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夏季日降水特征影响的模拟研究
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长江三角洲的性能评估
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长江三角洲的性能评估ERA5再分析是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一个全球气象再分析数据集,使用了最先进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和观测数据进行模型插值,对气象要素进行全球高时空分辨率再分析。
在过去的几年里,ERA5再分析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气候研究、气候模式评估、灾害预警以及水文模型等领域。
本文将对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性能进行评估。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对于农业、交通、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这一地区的降水情况进行准确的监测和预测至关重要。
本文利用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与实况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评估ERA5再分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性能。
首先,我们将比较ERA5再分析数据和实况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一致性。
其次,利用统计方法对ERA5再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偏差进行评估,包括相关性系数、均方误差、偏差等指标。
最后,通过对ERA5再分析数据的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化进行分析,评估其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根据实际情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变化较为复杂,降水量不均匀分布,季节变化显著。
因此,对ERA5再分析数据在这一地区的性能进行评估,有助于了解其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通过与实况观测数据的比较,可以验证ERA5再分析数据在捕捉降水变化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研究中,需考虑ERA5再分析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同时,还需考虑观测数据的质量和空间覆盖范围对结果的影响。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可以为气象灾害预警、水资源管理和气象服务等领域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
总之,本文将对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性能进行评估,有助于深入了解ERA5再分析数据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为气象预测和气候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
降水特征和原因是什么
降水特征和原因是什么
我国各地区的年降水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首先,无论年总降雨量的多寡,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并且越往西和北,降雨就越集中。
所谓雨季,就是指降水集中的时期,因而夏季是我国最主要的雨季发生时期。
其次,全国大部地区的年降水表现为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夏季;但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和华西地区的年降水量表现出了多峰型分布,除夏季外,春季和秋季的降水也非常显著,在不同地区造成了雨季的持续。
年降水显著的原因:
华南地区为典型的双峰型降水,主峰值出现在6月中旬,峰值雨量平均超过50 mm,被称为华南前汛期雨季。
随后,雨量迅速减小,并于7月中下旬降到谷值。
到8月中旬,降雨会再次活跃而出现次峰值,称为华南后汛期雨季,该雨季主要由热带气旋的活动影响造成。
两次降雨峰值之间大约间隔一个月。
虽然华南的春雨和主峰值之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断,但该地区的春雨是非常显著的,春季降雨量(3—5月)可占年总雨量的35%,与夏季(6—8月)的38%基本持平。
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在一年中出现了三个峰值,对应的时间依次为:5月中上旬, 6月下旬和8月下旬,分别代表了春、夏和秋三个季节的降雨盛期。
长江中下游的春雨非常显
著,整个春季的降水能占年总降水的32%,且降水在长江三角洲尤其明显,雨量仅略小于夏季峰值。
其夏季主峰值为梅雨雨季。
而第三峰值同样由台风或季风雨带南退时在长江流域停滞造成,平均雨量较小。
华西地区也为双峰雨型,降水的两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初和9月初。
两次峰值之间的间隔较短且雨量差别小,降雨次峰值反映出非常显著的秋雨现象,一般认为秋雨由冷空气活动造成,雨量不大,但雨日多。
中国不同纬度城市群对东亚夏季风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
d 0 1 O . 6 O 3 8 / p g 2 O 1 3 0 2 0 4
S i mu l a t i o n o f t h e i mp a c t s o f u r b a ni z a t i o n i n d Ch i n a o n Ea s t As i a S u m me r mo n s o o n c l i ma t e
第 2 8卷 第 2期
2 0 1 3年 4 月( 页码 : 0 5 5 4 — 0 5 6 9 )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Vo 1 . 2 8 ,No . 2 Ap r .,2 0 1 3
P ROGRES S I N GEOPHYS I C S
郑益群 , 贵志成 , 强学 民, 等. 中国不 同纬度城 市群对 东亚 夏季风 气候影 响 的模 拟研 究. 地 球物理 学进 展 , 2 0 1 3 , 2 8 ( 2 ) : 0 5 5 4 —
S c i 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Na n j i n g 2 1 0 0 4 4 ,C hi n a )
Ab s t r a c t Th e i mp a c t s 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o n Ea s t As i a S u mme r mo n s o o n c l i ma t e a r e s i mu l a t e d b y u s i n g me s o s c a l e
展对 东亚区域 气候产 生的不利影响. 该 工作 的模拟 结果还表 明, 城 市带扩展 对东亚夏季风有 明显影响 , 但 由城 市扩
备战中考:《长江三角洲》专题训练讲义
备战中考:《长江三角洲》专题训练讲义一、《长江三角洲》考点1、长三角区域概况:(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
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长三角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之称。
(4)内外交通:①长江黄金水道的河运、众多的铁路、公路运输,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
