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建立我国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一)
医保医疗救助工作总结报告
医保医疗救助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我国医保医疗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医疗救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
首先,医保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医保制度已经覆盖了全国范围,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全覆盖。同时,不断提高了医保报销比例,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保障了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此外,医保支付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医疗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贫困人口和特困人群,我国建立了医疗救助体系,为他们提供了医疗救助服务。通过实施医疗救助政策,大大提高了贫困人口和特困人群的医疗保障水平,有效减轻了他们的医疗负担。
此外,我国还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训,提高了基层医生的专业水平,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医保医疗救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亟待解决,医疗救助标准和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下一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医保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推动医疗救助工作向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黄石市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升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水平
黄石市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升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水
平
按照公平性、衔接性和可持续性原则,积极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退役军人保障和残疾人帮扶制度,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一、健全社会保险体系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和社保共享计划,重点做好中小微企业、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参保扩面工作,实现社保法定人员全覆盖。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国家政策,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等制度,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失业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健全社保费征缴机制,完善社保基
金监管体系。大力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到2025年,全市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二、切实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工作
完善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推进“阳光安置”,完善“直通车”安置方式,提高安置质量、促进人岗相适。实施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职业培训和终身职业教育,促进退役军人更高质量就业。加大社会优待力度,落实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优待政策。深入开展“双拥进基层”活动。完善英烈荣誉保护协调机制,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修缮和管护,健全烈士祭扫制度和礼仪规范。加强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
三、提升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水平
打造覆盖城乡、衔接配套、持续稳定的多层次救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伤残军人、特困人员和孤儿养育政策,不断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完善急难社会救助、临时救助制度和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规范儿童收养,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打造各类信息统一汇集、互通共享的救助信息平台。创新红十字会、慈善会、基金会等公益福利机构运营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互助、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动。深化殡葬服务改革,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实现乡镇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到2025年,流浪乞讨人员市级站内照料率、寻亲服务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有效监护率达到100%、精准帮扶率达到70%以上。
从农村医疗事件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文题目:从农村医疗事件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和解决对策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从农村医疗事件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摘要:农村医疗救助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贫困患者就医难的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有效分担了患病贫困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农民抵御疾病风
险的能力,对农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当前,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着救助基金非常有限使得其对贫困农民的补助只是杯水车薪;管理监督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医疗救助效率低,基金安全风险大;关于贫困人口和“贫困线”的确定和医疗救助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等问题。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的目标。
关键字:农村医疗;救助;医疗保障制度;政策措施
一、农村医疗案例陈述
据《人民日报》报道,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丹城镇发生一起丙肝聚集性疫情,13人确定为丙肝病毒阳性。据初步调查,发现的丙肝阳性者均在某个体诊所接受过静脉推注治疗,疫情可能是因不安全注射引起的。
打完针不换针头,开水烫后继续打,小时候自己也多次经历过这样的治疗,每次都感到特别恐惧,对消毒不彻底的担忧超过了打针的疼痛。那时候乡村医疗器具设施匮乏、落后,医疗人员很多都是“赤脚医生”,因此针头重复使用很常见也很普遍,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农村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农村诊所打针基本都用一次性注射器,很少再看到针头重复使用的情况。人们的安全意识增强了,患者医生普遍都会主动选择使用一次性针头。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这个叫吴文义的乡村医生,不知是图省钱还是固守旧习惯,楞生生的用一根针头“打倒”了100多号人,耸人听闻!
