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测量

合集下载

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的定义是

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的定义是

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的定义是

所谓半衰期,在物理学上,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个样本内,其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Half-life)。随着放射的不断进行,放射强度将按指数曲线下降,放射性强度达到原值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同位素的半衰期。原子核的衰变规律是:N=N0×(1/2)t/T其中:N0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t为衰变时间,T为半衰期,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百亿年。

在物理学中,尤其是高中物理,半衰期并不能指少数原子,它的定义为: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衰变是微观世界里的原子核的行为,而微观世界规律的特征之一在于“单个的微观事件是无法预测的”,即对于一个特定的原子,我们只知道它发生衰变的概率,而不知道它将何时发生衰变。然而。量子理论可以对大量原子核的行为做出统计预测。而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描述的就是这样的统计规律。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如何测定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

测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物理法,利用核物理仪器直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强度随时间的减少量,因此,又叫做直接测量法,

该方法适于半衰期短、放射性强度大(如α衰变)的同位素。另一种方法是地球化学方法或叫做间接测量法,通过测定已知年龄的矿物中母体与子体含量,利用年龄公式计算获得。

半衰期计算公式全部

半衰期计算公式全部

半衰期计算公式全部

半衰期计算公式。

半衰期的概念。

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衰变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放射性核素衰变到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核物理和核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医学影像学、放射治疗和核工业等领域,半衰期的计算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半衰期的计算公式。

半衰期的计算公式是一个指数衰减函数,表示放射性核素的衰变速率随时间的变化。一般来说,放射性核素的衰变速率与其剩余数量成正比,即:N(t) = N0 (1/2)^(t/T)。

其中,N(t)表示时间t时剩余的放射性核素数量,N0表示初始的放射性核素数量,T表示半衰期。

在这个公式中,指数部分的基数为1/2,表示每经过一个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数量就会减少一半。指数部分的指数t/T表示时间t与半衰期T的比值,用来表示放射性核素的衰变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半衰期的应用。

半衰期的计算公式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在医学影像学中,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被用来确定影像的持续时间和成像质量。在放射治疗中,半衰期被用来确定治疗剂量和疗效。在核工业中,半衰期被用来确定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方式。

此外,半衰期的计算公式还被广泛应用于核物理和核化学的研究中。通过对放

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进行测量和计算,可以了解其衰变规律和性质,为核反应和核能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半衰期的计算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半衰期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进行说明。假设某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为5天,初始数量为1000个,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确

定不同时间点的剩余数量。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二分之一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不大于一秒,长的可达数十万年。原子核的衰变规律以下:

N=No×(1/2)(t/T)

其中:No 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 t 为衰变时间

T 为半衰期

N 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

在物理学上,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种样本内,其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二分之一所需的时间。半衰期越短,代表

其原子越不稳定,每颗原子发生衰变的机会率也越高。由于一种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机会率来表达。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似,做实验的时候,会使用千千万万

的原子.

从统计意义上讲,半衰期是指一种时间段 T,在 T 这段时间内,一种元素的一种不稳定同位素原子发生衰变的概率为 50%。“50%的概率”是一种统计概念,仅对大量重复事件故意义.当原子数量“巨大"时,在 T 时间内,将会有 50%的原子发生衰变,从数量上讲就是有“二分之一的原子"发生衰变.在下一种T 时间内,剩余未衰变的原子又会有50%发生衰变,以这类推。但当原子的个数不再“巨大”时,例如只剩余 20 个

原子尚未衰变时,那么“50%的概率”将不再故意义,这时,通过 T 时间后,发生衰变的原子个数不一定是 10 个(20×50%)。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本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惯用放射性核素半衰期表

放射性衰变与半衰期的计算

放射性衰变与半衰期的计算

放射性衰变与半衰期的计算

放射性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自发地转变成其他核种的现象。这种衰

变是随机发生的,且其速率是可测量的。半衰期则是衡量放射性元素

衰变速率的标准,表示该元素衰变至其初始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放射性衰变的原理以及如何计算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由放射性核素的不稳定性引起。这些核素内部的原子核

