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11)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11.1-2初等数论

离散数学--11.1-2初等数论

(n)
n/ln n
(n)
n/ln n
1.159 1.132 1.104
10
素数的分布(续)
定理11.3 当n≥67时,
ln n 3 2 n
( n)
(n)
ln n
1 2
推论(素数定理)
n
lim
1
n / ln n
11
素数测试
定理11.4 如果a是合数, 则a必有小于等于 a 的真因子. 证 由性质11.1.6, a=bc, 其中1<b<a, 1<c<a. 显然, b和c中 必有一个小于等于 a . 否则, bc>( a )2=a, 矛盾. 推论 如果a是合数, 则a必有小于等于 a 的素因子. 证 由定理, a有小于等于 a 的真因子b. 如果b是素数,
第11章
初等数论
1
第11章
• 11.1 素数
初等数论
• 11.2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 11.3 同余
• 11.4 一次同余方程与中国剩余定理 • 11.5 欧拉定理和费马小定理
2
11.1 素数
• 整除、倍数和因子 • 带余除法
• 素数与合数
• 算术基本定理 • 筛法
3
整除、倍数和因子
设a, b是两个整数,且b≠0. 如果存在整数c 使 a=bc,则 称a 被b 整除,或 b 整除a,记作 b|a. 此时, 又称 a 是b 的 倍数,b是a 的因子. 把 b 不整除 a 记作 b a. 例如, 6有8个因子±1, ±2, ±3和±6. 今后只考虑正整数的正因子. 平凡因子 : 1和自身 真因子 : 除1和自身之外的因子 例如, 2, 3 是 6 的真因子

contingent离散数学

contingent离散数学

contingent离散数学
“contingent离散数学”是指与离散数学相关的概念或内容。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是研究离散对象数学结构及其性质的有关数学分支的总称,以处理离散对象为特征,研究内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图论、集合论、组合数学、数理逻辑,以及各种代数结构等可以离散化或者枚举计数的数学对象。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离散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计算机专业的许多专业课程,如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算法设计与分析、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等必不可少的先行课程。

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人们可以掌握处理离散结构的描述工具和方法。

离散数学11

离散数学11

(4)条件联结词
定义1-2.4 复合命题“如果P,则Q” 称为P与Q的
蕴涵式,记作P Q,即“如果P,则Q”,“若 P则Q”。并称P为前件,Q为后件,符号称为蕴 涵联结词。
运算规则:属于双目运算符
P
Q P→Q
T
T
T
T
F
F
F
T
T
F
F
T
只有当P的 真值为T, Q的真值为 F时, P Q 的真值为F, 否则均为T。
作业:
P8 (3)(5) P12 (5)
1-1 命题及其表示方法
内容:命题 重点:掌握命题概念
一.基本概念
命题:具有确定真值的陈述句。
or 真值客观存在且唯一 or 能区分真假 可以看出: (1)一个命题,总是具有一个“值”,称为真 值。命真真命题:真值为真(T,1)的命题。 假命题:真值为假(F,0)的命题。
复合命题的真值,取决于原子命题的真值,与原子命题 之间是否有关系无关,与复合命题本身内容、含义无关;
∧、∨、 具有对称性, ┐、 没有; 联结词具有运算和操作性,从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
1-3 命题公式与翻译
内 容:
合式公式
命题翻译
重点难点:命题翻译
合式公式wff
命题公式:将命题变元用联结词和圆括号按一定 的逻辑关系联结起来的有意义的符号串。
为什么研究数理逻辑 程序=算法+数据 算法=逻辑+控制
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即通过引入表意符号研究 推理的学问。因此,数理逻辑又名为符号逻辑。
第一章 命题逻辑
命题的引入:
数理逻辑研究推理,而推理必须包含前提和结 论,它们又都是由什么样的句子组成?
陈述句,所以陈述句就成了推理的基本要素。 所有的陈述句都是推理的要素? 数理逻辑中所要求的是能判断真假(对错)的陈