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
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逐步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其中,医疗救助问题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实
行的医保制度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虽然覆盖面
相对扩大,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个别地区困难群体无法获得及时
医疗救助,城乡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为保障群众健康,需要进
一步加强医疗救助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体系。
2、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3、提高医疗救助效率,加强监管。
三、实施措施
1、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建立困难群体救助制度,加强对个别困难群体的关怀。完善医
疗救助政策,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方便群众出行。加强医疗资源统筹和分配,确保医疗救助覆盖全面。
2、加强对救助对象的管理
对救助对象进行认真核实、评估,确保救助对象符合条件。建
立细致的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对救助对象的跟踪和监管,切实防止
救助对象重复享受救助。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438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438号
建议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医疗保障局
•【公布日期】2020.09.17
•【文号】医保函〔2020〕56号
•【施行日期】2020.09.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
正文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438号建议的
答复
耿福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城市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慈善帮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国家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障工作,不断健全“保基本、全覆盖、守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确保全民医保应保尽保。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全民覆盖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覆盖超过13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70%左右,住院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职工和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国家建立包括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补充保障制度,进一步保障参保大病患者。据统计,居民大病保险在基本医保基础上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3个以上百分点。为确保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国家不断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在分类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居
民医保的同时,稳步拓展救助对象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水平。目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救助对象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救助比例普遍达到70%以上。医疗救助年度住院救助限额普遍达到3万元-5万元。
一、关于统筹发挥各项保障制度合力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部署,医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补充保障制度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强化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梯次减轻参保群众费用负担。一是巩固基本医保主体保障作用。在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础上,持续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2020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不低于550元。各地进一步巩固住院待遇水平,强化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全面落实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减轻慢病患者门诊用药负担。二是稳定大病保险保障水平。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大病保险资金划拨,用于统筹增强大病保险保障能力。2019年在普惠性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的同时,加大对贫困人口倾斜支付。2020年,进一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提高或取消大病保险封顶线,并在脱贫攻坚期继续稳定对贫困人口倾斜支付政策。三是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督促指导各地落实落细分类资助困难群众参保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对个人负担较重的按规定给予住院和门诊救助。2020年,部署各地完善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巩固提高住院和门诊救助水平,加大重特大疾病救助力度,统筹提高年度救助限额。四是做好疾病应急救助。卫生健康部门持续健全疾病应急救助管理制度,先后出台《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疾病应急救助工作指导规范(试行)》等文件,确保符合救治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应救尽救,及时获得基本急救服务。包括城市低收入家庭在内的困难群众在突发急危重伤病时已基本实现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五是支持商业保险发展。在基本医保之外,国家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2篇)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主要目标编辑
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____财政资源,满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资金需求,简言之,就是“有钱看脖。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其主要特点和难点:一是涉及系统多,包括个人、____、政府、社会,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二是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才能实现保障功能,与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增加了购买医疗服务的环节,管理服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明显增加;三是供求关系难以测定,医学技术的发展无止境,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期望无止境,而资金的筹集有限,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进展,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重要意义编辑
医疗保障与医药卫生事业直接相关、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医疗保障功能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来实现;同时,医疗保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也将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将为国民健康提供稳定资金来源,这些资金最终全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化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医疗保障机构作为全体参保人员利益代表,在购买医药服务的过程中,将发挥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引导作用,有利于形成外部制衡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机构加强管理。
主要政策编辑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共同构成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政
策: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____年____发布《____建立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____决定》(国发[____]____号),在全国范围全
国家出台医保有什么政策_国家医保最新政策
国家出台医保有什么政策_国家医保最新政策
如今国家出台看什么医保的最新政策?医保的最新政策是有什么内容的呢?小编为你带来了“国家医保政策”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国家出台关于医保政策的解读
