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上、下册)第十三章.doc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012-10-17
公共物品的提供应由政府解决。
14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3.
缺乏限制地自由使用公共资源必然产生 “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的寓言:陷于囚徒困境的牧民从个 人利益出发,却使大家境况变得更糟。 公共资源常常被过度使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管制来解决此问题。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调节并非十分有效。

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即将外部影响内部化:例如让造纸厂与隔壁农家 乐饭庄合并。 “庇古税”方案:政府给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 征税,政府向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补贴。 让排污权可以通过市场买卖:CO2排放权。
10

使用税收和补贴。


使用产权明确的办法。

2012-10-17
微观经济学原理
二、外部影响
4.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1.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区别
——用以分类的两个基本特征:

排他性:只有支付者可以消费商品 。

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

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会减少其他人 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依据上述特征可将物品分为四类。
12

2012-10-17

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 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1.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失业的?失业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的原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有:

(1)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以“萨伊定律”为核心,认为供给能够创造需求,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且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理性的,都会尽力扩大生产、销售,这样社会的生产、销售就能达到最高水平,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2)凯恩斯提出了“非自愿失业”理论,认为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的,它是决定社会总就业量的关键性因素。当“有效需求”不足时充分就业就无法实现。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使得经济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非自愿失业。

(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为前提,通过论证工资和价格黏性进而解释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工资在短期内具有黏性,失业率并不会随劳动需求的变动做出充分调整。对存在工资黏性的解释主要有劳动工资合同论、隐含合同论、“局内人-局外人”理论和效率工资理论。

(4)现代货币主义的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其否认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如果政府用增加货币量来刺激就业,而雇员没有预见到实际收入下降时,就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但从长期看,不仅失业没有减少反而物价会持续上涨。

失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主要有:

一是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物质和精神的负面影响;

二是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带来产出损失以及影响社会经济的信心从而加重整个经济的不景气,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般来说,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 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 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 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 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 己过去的高峰收入。对于这种习惯效 应有人称其为棘轮作用或制轮作用。
1、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 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指收入降 低后,消费比一定马上降低,一般称之为习惯效 应。
2、本人消费要受他人收入水平的影响——示范 效应和攀比效应
3、在稳定的收入增长期,APS和APC不取决于收 入水平——与弗里德曼相同
4、从长期考虑,APS和APC是稳定的,因为其影 响因素在长期中变化不大——与莫迪利安尼和弗 里德曼相同
组成GDP的排头兵,“三驾马车”的第一驾
一、消费函数
因变量——消费,自变量——DPI、DPIe、P、 生命周期、消费意识、利率、收入分配平等 状况,等等。
(一)一般表达式:c=c(y)
1、Y与C正相关
(1)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y=∆c+∆s→1=∆c/∆y+∆s/∆y→1=MPC+MPS
(一)家庭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 并非简单加总。
乐队非乐手的简单加总,百川归海
(二)影响社会消费函数的限制条件, 如国民收入分配不均等,政府税收政 策,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 例等。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全套课件第十三章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全套课件第十三章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1. Edgeworth box
10F 6C
Jame’s clothing
2C 1C
OJ Jame’s Food
Karen’s Food
4F 3F
OK
karen’s
clothing
B
+1C
A
-1F
6F 7F
4C 5C 6C
10F
2. 交换的巴累托最优条件
10F
6C
交换有效
的配置
Jame’s clothing
§2 经济效率
1.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 状态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 状态。即没有人能够在不使别人受损 的情况下使自己受益。
§2 经济效率
2.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 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 任何人的状况变坏。这种以帕累托标 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 “帕累托改进”。
§2 经济效率
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 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则称为帕累 托最优状态;若存在帕累托改进,就 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
§2 经济效率
3.卡尔多改进 ❖ 在损失他人福利的情况下使自己福利

