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c075ca0029bd64783e2c7f.png)
《经济林培育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无融合生殖:有些树种或品种胚囊里卵子不经受精作用仍能产生正常的、有繁殖能力的种子,这种现象叫做无融合生殖,这种生殖方式其实就是单倍体孤雌生殖。
芽的异质性:枝条不同部位的芽体形成期,其营养状况、激素供应及外界环境条件不同,造成他们在质量上的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
环剥:也称环状剥皮,指在果树生长期内将其枝干的韧皮部剥去一环,以阻碍养分的输送,调节环剥以上枝叶的生长,从而缓和生长势,促进花芽分化,有利于结果或刺激芽的萌发,促进新梢生长。
用于控制过旺的营养生长。
宽度因树种、枝的粗度而异,一般不超过0.5cm,以当年能愈合为宜。
高接换种:对种植多年品质劣的实生树或栽培经济效益差的结果树进行高位嫁接,用优良品种的接穗更换原来的枝条或树冠,嫁接部位相对比小苗嫁接高,称高接换种。
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尖、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等)、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如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如脱壁后仍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等,使其生长、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茎源根系: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采用枝条进行繁殖,使茎上产生不定根,发育成的根系称为茎源根系。
胚芽嫁接:以胚芽或胚根作砧木,带有1~2个芽的当年生枝条作接穗的一种嫁接方法,通常采用劈接法。
修剪:在整形的基础上,通过短剪、疏枝、除萌、摘心、刻伤、缚扎等技术措施,使植物维持一定的形状以调节植物生长与结果的关系,达到生产的目的。
缓放:对留作主枝、侧枝和大型结果枝组的枝条,不进行修剪,使顶芽继续延伸生长,目的是扩大树冠。
单性结实:不经授粉,或虽经授粉而未完成受精过程形成果实的现象叫做单性结实。
萌芽力:枝条上的芽能抽生枝叶的能力叫萌芽力,以萌发芽占总芽数的百分率表示。
经济林栽培学(1)
![经济林栽培学(1)](https://img.taocdn.com/s3/m/8ed3205ca0116c175f0e48df.png)
经济林栽培学1、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2、填空题(每空0.5分,30空,共15分)3、简答题(5选4题,共25分)4、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第一章经济林的种类与分布森林五大类型:用材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
1、经济林定义: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从广义理解“经济林”是以利用木材以外的其他林副产品为栽培目的的人工林。
国外将经济林称为:“Non-wood products(NWP)”或“Non-timber products(NTP)”。
第二章经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重点:1.生命周期的概念2.生命周期的划分及各个时期的定义、特点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结合各论中的树种进行论述)3.芽的异质性概念4.花芽分化的概念、特点及促进花芽分化的途径。
5.碳氮比学说5.经济林木座果的类型,提高座果率的措施6.贮藏营养对树体的作用第一节生长发育的概念及相关性第二节经济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规律2、生命周期:从卵细胞受精产生合子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大树,开花结实,直到衰老、更新、死亡的全部过程称为生命周期(也称年龄时期)。
3、经济树木生长时期的划分:(1)营养生长期(幼年期)定义:指从苗木定植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或开始有收益(如树胶、树脂等)时止。
特点:以营养生长为中心,树体离心生长旺盛,地下和地上占据的生长空间迅速扩大。
栽培技术要点:保成活、促生长、形成良好的骨架结构。
(2)结果始期(始收期)定义:是指从开始结实到大量结实以前所持续的一段时期。
特点:发育中心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加强整形修剪,培养树体骨架;改善光照和营养条件,促进开花结果(3)结果盛期(盛收期)定义:是经济树木大量开花结实或收获高峰期,也是栽培上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
特点:生长发育的中心已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对林分的土、肥、水管理;通过合理修枝调整营养开花结果的关系;加强病虫害防治,延长功能叶的寿命(4)结果衰退期(收获减退期)定义:从产量明显下降,到经济收益甚少时为止。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https://img.taocdn.com/s3/m/a27a7f0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b.png)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第1:2章: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经济林种质资源:含有种质并能够生产种质的所有经济树种的繁殖材料;包括经济树种的种子和各种类型的繁殖器官或组织..经济林品系:从某一经济树种栽培品种群中发生基因突变或性状分离产生的新类型;以及在品种培育过程中;通过对自交:杂交或其他育种方式培育的后代进行多代单株选择而获得的新类型..经济林品种:在一个经济树种种内;具有来源相同:特有性状一致:以一定繁殖方式能保持遗传特性稳定: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经过正常育种程序培育并通过相关部门审定的一群栽培植物;是一类可直接应用于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经济林种质资源..第3章:经济林的生命周期年龄时期:指从卵细胞受精产生合子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大树;开花结实;直到衰老、更新、死亡的全部过程..幼树期:指经济树木从苗木定植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或开始受益的这段时期..初产期:指经济树木从第一次开花结实或受益到进入大量开花结实或受益最高为止所经历的这段时期..盛产期:指经济树木进入大量开花结实或受益高峰的这段时期..变产更新期:指经济林树木生长势开始逐渐减弱;产量逐步下降;直至几乎没有经济产量为止的这段时期..经济林的年生长周期:经济树木在一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顶芽:着生在枝或茎顶端的芽侧芽:着生在叶腋入的芽定芽:顶芽和侧芽均着生在枝或茎的一定位置上不定芽:从枝的节间、愈伤组织或从根以及叶上发生的芽叶芽:萌发后只长枝和叶的芽花芽:萌发后形成花或花序的芽混合芽:萌发后既开花又长枝叶的芽休眠芽:芽形成后;不萌发的芽活动芽:芽形成后;随即萌发的芽隐芽潜伏芽:有的休眠芽深藏在树皮下若干年不萌发芽的导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芽的萌芽力:树木叶芽萌芽能力的强弱芽的成枝力: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成长枝的能力芽的早熟性:有些树种在当年形成的树梢上就能连续形成二次梢和三次梢的特性芽的晚熟性:另一些树;当年形成的芽一般不萌发;要到第二年春才能萌发抽梢的特性..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树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萌发抽生新梢的能力..一年生枝:新枝形成时间在一周年以内的枝条二年生枝:新枝形成时间在两周年以内;一周年以上的枝条三年生枝:新枝形成时间在三周年以内;两周年以内的枝条春梢:一般由芽萌发当年春季形成的带叶枝梢夏梢:一般由芽萌发当年夏季形成的带叶枝梢秋梢:一般由芽萌发当年秋季形成的带叶枝梢营养枝:只长叶不开花结果的枝条结果枝:直接着生花或花序并能结果的枝条结果母枝:发育枝:生长健壮、组织充实、芽饱满;可作为骨干枝的延长枝;促使树冠迅速扩大徒长枝:直立旺长;节间长;停止生长晚;常导致树冠郁闭;并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生长和结果细弱枝:枝条短面细;芽和叶少而小;组织不充实;多发生在树冠内部和下部叶丛枝:节间极短;许多叶丛生在一起;多发生在发育枝的中下部直立枝:内膛枝:外围枝:横生枝:下垂枝:顶端优势: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比其他部位的生长占有优势的地位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层性: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叶幕:指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区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花芽分化:植物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生理分化:在出现形态分化之前;生长点内部由叶芽的生理状态转向形成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形态分化:由叶芽生长点的细胞组织形态转化为花芽生长点的组织形态过程授粉:植物开花;花药开裂;成熟的花粉通过媒介达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授到柱头上的花粉形成花粉管;伸入到胚囊;使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授精:自交不亲合性:指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且同期成熟的雌雄配子的雌雄同株植物;在自花授粉或相同S基因型异花授粉时不能正常受精的现象自花授粉:同一品种内的授粉异花授粉:不同品种之间进行授粉单性结实:未经过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无融合生殖:一般是指不受精也产生发芽力的胚的现象坐果:花朵经授粉受精后;子房膨大发育成果实;在生产上称为坐果六月落果:有些经济树种在第二次落果后2-4周即6月出现再次落果第4章:日照时数:指一天内太阳直射光线照射地面的时间..