功名富贵或事业上得意的少,穷困不得志的多。达:显达。穷:穷困不得志。
《《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①,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 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②,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③。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④,困于州县,凡十馀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⑤,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⑥,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⑦:“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⑧,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⑨。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 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⑩,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11),为一十五卷。呜呼! 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12)。
诗穷而后工穷的意思
诗穷而后工穷的意思
诗穷而后工穷的意思:
“诗穷而后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
这里的“诗”是指诗人。“穷”在这里,说的不是贫穷,而是处于困顿、没有出路的境遇。“穷”,与“穷途末路”的“穷”字的意思类似。
“诗穷而后工”大致的意思是,诗人处于困顿境况,比如说遭遇仕途不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等的时候,往往能写出很好的诗歌作品。
其包含的意思,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里说的是,古代文人的写作规律。在过去,各级统治者经常任人唯亲,导致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不但得不到重用,还受到歧视和冷落。从而产生强烈的愤懑之情。
这种强烈的感情,能让他们写出反应那个时代各种风貌和不幸的好作品。通过写自身的不幸,来反应当时时代人们的不幸。
具体说起来,一是因为诗人因为处在困顿之中,能主动审视外界的各种关系,探求社会生活的种种不公;二是这种郁闷的情绪,有助于诗人抒发内心细微且带有普遍性的情感,反而能写出佳作。
在我们今天看来,一个人处在顺境之中,斗志也只会被消磨掉。反而人在逆境之中,才能发愤图强,成就一番事业。
一个人经历波折和坎坷,身处不幸的状态,会深入思考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个样子。到底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彻底改变现在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加以有效行动,最终战胜自己,才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和我们常说的,有困难要迎难而上一样。要是战胜不了当下的困难,那也许只能随波逐流了。
艰苦的环境,对磨练一个人的品格,激励一个人的斗志,增强一个人的能力,起到有很大的作用。很多人,也只有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才有可能会取得成功。
梅圣俞诗集序
[艺术特色]
一、“穷而后工”的主旨统贯全文
文章首段从理论上阐发“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从 而形成一个高屋建瓴的主旨,并将其灌注到全文始终。第 二段写梅圣俞的生平和创作,写生平紧扣“穷”,写创作 紧扣“工”,因穷而后工,可谓首段说理的典型例证。第 三、四段虽然是写诗集的成书经过,但其间处处流露着作 者对梅圣俞其人其诗的爱重,可以看作是对梅诗之工的侧 面烘托,因而是穷而后工的余绪。序言是一种内容涉及较 广、行文容易松散的文体,但欧阳修的这篇序言,却能形 散而神聚,以“穷而后工”一脉贯之,这确是精于整体构 思的体现。
•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 • ◎宛陵:地名,今安徽宣城。 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 苟说:苟且取悦。 ☆他的 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 家乡在宛陵,年幼时就学 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 习作诗,从孩提时代起,写 粹,不求苟说yue于世。 出来的诗句就已使得辈分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大的人惊奇。他创作的文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 章,简古纯粹 . 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 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生平所作,于诗尤多。
• (4)被誉为宋代“天下翕然而师尊 之”的一代文宗的是谁?他也是北宋 诗文革新运动的中坚人物。 A、梅尧臣 B、欧阳修 C、苏轼 D、 黄庭坚 • (5)在文学史上“欧苏”并称,是 着眼于哪一方面的成就? A、诗歌 B、散文C、辞赋 D、曲子 词
填空题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注释及解析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注释及解析
〔原文〕
梅圣俞诗集序
[宋]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②。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③,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④,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⑤,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⑥。困于州县凡十余年⑦。年今五十⑧,犹从辟书⑨,为人之佐⑩,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11)。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12)。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13)。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14)!”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15),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16),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17),岂不伟欤!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18),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19),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20),辄序而藏之(21)。
其后十五年(22),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23),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24),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梅圣俞诗集序ppt 苏教版
梅圣俞诗集序
杨宗仁扬中八桥中学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文章;
2、过程与方法
参考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了解文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穷者而后工”的特点,把握作者对梅尧臣终身不得志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学习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穷、辞、殆、举、既、徒、若、卒”,虚词“以”及句式。能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学习难点
能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若卒”的常见义项。
二、导入新课