西方经济学 第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 第十三章

Economics 第十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的同时均衡

第一节投资函数

第二节IS曲线与产品市场均衡

第三节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LM曲线与货币市场均衡

第五节IS-LM模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的同时均衡

一、投资的含义与种类 二、影响投资的因素 第一节 投资函数

三、资本边际效率

1、投资的含义

2、投资的种类

3、投资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内的总投资,包括企业在国内购买厂房、生产设备、软件等(固定投资)与增加存货(存货投资)等,即GDP中的I,是社会总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总投资不仅包括GDP中的I,而且还包括本国在国外的投资、政府投资与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

投资可分为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两种。

重置投资是指企业为补偿厂房设备等的损耗而进行的投资。净投资是指企业为增加生产能力而进行的投资。

重置投资+净投资=总投资

投资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1)如果净投资=0,即总投资=重置投资,则资本存量保持不变;

(2)如果净投资> 0,即总投资>重置投资,则资本存量增加;

(3)如果净投资< 0,即总投资<重置投资,资本存量就减少。

显然,总投资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就是流量与存量的关系:投资流量来源于资本存量,又会增加资本存量。若重置投资等于零,则资本存量的变动量就是投资量,即:

△K=I

第一节投资函数

1、投资收益

2、投资成本

3、预期

一、投资的含义与种类

二、影响投资的因素

三、资本边际效率

厂房与设备等投资品往往能使用许多时期,在每一时期都能带来一定的收益,直至最后损耗完毕。显然,投资收益在未来经过若干时期后才能全部得到。因此,投资不仅是联系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桥梁,而且也是联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十分重要。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PPT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PPT

一种类似的解释是所谓“工资刚性”而造成失业。 劳动的价格又有特殊性,由于长期形成的社会习惯, 人们普遍期望工资不断上升,极其不愿意接受工资 下降,而工会的存在以及最低工资制度也限制了工 资的下调,这种工资在一段时期内相对固定的情况 被称为工资刚性。工资刚性的存在,使得在经济出 现问题时,由于单位工资成本不能及时下调,企业 只能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造成失业增加。
(五)失业的其他类型和原因分析
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所谓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wenku.baidu.com实际工资超过了 雇主愿意支付的水平,或者说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 的工作条件和工资水平,造成未被雇用或失业。由 于这种失业的存在似乎是由劳动者方面的主观原因 造成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相对而言,非自愿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 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一般认为,自愿失业是无 法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来解决的,而非自愿失 业可以通过经济政策调控来消除。
(二)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市场结构的特点或市场结构的变化, 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了变动而引起的失业。当产业结构 发生变动,如有的产业部门发展迅速,有的产业部门相 对收缩;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有的地区发展缓慢, 劳动力的调整要适应这些变动需要时间,可能产生结构 性失业。 市场结构或产业结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技术进步引起 的。比如,在一些新兴产业扩张的同时,许多传统产业 可能出现衰退,减少工作岗位。这些产业中的劳动者由 于不能掌握新技术,就会失业。这时,新兴产业中的岗 位可能是空缺的,但缺乏掌握新技术的工人。于是,失 业和空缺并存。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简单国民经济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简单国民经济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 变动 乘数论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 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 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
2 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 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 收入 (y)
A 9000
B 10000
C 11000
D 12000
E 13000
F 14000
G 15000
某家户储蓄表
(2)
(3)
消费
储蓄
(c)
(s)
9110
-110
10000
0
10850
150
11600
400
12240
760
12830
1170
13360
1640
(单位:美元)
3 假设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未零。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公式:y = c + i
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三 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产出的条件:i = s
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 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财政政策:政府为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而采取的有关税收、借债水平和政府支出的政策,即政府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其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

自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周期平衡预算: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是指基础货币量变动引起货币总供给量变动的比率。

法定准备金:准备金在存款中最低的比率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因而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金。

贴现率:商业银行在用现金购进未到期票据时,可按该票据到期值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利息预先扣除,这个百分比就叫做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与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