存在过多的中子或质子,使得核力无法有效地维持原子核的稳定。为

了达到稳定状态,核素会释放出放射性粒子,以减少中子或质子的数量。放射性衰变的过程中,常见的放射性粒子包括α衰变、β衰变和γ

衰变。

在进行放射性衰变计算时,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半衰期。半衰期可以通过放射性核素的衰变速率常数来获得,其中衰变速率常

数表示每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次数。衰变速率常数通常用λ来表示,单位是每秒。半衰期(T₁/₂)与衰变速率常数(λ)之间有如下关系式:

T₁/₂ = ln2 / λ

其中,ln2是自然对数的底数2的对数。这个关系式告诉我们,半

衰期与衰变速率常数呈反比,即衰变速率常数越大,半衰期越短,衰

变速率越快。

为了计算放射性衰变的数量,我们还需要知道放射性核素的初始数

量和经过的时间。这样,我们可以使用衰变方程来计算放射性核素的

剩余数量:

N = N₀ * e^(-λt)

其中,N是剩余核素的数量,N₀是初始核素的数量,t是经过的时间,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如果我们想计算t时间后放射性核素的剩余数量为初始数量的一半,我们可以将剩余核素的数量(N)代入衰变方程中,并令其为初始数量(N₀)的一半:

N₀/2 = N₀ * e^(-λt₁/₂)

放射性半衰期

放射性半衰期

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研究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特性㊁制备㊁鉴定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包括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㊂制备技术指利用反应堆和加速器等手段,专门为获取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的各种技术;应用技术指运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制品以取得实际应用的各种技术,包含信息获取技术㊁辐射效应应用技术㊁衰变能利用技术㊂因此放射性同位素领域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制备㊁放射源制备㊁放射性药物制备㊁标记化合物及放射免疫试剂等分支学科㊂

自从放射性同位素发现以来,它的生产和应用一直得到了科学家的重视㊂至今为止,除了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外,还利用反应堆和加速器人工制造出220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㊂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已有近一个世纪,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㊁治疗和放射免疫分析等,包括了99m Tc㊁131I㊁18F和192Ir等多种放射性核素;工业方面使用的有241Am/Be测井中子源㊁137Csγ源㊁85Kr测厚仪等;农业领域采用60Co开展辐照育种及食品保鲜和灭菌;在一些特殊领域放射性同位素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美国的深空探测器上携带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其中主要的原料就是钚-238放射性同位素;在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等已经得到广泛应用㊂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放射性同位素制备向获得高活度㊁高纯度㊁高浓度的放射性同位素发展;放射源制备向高均匀性的大尺度放射源和微型放射源发展;放射性药物制备向靶向性好的高比活度放射性药物发展;标记化合物向高比活度定位标记产物发展㊂

放射性半衰期

㊀㊀放射性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经过衰变使本身的数目变为原先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通常用符号T1/2表示㊂不同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差异很大,短的只有10~22s,长的可达几十亿年㊂例如铀-238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铀-235的半衰期为7亿年;氚的半衰期为12.33a;碳-14的半衰期为5730a;钴-60的半衰期为1925d;钼-99的半衰期仅为65.94h㊂半衰期越短,代表其原子核越不稳定㊂每种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是核素自身的特征㊂用探测仪器来测量各种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常作为识别核素的判据之一㊂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过程是一个统计过程㊂描写衰变概率的另一个参数是衰变常数λ㊂假定某种放射性核素原有N0个,那么单位时间发生衰变的核数目为d N=-λN d t㊂核数目随时间的变化为N(t)=N0e-λt㊂半衰期与衰变常数的关系式为T1/2=0.693/λ㊂

放射元素观测实验报告

放射元素观测实验报告

放射元素观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观测放射元素的衰变行为并测量其衰变速率。

实验原理:放射元素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其原子核中的核子发生衰变,放出α、β、γ 等放射性射线。衰变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数量。实验中使用一定量的放射元素样品,并利用探测器记录衰变事件的发生,从而测量衰变速率。

实验材料:放射元素样品、放射性探测器、计时器、实验平台、计算机。

实验步骤:

1. 将放射元素样品放置于实验平台上,并将探测器与计时器连接到计算机。

2. 开始实验,并记录实验开始时间。

3. 实验过程中,计算机会记录放射元素样品发生的衰变事件,包括衰变类型和发生时间。

4. 在一定时间内,记录衰变事件发生的次数,并计算衰变速率。

5. 结束实验,停止记录。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根据记录的衰变事件数据,可以统计出衰变事件发生的次数。根据实验记录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可以计算出实验所持续的时间。基于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放射元素的衰变速率。

实验结果表明,放射元素的衰变速率与其半衰期有关。通过不

同放射元素的实验观测,可以推导出不同放射元素的半衰期,并进一步了解放射元素的性质和特性。

实验结论:

通过观测放射元素的衰变行为和测量衰变速率,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放射元素的重要信息,包括半衰期和衰变类型。这些信息对于研究放射性物质的特性、应用以及辐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辐射防护措施,以确保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实验结果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放射性物质的本质和应用领域。

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测量的衰变校正宋海青讲诉

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测量的衰变校正宋海青讲诉
核素。
表1 GERC在监测工作中所关注的主要的短半衰期核素
监测内容
环境样品 气态流出物
核素名称
7Be 131I
半衰期[3]
53.3d 8.04d 20.8h 18.7d 3.66d 8.04d 66.2h 6.02h 8.04d 2.30h 20.8h 78.2h
133I
227Th 224Ra 131I
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 测量的衰变校正
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
宋海青
陈文涛 张衍津 李巧勤 莫光华
摘要
本文介绍了短半衰期放射性
核素测量的衰变校正方法,旨在
说明在核事故应急监测中规定短
寿命放射性核素测量参考时间的 重要性。
能谱样品中,很多都涉及短半衰期放 射性核素的测量分析。在采样或制样周期长、 样品复检等情况下,从样品采集到样品测量 时,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可能已经经过了几 个半衰期的衰变。有些半衰期特别短的放射 性核素甚至在测量过程中也有显著的衰变。
= 1-(6.02/66.2) = 0.91
即A1(99Mo) = 0.91 A2(99mTc) 或A2(99mTc) = 1.10 A1(99Mo)
99Mo在739.5keV还有绝对强度为12.4%的γ射线峰,也可用
其对99Mo的活度进行计算。
衰变校正在GERC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GERC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所监测的项目与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十万年。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如下:

N=No×(1/2)(t/T)

其中:No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t为衰变时间T为半衰期

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

在物理学上,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个样本,其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半衰期越短,代表其原子越不稳定,每颗原子发生衰变的机会率也越高。由于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机会率来表示。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同,做实验的时候,会使用千千万万的原子。

从统计意义上讲,半衰期是指一个时间段T,在T这段时间,一种元素的一种不稳定同位素原子发生衰变的概率为50%。“50%的概率”是一个统计概念,仅对大量重复事件有意义。当原子数量“巨大”时,在T时间,将会有50%的原子发生衰变,从数量上讲就是有“一半的原子”发生衰变。在下一个T时间,剩下未衰变的原子又会有50%发生衰变,以此类推。但当原子的个数不再“巨大”时,例如只剩下20个原子还未衰变时,那么“50%的概率”将不再有意

义,这时,经过T时间后,发生衰变的原子个数不一定是10个(20×50%)。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部自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常用放射性核素半衰期表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十万年。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如下:

N=No×(1/2)(t/T)

其中:No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t为衰变时间

T为半衰期

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

在物理学上,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个样本内,其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半衰期越短,代表其原子越不稳定,每颗原子发生衰变的机会率也越高。由于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机会率来表示。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同,做实验的时候,会使用千千万万的原子。

从统计意义上讲,半衰期是指一个时间段T,在T这段时间内,一种元素的一种不稳定同位素原子发生衰变的概率为50%。“50%的概率”是一个统计概念,仅对大量重复事件有意义。当原子数量“巨大”时,在T时间内,将会有50%的原子发生衰变,从数量上讲就是有“一半的原子”发生衰变。在下一个T时间内,剩下未衰变的原子又会有50%发生衰变,以此类推。但当原子的个数不再“巨大”时,例如只剩下20个原子还未衰变时,那么“50%的概率”将不再有意义,这时,经过T时间后,发生衰变的原子个数不一定是10个(20×50%)。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页脚内容1