有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宋朝诗人梅尧臣虽然生活在宋朝比较强盛、开明的时代,但个人的人生遭遇却颇为不幸,一身的才华“不得奋见于事业”,但他的诗作却“穷而后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欧阳修的《梅圣瑜诗集序》。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研读课文
(一)第一小节
1、对照《中学第二教材》字音部分,诵读课文。
2、对照书下注释及《中学第二教材》疏通文意。
需掌握的实词:穷盖辞殆
要求:(1)记住它们的常见义项
(2)能判断出它们在本文中的意思,并翻译对应的句子。
需了解的词语:凡:①凡是,表概括。②总共,一共。③平凡,
平常。
放:①驱逐,流放。②释放,解放。③放纵,放任。
(学习小组讨论这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
3、小组讨论第一小节的疑难问题,通过查工具书讨论解决,
在老师巡视时也可向老师提出来。
4、翻译文中重点的句子: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译文:我听到世上的人说:诗人显达得意的少,困厄潦倒的多。
难道果真是这样的吗?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译文:大概是因为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作品
语文苏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梅圣俞诗集序)资料
6
• ①此“达”“穷”皆指仕途上的发达与穷 困。 ②自放,自我放逐。 ③探其奇怪,探究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奥 妙。 ④兴者,有感之辞。 ⑤殆,大概,推测判断之辞。
7
•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①为吏,累举进士②, 辄抑于有司③。困于州县④,凡十余年。⑤ 年今五十,犹从辟(bi4)书⑥,为人之佐, 郁其所蓄⑦,不得奋见(xian4)于事业 ⑧。
8
•
①荫补,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勋而推恩得赐官爵为“荫”,官 吏有缺额选人充职为“补”。梅少时累应进士试不第,后因其叔父梅 洵而受荫,得任河南主簿(办理文书的小官)。 ②累举,屡次被荐举(去考进士)。 ③辄,总是。有司,负责某项职事的官吏,此指主考官。 ④仅在地方州县任些微职,故曰之为“困”。 ⑤年今五十,实为四十五,取整数。 ⑥辟书,招聘的文书。为人之佐,给人当下属(打工)。 ⑦郁,郁积而不得施展发泄。 ⑧奋的本义是鸟类展翅振羽。
语文苏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梅圣俞诗集序)资料
•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 (据说他有金石拓本一千卷,藏书一万卷,酒一壶,棋 一局,琴一张,及自身一老翁,凑在一起为六一)。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他反 对宋初浮华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 信”、“言文”。他在主管考试进士时,鼓励考生写简 古纯粹的古文,凡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或以奇诡取胜 之作,概在摒黜之列。与此同时,他又提拔、培养了王 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一代新进作家。这样,他倡 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欧阳修不仅是文章大家,还善于作诗论诗,后人集其 论诗内容,编为《六一诗话》。今人郭绍虞说:\'诗话 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阳氏 矣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梅圣俞诗集序》含答案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梅圣俞诗集序》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
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
..,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
.....,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庐陵欧阳修序。
梅圣俞诗集序ppt详解
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绣幌 月明正在梨花上
文
特点: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继承
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 主张。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 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 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 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 篇散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 各体兼备。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 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 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 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
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一、欧阳修生平。 • 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
天圣八年(1030)进士。景佑三年,为范仲淹 辩护,而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庆历三年 (1043),欧阳修参与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 政”,庆历五年,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 守。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 《新唐书》。 •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 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 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梅圣俞诗集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及其阐述这一观点的意图。
2、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
3、品味文章叙议结合,在平易、简洁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叙议结合,在平易、简洁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要点: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进程:
一、题解
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在宋初诗文革新运动中,是欧阳修志同道合的挚友。他的诗很著名,尤为欧阳修所欣赏,赞其“覃思精微”“深远闲淡”,其诗继承了真正的、纯正的诗歌传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南宋陆游曾称其为唐代李白、杜甫之后的第一位作者。
宋仁宗庆历六年,欧阳修为梅诗初次结集并写下了这篇序言的主体部分,第二年亲自为梅诗整理编纂成书,并续完此序。
二、自读指导
(一)、梳理文句,理清思路。
翻译重点句
1、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2、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3、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4、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
讨论、理清思路
全篇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
一、提出“诗穷而后工”这一千古独创的命题。
二、分析梅圣俞其人其诗,写其“诗穷而后工”。
三、叙述收藏梅圣俞诗作并写此序的经过。
(二)、理解与探讨
1、文中哪一句最能表现出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又是什么?
