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仪器设备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一、医护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衣帽整洁。
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二、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ICU、抢救室等高危区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明显。
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通风、无杂物、无灰尘。
每天用消毒液抹台面和湿式拖地面2次,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厂2次。
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对工作人员手、空气、物表、消毒液、消毒或灭菌物品每月或每季度监测一次并有记录。
三、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当有血迹、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消毒液拖洗。
四、各病区工作人员应规范落实手卫生制度。
五、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
六、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七、各种医疗器材和物品用后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各种导管、穿刺包、换药碗,用后经初步清洗处理再与消毒供应中心对换。
八、治疗所用器械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九、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十、各种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分类收集、移交。
十一、病人衣服、床单、被套定期更换,枕芯、被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
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被服。
十二、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巾,床头柜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房间、床单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十三、便器、痰盂等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次性的用后统一回收处理。
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有醒目标记,严格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四、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消毒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
操作时务必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务必到达灭菌要求。
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务必到达消毒要求。
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
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
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8、供应室务必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
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21、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
2、医护人员应掌握标准防护要求,进入无菌区或执行无菌操作时,按规定着装;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3、病区设感染监测员,职责明确,负责对病区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督导检查相关措施的落实。
4、严格执行手卫生相关规定。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抽血、输液操作时,应保证一人一巾一带,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
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6、无菌物品应专柜储存,与待消毒物品分区放置,标识明确;灭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打开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4小时,过期、失效物品应及时取出并重新消毒或更换,一次性物品一次性使用。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齐,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
进入隔离单元,应穿戴好隔离衣裤、换鞋、戴口罩。
下班、就餐及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工作期间严格执行手洗手或手消毒指征。
二、非传染性病区不允许收治传染病人,以防交叉感染。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cm。
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床应有隔离标识。
在每个病区的末端,应设2间隔离病室。
三、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或同时患有传染病应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上报疫情、严格执行相应隔离措施;2、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传染病的医疗机构;3、接触或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4、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医疗器械应按照“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流程”进行。
其余传染病用后的医疗器械,清洗前不使用消毒剂预处理。
四、做好病人的卫生宣教,每月召开公休会征求意见,积极宣传医院内相关制度和消毒隔离知识。
五、被传染病病人的脓、血、排泄物等污染的布类,应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内,注明“某传染病污染”字样,送洗衣房单独处理或送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池。
六、一般病人的被服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换下的脏被服装入污染袋内,有血液、体液的应置于防水袋内(黄色医疗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
七、住院病人宜勤理发、洗头及剪指甲或淋浴,保持个人清洁卫生。
八、病房环境必须保持整洁。
空气应根据天气情况,每天上、下午进行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物体表面如: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电话、门窗、洗手池、卫生间等,每天用清洁抹布擦拭2次,保持清洁。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地每日2次。
物表、地面当遇有病原菌污染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浓度的含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芽孢污染者,分别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xxmg/l与xxmg/l—3000mg/l,作用30分钟);病床每日晨湿扫,一床一巾;床头柜一柜一抹布,抹布用后用250mg/l—5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制度模版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制度模版1.0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病患和其他人员的健康,确保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安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0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病房,包括普通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特殊感染病房。
3.0 消毒隔离程序3.1 空气消毒3.1.1 每日清晨开窗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流通。
3.1.2 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每次至少20分钟。
3.2 表面消毒3.2.1 每次患者出院后,清洁人员应对病房进行彻底清洁和表面消毒。
3.2.2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病房表面进行消毒,包括床铺、床框、床头柜、地面、门把手等。
3.2.3 每日对常用物品进行消毒,如遥控器、电话、水杯等。
3.3 床单、被罩及毛巾的处理3.3.1 使用一次性床单和被罩,患者出院后立即更换。
