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字成语典故

合集下载

四字成语来源及解释

四字成语来源及解释

四字成语来源及解释功成名就成语释疑:功:功业。

就:达到。

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旗开得胜成语释疑: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指日成功成语释疑:指不久即可成功。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

”一蹴而就成语释疑: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成语出处: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一.来源于神话寓言我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

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拔苗助长二、来源于历史故事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后人把它们凝缩成四个字的成语。

例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草木皆兵破釜沉舟完璧归赵望梅止渴三顾茅庐三、来源于古书成句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一种是经过加工的,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

例如:①一鼓作气一《左传·庄工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瓜田李下一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四、来源于群众口语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群众口头用的通俗而形象的俗语。

例如:①狼子野心一《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

是乃狼也,其可畜乎!”②千夫所指一《汉书·王嘉传》:“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

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出处《书·大禹漠》:“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原原本本: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

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简短

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简短

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简短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代之一,也是成语丰富的年代。

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表述方式,通常以四个字为单位,既有表达深刻哲理的,也有描述历史事件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成语典故。

一、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

典故中,有一个人正在划船,船靠岸时,他将船锚扔进水中,随后船漂走了一段距离。

当他回过头来,发现自己的剑被留在了岸上,便以为船仍停在原地,直接向下划船,试图寻找剑。

这个故事寓意着人们对于过去的执着与固执。

同样,我们现在也常常会因为执着于过去的想法或方法,而无法适应变化和改变。

二、齐眉举案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典故中,齐国的相国鲍牛家贫,但他的妻子非常懂得节约,每次用饭都会节约食物。

一次,鲍牛受到了晋国使者的尊敬,使者不自觉地举起了案板,与鲍牛的眉毛正好齐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节约和勤俭是一种美德,而不是吝啬和吝啬。

三、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孙子兵法》。

典故中,有个人对兵法很有研究,却总是坐在桌前推演战略,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必须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纸上谈兵是不够的。

四、三人成虎这个成语来自《淮南子·览冥训》。

典故中,有一个人告诉别人看到了一只老虎。

第一个人怀疑他的话,说“一个人能变成老虎?”第二个人表示同样的怀疑。

但当第三个人也说看到了老虎时,人们不再怀疑老虎的存在,相信了“三人成虎”的说法。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要随意相信别人说的话,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五、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源自《庄子·逍遥游》。

典故中,有一个人南辕而车斥,以为他们走错了路,但实际上他车本来就是南辕北辙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有时会因为错误的方向而迷失自己,需要及时调整方向。

六、弄璋之喜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郑策一》。

典故中,郑国的使者将破旧的玉璋修整得像新的一样,称为“弄璋之喜”(弄璋:修整玉璋的意思)。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故事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成语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字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事一:鹬蚌相争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

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

’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

’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

”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故事二:画蛇添足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

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

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没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中写道:“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有时也作“画蛇著足”。

故事三:羽扇纶巾周瑜和诸葛亮都曾经被诗人用“羽扇纶巾”来形容过:《类说》卷四九引《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泊兵,将战,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见武侯,乃乘素舆葛巾,自持白羽扁指麾,三军随其进止。

宣王叹曰:‘真名士也’。

”故事四:锦囊妙计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中有关于“锦囊妙计”的精彩故事。

东吴大将周瑜听说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到时将他幽囚狱中,并用他换取荆州。

诸葛亮识破此计,决计派赵云伴随刘备入东吴成亲。

临行,诸葛亮悄悄对赵云说:“你保护主公到东吴,我给你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到东吴后依计而行。

古代人物成语四个字

古代人物成语四个字

古代人物成语四个字
1.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是指被敌人包围,四周都传来嘲讽或谩骂之声。

这个典故源
于楚汉相争的历史,当时楚国独立领土很小,四面都是强大的敌人。

这个成语被广泛运用于现代社会,形容一个人或团队在一段时间内被
压制、孤立、批评的困境。

2. 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是指坚韧不拔地坚持做一件事情,最终一定会有成果。

这个
成语源自中国古代传说,道家始祖老子的母亲曾经练习炼丹术,发誓
要将铁杵磨成针,经过长时间努力,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