常用放射性核素半衰期表

页脚内容2

页脚内容3

页脚内容4

页脚内容5

页脚内容6

页脚内容7

页脚内容8

页脚内容9

页脚内容10

页脚内容11

页脚内容12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测量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测量

实验7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时、分量级)的测定方法。

2. 学会用多道分析器的多度定标功能测量衰变曲线的方法。

3. 了解中子活化的基本知识。 实验内容

1. 用热中子活化铟片(或银片),使116m

In (或108

Ag 和110

Ag )达饱和放射性。

2. 用多道分析器的多度定标功能测量116m In (或108Ag 和110

Ag )的衰变曲线。 3. 用图解法求116m In (或108Ag 和110Ag )的半衰期。 4. 用最小二乘法作直线拟合,求116m

In (或

108

Ag 和

110

Ag )的半衰期,并求其误差。

原理

1. 半衰期的测定

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的重要特征之一,每种放射性核素都有着它特有的半衰期,因而测定半衰期就成了鉴别放射性核素的一种方法。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的时候,必须知道它们的半衰期才能恰当地掌握照射时间。应用放射性核素的时候也要知道半衰期才能正确地使用它们。在原子核物理学中,人们也根据半衰期来确定跃迁类型,从而研究原子核的能级特性。因此半衰期的测量,不论对于放射性核素的生产和应用,还是对于原子核性质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不同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差别可以很大(由1014

年到10-14

秒)。半衰期长短不同,测量方法也大不一样。半衰期为毫秒以下的,可用电子学的延迟符合等方法来测定;半衰期为10年以上的长寿命核素可用比放射性法来确定;对于时、分、秒量级的半衰期,则可以通过测量衰变曲线来求得。本实验将以测定衰变曲线的方法来确定116m In (或108Ag 和110Ag )的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课件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课件
人为来源
人类活动如核反应堆、核武器试验和 核医学等产生的人为放射性核素。
02
放射性衰变类型
α衰变
定义
放射性核素自发地放射出氦核( He)并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

原因
核内中子数过多,导致核不稳定。
产物
新核往往比原核轻,且具有更高的 稳定性。
β衰变
定义
放射性核素自发地放射出 电子(e-)或正电子(e+ )并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 过程。
一级衰变方程
描述放射性核素在两个能级之间 跃迁时,发生自发辐射的方程。
辐射能量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 差有关。
一级衰变方程通常用于描述原子 核自发辐射的过程。
多级衰变方程
描述放射性核素在多个能级之 间跃迁时,发生自发辐射的方 程。
多级衰变过程中,放射性核素 会释放多个粒子和能量。
多级衰变方程用于描述某些特 定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过程。
原因
核内中子数过多,导致核 不稳定。
产物
新核往往比原核轻,且具 有更高的稳定性。
γ衰变
定义
放射性核素自发地放射出伽马射 线(γ)并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
过程。
原因
核内中子数过多,导致核不稳定 。
产物
新核往往比原核轻,且具有更高 的稳定性。
其他衰变方式
自发裂变
某些重核素会自发地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轻的核 素。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自发地放出粒子或电磁辐射,从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或同位素的过程。这个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而半衰期是用来描述放射性元素衰变速率的一个指标,它是指在给定核素中,有一半的原子核经历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放射性衰变的种类有很多,包括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等。α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释放出α粒子,其原子序数减2、质量数减4,变成另一种核素。β衰变包括β-衰变和β+衰变两种形式。β-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释放出一个电子,其原子序数增1,质量数不变。β+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释放出一个正电子,其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减1。γ衰变则是指核素在衰变后释放出γ射线,实质上是高能光子。

放射性衰变的速率用半衰期来描述。半衰期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放射性核素的衰变所需时间,以该核素初始核数的一半为基准。半衰期不同核素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几纳秒到数十亿年不等。例如,铀-238的半衰期约为44.5亿年,而碳-14的半衰期约为5730年。

半衰期对于放射性元素的应用非常重要。通过测量一个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我们可以推断出该物质的年龄。例如,碳-14的半衰期只有5730年,它可以应用于古代生物、古文物的年代测定。同时,半衰期也对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的治疗和诊断等。

除了半衰期,放射性衰变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放射性核素的初始浓度、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放射性核素的衰变速率和