②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尤其加强了与上海市的发展联系。
③长三角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2、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和两翼:(1)上海——长江三角洲的核心,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一位。
上海是全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浦东新区是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南京——长三角北翼的中心城市,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是中国东部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3)杭州——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号称“中国丝都”。
(4)宁波港是中国特大型深水良港,货物吞吐量在中国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
苏州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昆山是长江三角洲北翼的新兴工商业城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百戏之祖”昆曲发源于此。
二、《长江三角洲》题型分析(2022·吉林长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
下图是上海与苏州的“同城效应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3小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与其形成条件无关的是()A.地理位置优越B.经济发达C.交通便利D.水能丰富2.区域内各城市之间联系密切,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主要是借助()A.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B.航空运输C.手机和互联网D.内河航运3.下列旅游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A.秦兵马俑B.苏州园林C.明清故宫D.桂林山水【答案】1.D 2.A 3.B【解析】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上海,该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该地水能资源不丰富,与其形成条件无关,故选D。
柳州市2024届新高三摸底考地理卷 (含答案、正确率)
柳州市2024届新高三摸底考地理卷地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贴好条码。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
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
附注:本试卷内中国地图界线系按标准地图服务自助制图生成。
图上境界不作划界依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图1为我国某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图中D1、D2、D3表示二分二至日。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最有可能是A.南宁B.上海C.北京D.哈尔滨2.从D1-D2-D3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A.向北移动B.先向北,后向南移动C.向南移动D.先向南,后向北移动图2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地质状况的正确表述是A.甲处的物质来源于地壳B.乙处构造由变质作用形成C.丙处岩层含有大量化石D.丁处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4.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岩浆侵入-断裂-岩浆喷出B.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岩浆喷出C.岩浆侵入-褶皱-断裂-岩浆喷出D.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冲积扇面上的河流不稳定,河道在洪水泛滥时容易改道致灾,所以聚落选址特别重要,图3为某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5~6题。
5.最符合甲-丁连线地形特征的剖面图是6.图中四处,水患威胁相对较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图4为2022年10月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推测当时太平洋赤道两侧的信风状况与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分别是A.信风减弱拉尼娜B.信风增强拉尼娜C.信风减弱厄尔尼诺D.信风增强厄尔尼诺8.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表温度异常状况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南美洲西海岸出现洪涝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量增多C.太平洋西岸已发森林火灾D.秘鲁渔场冷水鱼类死亡加拿大被称为“枫叶之国”,该国南部每年9月中下旬开始,山川、河流、森林、潮泊、乡野、大街、小巷都被色彩斑斓的枫树环抱和覆盖。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辛丑(2021)年4月4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
结合图1、图2,据此完成1~5题。
1.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所在地位于()A. 甲地区B. 乙地区C. 丙地区D. 丁地区2.在祭祀活动中能欣赏到的活动是()A. ①安塞腰鼓B. ②赛马C. ③赛龙舟D. ④转经3.乙地区与其他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B. 季风C. 气候D. 纬度4.丙、丁两区域的分界线是()A. 南岭一线B. 秦岭--淮河一线C. 乌鞘岭一线D. 大兴安岭一线5.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景观和人文活动与甲地区相符的是()A. 青稞牦牛酥油茶,雪域冰川藏羚羊B. 君到姑苏地,人家尽枕河C.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表是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调研记录表,记录了当地农业生产活动情况,据此完成6~7题。
时间6月-10月10月-次年6月农业生产活动玉米生长与收割冬小麦生长与收割6.该学校可能位于()A. 华北平原B. 东北平原C. 四川盆地D. 长江中下游平原7.根据表中信息推断,能得出的结论是()①该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②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③该地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④该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玉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结合如图,完成8~9题。