3.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是指空谈理论,而不去实践或缺乏经验。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
代中国名将孙子的《孙子兵法》,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这句话提醒人们,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不去实际掌握情况,就无法真正实现目标。

4.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是指自欺欺人的行为,假装不知道真相但却明知其实。

这个
成语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内容是一个人试图盗取一只铃铛,但
当他将手掩住耳朵,逃跑时,铃铛的声音却依然跟着他响。

这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试图掩盖真相,这样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历史故事四字成语

历史故事四字成语

历史故事四字成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字成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精辟的四个字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历史内涵,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益良多。

而其中,许多四字成语都来源于历史上的真实故事,这不仅让这些成语更加具有生动性,也让人们更能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历史故事相关的四字成语,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其中的奥妙吧。

第一个四字成语是“焚琴煮鹤”。

这个成语源自于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楚怀王的宠臣,但是他的忠贞与刚直却引起了其他大臣的忌恨,最终被栽赃陷害,被怀王贬谪。

在离开楚国之际,屈原焚毁了自己的琴,煮了一只鹤以为己食,以表达自己的忠贞之心。

这个故事后来就被人们总结成了“焚琴煮鹤”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表明自己态度或忠诚不做作。

另一个四字成语是“闭月羞花”。

这个成语又源自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故事。

相传西汉时期,有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名为貂蝉。

貂蝉容貌秀美,举止高雅,被誉为“闭月羞花”。

她的美貌让无数英雄俊杰神魂颠倒,甚至导致了著名的“貂蝉传”故事。

后人便以“闭月羞花”这个成语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绝伦,超凡脱俗。

第三个四字成语是“草船借箭”。

这个成语源自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兵法计谋。

当时,曹操派遣军队攻打蜀汉,而蜀汉用箭较少,诸葛亮便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他派遣士兵划着草船,前去曹军阵地借箭,借箭之名实则是为了增加蜀军的弓箭数量。

诸葛亮借箭成功后,大大加强了蜀汉的军事实力。

因此,“草船借箭”成语就用来形容智取他人之物以己之用的手段。

最后一个四字成语是“华而不实”。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形容那些外表光鲜但实际上空洞无物的东西或人。

在历史故事中,有很多人物因为华而不实最终走上了败坏的道路。

这个成语也提醒着我们,不要只追求表面的华丽,要注重内在的实质和功夫。

以上介绍的四个历史故事四字成语,都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故事或者典故。

通过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历史的传奇故事,更能够领悟其中的哲理和道理。

简单成语四个字典故

简单成语四个字典故

简单成语四个字典故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典故成语精选5篇

典故成语精选5篇

典故成语精选5篇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接下来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典故成语,方便大家学习典故成语1、【成语】:反求诸己【拼音】:fǎn qiú zhū jǐ【解释】: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

反过来追究自己。

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成语故事】:相传四千多年前,正是历史上的夏朝;当时的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禹。

有一次,诸侯有扈氏起兵入侵,夏禹派伯启前去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部下们很不甘心,就一致的要求再打一次仗。

伯启说:“不必再战了。

我的兵马、地盘都不小,结果还吃了败战,可见这是我的德行比他差,教育部下的方法不如他的缘故。

所以我得先检讨我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才行。

”从此,伯启发愤图强,每天天刚亮就起来工作,生活简朴,爱惜百姓,尊重有品德的人。

这样经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来侵犯,反而心甘情愿的降服归顺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要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已本身的缺点,努力加以改正,只有抱持这种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能够这么做的人,我们就说他能“反求诸己”。

虽然,这只是短短的四个字,但是,它却可以做为我们修养上的金科玉律,不仅我们可用它来反省自己,也可以用它来劝勉别人,对于我们自己的做人处事,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2、【成语】:飞将数奇【拼音】:fēi jiàng shù jī【解释】:飞将:汉朝名将李广;数奇:命运不好。

