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PPT课件
第12页/共26页
2011 CDC CRBSI 预防指南要点
n 教育和培训进行导管穿刺及维护的医护人员,应指派已受训过的并显示出有穿刺能力的 人员监督新手的操作。
n 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使用最大的无菌屏障 n 使用> 0.5% CHG 内含酒精的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 n 避免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CVC导管 n 如果,尽管使用了其他预防感染的措施,仍然不能有效控制CRBSI发生率,建议使用
•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发热、寒颤或置管部位红 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
第2页/共26页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静脉导管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3%,仅次于尿 路感染。据美国CDC的全美院内感染监控网报告:2000年2004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生率每千导管日为2-5 例次。大约每年ICU有8万例病人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 感染并发症,导致35%的病例死亡,每例感染的发生估计增加 医疗开支为万美元。近年来,国内静脉导管的发展非常迅速, 但导管相关性感染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2011年院感科统 计发生cRBSI10例。
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 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第8页/共26页
护理对策
四、皮肤消毒剂的选择:置管和护理时的皮肤消毒应选用适当消毒剂。2%洗必泰常作为首选,也可选用2%碘 酊、以及%聚维酮碘或70%酒精进行消毒。 我院选择0.5%碘伏或茂康碘(含碘0.3%)
第9页/共26页
1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静脉输液小组2中心静脉导管分类?锁骨下静脉穿刺管?颈内静脉穿刺管?股静脉穿刺管?picc导管?输液港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2011 CDC CRBSI 预防指南要点
n 教育和培训进行导管穿刺及维护的医护人员,应指派已受训过的并显示出有穿刺能力的 人员监督新手的操作。
n 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使用最大的无菌屏障 n 使用> 0.5% CHG 内含酒精的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 n 避免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CVC导管 n 如果,尽管使用了其他预防感染的措施,仍然不能有效控制CRBSI发生率,建议使用
•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发热、寒颤或置管部位红 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
第2页/共26页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静脉导管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3%,仅次于尿 路感染。据美国CDC的全美院内感染监控网报告:2000年2004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生率每千导管日为2-5 例次。大约每年ICU有8万例病人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 感染并发症,导致35%的病例死亡,每例感染的发生估计增加 医疗开支为万美元。近年来,国内静脉导管的发展非常迅速, 但导管相关性感染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2011年院感科统 计发生cRBSI10例。
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 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第8页/共26页
护理对策
四、皮肤消毒剂的选择:置管和护理时的皮肤消毒应选用适当消毒剂。2%洗必泰常作为首选,也可选用2%碘 酊、以及%聚维酮碘或70%酒精进行消毒。 我院选择0.5%碘伏或茂康碘(含碘0.3%)
第9页/共26页
1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静脉输液小组2中心静脉导管分类?锁骨下静脉穿刺管?颈内静脉穿刺管?股静脉穿刺管?picc导管?输液港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措施PPT课件
外用药物
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或消毒剂, 以预防和治疗局部感染。
营养支持与免疫治疗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 力,促进康复。
免疫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可酌情使用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提高 患者免疫力,增强抗感染能力。
预防并发症
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脓毒 症、感染性休克等。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性质,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可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性感染两大 类。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导管污染和患者体内 病原菌迁移。其中,导管污染可能来源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 、环境污染等;患者体内病原菌迁移则与患者自身免疫力、 基础疾病等有关。
危险因素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 免疫力状况、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类型及材质、医护人员操 作规范等。
02
预防措施与建议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01
02
03无菌手套、口罩和帽 子。
无菌操作
在插入、更换或维护血管 内导管时,必须遵循无菌 技术原则,使用无菌敷料 覆盖导管插入部位。
消毒处理
定期对导管插入部位及周 围皮肤进行消毒,减少细 菌滋生。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血栓形成预防措施
使用抗凝药物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如肝 素等,以降低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定期冲洗导管
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定期冲洗导管,以保持 导管通畅,减少血栓形成。
鼓励患者活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出血风险降低策略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3
