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2.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
是记者对社会生活中新的事实,新的信息的发现和辨别能力。
3.报道策划:指新闻媒体遵循新闻规律,利用现有的新闻线索和背景资料,设计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材料挖掘方法,达到对新闻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从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4.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为了全面地了解情况,亲自去体验某一行业的工作或深入到报道对象的生活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报道的采访方式,是记者了解社会,反映社会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5.隐性采访: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也就是说,隐性采访是记者以特定的身份去观察和了解事物,以获取公开采访不易得到甚至不可能得到的新闻材料。
6.媒介权力:就是新闻媒介运用法律赋予职责,本能地行使报道新闻事实、评价新闻事实的权力.7.抗辩事由: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公正评论;权威的消息来源;公众人物和公共兴趣;合理使用;受害人同意.8.新闻控制:是指国家、政党和社会集团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和约束。
9.新闻价值:新闻事件本身包含的能够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
真实性是新闻的核心价值.10.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就是一种冷静、客观、富有思辨地阐释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报道形式。
11.背景材料:用来解释新闻事实的历史的、环境的材料称为背景材料。
12.解释性报道:主要用来解释新闻事实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
它通过背景材料的大量运用,解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揭示其实质、意义。
13.连续性报道:连续报道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连续不断地报道某一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或受众关注的问题的深度报道形式。
14.新闻特写:特写也可称为新闻性特写,就是把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部分用文学艺术等手法生动地再现出来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采访要点重点及注意事项
新闻采访的特点:1.新采访的目的——公开报道2.新闻采访的过程——广泛性、伸缩性与独立性3.新闻采访的内容选择——新鲜性、新闻性、典型性、真实性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1.新闻写作依赖于采访获取的事实材料。
2.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新闻写作多新闻采访的影响:1.新闻主题影响采访方向。
2.新闻体裁影响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记者的职责:1.和生活在各个阶层的普通读者交朋友,从他们那里了解社会生活的原泰,获得丰富的新闻线索。
2.主动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通过自己的言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在帮助读者的过程中获得新闻线索。
3.给通讯员讲课,让生活和工作在各个领域的通讯员学会与记者一样发现和采访新闻变一人采写新闻为众人帮自己采写新闻。
4.与通讯员合作采写新闻这是最经常联系方式。
5.做好来电,来信,来访工作,这是读者送上门来的新闻线索。
记者的角色失调主要表现在:1角色不当。
2角色冲突。
3角色不清。
4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采访权:1把采访权解释为自由收集新闻信息源。
2把采访权解释为自主调查权。
3把采访权解释为知情权和出版自由。
采访权的内容:1自由采访的权利。
2人生财产安全的权利。
3消息来源隐秘的权利。
记者的素质要求:1政治素质。
2理论素质。
3知识素质。
4道德素质。
5意志品质。
新闻事实的类型:1行为事实与观念事实。
2单一事实与综合事实。
3过去事实与现在事实未来事实。
行为事实:主要是指自然界,个人或群体施行的某种具体可感的行为的事实。
观念事实:主要是指某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提出的观点。
新闻事实的特征:1新闻事实是所有内容都客观发生的事实。
2新闻事实是客观发生的事实而非记者策划的事实。
3新闻事实是总体与局部都真实的事实。
4新闻事实是本质真实的事实。
策划新闻事实与新闻报道策划的区别:1从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和职责来看,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其首要职责。
2从两者的运行轨迹来看,新闻策划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策划或导演新闻却是建立在唯心论的基础上。
河北专接本《新闻采访与写作》小题内容总结2021
河北专接本《新闻采访与写作》零散内容总结2021.2零:注意⚫根据河北教育厅的考试说明,以及考试说明所附带的样卷。
本部分专业内容考察会以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应用题、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新闻采写部分的小题包含选择题和填空题,通过分析大纲,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内容理论性很强,很多内容将主观感受理论化,应用型不强,但好处是,条条框框的内容一多,出题的人更好出题,考试的人也更好知道靠什么。
⚫从样卷可以看出,相当大一部分是考细节,但是和《新闻学概论》那种考主干知识外的细节不同,采写的细节多存在于主干知识中。
这样知识点更方便搜集,在准备零散的过程中,也能巩固对重要大题的理解。
⚫选择题部分,考察类型主要有细节和理解,理解部分的题根据常识和基础知识判断就好,本部分知识点主要针对于填空题的整理。
⚫相同的,本部分零散考点中,模拟题直接涉及到的,会带有字符底纹。