泛指人不走运。

【成语故事】:李广是汉朝的名将,擅长骑射。

他没有口才,不大说话除了射箭,几乎没有别的什么爱好。

和将士们在一起,他总喜欢和人比赛射箭。

每到一处,打听得有虎,他就一定要亲自去射。

在右北平(今河北省东北部地区)的时候,因为射虎,曾受了伤,但他还是把虎射死了。

一天,黄昏时分,在山林中的丛草里,见有一块巨石,以为是虎,就射了一箭。

第二天去查看时,才知不是虎,那支箭深深地射进石头里去了。

四个字成语典故(DOC)

四个字成语典故(DOC)

成语典故1,草木皆兵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故事:东晋时,前秦皇帝符坚率大军入侵东晋,后大败,回国途中他感到极度恐惧,觉得山上的树木都是东晋的追兵,故有“草木皆兵”的说法2,背水一战故事: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兵攻打韩国,他故意将军营安扎在河边,背水为阵,意在断绝退路,逼迫军队拼死进攻,最后大获全胜,故有“背水一战”的说法3,四面楚歌故事:楚汉相争时,韩信在垓下布下十面埋伏,围困楚霸王项羽,韩信让军队在夜间吟唱项羽故乡的楚歌,涣散项羽的军心,大收其效。

4.揭杆而起故事:秦末时,民怨四起,陈胜吴广不堪忍受,终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时没有旗帜,就用竹竿代替,就有了“揭竿而起”的说法5.破釜沉舟故事:秦末,项羽进攻汉中,过河后,项羽下令凿沉渡船,砸碎锅灶,表示不留退路,果然一战成功6.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讨伐项羽,明地里派兵修整入栈道,暗里却将大部队调遣到废弃以久的陈仓道,偷袭项羽7.退避三舍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落难,逃亡楚国,应承楚王说:“我若为晋国国君,若与楚国敌对,必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

”后楚晋果然发生战争,重耳信守诺言,果然退兵九十里8.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有一子名赵括,幼读兵书,谈起用兵之道,如数家珍,但他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在长平之战中导致赵国惨败,留下了纸上谈兵的说法。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卧薪尝胆: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春秋时期,吴越相争,越王勾践大败,几乎亡国,但勾践并不死心,终日以柴草不床,每天吃饭时都要舔一下苦胆,激励自己不忘国耻10.一鸣惊人:一声鸣叫使人震惊。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楚庄公继位后三年不上朝,终日饮乐,大臣终于看不下去了,冒死进谏,庄公说:“有一大鸟,羽色艳丽,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成语出处和典故及释义

成语出处和典故及释义

成语出处和典故及释义
以下是成语出处和典故及释义:
1. 小题大做: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11回:“但事有凑巧,此时忽地有人报进院来,说道:‘周参将带兵围了儒学,拿一个是秀才打扮,在那里号他,要他做妖言惑众的犯人。

已经解到本县堂上去了。

’慌得那典史没了主意,道:‘这个不难,你随我出去。

我自有个道理。

’”
2. 后来居上:汉·班固《汉书·汲黯传》:“今提一郡之卒,而亲奉卫天子,将赏诛决焉,不以此时佐明主,忠臣诚未有以比于汲黯也。


3. 朝三暮四:先秦·庄子《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4. 杯弓蛇影: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赐酒。

时北壁上有悬亦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

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赢露(衰败),攻治万端,不为愈。

后郴因事过到宣家窥视问其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

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

则使左右将悬弩并蛇取来。

宣闻弩影杯中,而惊惮发病死。

郴乃以杯属使勿动,蛇即日自失。


总之,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100字_四个字的成语小故事.doc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100字_四个字的成语小故事.doc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100字_四个字的成语小故事成语故事中,有很多的有趣的故事,而这些成语故事中绝大多数都是四字成语故事,很多100字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四字成语100字大全,希望能帮到大家!成语故事四字成语100字:各得其所汉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外甥,隆虑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权势,经常为非作歹,难免要惹出大事。

她担心自己死后,昭平君会犯死罪无人救他,便在病重时对武帝说:"陛下,我愿以一千斤黄金和一千万钱,为昭平君预赎死罪。

"这种事没有先例,但汉武帝见她病生得很重,为了安慰她,也就点头应允了。

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因没有人管束他,日益骄横。

一次他酒后杀人,被捕入狱。

武帝非常难过,叹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这个儿子,死前把他托付给了我,现在要判他死罪,我实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们都说:"公主早已替他赎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 武帝摇摇头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须遵守。