2、文章叙述梅圣俞的经历,是紧紧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欧阳修诗穷而后工名词解释
“诗穷而后工”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意思是诗人在受到困厄、窘迫之后,写出的诗才会更加工整、精妙。
欧阳修认为,诗人在创作时往往需要经历磨难和挫折,这些经历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使他们的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只有在生活窘迫、穷困潦倒的情况下,诗人才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社会和自然,从而创作出更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诗穷而后工”这一观点强调了生活经历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也反映了欧阳修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这一观点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评价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
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 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 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 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 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
• 以:把 • 诗而发之:通过诗歌来 发泄 • 果:终于,到底。 • 荐:奉献。 • 清庙:祖庙。
• 之……者:定语后置
• 放:放任、纵情
• 兴于怨刺:抒发怨愤讥讽之情
• 羁臣:即“羁旅之臣”,指旅居在
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
穷者而后工也。
外或被贬谪的官员。
• 工:工巧,精巧。
•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 穷:使……穷。殆:大概、恐怕。 • (既然)这样,那么不是诗歌能使人不得志,大概处在 不得志的境地然后诗歌能写得精巧。(4分,“然则”、 “穷”、“殆”、“工”各1分。)
•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 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
• 荫:指因前辈功勋而得官。
• 补:指官员有缺额,选人授职。
• 辄:总是。 • 抑:压抑。
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
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 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 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
• 今:通“近”
• 辟书:召聘的文书 • 佐:辅佐,指副职 • 郁:压抑,使不得舒发 • 奋见:发挥、表现出来 • 简古:指文风简洁古朴 • 苟说:苟且取悦。说:“悦”的通假
•
欧阳修小梅尧臣五岁,两人的结识始于洛阳,也即欧 阳修二十五岁任西京留守推官之时。欧阳修自称“嗜圣俞 诗”,“尝问诗于圣俞”(见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 写于明道元年,即公元1032年,欧阳修时年二十六岁), 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受到梅尧臣的影响。
《梅圣俞诗集序》作于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 在目睹梅尧臣十余年沉沦下僚、坎坷不遇之后,借本文提 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论断。这一论断得到了梅尧臣的赞 同:“余尝论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 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见欧阳修 《梅圣俞墓志铭》,作于嘉祐六年,也即公元1061年,时 在《梅圣俞诗集序》作后十五年)
也,辄序而藏之。
•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
• 铭之:给他写了墓志铭
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 • 掇:采取,选择(掇幽 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 芳而荫乔木。欧阳修
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
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
《丰乐亭记》) • 尤:优异
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
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层次结构]
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 也!可不惜哉!
• 徒1:白白地
• 徒2:仅仅
[层次结构]
第二段写梅圣俞其人、其诗。分三层:
• 首层述其生平,突出一个“穷”字;
• 第二层评其诗文,突出一个“工”字;
• 第三层感叹其怀才不得用于世,人已将老,可悲。
• 可以说,这第二段是以梅圣俞为例,用事实 证明了“穷而后工”的道理。
•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达:通达 • B.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凡:共 • C.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 徒:仅仅 • D.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次:编次,编纂 • A.达:得志,显贵
• 7.以下各组句子中,都分别能说明梅圣俞“穷而后工”的“穷” 和“工”的一组是(3分) • ①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 老 • ②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 • ③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 于诗而发之 • ④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 ⑤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 俞 • ⑥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 此作矣!” • 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 B①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②其为文章,简古纯 粹③乐于诗而发之
3、第三段和第四段是交待梅圣俞诗集的搜集、整 理、编次、作序过程。这是一般序言均应有的内容。 从中也可看出欧阳修对梅圣俞其人、其诗的爱重,从 侧面烘托梅诗之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穷人:困顿的人 B.犹从辟书 辟书:招聘的文书。 C.作为雅、颂 作为:当做 D.不自收拾 收拾:整理 答案C 写出
实词复习:殆
•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 秋水》)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 •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