完全衰变所需时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核素的特性和所

处环境来综合考虑。

原子核衰变中的半衰期与放射性测量

原子核衰变中的半衰期与放射性测量

原子核衰变中的半衰期与放射性测量原子核衰变是一种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放射性物质的特征之一。在原子核衰变中,放射性同位素会自发地转变成其它同位素,释

放出放射性粒子或电磁辐射。半衰期是衡量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速率的

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将探讨原子核衰变中的半衰期与放射性测量的相

关内容。

一、原子核衰变与放射性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放射性同位素则具有不稳定的原子核。不稳定的原子核会通过衰变的方式转变成更稳定的形式。原子核衰变

主要有三种形式: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α衰变是指原子核释放出α粒子,即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的结合体。α粒子具有较大的质量和电荷,穿透能力较弱。β衰变是指原子核释放

出β粒子,即电子或正电子。β粒子质量较小,电荷较轻,穿透能力较强。γ衰变是指原子核释放出γ射线,属于高能电磁辐射,没有电荷,

穿透能力最强。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次数。衰变速

率与放射性物质中放射性同位素的数量成正比。为了精确衡量衰变速率,引入了半衰期的概念。

二、半衰期的定义与意义

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中,半数核素衰变成另一种核素所需的时间。用符号T表示半衰期,单位常用秒、分钟、小时、天等表示。

半衰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速率的重要参考指标。它是不受外界干扰影响的内在性质,可以体现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活性。半衰期的长短决定了放射性同位素的稳定性,长半衰期表示稳定性较高,反之则较不稳定。半衰期的测量对于放射性材料的安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半衰期的测量方法

为了测量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测量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放射性元素,它们不稳定的原子核会经历衰变过程,释放出放射性粒子和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放射性衰变,是原子核的一种自然现象。放射性衰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半衰期。

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衰变到一半所需的时间。根据放射性元素的不同特性,半衰期可以从几微秒到数十亿年不等。半衰期长短不仅决定了元素的稳定性,也是放射性物质在应用中的重要参考。

在医学影像学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例如,放射性核素碘-131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治疗。碘-131的半衰期为8.02天,这意味着在8.02天内,它的活性会降低到初始活性的一半。通过控制给定的放射性核素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并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在考古学和地质学中,放射性碳(Carbon-14)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几乎与我们人类历史的时间尺度相当。通过测量古代遗址的碳-14含量,科学家可以确定其年代。这种方法对于研究人类进化和古代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医学和考古学领域,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在环境科学和化学工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氚(Tritium)是水中存在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约为12.3年,研究氚的半衰期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水循环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氚的分布和运移规律。

同时,半衰期也与核能的利用与管理密切相关。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然而,核废料的处理和管理成为一个全球性挑战。核废料中含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它们的半衰期各不相同,从几秒钟到几百万年不等。对于长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的管理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必须采取高度安全的措施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测量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测量