如果因为我的亲属而破坏法令,岂不失信于民?" 最后,武帝狠了狠心,还是下诏处死了昭平君。

处死了昭平君,武帝心里很难过。

但是,太中大夫东方朔却向武帝祝酒说:"赏功不避仇敌,罚罪不考虑骨肉,这两点陛下都做到了。

四海之内的百姓就会各如其所愿。

"成语故事四字成语100字:奋不顾身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

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

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从,无奈投降了匈奴。

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

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

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

成语意思解释及典故

成语意思解释及典故

成语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解释和典故。

亡羊补牢:意思是失去之后才想到补救。

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讲述了一个人丢失了羊,后来才想到修补羊圈的故事。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事情发生了错误之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仍然是有意义的。

画蛇添足:意思是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典故出自《战国策·赵策二》,讲述了一个人画蛇之后,为了炫耀自己的技巧,又给蛇添上了足,结果反而让蛇不伦不类。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要贪心不足、贪婪过度。

守株待兔:意思是守着旧的经验或方法,期待着新的机会或成果。

典故出自《庄子·外物》,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捉到一只兔子后,便守在树下等待更多的兔子跑来。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只依赖过去的经验或方法,要不断寻求新的机会和策略。

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多个藏身之处。

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三》,讲述了一个狡猾的兔子为了躲避天敌,挖了三个洞穴藏身。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面对危险时,要准备多个退路或解决方案。

指鹿为马:意思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典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讲述了一个大臣为了讨好秦始皇,指着一只鹿说是马。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面对不公或误解时,要坚持真理和事实,不能为了讨好他人而颠倒黑白。

这些成语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人生智慧和启示。

中学生成语故事大全

中学生成语故事大全

中学生成语故事大全中学生成语故事大全中国成语中有许多典故,通过故事来理解成语的意义更容易学会成语。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阿斗太子意思是: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

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

指懦弱无能的人。

阿匼取容意思是:阿匼:一味迎合的样子。

一味巴结别人以求得他们的喜欢。

扼臂啮指战国时期,曾子一个人他外出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找他,曾母左等右盼不见他回来,客人急着要回去。

曾母就使劲扼住自己的手臂直到疼痛难忍为止,曾子立即感到手臂痛,立即丢掉柴禾跑回家问母亲有什么事,母亲告诉他有客人在找他意思是:扼:用力掐;啮:咬。

掐胳膊,咬手指。

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二竖为灾意思是:竖:小子;二竖:指病魔。

比喻疾病缠身。

二桃三士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意思是:士:武士。

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

比喻借刀杀人。

二五耦晋献公时期,晋国内部矛盾很尖锐,斗争很激烈。

晋献公的妾骊姬勾结献公所宠幸的梁五和东关憵五,替自己的儿子夺取君位。

当时人称之为“二五耦”意思是:耦:两人耕地,比喻朋比为奸。

比喻狼狈为奸。

二者必居其一意思是:居:占。

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东家之丘意思是: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

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

[[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彘肩斗酒意思是: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大全(最新)

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大全(最新)

1.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

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

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

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

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

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2.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马首是瞻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

苟偃原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

秦军一定会惊慌失措。

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心不齐,士气不振,所以毫不胆怯,并不想求和。

苟偃没有办法,只得准备打仗,他向全军将领发布命令说:“明天早晨。

鸡一叫就开始驾马套车出发。

各军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炉灶。

作战的时候,全军将土都要看我的马头来定行动的方向。

我奔向那里,大家就跟着奔向那里。

”想不到苟偃的下军将领认为,苟偃这佯指令,大专横了,反感他说:“晋国从未下过这样的命令,为什么要听他的?好,他马头向西,我偏要向东。

介绍成语故事

介绍成语故事

介绍成语故事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和表达功能。

成语故事是指成语背后的典故或故事,它们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和哲理。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成语故事。