绪论1、新闻传播作为大众传播,必须以专业性的调查采访为基础和前提2、采访和写作的关系有:认识论上具有一致性、采访对写作有制约作用、新闻写作是对采访的升华3、采访对写作的制约作用体现在:真实性、深刻性、丰富性4、大众传播学的主要奠基人:拉斯韦尔,在他的经典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能:监视环境、使社会各部分在对环境作出反应时相互关联、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一、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1、新闻采访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三类:“素材搜集”、“调查研究”、“互动行为”2、新闻价值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3、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4、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信息互动行为5、新闻采访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采访所获得的事实材料是否具有:新闻价值6、从本质上来说,新闻采访是一种:双重主体都发挥相应作用的过程7、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指的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8、传播的三大功能,也是记者担当的社会角色包含:监视环境、使社会各部分在对环境作出反应时相互关联、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9、记者的三种角色有:社会守望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文化传播者角色10、新闻记者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11、新闻记者应该具有良好的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良好的业务素养12、新闻记者的政治素养,一方面表现为正确和坚定的政治方向,一方面体现为记者的政治敏感13、新闻记者的法律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为必须合法、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的内容14、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包含三个层次:新闻专业技能素养、新闻专业理论素养、新闻专业精神。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2.记者的三种角色身份 (1)社会守望者角色,例《中国经济现企稳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 改/利率市场化成关键突破口》 (2)信息传播者角色 (3)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二)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 在我国,新闻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具有坚定的政治 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新闻记者必须达到的基本要 求。
2.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记者的法律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他的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为必须合法, 他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的内容。
*一个记者应具备以下基本道德素养: 一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具有其他优良道德素养的先决条件。 二是不畏权势、坚持真理。在中外新闻史上,许多记者为了坚 持真理,秉笔直书,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三是有社会责任感。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不仅明白自 己对消息来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明白自己对公众文化 品位的提升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例“三鹿”奶粉事件 四是体现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 记者首先是社会人,其次才 是新闻工作者。例汶川大:你叫什么名字? 答(嫌犯):(望问者,怔了怔)我叫××× 。 问:家住在哪里? 答:我家住××村××。 问:你过去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会干起这一行的呢? 答:因为……因为……所以……就…… 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我当时想……
问:如果当时不成功或者发生意外你又做如何打算?
(二)成功的新闻采访必须具备的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 采用合适的行为方式。 最后,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采访 对象的心态。
二、新闻采访本质上是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
B第二部分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第二部分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一、新闻采访的定义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对定义的理解:•新闻采访体现了新闻写作在搜集素材的着眼点和目的上与其他写作的区别。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基础。
•新闻采访体现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符号互动。
•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新闻采访是一种双主体活动。
2.1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符号互动采访者与受访者的话语权是平等的。
采访应基于并确保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对语言符号和及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采访者必须遵守“公平游戏”原则。
※※“公平游戏”原则(对于采访者而言)•采访者不能以把握话语权自居。
•采访者要及时理解受访者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适时调整采访策略,作出适当的反应。
•采访者应当以公正、健康的形象示人。
•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
※※记者的换位思考•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面对媒体采访,积极地配合记者的采访活动。
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操之过急;-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思想;-受访者的迟疑和抗拒是可以理解的;-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问题: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方式为什么要因人——公众人物或普通民众而异?•平视强势群体。