8.紫鹊界梯田位于()A. 南方丘陵地区B. 北方平原地区C. 西北荒漠地区D. 青藏河谷地区9.紫鹊界梯田的优势是()A. 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热、地形条件B. 便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 便于发展喷灌技术、节水农业D. 可以防止泥石流、寒潮等灾害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冰墩墩和雪容融是冬奥会的吉祥物。
东亚城市群发展对中国东部夏季风降水影响的模拟——以1994年和1998年为例
[ 4 】
。
果表明,城市化对 区域降水有“ 增雨效应” 【 l 引 。最
近, 蒙伟光等[ " ] 对珠三角城市化对强雷暴天气过
程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表明,城市化对珠三角地 区的强雷暴天气有重要影响 ,城市化的“ 热岛效 应” 以及城区粗糙度增大引起的低层辐合增强 , 有 可能引起雷暴天气过程的加强。杜东升等[ 掩 用
关
键
词 :气候学 ;夏季 降水 ; 数值模 拟 ;城市群 ;东亚季风 ;城市群密度
文献标识码 :A Do i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4 9 6 5 . 2 0 1 3 . 0 2 . 0 1 4
中图分类号 :P 4 2 6 . 6
第2 9 卷 第2 期
2 0 1 3年 O 4 月
热
带
气
象
学
报
、 , 0 1 . 2 9 .No . 2
J OURNAL OF T ROP I C AL ME TE OROLOGY
Ap r . ,2 01 3
邵海燕 , 宋沽, 马红云. 东亚城市群发展对 中国东部夏季风降水影响的模拟——以 1 9 9 4 年和 1 9 9 8 年为例[ J ] . 热带气象学报, 2 0 1 3 , 2 9 ( 2 ) : 2 9 9 — 3 0 5
文章编 号:1 0 0 4 - 4 9 6 5 ( 2 0 1 3 ) 0 2 — 0 2 9 9 — 0 7
东亚城市群发展对 中国东部夏季风 降水影响 的模 拟
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特征时空变化分析
http://www.renminzhujiang.cnDOI:10 3969/j issn 1001 9235 2024 03 005第45卷第3期人民珠江 2024年3月 PEARLRIVER基金项目: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SKS-2022004)收稿日期:2023-09-25作者简介:艾家棋(1999—),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
E-mail:18783814586@163.com通信作者:张海荣(1990—),男,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智慧预报预测。
E-mail:zhang_hairong@ctg.com艾家棋,张海荣,顾学志,等.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特征时空变化分析[J].人民珠江,2024,45(3):39-47.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特征时空变化分析艾家棋1,2,张海荣1,顾学志2,辛 谦2,曹 辉1,鲍正风1,叶 磊2(1.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133;2.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摘要:基于长江流域224个气象站点1960—2018共59a的日降水数据,采用Mann Kendall(M K)趋势检验、线性拟合方法分析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时间变化特点;确定长江流域最适用于广义极值分布(GeneralizedExtremeValueDistribution,GEV)参数估计的方法,分析GEV尾部特征,解析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空间特征。
结果表明:①长江流域的极端降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呈上升趋势地区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区域,极端降水量增长速率最快的站点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长江中下游流域极端降水量可能在未来会进一步增长,暴雨洪水发生频率可能会提高;②L Moment方法更适用于估计GEV分布参数,对于降水量较大的极端降水序列,L Moment的稳定性更高,极端降水极值序列分布为Fréchet的站点占比约为70%,表明长江流域大部分站点极端降水极值分布厚尾特征明显,极端降水量波动较大;③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在不同重现期水平下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不同极端降水序列的极端降水量均呈现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递增的趋势,长江中下游极端降水量增速快,波动大,不同重现期降水量更大。
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和CN05
第45卷第3期人民珠江 2024年3月 PEARLRIVERhttp://www.renminzhujiang.cnDOI:10 3969/j issn 1001 9235 2024 03 0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371021、52109036);河海大学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基金面上项目(2022491111、2021490611);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HYMED202203、HYMED202210)收稿日期:2023-07-08作者简介:钟奇(1999—),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
E-mail:zhongqi_zzq@163.com通信作者:付晓雷(1986—),男,教授,主要从事土壤水热数据同化、水文预报研究。
E-mail:fuxiaolei518@yzu.edu.cn钟奇,付晓雷,蒋晓蕾,等.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和CN05.1降水数据的赣江流域径流模拟研究[J].人民珠江,2024,45(3):18-29,108.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和CN05.1降水数据的赣江流域径流模拟研究钟 奇1,付晓雷1,2,3,蒋晓蕾1,2,章雨晨1,胡乐怡1,章丽萍1(1.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2.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3.河海大学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摘要:水文模型是径流模拟的重要手段,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的选择和降水数据的质量对流域径流模拟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CN05.1降水数据与站点线性插值降水数据,分析CN05.1降水数据的可靠性,评估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和CN05.1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径流模拟的适用性。
研究表明:①CN05.1降水和站点插值降水多年月平均降水年内变化过程类似,空间分布相关性很高,R均值为0.90,CN05.1日降水与站点插值日降水相关性较高,RMSE均小于等于7.52mm,R均大于等于0.81;②基于CN05.1降水和站点插值降水数据模拟了赣江流域新田等6个水文站1961—2009年的流量,模拟流量在多数大流量处大于实测流量,表明模型对于大流量的模拟存在高估现象;③无论是日径流还是月径流,基于CN05.1降水数据的径流模拟精度均较高,且月径流模拟要优于日径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多种多样的区域基础过关练题组一不同类型的区域区域是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分出来的。