n(t ) n(0)e t
(1)
n(0)为开始测量时的计数率,它正比于开始时刻该放射源的放射性强度。n(t)为从开始测量 起经过 t 时间后,在 t 时刻的计数率,它正比于 t 时刻的放射性强度。λ 为衰变常数,它表 示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衰变常数 λ 与半衰期 T1/2 的关系为:
素,因此必须控制好照射时间及测量条件,才能使其它的放射性核素的影响很小。 (2) 银片的活化 本实验采用天然银,经热中子活化后得到 108Ag 和 110Ag 的放射性核素。天然银由两种 稳定同位素组成:107Ag 的丰度是 51.35%,109Ag 的丰度是 48.65%。它们俘获热中子后生成 108 Ag 和 110Ag。
n
n0 1 t2 n(t )dt (e t1 e t2 ) t t 2 t1 1 (t 2 t1 )
(4)
如果将 n 看作为 t*时刻的瞬时计数率 n(t*), 则可推得:
n(0)e
Leabharlann Baidu
t *
n0e t1 [1 e (t2 t1 ) ] n (t2 t1 ) ln 1 e (t2 t1 ) (t2 t1 )
实验 7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时、分量级)的测定方法。 2. 学会用多道分析器的多度定标功能测量衰变曲线的方法。 3. 了解中子活化的基本知识。 实验内容 1. 用热中子活化铟片(或银片) ,使 116mIn(或 108Ag 和 110Ag)达饱和放射性。 2. 用多道分析器的多度定标功能测量 116mIn(或 108Ag 和 110Ag)的衰变曲线。 3. 用图解法求 116mIn(或 108Ag 和 110Ag)的半衰期。 4. 用最小二乘法作直线拟合,求 116mIn(或 108Ag 和 110Ag)的半衰期,并求其误差。 原理 1. 半衰期的测定 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的重要特征之一, 每种放射性核素都有着它特有的半衰期, 因而测 定半衰期就成了鉴别放射性核素的一种方法。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的时候, 必须知道它们的半衰期才能恰当地掌握照射时间。 应用放射性核素的时候也要知道半衰期才 能正确地使用它们。在原子核物理学中,人们也根据半衰期来确定跃迁类型,从而研究原子 核的能级特性。因此半衰期的测量,不论对于放射性核素的生产和应用,还是对于原子核性 质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不同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差别可以很大(由 1014 年到 10-14 秒) 。半衰期长短不同,测量 方法也大不一样。半衰期为毫秒以下的,可用电子学的延迟符合等方法来测定;半衰期为 10 年以上的长寿命核素可用比放射性法来确定;对于时、分、秒量级的半衰期,则可以通 过测量衰变曲线来求得。本实验将以测定衰变曲线的方法来确定 116mIn(或 108Ag 和 110Ag) 的半衰期。 如果在实验中测量条件保持不变, 则对于一种放射性核素, 仪器测到的计数率随时间的 变化为: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十万年。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如下:

N=No×(1/2)(t/T)

其中:No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t为衰变时间T为半衰期

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

在物理学上,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个样本内,其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半衰期越短,代表其原子越不稳定,每颗原子发生衰变的机会率也越高。由于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机会率来表示。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同,做实验的时候,会使用千千万万的原子。

从统计意义上讲,半衰期是指一个时间段T,在T这段时间内,一种元素的一种不稳定同位素原子发生衰变的概率为50%。“50%的概率”是一个统计概念,仅对大量重复事件有意义。当原子数量“巨大”时,在T时间内,将会有50%的原子发生衰变,从数量上讲就是有“一半的原子”发生衰变。在下一个T时间内,剩下未衰变的原子又会有50%发生衰变,以此类推。但当原子的个数不再“巨大”时,例如只剩下20个原子还未衰变时,那么“50%的概率”将不再

有意义,这时,经过T时间后,发生衰变的原子个数不一定是10个(20×50%)。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常用放射性核素半衰期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
12.5%
(17)
Ag 的半衰期及偏差:
T1/2 ((30.77144 7.05072)*6*ln 2) / 60 (2.132 0.488) min 2.132 2.4 2.4
6.2.1、
116m
11.1%
T1/2 2.4 min (3) T1/2 24.2s
(4)
In 以外
114
In、 In
116
这样活化的银片内同时含有两种独立的放 射性核素, 因此试验中测到的衰变曲线上的
In 短得多, 因此在活化过后
114m
一段时间内即可衰变完, 而
2/7
In 半衰期相
放射性核素(116mIn、108Ag、110Ag)半衰期的测量
21.077 24.2
偏差:
24.2
12.9%
(15)
6.1.2、去本底后:
拟合函数:
y 168.66e
108

x 30.77
388.68e

x 5.09
22.558 (16)
6.2.2、未去除本底:
Ag 的半衰期及偏差:
T1/2 (5.08812 0.60749)*6*ln 2 (21.160 2.526) s 21.160 24.2 24.2
计数率应该是两种放射性核素各自计数率 之和。 3.2、半衰期的测量 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原子核数衰减到原 来数目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是放射性 核素的重要特征之一, 每种放射性核素都有 其特有的半衰期, 所以可以通过测定不同核 素的半衰期来鉴别放射性核素。 关于放射性 核素的一些具体应用也是在知道其半衰期 以后才能正确使用它们。 若实验条件不变,对同一种放射性核 素,仪器所测的计数率随时间的变化为:
进一步化简 t*
t 0.0289t ( t ) T1/2
当 t 0.0289t (
(10)
时我们可 以用 n 来表示 t 瞬时计数率。
t2 t1 时刻的 2
n t n 0 et ln n(t ) ln n(0) t (5)
n(0)为开始测量时的计数率,它正比于开始 时刻该放射源的放射性强度。 n(t) 为经过 t 时间后,在 t 时刻的计数率,它正比于 t 时 刻该放射源的放射性强度。 为衰变常数。 由公式可以看出计数率的对数和时间是直 线关系,斜率是 。衰变常数 与半衰期
则可推得:
n(0)e t* n t* t1 1