3.3.2 使用高温洗涤和烘干设备对床单、被罩和毛巾进行清洁处理。
3.4 餐食配送3.4.1 餐食配送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进行配送,包括口罩、手套、帽子等。
3.4.2 餐食应在特定区域进行封装,确保卫生安全。
3.5 废物处理3.5.1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分类,分别放入相应容器中。
3.5.2 废弃物容器应定期清理并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4.0 员工管理4.1 员工防护4.1.1 所有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帽子等。
4.1.2 高风险岗位的员工应进行疫苗接种,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
4.2 健康检测4.2.1 所有员工每日上班前应进行体温检测,体温超过37.3摄氏度者不得上岗。
4.2.2 员工应履行健康申报制度,如有症状或接触过疑似患者,应立即报告并进行隔离观察。
4.3 培训与教育4.3.1 所有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和掌握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的操作流程。
4.3.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毒隔离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病意识和操作技能。
5.0 监督与评估5.1 监督机制5.1.1 设立病房管理小组,负责监督病房的消毒和隔离工作。
仪器设备与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

仪器设备'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1.各科应配备相应的消毒质控员,负责督促、检查相关消毒管理规定的执行。
2.抢救物品尽量选用一次性物品,用后按一次性物品处理。
3.仪器设备表面(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微泵、心电图机、洗胃机、除颤仪等)每次使用后及每周用500至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部分仪器内部消毒请参照各仪器使用说明书执行。
4.抢救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用500至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5.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每周清洗,有污染时用500至lOOO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血压计外壳、听诊器每天清洁,每周用乙醇或500至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6.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用后清洁去污、用500至lOOO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晾干备用。
7,负压吸引器停止使用后引流瓶、瓶盖均应用500至1000mg/L含氯制剂浸泡消毒30min后清洗凉干备用。
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必须每天更换,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处理。
9.连续使用的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用500至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予环氧乙烷灭菌;呼吸机每次使用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10.无菌容器及敷料钳每天灭菌。
盛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的容器应保持密闭,每天灭菌。
11.体温计用后用1000至2000mg/L含氯消毒剂按三步法消毒(最好一次一用或专人专用)。
12.热水袋、冰袋:使用后清洁去污、用500至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晾干备用。
13.各具体部门、重点科室仪器设备的消毒隔离管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规范》及本规范有关科室管理条款执行。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维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病房,包括普通病房、特殊病房等。
第三条病房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严密的原则,确保病房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第四条病房消毒和隔离工作应当根据病情、病种、传染性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流程。
第五条病房内的设备设施应具备良好的功能,工作人员应当熟悉使用方法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章病房消毒管理第六条病房消毒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并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七条病房内的物品、表面、床上用品等应进行定期消毒,消毒频次应根据病情和传染性等因素确定。
第八条病房内的空气应定期消毒,保持空气的清洁和无菌。
第九条病房床位的更替和布置应注意消毒和整理,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卫生。
第十条病房内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垃圾应每日清理。
第三章病房隔离管理第十一条对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在特殊病房进行隔离,严禁与非患者接触。
第十二条隔离病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和排水设施,保证患者的舒适和隐私。
第十三条对于疑似感染的患者,应进行预留隔离,等待检查结果确认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十四条隔离病房的进出管理应严格控制,特定人员须经过相关程序和审批后方可进入。
第十五条隔离病房内的物品应与其他病房进行区分,并进行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第四章病房人员管理第十六条病房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确保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
第十七条病房人员应穿戴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服和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第十八条病房人员应遵守消毒和隔离操作规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频次。
第十九条病房人员应随时做好洗手消毒工作,特别是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
第二十条病房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避免感染传染病。
第五章病房安全管理第二十一条病房内应设置相关警示标志,明示禁止吸烟、明火等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
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管理

二、抢救室
现存问题: 1、抢救药品效期不清楚,安瓿字迹不清. 2、只登记不清理,存在过期物品,药品与基
数不符. 3、器械,物品未处于备用状态.
三、处置室
一、管理要求: ➢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处置室必须穿工作
服、戴工作帽和口罩,出入时随手带门,非工作 人员严禁入室 ➢ 处置室要定期清扫,保持整洁,地面用含氯毒 剂浸湿的拖把拖地,室内陈设物品定期用含氯消 毒液揩擦,拖把与抹布应专用,定点晾晒. ➢ 卫生用具与办公室、治疗室用具严格区分,标识 明显.
一、治疗室
2、物品管理: 及时整理补充、保持整洁有序、用后放回
原处,精密仪器专人保管. 已过期物品及时清理、登记、报损.
一、治疗室
3、无菌观念: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
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本室. 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 无菌溶液、无菌容器、器械消毒液等定期
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维修. 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抢救车未用,每周也需进行清理如更换过期
包等,必须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抢救室
一、物品管理: 抢救药物齐全,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
过期失效、破损现象. 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 每次用完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应用.
更换. 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重新灭菌
一、治疗室
3、无菌观念: 治疗车上的物品应排放有绪,上层为清洁区,
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房的治疗车、换药 车应配有手消毒剂.
