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堂流畅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推荐5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推荐5篇]第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因学业压力过大而离家出走或自杀身亡,甚至杀父弑母的恶性事件,常见报端。
如山西、浙江、北京连续发生三起弑师案,铁一样的事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语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教材中挖掘心理渗透点,是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得到美的熏陶。
江泽民同志就曾经倡导我们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1.1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
萨克雷说:“读书能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不妨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适时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
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的政治抱负豪情壮志影响许多同学。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苏武传》苏武“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更教育学生一定要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热爱祖国,对祖国忠贞不渝。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更要大胆进行尝试和探索,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工作,努力挖掘教学中的潜在心理教育因素。
在课堂上,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们的表现,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形成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运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特点,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二、组织语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应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紧密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只有让生活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
我们认为,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间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构筑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基础上。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渠道,更应该承担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而青少年群体作为社会的未来,其心理健康水平更是需要我们格外关心。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这种教育形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语文教学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在传授文字阅读、作文写作的更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社会、情感等问题。
通过学习名篇佳作,引导学生感悟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抒发,增进对人性的理解和体验。
在阅读《红楼梦》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林黛玉的情感变化,从中了解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引发学生对自身情感的思考和整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经历,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心理的健康水平。
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对人生、人性的深刻思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联系等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小说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态度,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知足常乐”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通过深入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进而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比如在学习诗歌《将进酒》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豪情壮志和豪放情感,从而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以及管理自己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处理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平衡,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选材,塑造健康的心灵。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可以渗透并传达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温暖、正能量的作品,如《小王子》、《爱的教育》等,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也可以安排一些关于情感体验和心理成长方面的作品,如《青春》、《成长的烦恼》等,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感体验,认识社会和自己,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心理素质。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并处理情感问题。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情感问题,如友情、爱情、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
教师在讲解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状况,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并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或小说,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到自己情感问题的正常性,并掌握处理情感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让他们通过书写来释放情感、调节情绪,并逐渐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情感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情感写作的话题,如“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等,通过写作,让学生深入感受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调节能力。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情感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到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心理观念,培养尊重他人情感、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和积极人生观的关键。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更可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选择和阅读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选取一些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如优秀的诗歌、小说、散文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冲击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于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作品中的情感转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作文是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作文,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组织和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协助、共同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充分尊重他人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学习动力。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的鼓励和正向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教师也要注意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要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选取合适的文本,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课堂组织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学习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
而教育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语文是一门涵盖了阅读、写作、表达、演讲等多种内容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知识传授的学科,更应该是一门引导学生情感、品德、价值观成长的学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更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接下来,我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它能够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培养他们的情感、思维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温暖、积极、向上的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理解这些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作品中的人物成长过程、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口语表达教学的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口语表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自我情感控制能力。
在口语表达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演讲、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通过语言的表达,帮助学生释放内心的情感,增强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更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培养。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重视,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一环,也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许多阅读、写作和表达的挑战,如果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消极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表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积极面对语文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表演、作文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情感的释放和宣泄,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有利于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命题作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自由思考、勇于创新。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益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课堂、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合理表达和应对情绪,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态度。
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
语文学习是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教师应该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品味人文,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让他们学会欣赏美、感悟美、追求美,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师是教育工作者和执行者,应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环节,抓住一切契机,对小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塑造优良的品格和个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1. 引言1.1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不仅仅只是传授语言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从而培养自己的情商和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也是学生表达内心情感和情绪的重要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朗诵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得心理释放和调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康心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的重要任务。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本文将通过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方式、优势和案例分析,探讨这种结合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展望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希望借此研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更好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2. 正文2.1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诗歌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情感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