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定义 VAP指机械通气48h后出现的肺实质感 染,是病人在气管插管时不存在肺炎,也无 潜在肺炎,而在机械通气后发生的一种医源 性细菌性肺炎,X线检查提示一个新出现或持 续的肺部浸润暗影,伴发热,白细胞增多, 痰量或颜色改变或分离出病原体。
4
VAP的高危因素
1、年龄大于60岁。 2、机械通气大于2天。 3、鼻胃插管。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6、误吸综合征。
5
VAP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1、防御功能发生障碍。 2、足够数量的致病菌达到口才的下呼吸道 路并破坏患者的自身防御机制。 3、出现很强的致病菌。
6
VAP诊断中的护理干预
19
CRBSI临床诊断
除了插管部位的局部感染,临床CRBSI是十分困 难的
在没有其他明显的感染源存在时,如出现临床败 血症表现,应高度怀疑与导管相关 拔除导管后给予抗生素治疗,24小时内抗生素治 疗有效,则高度提示CRBSI,如治疗48小时后,临 床表现无好转的迹象,往往提示感染与导管的相 关性不大
14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2、医护人员配备
护士工作量过大和使用没有很好培训的护 理人员,会使感染控制出现失误,导致VAP 发生率增加。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预防VAP 方面强制性培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15
VAP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13、心理护理 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往往因环境紧张、病 情危重、感觉剥夺、感觉超负荷(如疼痛、 噪声等)等到因素而导致巨大心理压力,使 患者对镇静剂的需要增加,接受机械通气治 疗时间延长,引发VAP。尽早心理干预,有 助于VAP发生。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PPT课件
❖ 2.肺动脉插管时,应使用无菌套管进行保护。(ⅠB类)
9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五、插管部位皮肤准备
❖ 1.在进行周围静脉置管前,采用消毒剂(70%酒精、碘酒、聚维酮碘 或葡萄糖酸氯己定)进行清洁皮肤。(ⅠB类)
❖ 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应用含氯己定 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 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70%酒精。(ⅠA类)
插管。(Ⅱ类) ❖ 3.根据插管目的、维持时间、了解相关感染和非感染并发症、插管操
作者的个人经验等因素,选择导管种类。(ⅠB类) ❖ 4.避免在给药或输液时使用钢针,以防止液体外渗时发生组织坏死。
(ⅠA类) ❖ 5.当静脉输液治疗可能要超过6天时,应使用中线导管或经外周中心
静脉导管(PICC)。(Ⅱ类)
直至本问题解决。(Ⅱ类) ❖ 3.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ⅠA类) ❖ 4.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其易导致真
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 ❖ 5.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例如导管与
接口用防透水覆盖),可进行淋浴。(ⅠB类) ❖ 6.对于短期CVC置管部位,每2天更换纱布敷料。(ⅠB类)
5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择
❖ (二)、中心静脉导管(CVC) ❖ 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损伤并发症
(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锁骨下静脉狭窄、血 胸、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的风险。(ⅠA类) ❖ 2.对于成人,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ⅠA类) ❖ 3.当对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选择锁骨下静脉而 非颈静脉或股静脉,以减少感染风险。(ⅠB类) ❖ 4.对于隧道式CVC放置部位,尚无适宜推荐意见。(未明确) ❖ 5.对于血液透析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避免选择锁骨下静脉部位,以 防锁骨下静脉狭窄。(ⅠA类)
9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五、插管部位皮肤准备
❖ 1.在进行周围静脉置管前,采用消毒剂(70%酒精、碘酒、聚维酮碘 或葡萄糖酸氯己定)进行清洁皮肤。(ⅠB类)
❖ 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应用含氯己定 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 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70%酒精。(ⅠA类)
插管。(Ⅱ类) ❖ 3.根据插管目的、维持时间、了解相关感染和非感染并发症、插管操
作者的个人经验等因素,选择导管种类。(ⅠB类) ❖ 4.避免在给药或输液时使用钢针,以防止液体外渗时发生组织坏死。
(ⅠA类) ❖ 5.当静脉输液治疗可能要超过6天时,应使用中线导管或经外周中心
静脉导管(PICC)。(Ⅱ类)
直至本问题解决。(Ⅱ类) ❖ 3.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ⅠA类) ❖ 4.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其易导致真
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 ❖ 5.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例如导管与
接口用防透水覆盖),可进行淋浴。(ⅠB类) ❖ 6.对于短期CVC置管部位,每2天更换纱布敷料。(ⅠB类)
5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择
❖ (二)、中心静脉导管(CVC) ❖ 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损伤并发症
(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锁骨下静脉狭窄、血 胸、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的风险。(ⅠA类) ❖ 2.对于成人,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ⅠA类) ❖ 3.当对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选择锁骨下静脉而 非颈静脉或股静脉,以减少感染风险。(ⅠB类) ❖ 4.对于隧道式CVC放置部位,尚无适宜推荐意见。(未明确) ❖ 5.对于血液透析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避免选择锁骨下静脉部位,以 防锁骨下静脉狭窄。(ⅠA类)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VAP CRBSI CRUTI
减少耐药菌 的传播,加 强感染控制 预防措施
7
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问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
8
如何预防CR-BSI?