离散数学第十一章群和环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第十一章群和环习题答案

习题十五
16
证明:每个阶数大于1的群必含有阶数大于1的交换子群. 证明: 因为G的阶数大于1,必有周期大于1的元aG,构造H=(a),即 为所求。
习题十五
17
证明:循环群的子群必是循环群. 证明: 设G的生成元为a, H为G的子群,并且H中具有最小正幂的元是 ak, G=(a), HG, H={e, ak, ak2, ak3,…},设ak是H中具有最小正指数 的元, amH,证明am=(ak)* ,H=(ak), 则 amH,令m=tk+r (0r<k), 则am=(ak)t ar, 由k的选择知,r=0, 即am=(合,试确定<A, +, >是否成环、整环或域。 (1)A={x|xZ且x 0},无加法逆元,不是环 (2)A={a+b√3|a,bQ},是域 (3)A={x|(y)[yZ且x=2y]}, 由偶数构成,是环,但无法幺元, 不是整环,不是域。 (4)A={a/b|a,b为正整数,且(a,b)=1},既约分数,但无0,不构 成环。
习题十五 30
设<G, · >是群,a是G中一个固定元素,定义映射f:G → G使得对任何x G,f(x)=a· a-1. 求证:f是G的 x· 自同构映射。
证明: 容易证明f是G的同态映射, f(x· =a· y· -1 =a· a-1· y· -1 y) x· a x· a· a =f(x) ·f(y) 再证明f是双射, 证单射:f(x)=f(y), a· a-1 = a· a-1 x=y x· y· 证满射:令a· a-1 = y, x=a-1· a x· y·
c
c
c c
附加题:确定 2S,、 2S,、2S,各属于 哪一个层次?
• 2S,:闭,结,幺= S,无逆元,故含幺半群。 • 2S,:闭,结,幺= ,无逆元,故含幺半群。 • 2S,:闭,结,幺= ( A=A, AA= )A-1=A, 群。

离散数学11次序关系

离散数学11次序关系


定义 设(A,≤)是偏序集,B是A的子集,a是子集B的上界,如果 对于B中的任何上界x,都有a≤x,则称a为子集B的最小上界(或 称上确界),记作sup(B) = a;同样,b是子集B的下界,如果对 于B的任何下界y,都有y≤b,则称b为子集B的最大下界(或称下 确界),记作inf(B) = b。 例5:设A = {1,2,3,4,5,6,10,12 },≤为整除关系。 在子集{2,3,6}中,上确界为6,下确界为1。 在子集{2,3,6,12}中,上确界为12,下确界为1。 在子集{2,5,6}中,没有上确界,下确界为1。
7
画哈斯图的方法

用平面上的点代表集合中的元素,当b盖住a时,代表b的点应画 在代表a的点的上方,并用直线段连接.否则不画线. 上面例1:A = {1,2,3,4,5,6,8,10,12,16,24},R是A上 的整除关系,R的哈斯图如下:
24 12 16 8

6
3
4
2 1
10
5
8
哈斯图实例(续)
6
偏序关系的哈斯图表示


定义 设R是集合A上的偏序关系,a和b是A中的元素, 如果(a, b)∈ R,且在A中没有其他元素c,使得 (a, c)∈ R,(c, b)∈ R,则称元素b盖住a。 例1:A = {1,2,3,4,5,6,8,10,12,16,24}, R是A上的整除关系,由“盖住”的定义可知,元素4盖 住2;但元素8并不盖住2,因为有元素4,使得(2, 4)∈R和(4, 8)∈R,所以8不盖住2。 利用元素间的盖住关系,能较方便地画出偏序关 系的哈斯图(即关系图的简化).
2

线性次序

定义 设R是集合A上的偏序,如果对每个

离散数学(第二版)最全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离散数学(第二版)最全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27.设 A、B 都是含命题变量项 p1,p2,…,pn的公式,证明: 重言式.
是重言式当且仅当 A 和 B 都是
解:
A
B
0
0
0
1
1
0
1
1
由真值表可得,当且仅当 A 和 B 都是重言式时,
0 0 0 1 是重言式。
28. 设 A、B 都是含命题变量项 p1,p2,…,pn的公式,已知
,该式为重言式,所以论述为真。
18.在什么情况下,下面一段论述是真的:“说小王不会唱歌或小李不会跳舞是正确的,而说如 果小王会唱歌,小李就会跳舞是不正确的.” 解:p:小王会唱歌。q:小李会跳舞。
真值为 1.
真值为 0.可得,p 真值为 1,q 真值为 0.
所以,小王会唱歌,小李不会跳舞。
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2)p: 是无理数.
(7)p:刘红与魏新是同学. (10)p: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 π. (13)p:2008 年元旦下大雪.
3.写出下列各命题的否定式,并将原命题及其否定式都符号化,最后指出各否定式的真值.
(1)5 是有理数.
答:否定式:5 是无理数. p:5 是有理数.q:5 是无理数.其否定式 q 的真值
5.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 (1)2 或 3 是偶数. (2)2 或 4 是偶数. (3)3 或 5 是偶数. (4)3 不是偶数或 4 不是偶数. (5)3 不是素数或 4 不是偶数.
答: p:2 是偶数,q:3 是偶数,r:3 是素数,s:4 是偶数, t:5 是偶数 (1)符号化: p q∨ ,其真值为 1. (2)符号化:p r∨ ,其真值为 1. (3)符号化:r t∨ ,其真值为 0. (4)符号化:¬ ∨¬q s,其真值为 1. (5)符号化:¬ ∨¬r s,其真值为 0.