一、治疗室
现存问题: 1、 治疗前未清洁治疗台面. 2、进入治疗室不带口罩. 3、无菌溶液、无菌容器、器械消毒液从不更
换. 4、物品存放不合格:抗生素类药品混放,未区
消毒管理规定

消毒管理制度一、各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必须接受关于消毒技术的上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消毒灭菌技术工作.二、进入人体组织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无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皿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定期测定灭菌消毒效果,并接受区卫生防疫站的监测.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必须及时消毒毁形,并记录备案. ‘四、每批用品器械灭菌处理完成,应登记作用时间、温度、灭菌日期、操作者,以及剪下指示卡变色部分贴上,归档备查.五、灭菌后物品有效期不超过7日,否则重新处理.六、每天门诊结束后,开紫外线灯照射2 O一4 O分钟进行空气消毒,照射情况应有登记,累计照射时间.七、使用高、中效化学消毒剂.器械消毒液每周更换2-3次.八、严格无菌操作,坚决杜绝医源性感染.门诊工作制度一、各科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二、门诊医护人员应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实行医师兼管门诊和病房的科室,必须安排好人力.三、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建议转看专科门诊.四、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五、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一定范围.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六、门诊各科与住院部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七、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八、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九、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十、门诊医师要采用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1、认真学习和掌握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律知识,做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工作.2、积极向群众宣传各种流行病、传染病以及职业病的预防知识.3、及时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做好隔离、治疗,切实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流程工作.4、预防保健工作做到有专人负责,做到记录完整.5、积极配合社区、厂安技处对各种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以及职业病的防护作好认真的技术性指导和督促工作急诊与抢救制度1、各施术单位,均应成立抢求小组.2、对急诊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必须加强领导,做到有组织人员、设备、药品四落实,主管领导要亲临现场,组织人员及时抢救,抢救情况要详细记录,报救后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报告业务主管单位.3、各类急救药品,器材准备完善,有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和消毒,保持应急状态.4、普鲁卡因一律要做皮试.5、对急诊和危重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诊治,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条件差的及时转送上级医院.6、凡涉及法律的伤病员,在积极抢救治疗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动力职工医院妇产科查房制度1、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至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2、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员.3、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4、护士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5、查房内容:①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行必要的教学工作.②主治医生查房,要求对所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员的陈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启示;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转院问题.③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员,同时巡视一般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眇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员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6、院领导以及机关各科负责人,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参加各科的查房,检查了解有关病员治疗情况和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时研究解决.病房管理制度1、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或高年住院医师积极协助.2、定期向病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 根据情况可选出病员小组长,协助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4、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5、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6、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7、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8、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接.9、定期召开病人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10、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 医师查房时不接私人,病人不得离开病房.1、在护士长领导和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2、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及交接班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3、做好基础护理和精神护理工作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工作.4、认真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5、协助医师进行各种诊疗工作,负责采集各种检验标本.6、参加护理教学和研究,指导护生和护理员、卫生员的工作.7、定期组织病人学习,宣传卫生知识和住院规则.经常征求病人意见.改进护理工作.在出院前做好卫生保健宣传工作.在出院前做好卫生保健宣传工作.8、办理入、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及有关登记工作9、在护士长领导下,作好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物资药品材料请领导保管等工作.1、在科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任护币指导下进行工作.2、负责督促检查本科各病房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护理质量关.3、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重危、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及实施4、负责指导本科各病房的护理查房和护理会业务给予具体指导.5、对本科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培训,拟订培训计划,编写教材,负责讲课.6、组织护理系护理专修科学生和护校学生的临床实习,负责讲课和评定成绩.7、制订本科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科护师、护士开展科研工作.8、协助本科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护师职责1、在病房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管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2、参加病房的护理临床践,指导护士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参与病房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工作,及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4、协助护士长拟订病房护理工作计划,参与病房管理工作.5、参加本科主任护师、主管护师组织的护理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主持本病房的护理查房.6、协助护士长负责病房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制订学习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并担任讲课.