置管时: 留置导管术时采用大手术铺巾 洗必泰皮肤消毒 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 严格执行手卫生 抗菌导管 插管后的护理 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导管
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 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19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
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碘伏消毒2次/日,但
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还需消毒 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对留置导尿管者 两周更换一次
10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置管后
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 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 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 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 日常护理。
23
病原菌在环境中生存的时间
微生物
不动杆菌属 艰难梭菌(孢子) 大肠杆菌 肠球菌类包括VRE
生存时间
3天-5个月 5个月 1.5小时-16个月 5天-4个月
流感病毒
诺如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
1-2天
8小时-7天 7天-7个月
24
护理活动中,容易被污染的物表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培训课件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
4
导管的分类
根据插入的血管类型分为: 外周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动脉导管
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来区分: 临时的或短期的导管(在体内留置14天以内的导管) 永久的或长期的导管 (留置14天以上)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
5
导管的分类
根据插管位置分为: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颈内静脉 外周血管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脐导管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
3
前言
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进行目标性 监测并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应提 到议事日程。
卫生部2010年11月29日颁布了《导管相关 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对指导并规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 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医 疗安全,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1992-1999年间的数据库显示,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是医院获得性血液感 染中分离出最多的细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ICU分离出的所有金葡 中>50%对苯唑西林耐药;肠球菌对万古 霉素的耐药率,从1989年的0.5%增加到 1999年的25.9%。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
20
导管相关性感染常见病原体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
6
导管的分类
根据皮肤到血管的路径分为: 隧道型导管 非隧道型导管
根据导管的长度或导管的一些特征分为: 是否有鞘 是否注入肝素 是否使用抗生素 管腔数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
7
血管内导管类型及用途
外周静脉导管
用
途
外周静脉导管 最常用的短期血管内装置,通常由 前臂或手的分枝血管插入。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
16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PPT课件
• CRBI临床表现:突发的寒颤和高热。可伴有消化 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于导管皮下隧道附近 偶可见红斑、硬结、触痛或化脓。还可以包括: 低血压、心动过速、持续性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 败血症体克、中心静脉的化脓性血栓静脉炎、动 脉炎、血源性肺部感染和心内膜炎等 。因此当接 受导管治疗的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发冷、发热, 首先应考虑导管感染。
第10页/共15页
操作相关方面
• 严格无菌操作:要有严格的消毒和隔离制度。
• 认真选择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应选择易于固定、 感染率相对较低的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穿刺颈 内静脉及股静脉,避免选择接近开放性伤口处, 以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
•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 进行穿刺,保证操作的熟练度,减少局部组织的 损伤。
第2页/共15页
感染的原因
感染的原因 内在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的因素 操作相关的因素 其他因素
第3页/共15页
内在因素
• 年龄:高龄、体弱患者易发生感染。 • 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过敏体质的患者易发
生感染。 • 其他:插管前住院时间长、营养不良、有严重疾
病等。手术部位或呼吸道等其他的感染部位经由 血流的传播,也可导致感染。
第6页/共15页
其他因素
• 微粒污染: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多次加药及穿刺均 会带入微粒,输液环境中的细小微粒也可能进入 药液。
• 消毒液污染:使用已遭微生物污染的消毒液消毒 皮肤,易使污染的微生物经由穿刺部位直接进入 组织或血管,从而造成血流感染的发生。
• 静脉营养液等药物因素:氨基酸、脂肪乳等静脉 营养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第4页/共15页
中心静脉导管的因素
• 导管的选择:理想的中心静脉导管材料应柔韧、 耐用、光滑,能抵抗细菌、真菌和纤维蛋白黏附, 从而减少感染及内膜损伤。
第10页/共15页
操作相关方面
• 严格无菌操作:要有严格的消毒和隔离制度。
• 认真选择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应选择易于固定、 感染率相对较低的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穿刺颈 内静脉及股静脉,避免选择接近开放性伤口处, 以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
•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 进行穿刺,保证操作的熟练度,减少局部组织的 损伤。
第2页/共15页
感染的原因
感染的原因 内在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的因素 操作相关的因素 其他因素
第3页/共15页
内在因素
• 年龄:高龄、体弱患者易发生感染。 • 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过敏体质的患者易发
生感染。 • 其他:插管前住院时间长、营养不良、有严重疾
病等。手术部位或呼吸道等其他的感染部位经由 血流的传播,也可导致感染。
第6页/共15页
其他因素