•尊重弱势群体。
•沟通一般群体。
2.2 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采访不是经济利益的交换。
•采访者不能摆出斤斤计较,甚至施恩的架势。
相反,要先做一点牺牲,提供一些利益给对方,以期在交换中占得主动。
※※问题:采访者能接受受访者的礼物吗?礼物的价值会影响报道吗?可信度与利益冲突如果记者想要维护新闻工作的公正纯洁,就应当拒绝礼物、恩惠、免费旅游以及一些特殊待遇,应当回避间接雇佣,避免涉及政治、公共职务或在社区组织机构供职。
(《职业记者协会道德准则》)2.3 新闻采访的双主体○记者是新闻采访的主体。
※※记者有三种角色身份:社会守望者信息传播者文化传承者○受访者是采访中的另一主体。
※※受访者有如下特征: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概述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概述本文采访的本质是通过对相关当事人的访问和对当事事件的调查收集,逐步揭示真相,报道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引发公众的关注和思考。
主体概述为采访对象的介绍、现场描述、问题提问、回答和总结。
采访的主体概述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采访对象的介绍:包括身份、职业、相关经历等。
2. 现场描述:描述采访时的环境,例如地点、时间、氛围。
3. 问题提问:采访者针对事件的关键点、争议等提出相关问题。
4. 回答:采访对象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回答观点。
5. 总结:对采访内容的总结,可以包括对采访对象回答的评论或观点的整合。
采访的本质是通过对相关当事人的访问和对当事事件的调查收集,逐步揭示真相,报道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引发公众的关注和思考。
采访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为读者提供直观的信息,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巧。
首先,记者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够与采访对象进行有效的交流。
其次,记者需要有较强的信息搜索和整理能力,能够预先做好相关调查和准备工作,确保采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记者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客观、公正地观察、分析和报道事件。
采访的主体概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采访对象的介绍:在报道中,记者需要介绍采访对象的身份、职业和相关经历,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对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可以介绍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或工作经验;对于普通人,可以介绍其在当事事件中所处的角色和经历。
2. 现场描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对现场进行描写,包括采访地点、时间、氛围等。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采访的真实性和紧迫感。
3. 问题提问: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针对事件的关键点、争议等提出问题。
问题的提问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切实性,能够引导采访对象对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回答。
针对某一事件,记者可以就事件的起因、经过、影响等方面提出问题。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绪论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
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
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2.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3.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
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
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是后者的认识基础。
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满足其新闻需求,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
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三. 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考前练习--电视新闻 题库
下列选项中对固定拍摄描述错误的是?试题分析:拍摄方向可以变化机位不动,指摄像机无移、跟、升降等运动。
光轴不动,指摄像机无摇摄。
镜头焦距不动,表明摄像机无推、拉运动。
拍摄方向固定不动。
标准答案:D2、下列选项对“新闻线索”的描述错误的是?试题分析:新闻线索不是新闻事实。
新闻线索是指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要讯息新闻线索比较简略,没有细节,没有过程。
新闻线索就是新闻事实。
新闻线索是有待于记者去访问和证实的东西。
标准答案:C3、下列选项中哪个选项对“电视新闻”的界定是正确的?电视新闻是以文字为传播符号,对新近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为主要传播符号,对发生的事实的电视新闻是借助电视传播的视听符号,对过去事实的报道。
标准答案:B4、下列选项中有误的是?试题分析:解说词写作应该以简洁为标准解说词写作应该以描述详细为标准。
啰嗦的解说词不仅破坏观众对解说词的理解,也影响观众对画面的注意。
解说词写作不宜过满,要避免播音语言同画面争地盘、抢时间。
解说词是为了促使观众看画面,引导、帮助观众理解画面、思考画面而写的。
标准答案:A5、下列节目中不属于电视谈话节目的有?试题分析:《60分钟》属于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
《唐纳·休节目》《60分钟》《奥普拉·温弗莉节目》《杰尼·琼斯节目》标准答案:B6、下列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电视新闻专题报道的表现形式?现场追踪纪实报道现场采访报道思辨性报道消息标准答案:D7、下列选项中对于“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描述有误的是?试题分析:现场采访能够发挥电视媒介的独特优势,很好的呈现现场采访情况。
又称镜前采访、电视采访。
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对新闻当事人或有关人士进行的采访提问。
观众看到的不仅是采访的结果,而且是采访的全过程。