我国幅员广阔,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为便于有效管理,依据不同指标和方法划分了多种多样的区域类型。
请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面两题。
1.(原创)关于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有一定范围,但地理位置不明确B.区域都是有明确边界的C.区域划分指标多种多样,区域类型多种多样D.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2.(原创)下列主要按照自然特征划分的区域是( )A.北京市B.辽中南工业基地C.长江三角洲城市群D.东部季风区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接触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其划分标准是不一样的,其边界类型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的边界则具有过渡性质。
据此回答下题。
3.(原创)下列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的是( )A.长江流域B.我国中部经济地带C.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下图示意甘肃省位置和省内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
据图回答下题。
4.甘肃省内的干湿区主要是按照划分的( )A.年太阳辐射量B.积温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D.地形和土壤状况5.(原创)下列区域,主要按照人文特征划分的是( )B.我国的汉语方言区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
据此回答下题。
主体功能区分类及其功能6.关于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体功能区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各功能区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C.各功能区内部特征相对一致D.各功能区开发内容和政策措施完全一样下面图1为黑龙江三江平原种植业景观图,图2为新疆天山夏季牧场景观图。
长三角地区洪涝灾害风险与韧弹性评估
恢复性指标
衡量社区、企业和个人在遭受洪 涝灾害后的恢复能力,包括灾后 重建、生产恢复和心理支持等。
可持续性指标
评估社区、企业和个人在应对洪 涝灾害过程中的可持续性表现, 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长期 规划等。
韧弹性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数据收集
收集长三角地区的历史气象数据、地理 信息、社会经济数据等,以及现有的韧
长三角地区洪涝灾害风险与 韧弹性评估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洪涝灾害概述 • 长三角地区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 韧弹性理论及其在洪涝灾害中
的应用 • 长三角地区洪涝灾害韧弹性评
估实践 • 提高长三角地区洪涝灾害韧弹
性的对策与建议
01
洪涝灾害概述
洪涝灾害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
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暴雨、融雪、冰凌 、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 泛滥、淹没土地,造成人民生命财产 损失的现象。
弹性评估相关资料。
评估方法
采用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 评价法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的洪涝
灾害韧弹性进行评估。
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确定各指 标的权重,为后续的评估提供依据。
结果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长三角地区洪涝 灾害韧弹性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相应 的改进建议。
韧弹性评估的实践案例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利用GIS技术对地形、地貌、水系等进行精细模 拟,评估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洪水淹没范围和程度 。
数值模拟模型
建立水文模型、洪水模型等数值模拟模型,预测 未来洪水趋势和影响,为灾害防范提供决策支持 。
洪涝灾害风险的等级划分
低风险
灾害发生概率较低,影响范围有限,社会经济影响较 小。
中国夏季极端持续性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中国夏季极端持续性降⽔时空分布特征本科⽣毕业论⽂毕业论⽂题⽬中国夏季极端降⽔时空分布特征学⽣姓名杨宇晴所在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及班级物理 08 指导教师封国林完成⽇期2012年5⽉6⽇中国夏季极端降⽔时空分布特征论⽂撰写⼈:物理08 杨宇晴指导教师:封国林⽼师摘要:利⽤1961-2009年中国⽇降⽔量资料,分成1961--1990年、1971--2000年和1981--2009年三个⽓候态(分别称为I、II、III态),基于GAMMA函数找出极端降⽔事件。
从频次、强度两个⾓度研究了不同⽓候态下中国夏季极端降⽔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空间分布上,夏季极端降⽔的阈值在中国⼤部分地区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但仍有河北、陕西、⼭西以及⽢肃⼀带夏季极端降⽔阈值是呈现下降趋势的。
这点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降⽔状况正向着两个极端发展。
时间分布上,中国夏季极端降⽔频次强度在1990--2000年间有⼤幅度的增加,在2000---2009年间⼜有⼤幅度的减少,并且进⼊21世纪以来极端降⽔的频次强度均维持在⼀个稳定的状态。
这点说明⽬前我国夏季极端降⽔事件频次维持在⼀个⽐较稳定的状态,短时间内我国夏季发⽣极端降⽔事件的概率较⼩。
关键词:极端强降⽔事件⽓候态时空分布特征Abstract:The 1961-2009 year Chines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Divided into 1961 - 1990,,1971 - 2000 and 1981 - 2009 three climate state (respectively referred to as I, II, III, state),Based on GAMMA function to find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events.From the frequency, the intensity of the two angle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states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threshold of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most parts of China is on the rise,But still Hebei, Shanxi, Shanxi and Gansu along