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磁现象》教学设计
《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9.1 《磁现象》教学设计
富水镇初级中学汪锋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九章电与磁的第一节磁现象,教材没有给出明确磁体、磁极和磁体间相互作用的概念,全靠学生自己总结。也就是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至于磁化现象,可以作为略讲内容,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磁化的利与弊来认识。通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并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用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
教具:铁块、铝块、铜块、泡沫块、木块、橡皮、铁钉、铁锁、回形针、电磁铁、干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硬币、信封、纸杯等。
学具: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屑、铁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课
完成小魔术(用磁铁分硬币)导入
板书课题:§9.1 磁现象
二、探究新知
1、磁性和磁体
活动一:
提出问题:出示磁铁和以下材料,磁铁会吸引下列哪些物质?
全国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知道磁场, 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和强弱。
(3)知道地磁场。
(4)了解磁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试验现象能描述磁极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有
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2)通过实验感受磁场的存在,经历描述磁场的方法,初步认识科
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经历分析、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探究的乐趣。
(2)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
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2.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得出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过程。
教学器材:
教师:自制磁悬浮演示器,自制磁屏蔽演示器,铁质钥匙,铁粉,小磁针,条形磁铁,铁钉,曲别针,小风扇,布条。
学生:条形和U形磁铁,小磁针,小螺帽,钴,镍,铜块、铝块、木块,水,磁场方向探究卡,透明投影胶片,记号笔,螺丝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外活动:
1、用研究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的方法去研究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间的磁场分布。
2、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磁屏蔽的知识。
板书设计:
§7.1 磁现象 磁性
磁体
磁体外部N S
磁极 磁场 磁感线 密疏程度反映磁场强弱
转换法
模型法
N S 同名相斥
异名相吸
磁化
磁现象教学设计
《磁现象》教学设计
一、知识技能
1.知道磁性和磁体;
2.知道磁极;
3.知道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
4.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5.知道磁化及其应用。
二、方法过程
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演示,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能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给大家念2个小故事
听了这两个故事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了磁现象,就会明白这是为什么。(板书课题)
二呈现目标
目标一磁现象
1.磁性:(请同学们用磁铁去接触身边的物体,看看有哪些物质能被吸引(包括一元钢蹦))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磁体:我们把这类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各种形状的磁铁)
3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引铁屑的能力是不同,我们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演示实验现象)
[探究]条形磁铁对铁屑进行吸引,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
[问题]条形磁铁的不同部位,对铁屑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
[结论]条形磁铁的两端对铁屑的吸引力大,中间小,所以我们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4磁体的指向性:
《磁现象》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室幻灯片,磁铁,小磁针,
硬币(铜币、铝币、镍币),大头针,小铁钉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激情导入
观看动画,从而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学生看动画
读题并理解课题
激起学生兴趣
引发并
进行探究
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探究实验:通过五个探究实验逐步得出有关磁现象的几个概念并逐一板书
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深入思考
配合课件、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看课件,
加深理解
进一步阐述磁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藉以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观看课件,了解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感觉磁现象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物理学是有趣有用的
总结延伸
总结本节知识加以巩固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
对照课件练习巩固
联系生产生活
了解磁现象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流
程
图
是
否
是
否
否
是
七、教学评价设计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同时新课改强调物理学科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引领学生收集物理现象的相关信息和材料,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转变为鲜活的课堂探究活动。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磁现象和磁场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磁现象和磁场
教学目标
1.了解磁现象。了解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会奥斯特发现的重要意义。
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了解地球的磁场。
3.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突破: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首先形成磁场的概念,以与电场类比的形式使学生形成磁场的概念并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靠磁场传递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演示实验,使学生首先在感官上感知磁场的存在,磁场对磁极作用的存在,以及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存在。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磁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物质性。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知识。
合作学习为主,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阅读、讨论。并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架台、线圈、干电池、直导线、大磁针、小磁针若干、PPT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视频片断等。
知识准备
磁极、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事件1]
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和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
利用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提问:同学们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但是茫茫大海中郑和的船队是如何确定方向的呢?(学生回答:指南针)继续提问:指南针是根据什么制成的呢?
初中物理_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阶段〗
学生自学展示实验器材:条形磁体、铁屑、铜、铁、铝、木块、镍球、钴片、回形针、磁悬浮陀螺。
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玻璃板、铁屑、条形磁体、蹄形磁体。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玻璃板、铁屑、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
〖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物理教学活动,教材中本节课共一课时,需45分钟完成。
本节课是学生首次学习磁学,是本章的第一节内容。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方法基础,对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可以类比着力学和光学
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磁场。为了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自主探究的环境中了解磁现象和磁场的基础知识,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大体可分为五个板块来完成:第一板块:磁现象课前自学展示
引入:课前老师按小组分工布置了有关磁现象的预习任务,接下来分别请三个小组就磁现象的知识树、应用实例、实验进行自学展示。
学生上台进行展示
教师进行小结
第二板块:磁场
提问: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为何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引导学生猜想地球是个大磁体
设计模拟实验:用小磁针模拟条形磁体、用条形磁体模拟地球
演示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引入磁场。
提问:知道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那如何去研究
磁场?
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模式进行探究
1.类比力
研究力时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研究,运用转换法;
研究磁场时,磁场对小磁针有磁力,通过磁力的作用效果来研究。
介绍磁场的方向
提问:有没有办法把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显示得形象些呢?
引导学生用多个小磁针来显示磁场,再演变成用铁屑。
提问:在一块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然后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上,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有什么变化?