一、杯弓蛇影成语故事:古代有一位名叫白居易的文学家,他在家里喝酒时,一支杯子反射出的弓形光线映在墙上,形成了一个弓的影子。

他看到后以为是蛇,吓得连忙躲避。

后来他想明白了才觉得好笑,因此用“杯弓蛇影”来形容多疑和偏见。

二、画蛇添足成语故事:唐朝有一个画家非常擅长绘画,他画一条蛇时,一不小心在蛇的身旁多画了一只脚。

别人看到后笑话他画蛇添足,表示多此一举。

所以“画蛇添足”成语用来形容多余和多此一举的行为。

三、狐假虎威成语故事:古时候有一只狐狸,它自命为“山中之王”,经常威吓其他动物。

有一天,一只老虎听说了它的事迹,前来探望。

狐狸利用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后来被其他动物揭穿。

从此“狐假虎威”成语就用来形容借势欺人或者利用别人的力量来威胁别人。

四、井底之蛙成语故事:有一只蛙一直生活在一个井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有一天,一只其他地方的蛙掉进了这口井里,告诉井底的蛙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宽广和丰富。

井底的蛙却不相信,并认为自己所见即所得。

所以“井底之蛙”成语用来形容目光短浅或者无知。

五、滥竽充数成语故事:古代皇帝喜欢听音乐,它的宫廷乐队队伍中需要各种乐器来演奏。

有一次,演奏琵琶的人不能参加演出,为了凑足人数,一位琵琶技术不佳的人被选中滥竽充数。

他只是为了填补空缺,没有真正的技术。

所以“滥竽充数”成语用来形容只为了凑数而不具备真正实力。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成语故事,每个故事中都蕴含着一种智慧和道理。

通过了解成语故事,我们不仅能够了解成语的意义,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人生哲理。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有关唐高祖的典故四个字

有关唐高祖的典故四个字

有关唐高祖的典故四个字唐高祖李渊是中国唐朝的创立者,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典故,其中有四个字的典故尤为著名。

这四个字分别是“汤武独立”,“宏图霸业”,“谦谦君子”,“厚德载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汤武独立”这个典故。

唐高祖李渊在初创唐朝的时候,面临着战乱频仍的局面。

他深知只有坚守独立的立场,才能够使国家走向强盛。

因此,他以汤、武的精神为榜样,坚守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受外界干扰,最终成功建立了唐朝。

其次,我们来看看“宏图霸业”这个典故。

唐高祖李渊在创立唐朝后,立志要做一番宏图伟业。

他倡导以开疆拓土、巩固国力为目标,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发展经济、推动文化繁荣。

他具有雄心壮志的领导风范,使得唐朝在短时间内成为东亚的霸主。

接着,我们来探讨“谦谦君子”这个典故。

尽管唐高祖李渊创立了唐朝,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他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他注重君子之道,强调以诚待人、守纪律、严自律。

他不仅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军政大事,也善于聆听下属的建议,尊重各方面的意见。

正是由于他的谦逊,使得唐朝能够持续繁荣。

最后,我们来谈谈“厚德载物”这个典故。

唐高祖李渊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倡导以德为先,以善为本。

他提倡厚道待人,懂得包容他人的不足,并帮助他们成就事业。

他坚信只有人们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够肩负起重任,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唐高祖李渊的一生中存在着许多典故,其中“汤武独立”,“宏图霸业”,“谦谦君子”,“厚德载物”这四个字尤为著名。

他的光辉事迹和卓越个性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领导智慧和治理能力也为唐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高祖李渊的故事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四字概括典故

四字概括典故

四字概括典故
四字概括典故是用四个字来简洁概括一个典故或故事情节的特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四字概括典故的例子:
1. 一叶障目- 盲人摸象
描述了人们因为只看到局部而无法了解整体真相的故事。

2. 剑拔弩张- 木牛流马
形容战争紧张、备战状态的故事。

3. 隔岸观火- 张冠李戴
形容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或对事物缺乏正确判断的态度。

4. 纸上谈兵- 兵贵神速
形容只在纸上谈论而不能付诸实践,缺乏实际行动的故事。

这些四字概括典故旨在用简洁的方式传达典故或故事的核心意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故事情节。