the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threshold is to show a downward trend.This explainsthe precipitation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wo opposite directions.Time distribution, the frequency of strength in the Chinese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between 1990 - 2000,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2000 --- 2009 and substantially reduce,and frequency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strength maintained at a steady state.This explains China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frequency is maintained at a relatively stable state,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n China during the summer low probability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Keywords: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Climate stat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1.引⾔伴随着⽓候变暖,极端天⽓和⽓候事件频繁发⽣,⼈类的⽣存和发展⾯临巨⼤挑战[5 6]。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能源消费结构对生态效率产生负 向影响,特别是煤炭消费占比高 的地区生态效率较低。
政策法规对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正 向影响,特别是环保政策的实施 对提高生态效率作用显著。
04
提高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 率的对策建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 2 3
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资源勘查和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的针对 性和有效性,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
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的评 价,可以了解该地区生态效率和影 响因素的现状和问题,为提高生态 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方法。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提高该地区生态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 考。
发展生态效率较高,但存在地区差 异。
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生态效率较高,而 周边城市相对较低。
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一致,部分经济 发展较快的城市生态效率相对较低。
03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影 响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分类
经济发展水平
政策法规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现对环境质量、污染 物排放等全方位、实时监控。
推动环境科技创新
加大对环保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环保技术的创 新和应用,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生态效率整体水平不 高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地 区,其生态效率整体水平并不高,主 要是由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 模式所致。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与洪涝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与洪涝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洪涝问题。
本文将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洪涝问题的关系展开探讨。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多个大中城市,这些城市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这些城市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洪涝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地势低洼,加之长江、钱塘江等多条江河交汇于此,地势复杂,水系发达,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水泥、沥青等人工硬化地面覆盖了原本的土地,导致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增加了城市内部的降雨径流量,加剧了城市内部的洪涝风险。
另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原本的湿地、农田等水源涵养功能的土地被破坏,导致了城市周边水源涵养能力的下降,也增加了城市洪涝的风险。
为了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洪涝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保留一定比例的绿地、湿地等水源涵养功能的土地,减少城市内部的降雨径流量,降低城市内部的洪涝风险。
其次,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雨水花园、雨水管网等设施,提高城市的雨水利用率,减少城市的洪涝风险。
再次,要加强水系治理,加大河道清淤力度,保持河道畅通,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减少城市的洪涝风险。
最后,要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的城市防洪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洪涝预警信息,做好城市内涝的应急处置工作,减少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总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与洪涝问题密切相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洪涝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中国东部不同区域城市群下垫面变化气候效应的模拟研究
中国东部不同区域城市群下垫面变化气候效应的模拟研究本文使用法国动力气象实验室开发的高分辨可变网格大气环流模式(LMDZ),分别利用全球模式和区域模式对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区域进行城市群下垫面变化的东亚气候模拟试验,探讨各区域城市群下垫面变化带来的夏季气候效应及其可能机制,并对不同区域城市群气候效应进行对比,主要结论如下:(1)全球模式和区域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各区域城市群下垫面变化的夏季气候效应及其机理基本一致。