• 微粒污染: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多次加药及穿刺均 会带入微粒,输液环境中的细小微粒也可能进入 药液。
• 消毒液污染:使用已遭微生物污染的消毒液消毒 皮肤,易使污染的微生物经由穿刺部位直接进入 组织或血管,从而造成血流感染的发生。
• 静脉营养液等药物因素:氨基酸、脂肪乳等静脉 营养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第4页/共15页
中心静脉导管的因素
• 导管的选择:理想的中心静脉导管材料应柔韧、 耐用、光滑,能抵抗细菌、真菌和纤维蛋白黏附, 从而减少感染及内膜损伤。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ppt课件
对高危患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感染 征象,采取预防性抗菌治疗措施,防 止感染扩散。
从案例中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提高医护人员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认 识和防治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注 意事项。
在置管、护理等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 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规 范要求。
抗菌药物使用时机
合理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避免滥用和延误治疗。
04 感染的诊断和处理
感染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诊断标准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导管培养结果。当患者出现与导管相关的发热、寒 战、低血压等全身感染症状,同时导管培养阳性时,即可诊断为导管相关感染。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包括导管培养、血液培养、组织活检等。导管培养是诊断导管相关感染的金标准,通过从导管中取样进 行培养,可以确定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为后续导管相关 感染。
05 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
案例一
某医院发生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事 件,患者因感染导致病情恶化,最终 死亡。对该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感染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案例二
成功防治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案例 ,介绍患者情况、导管选择与置管过 程、感染防治措施等,分析成功的原 因和经验。
成功防治感染的经验分享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
目录
• 引言 • 感染的原因和机制 •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 感染的诊断和处理 • 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背景和重要性
血管内导管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如重症监护、手术和慢性病治疗等。然而,导 管插入和留置过程中可能引发感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从案例中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提高医护人员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认 识和防治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注 意事项。
在置管、护理等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 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规 范要求。
抗菌药物使用时机
合理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避免滥用和延误治疗。
04 感染的诊断和处理
感染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诊断标准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导管培养结果。当患者出现与导管相关的发热、寒 战、低血压等全身感染症状,同时导管培养阳性时,即可诊断为导管相关感染。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包括导管培养、血液培养、组织活检等。导管培养是诊断导管相关感染的金标准,通过从导管中取样进 行培养,可以确定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为后续导管相关 感染。
05 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
案例一
某医院发生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事 件,患者因感染导致病情恶化,最终 死亡。对该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感染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案例二
成功防治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案例 ,介绍患者情况、导管选择与置管过 程、感染防治措施等,分析成功的原 因和经验。
成功防治感染的经验分享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
目录
• 引言 • 感染的原因和机制 •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 感染的诊断和处理 • 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背景和重要性
血管内导管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如重症监护、手术和慢性病治疗等。然而,导 管插入和留置过程中可能引发感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三种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与预防PPT课件
7.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 mediastiniti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隔炎
8. Hospital-acquired injuries – fractures, dislocations, intracranial injuries, crushing injuries, burns, and other unspecified effects of external causes 医院内获得的外伤-骨折,脱臼,颅内损伤,挤压 伤,烧伤,其他外源性的影响
2020/6/5
9
不同疾病合并情况和医院等级 对血培养送检率的影响
合并情况 医院等级
医院内肺炎 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
留置CVC 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
无明显感染* 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
使用特殊类 二级医院 抗菌药物** 三级医院
应送 检数
101 117 91 178 248 347 42 55
实际送 检数
导管相关感染
诊断与预防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高晓东
2020/6/5
1
ICU感染监控的重点环节在哪 里?
控制医院感染的一系列技术规范、标准?(有哪些?)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 隔离衣、口罩、帽子、鞋套、踏脚垫? • 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监测? • 严格的环境消毒?空气消毒或层流? • 手卫生? • 隔离措施?(隔离谁?怎么隔离?) • 定期环境(空气、物表与手)微生物监测? • 抗菌药物管理?