1 e ln
n0e t1 ( t t 1 e 2 1) (t2 t1 )
( t2 t1)


(8)
(t2 t1 )
t2 t1 1 t 2 2 24
t ) T1/2
(9)
摘 要:测量
116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n、108Ag、110Ag 三种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将中子活化后的银片和铟片用塑料闪烁体探
测器探测其产生的β 射线,通过脉冲放大器、单道以及多道分析和多路定标器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由拟 合软件 origin 得到拟合曲线,计算实验得到的核素半衰期,并与理论值比较。 关键词:中子活化;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放射性;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The Measurement of the Half-life Periodof the Radionuclides
HUANG Ying1 ,ZHENG Guangjie1 ,DONG Zheng1
(1.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Univ.,Chengdu 610065,China) (2012141241055,2012141221045,2012141481023)
3、实验原理
3.1、
116m
Ag 的半衰期。
In 、 108 Ag 和 110 Ag 样品的活化
2、实验内容
1)用热中子活化样品,使其达到饱和 放射性。
1/7
当用恒定的中子源照射薄样品时, 样品 的放射性 强度 按以下 规律随 时间 增长:
A(t ) N (1 et )
(1)
放射性核素(116mIn、108Ag、110Ag)半衰期的测量
y 168.66e

x 30.77
388.68e

x 5.07
62.44 (11)
所以 108Ag 的半衰期:
T1/2 ((30.77137 7.05069)*6*ln 2) / 60 (12) (2.132 0.488)min
2.132 2.4 11.1% 偏差: 2.4
6.1.2、未去除本底:
同上每分钟的读数为 200左右 4)将活化后的样品放在探测器中,测
108 量 116mIn、 Ag 和 110Ag 三种核素的放射性。
根据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及间隙 等待时间,并选择好相应的参数,主要包括 “道数”“道宽”等。 Ag 活化时间为 12min,活化结束应立 即测量。 每道测量时间为 6s, 测量 10min ( 100 道)。 In 活化时间我们选择 4h,活化结束后应 冷却 10min 后进行测量。每道测量时间为 1min,测量 200min( 200 道)。 5)整理实验仪器完成清洁。保存数据, 并关闭电源,整理实验仪器, 打扫实验台,并 将样品 放回器皿中保存好。 6)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用 origin 拟合 得到一定误差允许范围内的实验样品的半 衰期。 拟合函数:
116m
半衰期
2.4min
418a
24.57s
249.79d
In 放射
衰变方程式如下:
108 110
性核素, 因此必须控制好照射时间及测量条 件,才能使其他放射性核素影响很小。 由表可知,除了 半衰期相比
116m 114m
Ag 108Cd Ag 110Cd
如果将 n 看作为 t*时刻的瞬时计数率 n(t*),
3/7
放射性核素(116mIn、108Ag、110Ag)半衰期的测量
测量Ag时一分钟本底计数如下图所示:
6.1.1、原始实验结果:
我们认为白色由电子学噪声引起调整单道 阈值使得每分钟的读数与红色光点读数近 似为每分钟900左右。 测量In时一分钟本底计数如下图所示:
Abstract : This paper measured the half-life periods of
116m
In,
108
Ag,
110
Ag. Radionuclides are created by using
Am-Be neutron source activate silver and indium films. We use plastic scintillator detector to detect theβ-ray emitted by the Radionuclides, then we use pulse amplifier, single channel analyzer, multichannel analyzer and multiscaler to analyze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are calculated by origin. Finally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experimental value with the theoretical and explained some of the errors. Key Words : neutron activation ,plastic scintillator detector, radioactive , half-life period of radionuclides
108
一般情况下当 t>5 T1/2 时, 即可认为放射性活 度达到饱和。 3.1.1、铟的活化 实验采用天然铟, 经热中子活化后得到 放射性的铟。天然铟的同位素丰度、活化截 面及其活化后生成的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 见下表:
同位素 丰度 活化后 的核素
114 113
Ag 和 110 Ag 。天然银由两种稳定同位素组
由此可以得到半衰期 T1/2 。 我们无法测得 t 时刻的计数率,测到的 只能是某时间间隔 t t2 t1 内的计数 N, 然后由 N / t 求得平均计数率 n ,n 与 n(t) 的关系为:
n0 1 t2 n n(t )dt (et1 et2 ) (7) t2 t1 t1 (t2 t1 )
108
107
Ag(51.84%)
109
Ag(95.72%)
Ag
108m
Ag
110
Ag
110m
Ag
中子活 化截面
3bar
5bar
47bar
161bar 的核素 中子活 36bar 50.7bar 87bar 82.3bar
半衰期
71.9s
50d
14.2s
54.1min 化截面
天然的铟经热中子活化后, 生成四种放 射性核素, 而我们要测量的只是
107
成:51.35% 的
Ag 和 48.56% 的