当各城市群下垫面中农作物改为裸土后,地表潜热蒸发显著减少,即显著减弱了通过蒸发吸热作用降低气温的过程,为了平衡地面能量收支,地面温度升高,进而感热通量、地表有效长波辐射增强,地表通过升温对能量进行再分配和再平衡。
而局地温度增加,虽有利于低层形成热低压,出现明显上升运动,但蒸发减弱使局地水汽明显减少,最终导致降水减少,表明水汽条件改变是降水减少的主要因素。
(2)无论是单一城市群试验还是整个东部城市带的试验,全球模式和区域模式模拟结果都表明三个城市群下垫面改变引起的温度响应、地表能量变化具有显著的局地性,三城市群下垫面同时改变时,各区域温度变化基本是三个城市群单独改变的线性叠加。
但由于中国东部高层呈现南正北负的异常变化,西太平洋副高加强西伸,导致降水减少区域并没有集中在局地,特别是东部城市带试验中,出现东部地区大范围的降水偏少。
同时东南亚地区降水也减少,而我国内陆却有微弱的降水增加信号。
(3)不同地区城市化影响气候的强弱存在差异。
利用全球模式模拟各城市群气候效应,对比不同城市群总的能量变化发现,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总的能量变化较接近,京津唐城市群总的能量变化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仅为后者的50%;区域模式模拟结果与全球模式略有差异,区域模式模拟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总的能量变化最大,珠三角地区为长三角城市群变化的三分之二,京津唐城市群总的能量变化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仅为长三角城市群变化的五分之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GPS大气可降水量统计特征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GPS大气可降水量统计特征分析杨引明;朱雪松;刘敏;丁金才;沈愈【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08(27)B12【摘要】利用近7年来(2002—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基GPS网观测的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重点对梅雨期的大气可降水量特征及其与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PWV 分布总体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夏半年平均PWV高于冬半年20 mm 左右,且长江三角洲地区南北向水汽梯度大于东西向,说明偏南气流对该地区的水汽输送作用较明显;PWV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大气可降水量最大值均出现夏季的8月份,最小值出现冬季的1月份,且春、秋季节内各月间的PWV变化幅度较大,而夏、冬季内各月间的PWV变化较稳定;其次,长江三角洲地区PWV没有显著周期性年际变化和日变化特征。
此外,PWV与梅雨期强降水量之间有明显关联,当梅雨期PWV值迅速由低值上升到60 mm以上时,或在强降水之后,PWV值并没有明显回落,仍然维持在高值时,极容易产生强降水,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强降水量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信号。
【总页数】8页(P150-157)【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全球定位系统(GPS);大气可降水量;梅雨期;强降水【作者】杨引明;朱雪松;刘敏;丁金才;沈愈【作者单位】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上海201100;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15【相关文献】1.山西地区大气可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J], 于立;李继祥;尚可政;倪江波2.辽宁省汛期GPS大气可降水量的特征分析 [J], 杨磊;蒋大凯;王瀛;才奎志;孙丽;陈宇;陈妮娜3.湖北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及应用 [J], 付志康;万蓉;于胜杰;赵娴婷4.基于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的福建水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潘卫华;余永江;罗艳艳;张琳琳;杨志勇5.安徽省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及应用研究 [J], 王根;邱康俊;刘惠兰;谢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热环境及其效应的时空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热环境及其效应的时空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UHI)日益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能源消耗等多个方面。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之一,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
因此,研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热环境及其效应,对于优化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热环境进行时空特征研究,探究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采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气象数据,包括温度、风速、湿度等因素,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
2. 根据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热红外数据,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热环境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
3. 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UHI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对UHI的影响。
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城市规划和建设对UHI的调控作用,提出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对策。
四、研究方法1. 采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气象数据,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聚类分析、热力图等。
2.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热红外数据,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热环境分布图。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影像处理技术,提取热红外数据并构建热环境分布图。
3. 分析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对UHI的影响。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与UHI的关系模型。