2. 自我认识: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写作、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需求、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中的应用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中的应用,以及具体的步骤和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中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情感、兴趣、目标等,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语文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表达情感的平台,通过写作、朗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释放情感压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商:阅读是培养学生情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情感世界,增加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理解能力,提高情商。
二、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步骤1. 知识铺垫阶段: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小品、视频等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如情绪管理、压力释放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起他们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和情感、心理健康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内心矛盾、情感冲突等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与感受。
3. 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阶段: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可以进行情感体验,了解不同人物的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口头表达等活动,让他们将阅读到的情感通过叙述、表演等方式进行表达,加深对情感的理解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4. 情感反思与情感管理阶段:在学生进行完情感表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反思。
通过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情感表达,并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5. 情感共鸣与合作实践阶段: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感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倾听、分享和关心,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管理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不仅仅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更要贯穿在各科目的教学中,包括语文教学。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通过文本引导学生识别情感与情绪语文课本中的诗词文言,充满了古人对生活、人情、自然的感悟,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情绪,引导学生去识别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使学生在阅读、欣赏古人作品的也能够学会识别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感。
在诵读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可以感受到诗词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学习古诗词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启发学生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语文课堂是一个理想的情感交流平台。
教师可以侧重于启发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彼此的情感和体验。
学生可以通过批评与赞美他人作文、朗读诗文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分析指导,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情感问题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力推动。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故事,通过阅读故事,学生能够感受到各种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从中学会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和理解水平。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开拓视野,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情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四、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态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
在进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鲜活的文学作品进行讲解、阅读,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力量,从中感受人生的快乐与悲伤,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让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堂中如影随形
不 到 l 岁 的 女 孩 . 见 到 她 的 时 候 . 的 嘴 角 沾 满 蛋 糕 4 我 她
屑 , 在 厨 房 里 吃 东 西 , 得 知 我 是 老 师 的 时 候 . 很 坐 当 她 顺 从 地 跟 我 走 进 了 房 间 , 我 们 的 谈 话 并 不 顺 利 , 到 而 不 五 分 钟 她 就 以要 玩 电脑 为理 由离 开 。在 她 的 世 界 里 , 所
让 , 康 教 育 在 语 文 课 堂 中 如 影 随 形 埋 理 健
胡 英 俊
( 寿 县 教 育局 汉 摘 师训 中心 , 南 汉 寿 湖 41 9 0) 50
要 :目前 学 生 存 在 比 较 严 重 的 心 理 问 题 , 者 作
( ) 心 换 心 , 心 唤 心 , 心 焕 心 — — 师 生 关 系 一 以 以 以
患 上 了 抑 郁 症 。 2 l g2月 2 01 t 6日 , 县 一 所 省 级 示 范 性 我
轨 迹 中仿 佛 都 偏 离 了 自己 的心 理 轨 道 , 们 孤 独 、 惧 、 他 恐 多 疑 、 羞 、 合群 、 情 冷淡 或 忸 怩 作态 , 们太 需 要 理 怕 不 表 他
有 的 东 西 都 是 黑 色 , 括 自 己 三 岁 的 妹 妹 . 母 亲 在 我 包 父
的再 三 要 求 下 拿 出 了 医 院 的诊 断 书 .她 患 的 是 精 神 分
裂 症 。 1 岁 的 小 文 和 我 共 处 了 三 个 月 , 和 我 的 谈 话 以 6 她 哭 泣 为 主 要 内容 . 说 如 果 在 “ ” “ 书 ” 间 选 择 , 她 死 和 读 之 她 会 毫 不 犹 豫 地 选 择 “ ”她 在 初 中毕 业 的 那 年 暑 假 死 .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
通过引导学生审视自身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并提倡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表达内心真实感受。
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反思和成长。
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方向应当更加细化和深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促进心理健康的提升和发展。
通过这种方式,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传授知识,更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渗透、重要性、文学作品、学生、情绪处理、积极向上、真实感受、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学会正确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
通过文学作品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情感和矛盾,要学会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提倡积极向上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优秀的文学人物,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
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
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培养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感释放和自我调节的方法,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负面情绪,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或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整个人生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传统科目之一,也有着其独特的教学魅力。
那么,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选取一些有关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短文或诗歌进行阅读和讨论,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了解情感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情感管理、压力调适、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还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获取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和情感应对。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情感表达与情感应对的活动,比如写作、朗诵、演讲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释放自己的情感。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借机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同理心和待人接物的技巧。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健康和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怀和引导。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关注学生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引导。
在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老师也应该主动与学生沟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引导学生求助专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通过语文教学,我们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
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成为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往往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学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缺乏有效的整合和交融。
随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与教育息息相关,而语文教学正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教学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应对方式,旨在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语文教学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探讨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应对,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还将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和意义。
2. 正文2.1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的学科,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文章阅读、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行为动机等,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情商和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也可以结合心理健康知识,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情绪问题、压力问题等,通过阅读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文章或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会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养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态度。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态度。
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和价值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培养他们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帮助他们学会认识、分析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发展的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培养出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活动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需要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帮助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合作、尊重他人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能够反映人际关系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效的沟通和交往方式,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教育领域中,语文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方式,以及它们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绝佳载体。
学生在接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故事,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物的情感表达,帮助学生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情感问题。