挤出效应:若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因而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了,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人们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需要相应减少,这就要求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挤出效应”。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1)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1)

zhengzhangxin, NJUFE
23
(1)政府购买支出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AD
45°线
AD1 AD0
△g
0
s+t、 i+g △g
y
s+t i0+g 1
0
y0
y1
y
i0+g0
政府购买支出变动导致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20 November 2018 zhengzhangxin, NJUFE
24
y>AE,IU>0,非意愿存货增加, y<AE,IU<0,非意愿存货减少.
20 November 2018
zhengzhangxin, NJUFE
2
均衡国民收入分析方法
(1)45º 线法 直线上任意点均为E=y E E
收入=100
100
支出=100
IU<0
B
IU>0
AE
45º
0 100 支出等于收入的45º 线 y 0
(2)平均储蓄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简称APS,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 的斜率,是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公式表达: APS =
s/y
10
20 November 2018

第十三章 失业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三章  失业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二)结构性失业
❖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不能适应经济结构和劳 动市场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 在这种情况下, “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 方面存在着有岗无人的“空位”,另一方面 又存在着有人无岗的“失业”。
❖ 结构性失业的产生,是因为劳动需求方式的 变化引起某个地区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的技 术性失调,或区域之间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 的失衡。
❖ 总需求价格取决于社会对产品的购买数量, 也就是取决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大小。
国民经济就业量的决定
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的均衡决定了社会就 业量
(三)就业的衡量
就业率是指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是:
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
(四)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是指一切具 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劳动者,在现行工 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都得到了工作。
❖ 流动偏好的动机有三个: ❖ (1)交易动机 ❖ (2)谨慎动机 ❖ (3)投机动机
❖ 三大心理规律作用,使总需求不足,生产急 剧下降,价格水平下跌,经济萧条,从而引 起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发生。
二、劳动市场与失业
❖ 劳动市场的动态属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是 产生失业的原因。
❖ 劳动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即厂商信息和劳 动者信息的不完全性。
❖ 由于劳动者不愿使工资下降,而工会的存在 与最低工资法又限制了工资的下降,这就形 成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工资刚性。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经济增长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经济增长理论

1.基本假设条件 1.基本假设条件 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②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 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③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能 相互替代 ④生产规模收益不变 ⑤不存在技术进步
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 资本一产量比率为 ,储蓄率 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 时 经济增长率为: A.5% B.80% C.20%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况
一.经济增长:GNP的增 经济增长: 加。 库兹涅茨定 美经济学家 库兹涅茨定 义: 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 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 能力长期上升, 能力长期上升,不断 增长 这种能力建立在先进 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 度和思想意识相应调 整基础之上。 整基础之上。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含义: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含义: 三个含义 第一, 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 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 济实力的增长上, 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 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所以, 所以,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 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这里要 注意的是,经济增长仅仅是国民 注意的是, 生产总值的增加,而不是其他。 生产总值的增加,而不是其他。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 必要条件。 长的必要条件 长的必要条件。 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是 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 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简单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简单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i = i0 s = −α + (1− β) y
i0
i=s
s = −α + (1− β) y
E
IU<0 <
IU>0 >
解得: 解得:
α + i0 y= 1− β
o
y1
α + i0 1− β
y2
y
2012-4-18
Macroeconomics
15
例题
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2012-4-18 Macroeconomics 2
•二、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 二
1、均衡产出:和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均衡产出 和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和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总需求>总供给 总供给(国民收入):厂商库存减少, 总需求 总供给 增加生产; 总需求<总供给 总供给(国民收入):厂商非意愿存 总需求 总供给 货增加,减少生产; 总需求=总供给 总供给(国民收入):厂商生产既不 总需求 总供给 缩小,也不扩大,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 “均衡” 。 2、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 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给) 意愿支出=国民收入(总供给)
2012-4-18 Macroeconomics
c=y c=c(y)
450 y
6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三、函数间的关系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三 函数间的关系
c,s
❖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 为补数,并且两者之和 始终等于收入。
❖ 如果有 APC和 MPC 随 o
收入增加而递减,但是 APC>MPC,则有 APS 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增,但APS<MPS。
c = c(y)

s = s(y)
y0
y
APC + APS = 1 MPC + MPS = 1
第二节 消费理论 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第二节 消费理论
四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 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 社会消费曲线并非家庭消费曲线的简单加总。
❖ 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分配越是不均 等,消费曲线就越是向下移动。
量变动对总收入影响。
❖ 如果税收乘数为负值, 则表示收入随着税收 增加而减少,随着税 收减少而增加。
α+ i + g - βt y = ———————
1 -β
⊿y - β
kt
=
——
⊿t
=
——— 1 -β
第四节 多部门收入决定与乘数 二、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第四节 多部门收入决定与乘数
二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3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西方经济学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7-9