4. 基于GIS技术,分析城市规划和建设对UHI的调控作用。
运用空间分析模型,探究城市规划和建设对UHI的影响。
五、预期成果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热环境分布图。
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UH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
3.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与UHI的关系模型。
4.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对UHI的调控作用分析结果。
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辽宁卷)
1 / 20………○…………装…………○…………订………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装…………○…………订………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辽宁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左图)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右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A .暖锋影响,气团加热 B .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 C .水汽凝结,热量释放D .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2.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 )2 / 20…内…………○…………装……………外…………○…………装…………※※请※※不※※要※※在※A .空气污染加重 B .出现雾和霜冻现象 C .道路表面湿滑D .作物呼吸作用减弱服装加工业是南非重要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2000~2009年南非服装加工业的国际订单量和就业人数都出现了减少趋势,为此政府拨款帮助企业提高服装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就业人数在2010~2014年稳定下来,并在2015年后实现了增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00~2009年南非服装加工业就业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劳动力成本高,国际竞争力弱 B .自动化普及,劳动力需求减少 C .产业结构调整,服装产业萎缩D .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供应不足4.南非服装加工业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的制约因素有( )①企业资金②服装订单量与款式变化③原料供应④企业现有设备与工人技能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2010年以后南非服装加工业就业人数变化的原因是( ) A .产品种类多样化 B .政府为企业提供就业补贴 C .自主品牌国际化D .自动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互联网+等为引领的新经济正在重塑区域空间格局。
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研究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研究分析参考答案第一章问题探究(P13)1.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扼马六甲海峡”是新加坡地理位置的突出优势。
马六甲海峡是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是欧洲,非洲,西亚与东亚,大洋洲之间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
新加坡这是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
从与东南亚诸国的相关位置刊,新加坡克称为“物产集散地,货物转运站”。
从惟独位置看,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风光优美。
2。
新加坡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领土面积狭小,分散,劳动力缺乏,市场狭小。
3. 影响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选择的地理条件海上交通要道和重要港口的条件,以及世界海上石油贸易的发展,促进新加坡重点发展与海上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有关的工业部门4. 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其他有利因素:东南亚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5。
新加坡服务业的发展与地理条件的关系新加坡本来是以港口商业服务为主,在工业发展的促进下,依靠其航海和航空枢纽的地位及热带海岛风光,又发展了交通与通信,旅游等产业;吸引外资,对外贸易和旅游的扩展,又进一步推动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6。
新加坡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新加坡是个城市岛国,国土面积狭小,可用于农业发展的土地有限,农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7.促进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的地理条件:本国经济发展空间和市场狭小,迅速发展的经济和累积的资本需要找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
第二章教材P20~P21“活动”活动1:资料表明,萨赫勒地区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过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以热均温都在22℃以上,甚至达到33℃,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
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
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敏感区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活动2:从图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会增加草场的压力,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n o e h n te R v rDet ra i v rte Ya gz ie l ae .T e rs l h w ta h RF mo e a ut elrpo u e o a h e ut s o h tte W s d lc n q i w l e rd c e
州湾城 市群 区夜 雨 增 强。
关键词
分 类号
城市化 ;降水 ;WR 模式 F
P 6 . 4 18 文 献标 识码 A
S multo t d fu b n z to fe t n s m me al i a i n su y o r a ia i n e cso u rd i y
p e i ia i n o e he Ya g z v r De t r cp t to v r t n t e Ri e la
A X a g u R N Xuj a T G in ig Y G iq n O in y E eu n AN Ja pn AN X u u
第3卷 1
第 4期
气
象
科
学
Vo .3 ,No 4 1 1 .