– 体温为38.3-39.3℃, – 年龄>65y – 寒战 – 收缩压低于90mmHg – 白细胞计数>1.8万/mm3 – 肌酐> 2.0 mg/d L
8. Hospital-acquired injuries – fractures, dislocations, intracranial injuries, crushing injuries, burns, and other unspecified effects of external causes 医院内获得的外伤-骨折,脱臼,颅内损伤,挤压 伤,烧伤,其他外源性的影响
2020/6/5
9
不同疾病合并情况和医院等级 对血培养送检率的影响
合并情况 医院等级
医院内肺炎 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
留置CVC 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
无明显感染* 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
使用特殊类 二级医院 抗菌药物** 三级医院
应送 检数
101 117 91 178 248 347 42 55
实际送 检数
导管相关感染
诊断与预防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高晓东
2020/6/5
1
ICU感染监控的重点环节在哪 里?
控制医院感染的一系列技术规范、标准?(有哪些?)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 隔离衣、口罩、帽子、鞋套、踏脚垫? • 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监测? • 严格的环境消毒?空气消毒或层流? • 手卫生? • 隔离措施?(隔离谁?怎么隔离?) • 定期环境(空气、物表与手)微生物监测? • 抗菌药物管理?
– 体温为38.3-39.3℃, – 年龄>65y – 寒战 – 收缩压低于90mmHg – 白细胞计数>1.8万/mm3 – 肌酐> 2.0 mg/d L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PPT课件
预防及护理措施:
( 1 )导管的选择:为了避免血小板粘附的发生 及导管对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根据美国静脉滴 注治疗协会(INS)标准:在滴注治疗需要的情 况下,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硅胶类导管;同时 应考虑患者的年龄、静脉局部条件、静脉滴注的 目的和种类、治疗时限及患者的活动需要。 ( 2 )置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插管时严格无菌 操作是有效控制感染的关键。为了预防感染要严格 建立防护屏障,实施大铺巾、理想的皮肤消毒剂 (广谱杀菌:细菌、病毒、真菌,作用快速,持久 抑菌,不伤皮肤,低刺激性、毒性)无菌技术对穿 刺部位进行消毒,采用最大限度的无菌防护措施。
3201-ICU & MAQUET
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CRBSI )
概念: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 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 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外没有其他明显血流 感染来源,实验室微生物血检查显示:有一次以上外周 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 养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机制:皮肤表面的细菌在穿刺时或之后,通过皮下致导 管皮内段至导管尖端的细菌定植,随后引起局部或全身 感染;另一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在导 管上黏附定植,引起CRBSI;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头和内 腔,导致管腔内细菌繁殖,引起感染。
3201-ICU & MAQUET
CRBSI危险因素
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情况、 血管内导管情况、插管时间(择期插 管和紧急插管)、穿刺的位置、插管 的类型(隧道式和非隧道式)、无菌 技术等。
3201-ICU & MAQUET
CRBSI危险因素
( 1 )留置导管前已长期住院:患者住院时间长,说明患 者的病情较重,同时由于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接触机会增 多,因此此类患者皮肤表面的“院内菌落”较多。 ( 2 )长期留置导管:感染危险随留置导管留置时间延长 而增加,留置时间越长,感染可能越大。 ( 3 )留置针静脉滴注连接口上高菌落数:留置针静脉滴 注连接口经常被细菌污染,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细 菌污染留置针腔管内,并在其中繁殖并进入血液。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ppt课件
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马俊。胡纨青。解放军护理杂 志,2010年01期
17
各种细菌的感染率
5% 3%
8%
28%
12%
7% 19%
18%
表皮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18
2.急性透析治疗 / 血浆交换 3.血流动力学监测 4.外周静脉通路不佳
4
中心静脉管: 相对禁忌证
1.操作者缺乏经验, 且无人监督 2.穿刺局部感染 3.局部解剖结构改变 4.凝血功能障碍 5.既往接受放疗 6.怀疑近端血管损伤
5
感染途径
1在穿刺皮肤时,皮肤表面的细菌会被推至导管内段及 尖端成为定值菌 2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菌通过血流传播至导管成为定值 菌 3外在的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头盒内腔,导致细菌在管内 繁殖,引起感染
24
导管相关性感染
常规监测穿刺点周围皮肤改变情况 观察指标:
0度:输入口处皮肤没有任何变化; Ⅰ度:输入口处皮肤红肿,直径<1cm; Ⅱ度:输入口处皮肤红肿,直径>1cm; Ⅲ度:输入口处皮肤红肿,且周围有分泌物 护理:预防为主,加强换药,严密观察
中心静脉插管: 管腔用途
远端(最大腔) 输注血液制品 快速输液 输注胶体液 用药 监测CVP
中间 TPN或药物
近端 输注药物 采血 用药