《磁现象》说课稿
《磁现象》说课稿
张建伟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徐老师给我这个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根据徐老师给定的课例进行说课,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物理下册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二节《磁现象》,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课堂准备、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磁现象》是内容包括磁性、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磁化等概念,是后续学习电磁的知识基础。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物理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注重科学探究,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要求及新课标中对这部分内容的知识要求。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能运用指向性辨别方向;
2、知道磁极,能判断磁体的南极和北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知道磁场及磁场的性质,了解磁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实验、交流、展示等环节,体验“实验法”、“转化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生动手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合作实验和展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及磁感线。
教学难点
磁场及磁感线。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表现欲强,但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对抽象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较困难。
初中物理《磁现象 磁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磁现象磁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电与磁》的第一节磁现象磁场。从本节开始学生将学习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电与磁的世界,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为后续学习电磁现象奠定基础。
二、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磁现象比较陌生而熟悉,陌生的是学生感觉磁现象比较神秘莫测,熟悉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也成为引发学生学习研究磁现象的现实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4.知道地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利用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状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本节中的磁体及磁场是后面建立电磁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的基础,通过实验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难从直观的角度对磁场有感兴的认识。磁场在磁体周围是实际存在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靠磁场来发生的,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我们借助于小磁针,来了解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这是通过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的作用来反映磁场的,物理中有很多是利用了这种方法来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的。为了形象的表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可以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磁感线的引入是给磁场建立了模型,磁感线只是磁场的模型,所以磁感线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我们利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会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指向S极,磁体的磁极处磁感线较密,并且磁感线不能相交,会出常见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如条形磁体、U形磁体等。
《磁现象》教学设计
《磁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了解简单的磁现象。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4.知道地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利用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状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中的磁体及磁场是后面建立电磁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的基础,通过实验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难从直观的角度对磁场有感兴的认识。磁场在磁体周围是实际存在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靠磁场来发生的,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我们借助于小磁针,来了解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这是通过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的作用来反映磁场的,物理中有很多是利用了这种方法来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的。为了形象的表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可以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磁感线的引入是给磁场建立了模型,磁感线只是磁场的模型,所以磁感线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我们利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会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指向S极,磁体的磁极处磁感线较密,并且磁感线不能相交,会出常见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如条形磁体、U形磁体等。
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
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三、教学策略
磁现象教学设计(集合7篇)
磁现象教学设计(集合7篇)
磁现象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的广泛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现象的应用
三、教具:
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本章共二个单元。第一、二、三节为第一单元;第四~第六节为第二单元。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问题]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 [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问题]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学生答]磁场. [过渡语]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课讲解-----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
(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
(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磁现象》教学设计
《磁现象》教学设计
《磁现象》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二)教具
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镍币,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等。
(三)课前准备
以上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在家里准备,上课前检查准备情况,学生在家里不容易找到的器材如各种磁铁、镍币等,教师加以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器材放好,供课堂实验用。
(四)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板书: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2.进行新课
(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提问:磁铁具有哪些性质?它只能吸铁吗?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
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
(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
《磁现象》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程篇
教材分析:《磁现象》一节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电与磁”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中有关磁的性质的基本概念较多,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同时,部分概念学生基本上已有所了解,比如磁极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接触过磁现象,且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都摆弄过磁铁,对磁铁的一些性质有初步了解,但还不够清晰,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只是一些生活经验,对磁有关的现象还是相当好奇。因此,本节课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利用提供的器材进行自主探究,经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磁的知识由朦胧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准确的物理概念,从生活中走向物理,建立有关磁现象的知识网络,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具体设计如下:知识目标:1.知道磁性、磁体、磁化概念。
2.结合实验知道磁极的规定。
3.通过实验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4.了解磁性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过程方法: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磁性、磁化的概念,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习难点: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现象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与媒体:烧杯、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磁针、铁钉、软铁、纽扣、缝衣针(或大头针)、泡沫塑料、棉线、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开场小游戏:巧取大头针
准备一个烧杯,装上水,放入一枚大头针,提出问题:如何在手不沾水、水不倒掉的前提下,取出水中的大头针?
《磁现象》教学设计1
《磁现象》教学设计1
《磁现象》教学设计1
人教版物理八班级下册第九章
《磁现象》教学设计1 磁现象》
课题学问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习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目体会运用试验来讨论、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标情感目标:情感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进展做出的贡献,对同学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使同学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磁性、磁化的概念,磁体间的学习重点相互作用规律教学方式教具与铁架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磁针、铁屑、铁钉、多媒体媒体教内容与老师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min)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min)〖师〗上几章我们学习了“电”的学问,知道了电流、电压和电学阻的概念,并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进行了解释,下面我们要学习一个与电联系特别紧密的现象,那就是“磁”现象,我们把这一章叫做电与磁。(板书课题)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程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慧的工匠们修建了奇怪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即就会被发觉。这是怎么回事呢?2.在加拿大东海
岸,有一个奇妙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序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
- 1 -
第九章:电与磁
第一节:磁现象
3.了解磁化现象。
学习难点讲授法、争论法、自主探究法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现象
设计同学活动依据
师生争论、回答
加强学问间的联系
利用故事同学听讲、思索引起同学的爱好
人教版物理八班级下册第九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电和磁》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它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做好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由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现象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磁性和磁体;
2.知道磁极;
3.知道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
4.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5.知道磁化及其应用。
二、方法过程
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演示,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磁极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演示,能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法】
讲授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请大家先听两个故事:(幻灯片展示)
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门牢牢地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