对护士进行技术考核.7、参加护校部分临床教学,带教护生临床实习.8、协助护士长制订本病房的科研、技术革新计划,提出科研课题,并组织实施.9、对病房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护理工作制度1、新病员入院每天测体温、脉博、呼吸三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一般病员每天早晨及下午测体温、脉博、呼吸各一次,每天部大小便一次.新入院病员测血压及体重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免测血压.其他按常规和医嘱执行.2、病员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标记.特别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员.派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急救器材、药品,随时准备急救;制定护理讲理,并预防并发症,及时准确地填写特护记录.一级护理:重症病员、大手术后及需严格卧床休息的病员.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必要时制定护理讲理和做护理记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三十分钟巡视一次,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根据病情更换体位,擦澡、洗头、预防并发症.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员.适当地做室内活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一至两小时巡视一次.三级护理:一般病员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生活自理;注意观察病情.根据病还必须参加一些室内、外活动.病房护士长职责1、在院长的领导下,根据护理部及科内工作计划,制订本病房具体计划,参加并指导实施.2、负责检查了解本病房的护理工作,参加并指导危重、大手术及抢救病人的护理.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有计划地检查医嘱的执行情况,加强医护配合,严防差错事故.3、随同科主任的主治医师查房,参加科内会诊及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前、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4、负责本病房护理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遵守劳动纪律.5、组织本病房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护理科研工作.6、组织领导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及技术训练.7、负责管理好病房,包括护理人员的合理分工,病房环境的整洁、安静、安全,病人和陪住、探视人员的组织管理,各类仪器、设备、药品的管理.8、负责指导和管理实习、进修人员,并指定护师或有经验、有教学能力的护士担任带教工作.9、督促检查卫生员、配膳员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隔离工作.10、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对医疗、护理及饮食等方面的意见,研究改进病房管理工作.副护士长协助护士长负责相应的工作.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长搞好病房管理.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好,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三年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度.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放射线检查工作.3、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应予病员入院后二十小时内完成.检查的收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10、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应按门诊、急诊工作制度进行工作.急诊室护士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2、做好急诊病员的检诊工作,按病情决定优先就诊,有困难时请示医师决定.3、急诊病员不诊,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在医师未到以前,遇特殊危重病员,可行必要的急救处置,随即向医师报告.4、准备各项急救所需用品、器材、敷料,在急救过程中,应迅速而准确地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5、经常巡视观察室病员,了解病员病情、思想和饮食情况,及时完成治疗及护理工作,严密观察与记录留观察病员的情况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查对和交接班工作,努力学习业务技术,不断提高分诊业务能力和抢救工作质量,严防差错事故.7、准备各项急诊所需药品、器材、敷料.8、护送危重病员及手术病员到病房或手术室.医嘱制度1、医嘱一般在上班后二小时内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或整理必须准确,一般不得涂改.如须更改或撤销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名.临时医嘱应向护士交代清楚.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2、医师写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除抢救或手术中不得下达口头医嘱,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诵一遍,经医师查对药物后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每项医嘱一般只能包含一个内容.严禁不看病人不开医嘱的草率作风.3、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查对一次.转抄,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4、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和产前医嘱,重开医嘱,并分别转抄于医嘱记录单和各项执行单上.5、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护士值班记录上注明.6、医师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病员做对症处理.但遇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情况下,医师不在,护师可针对病情临时给予必要处理,但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病房工作人员守则1、对新入院的病员介绍医院的制度和情况,了解病人思想和要求,鼓励病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对病员的态度要亲切和蔼,语言要温和,避免恶性刺激.对个别病员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耐心劝解,既要体贴关怀又要掌握治疗原则.3、有关病情恶化,预后不良等情况,不要告诉病员,必要时由负责医师或上级医师进行解释.4、不要对病员谈论其他医院治疗和工作中的缺点或错误,以免造成不良影响.5、在检查、治疗和处理中要耐心细致,选用合适的器械,不增加病员痛苦.进行有关检查和治疗时,如换药、洗胃、灌肠、导尿等,应用屏风挡遮或到治疗室处理.6、有条件的医院对危重或痛苦呻吟的病员应分别安置.病员死亡和病情恶化时应保持镇静,尽力避免影响其他病员7、对手术的病员,术前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以消除病员的恐惧和顾虑;术后可告诉病员良好的转归情况,使其安心休养.8、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紊乱噪杂,早晨6时前,晚上9时后及午睡时间,尤应保持病房安静.在不影响医疗效果的情况下,有些处置可待病员醒后施工.9、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大、小便器随时洗刷.痰盂、废料桶和垃圾要及时处理.厕所随时洗扫,保持清洁卫生.10、按照病员患病的轻、重类型,分别规定生活制度,建立动静相结合的,有规律的休养生活.合理地组织病员参加文娱活动.11、重视病员的思想工作对其治疗、生活、饮食、护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应尽可能设法解决.查对制度一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相;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劲、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5、输血时,要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二手术室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三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四检验科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五放射线科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隆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3、发报告时时,查对科别、病房.六理疗科及针灸室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姓、电流量、次数.3、高频治疗时,亲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七供应室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2、收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八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其他科室应根据上述要求精神,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隔离制度一一般隔离消毒要求:1、传染病与一般病房或其他建筑物应当保持一定距离或有严密的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传染科、结核科、小儿科,均应设有单独有出入口.