13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
穿刺时并发症:
损伤动脉、淋巴管、神经、气胸、空气栓塞、心率失常等
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
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异位、导管断裂、脱管、血 栓形成、穿刺点出血、穿刺处疼痛、输液渗漏等
22
具体措施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经皮穿刺进入中心静脉(锁骨下、颈 内、股静脉)
≥8cm,长度受患者 身材影响
Teflon导丝引导经中心静脉(锁骨下 、颈内、股静脉)插入
≥30cm,长度受患者 身材影响
通常使用肝素封管,血流感染发生 率 与CVCs相似,经锁骨下静脉插入时 感染发生率低 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中,感染发 生 率较低 导管的袖套可阻止细菌的移行。与 非 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相比,感染发 4 生 率低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导管的性质 宿主因素
病原微生物的特性
医务人员方面
PPT课件 12
导管的性质
导管腔的数量
多腔导管较单腔导管更容易发生感染
PPT课件
13
导管的性质
导管留置的时间 导管放置的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机会越高
♦
♦
短期放置的外周静脉导管时间不要超过72-96小时
PPT课件 27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
诊断标准
确诊 具备下述任1项,可证明导管为感染来源: ①有1次半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每导管节段≥15CFU)或定量导 管培养阳性(每导管节段≥1000CFU),同时外周静脉血也培养 阳性并与导管节段为同一微生物; ②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量血培养,两者菌落计数比 (导管血:外周血)≥5:1; ③从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性血培养,中心静脉 导管血培养阳性出现时间比外周血培养阳性至少早2小时; ④外周血和导管出口部位脓液培养均阳性,并为同一株微生物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经贵要、头、肱静脉插入,导管进入 上腔静脉 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 (tunnel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植入锁骨下、颈内、股静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CVC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PICC 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国外有资料报道, 置管时间长达近2 年而未发生感染。所以对 长期置管者,只要未发生感染迹象,不一定要 中途更换导管,因为置管后皮下潜行段导管 已与皮下组织形成较紧密的结合,有一定的 机械阻挡作用,只要严格无菌操作与护理,长 期置管仍是安全的。
防接触污染,导管相关感染的时间点通常 为4~7 d,保留通常不超过3 d。 研究显示若无明显临床症状,4 d更换和7 d更换肺动脉导管对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并 无统计学意义,故需要持续血流动力学监 测的患者,可达7 d。
CVC感染与导管选择
导管越粗、越硬、越复杂(带囊导管、多腔导 管),越容易发生感染。 尽量选择导管接头和管腔最少的中心静脉导 管,不反对使用多腔导管以满足临床治疗需 要(推荐级别:D) 不常规推荐抗生素涂层导管(推荐级别:A) 导管材料要求表面光滑,具备良好的生物相 容性,不易引起血栓
血管内导管相关 感染的防治
血管内置管是ICU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 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及静脉 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
血管内导管包括周围静脉导管、中心静脉 导管(CVC)、动脉导管;皮下隧道式导管;体 内置入式输液泵。
导管相关并发症:机械损伤、血栓形成、 感染、脓毒症、心内膜炎、骨髓炎 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 置管部位 受限
下肢外周静脉穿刺点发生感染的危险高于 上肢血管,手部发生静脉炎危险小于腕部 和前臂血管。 动脉导管通常留置于桡动脉,肱动脉,足 背动脉和股动脉等位点,其中以桡动脉发 生感染几率最低。
CVC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CVC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之间无相关性,且感染 的危险高峰是在导管置入的前几日,2周之内CVC感 染的风险相对较低,定期更换(3d或者7d)并没有 比按需更换导管,显示出CVC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但留置时间﹥28日,感染率明显增加24%。 推荐意见:不需要定期更换CVC(推荐级别:B) 推荐意见:血管内导管应尽早拔除(推荐级别:E)
穿刺部位与感染
多项研究证实:股静脉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 脉;右侧颈内静脉置管 的细菌定植发生率低于 左侧(31%比53%); 锁骨下静脉置管细菌定 植发生率右侧高于左侧 (27%比15%)。 PICC感染率最低。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穿刺部位与感染
CVC感染临床表现
包括发热、寒颤或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或有脓 液渗出等,严重者可并发心内膜炎、骨髓炎和其 他迁徙性感染。有研究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 菌为CVC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该菌很少引起 局部或全身感染征象。若置管部位有明显的炎症 表现,特别是当患者同时伴有发热或严重全身性 感染等临床表现时,应考虑感染系由金葡菌或G杆菌引起。