2. 探讨语文作业背后的心理问题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某位学生总是在作文中表现出悲观的心态,或者在阅读理解中表现出对未来的恐惧等。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的互动和关怀,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和调整心理状态。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应该多样化,多元化,容纳多种教学方法。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写作、朗诵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和需要,培养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1. 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表达习惯。
2. 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学生逐渐认识和掌握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管理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逐渐认识和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和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情感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情感表达、情感管理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同时也与社会稳定和和谐密切相关。
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和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培养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情感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和抗压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语文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天然载体。
语文作为媒介语言,涵盖了丰富的情感、道德和生活体验。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写作表达等形式,接触各种人生道理和情感经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认知、感知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去感受人生百味,学会感恩、宽容和理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与乐观态度。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去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帮助学生理解情感,调节情感,增强情感表达能力,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学习语文需要学生进行文本分析、理解和表达,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思辨,激发学生思维深度和宽度。
语文教学也是对学生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思考力,了解自己和他人,理解和认知世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会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学习语文剧是学生在阅读与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演绎等形式,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感,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而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而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也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1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的重要渠道。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除了学习语文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克服自卑、嫉妒、焦虑等不良情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他们学会关爱、理解和尊重他人。
1.2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诗歌、小说等文本的阅读,感悟生活中的美好,增强自信心,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健康成熟。
1.3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可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紧张、抑郁等。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稳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其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2.1以文本阅读引导学生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本阅读,引导学生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感悟其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蕴含深刻情感的诗歌或者小说,让学生朗读、背诵并进行情感体验,然后进行情感交流与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2.2引导学生关注情感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品味和领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堂流畅
薛坪中学张楠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语文教学;【摘要】: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不仅文化科技出类拔萃,而且思想品德高尚。
语文学科以其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使学生迅速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语文教师除在课堂上传授文化知识外,还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正文】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明确告诉我们,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也承担着心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里素质的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这不仅要求语文教学应渗透思想教育,而且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2013年《人民教育》23期“特别策划”栏目刊登“立德树人,学科为何”话题,特别强调了学科教育必须渗透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就是建立良好品德,树立高尚人格。
文中提出“立德树人,终归要靠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来完成”。
多年语文教学经验让我明白,语
文教材中优秀课文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有很好教育作用。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增长知识、初步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黄金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身心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
这些青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病”。
苍白无力的说教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加上日益普遍的娇生惯养,有心理疾患的学生日益增多。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应当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是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健全心理素质的学生是摆在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紧迫任务。
但是山区农村学校限于人力、物力,就只有通过人文性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感悟,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鉴于此,我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做法。
一、以理想为目标,以动机为动力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驱动力。
它是自觉学习稳定而强大的心理动力。
只有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激励学生自觉地去学习。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例如,让学生每人确定自己的座右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最终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更是人的自身潜能,挖
掘出来将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库。
对学习有兴趣,能使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活跃起来,注意力集中,观察认真细致,思维深刻,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
它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
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这几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媒体充分利用。
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能够引人入胜。
如通过电子白板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制作幻灯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教师制作电脑课件,更具直观性教学。
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有浓厚的兴趣,。
(2)课前三分钟的演讲。
让学生自主参与,人人参与,这样就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使之保持新鲜感,每位同学为了使其演讲获得好评,积极准备、精心设计、认真构思,收集健康向上的题材,充分放开思路,大大调动了学习的兴趣。
(3)各种语文活动开展。
中学语文课本中大量古诗文,都蕴含了丰富内容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为了增加学生的古文功底,我组织开展了古诗词名句的分组抢答竞赛。
学生认真积累、记忆,竞赛激烈,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也可以通过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尊重信任学生,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亲其师,才能受其教”,只有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才能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乐于学,勤于学”。
而初中阶段的
青少年学生已有了所谓的“成人感”,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生兴趣,开始关注自己的变化和感受,也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观察和评价。
但是,这种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观察和评价的心理特征,极易导致猜疑心理。
如一些同学看见其他几个同学背着自己讲话,就疑心人家在说自己的坏话;看到老师有时对自己态度冷淡一点,就会怀疑老师对自己有了看法,这些就是典型的猜疑心理。
他们渴望别人能够理解自己,希望有个经常和自己谈心的知心朋友,但他们又常常排斥父母和老师,因为他们害怕父母声色俱厉的训斥;厌烦老师居高临下的“管教”。
所以往往自我封锁。
于是,他们就把日记作为表露真情实感的“发泄”对象,在日记中记述自己的快乐、痛苦、烦恼和欲望。
针对此种情况,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我专门为每位同学设计了“谈心簿”,利用语文综合实践课给学生开辟一个场所,畅谈自己的心事。
学生有何问题或看法都可以“发泄”在“谈心簿”上,和老师沟通,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学生逐渐信任老师,乐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老师,并诚恳地向老师寻求帮助,及时解决心灵上的困惑和成长的烦恼。
师生间的距离近了,关系融洽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好地交汇在了一起。
四、加强心理疏导,培养学生智力。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智力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及作文能力,我在课堂上通过迅速的自由联想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提供给学生一些词语“绿树、青山、蓝天、速度”等,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把它们串成一篇小短文,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提高,
临场作文的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判断力,我让学生两两一组,为他们提供了一组组词语,让其中一位同学通过口头描述和手势的比划,让另一位同学来判断该词的方法培养其智力,通过这一形式的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和判断力得到了锻炼。
五、培养学生毅力,克服惰性情绪。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的意志品质日趋坚强,但还很不稳定,遇到困难就容易丧失信心,茫然失措,克服困难的毅力不足,学习的依赖性较强,做事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这一点从学生的书写习惯中就表露无遗,许多同学书写潦草,不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或者错误地进行书写,如“女”一字共有三笔,而许多同学把这一字写成由“く”和“フ”二笔构成的,这样就省略了“一”这一笔画;又如在书写“口”一字时,原字有三笔,而许多同学写成由“|”和“〕”二笔构成,省略底部的“一”这一笔画。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专门开展了书写课,重新规范学生的书写,描摹字帖,并就此开展了书法比赛。
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规范了学生的书写,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功底,而且陶冶了学生静心练字的情操。
总之,只有充分合理的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教学效率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又专业性强的工作,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细致地分析,不断总结经验,让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流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