小儿科门诊,应设有卖价进行预检,遇有传染病可疑者立即融离.2、医院的手术精通、分娩室产房婴儿室、传染病房、隔离观察室、血库、注射室、药剂制剂室、检验室、供应室以及可以成为传染源的处所等,均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医院的门诊和一般病房也应有定期的消毒制度.3、传染病房应备有单人房间,以便收容需要观察的病员.4、传染病员所住的病房,应按时进行消毒;用过的家具、器皿、被服、碗筷等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再用.5、传染病员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6、工作人员进病房和门诊前,必须穿工作服,在传染病房应穿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口罩条件许可时应穿特备胶鞋,但不得穿出传染病房.接触病员后应及时洗手.二门诊防止交叉感染:1、门诊发现传染病员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2、在门诊或急诊室发现传染病或似传染病时应立即就地隔离,进行消毒,并根据情况将患者送入传染病房、传染病房或融离病房.3、传染病员离开或死亡后,室内床单应一律更换,并进行终末消毒方法视病种而定.4、传染病流行期间,设立临时检疫岗,对每个就诊病员,必须经过初步检查后才能挂号,可疑者进行隔离处理.5、放射线科及理疗科应将门诊及病房病员的治疗和检查时间严格分开.6、病员应在指定地区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止交叉感染.7、门诊应疫肠道传染病员的专用厕所.三住院防止交叉感染:1、接诊室:①病员进入病房前应根据情况沐浴或擦澡危急病员须先行抢救,以后在病房在病房内进行、理发、剪指甲;②病员进入病房前应测体温,如遇发热的病员应判明发热原因.决定是否进入病房或入隔离室待查;③病员的服装及进行清洁处理,如条件许可,病员更换的鞋、袜、衣、裤不得与医院准备之干净服装接触;④无接诊室或住院处者可在进病房后当日进行卫生清洁工作.2、病房:①病员在住院期间,如发现传染病,应按隔离消毒原则处理;②病房经常保持整洁,住院病员应按期沐浴或擦澡,理发、洗头或剪指甲等;③患者用过的便盆、便壶应进行消毒,有传染病的患者如滴虫阴道炎、肠道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等应固定使用.脸盆、澡盆,每次用后应及时擦洗与消毒;④患者餐具用后消毒,茶具固定使用并按期消毒;⑤被脓、血、排泄物所污染的敷料和布类等应先采用可靠方法进行浸泡消毒后洗涤.必要时再进行煮沸消毒,小件敷料可焚处理;⑥患者的衣服、被单、枕套等应定期更换,必要时随时更换.⑦有传染病可疑的衣物或污脏之大衣,毛毯、被褥、枕套及报纸、书刊等应用日光曝晒或用其他方法消毒;⑧打扫厕所的清洁工具,与打扫其他场所的工具,就严格分开.3、传染病房或隔离病室:除严格执行病房的各项有关规定外:①传染病房的设立应尽量集中,不得与居民住宅或职工设在同一院内;。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病房的卫生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内部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的各个科室的病房,包括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传染病病房等。
2. 病房进出管理2.1 所有人员进入病房前,必须先进行必要的个人卫生措施,包括洗手、穿戴洁净衣物和佩戴防护用品等。
2.2 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指定的通道进入病房,并在进入和离开病房时进行记名登记,便于追溯管理。
3. 病房内设施和设备的管理3.1 病房内所有医疗设备和器械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3.2 病房内的床铺、床单、枕套等物品必须在病人出院后立即更换,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3.3 病房内的空调、通风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流通。
4. 病人隔离管理4.1 对于有传染病病原体的病人,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隔离管理,以防止感染的扩散。
隔离室必须具备必要的设施和条件,包括独立的通风系统、洁净用品等。
4.2 病人隔离室必须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并保持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状态。
4.3 对于需要接受隔离管理的病人,必须按照规定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并在必要时进行人员限制和控制。
5.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管理5.1 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换用和更换。
5.2 医务人员佩戴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卫生标准,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或破损。
6. 病房清洁和消毒管理6.1 病房的清洁和消毒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定期的全面清洁和日常的常规消毒。
6.2 清洁和消毒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卫生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规定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6.3 清洁和消毒过程中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不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7. 废物处理和污水排放管理7.1 病房内产生的废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和处理,包括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
7.2 废物处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卫生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规定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仪器设备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仪器设备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一)医务人员在做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换药车或输液车上的无菌器械、罐、槽、盘等,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二)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一次,无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养,每月一次,并有报告,结果存档。
治疗室用的擦布及墩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三)病室各房间应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布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均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四)每周至少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五)患者用过的口服药杯应浸泡于含氯制剂溶液中,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六)注射器使用后将针头弃于锐器收集盒中,注射器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各种器械浸泡在消毒溶液中。
(七)餐具每餐后必须执行一洗,二涮,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
隔离的患者必须使用一次性餐具。
(八)仪器表面、导联线用1000mg/L—2000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每台仪器擦拭时间应在3分钟以上。
(九)听诊器、监护仪及心电图试屏及除颤电极板应以75%酒精擦拭消毒。
(十)血压计袖带浸泡在有效氯为2000mg/L消毒液1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
(十一)便盆每周用含氯制剂(有效氯含量1000mg/L)溶液浸泡消毒,隔离患者使用专用便器。
(十二)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十三)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70%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每日更换消毒液一次,每周清洗消毒一次,由专人负责。
(十四)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使用过的棉棍、棉球要集中放入医用拉圾袋中,以免污染环境。
(十五)婴儿使用的餐具如小杯、小匙等,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
(十六)床单元隔离:1.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2.清洁区挂避污纸,以便随时使用。
感染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三篇)

感染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一、制度目的1. 为了保障感染科病房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建立规范的消毒隔离制度,有效防止感染病的传播和扩散。