2第二讲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二)称职记者必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政治素养: 2、必须具备法律与道德素养 3、必须具备科学修养 4、必须具备专业修养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二、采访对象:地位被忽视的另一主体
(一)采访对象的特点 1.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2.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3.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2)知情人
知情人通常都不是新闻事件中的行动者,但对新闻 事件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可能参与了新闻事件的策 划。
(3)目击者
目击者是那些亲眼目睹新闻事实(事件)发生的人。 他们并没有参与新闻事实(事件),与新闻事实(事件) 通常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他们对新闻事实(事件) 也有着强烈的现场感受。
(4)有关人士
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最后,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体验受访者的
心态.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二、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1、资源交换 2、想获得必先付出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一)记者的社会角色分析 (1)社会守望者角色 (2)信息传播者角色 (3)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
2、重要性
是指新闻事实具有震撼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 产生较大影响的那种特质。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
3、显著性
是指新闻人物和事件具有引人注目的特质 平常人+平常事=0 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
4、接近性
事实具有令人关切的特质。 主要包括:地理,职业,年龄,心理,文化及利害关 系等。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二)采访对象的种类
3.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5.有极强的时效性要求。
2021/3/10
4
1985年,记者艾丰采访湖南省地矿局高级技术人员骆
正常。骆正常因其重大发明,成了当时地矿部第一个万元
重奖的得主。艾丰估计了骆正常的年龄,于是就先从其年
龄开始发问,果然发现对方和自己是同龄人,均于1957年
考入大学。这种认知和情感上的拉近显然为后面的采访奠
记者:新闻事业机构中以采写或者采制新闻为本
职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专职跑外勤的。
2021/3/10
12
• 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记者,是在16世纪的威尼斯 诞生的。
• 我国的职业记者,是在第一个近代中文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办后出现。
• 1899年3月,在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第7 册上,第一次出现了“记者”这个称呼。这是我 国最早出现的“记者”的名称。
定了很好的基础。骆正常在以后的谈话中不断插入这样的
话:“老艾,这事谁都不知道,别的记者我都没说
过!”“老艾,这事我们局长现在还不知道,头一次跟你
说!”艾丰顺理成章地在这样的对话中获得了他所需要的
材料。而几乎是同时,另一个记者也试图采访骆正常。此
记者一开始就问:“你的科研成果名字叫什么呀?”这使
骆很不愉快。接着又问:“请问,你的科研成果有什么经
• 独立办报 •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的职务,
创办了《京报》。
2021/3/10
17
(二)记者担当的社会角色
1.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三大功能 (1)监视环境; (2)使社会各部分在对环境做
出反应时相互关联; (3)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2021/3/10
18
2.记者的三种角色身份
• 新闻思想:他主张记者要与党派划开界限。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四、新闻采访的涵义: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
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
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体的报道a细小的揣测新闻背景,捕捉反常事态的蛛丝马迹b注意了解新闻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和影响c寻找报道破绽,追踪求证新闻的真实核心d预测新闻发展方向,追踪进行补充报道(新闻是主体的角度)e交换角度,突出未被人重视的新闻事实⑦社会公共空间⑧公开征集⑨查询急救电话3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
新闻采写知识点
新闻采写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1)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起始点;I.新闻传播从新闻采访起步;II.新闻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III.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工作中的重要特点:当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3)采访与写作是记者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2.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关系:(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具有一致性;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是完全一致的。
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1)在真实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2)在深刻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3)在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3.为什么说“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论述题)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材料,为后一个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表现新闻事实,是对前一个阶段的升华。