Aug .,2 011
21 0 1年 8月
J un lo h tooo ia ce c s o r a fteMee rlgc lS in e
敖翔宇 , 任雪娟 , 汤剑平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夏 季 日降水特征影响 的模拟研究 . 等. 气象科学 ,0 13 ( )4 1 5 . 2 1 ,1 4 :5 - 9 4
对 于长 三角整个 大城 市 群 , 市 化对 降水 量 、 城 降水 强度 日峰值 出现 时刻 以及 降水 强度 日峰值 大 小无
明显影响, 而使得降水量 日峰值减少。城市化使得苏锡常地 区降水量 日峰值略有增加 , 宁镇扬和上 海 地 区降水量 日峰值 都 减小 , 而杭 州 湾城 市群 区降水 量 日峰值 出现 时 刻延 后 。城 市 化使 得 4个典 型城市群降水强度 日变化 曲线形态发生改变 , 使得上海地 区降水强度 日峰值 出现时刻延后 , 使得杭
敖翔 宇 任 雪娟 汤剑 平 杨修 群
( 南京 大学 大气科学学 院,南京 2 0 9 ) 10 3
摘 要 利 用 耦合 了单 层城 市冠 层模 型 U M 的 中尺 度 模 式 WR 探 讨 了长ຫໍສະໝຸດ 江 三角 洲地 区城 市 C F,
化对夏季 日降水特征的影响。结果表 明, F 式能较好地再现长三角地 区20 -20 WR 模 0 3 0 7年夏季 降水 的 空 间分 布 ,比较成 功地模 拟 出 了降水 中心 的位 置及 强度 。城 市 化使得 长 三角地 区夏季 降水 日 数减少 了 1 5d 这种 降水 日数的减少主要是 由于城市化使小雨 日数减少 引起。城市化增 强了 ~ , 长三角大部分地 区的 日降水强度。进一步对长 三角地 区4个典型城市群宁镇扬、 苏锡常、 上海和杭 州湾城 市群进行 了夏季降水 日变化分析 , 出城 市化对 降水 日变化的影响存在 一定 的区域差异。 得
tni f h u e rcpt i v rap r do e s( 0 3 2 0 ) ge e i h bev— e s yo esmm r eii t n oe e o f ya 2 0 - 0 7 arew l w t teo sra t t p ao i 5 r l h
( colfAm shr c ne, aj g U i rt, aj g20 9 ,hn ) Sho t o ei Si c N nn nv sy N ni 10 3 C i o p c e s i ei n a
A s at I i pp rteWete eerha dF rc sn ( F mo e cu l i ig — b t c nt s a e, a r sac n oeat g WR ) d l o pe wt as l r h h h R i d h ne
lyr ra ao ymo e( C i ue v sgt teub nzt ne et o mm r a ypeii - ae b ncn p d lU M)s sdt i et a rai i f c ns u on i eh ao f s u e i rc t d l pa
Y nt i rD l .ora o eMe oo g a Si cs 2 1 ,14 :5 -5 . ag eRv et Junl fh t rl i l ce e, 0 13 ( )4 14 9 z e a t e oc n
长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群 对 夏 季 日降水 特 征 影 响 的模 拟研 究
tn i .Ur a iainr sl inf a td ce s h anald y v rteYa gz v rDet rab o b nzt eut i sg i c n e rae i terifl a so e n eRie l ae y o sn i n h t a
t e s mme r c p tt n o e eYa gz v rD l r a h i l td s aild s b t n a d t e i — h u r e i i i v r h n e Rie e t a e .T e smu a e p t it u i n h n p ao t t a a i r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