符合条件的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居民医保报销范围,居民医保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自付比例降低10%,已认定高血压和糖尿病慢性病、重性精神病特殊病的参保患者,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治疗的,所用23种特定药物100%报销,百姓将得到更多实惠。
2016年我市城乡居民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150元,各级财政补助同步提高到410元,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达到560元。明年起实现了全年随时缴费,新生儿当年出生6个月之后落户参保的;其他人员(以家庭为单位)当年3月1日之后参保的,全额缴费560元/人(个人缴费150元+410元各级补助)并经过30天等待期后,即可享受当年医保待遇。
不是我市居民的常住人口可持居住证或居住证明办理医保。
4类特殊人群不需个人缴费
已参加居民医保的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可转为参加职工医保。自2015年起,大学生连续3年在我市参加居民医保,毕业后继续在本市工作,可以折算职工医保缴费1年。
改革普通门诊报销待遇。县域内乡村两级的普通门诊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每人120元,视为名义个人账户,明确规定不清零,可以结转下年,与下年度支付限额合并使用,家庭成员可以共用,取消了原来新农合普通门诊封顶170元年底清零的做法。
2016年医保政策调整主要涉及:将取消药物加成的一级、二级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由80%、65%分别提高到85%、70%,未全部实行取消药品加成的一级和二级定点医院,以及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不变;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107号建议的答复-医保函〔2019〕79号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107号建议的答复
正文:
----------------------------------------------------------------------------------------------------------------------------------------------------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107号建议的答复
任千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减轻困难群众就医负担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国家高度重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任务部署和《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文件要求,部署各地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各地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范围、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上的“六统一”。目前,整合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兵团)中除西藏外,均已出台文件规划部署本省份制度整合工作。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和全国85%以上的地市已经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总体上看,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解决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分割产生的待遇不均衡、政策不协调、管理效率低、基金共济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实现了城乡居民更加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改革目标,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和保障水平普遍提高,也初步发挥了医保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激励制约效应。
中国医疗保险发展历程
199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城镇职工医保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险费用由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三方合理负担”。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立了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即以职工医保为基础,以大额医疗费用津贴、公务员医疗津贴、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组成。 职工医保确定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的基本模式。2022年,原劳动保障部颁布《关于开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的通知》推动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制度。
第二个阶段是1985年之后,主要调整制度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部份地区突破传统“单位”保障,对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试行社会统筹,如河北省自1985年进行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社会统筹试点。这一方式在1989年之后普遍开展。部份地区开始探索职工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如北京市东城区蔬菜公司。
三.新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和框架构建阶段(1992-2022年)
3.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
1992年,广东深圳率先开始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社会医疗救助政策
社会医疗救助政策
社会医疗救助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经济困难、无法负担医疗费用
的居民提供医疗救助的政策措施。这种政策的目的是确保社会上的弱
势群体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减轻他们的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
质量。本文将介绍我国的社会医疗救助政策,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社会医疗救助政策的背景
社会医疗救助政策的出现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转型以及医疗改
革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的转变,这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大部分居民仍然面临着高额的医疗费用压力。
第二部分:社会医疗救助政策的实施范围
我国的社会医疗救助政策主要面向以下几个群体:贫困人口、城乡
低保户、农村五保户、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以及遭遇重大突发事
件的居民。政府通过不同的政策和机制,在医疗费用的支付、住院报销、门诊费用减免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救助。
第三部分:社会医疗救助政策的运行机制
我国的社会医疗救助政策涉及多个层级的政府机构,涉及到医疗机
构和相关社会组织。政府通过建立社会救助中心和医疗救助机构,制
定相关规定和标准,并将资金投入到医疗救助基金中,用于救助对象
的医疗费用支付。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医疗救助机构的监管,确保
其资金使用的公平和透明。
第四部分:社会医疗救助政策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我国的社会医疗救助政策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
问题和挑战。首先,政策的执行不够统一和协调,导致各地的救助标
准和范围存在差异。其次,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也存在着不足,有时无法满足需要救助人群的需求。此外,救助对象的划定和识别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
•【公布日期】2020.02.25
•【文号】
•【施行日期】2020.02.25
•【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
正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2020年2月25日)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现就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通过统一制度、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提升服务,增强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协调性,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推进医疗保障和医药服务高质量协同发展,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基本,基本医疗保障依法覆盖全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确定保障范围和标准。坚持稳健持续、防范风险,科学确定筹资水平,均衡各方缴费责任,加强统筹共济,确保基金可持续。坚持促进公平、筑牢底线,强化制度公平,逐步缩小待遇差距,增强对贫困群众基础性、兜底性保障。坚持治理创新、提质增效,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医保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增强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药服务。