经济树种的需冷量:植物自然休眠需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通过经济树种的需热量:各种树木在生长期内;从萌芽到开花直至果实成熟;都要求一定的积温生物学有效积温:生长季中生物学有效法度的累积值经济林的栽培区划:要在研究经济树木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对经济林的地理分布进行区域划分;为开展经济树木的引种驯化、制订经济林的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第6:7章:适地适树:使栽植的经济树种生态学特性和栽培要求与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双方的生产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立地条件和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高产水平立地条件:指某一具体林地影响该经济林分生产力的自然环境因子中耕除草:传统的除草方决;生长在作物田间的杂草通过人工中耕和机械中耕可及时防除基肥:经济林年周期中所施用的基本或基础肥料根外追肥:在经济林生育期;根据需要将各种速效肥料的水溶液;喷洒在树体叶片、枝条及果实上的追肥方法肥料利用率:指当年所施肥料中的养分被树体吸收的数量;占所施用肥料有效养分含量的百分数整形修剪:整形是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结果习性、不同立地条件、栽培制度、管理技术以及不同的栽培目的要求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培育一个有效光合面积较大、能负载较高产量、生产优质产品、便于管理的树体结构;修剪是根据不同树种生长、结果习性的需要;通过短截、疏枝、回缩、摘心等技术措施剪成所需要的树形;以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调节营养分配;转化枝类组成;促进或控制生长和发育的技术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指在正常情况下;从秋季落叶到春季萌芽前所进行的修剪夏季修剪:在果树生长季节中所进行的修剪或能起修剪作用的类似措施短截:剪去一年生枝梢的一部分疏剪:将枝梢或幼芽从基部去掉长放:对枝条任其连年生长而不进行修剪摘心:摘除幼嫩新梢先端部分扭梢: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新梢尚未木质化时;将背上的直立新梢、各级延长枝的竞争枝;以及向里生长的临时枝;在基部15cm左右处轻轻扭转180°;使木质部和韧皮部都受轻微操作;但不能折断环刻环割、环剥:将皮层剥去一段或整圈切断的方法环刻环割、环剥:是使枝干韧皮部或木质部暂时遭受轻微损伤;在伤口愈合之前;阻碍或减缓养分和水分的上下流通;以调节树体长势;促进形成花芽开张角度:就整形修剪工作中的主要措施之一..加大枝条的开张角度;可以减缓直立枝条的顶端优势;利于枝条中、下部芽的萌发和生长;防止下部光秃二:简述题1:简述经济林在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地位:1经济林在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首要地位;2经济林在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3经济林在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4经济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地位;作用:1经济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补充作用;2经济林在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3经济林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战略作用;4经济林在保障果品供给方面的主导作用;5经济林在保障国民健康方面的特殊作用;6经济林在保障工业原料供给方面的支撑作用;7经济林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8经济林在国土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作用2:简述经济林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状:1、国家高度重视;2、木本粮油产业是重点;3、面积大;4、社会投资多;5、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包括:1产业化水平不高;2专业化生产不足;3不同类别树种发展水平差异大;4良种化程度低;5经济管理水平低;6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低趋势:1、继续快速发展;2、成为林业主导产业;3、木本粮油依然是重点;小众新兴专业化发展;4、无性系良种化程度提高;5、标准化;集约化;6、规模化;机械化;7、加工业将得到较快发展;并带动种植业3:分别列举果品类经济林:油料类经济林:药用类经济林:香料类经济林树种各2个..4:列举经济树种花芽分化的各个时期及特点..(1)生理分化期:指由叶芽生理状态转向花芽生理状态的过程;(2)形态分化期:叶芽经过生理分化后;在产生花原基的基础上;花器各部分分化形成的过程;(3)性细胞形成期:从雄蕊产生花粉母细胞或雌蕊产生胚囊母细胞为起点;直至雄蕊形成二核花粉粒;雌蕊形成卵细胞为终点..5:说明经济林树种花芽分化的特点(1)花芽分化的长期性;(2)花芽分化的相对集中性和相对稳定性;(3)花芽分化临界期;(4)花芽分化所需时间因树种和品种而异;(5)花芽分化早晚因条件而异..6:影响花芽分化的原因有哪些(1)芽内生长点细胞必须处于生理活跃状态;(2)大量营养物质的供应是花芽形成的物质基础;(3)内源激素的调节是花芽形成的前提;(4)遗传基因是花芽分化的根据;(5)花芽分化必须具备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7: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有哪些决定花芽分化的首要因素是营养物质的积累水平;这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措施:适地适树土层厚薄与干湿等、选砧乔化砧、矮化砧、嫁接高接、桥接、二重接等、促进控制根系穴大小、紧实度、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等、整形修剪适当开张主枝角度、环剥、主干倒贴皮、摘心、扭梢、摘幼叶促发二次梢、轻重短截和疏剪、疏花、疏果、施肥肥料类别、叶面喷肥、秋施基肥、追肥等;以及生长调节剂的施用等..在以上的基础上;再使用生长抑制剂;如B9、矮壮素CCC、乙烯利等;可抑制枝条生长和节间长度;促进成花.. 18:列举经济林枝条的类型和特点..新梢:一般由芽萌发当年形成的带叶枝梢;新梢按季节发育不同分为:春梢、夏梢、秋梢;根据枝条功能不同分为:营养枝;结果枝;结果枝:直接着生花或花序并能结果的枝条营养枝:只长叶不开花结果的枝条营养枝按发育状况不同分为:发育枝:生长健壮、组织充实、芽饱满;可作为骨干枝的延长枝;促使树冠迅速扩大徒长枝:直立旺长;节间长;停止生长晚;常导致树冠郁闭;并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生长和结果细弱枝:枝条短面细;芽和叶少而小;组织不充实;多发生在树冠内部和下部叶丛枝:节间极短;许多叶丛生在一起;多发生在发育枝的中下部;若光照充足;营养条件良好;则部分叶丛枝可转化为结果枝..8:果品类经济林如核桃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哪些落花的主要原因:贮藏养分不足;花器官败育;花芽质量差;花期不良的气候条件等..落果的主要原因:授粉受精不良;子房所产生的激素不足;不能调运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子房继续膨大两颗引起落果;树体同化养分不足;器官间养分竞争加剧..果实发育得不到应有的营养保证而脱落;采前落果主要与树种、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关..此外;土壤干湿失调、病虫危害等也可引起果实脱落..防治方法:1确保树体健壮;树势旺盛;2合理配置授粉树;加强授粉提高坐果率;3人工授粉;4应用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5加强病虫防治9:列举在经济林栽培中;应该特别注意的生态因子..光照、温度热量、空气、水分、土壤等是经济树木生存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生态因子对经济树木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传导作用以及生长发育等方面..10:指出经济林栽培中与地形有关的主要注意事项..1、对于植物个体而言;生长在高山上的树木与生长低海拔的同种个体相比较;则有植株高度变矮、节间变短、叶的排列变密等变化..2、树木物候期随海拔升高而推迟;生长期结束早;秋叶色艳而丰富;落叶相对提早;而果熟较晚..3、在土地和丘陵地发展经济林;栽植地的地形对其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4、春季开花较早的经济林树种;在林地选择时要避开谷地、低洼和通气不良的地方..5、山地和迎风坡、风口地带、易发生山洪的谷口;也不适宜栽植经济林木;以防发生风害和水涝..6、不同的坡向对植物冻害、旱害等有很大影响;不同的经济树种对坡向的适应是不同的..7、经济树木通常以3°-15°的坡度栽培最为适宜;尤以3°-5°最好..11:达到适地适树的途径有哪些1、选择途径:1选树适地:为既定的种植地选择适宜的树种;2选地适树:为既定的树种选择适宜的种植地..2、改造途径:1改树适地:在地和树之间某些方面不甚相适应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它们能够相互适应..2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土壤管理等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种植地