《离散数学》第9—11章 习题详解!

《离散数学》第9—11章 习题详解!
第三部分 代数结构
第九章 代 数 系 统
9.1 内 容 提 要
1.二元运算与一元运算 二元运算 设 S 为集合,函数 f:S ×S→S 称为 S 上的二元运算.这时也称 S 对 f 是封闭的. 一元运算 设 S 为集合,函数 f:S→S 称为 S 上的一元运算.这时也称 S 对 f 是封闭的. 二元与一元运算的算符 ,倡,· ,◇,Δ等 二元与一元运算的表示法 表达式或者运算表 2.二元运算的性质 (1) 涉及一个二元运算的算律
定理 9.3 如果 |S |>1,则单位元不等于零元. 定理 9.4 对于可结合的二元运算,可逆元素 x 只有惟一的逆元 x -1 .
3.代数系统
代数系统 非空集合 S 与 S 上的 k 个一元或二元运算 f1 ,f2 ,…,fk 组成的系统,记作 <S,f1 ,
f2 ,…,fk >. 同类型的代数系统与同种的代数系统
称 V =<A ×B,· 重要结果:
<a1 ,b1 >· <a2 ,b2 >=<a1 a2 ,b1 倡b2 > >为 V1 与 V2 的积代数,记作 V1 ×V2 .这时也称 V1 和 V2 为 V 的因子代数.
任何代数系统 V 都存在子代数,V 是 V 的平凡子代数.
V 的子代数与 V 不仅是同类型的,也是同种的.
9.2 基 本 要 求
1.会判断给定函数 f 是否为集合 S 上的二元或一元运算. 2.会判断或者证明二元运算的性质.
第九章 代 数 系 统
177
3.会求二元运算的特异元素. 4.掌握子代数的概念. 5.掌握积代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6.能够判断函数是否为同态并分析同态的性质.
9.3 习 题 课
本章的习题主要有以下题型. 题型一 判断运算是否封闭( 集合与运算是否构成代数系统) ,并对封闭的运算确定其性质 及特异元素

离散数学第十一章 树

离散数学第十一章 树
解:这实际上是求 G 的生成树的边数问题。 一般情况下,设连通图 G 有n个节点,m条边。由树的性质知,T有n个节点, n-1条树枝,m-n+1 条弦。 在图11.2(a)中, n=5,则n-1=4 ,所以至少要修4条路才行。 由图11.2可见,要在一个连通图 中找到一棵生成树,只要不断地从 的回路上 删去一条边,最后所得无回路的子图就是 的一棵生成树。于是有以下定理。
m 1 ) t t 1 即(
这个定理实质上可以用每局有m个选手参加的单淘汰制比赛来说明。t个叶表 示t个参赛的选手,i则表示必须按排的总的比赛局数。每一局由m个参赛者中产生 一个优胜者,最后决出一个冠军。
11.2 有向树及其应用
m叉树
例11.8 设有28盏电灯,拟公用一个电源插座,问需要多少块具有四插 座的接线板? 这个公用插座可以看成是正则四叉树的根,每个接线板看成是其它的 分枝点,灯泡看成是叶,则问题就是求总的分枝点的数目,由定理11.4可 1 以算得 i (281 ) 9 。因此,至少需要9块接线板才能达到目的。 3
图11.6
11.2 有向树及其应用
定义11.10 设<D,W>是叶加权二叉树。如果对于一切叶加权二叉树
DW ', ' 只要对于任意正实数r,D和 D ' 中权等于r的叶的数目相同,就 ', ' 的叶加权路径长度,则称 有<D,W>的叶加权路径长度不大于 DW
<D,W>为最优的。 这样,我们把求某问题的最佳算法就归结为求最优二叉树的问题。
11.1 树与生成树
生成树与最小生成树
定理11.2 无向图 为连通当且仅当 有生成树。
证明:先采用反证法来证明必要性。 若 G 不连通,则它的任何生成子图也不连通,因此不可能有生成树,与 G 有 生成树矛盾,故 G 是连通图。 再证充分性。 设 G 连通,则 G 必有连通的生成子图,令 T 是 G 的含有边数最少的生成子图, 于是 T 中必无回路(否则删去回路上的一条边不影响连通性,与 T 含边数最少矛 盾),故 T 是一棵树,即生成树。