推动健康中国计划:医疗保险稳步发展
推动健康中国计划:医疗保险稳步发展2023年,中国医疗保险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健康中国2030”计划实施以来,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医疗保险发展,医疗保险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和健全。
首先,医疗保险覆盖面积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被稳步实现,这一政策措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全面、公平、有力的医疗保障。夯实基础,方能稳中向好。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大力推动经济建设,与此同时也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医疗保险的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全国范围内,不断提升合理范围内的医疗保险覆盖率,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基础医疗资源的平衡配置,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百姓就医的便利程度。
其次,国家加大医疗保险政策支持力度。设立医疗保险基金是保障医疗保险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开展医改探索的过程中,我国成立国家医疗保障基金,实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此外还设立了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类医疗救助措施和救助规则。这些政策措施都为国内的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人们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更有信心。
再次,人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险的需求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人们对健康的保障越来越关注,因此,医疗保险的建设也变得尤为重要。在与全球医疗保险发达国家不断的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普及率逐渐提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日常生活中,一
旦有健康问题,高昂的医药费成为许多人无法消受的负担,而现在的医疗保险制度针对此问题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通知
正文:
----------------------------------------------------------------------------------------------------------------------------------------------------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完善我市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医疗需求,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5〕40号)精神,现就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逐步理顺城市医疗救助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资金筹措机制,到2007年底,在我市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帮助城市贫困群众解决就医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与医疗单位的惠民医疗工程、社会慈善机构的医疗救助以及行业、单位的医疗救助互助制度相结合的原则。(二)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公开透明、稳步推进、规范管理的原则。(三)坚持减免医疗费用与提供救助相结合、分类救助与重点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三、救助范围和方式
(一)范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已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各县(市)、区确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二)方式。救助采取减免医疗费用和提供适当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医疗救助对象在定点医院就医发生的规定范围内的费用由医疗机构按一定比例予以减免。同时,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医疗救助对象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数额,给予一定补助,
医疗保障机制范文
医疗保障机制范文
医疗保障机制是指社会对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措施。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机制,是保障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全面社会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三个方面来讨论医疗保障机制。
首先,医疗保险制度是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分摊风险的制度安排,通过社会集资的方式,为参保人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和待遇的保障。医疗保险制度一般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两个层次。基本医疗保险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面向全体居民,保障人民基本的医疗需求。商业医疗保险是由保险公司经营的商业性医疗保险制度,主要面向特定群体,提供额外的医疗保障。
其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医疗保障的核心。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的公共制度,是保障人民基本医疗需求的最底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公立医院等内容。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石,通过参保人按规定缴纳保费,实现医疗费用的分摊和风险的共担。医疗救助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充和保障措施,主要面向特困人群和重大突发事件。公立医院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通过医院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最后,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医疗救助制度是针对重大疾病和突发性医疗事件,为无法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提供资金援助和救助措施的制度安排。医疗救助制度主要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实施,通过设立救助基金和救助机构,提供针对性的救助政策和资金支持。医疗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障其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旨在解决医疗资源不合理配置、要求社会团体推进医疗改革、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缓解患者负担等问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医疗卫生事业持续改革的结果,也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倡导,需要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的平衡,避免利益集团形成和利益冲突。同时,还要考虑到人口的需求和承受能力,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医疗服务的提供、医疗费用的支付和医疗质量的监管等。首先,医疗服务的提供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求政府和医疗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医疗机构、培训医疗人员、提供医疗设备等方式来保障医疗服务的提供。
其次,医疗费用的支付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求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医疗费用,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医疗保险制度、设置医疗救助制度等方式来保障医疗费用的支付。
最后,医疗质量的监管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建立医疗质量监管机构,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可靠。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医疗监管、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等方式来保障医疗质量的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步建立我国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一)