说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大致包含这样三层意思:一是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是对采访所得材料做到整体掌握,对材料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三是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发现其中深刻之处,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4.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1)能敏感的觉察生活中的异常;(1)能在别人发现不了新闻的地方发现新闻;(2)能对异常现象进行准确地价值判断;(3)发现异常不是一味的搜异猎奇。
(2)能活跃的进行创新思维;(3)能富于成效的与人交流;(1)善于和各类人交流;(2)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3)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4)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语言;(1)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2)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叙事,抒情,评论;(3)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5.新闻采访的含义: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引起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新闻采访与写作
百年中国新闻采访历史发展概述一、五四时期二、建国初期三、改革开放以后四、网络发展时期一、五四时期特征:重视直接采访,派遣驻外采访;采访的内容从经济新闻到社会新闻等都开始起步发展1、驻外采访驻外采访兴起的原因和意义记者主要由一些留学生兼任,也“延请通晓各国文字之士”担任驻外记者,如章士钊就曾任过《民立报》驻欧特约记者1919年,《大公报》主编胡政之采访巴黎和会,这是我国记者采访国际会议之始1920年秋,在梁启超的呼吁之下,上海《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合筹经费,遴派专员,分赴欧美各国,担任调查通讯事宜。
”两报共选派16名特派记者、通讯员赴外瞿秋白《晨报》通讯稿35篇,16万多字,《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周恩来《益世报》2、直接采访:重视现场采访,《申报》史量才新闻采写原则:确、速、博、新1923年5月山东临城劫车事件,《申报》招聘记者,成立采访部3、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等起步发展社会新闻的价值、数量等有着提高和增加社会新闻的采访者:“包打听”1920年上海《时事新报》开派专任外勤记者采访社会新闻之先河。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1922年7月6日《申报》登《溥仪胡适谈新学》1923年11月6日《申报》《钟耐成夫妇投江》。
“商业——新闻世界的先驱”社会新闻的发展特征:首先,社会新闻采访的主体身份出现变化。
其次,就新闻数量而言,报刊版面上的社会新闻不断充实。
再次,社会新闻随着地位的提升,其思想性和社会意义也随之提高二、建国初期采访的制度性1950年3月~4月,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1950年5月,《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总编负责制、采编合一制采编模式——采编分离与采编合一。
采编分离,传统的方式是将所有的记者划到记者部,然后由记者分战线跑口拿料写稿;编辑部分则依据各自负责的不同内容再划分相应部室,常见的有要闻部、经济部、时事部等。
现在通行的做法基本上就是设立一个编辑中心和采访中心。
采编合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编委会下设若干个相应的部室,每个部室既有编辑也有记者,除重大采访之外,日常工作中,部室与部室之间基本都是无关联的相对独立。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2.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与采访对象相比,在采访所涉及的话题上,采访 者往往是“非专业的”,他是采访对象谈话的聆 听者。一部分采访对象往往是在某个领域内有代 表性和发言权的人。
3.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采访对象说什么、不说什么,有时具有明显的目 的性,他只会把他认为重要的内容告诉记者。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新闻采访的主体并非仅仅是采访者,主体也应包 括采访对象。离开采访对象主体的积极参与,采 访不可能取得成功。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其经典论文《社 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 能:监视环境、社会协调以及文化传承。与之相 对应,采访者的社会角色应当是社会的守望者、 信息的传播者以及文化的传承者。
对于记者进行的采访,目击者的陈述会增加新闻 的现场感,是新闻更具有可读性。但记者对于目 击者所说的一切,又必须抱着冷静的态度进行反 复的核实。
4.有关人士 记者采访有关人士的目的,一方面是借用他们的 言论表现出记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也 需要借助他们的权威性增加报道的说服力和深度 。
英国有人曾对50名颇有资历的记者作专项调查: 请给新闻采访下一个定义。结果,约30名记者答 不上来,其余记者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无一准确。
丁柏铨教授的定义:“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 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 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1.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
2.信息传播者角色
现代社会只有在渠道畅通的信息环境中,才能健 康有序地运转。如果信息不通畅,社会成员之间 的沟通出现问题,现代意义上的分工合作就难以 维系,现代社会很可能会陷入一片混乱。
新闻采访与写作
五、新闻侵权
(一)新闻侵害名誉权 1.失实 A虚假事实的陈述方式。 B严重的失实或者基本内容失实 C结论失实 D无法证实
怎样学会倾听
1. 为听做好准备 你准备听什么?提炼要点,和能够证明观点的证 据。
除掉先入为主的情绪。
2. 提炼要点 采访对象不是专业的演讲者,需要你不断的提醒, 提炼,思路才会清晰,如:我明白了,你的意思 是,你是不是说……,从中你得到了什么
3. 寻找支撑材料 4. 逆向思维 5. 注意对方的措辞 6. 鼓励并引导 7. 表现出倾听的愿望
议?” “你会在你的墓碑上写下什么?” “如果把你的家庭搬上舞台,那会是什么戏?” “你的父母会禁止你做些什么?”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你如何处理失望的情绪?” “你觉得什么最重要?” “生命中学到最重要的教训是什么?”