离散数学刘任任版第11章答案

离散数学刘任任版第11章答案
2018/10/15 3
( p, q) 是有向图, 4. 设D p p 明: d D (ui ) q d D (ui )
i 1 i 1

证明:因为有向图中的每条弧对应一个顶 点(尾)的出度和另一个顶点(头)的 入度计数.故
d ( u ) d D i D (ui ) q i 1 i 1 p p
2018/10/15
9
12.用归纳法证明书上第164页第12

(1) n 3 时,由条件,竞赛图必为 三个顶点分别为甲、乙、丙 (2)假设对 k n 的所有情况满足题意 而 D 是 个选手的竞赛图. n 4 ,任取 u V (0) . D u中必存在满 (a)若 D u 中各点仍满足题意,则由为纳假设, 足要求的甲、乙、丙三人,从而 D 中也存在三个人. (b)若 D u 中有一个人全胜,设为甲,由条件可知,必有 胜 D u 中必有一点乙满足乙胜 甲,令 为丙,又由 不全胜知, 丙,故存在满足要求的甲、乙,由归纳法原理知,结论成立.
• (转)
2018/10/15 8
max{ , } (2)不失一般性,可以假定
(用到第二节的内容 )10 . 若有向完 D
全图 中有一条有向回路,则 中有一个 D 三角形的有向回路。
显然,有向回路至少含三个顶点,将有向回路以 外的顶点去掉,得有向完全图 D ,且任何顶 点 u 满足 d (u) 0 , 满足题12的条件 .故结论成 立.
2018/10/15
4
D( p, q) 5.基础图是完全图的有向图 p p 满足 (d D (ui ))2 (d (ui ))2
证明.由D 的假设知,对任何 ui
i 1 i 1

离散数学-11半群与群-2(课件模板)

离散数学-11半群与群-2(课件模板)

子群实例—中心
例11.13 设G为群,令C是与G中所有的元素都可交换的元素构成的 集合,即 C={a|a∈G∧x∈G(ax=xa)} 则C是G的子群,称为G的中心。 证明:由e与G中所有元素的交换性可知,e∈C。C是G的非空子集。 任取a,b∈C,为证明ab-1∈C,只需证明ab-1与G中所有的元素都 可交换。x∈G,有 (ab-1)x =ab-1x =ab-1(x-1)-1 =a(x-1b)-1 =a(bx-1)-1 =a(xb-1) =(ax)b-1 =(xa)b-1 =x(ab-1) 由判定定理二可知,C≤G。
同时有
Hf5={f1f5,f2f5}={f5,f3}
可以看出 f3∈Hf5,所以 Hf3=Hf5。 f3f5-1=f3f6=f2∈H
定理11.10
定理11.10 设H是群G的子群,在G上定义二元关系R:a,b∈G, <a,b>∈R ab-1∈H
则R是G上的等价关系,且[a]R=Ha。
h∈H∧hK
这就推出 hkH。
并且
k∈K∧kH
若不然,由h-1∈H可得 k=h-1(hk)∈H,与假设矛盾。
同理可证,hkK。
从而得到 hkH∪K。 这与H∪K是子群矛盾。
如何找到有限群的全部子群
第0层:{e}是G的平凡子群,也是最小的子群,放在第0层。 第1层:任取aG,ae,则<a>是a由生成的子群。
陪集的基本性质
定理11.8 设H是群G的子群,则
(1) He=H。
(2) a∈G有 a∈Ha。 证明: (1) He ={he|h∈H} ={h|h∈H} =H (2) 任取a∈G,由a=ea和ea∈Ha 得a∈Ha。
定理11.9
定理11.9 设H是群G的子群,则a,b∈G 有 a∈Hb ab-1∈H Ha=Hb 证明:先证 a∈Hb ab-1∈H。 a∈Hb h(h∈H∧a=hb) h(h∈H∧ab-1=h) ab-1∈H