成语小故事100字 四个字词语故事

成语小故事100字 四个字词语故事

成语小故事100字四个字词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

邻人王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

东施效颦: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

同村的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蹙额,从街上走过。

村里富人见到她这副模样,都紧闭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

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

杀鸡取卵:从前有个人家里养了只老母鸡,这只鸡特别的能下蛋,可有一段时间这只鸡老是不下蛋,而且还病歪歪的。

那个人想这鸡不下蛋留着也没什么用了,就杀了这只鸡,破开鸡肚子后发现这只鸡生病的原因原来是生了胆结石。

大大小小的胆结石就像鸡蛋一样。

杀鸡的时侯正巧邻家的快嘴婆祥林嫂过来串门。

看到了以后就四处乱说,说这人杀鸡取卵,鼠目寸光,把好好的一只能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

狗尾续貂: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继位,他对朝政一窍不通,大权落到贾后手里,贾后生性凶狠狡诈,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带兵冲入宫廷,杀死了贾后,自封为相国。

司马伦为了笼络朝臣,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大封文武百官。

等到一切就绪后,又废掉晋惠帝,自称皇帝。

当时规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装饰的帽子,由于司马伦大肆封官晋爵,所以一时貂尾都不够用,所以只好用狗尾来代替,人们就据此编了两句民谣:"貂不足,狗尾续。

'用来讽刺朝廷。

食言而肥: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

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

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重,便故意问他:"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公听见了,说:"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请君入瓮:武则天掌权期间,有人控告文昌右丞周兴和丘神绩串通谋反,武则天命令来酷吏俊臣审查此案。

四个字的成语经典成语解析及典故

四个字的成语经典成语解析及典故

四个字的成语-经典成语解析及典故四个字的成语-经典成语解析及典故导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往往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是汉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四个字的成语_经典成语解析及典故返老还童释义:原指老年人还复到了儿童时代,现形容老年人恢复了青春与活力,精力异常旺盛。

典故成语来源于《云笈七签》,......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为童,渐从此矣!刘安,汉文帝弟淮南王厉的长子,文帝十六年,袭父封为淮南王,好文学,曾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返老还童”是晋朝人葛洪撰写《神仙传》一书中一则有关淮南王刘安的传说故事。

相传,刘安自年青时代起,就喜好求仙之道。

封淮南王以后,更是潜心钻研,四处派人打听却老之术,访寻长生不老之药。

有一天,忽然有八位白发银须的老汉求见,说是他们有却老之法术,并愿把长生不老之药献给淮南王。

刘安一听,知是仙人求见,真是大喜过望,急忙开门迎见,但一见那八个老翁,却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八个老汉一个个白发银须,虽然精神矍铄,但毕竟是老了呀!哪会有什么防老之术呢?“你们自己都那样老了,我又怎么可以相信,你们有防老之法术呢?这分明是骗人!”说完,叫守门人把他们撵走。

八个老汉互相望了一眼,哈哈笑道:“淮南王嫌我们年老吗?好吧!那么,再让他仔细地看看我们吧!” 说着,八个老翁一眨眼工夫,忽然全变成儿童了。

已经年老的人,一下子回复到了儿童时期,这是全然不可能的,所以这仅仅是传说故事而已。

《云笈七签》这部道教书籍中提到的“返老还童”,也仅仅是炼丹、法术的有关传说罢了。

大义灭亲解释: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

典故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

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F(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

石F 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

简短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简短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导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极富特⾊的组成部分。

下⾯是⽆忧考分享的简短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欢迎阅读参考!1.简短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对⽜弹琴 战国时代,有⼀个叫公明仪的⾳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常好,弹的曲⼦优美动听,很多⼈都喜欢听他弹琴,⼈们很敬重他。

有⼀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吹到他的⾯前,让他⼼情⾮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头⼤公⽜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演奏⼀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弹奏了⼀⾸⾼雅的《清⾓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常悦⽿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却根本不理会那⾼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因为公⽜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但是并不能理解曲⼦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乐的⽜,⾮常⽆奈。

过了⼀会⼉,他⼜想出了⼀个办法。

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段段奇怪杂乱的声⾳,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犊发出的叫声。

这时候这头⼤公⽜才像突然明⽩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朵,听了起来。

对⽜弹琴的启⽰: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2.简短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夜郎⾃⼤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有个名叫夜郎的⼩国家,它虽然是⼀个独⽴的国家,可是国⼟很⼩,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