二、采访中的倾听方法
积极的倾听 1.倾听的作用
懂得倾听的人会获得更多,更真实,更有 用的信息。 倾听的前提是你清楚地知道在一个采访中 你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三、 采访中的观察法
新闻观察法的两种类型:
非参与式:观察的第一个层次,自然而然发生的
参与式:一个记者为了描述拳王让对方把自己的鼻子 打破,着这个过程中,记者的整个感官都在体验新闻事 实,内心感受更加丰富
观察的内容
1.场景:环境,声音,气味。 2.人物:从外貌到性格。一些行为会有一些象征意义,透漏出
一个优秀的记者会把话题非常自然的过渡到一个 采访问题。
建立融洽的关系
这决定了采访会不会有一个顺畅真诚的交流, 如果前面都做得很好的话,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采访越随意,信息越多;你的倾听和积极的反应会 鼓励对方;你吃惊的表情也会帮助你活得更多的信 息。
具有威胁性的问题(asking the bomb) 一个融洽的关系会给你提供这样的机会
传媒.新闻采访与写作提纲《新闻采访与写作》讲课提纲(传媒)
☆典型案件及其经验教训;☆国际、国内体育比赛的报道,特别是我国、本省(区)、本市的成绩;☆特别好的、坏的书刊、影片的评价;☆科学文化、自然界的珍闻、趣闻;☆对社会不平之事的揭露和批评的新闻四、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判断某一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否值得报道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是记者对事实的一种综合考察和判断的能力,具体而言,它包含以下几种能力:1.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以及预见可能产生的政治作用的能力。
政治敏感。
2.判断某一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以及在事物发展阶段影响大小的能力。
全局观点。
3.判断某一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以及兴趣大小的能力。
4.判断同类事实中哪个重要、哪个次要、哪个无关紧要的能力。
5.见微知著,从看来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去发现其中有的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客观情况的话动,它实质上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
一、新闻采访的作用和地位1.采访决定写作,七分采三分写。
2.它对整个编辑部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是锻炼记者、培养记者的主要途径。
二、采访前的准备(一)明确报道思想。
报道思想又称报道意图,指报道的目的、范围、内容和重点,指明面上实际工作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指明在报道中应该掌握和注意的具体问题。
如何明确报道思想:(l)学习党的文件,掌握党和政府的总的形势,懂得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当前的关键所在;(2)广泛联系群众,了解各方面的实际工作情况,知道当前面上存在的普遍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3)定期向编辑部索要当前的报道要点;(4)善于从报上了解宣传动向:从评论中找方向;从编者话里看要求;从专栏中认目标;从版面掂价值;(二)新闻线索的发现与鉴别l.线索获取的渠道(l)有关党的方针、政策、文件以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的渠道;(2)各种会议、简报的渠道;(3)各种报刊的渠道;(4)生活实践中的渠道;(5)编辑部的渠道;(6)有规律的活动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对北京奥运会的采访报道中,采访者用自己的观点强 加于采访对象的事例不胜枚举。谭宗亮在获得男子50米 手枪项目的铜牌后,一脸兴奋地说:“参加四次奥运会, 到现在这是第一块奖牌,我也挺高兴的,我觉得我尽力 了。”然而在采访者提出的“参加四次奥运会,这是离 金牌最近的一次,你对这种结果感觉如何”的问题面前, 他只能改口说:“参加四次奥运会,只拿到一枚铜牌, 我觉得有点愧对祖国……”四川花样游泳的姐妹花蒋文 文和蒋婷婷创历史地获得双人自由自选比赛的第四名后, 一名女记者问:“你们没能拿到铜牌告慰四川灾区的人 民,是不是感到遗憾?”害得姐妹俩哭着说:“我们问 心无愧。”然后逃离了混合采访区。这说明,许多记者 很少有意识地在报道中审视自己的采访心理和言语方式, 从而损害了报道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这是缺乏科学素养 的表现之一。
第二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新闻采访的定义、特点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 第一类:“素材搜集”说。 第二类:“调查研究”说。 第三类:“互动行为”说。 (二)关于新闻采访定义的基本理念 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 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 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是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新闻采访是特定 主体对新闻事实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的认知过程。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新闻记者的渊源和发展