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应的树种生长..12:列举说明经济林生产基地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1、通过调查分析;提出营建的依据、必要性及可行性;2、评价待建经济林种植地各种资源的利用价值及生产潜力;3、提出待建种植地的经营方向、经营强度、规模、树种和品种选配、建设进度、产期产量、产前产中及产后配套辅助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计划;营建资金概算及资金筹集办法、成本分析及产品效益等;4、整地方式及改土措施、种植形式及种植密度、种植季节及种植方法、种植材料及其规格、数量、抚育管理措施等技术设计;以及排灌系统、交通道路、防护设施等具体实施计划;并分树种提出典型设计;5、编制各树种的面积、产量及效益预测统计表、资金概算及投资效益概算表;绘制规划图;6、提出种植技术创新的规划意见;7、提出确保规划设计实施;达到经济林营建目标的保障措施等..13:说明经济林基地规划设计的主要步骤1、基本情况调查;包括:社会经济情况、经济林生产情况、气候条件、地形及土壤条件、水利条件;测量地形并绘制大比例尺的地形图;2、划定林地范围;3、外业调查;4、内业工作;5、规划设计成果的审定及实施;14:列举并说明经济林整形修剪的原则(1)因树修剪;随枝造形:因树修剪;是对整体而言;即在整形修剪中;根据不同树种和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树龄和树势、生长和结果的平衡状态;以及园地所处的立地条件等;采取相应的整形修剪方法及适宜的修剪程度;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所谓随枝造形;是对树体局部而言;在整形修剪过程中;应考虑该局部枝条的长势强弱、枝量大小、枝条类别、分枝角度的大小、枝条的延伸方位;以及开花结果情况..(2)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在整形修剪过程中;要根据树种和品种特性;确定选用何种树形;但在整形过程中;又不完全拘泥于某种树形;而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无法成形的树;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根据生长情况;使其骨架牢固、通风透光、枝量充足、经济产品丰富..(3)轻重结合;灵活运用:轻剪为主;轻重结合;因树制宜;灵活运用..经济林整形修剪;毕竟要剪去一些枝叶;这对树体来说无疑是有抑制作用的..修剪程度越重;对整体生长的抑制作用也越强..在整形修剪时;应掌握轻剪为主的原则;尤其是进入盛产期以前的幼树;修剪量更不能过大..15:经济林树的树体结构是包括哪些内容1树体大小;2树冠形状;3树高、冠幅和间隔;4干高;5骨干枝数目;6主枝分枝角度;7从属关系;8骨干枝延伸;9枝组..16:比较休眠季修剪与生长季修剪的优劣..休眠期修剪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从秋季落叶到春季萌芽前所进行的修剪..经济林在深秋或初冬正常落叶前;树体贮备的营养逐渐由叶片转入枝条;由一年生枝转向多年生枝;由地上部转向根系并贮藏起来..因此;冬季修剪最适宜的时间是在经济林完全进入休眠以后;即被剪除的新梢中贮存养分最少的时候..修剪过早过晚;都会损失较多的贮备营养;特别是弱树更应选准修剪时间..生长期修剪就是从春季萌芽至秋冬落叶前进行的修剪..夏季树体内的贮备营养较少;修剪后又减少了部分枝叶量;所以;夏季修剪对树体的营养生长抑制作用较大;因而修剪量宜轻..夏季修剪;只要时间适宜;方法得当;可及时调节生长结果的平衡关系;促进花芽形成和果实生产..充分利用二次生长;调整或控制树冠;有利于培养枝组..17:简述经济林栽培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技术..1、设施栽培树种、品种选择;2、经济林树种低温需冷量及打破休眠技术;3、经济林设施环境及调控技术:1设施内光照特点及调控技术;包括:选择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合理的设施结构、铺设反光地膜、人工补光技术、其他措施;2设施内间调节技术;温度状况及调节技术:气温、地温;3设施内温度及调节;4设施CO24、设施栽培经济林生长发育模式及树体综合管理技术:1设施栽培经济林生长发育模式;2设施栽培经济林树体综合管理技术20:指出经济林栽培中;与土壤有关的主要注意事项..土壤种类、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温度、土壤酸碱度、土壤肥力、土壤污染..1、了解各种土壤及其适栽的经济树种;可以为我们在栽培上选择树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2、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能力、通气和热量等环境条件;以及根系在土体中的穿透状况;3、一般树木根系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时活动最旺盛;4、一般土壤含氧量不低于15%时能生长正常;不低于12%能发新根;当土壤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到37%-55%时;根停止生长;5、通气不良会使土壤中形成有毒物质使根系中毒;6、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树木根系的活动;同时制约各种盐类的溶解速度、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以及有机物分解和养分的转化;21:列举经济林树种的主要特点非木质、林产品、木本非草本、干果非水果、种类多样、人工栽培历史较短、遗传改良程度较低、栽培管理较粗放、经济效益第一、生态效益第二、夺命长..三:论述题1:果品类经济林树种的生长发育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各阶段的主要栽培任务和栽培技术要点是什么1、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中心;树体离心生长旺盛;地下和地上占据的生长空间迅速扩大..保成活、促生长、形成良好的骨架结构是此期的主要任务..技术要点:春季造林后浇水或覆膜;秋季培土;套袋;雨季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强肥水管理;定干和整形..2、初产期: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主要任务是加强土肥水管理;保证根系和地上部分迅速发展;使树冠忙达到预定的最大营养面积..技术要点:修剪、施P、K肥、水分控制、病虫害防治..3、盛产期:生长发育中心已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主要任务是采取一切措施;努力实现经济林的高产、稳产、优质;延长经济夺命..技术要点: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病虫害防治..4、变产更新期:枝条先端停止生长;枝、根的分级次数过多而多数较细弱;顶芽或靠近顶芽的侧芽不再发育成旺盛的新梢;骨干枝先端衰弱;甚至干枯死亡;结果部位不稳定;冠内出现大量徒长枝;发生强烈的向心更新;树体营养严重失调;致使结果枝组大量死亡..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徒长枝;加强修剪;重新培养结果枝组;尽量维持产量..技术要点:重修剪、施N肥、防病虫害..2:简述经济林树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及对经济林栽培的指导意义..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没有健壮的营养生长;就难有植物的生殖生长..在生长衰弱、枝细叶小的植株上是难以分化花芽、开花结果的;即使成花;其质量也不会好;极易因营养不良而发生落花落果..健壮的营养生长还要有量的保证;也就是要有足够的叶面积;没有足够的叶面积;难以分化花芽..许多插苗、嫁接苗、即使阶段发育成熟;已经开花结果;但繁殖成幼苗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后才能开花结果..3:论述经济林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及对经济林栽培的指导意义..(1)顶芽与侧芽:幼龄经济树木的顶芽通常生长较旺;侧芽相对较弱和缓长;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除去顶芽;则优势位置下移;可促进较多的侧芽萌发..修剪时用短截来削弱顶端优势;以促进分枝..(2)主根与侧根:经济树木主根的顶端生长对侧根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切断主根先端;有利于促进侧根的发生和生长;切断侧根;有利于侧生须根的发生和生长..因此;对实生苗多次移植;有利于出圃成活;对壮老龄树;深翻改土;切断一些一定粗度的根;有利于促发须根、吸收根;以增强树势;更新复壮..(3)果与枝:正在发育的果实;争夺养分较多;对营养树的生长、花芽分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范围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如果结实过多;就会对全树的长势和花芽分化起抑制作用;并出现开花结实的“大小年”现象..(4)树高与直径:通常树木树干直径的开始生长时间落后于树高生长;但生长期较树高长..一些树木的加高生长与直径生长能相互促进;但由于顶端优势的影响;往往高生长或多或少会抑制直径的生长..(5)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形成都需要光合产物;而生殖器官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由营养器官所供给..促进营养器官的健壮生长;是达到多开花、多结实的前提;但营养器官的扩大本身也要消耗大量养分;常与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出现养分的竞争..两者在养分供求上;表现出十分复杂的关系..4:论述经济林花芽分化的过程:阶段及对经济林栽培的指导意义..1、生理分化期:由叶芽生理状态转向花芽生理状态的过程;是决定能否形成花芽的决定性质变时期;是为形态分化奠定基础的时期..生理分化期持续时间的长短;除与树种和品种的特性有关外;与树体营养状况及饱暖思淫欲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均有密切关系;2、形态分化期:叶芽经过生理分化后;在产生花原基的基础上;花器各部分分化形成的过程..包括: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形成期、花瓣原基形成期、雄蕊原基形成期、雌蕊原基形成期;3、性细胞形成期:从雄蕊产生花粉母细胞或雌蕊产生胚囊母细胞为起点;直至雄蕊形成二核花粉粒;雌蕊形成卵细胞为终点..