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的国家。

有⼀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问说:“这⾥哪个国家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啰!”⾛着⾛着,国王⼜抬起头来、望着前⽅的⾼⼭问说:“天底下还有⽐这座⼭更⾼的⼭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这座⼭更⾼的⼭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

”部下们仍然异⼝同声回答说:“⼤王说得⼀点都没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典故1,草木皆兵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故事:东晋时,前秦皇帝符坚率大军入侵东晋,后大败,回国途中他感到极度恐惧,觉得山上的树木都是东晋的追兵,故有“草木皆兵”的说法2,背水一战故事: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兵攻打韩国,他故意将军营安扎在河边,背水为阵,意在断绝退路,逼迫军队拼死进攻,最后大获全胜,故有“背水一战”的说法3,四面楚歌故事:楚汉相争时,韩信在垓下布下十面埋伏,围困楚霸王项羽,韩信让军队在夜间吟唱项羽故乡的楚歌,涣散项羽的军心,大收其效。

4.揭杆而起故事:秦末时,民怨四起,陈胜吴广不堪忍受,终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时没有旗帜,就用竹竿代替,就有了“揭竿而起”的说法5.破釜沉舟故事:秦末,项羽进攻汉中,过河后,项羽下令凿沉渡船,砸碎锅灶,表示不留退路,果然一战成功6.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讨伐项羽,明地里派兵修整入栈道,暗里却将大部队调遣到废弃以久的陈仓道,偷袭项羽7.退避三舍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落难,逃亡楚国,应承楚王说:“我若为晋国国君,若与楚国敌对,必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

”后楚晋果然发生战争,重耳信守诺言,果然退兵九十里8.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有一子名赵括,幼读兵书,谈起用兵之道,如数家珍,但他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在长平之战中导致赵国惨败,留下了纸上谈兵的说法。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卧薪尝胆: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春秋时期,吴越相争,越王勾践大败,几乎亡国,但勾践并不死心,终日以柴草不床,每天吃饭时都要舔一下苦胆,激励自己不忘国耻10.一鸣惊人:一声鸣叫使人震惊。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楚庄公继位后三年不上朝,终日饮乐,大臣终于看不下去了,冒死进谏,庄公说:“有一大鸟,羽色艳丽,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果然,不久庄公就重临朝庭,把这三年中他暗中观察发现的弊病全部修正。

11.孟母三迁:【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12、名落孙山:【释义】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

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成语故事】宋朝苏州滑稽才子孙山与朋友去苏州参加乡试。

考完以后,孙山考中但是最后一名。

朋友没考中留在省城。

孙山回到乡里接受乡亲的祝贺。

朋友的父亲来打听儿子的情况,他作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来回答朋友的父亲。

13.匡衡凿壁(匡衡凿壁)【出处】匡衡,字稚圭。

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释义】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勤学【近义词】凿壁偷光【押韵词】舳舻相继、舍身取义、安心乐意、英英玉立、河山带砺、率性任意、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胡天胡帝、不食之地、微言精义【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成语举例】因效匡衡凿壁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书房壁》14.老泪纵横(老泪纵横)【出处】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解释】纵横:交错。

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用法】作谓语、定语;常与“泣不成声”连用【结构】主谓式【相近词】满面泪痕、泪如雨下【反义词】笑逐颜开、眉开眼笑【同韵词】电照风行、心和气平、兵无常形、官止神行、赫赫之名、肆虐横行、事无二成、少年老诚、一气呵成、便宜施行【成语故事】公元757年,杜甫得到唐肃宗的许可回家探亲,在回家途中亲眼看到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种种惨境。

邻居问他战争何时才能结束,并诉说家乡的苦难:地没有耕种,孩子们被逼去打仗……说到伤心处,乡亲们老泪纵横,杜甫只好仰天长叹15.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出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释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把没有的说成有。

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凭空捏造【结构】主谓式【相近词】造谣生事、信口雌黄、捕风捉影【反义词】确凿无疑、铁证如山、事出有因【押韵词】眠花卧柳、齐大非耦、十字街口、霹雳手、食不充口、帖耳俯首、鲐背苍耈、红灯绿酒、一介不苟、引领翘首【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大哲学家老子提出他的宇宙论。