记者:新闻事业机构中以采写或者采制新闻为本
返回
1994年的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作品《饥饿的苏丹》
※ 记者的分类: 文字记者 摄影/摄像/录音记者 出镜记者
※中国新闻记者职务序列: 助理记者 记者 主任记者 高级记者
二、采访对象:不可忽视的另一主体 (一)采访对象:同样应是采访活动的主体 (二)采访对象作为主体的特点 1.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2.与新闻事实有一定的关联。 3.出于利益考虑与采访者进行博弈。
• 而对国家经济的走向,记者也往往会进行预测。《中国
经营报》记者谭志娟,在采访和研究的基础上,写就了
前瞻性报道《中国经济现企稳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改/利
率市场化成关键突破口》,以展望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向。
其研判得出的论断已蕴含在报道标题中。这种研判,不
是主观臆测,而是建立在如下三个基础之上的:一是对
一系列专家的采访(包括:浙商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郭
新闻记者—黄远生
• 曾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 记者”,其“远生通讯”更是被视为当年 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
• 写作特点 :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二 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三是抓住具体的 场景细节。四是语言通俗生动。
• 新闻思想:他主张记者要与党派划开界限。
• 新闻理论:四能。
新闻记者—邵飘萍
(二)采访对象的种类 1.对采访对象进行分类的依据 • 看采访对象是提供主要事实,还是只能提
供新闻事实的背景(当然两者都是新闻采 访所不可缺少的)。 2.对采访对象的分类 (1)当事人 (2)知情人 (3)目击者 (4)有关人士
思考交流:
1.如何理解新闻采访中的平等沟通? 2.符号互动的含义及其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3.如何理解采访对象的复杂性?
解。
返回
(三)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 法律意识的表现: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 为必须合法;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内容。
• 道德素养:健全的人格;不畏权势、坚持真 理;社会责任感。例“三鹿”奶粉事件;体 现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 例汶川大地震 考验记者道德素质
磊、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经济专家黎友
焕、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交通银行首席
经济学家连平、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
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等),还引用了银行行长周
小川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所谈的观点;二是对相关数据进
行了认真解读;三是对我国经济运行有自己的思考和见
返回
•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极大地考验了记者的 道德素质。尽管许多记者都经受住了考验,但一些记者缺 失人文关怀的做法受到了广泛批评。“当俄罗斯救援队救 出第一名幸存者时,摄像机的强烈灯光正对着幸存者的眼 睛,气得一名救援队员对着镜头怒吼;当医生在手术室中 消毒完毕,正准备给伤病员做手术时,有记者未经允许却 突然闯进来采访,不仅污染了手术衣,更耽误了宝贵的救 治时间;当抢险人员正在现场紧张施救时,记者却为了所 谓的报道效果而不停向救援人员提问,过多地让幸存者讲 话,从而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救援行动、耗费了幸存者有限 的体力……”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1. 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满足广大受众的新 闻需求。 2.采访对象是各色各样的人。 3.以与人平等地沟通为手段。 成功案例: 记者艾丰采访湖南省地矿局高级技术人员骆 正常 对比案例: 对制造假酒的嫌疑犯的采访 4.要旨是发现和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 5.有极强的时效性要求。