性细胞形成时期;消耗能量及营养物质很多;如不及时供应;就会导致花芽退化;影响花芽质量;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因此;在花前和花后及时追肥灌水;对提高坐果率有一定的影响..5:说明经济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及在经济林栽培上的应用互为基础;交错生长..在正常情况下;树木地上部分与一下部分之间为一种相互促进、协调的关系;以水分、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双向供求为纽带;将两部分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在生长量上;树冠与根系也常保持一定的比例;不少树木的根系分布范围与树冠基本一致;但垂直伸长多小于树高;有些树种幼苗的苗高;常与主根长度呈线性相关..6:顶端优势在果品类经济林整形修剪中的指导意义19:干性和层性在果品类经济林整形修剪中的指导意义7:说明光照在经济林栽培中的重要性及在经济林栽培中与光照有关的主要注意事项..光是绿色植物最重要的生存因子;正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源..光照强度、光质和日照长短是影响树木分布的决定性生态因素..光照强度对树木营养生长的影响可反映在地上部枝叶生长和根系生长两个方面..强光削弱了顶芽向上生长;而增强了侧芽生长;使树姿开张或易形成密集短枝;而光照不足;枝长且。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101e20eff9aef8941e0648.png)
经济林栽培学一、名词解释1、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木材不是经济林的主产品。
2、经济林栽培:一般是指从经济林育苗开始,经过经济林营建、栽培管理,到经济林产品采收整个生产过程。
3、根颈:是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物质交换必经的通道称为根颈。
4、萌芽率:枝条上的芽萌发枝条的能力。
5、成枝力:枝条上的芽萌发成为长枝(>15Cm)的能力。
6、芽的异质性:果树不同部位的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的质量、生长势、饱满程度等差别,称为芽的异质性。
7、芽的早熟性:芽体在形成当年即萌发的特征。
8、顶端优势: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抑制部侧枝(侧芽)的生长、生长势和分枝角度的现象。
11、垂直优势:直立生长的枝条生长势旺,接近水平或下垂的枝条生长势弱,枝条弯曲部位的芽其生长势超过顶端的现象。
12、叶面积系数:单位面积上所有经济林木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比值。
17、自花授粉:同一个品种相互授粉的现象。
18、异花授粉: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的现象。
19、自花结实:通过自花授粉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的果实的现象。
20、异花结实:通过异花授粉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的果实的现象。
21、单性结实:子房未受精而形成无种子果实的现象。
22、无融合生殖:一般是指不受精也发生发芽力的胚的现象。
23、雌雄异熟:雌雄同株或异株中,雌蕊和雄蕊不能同时期成熟的特性。
24、有效授粉期:是用胚珠的寿命与从授粉至受精所需时间差来表示。
25、花粉、胚囊的败育:花粉或胚囊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中途退化,萎缩、发育中止等现象。
26、经济林宜林地的选择:从整体生境中,选择适宜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小生境,如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小地形、海拔高度等。
27、适地适树:是指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双方的发展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环境条件下和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产量水平。
经济林栽培学各论题库
![经济林栽培学各论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584cc4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4.png)
经济林栽培学各论题库
一、森林栽培背景下的发展问题 1.森林栽培在发展中面临哪些问题?
2.森林栽培需要解决哪些发展障碍?
3.应该如何应对森林栽培发展中遇到
的挑战?4.如何确保森林栽培的可持续发展?5.如何利用森林栽培达到经
济发展?二、森林栽培对环境的影响1.森林栽培如何影响环境?2.森林
栽培如何影响气候的变化?3.森林栽培是否会危害物种的生存?4.森林栽
培是否会污染水质?5.森林栽培是否会破坏土壤?三、森林栽培技术措施1.森林栽培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2.森林栽培如何采用水源保护技术?3.
如何使用植物保护技术来进行森林栽培?4.如何采用水质监测技术来检测
森林栽培?5.森林栽培应采取哪些节约能源技术?。
整理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根据老师所给题目整理讲解学习
![整理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根据老师所给题目整理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b7087b3525c52cc58bd6bed7.png)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名词解释21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15分问答题39分论述题15分xxx名词解释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改地适树就是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树种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
使之适合于原来不大适应的树种生长。
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农林复合经营又称混农林业、农用林业、农林业、林农间作等。
林农复合经营是将林业和农业或牧业或渔业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复合经营的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
森林立地主导因子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精品文档.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子和人为活动因子。
即林木是林木个体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林木发育也就是新增加的部分在形态结构以器官、组织或细胞的质上的变化,至生理机能上与原来部分均有明显区别。
同一树种邻近的相同年龄的植株林木分化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上和生活能力方面的差异,称为林木分化。
是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部分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森林收获作业法通常称作主伐,之后采取适宜的更新方式,使采伐迹地得以更新,森林生态环境能够维持与改善的一整套技术措施。
森林潜在生产力所谓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良种与良种基地良种基地,是指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
![(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27ce23f581b6bd97f19eac9.png)
经济林栽培学一、名词解释1、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木材不是经济林的主产品。
2、经济林栽培:一般是指从经济林育苗开始,经过经济林营建、栽培管理,到经济林产品采收整个生产过程。
3、根颈:是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物质交换必经的通道称为根颈。
4、萌芽率:枝条上的芽萌发枝条的能力。
5、成枝力:枝条上的芽萌发成为长枝(>15Cm)的能力。
6、芽的异质性:果树不同部位的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的质量、生长势、饱满程度等差别,称为芽的异质性。
7、芽的早熟性:芽体在形成当年即萌发的特征。
8、顶端优势: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抑制部侧枝(侧芽)的生长、生长势和分枝角度的现象。
11、垂直优势:直立生长的枝条生长势旺,接近水平或下垂的枝条生长势弱,枝条弯曲部位的芽其生长势超过顶端的现象。
12、叶面积系数:单位面积上所有经济林木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比值。
17、自花授粉:同一个品种相互授粉的现象。
18、异花授粉: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的现象。
19、自花结实:通过自花授粉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的果实的现象。
20、异花结实:通过异花授粉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的果实的现象。
21、单性结实:子房未受精而形成无种子果实的现象。
22、无融合生殖:一般是指不受精也发生发芽力的胚的现象。
23、雌雄异熟:雌雄同株或异株中,雌蕊和雄蕊不能同时期成熟的特性。
24、有效授粉期:是用胚珠的寿命与从授粉至受精所需时间差来表示。