西方经济学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7-9
总需求,即计划的总需求,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 总需求,即计划的总需求, 水平。 水平。 在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在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国民收入的均衡是通过生产的增加和削减而实现的。 国民收入的均衡是通过生产的增加和削减而实现的。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6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 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 支出。 支出。
E
收入=100 A 收入 100 支出=100 支出 100 y
7
45° ° O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三、均衡条件: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条件: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假设经济中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投资水平不变。 1. 假设经济中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投资水平不变。 2. 各种生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供给会随着需求的 增加而增加,价格不变。(凯恩斯定律) 。(凯恩斯定律 增加而增加,价格不变。(凯恩斯定律) 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3. 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4. 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 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 5. 这样,GDP=NDP=NI=PI 这样,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人民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解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图1----45:

AD45EIU>0IU<0i

Oyoy假设消费者函数C=a+byd,税收函数T=To+ty,AD=c+i+g=[a+i+ g+b(

trC1=WL某YLWLcNL1;C2=某YLc;(gNL2ypydytptp2yy1000750250)–To)]+b(1-t)y,如图1----45所示.

在图中,B

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时的需要线,

B[agb(trTo)]b(1t)y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i..图中的45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45线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部分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村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如图所示;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2、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有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意识考察消费指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

(MPCcc或MPC)yy,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

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c(APC)y。边际消费倾向总费指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

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加收入后,既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

(MPCcc0)(MPC1)yy,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yc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因此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 数决定收入
将消费函数 c y 代入收入恒等式 y c i 可得均衡收入:y a i
1
表13-3 均衡收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为:c 1000 0.8y
(1)收入 (2)消费 (3)储蓄 (4)投资
3000
3400
-400
600
4000
4200
AS
AD’
y
y*
y
2.均衡产出的概念 均衡产出又称为均衡国民收入,是和总需求 相一致的产出,即经济社会的总产出或总收入正 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二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
y ci
图13-1 均衡产出的决定
首先,假定是封闭经济,即: X=M=0 没有政府,即: T=G=0 (三)此时 需求决定收入简化为:Y=C+I 面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简化为C+S=C+I,即: S=I
(1)求均衡收入及相应的消费和储蓄额; (2)当实际收入为12000时,求社会的非自愿 存货;并回答收入将如何变化,并解释收入变化 的原因。 (3)如果把投资增加400,相应增加的均衡收 入是多少? (4)投资乘数是多少?[中央财大2005研;暨 南大学2012研]
解:(1)由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Y C I 得:
1.01 1.00 0.99 0.97 0.94 0.92 0.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1.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失业的?失业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的原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有:

(1)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以“萨伊定律”为核心,认为供给能够创造需求, 不会岀现生产过剩,且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理性的,都会尽力扩大生产、销售, 这样社会的生产、销售就能达到最高水平,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2)凯恩斯提出了“非自愿失业”理论,认为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的,它是决定社会总就业量的关键性因素。当“有效需求”不足时充分就业就无法实现。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使得经济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非自愿失业。

(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为前提,通过论证工资和价格黏性进而解释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工资在短期内具有黏性,失业率并不会随劳动需求的变动做出充分调整。对存在工资黏性的解释主要有劳动工资合同论、隐含合同论、“局内人-局外人”理论和效率工资理论。

(4)现代货币主义的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其否认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如果政府用增加货币量来刺激就业,而雇员没有预见到实际收入下降吋,就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但从长期看,不仅失业没有减少反而物价会持续上涨。

失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主要有:

一是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物质和精神的负面影响;

二是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带来产出损失以及影响社会经济的信心从而加重整个经济的不景气,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2.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工资黏性的?