1985年,记者艾丰采访湖南省地矿局高级技术人员骆 正常。骆正常因其重大发明,成了当时地矿部第一个万元 重奖的得主。艾丰估计了骆正常的年龄,于是就先从其年 龄开始发问,果然发现对方和自己是同龄人,均于1957年 考入大学。这种认知和情感上的拉近显然为后面的采访奠 定了很好的基础。骆正常在以后的谈话中不断插入这样的 话:“老艾,这事谁都不知道,别的记者我都没说 过!”“老艾,这事我们局长现在还不知道,头一次跟你 说!”艾丰顺理成章地在这样的对话中获得了他所需要的 材料。而几乎是同时,另一个记者也试图采访骆正常。此 记者一开始就问:“你的科研成果名字叫什么呀?”这使 骆很不愉快。接着又问:“请问,你的科研成果有什么经 济价值啊?”骆回答说:“关于经济价值,我也说不清 楚。”那记者说:“连你都说不清楚,我怎么进行报道 呀?”骆说:“你不报道就不报道吧。”结果是不欢而散。
返回
3.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 例对北京奥运会的采访报道 4.必须具备新闻专业素养
• 记者的新闻专业素养包括三个层次:新闻 专业技能素养、新闻专业理论素养和新闻 专业精神。
• 记者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新闻专业 精神和新闻职业道德乃至社会公德,三者 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
• 例男子纵身跃下大桥自杀的全过程
• 邵飘萍的采访技巧: • 巧做戏 • 查心意 • 广交友 • 自办通讯社 • 邵飘萍愤慨于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中国舆论,
于1916年7月,首创了“北京新闻编译社”, 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19时左右 准时发稿。
• 独立办报 •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的职务,
创办了《京报》。
•
• 将“三鹿”奶粉事件公之于众的《东方早报》记 者简光洲,在谈到写这篇报道的情况时曾表示: 非常痛苦,以至于在报道上版那天晚上紧张得睡 不着觉。于公,他怕毁了一家优秀的企业;于私, 他怕被人扣上打击民族品牌的大帽子。因此,在 取证和表述证据上他格外谨慎,引文时更是字斟 句酌、慎之又慎。可见,对记者而言,敢于承担 社会责任决非易事。
职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专职跑外勤的。
• 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记者,是在16世纪的威尼斯 诞生的。
• 我国的职业记者,是在第一个近代中文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办后出现。
• 1899年3月,在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第7 册上,第一次出现了“记者”这个称呼。这是我 国最早出现的“记者”的名称。
• 世界上第一家新闻通讯社,是1835年在巴黎创 办的“哈瓦斯通讯社”,即“法新社”的前身。
返回
• 问(记者):你叫什么名字?
• 答(嫌犯):(望问者,怔了怔答:我家住××村××。
• 问:你过去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会干起这一行的呢?
• 答:因为……因为……所以……就……
• 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 答:我当时想……
• 问:如果当时不成功或者发生意外你又做如何打算?
• 答:我,我当时没想这么多。
• 问:难道一点都没有想过?
• 答:这……
• 问:这是不是假酒?
• 答:(欲辩)我们原……
• 问:(挥舞话筒)别说什么了,我只问你是不是假酒?
• 答:……
返回
三、新闻采访活动的难点
第一,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深度。 第二,既要快速,又要准确。 第三,报道既要生动形象,又不允许有 任何虚构。 第四,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现场报道, 难度更大。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行为
(二)成功的新闻采访必备条件
1.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 理解。 2.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 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3.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 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深 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
(二)记者担当的社会角色
1.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三大功能 (1)监视环境; (2)使社会各部分在对环境做 出反应时相互关联; (3)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2.记者的三种角色身份
(1)社会守望者角色,例《中国经济现企稳 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改/利率市场化成关键 突破口》
(2)信息传播者角色
(3)文化传承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