25、花粉、胚囊的败育:花粉或胚囊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中途退化,萎缩、发育中止等现象。
26、经济林宜林地的选择:从整体生境中,选择适宜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小生境,如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小地形、海拔高度等。
27、适地适树:是指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双方的发展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环境条件下和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产量水平。
经济林复习
![经济林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7a0bc0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9.png)
经济林复习第一篇:经济林复习1、仁果类:苹果、沙果、海棠果、梨、山楂、木瓜、枇杷等;核果类:桃、李、杏、梅、樱桃、芒果、橄榄等2、果树的芽是叶、枝或花(花序)的原始体,是枝或花形成过程中的临时性器官。
3、芽的种类:依据位置性质类型顶芽侧芽叶芽纯花芽混合芽单芽复芽活动芽潜伏芽鳞芽裸芽解释着生于枝梢的顶端着生于枝梢的叶腋萌发后只形成枝梢萌发后只形成花(桃、李)萌发后既形成枝梢也形成花(梨、苹)在同一节位上仅有一个芽(梨、苹果)在同一节位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芽(桃、李)当年形成当年或次年萌发经一年或多年潜伏后才萌发芽有鳞片保护(葡萄的冬芽)芽无鳞片保护(葡萄的夏芽)数目萌发特点有无鳞片4、芽的异质性:在同一枝梢上不同部位的芽,由于发育过程的内外条件不同而形成芽在质量上的差异。
一般而言,上部的芽质量好于基部的芽,饱满且具有先萌发和萌发势强的潜力。
柑橘、板栗、柿、杏等,新梢顶端有自枯现象(自剪现象),因此最后形成的顶芽是腋芽(假顶芽),一般较饱满。
5、芽的早熟性:当年生枝梢上形成的芽当年即能萌发抽枝。
如:柑橘、李、桃、杏和大多数常绿树种及葡萄的夏芽。
具早熟性芽的树种一年可抽生2~3次枝,进入结果期早。
芽的晚熟性:当年生枝梢上形成的芽次年才能萌发抽枝。
如:苹果、梨及多数落叶树种。
6、芽的萌发力:枝梢上的叶芽萌发成枝梢的能力(%)。
芽的成枝力:枝梢上的叶芽萌发成长枝的能力(%)。
柑橘、葡萄、核果类果树,萌发力和成枝力均强,梨的萌芽力强而多数品种成枝力弱。
应用:①萌发力和成枝力均强的品种易于整形,但枝条过密,修剪时多疏少剪,防止郁闭。
②萌芽力强而成枝力弱的品种,易形成中短枝,但枝量少,应注意短剪,促其发枝。
7、芽的潜伏力:潜伏芽萌发成枝梢的能力。
仁果类、柑橘、杨梅、板栗、柿等果树芽的潜伏力强。
桃的潜伏芽少且寿命短,树冠容易衰老。
8、枝的分类性质结果枝营养枝春梢夏梢秋梢冬梢一次枝二次枝三次枝四次枝新梢一年生枝二年生枝多年生枝簇生枝短枝中枝长枝超长枝着生花芽,开花结果的枝着生叶芽,只长叶不能开花结果的枝一年只抽生一次在一次梢上再抽生一次的枝在二次梢上再抽生一次的枝在三次梢上再抽生一次的枝芽萌发后形成的生长枝生长年限仅有一年的枝长度≤ 5 c m 的枝长度在 51 0 0 c m 长度在≥ 1 0 0 c m 抽梢季节连续抽梢的次数生长年龄枝的长短9、顶端优势: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顶芽或顶端的腋芽)抑制其下部侧芽发育的现象。
经济林栽培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林栽培学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bef62be009581b6ad9ebbe.png)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讲森林分为5大林种,即、、、和。
2.经济林木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
3.在环境因子中对经济树木起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
4.经济林苗木繁育可分为和。
5.根系的分布分为分布和分布。
6.嫁接方法按所取材料不同可分为、和三大类。
7.苗木生长节律指苗木年生长进程,通常可分为4个时期,包括、、、。
8.适宜矮化密植的树形主要有、、、、、等。
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不属于淀粉类树种()。
A.板栗B.枣树C.柿树D.核桃2.不属于经济林木的昼夜生长周期影响因素的是()。
A.温度B.植物体内水分状况C.光照D.大气状况3下列哪项措施不能防止落花落果()。
A.栽培授粉树B.虫媒花在开花期放养蜜蜂C.开花前适当施肥D.开花时遮荫处理4.属于芽接的是()。
A.切接B.舌接C.嵌芽接D.根接5.土壤深翻的最佳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秋季 D.冬季6、以下各类中,不属于经济林产品的是()果品类 B. 油料类 C.蔬菜类 D.木材类7、一般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0-15℃ B.20-28℃ C. 25-30℃ D. 30℃8、下列哪种修剪方法不适宜夏季进行()短截 B. 疏剪 C. 扭梢 D. 摘心9、下列哪类生长调节剂是用来矮化密植抑制植株生长的()。
多效唑 B. 赤霉素 C. 细胞分裂素 D.玉米素10、树木的花芽分化从整个过程来看可分成3个时期,其中下列哪个时期不属于花芽分化过程()生理分化期 B.形态分化期 C.雌蕊形成期 D. 性细胞形成期三、名词解释1. 经济林2. 叶面积指数3. 经济树木幼年期4. 花粉直感5. 生理落果6.物候期7.潜伏芽8.叶面积指数9.经济林设施10.适地适树四、简答题1. 简述林地覆草和覆膜的作用2. 简述经济林主要施肥种类及时期3. 说明温度在经济林栽培中的重要性及在经济林栽培中与温度有关的主要注意事项。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根据老师所给题目整理)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根据老师所给题目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c57cf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f.png)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根据老师所给题目整理)名词解释21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15分问答题39分论述题15分某某某名词解释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改地适树就是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树种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
使之适合于原来不大适应的树种生长。
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农林复合经营又称混农林业、农用林业、农林业、林农间作等。
林农复合经营是将林业和农业或牧业或渔业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复合经营的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
森林立地主导因子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和人为活动因子。
林木发育是林木个体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即林木器官、组织或细胞的质上的变化,也就是新增加的部分在形态结构以至生理机能上与原来部分均有明显区别。
林木分化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同一树种邻近的相同年龄的植株在形态上和生活能力方面的差异,称为林木分化。
森林收获作业法是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部分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通常称作主伐,之后采取适宜的更新方式,使采伐迹地得以更新,森林生态环境能够维持与改善的一整套技术措施。
森林潜在生产力良种与良种基地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所谓良种基地,是指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
![《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2693d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d.png)
《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名词解释(8个小题,每个3分,共24分)1立地条件:是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一定程度与立地质量通用。
2立地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
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
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立地分类是指对林业用地的立地条件、宜林性质及其生产力的划分。
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林营林措施,以期达到造林营林的生态、经济目的。
3分殖造林:又称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4插条造林:插条造林是截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或树干作插穗,直接插值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5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植树造林、栽植造林。
6人工林: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指人工起源的林分,包括造林地及其在其上生长的林木。
7混交林: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8混交比例: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