离散数学答案解析屈婉玲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解析

离散数学答案解析屈婉玲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解析
离散数学答案 屈婉玲版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第一章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6 设 p、q 的真值为 0;r、s 的真值为 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 0∨(0∧1) 0 (2)(p↔r)∧(﹁q∨s) (0↔1)∧(1∨1) 0∧1 0. (3)( p∧ q∧r)↔(p∧q∧﹁r) (1∧1∧1) ↔ (0∧0∧0) 0 (4)( r∧s)→(p∧ q) (0∧1)→(1∧0) 0→0 1
13. 给定下列各公式一个成真的解释,一个成假的解释。
(1) (F(x)
(2) x(F(x) G(x) H(x))
可编辑范本
解:(1)个体域:本班同学 F(x):x 会吃饭, G(x):x 会睡觉.成真解释 F(x):x 是泰安人,G(x):x 是济南人.(2)成假解释
(2)个体域:泰山学院的学生 F(x):x 出生在山东,G(x):x 出生在北京,H(x):x 出生在江苏,成假解释. F(x):x 会吃饭,G(x):x 会睡觉,H(x):x 会呼吸. 成真解释.
(1)在两个个体域中都解释为 xF(x) ,在(a)中为假命题,在(b)中为真命题。 (2)在两个个体域中都解释为 xG(x) ,在(a)(b)中均为真命题。 4.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可编辑范本
(1) 没有不能表示成分数的有理数. (2) 在北京卖菜的人不全是外地人. 解: (1)F(x): x 能表示成分数
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 是无理数。并且,如果 3 是无理数,则 2 也是无 理数。另外 6 能被 2 整除,6 才能被 4 整除。”
答:p: 是无理数 1 q: 3 是无理数 0
r: 2 是无理数 1

离散数学屈婉玲版课后答案

离散数学屈婉玲版课后答案

离散数学屈婉玲版课后答案【篇一:离散数学第四版课后答案】xt>第1章习题解答1.1 除(3),(4),(5),(11)外全是命题,其中,(1),(2),(8),(9),(10),(14),(15)是简单命题,(6),(7),(12),(13)是复合命题。

分析首先应注意到,命题是陈述句,因而不是陈述句的句子都不是命题。

本题中,(3)为疑问句,(5)为感叹句,(11)为祈使句,它们都不是陈述句,所以它们都不是命题。

其次,4)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但它表示的判断结果是不确定。

又因为(1),(2),(8),(9),(10),(14),(15)都是简单的陈述句,因而作为命题,它们都是简单命题。

(6)和(7)各为由联结词“当且仅当”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12)是由联结词“或”联结的复合命题,而(13)是由联结词“且”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

这里的“且”为“合取”联结词。

在日常生活中,合取联结词有许多表述法,例如,“虽然??,但是??”、“不仅??,而且??”、“一面??,一面??”、“??和??”、“??与??”等。

但要注意,有时“和”或“与”联结的是主语,构成简单命题。

例如,(14)、(15)中的“与”与“和”是联结的主语,这两个命题均为简单命题,而不是复合命题,希望读者在遇到“和”或“与”出现的命题时,要根据命题所陈述的含义加以区分。

1.2 (1)p: 2是无理数,p为真命题。

(2)p:5能被2整除,p为假命题。

(6)p→q。

其中,p:2是素数,q:三角形有三条边。

由于p与q都是真命题,因而p→q为假命题。

(7)p→q,其中,p:雪是黑色的,q:太阳从东方升起。

由于p为假命题,q为真命题,因而p→q为假命题。

(8)p:2000年10月1日天气晴好,今日(1999年2月 13日)我们还不知道p的真假,但p的真值是确定的(客观存在的),只是现在不知道而已。

(9)p:太阳系外的星球上的生物。

它的真值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解答1.1 除(3),(4),(5),(11)外全是命题,其中,(1),(2),(8),(9),(10),(14),(15)是简单命题,(6),(7),(12),(13)是复合命题。

分析首先应注意到,命题是陈述句,因而不是陈述句的句子都不是命题。

本题中,(3)为疑问句,(5)为感叹句,(11)为祈使句,它们都不是陈述句,所以它们都不是命题。

其次,(4)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但它表示的判断结果是不确定。

又因为(1),(2),(8),(9),(10),(14),(15)都是简单的陈述句,因而作为命题,它们都是简单命题。

(6)和(7)各为由联结词“当且仅当”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12)是由联结词“或”联结的复合命题,而(13)是由联结词“且”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

这里的“且”为“合取”联结词。

在日常生活中,合取联结词有许多表述法,例如,“虽然……,但是… … ”、“不仅……,而且… … ”、“一面……,一面… … ”、“……和… … ”、“……与……”等。

但要注意,有时“和”或“与”联结的是主语,构成简单命题。

例如,(14)、(15)中的“与”与“和”是联结的主语,这两个命题均为简单命题,而不是复合命题,希望读者在遇到“和”或“与”出现的命题时,要根据命题所陈述的含义加以区分。

1.2 (1)p : 2是无理数,p 为真命题。

(2)p : 5能被2 整除,p 为假命题。

(6)p →q 。

其中,p : 2是素数,q:三角形有三条边。

由于p 与q 都是真命题,因而p →q 为假命题。

(7)p →q ,其中,p:雪是黑色的,q:太阳从东方升起。

由于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因而p →q 为假命题。

(8)p : 2000年10 月1 日天气晴好,今日(1999 年2 月13 日)我们还不知道p 的真假,但p 的真值是确定的(客观存在的),只是现在不知道而已。