记》)
•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 【用法】 • (1)形容词 ①危险 •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 (2)副词 ①表测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 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
实词复习:穷
• • • • • •
• • • • • • • • •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穷乡僻壤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是( ) 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少以荫补为吏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辄抑于有司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D.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答案B.以:介词,凭借。A. 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 进,而且。C. 介词,表被动/介词,向。D. 结构助词,用 主谓短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 志。
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
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 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
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
求之圣俞;
•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 无:不论 • 语:谈论 • 求之(于)圣俞 • 然而当时不论贤能和愚笨的人,谈论诗歌的人 一定向梅圣俞请教。(3分,“无”、“语”、 “求之圣俞”的句法各1分。)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解 题
•
北宋诗人梅圣俞,一生颇不得意,诗作多反映社会矛 盾和民生疾苦,诗风平淡朴实,盖有意于矫正宋初靡丽倾 向。在理论上,梅圣俞注重诗的政治内容,并主张写诗应 “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 至”。他的诗,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甚受陆游等 人的推重。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 道”、“致用”、“事信”、“言文”。他为梅圣俞的诗 集作序,一方面是肯定梅圣俞在矫正宋初浮艳诗风方面的 功绩,另一方面也是借以宣扬自己的文学主张.
Biblioteka Baidu
•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欧阳修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 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之手,而且诗人越是困厄,写出来的 诗就越高妙。 • B.大凡胸藏才智、抱负,却又不能在当世施展的士人,将内 心郁结着的忧愁感慨愤激等情绪,寄托在他们的作品之中,所 以能写出了人们所难于言传的感受。 • C.欧阳修认为,梅圣俞一直不得志,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上 “穷而后工”,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但他到老也不得志, 是非常可惜的。 • D.题目中的“诗集”是选取梅圣俞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 作品,欧阳修酷爱梅圣俞的诗作,所以就替这本诗集作序并把 它保存起来。 • D选取梅圣俞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
•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 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
• 次:编纂
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 • 尝:曾经
• 嗜:酷爱
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
作,次为十卷。予尝嗜
• 患:担心
• 我曾经酷爱梅圣俞的诗歌,却担心不能
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
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
完全得到它们。(“尝”“嗜”、“患”
各1分) • 遽(jù):骤然,顿时 • 类次:分类、编排
“穷而后工”说,承前启后
•
欧阳修提出的“穷而后工”说,上溯可联系屈原《九章》、 《抽思》中的“发愤以抒情”,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李白的 “哀怨起骚人”,杜甫的“文章憎命达”,白居易的“文士多数 奇,诗人尤命薄”,韩愈的“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欢愉之辞 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欧阳修以后,还有陆游的“悲愤积于 中而无言始发为诗”,龚自珍“泄天下之拗怒”等等。)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欧阳修为已故挚友梅尧臣的诗集写此序言,重点不 在评梅诗,而在对梅一生怀才不遇表示同情和不平。 B.《梅圣俞诗集序》从议入手,提出“穷而后工”的 论点,然后择要介绍梅尧臣的生平,进而引发作者感 慨。行文先议后叙,转换自然。 C.第二段写“长老”“世人”都惊异于梅尧臣的诗才, 这些并非闲笔,从正面肯定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很 高成就。 D.作者认为,如果梅尧臣能被朝廷任用,作雅、颂, 歌颂大宋朝的功德,将是一件伟大的事情,这中间多 少显露了作者的思想局限。 答案C应是从侧面反映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成就,世 人也没有惊异于梅的诗才。
【用法】 (1)形容词 ①处境困难,环境险恶 ②不得志,不显贵 ③贫困 ④偏僻 (2)动词 ①终了,穷尽,用尽 ②寻到尽头
[层次结构] 全文四段。
1、第一段是从理论上阐发“穷而后工”的道理。
•
• •
先从辨析“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的世俗观点入手;
接着阐明:凡“传世”之诗,皆仕途穷困者长期积 忧郁愤,然后兴于怨刺的产物; 最后顺势得出结论:穷而后工。
•
•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
• 达:仕途显达,得志
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
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
• 穷:仕途困厄,不得志
• 穷人:困厄之士
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
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 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 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 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