编者按: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建立这一制度,对于缓解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困难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十六大提出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之一。在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刘学民副院长的主持下,该院课题组对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撰写了报告。研究表明,在我国全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条件基本具备。现摘要刊登《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研究报告》,供读者学习参考。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一项面向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行为。它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其目的是将一部分生活处于低收入甚至贫困状态的社会弱势群体网罗在医疗保障体系之中,通过实施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支持,以缓解其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医治造成的困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增强自我保障和生存的能力。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90年代末,政府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把医疗救助问题提到日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的发展很不平衡,只在极少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开始试行,从总体上看基本处于探索阶段。
一、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性质和特点
(一)筹资方式的多样性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遵循积极筹资、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从筹资方式上看,救助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捐助两个方面。这种筹资方式,不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出资者的行为不是为了获得享受社会医疗救助的权利,主要是出于一种爱心、一种社会责任感。
(二)救助性质的公益性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既非纯粹的政府行为,也有别于一般的营利行为,它是一种主要由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和道德力量支持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在我国社会上经常出现的一些通过募捐等方式,筹集一定数量资金,指向性地捐助给特定的重病者。这说明医疗救助作为一项公益性社会活动在群众中具有广泛的思想和心理基础,因而获得社会力量支持的力度和可能性较大。(三)救助对象的广泛性
从根本上讲,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弱势群体,都应是社会医疗救助的对象。它了般不对服务对象预先进行基于履行义务的资格审查和限制,服务对象也是随着其经济状况的变化而随时变化的。在救助水平上,社会医疗救助只能是“雪中送炭”,救助标准相对较低,是以维持其基本生存能力为目的救治行为,防止其因病致贫、返贫。
(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所救助的对象是其他几项医疗保险制度难以涵盖的,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着最后“兜底”的防线作用,是恢复家境、逐步脱贫以至彻底根除贫困的治本之策。对于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对于主要劳动力或收入来源的劳动者来说,救治一个病人无异于救助一个家庭,提供一个摆脱贫困的前提和机会。
二、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是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妥善处理好公平和效率关系、各方面责任边界明晰的新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广大职工提供基本医疗需求。发展社会医疗救助事业,不仅是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医疗问题的重要措施,而且也是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实现新旧制度平稳过渡的重要条件。
(二)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滞后,使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弱势群体在较长一段
时间内依然存在。他们是社会最需要给予关注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的贫困现象给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的影响,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在帮助这部分人恢复自我保障能力的同时,客观上要求建立具有广泛覆盖性和包容性的社会救助系统,其中包括社会医疗救助系统。
(三)有利于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
目前,我国建立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大体上包括三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医疗保险,主要作用是通过互助共济保障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权益;第二个层次是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及大病医疗互助、特殊人群医疗补助,主要作用是适应部分不同人群,以满足其不同的或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第三个层次是社会医疗救助,主要作用是对城镇弱势群体特别是对低收入者和贫困者给予必要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医疗保障体系的第三个层次,第一、二个层次也就会扭曲、变形,医疗保险制度也就难免回到“包”的老路上去。(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在政府主导下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对弱势贫困病人实施医疗救助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部门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体现。
三、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有利条件和现状
(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设计上为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留出了空间
为了满足有不同支付能力的社会群体客观存在的不同层次的医疗消费需求,政府在制订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方案上,鼓励发展补充、商业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同时也为发展其他保险留出市场空间。发展包括医疗救助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仅是国外发展社会保险的成功经验和一贯做法,也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二)我国社会上积极倡导的慈善事业及募捐活动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奠定了基础
慈善事业、义捐活动作为一种扶持社会贫困弱者的民间群众性互助活动,其意义在于它能够通过汇集民间的财力来对需要社会救助的成员进行有效的救助,以解除被救助者的生存危机或特别医疗困难,从而起到弘扬社会成员的爱心与道德、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和减轻政府压力的多重作用。我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通过社会募捐等形式为救助贫困疾病患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我国部分地区的改革实践为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提供了经验
1.出台政策,确定了救助范围
上海市2001年8月在做好医疗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医疗救助对象和具体申请条件。北京市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规定以申请医疗救助的对象以及凭《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就医实施减免医疗费用的办法。广州市对低保救助对象患重大疾病的人进行限额资助,不同的病种资助的金额不同,拨出的专项资金将逐步缓解这种困难局面。
2.制定标准,明确了救助形式
上海市救助标准为个人基本医疗费用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及单位(包括职工大病互助保障计划等)应报销部分后,其个人实际支付部分按25%——50%比例的额度给予补助,全年医疗救助额度累计一般不超过5000元。北京市医疗救助的额度按照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50%支付,全年个人累计医疗救助支付额度原则上不超过1万元。确属特殊困难人员,经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申请,区县民政部门审批后,可适当增加医疗救助比例。停产、半停产等特殊困难企业确实无力支付医疗救助资金时,职工或退休人员可通过所在单位向所在区县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全年个人享受的医疗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万元。海口市4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辖区内困难群众免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