(9)p:太阳系外的星球上的生物。

它的真值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第2版课件第11章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简介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第2版课件第11章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简介
第11章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简介
第11章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简介
11.1 语言及其表示 11.2 正规语言与有限自动机 11.3 上下文无关语言与下推自动机 11.4 图灵机 11.5 线性界限自动机
2021/4/1
第11章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简介
11.1 语言及其表示
11.1.1语言 语言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概括地说,一种语言
2021/4/1
第11章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简介
定义11.3 设G=(V,∑ ,P,S)是一个文法,则 (1)S是句型; (2)若αβγ是句型,且β→δ是P的一个元素,则αδγ也是句型。
(3)不含非终结符的句型是语言L(G)的一个句子。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文法的概念以及由文法产生语言的过程。 例3 设G=({A,S},{0,1},P,S),其中P={S→0A1,0A→00A1,A→ε}。 从这个文法可以推导出下面的一些句子: S→0A1→01;S→0A1→00A11→0011;S→0A1→00A11→000A111→000111。 例4 设G=({S},{a,b},P,S),其中P={S→bSS,S→a}。从这个文法中 可以推导出下面的句子: S→bSS→baS→baa; S→bSS→bbSSSS→bbSaSS→bbbSSaSS→bbbaaabSSSS→bbbaaabaaaa。
第11章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简介
上节指出的四类文法所分别产生的四种类型的语言,即正规 语言、上下文无关语言、上下文有关语言和0型语言,都存在着 对应的识别器类。它们分别为有限自动机、下推自动机、线性界 限自动机和图灵机。
研究四类文法及其产生的四类语言性质的学科称为形式语言 理论,研究对应的四类识别器的学科称为自动机理论。可见,自 动机理论和形式语言理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离散数学习题的答案解析