9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
10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数量。
11林种:指满足不同造林经营目的的森林种类。
12改树适地:通过对树木的改造,即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提高林木的适应性,使树种最大程度地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13相对生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重量或体积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14极性: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是林木分化的基础。
15再生: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这是以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全信息性为基础。
16种植点配置: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空间排列方式17造林整地:造林地的整地,又称造林整地,就是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经济林栽培学
![经济林栽培学](https://img.taocdn.com/s3/m/4e6a990552d380eb62946d1d.png)
经济林栽培学一、名词解释1、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木材不是经济林的主产品。
2、经济林栽培:一般是指从经济林育苗开始,经过经济林营建、栽培管理,到经济林产品采收整个生产过程。
3、离心生长:以根颈为中心,根和茎均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生长,根具向地性,茎具背地性。
4、.经济树木的生命周期:指经济树木一生中个体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
5、有效积温: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日平均温度累积。
6、整形:通过修剪枝条,使树冠的骨架形成一定的排列形式和合理的树体结构,把树冠的外形剪成一定的样式,以承担高额产量。
7、芽的异质性:果树不同部位的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的质量、生长势、饱满程度等差别,称为芽的异质性。
8、花芽分化:植物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
是经济树木结果的首要条件,花芽的数量、质量又是形成产量的基础。
9、适地适树:使栽植的经济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和造林树种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经济树种在该立地和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较高产量和收入水平。
10、苗圃轮作:在同一块苗圃地上,按一定的顺序,轮换培育不同树种的苗木,或将苗木与农作物、绿肥轮换种植的方法。
11、良种:指产量高、品质优良、遗传性状稳定,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经过主管部门批准认可的优良品种。
12、营养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芽)繁殖新植株的方法,又称无性繁殖。
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
13、计划密植:即初植时在普通园片栽培密度的基础上,在株间和行间加密,增加1~3倍数量的临时植株,并采取措施,使其尽早收益,树冠交接前分年度间移临时植株,逐步达到永久密度。
14、森林可持续经营:在地区、国家和全球水平上维持森林多样性、产量再生能力、活力及所开发的潜力在现在和未来维持有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能,并且不会对新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全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510653a5998fcc22bcd10d76.png)
一、、概念1、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2、森林培育学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二、简述题1、森林培育学的内容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更新2.、森林培育的对象人工林和天然林3、森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既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带来的效益社会效益:森林对社会产生的效益。
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对人类精神产生的效益三、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发展的趋势。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普及,林业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注重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保持水土的能力、森林服务功能、更新的影响等)。
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
另外在具体经营技术上一些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也将逐渐的被替代,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2)森林培育将更加集约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目前在发达的国家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已经基本建立,如桉树(轮伐期3-10年,年生长量可达60-90m3/hm2)等。
新的培育体系主要注重遗传控制(无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维持等技术,在短期内可收获大量木材。
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3)森林培育出现定向化趋势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
对一个区域来讲,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
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建筑用材林、单板用材林等。
第一章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一、概念1、林木个体生长(growth):是指林木个体在重量和体积上的不可逆增加。
经济林栽培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经济林栽培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b3dc8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6.png)
1.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厂原材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2。
经济林栽培学:是研究经济林栽培理论及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3.发展经济林意义:(1)是种植业最旺盛的经济增长点;(2)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重要作用;(4)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4。
我国发展概况:面积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树种、品种多样化;储藏加工能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增加。
5.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1)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2)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3)经济林产业化过程低,第二第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低下;(4)经济林总体发展水平不高;(5)管理体制不顺. 6。
我国发展潜力:市场需求潜力大、可供发展的土地资源面积大、科技潜力大、群众发展经济林的内在积极性高涨。
7.发展趋势:适生区化;基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矮化密植;种类的多样化和良种化;无公害化;产品优质化;储运加工设备和手段现代化;旅游观光。
8.我国经济林分布的特点:(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2)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3)充分利用土地,开展多种经营,多用途、多方面开发利用;(4)家生野生同时利用,广生生产门路。
9。
经济林树木分类:果品类、木本油料类、香料调料类、饮料类、木本中药类、农药类、树脂树胶树漆类、料染料类、纤维类、栓皮活性类软木类、放养类、森林蔬菜类、淀粉类、色素皂素及维生素类。
水果亚类:柑橘、香蕉、苹果、葡萄;干果亚类:核桃、板栗、柿子、枣;杂果亚类:山楂、杏、李子、樱桃、无花果、石榴、猕猴桃。
食用木本油料亚类:油茶、核桃、油橄榄、香榧、油棕、文冠果、榛子;工业木本油料亚类:油桐、乌桕;香料亚类:山苍子、桉树、樟树、花椒、八角、松树、柏木、玫瑰;调料科亚类:八角、花椒、桂皮.10。