2. 提高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加强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操作效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感染科病房中的所有病房、诊疗间和办公区域,以及涉及感染病患者的所有医务人员。
三、消毒隔离标准1. 病室消毒:病房每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包括地面、墙面、床铺、桌椅等表面,采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或擦拭消毒。
2. 治疗设备消毒:对于使用的治疗设备、仪器和器械,每次使用后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标准。
3. 隔离措施: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根据疾病类型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4. 定期检测:定期对病房及周边环境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消毒隔离措施的有效性。
四、工作职责1. 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2. 护士长:负责制定病房的消毒计划和操作规范,监督和指导护士正确操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消毒隔离方面的问题。
3. 护士:负责日常的消毒工作,包括病室和设备的消毒,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整洁,随时观察、记录患者的体温和病情变化。
4. 感染科医师:负责制定感染控制方案,对感染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并隔离疑似感染患者。
五、操作流程1. 病房内消毒流程:(1) 打开病房门窗,确保通风良好。
(2) 清理病房内的垃圾、废物和杂物。
(3)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地面、墙壁、床铺、桌椅等表面进行喷雾消毒或擦拭消毒。
(4) 注意难以清洁的角落、缝隙和隔离区域,确保消毒全面。
(5) 特殊区域的消毒:如厕所、浴室等,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6) 完成消毒后,关闭门窗,确保病房内外环境的隔离。
2. 治疗设备消毒流程:(1) 治疗设备和器械使用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初步清洗,去除污垢和体液等。
(2)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设备和器械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到所有表面。
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

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第一章概述为了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确保医院各科室的卫生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包括但不限于门诊部、急诊科、住院部、手术室、感染科等。
第二章消毒标准1. 手部消毒:医务人员接诊、治疗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部消毒。
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液,按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手部消毒,确保双手每个部位均受到充分消毒。
2. 物品消毒:医疗器械、工具、设备等应根据不同科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消毒,确保器械、工具的消毒达到标准。
3. 空气消毒:医院各科室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消除患者和医务人员可能携带的病原体。
采用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确保空气中的病原体得到有效灭活。
第三章隔离措施1. 传染病隔离: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患者,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隔离病区,确保患者不与非感染者接触。
医护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2. 暴露风险隔离:对于因意外暴露风险而需要隔离的患者,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室。
医护人员应根据暴露程度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二次感染。
3. 感染源隔离:对于已知患者携带病原体的情况,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感染源隔离病房。
医护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防止病原体传播。
第四章应急措施1. 突发传染病:一旦发现有传染病暴发的情况,医院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处理点,并对患者、医护人员进行隔离和治疗。
2. 意外暴露:对于医护人员发生意外暴露的情况,医院应立即急救,对受暴露者进行隔离和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暴露者的健康安全。
第五章培训要求1. 医务人员培训:医院应定期进行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培训,包括手部消毒、物品消毒、空气消毒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消毒隔离操作流程。
2. 应急演练:医院应定期进行传染病、暴露风险等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
3. 知识普及:医院应定期向患者、家属宣传消毒隔离知识,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防护措施,避免病原体传播。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医疗卫生秩序,建立和完善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包括《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病房,包括普通病房、特殊病房和手术室等。
三、管理要求1.病房消毒(1)病房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包括患者床位、床单、被褥、床头柜、桌子、椅子、地板等物品的消毒清洁。
(2)病床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彻底消毒,确保下一位患者的安全。
(3)病房内有传染性疾病患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消毒,并按照相关规定隔离患者。
2.病房隔离(1)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在病房内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确保患者与非感染者之间的有效隔离。
(2)隔离区域应有单独的入口和出口,并设置隔离标志,明确标识隔离区域。
(3)病房内的隔离区域应配备专职护士,定期对患者进行医学观察和护理,并做好隔离区域的消毒工作。
3.患者管理(1)病房内的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合理的用药和饮食,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2)患者应进行定期的体温测量、病情观察和卫生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患者家属应配合医院的管理要求,如不随意进入病房、佩戴口罩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医务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操作规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消毒工作。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洗手,并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3)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对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的了解和执行能力。
四、责任和监督1.病房主任负责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并定期对病房及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的要求,并及时上报和处理发现的问题。
3.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五、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严重违纪行为,可给予警告、记大过、停职、辞退等处罚。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范本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病区内的病房环境清洁、卫生,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各类病房,包括普通病房、专科病房、ICU等。
二、消毒隔离操作规范2.1 消毒操作2.1.1 病房内的常用工具、设备和床铺等应每日进行消毒处理,使用专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
2.1.2 撤床后的病房应及时清扫,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进行彻底消毒。
2.1.3 病房内的常用洗手间、洗漱用具、垃圾桶等应每日定期清洁和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
2.2 隔离操作2.2.1 患者入住病房后,应按照其病情及传染性质划分隔离级别,并在该级别对应的病房内进行隔离。