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导管感染增多趋势
真菌比例越来越高。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血 行感染率为5.8%。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可发生曲霉菌感染
CVC感染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插管部位皮肤消毒不彻底。 •术中操作污染。 •插管时间过长。 •导管本身污染。 •静脉输液的污染。 •患者抵抗力低下及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等。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CVC感染诊断标准
当怀疑CRBSI而拔除导管时,导管培养是 诊断CRBSI的金标准,半定量和定量导管 培养
置管时间少于1周,培养结果最可能的是皮肤表面 微生物,它们沿着导管外表面进入引起感染或其 他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并在导管 上黏附定植(腔外途径)。半定量培养技术协助 诊断更敏感。 置管时间大于1周,病原微生物从导管尖端进入管 腔并蔓延是感染的主要机制(腔内途径)定量培 养结果更准确。
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周围静脉导管:定期更换不能作为预防静 脉炎和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 (推荐级别: D); 重点不是72 h更换,而是每天对导管位点的监 测。但是当周围静脉导管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出现
静脉炎(皮温升高,触痛,皮肤发红,触及静脉条索), 应当立即拔除。
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肺动脉导管:采用薄层塑料薄膜包裹可预
概 念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病原菌定植
是导管头部(至少5cm)定量或半定量 培养, 微生物生长(>15CFU)。无临床表 现
导管相关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 局部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s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 CR-BSI) 全身感染
CVC感染与导管选择
血栓形成与感染密切相关。
超声提示 :ICU中静脉血栓发生率约33%,15% 是导管相关性血栓。股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21.5 %,而颈内静脉血栓发生率是锁骨下的4倍。 导管继发血栓形成患者的CRBSI发生率为非血栓 患者的2倍之多。 Stillmun 发现27 %导管培养阳性者存在肉眼可 见血栓,而所有无血栓形成的导管培养均阴性。另 一研究中,6例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有5例随后发展 成菌血症。
流行病学资料
中心静脉置管(CVC)感染发生率约为 2.9~11.3/1000导管日,
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高低与导管类型、医院规模、 置管位置及导管留置时间有关。
常见致病菌
革兰阳性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
表皮葡萄球菌占CRBSI的30%,皮肤污染 引起;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13.4%,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MRSE↑。
导管相关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指出口部位2cm内的红
斑、硬结和(或)触痛;或渗出物培养出微生 物,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伴或不 伴有血行感染。
隧道感染:指导管出口部位,大于2cm 的触痛、红斑和(或)的硬结,同上
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 :有导管,
有菌血症,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外周静脉 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与身体其他 部位感染源无关 若拔管,导管尖端培养与血培养为同一致 病菌,排除其他部位感染源
CVC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PICC 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国外有资料报道, 置管时间长达近2 年而未发生感染。所以对 长期置管者,只要未发生感染迹象,不一定要 中途更换导管,因为置管后皮下潜行段导管 已与皮下组织形成较紧密的结合,有一定的 机械阻挡作用,只要严格无菌操作与护理,长 期置管仍是安全的。
防接触污染,导管相关感染的时间点通常 为4~7 d,保留通常不超过3 d。 研究显示若无明显临床症状,4 d更换和7 d更换肺动脉导管对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并 无统计学意义,故需要持续血流动力学监 测的患者,可达7 d。
CVC感染与导管选择
导管越粗、越硬、越复杂(带囊导管、多腔导 管),越容易发生感染。 尽量选择导管接头和管腔最少的中心静脉导 管,不反对使用多腔导管以满足临床治疗需 要(推荐级别:D) 不常规推荐抗生素涂层导管(推荐级别:A) 导管材料要求表面光滑,具备良好的生物相 容性,不易引起血栓
血管内导管相关 感染的防治
血管内置管是ICU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 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及静脉 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
血管内导管包括周围静脉导管、中心静脉 导管(CVC)、动脉导管;皮下隧道式导管;体 内置入式输液泵。
导管相关并发症:机械损伤、血栓形成、 感染、脓毒症、心内膜炎、骨髓炎 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 置管部位 受限