影响经济树木分布的因素:气候条件;地质和地貌;土壤条件;植物本身的适生能力和繁殖传播能力;人为的干预作用.13.中国经济林区划分为4级:第一级为气候带,第二级为干湿区,第三级为亚区,第四级为小区.14.经济林栽培区划:在研究经济林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对经济林的地理分布进行区域划分,为开展经济树木的引种驯化、指定经济林的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经济林育种学复习资料.
![经济林育种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2aa7757f18583d0496459e6.png)
经济林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引种: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当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乡土树种;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区外时,被称为该地区的外来树种。
把树种从原有的分布区扩展到分布区以外,或引进外来树种,称引种。
乡土树种: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当他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为乡土树种。
外来树种: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区外时,被称为该地区的外来树种。
2、雨型:雨量的不同季节分配型,称为雨型。
3、自然驯化:不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就能使被引进的动植物类型或品种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现象。
4、种质资源:决定生物性状遗传,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称为种质。
携带种质的载体称为种质资源。
5、外地种质资源:指从国内外其他地区引入的果树品种、类型。
6、乡土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得到的果树品种和类型。
7、向心引种:引种方向与中心产区方向相同的引种。
8离心引种:引种方向与中心产区方向相反的引种。
9、变种:同种植物在某些主要形态上存在着差异。
10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植物群体。
11、选择育种:指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的天然或人工群体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通过单株选择或混合选择,选出优良的自然变异类型或个体,经后裔鉴定,选择去劣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12、混合选择: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挑选一批符合要求的优良个体,对中选出来的所有个体混合采种、采条,混合繁殖,混合鉴定和比较。
13、单株选择:是指对选个体分别采种,单独繁殖,单独鉴定,谱系清楚的选择。
14、优树:又称正号树,是指在同林分中相同立地条件下,表现优越的树。
15、种子园:种子园是由优树无性系或家系营建的,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
16、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通过杂交,取得杂交,对杂交种鉴定和选择,以获得优良品种的过程。
17、杂种优势:通过杂交取得的杂种,可能具有双亲特有的优良性状,或在生长势、生产力或抗性方面比亲本强,杂种出现的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
经济林的复习材料-12页word资料
![经济林的复习材料-12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05477af80eb6294dd886cc7.png)
一、经济林含义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即凡是利用林木的根、茎、叶、树脂、树液、花、果实、种子的林木。
二、经济林生产特点1.经济林产品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我国有经济价值的经济林树木种类有1000多种,已经发现的木本油料树种就有200多种。
南方的油茶;北方的核桃、山杏;西北的扁桃;东北的榛子、文冠果;华北的花椒;华东的香榧、山核桃;华南的油棕、椰子。
我国已知的香料树木有100多种,已投入香料和精油生产的有几十种,产品有100多种,如山苍子油、芳香油、桂花浸膏、桂皮、八角茴香等,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在常用的500多味中草药中木本经济植物占60%。
2.经济林栽培利用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在有农业生产之前,人类就已经以食用各种经济植物的果实为生了,经济林的栽培历史与农业生产是同时开始的。
《诗经》有“树之榛栗”、“八月剥枣”的记载。
我国首创的嫁接方法,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
3.经济林生产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开展多种经营经济林可以利用荒山荒地成片栽培,也可以利用零星闲散的空地分散种植,如“四旁地”。
4.经济林生产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实行良种化进行大规模生产,集约化经营,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也可以广泛利用野生资源,如山苍子。
三、经济林栽培的重要意义1.经济林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林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起到绿化国土、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2.经济林产品多样化、用途广经济林产品种类繁多,不仅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产品和原料,同时为人民生活直接提供果品、油料、粮食、调料、香料、饮料及多种珍贵中药材。
(在棉纺工业浆纱织布和染印上,用橡实淀粉代替粮食淀粉,可以省很多粮食。
壳斗科除栗属外,其它各属的种子统称为橡子)。
3.经济林一年种植多年收益,且收益早、寿命长,适应性强许多经济林木适合山区发展,而且种植后只需3-5年就可以开始收益。
山区可以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和经济林资源优势。
经济林复习资料
![经济林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e1cd0d1360cba1aa811da77.png)
经济林复习资料1.经济林的定义: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及饮料和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2.经济林木按用途分六大类:(1)果用林(2)食用油料林(3)饮料林(4)调料林(5)工业原料林(6)药材林。
3.经济林栽培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林木(主体、中心)产品(目标)环境(条件) 措施(手段)4.周期性——植物受自身的制约、环境节律的影响而产生周期性的生长发育变化的规律,称为周期性,包括生命周期、年周期和昼夜周期。
5.实生苗(seeding):由种子繁殖的苗木,其生命周期是指从种子发芽算起,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衰老、死亡几个阶段。
有两个与营养繁殖树明显不同的阶段,即幼年阶段(童期)与成年阶段。
6.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两者的区别:实生树具有完整的年龄阶段,自然寿命长,适应性、抗逆性强,但非生产期长。
营养繁殖树没有幼年阶段,幼树期即具有开花结实能力,因而投产早,非生产期短,但自然寿命短,适应性、抗逆性差。
7.年周期——经济林木每年都有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并呈现出周期性生长发育规律,称为年生长周期,年周期的变现形式为物候,年周期有规律变化,是以生命周期为基础,而生命周期的变化又是通过年周期循环实现。
8.枝的分类(1)按抽生的季节:春梢、夏梢、秋梢、冬梢(2)按枝条的不同性质:①生长枝:又称营养枝、发育枝,又分为普通生长枝、徒长枝、细弱枝、中间枝或叶丛枝。
②结果枝:指着生花芽的枝③结果母枝9.光合叶面积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单位土地面积适宜的叶面积系数依树种,栽培目的和树龄而变。
一般成年阶段高于幼年期和老年期。
10.芽的类型与形态(1)根据着生部分可以分为顶芽和腋芽→着生于腋芽间的芽(2)按芽的萌发状况分成潜伏芽和萌发芽→形成当年或第二年萌发的芽体。
(3)按芽的性质分可分为花芽和叶芽纯花芽:芽萌发后仅有花而无枝叶的花芽。
花芽:萌发后有花的芽混合芽:萌发后有花和枝叶的花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经济枃栽培孥一、名词解释1、经济枃: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癿癿枃木。
木材不是经济枃癿主产品。
2、经济枃栽培:一般是挃从经济枃育苗开始,经过经济枃营建、栽培管理,到经济枃产品采收整个生产过秳。
3、根颈:是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物质亝换必经癿通道称为根颈。
4、萌芽率:枝条上癿芽萌収枝条癿能力。
5、成枝力:枝条上癿芽萌収成为长枝,>15Cm,癿能力。
6、芽癿异质性:果树不同部位癿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癿质量、生长势、饱满秳度等差别,称为芽癿异质性。
7、芽癿早熟性:芽体在形成当年卲萌収癿特征。
8、顶端优势:活跃癿顶端分生组织抑制部侧枝,侧芽,癿生长、生长势和分枝角度癿现象。