离散数学习题的答案解析

离散数学习题答案之羊若含玉创作习题一及答案:(P14-15) 1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5)李辛与李末是兄弟解:设p :李辛与李末是兄弟,则命题符号化的成果是p (6)王强与刘威都学过法语解:设p :王强学过法语;q :刘威学过法语;则命题符号化的成果是p q ∧(9)只有天下大雨,他才乘班车上班解:设p :天下大雨;q :他乘班车上班;则命题符号化的成果是q p → (11)下雪路滑,他迟到了解:设p :下雪;q :路滑;r :他迟到了;则命题符号化的成果是()p q r ∧→15、设p :2+3=5. q :大熊猫产在中国. r :太阳从西方升起. 求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 (4)()(())p q r p q r ∧∧⌝↔⌝∨⌝→ 解:p=1,q=1,r=0,()(110)1p q r ∧∧⌝⇔∧∧⌝⇔,19、用真值表断定下列公式的类型: (2)()p p q →⌝→⌝解:列出公式的真值表,如下所示:由真值表可以看出公式有3个成真赋值,故公式是非重言式的可知足式. 20、求下列公式的成真赋值: (4)()p q q ⌝∨→解:因为该公式是一个蕴含式,所以首先剖析它的成假赋值,成假赋值的条件是:所以公式的成真赋值有:01,10,11. 习题二及答案:(P38)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 (2)()()p q q r ⌝→∧∧解:原式()p q q r ⇔∨∧∧q r ⇔∧()p p q r ⇔⌝∨∧∧()()p q r p q r ⇔⌝∧∧∨∧∧37m m ⇔∨,此即公式的主析取范式,所以成真赋值为011,111.*6、求下列公式的主合取范式,并求成假赋值: (2)()()p q p r ∧∨⌝∨解:原式()()p p r p q r ⇔∨⌝∨∧⌝∨∨()p q r ⇔⌝∨∨4M ⇔,此即公式的主合取范式,所以成假赋值为100.7、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再用主析取范式求主合取范式: (1)()p q r ∧∨解:原式()(()())p q r r p p q q r ⇔∧∧⌝∨∨⌝∨∧⌝∨∧13567m m m m m ⇔∨∨∨∨,此即主析取范式.主析取范式中没出现的极小项为0m ,2m ,4m ,所以主合取范式中含有三个极大项0M ,2M ,4M ,故原式的主合取范式024M M M ⇔∧∧. 9、用真值表法求下面公式的主析取范式: (1)()()p q p r ∨∨⌝∧ 解:公式的真值表如下:由真值表可以看出成真赋值的情况有7种,此7种成真赋值所对应的极小项的析取即为主析取范式,故主析取范式1234567m m m m m m m ⇔∨∨∨∨∨∨ 习题三及答案:(P52-54)11、填充下面推理证明中没有写出的推理规矩. 前提:,,,p q q r r s p ⌝∨⌝∨→ 结论:s 证明:① p 前提引入 ②p q ⌝∨ 前提引入 ③ q ①②析取三段论 ④q r ⌝∨ 前提引入⑤ r ③④析取三段论⑥r s→前提引入⑦ s ⑤⑥假言推理1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法证明下面推理:(2)前提:()(),()∨→∧∨→p q r s s t u结论:p u→证明:用附加前提证明法.① p 附加前提引入②p q∨①附加③()()∨→∧前提引入p q r s④r s∧②③假言推理⑤s④化简⑥s t∨⑤附加⑦()∨→前提引入s t u⑧ u ⑥⑦假言推理故推理正确.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推理:(1)前提:p q∧⌝⌝∨,r s→⌝,r q结论:p⌝证明:用归谬法① p 结论的否认引入②p q→⌝前提引入④r q⌝∨前提引入⑤r⌝③④析取三段论⑥r s∧⌝前提引入⑦ r ⑥化简⑧r r∧⌝⑤⑦合取由于0∧⌝⇒,所以推理正确.r r17、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结构下面推理的证明:只要A曾到过受害者房间并且11点以前没分开,A就是谋杀嫌犯.A曾到过受害者房间.如果A在11点以前分开,看门人会看见他.看门人没有看见他.所以,A是谋杀嫌犯.解:设p:A到过受害者房间,q:A在11点以前分开,r:A是谋杀嫌犯,s:看门人看见过A.则前提:()∧⌝→,p,q sp q r→,s⌝结论:r证明:①q s→前提引入②s⌝前提引入③q⌝①②拒取式④p前提引入⑤p q∧⌝③④合取引入⑥()∧⌝→前提引入p q r习题四及答案:(P65-67)5、在一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2)有的火车比有的汽车快.解:设F(x):x 是火车,G(y):y 是汽车,H(x,y):x 比y 快;则命题符号化的成果是:(3)不存在比所有火车都快的汽车. 解:办法一:设F(x):x 是汽车,G(y):y 是火车,H(x,y):x 比y 快;则命题符号化的成果是:(()(()(,)))x F x y G y H x y ⌝∃∧∀→或(()(()(,)))x F x y G y H x y ∀→∃∧⌝办法二:设F(x):x 是火车,G(y):y 是汽车,H(x,y):x 比y 快;则命题符号化的成果是:(()(()(,)))x G x y F y H x y ⌝∃∧∀→或(()(()(,)))x y G x F y H x y ⌝∃∀∧→9、给定说明I 如下: (a) 个别域为实数聚集R. (b) 特定元素0a -=.(c) 函数(,),,f x y x y x y R -=-∈.(d) 谓词(,):,(,):,,F x y x y G x y x y x y R --=<∈.给出以下公式在I 下的说明,并指出它们的真值: (2)(((,),)(,))x y F f x y a G x y ∀∀→解:说明是:(0)x y x y x y ∀∀-=→<,寄义是:对于任意的实数x ,y ,若x-y=0则x<y.