下肢外周静脉穿刺点发生感染的危险高于 上肢血管,手部发生静脉炎危险小于腕部 和前臂血管。 动脉导管通常留置于桡动脉,肱动脉,足 背动脉和股动脉等位点,其中以桡动脉发 生感染几率最低。
CVC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CVC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之间无相关性,且感染 的危险高峰是在导管置入的前几日,2周之内CVC感 染的风险相对较低,定期更换(3d或者7d)并没有 比按需更换导管,显示出CVC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但留置时间﹥28日,感染率明显增加24%。 推荐意见:不需要定期更换CVC(推荐级别:B) 推荐意见:血管内导管应尽早拔除(推荐级别:E)
穿刺部位与感染
多项研究证实:股静脉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 脉;右侧颈内静脉置管 的细菌定植发生率低于 左侧(31%比53%); 锁骨下静脉置管细菌定 植发生率右侧高于左侧 (27%比15%)。 PICC感染率最低。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穿刺部位与感染
CVC感染临床表现
包括发热、寒颤或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或有脓 液渗出等,严重者可并发心内膜炎、骨髓炎和其 他迁徙性感染。有研究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 菌为CVC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该菌很少引起 局部或全身感染征象。若置管部位有明显的炎症 表现,特别是当患者同时伴有发热或严重全身性 感染等临床表现时,应考虑感染系由金葡菌或G杆菌引起。
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导管感染增多趋势
真菌比例越来越高。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血 行感染率为5.8%。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可发生曲霉菌感染
CVC感染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插管部位皮肤消毒不彻底。 •术中操作污染。 •插管时间过长。 •导管本身污染。 •静脉输液的污染。 •患者抵抗力低下及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等。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CVC感染诊断标准
当怀疑CRBSI而拔除导管时,导管培养是 诊断CRBSI的金标准,半定量和定量导管 培养
置管时间少于1周,培养结果最可能的是皮肤表面 微生物,它们沿着导管外表面进入引起感染或其 他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并在导管 上黏附定植(腔外途径)。半定量培养技术协助 诊断更敏感。 置管时间大于1周,病原微生物从导管尖端进入管 腔并蔓延是感染的主要机制(腔内途径)定量培 养结果更准确。
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周围静脉导管:定期更换不能作为预防静 脉炎和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 (推荐级别: D); 重点不是72 h更换,而是每天对导管位点的监 测。但是当周围静脉导管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出现
静脉炎(皮温升高,触痛,皮肤发红,触及静脉条索), 应当立即拔除。
感染和导管留置时间
肺动脉导管:采用薄层塑料薄膜包裹可预
概 念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病原菌定植
是导管头部(至少5cm)定量或半定量 培养, 微生物生长(>15CFU)。无临床表 现
导管相关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 局部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s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 CR-BSI) 全身感染
CVC感染与导管选择
血栓形成与感染密切相关。
超声提示 :ICU中静脉血栓发生率约33%,15% 是导管相关性血栓。股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21.5 %,而颈内静脉血栓发生率是锁骨下的4倍。 导管继发血栓形成患者的CRBSI发生率为非血栓 患者的2倍之多。 Stillmun 发现27 %导管培养阳性者存在肉眼可 见血栓,而所有无血栓形成的导管培养均阴性。另 一研究中,6例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有5例随后发展 成菌血症。
流行病学资料
中心静脉置管(CVC)感染发生率约为 2.9~11.3/1000导管日,
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高低与导管类型、医院规模、 置管位置及导管留置时间有关。
常见致病菌
革兰阳性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体。
表皮葡萄球菌占CRBSI的30%,皮肤污染 引起;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13.4%,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MRSE↑。
导管相关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指出口部位2cm内的红
斑、硬结和(或)触痛;或渗出物培养出微生 物,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伴或不 伴有血行感染。
隧道感染:指导管出口部位,大于2cm 的触痛、红斑和(或)的硬结,同上
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 :有导管,
有菌血症,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外周静脉 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与身体其他 部位感染源无关 若拔管,导管尖端培养与血培养为同一致 病菌,排除其他部位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