2.2.2 高传染性疾病患者应单独隔离,独立使用洗手间和洗漱用具,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
2.2.3 隔离病房内的床铺、设备和用具等应严格区分,并有专人负责定期清洁和消毒。
2.2.4 隔离病房的进出口应设有消毒设施,确保医护人员和访客在进出时进行手部消毒。
三、检查和监督3.1 定期检查3.1.1 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各病区内的病房进行检查,核实消毒和隔离操作的执行情况,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1.2 医院内部质控部门应每季度对各病区的病房消毒和隔离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3.2 日常监督3.2.1 医院护理部门应派专人负责对病房内的消毒和隔离操作进行日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3.2.2 医院感染控制科应对病房内的消毒和隔离工作进行定期巡查,确保操作规范的执行。
四、培训和教育4.1 员工培训4.1.1 医院应定期组织病区内的医护人员进行消毒和隔离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1.2 新入职的医护人员应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消毒和隔离操作培训,参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2 宣传教育4.2.1 医院应通过多种形式,如宣传栏、宣传册和培训视频等,向患者和访客传达消毒和隔离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教育指导。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仪器设备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仪器设备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一)医务人员在做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换药车或输液车上的无菌器械、罐、槽、盘等,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二)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一次,无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养,每月一次,并有报告,结果存档。
治疗室用的擦布及墩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三)病室各房间应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布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均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四)每周至少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五)患者用过的口服药杯应浸泡于含氯制剂溶液中,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六)注射器使用后将针头弃于锐器收集盒中,注射器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各种器械浸泡在消毒溶液中。
(七)餐具每餐后必须执行一洗,二涮,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
隔离的患者必须使用一次性餐具。
(八)仪器表面、导联线用1000mg/L—2000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每台仪器擦拭时间应在3分钟以上。
(九)听诊器、监护仪及心电图试屏及除颤电极板应以75%酒精擦拭消毒。
(十)血压计袖带浸泡在有效氯为2000mg/L消毒液1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
(十一)便盆每周用含氯制剂(有效氯含量1000mg/L)溶液浸泡消毒,隔离患者使用专用便器。
(十二)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十三)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70%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每日更换消毒液一次,每周清洗消毒一次,由专人负责。
(十四)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使用过的棉棍、棉球要集中放入医用拉圾袋中,以免污染环境。
(十五)婴儿使用的餐具如小杯、小匙等,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
(十六)床单元隔离:1.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2.清洁区挂避污纸,以便随时使用。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2篇)

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本1.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标准预防措施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洁,公共场所应及时脱去工作服。
3.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上有标记;凡遇有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单独安置,严密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4.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病房,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并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5.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____次。
地面湿式清扫,进行空气消毒每周一次。
治疗室、换药室坚持每日清洁、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住院患者(除急、重病人外),必须____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物),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行终末消毒。
6.患者的病员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
污染时及时更换,脏被服放于污物袋内。
7.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记,专人负责回收。
8.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索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9.遇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并悬挂标识,患者尽量置于单间,与患者直接接触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要专人专用并每日消毒,加强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清洁消毒。
10.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1.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2.病房及卫生间的他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标记清楚。
用后消毒液侵泡,清洗后晾挂备用。
13.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____次。
病床湿试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____次。
14.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及特殊感染者按相关消毒隔离要求执行。
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由医院院感科负责,具
体操作人员由院感科委派。
第三条:医院各科室每天均需对设备、器械、用具
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第四条:医院定期组织对病区、手术室、诊疗室等
进行大规模消毒,严格遵守消毒程序。
第五条:医院人员接触患者、实施手术等操作前,
必须依据规定进行手部消毒。
第六条:医院各科室需定期进行物品清点,对过期、损坏的物品及时淘汰并做好记录。
第七条:医院病人隔离观察间需保持干净整洁,每
日进行消毒,确保无交叉感染。
第八条:医院院感科每年对医院进行一次大规模消
毒检查,对不合格科室进行整顿。
第九条: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应定期进行调整和
完善,保证医院环境卫生工作的持续顺畅进行。
第十条: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由医院院感科负责
解释和具体执行,对违反规定的人员将做出相应处理。
第十一条:医院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做到严格执行,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安全。
第十二条:对于医院环境卫生不达标的情况,应当
立即报告院感科,进行相关处罚和整改。
总结: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是医院环境卫生和患
者安全的重要保障,医务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确保医院环境卫生无可挑剔。
希望医务人员们能够严格遵守,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医院的环境卫生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病房的卫生环境,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科室的病房,包括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感染科病房等。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以预防感染为中心,注重防范和控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切断感染链。