【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对于工资黏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解释:

(1)劳动工资合同论。在一些行业中,由于工会的力量,往往可能签订较有利于雇员的工资合同。这些合同通常附加工资随生活费上涨而增加,而当经济衰退时工资率并不随之削减的条款。

(2)隐含合同论。除正式合同外,雇主与雇员之间可能达成工资率相对固定、不随经济波动调整的默契。隐含合同意味着工资率将不随劳动市场供求的波动而变化。在经济不景气吋,企业可能支付给雇员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作为回报,在经济高涨时,雇员也只能留在该企业,接受低于其他企业的工资率。

(3)“局内人-局外人”理论。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在较高失业率情形下企业不降低新雇员薪酬的现象。该理论认为,每个企业对新雇员(局外人)的培训通常是由在职雇员(局内人)来完成的。在职雇员担心这会影响他们与企业讨价还价的地位或者分量而不愿培训新雇员。如果企业支付新雇员的工资低,经培训掌握了技能的雇员就可能被出高薪的企业“挖走”。因此,企业只能通过向新、老雇员支付相同的报酬来解决这一矛盾。

(4)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定限度内,企业通过支付给雇员比劳动市场出清时更高的工资率,可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得更多的利润。一般地说,效率工资取决于其他企业支付的工资与失业率水平。社会上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率先降低工资,这样做只会降低雇员的劳动积极性,而且最好的雇员可能会被其他企业吸引走。因此,效率工资的调整过程是缓慢的。

3.通货膨胀有哪几种类型?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

【参考答案】

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分类。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加速的通货膨胀和超速的通缩膨胀;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解释。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的现象。凯恩斯学派认

为,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由于总产出已经达到最大化,这时货币供给量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形成过度需求,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比例上升,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其从供给方面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具体又可分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和进口型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其认为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吋,由于经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物价普遍持续的上涨。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具体表现为需求结构的变动和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界。

(4)货币主义学派的解释。货币主义学派强调货币是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

4.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三种形状菲利普斯曲线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菲利普斯曲线是表达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

(1)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乂称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最先提岀的一种表达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逆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它表明失业率减少时,货币工资增长速度趋向上升;失业率增加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趋于减少。

(2)修改的菲利普斯曲线,又称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一菲利普斯曲线形式是用物价上升代替工资上升,它用来表示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3)引申的“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用来表明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Z间的关系。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修改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屮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这样,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变动关系。

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逆向变动关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Z间的反向变动关系、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Z间的同向变动关系。

5.乘数-加速数模型是如何解释经济周期的?

【参考答案】

凯恩斯主义用乘数原理来解释私人经济部门的不稳定性和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宏观需求管理的有效性。当投资变动时将会引起收入的变动,收入的变化量与引起这一变化量的投资变化量的比值心即为投资乘数。&二△“△K = l/(1-0), 边际储蓄倾向越小,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投资乘数出•越大,一定的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就越大。加速数原理说明当收入变动时将会引起投资支出的变动。其基本模型表示为:X =G+ Ct=0Y* , z/ = v(c r-c/_I),

G = G o => }; = + v/3(- }^_2) + G o,若边际消费倾向0和加速数u已知,就

可以推算出本期的国民收入的值,进而说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了。

乘数-加速数原理说明经济周期中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体内部,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强化了经济波动的趋势;从总体看,宏观经济波动的幅度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加速数的大小,如果这两个参数较小,则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小。由于投资和收入Z 间的不稳定的关系使经济体系形成了周期性波动,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经济干预政策来缓解经济周期的波动。

6.什么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它有哪些基本的理论特征?

【参考答案】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实际因素,其屮特别是技术冲击。由于货币是中性的,所以宏观经济经常会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而发生波动,如资源的不利变化,战争、政治动荡或人口增减,能源价格变化和技术革新等。同时,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着资本积累、替代效应和不同类型的调整滞后等三种传导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把初始的冲击进行放大和传递,最终形成整个经济的波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