他认为宇宙的形成过程是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运用,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天地,有形体的天地生于无形体的道16.近水楼台(近水楼台)【典故】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释义】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

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优先【结构】偏正式【相近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反义词】隔岸观火【押韵词】文武全才、命世之才、矜能负才、助边输财、土木形骸、手到拈来、杞梓之才、朴斲之材、计斗负才、惠然肯来【成语故事】宋仁宗时期,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气温和,与手下人同甘共苦,很多人得到他的关心与推荐提拔,有一个外地巡检苏麟到杭州办事,送范仲淹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给了他想要的东西17.鸡鸣狗盗(鸡鸣狗盗)【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

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

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解释】鸣:叫;盗:偷东西。

指微不足道的本领。

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本事【结构】联合式【相近词】旁门左道【反义词】正人君子【同韵词】文君新醮、不出所料、夺人所好、腹心相照、感恩图报、着有成效、求忠出孝、戒骄戒躁、闳远微妙、三星高照【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出访秦国,秦国的相国出于嫉妒劝秦昭王杀死他,秦昭王把他关了起来。

孟尝君的门客晚上装成一条狗混进秦宫偷白狐袍子送给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尝君。

孟尝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关,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逃跑18.破釜沉舟【典故】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结构】联合式【相近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相反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同韵词】冥漠之都、雨歇云收、与羊谋羞、养尊处优、一壑一丘、归正首丘、帷幕不修、黄干黑廋、皮里春秋、无妄之忧【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19.坚贞不屈(坚贞不屈)【出处】坚强而不屈,义也。

《荀子·法行》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后汉书·王龚传》【解释】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

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意志坚定【结构】补充式【相近词】威武不屈、坚强不屈【相反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温恭自虚、投刃皆虚、华屋丘墟、穷大失居、丢卒保车【成语故事】明朝末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攻打扬州,派明朝降将李遇春去扬州劝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骂而回。

豫亲王多次用书信劝降,也被史可法回书痛骂。

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自杀未遂,被清兵俘虏,他坚贞不屈,慷慨就义20.盲人摸象【出处】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释义】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看问题以偏概全【结构】主谓式【相近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相反词】洞察一切、仰视观察【同韵词】东游西逛、后来者居上、一瓶不响,半瓶晃荡、详略得当、打翻身仗、层峦迭嶂、门户开放、一石激起千层浪、狂涛骇浪、大失所望【成语故事】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

因为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象21.摩肩接踵【典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战国策·齐策一》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宋史·李显忠传》【释义】肩碰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人多拥挤。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结构】联合式【相近词】熙熙攘攘、熙来攘往【反义词】地广人稀【同韵词】雾兴云涌、堤溃蚁孔、血气方勇、小怯大勇、恃强怙宠、成何体统、大智大勇、血气之勇、贯鱼成宠、北辰星拱、......【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相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给他走正门,说齐国没人就派这个矮人来。

晏婴说齐国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挥汗成雨。

齐国的出使规矩就是无能的使臣只能去见无能的国君。

楚王自取其辱,只好隆重接待22.名正言顺(名正言顺)【释义】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

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说话【结构】联合式【近义词】理直气壮【相反词】理屈词穷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民保于信、言之过甚、高谈弘论、黄中内润、单传心印、......【灯谜】闯王登基改国号【成语故事】孔子因不满鲁定公沉迷酒色,带领学生来到卫国,因卫灵公言而无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

卫出公继位后,让子路去请孔子来卫国辅政。

孔子说:“只有名义正当,说话合理,才能干成大事。

”23.名落孙山(名落孙山)【典故】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释义】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

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落选【结构】主谓式【近义词】一败涂地【相反词】名列前茅【同韵词】先我着鞭、缺吃少穿、沥胆披肝、春满人间、陈旧不堪、鹏抟九天、窥见一斑、瓮尽杯干、粲然可观、沥血披肝、......【谜语】写中文【成语故事】宋朝苏州滑稽才子孙山与朋友去苏州参加乡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