2. 严格标准: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本院的病房消毒隔离管理标准,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执行。
3. 科学合理:科学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合理使用消毒设备和器具,确保消毒效果。
四、病房消毒隔离管理要求1. 消毒措施(1)定期消毒: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包括地面、床铺、家具、门窗等,消毒频率根据不同科室和不同情况而定。
(2)传染病患者的病房消毒:对传染病患者所在的病房进行特殊的消毒处理,根据病情进行决策。
(3)医患用具消毒:对医患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无菌。
2. 隔离措施(1)重症病房的隔离:重症病房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对病人进行严格的隔离,包括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
(2)感染科病房的隔离:感染科病房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对传染病患者进行特殊的隔离,确保不传染给其他患者。
(3)正常病房的隔离:对具有传染性的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确保不传染给其他患者。
3. 人员管理(1)病房护士要接受相关的消毒隔离管理的培训,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病房护士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传染病的不能从事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工作。
(3)病房护士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监督和检查1. 监督机制(1)医院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定期进行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的考核,对不合格的病房进行整改,并记录在案。
2. 检查内容(1)对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设备和器具进行检查,确保消毒效果。
(2)对病房护士的健康检查和个人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卫生习惯。
医院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病房消毒隔离制度一、病房:1、病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和《消毒技术规范》的各项要求,履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职责。
2、病室应每日定时通风、换气两次,每天空气消毒一次,地面湿式清扫,遇有污染随时用消毒液擦拭。
3、病人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隔离病人床头有明显标志。
4、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投入污物桶内,严禁走道内清点。
5、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刷套,床头柜一桌一抹,抹布用后消毒,病人出院、转床、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二、治疗配药室1、室内保持整洁,每日用清水拖地1-2次,遇有污迹应用消毒水拖地,配药前用消毒水抹台面一次,每天开窗通风两次,空气消毒一次并记录。
2、工作人员进室内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操作及接触无菌物品时必须先洗净双手。
3、除工作人员外,其它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一切私物均不能放入治疗室内,治疗药一律在无菌室内抽吸。
4、室内相对无菌区、清洁区物品定位放置,无菌物品放在无菌柜内,每天治疗班清理,限7天有效,棉签开包后放在治疗盘内,限用24小时,过期需重新灭菌。
5、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无菌盘限用4小时更换,持物钳干筒限用4小时,消毒液浸泡筒每周更换两次,并同时更换消毒液,筒每次需作灭菌处理。
6、抽出的药液及开启的无菌液体限用2小时,启封的溶液限用24小时,胰岛素开瓶后限用7天,无菌包一经打开,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按原包装顺序包好,并用一字包好,注明开包时间12小时后须重新灭菌。
7、清洁治疗台、治疗盘、治疗车、输液瓶的抹布分开使用,并有标记,治疗配药时的药盒、安瓿、塑料袋等放入专用的篓内,及时倾倒垃圾桶内,禁止放入治疗配药室内。
8、治疗时实行一人一药一针一管一压脉带。
三、其它:1、换药室、处置室、分清洁区、污染区,室内保持整洁,每天用清水拖地两次,遇有污渍随时用消毒小拖地,空气消毒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仪器设备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
(一) 医务人员在做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换药
车或输液车上的无菌器械、罐、槽、盘等,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二) 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一次,无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养,
每月一次,并有报告,结果存档。
治疗室用的擦布及墩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三) 病室各房间应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布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
桌,一桌一布,均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四) 每周至少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五) 患者用过的口服药杯应浸泡于含氯制剂溶液中,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六) 注射器使用后将针头弃于锐器收集盒中,注射器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各种器械浸泡在消
毒溶液中。
(七) 餐具每餐后必须执行一洗,二涮,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
隔离的患者必须
使用一次性餐具。
(八) 仪器表面、导联线用1000mg/L—2000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每台仪器擦拭
时间应在3分钟以上。
(九) 听诊器、监护仪及心电图试屏及除颤电极板应以75%酒精擦拭消毒。
(十) 血压计袖带浸泡在有效氯为2000mg/L消毒液1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
(十一) 便盆每周用含氯制剂(有效氯含量1000mg/L)溶液浸泡消毒,隔离患者使用专用便器。
(十二) 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十三) 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70%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每日更换消毒液一次,每周清洗消毒一次,由专人负责。
(十四) 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使用过的棉棍、棉球要集中放入医用拉圾袋中,以免污染环境。
(十五) 婴儿使用的餐具如小杯、小匙等,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
(十六) 床单元隔离:
1. 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2. 清洁区挂避污纸,以便随时使用。
3. 隔离单位门外应设泡手盆,内盛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0mg/L健之素)溶液。
4. 患者专用体温表、药杯、便器,应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5. 隔离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含溴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000mg/L )浸泡消毒,血压表、听诊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6. 保持室内良好的新鲜空气流通,必要时在有条件的病室可保持负压状态。
7. 脏被服放入有隔离标志的黄色袋中,送洗衣房单独消毒后再洗涤。
(十七) 凡患者有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伤口,应严格隔离。
所用的器械、被服均要进行消毒处理,所用敷料放入专用塑料袋烧毁。
(十八) 口腔科护理中要求一律使用一次性漱口杯,口腔科牙钻针单支包装后必须经过高压灭菌方可使用,做到一人一钻针。
(十九) 对呼吸机螺旋管、呼吸气囊、气管套管、氧气用的湿化瓶、牙垫、舌钳、开口器等使用后应严格消毒灭菌,所有接触过口腔的用具,必须用乙肝有效的消毒方法处理。
(二十) 各种内镜使用后必须认真分类清洗,彻底消毒,对乙肝患者应固定内窥镜,用后进行严消毒。
(二十一) 诊疗、换药、注射、处置工作前后,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二十二) 转科、出院、死亡患者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二十三) 医疗垃圾与生活拉圾分类放置,并有标志,生活垃圾放入黑色袋中,医疗垃圾放入黄色袋中,做到每日清,医疗垃圾应及时送到医院暂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