109
Ag。它
们俘获热中子后生成 放射性的 108Ag 和
110
Ag 。天然银的同位素丰度、活化截面及
In(4.28%)
115
In(95.72%)
其活化后生成的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见下 表:
In
114m
In
116
In
116m
同位素 In 丰度 活化后
4、实验仪器:
中子源、 智能定标器、 塑料闪烁体探器、 多道分析器以及实验所需要的样品。
5、实验步骤:
1)由已了解的中子活化的原理,选定
108 合适的照射时间及照射位置, 对 116mIn、 Ag
和 110Ag 进行照射。 用钳子夹住放入中子源 附近,受热中子辐照相应时间后取出。
T1/2 T1/2 的关系为:
1、实验目的
1)掌握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时、分 量级)的测定方法。 2)了解中子活化的基本知识。 3)学会用多道分析器的多路定标功能 测量衰变曲线的方法。测量 116mIn、108Ag 和
110
2)用多道分析器和智能定标器测量实 验样品的衰变曲线。 3)用图解法求解样品的半衰期。 4)用 origin 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求 解实验样品的半衰期,并求解实验误差。
ln 2

(6) 2)组建实验系统,连接实验仪器。设 定好实验系统的高压和低压, 将多路定标器 和多道分析器均接计算机 , 由 PC 软件显 示输出的数据。 3)为降低电子学噪声所有仪器使用前需预 热30min。由于单道阈值太小会使得电子学 噪声的影响更加明显,即会引起本底增大。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根据多道分析器测 量出的本底的能谱并结合多路定标器选择 合适的阈值将阈值选在本底较小的值。
110
(13)
Ag 的半衰期
T1/2 ((5.06812 0.60749)*6*ln 2) / 60 (21.077 2.526) s
(14) Ag 和
110
6、结果分析及数据处理:
6.1、
4/7
108
Ag 的半衰期测量的结果
放射性核素(116mIn、108Ag、110Ag)半衰期的测量
式中 A(t)是在经过照射时间 t 后样品的放射 性强度, 为中子通量密度 (即单位时间内 通过 1cm2 样品的中子数), 为中子对该 样品的活化截面, N 为样品中原子核的总 数, 为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常数。当 t 远大 于半衰期时,放射性活度达到饱和,此时饱 和放射性强度为 A() N (2)
放射性核素(116mIn、108Ag、110Ag)半衰期的测量
放射性核素(116mIn、108Ag、110Ag)半衰期的测量
黄 莹 ,张光捷 ,董 政
1 1 1
(1.四川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2012141241055,201214122104 ,2012141481023 )

116m
In 又过长需要等上数月才能强度减
少至 1%不予以考虑。 考虑到丰度和中子活化截面, 114In 、
114m
In 放射性强度均小于 1%, 只有 116In 影
响较大,但是其半衰期较短,在放置 6.6 个 半衰期,即约 1.5min 后,其强度下降为约 1/27 约 1% 以 下 。 实 验 选 择 冷 却 时 间 为 10min。 3.1.2、银的活化 实验采用天然银, 经热中子活化后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