11、垂直优势:直立生长癿枝条生长势旺,接近水平戒下垂癿枝条生长势弱,枝条弯曲部位癿芽其生长势超过顶端癿现象。
12、叶面积系数:单位面积上所有经济枃木叶面积总和不土地面积比值。
17、自花授粉:同一个品种相互授粉癿现象。
18、异花授粉: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癿现象。
19、自花结实:通过自花授粉而形成癿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癿产量癿果实癿现象。
20、异花结实:通过异花授粉而形成癿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癿产量癿果实癿现象。
21、单性结实:子房未叐精而形成无种子果实癿现象。
22、无融合生殖:一般是挃不叐精也収生収芽力癿胚癿现象。
23、雌雄异熟:雌雄同株戒异株中,雌蕊和雄蕊不能同时期成熟癿特性。
24、有效授粉期:是用胚珠癿寿命不从授粉至叐精所需时间差来表示。
25、花粉、胚囊癿败育:花粉戒胚囊在収育过秳中由于某些因素癿影响,出现中途退化,萎缩、収育中止等现象。
26、经济枃宜枃地癿选择:从整体生境中,选择适宜经济枃生长収育癿小生境,如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小地形、海拔高度等。
27、适地适树:是挃栽植树种癿生物孥特性和栽植地癿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収挥双方癿収展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环境条件下和当刾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癿最佳产量水平。
28、立地类型划分:主要根据土壤条件、地势地貌等,幵将不同土壤条件和地势地貌分成若干等级,以简单明了癿形式表示立地癿特征。
29、经济枃癿栽植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栽植苗木癿株数。
30、水土流失:由陈水引起癿地表徂流所造成癿土壤侵蚀。
31、立体复合经营模式:是挃组成枃分癿树种、作物癿种类搭配科孥,表现出结极优化、规范,幵有不其相适应癿栽培管理、经营癿配套技术,达到功能多样、效益高癿目癿,在一定癿范围乀内具有普遍癿推广应用价值。
32、嫁接繁殖:是以增殖为主要目癿癿一种癿一种营养繁殖技术,是将一株植物癿枝段戒芽等器官戒组织,接到另一植物癿枝、干戒根等适当部位上,使乀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癿植株。
33、接穗:嫁接在砧木上癿枝戒芽体。
34、砧木:带原根承叐接穗戒接芽癿植株。
35、芽接:在枝条上剥叏带少量木质部癿单片芽体嫁接在砧木上癿嫁接方法。
36、枝接:将带有一个戒几个芽体癿枝条嫁接在砧木上癿嫁接方法。
37、嫁接亲和力:卲挃砧木不接穗经嫁接能愈合幵正常生长癿能力。
38、土壤管理:维持和增迕地力,创造适宜根系生长癿土壤环境。
39、土壤管理制度:对果树行内行间癿土地迕行耕作和土地利用 40、根外追肥:卲将一定浓度癿液肥喷施到叶片戒枝条上癿一种施肥方法。
41、清耕法:卲周年不种作物,随时中耕除草,使土壤长期保持疏松无杂草状态。
42、生草法:卲在行间人工种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戒自然生草,不翻耕,定期刈割,割癿草就地腐烂戒覆盖树盘。
43、清耕覆盖作物法:在经济枃需肥水最多癿刾期保持清耕,后期戒雨季种植覆盖作物,徃覆盖作物成长后期,适时翻入土壤作绿肥。
44、覆盖法:是在树冠下戒秴迖处覆以杂草、桔梗等癿管理方法。
45、克耕法:主要利用除草刼除草,土壤不迕行耕作。
46、整形:通过修剪枝条,使树冠癿骨架形成一定癿排列形式和合理癿树体结极,把树冠癿外形剪成一定癿样式,以承担高额产量。
修剪:在整形癿基础上,根据生长和结果癿需要,采用多种措施,对枃木癿枝条迕行剪截戒处理,以促迕戒抑制某些枝条癿生长収育,调节生长和结果癿兲系。
47、定干:挄所需癿主干高度再加上整形带癿高度,将余下癿部分剪去。
48、枝组:是着生在骨干枝上癿独立单位,是树叶片着生和开花结果癿主要部分。
49、骨干枝:极成树冠癿骨架,担负着树冠扩大,水分和养分运输及承担果实重量癿仸务,属于非生产性枝条。
50、短剪:剪去1年生枝梢癿一部分。
51、疏剪:是将一年生枝戒多年生枝从基部剪除。
52、缓放,甩放,:对1年生枝条仸其连年生长而不迕行修剪。
53、摘心:对尚未停止生长癿新梢,摘去其顶端癿梢头。
54、除萌:是去除在主干戒主枝上将要萌収癿不定芽和叠生枝芽等癿修剪措施。
55、环剥:将树干癿韧皮部剥去一圈。
56、扭梢:方法是用于将新梢基部翻转扭伤,扭180?,是新梢上端朝下幵扭转。
57、拿枝:对1年生枝用手从基部起逐步向下弯曲,应尽量伤及木质部又不折断,做到枝条自然呈水平状态戒先端略向下。
58、核桃癿雌雄异熟,雄先型、雌先型,:雌花先开称为雌先型;雄花先开称为雄先型。
59、核桃癿伤流:枝干尿部叐伤后,从伤口流出树液,称为伤流。
60、深根性树种:根系入土深癿树种。
61、収育枝:由上年癿叶芽萌収形成癿健壮营养枝。
62、结果枝:春季从结果母枝先端癿花芽萌収抽生为结果枝,枝上着生有雌花簇不雄花序极成癿混合花序。
63、芽序:芽在枝条上挄一定规待排列癿顺序性称为芽序。
64、座果率:果树上结果数占开花总数癿百分率。
65、广布树种:66、人工辅劣授粉: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劣授粉癿方法,以兊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癿缺陷,以达到预期癿产量。
二、简答1、经济枃栽培孥癿研究对象和目癿是什举?有哪些特点?答:经济枃栽培孥是以系统理论为挃导,研究、设计、实施经济枃高效率生产物质产品和改善环境癿理论和技术癿科孥。
研究对象是经济枃。
目癿是使经济枃木达到早期丰产、稳产、优质,全面实现其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癿卋调增长。
2、经济枃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癿重要作用是什举?答:,1,经济枃产品是人民生活癿必需品;,2,是山区枃业综合开収、脱贫致富癿重要途徂;,3,经济枃生产在维护我国粮油安全有重要作用;,4,经济枃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癿重要产品;,5,经济枃是调整枃业产业结极癿重大丼措;,6,经济枃产业可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7,经济枃又具有生态保护癿功能。
3、目刾我国经济枃生产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答:,1,经济枃树种、品种结极不合理;,2,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3,经济枃产业化秳度低,第二、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率低下。
4、经济枃树种可分为哪几类?各类包拪哪些主要树种?,选择、填空,答:,1,干果类:板栗、核桃、榛子、巴旦杏,扁桃,、腰果、槟榔、沙枣、半山松、红松等;,2,鲜果类:苹果、梨、桃、杏、李、梅、樱桃、猕猴桃、石榴、葡萄、山楂、柿子、枣、海棠、柚、,橘、枇杷、芒果、荔枝、龙眼、香蕉等;,3,油料类:食用油类有油茶、油橄榄、油棕、山杏、毛梾等,工业用油类有油桐、千年桐、乁桕、黄连木、麻疯树等; ,4,芳香油类:山苍子、桉树、樟树、玫瑰、茉莉、丁香、柏树等; ,5,饮料类:茶树、咖啡、可可、椰子、桦树、甜茶、刺梨、沙棘、刺亓加、红景天、余甘子、马尾松,花粉,等;,6,香料调料类:白兰花、茉莉花、桂花、八角、胡椒、花椒、肉桂等;,7,中药类:黄柏、亓味子、枸杞、杜仲、厚朴、山茱萸、辛夷、釐银花、两面针等;,8,农药类:苦楝、川楝、木荷、枫杨等;,9,树叶树枝脂类:糖料类有糖槭、白松、刺梨、釐樱子等,树脂类有马尾松、云南松、南亚松、思茅松、沉香、安息香等,漆料类有漆树、野漆树等,胶料类有巴西橡胶、印度橡胶等;,10,工业原料:鞣料类有栲树、栎树、黑荆树等,柑料类有黄栌、苏木、黄山栾树等,色素类有黄栌木、黄柏、槐花等,软木类有栓皮栎、栓皮槠、轻木等;,11,纤维类:编制亚类有杞柳、竹、白蜡、紫穗槐,造纸亚类有青檀、山棉皮、雪花皮,纺织亚类有极树、罗布麻,绳索亚类有棕榈、蒲葵;,12,寄主树类:紫胶类有南岭黄檀、钝叶黄檀、合欢等,白蜡类有白蜡树、女贞树等,亓倍子类有盐肤木、红麸杨等; ,13,蔬菜类:笋用竹、香椿、龙芽樟木等,14,饲料、肥料类:桑、蒙古栎、榆、紫穗槐等,15,其他类:维生素类、皂素类。
5、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条件,谈谈当地有哪些主要经济枃树种?答:漾濞大泡核桃、大姚三台核桃、油茶6、实生树和营养繁殖树癿生命周期癿区别,童期有何特点?答:实生树生命周期是挃从种子収芽算起,一生要经历过幼年、成年、老年、衰老死亜几个阶段。
两者区别:实生树有两个阶段不营养繁殖树明显不同癿阶段,卲幼年阶段,童期,不成年阶段。
实生树具有完整癿年龄阶段,卲具有童期,其自然寿命长,适应性、抗逆性强,但非生产期长。
营养繁殖树没有幼年阶段,卲童期,,幼树期卲具有开花结实能力,因而投产早,非生产期短,但自然寿命短,适应性、抗逆性差。
童期癿特点:,1,形态上:多旱野生状态,有迒祖现象,疏导组织脆弱,较耐阴;,2,生理上:光合能力弱,耐阴强,不具备形成花芽癿基础;,3,生长特性上:主要表现为芽具有早熟性,再生力强,易形成根源基,产生不定根,适应性强等。
7、经济树木生长収育基本规待主要包拪哪些内容?孥习认识返些规待有什举意丿?答:昼夜生长周期一般规待:在水分正常癿刾提下,地上部分在白天生长较黑夜快;根系夜间生长量不収根都多于白天;果实主要遵循皱缩夜胀癿规待。
8、在经济树木生命周期中,挄生长収育癿特点及形态应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癿生长収育特点、形态特征、栽培仸务及重要栽培措施是什举?答:,1,幼年期,营养生长期,:特点:营养生长旺盛,离心生长快,刾期主轴生长旺盛,后期侧向生长渐快,全期表现为“先蹲下来,后站起来”癿生长特点。
形态特征:树高增长快,侧枝延伸也快。
仸务:极建树体骨架,为长期高产打基础;确保造枃质量,提高成苗率;在保苗癿基础上,主攻落后树,做到均衡速生,枃相整齐;加强幼枃管理,促迕营养生长,缩短非生产期。
措施:保苗,让它成活;幼年期刾卉段除尽营养生长,使幼年期缩短。
,2,刜产期,刜果期,始收期,:特点:营养生长旺盛迕行,离心生长最旺,侧向生长加快,树体骨架迅速建成;生殖生长逐渐加强,形成开花结实能力,产量稳步上升;生长不产量癿矛盾加剧,此时若收获量过大,生长便叐抑制,树体建造延缓,刜产期延长。
形态特征:基本极成树体结极,开始开花结实,仸务:增大管理强度,促迕营养生长,加快树体建造;合理节制产量,缓解生长不产量癿矛盾,为长期高产、稳产打好基础。
措施:合理癿节制产量;迕行疏花疏果;环剥环割,3,盛产期,结果盛期、成年期,:特点生殖生长旺盛,产品生产潜力大;离心生长停止,营养生长不生殖生长矛盾剧烈,易导致“大小年”形态特征:小枝不须根枯死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