该公式在I 说明下的真值为假.14、证明下面公式既不是永真式也不是抵触式: (1)(()(()(,)))x F x y G y H x y ∀→∃∧解:取说明I 如下:个别域为全总个别域,()F x :x是兔子,()G y :y 是乌龟,(,)H x y :x 比y 跑得快,则该公式在说明I 下真值是1;取说明'I 如下:(,)H x y :x 比y 跑得慢,其它同上,则该公式在说明'I 下真值是0;故公式(1)既不是永真式也不是抵触式.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证明公式既不是永真式也不是抵触式的每个说明合理即可.习题五及答案:(P79-81) 5、给定说明I 如下: (a) 个别域D={3,4}(b) ():(3)4,(4)3f x f f ---==(c) (,):(3,3)(4,4)0,(3,4)(4,3)1F x y F F F F -----==== 试求下列公式在I 下的真值: (1) (,)x yF x y ∀∃解:办法一:先消去存在量词15、在自然推理系统N ξ中,结构下面推理的证明:(3)前提:(()())⌝∃xG xx F x G x∀∨,()结论:()∃xF x证明:①()⌝∃前提引入xG x②()∀⌝①置换x G x③()⌝②UI规矩G c④(()())∀∨前提引入x F x G x⑤()()F cG c∨④UI规矩⑥()F c③⑤析取三段论⑦()∃⑥EG规矩xF x*22、在自然推理系统N中,结构下面推理的证明:ξ(2)凡大学生都是勤奋的.王晓山不勤奋.所以王晓山不是大学生.解:设F(x):x为大学生,G(x):x是勤奋的,c:王晓山则前提:(()())⌝G cx F x G x∀→,()结论:()⌝F c证明:①(()())∀→前提引入x F x G x②()()→①UI规矩F cG c③()⌝前提引入G c④()⌝②③拒取式F c25、在自然推理系统N中,结构下面推理的证明:ξ每个科学工作者都是耐劳钻研的,每个耐劳钻研而又聪明的人在他的事业中都将获得成功.王大海是科学工作者,并且是聪明的.所以,王大海在他的事业中将获得成功.(个别域为人类聚集)解:设F(x):x 是科学工作者,G(x):x 是耐劳钻研的,H(x):x 是聪明的,I(x):x 在他的事业中获得成功,c :王大海 则前提:(()())x F x G x ∀→,(()()())x G x H x I x ∀∧→,()()F c H c ∧ 结论:()I c 证明:①()()F c H c ∧前提引入 ②()F c ①化简 ③()H c ①化简④(()())x F x G x ∀→前提引入 ⑤()()F c G c →④UI 规矩 ⑥()G c ②⑤假言推理 ⑦()()G c H c ∧③⑥合取引入 ⑧(()()())x G x H x I x ∀∧→ 前提引入 ⑨()()()G c H c I c ∧→⑧UI 规矩 ⑩()I c ⑦⑨假言推理 习题六及答案(P99-100) 28、化简下述聚集公式:(3)(())(())(())(())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解:(())(())(())(())A B C A B C A B C A B C --⋃-⋂⋃⋂-⋂⋂30、设A,B,C 代表任意聚集,试断定下面命题的真假.如果为真,给出证明;如果为假,给出反例. (6)()A B A B ⋃-=解:该命题为假,()A B A B A ⋃-=-,如果B A ⋂=∅,则B A B -=,不然B A B -≠,故B A B -=为假.举反例如下:{1,2},{1,3},A B ==则(){3}A B A B ⋃-=≠. (8)A B A C B C ⋃=⋃⇒=解:该命题为假,举反例如下:如果B ,C 都是A 的子集,则A B A C ⋃=⋃一定成立,但B C =不一定成立,例如:{1,2}A =,{1}B =,{2}C =,则A B A C A ⋃=⋃=,但B C ≠.33、证明聚集恒等式: (1)()A B A B A ⋂⋃=⋂证明:()A B A ⋂⋃A B =⋂B A =⋂习题七及答案:(P132-135)26 设{}1,2,3,4,5,6A =,R 为A 上的关系,R 的关系图如图7.13所示: (1)求23,R R 的聚集表达式;(2)求r(R), s(R), t(R)的聚集表达式. 解:(1)由R 的关系图可得{}1,5,2,5,,3,3,4,5R =所以{}23,1,3,3,R R R =︒=,{323,1,3,3,3,5RR R =︒=,可得{}3,1,3,3,,n>=2n R =当;(2){A r(R)=RI 1,5,2,5,3,1,3,3,4,5,1,1,2,2,4,4,5,5,6,6=,41、设A={1,2,3,4},R 为A A⨯上的二元关系,,,,a b c d A A ∀<><>∈⨯,,,a b R c d a b c d <><>⇔+=+(1)证明R 为等价关系;(2)求R 导出的划分.(1)只需证明R 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即可,证明进程如下: (a )任取,a b A A ∀<>∈⨯,有a b a b +=+,,,a b R a b ∴<><>,所以R 具有自反性;(b )任取,,,a b c d A A ∀<><>∈⨯,若,,a b R c d <><>,则有a b c d +=+,c d a b ∴+=+,,,c d R a b ∴<><>,所以R 具有对称性; (c )任取,,,,,a b c d e f A A ∀<><><>∈⨯,若,,a b R c d <><>且,,c d R e f <><>, 则有a b c d +=+且c d e f +=+,a b e f ∴+=+,,,a b R e f ∴<><>,所以R 具有传递性,综合(a )(b )(c )可知:R 为聚集A A ⨯上的等价关系;(2)先求出聚集A A ⨯的成果:再分离求聚集A A ⨯各元素的等价类,成果如下:[4,4]{4,4}R <>=<>.等价关系R 导出的划分就是聚集A 关于R 的商集/A R ,而聚集A 关于R 的商集/A R 是由R 的所有等价类作为元素组成的聚集,所以等价关系R 导出的划分是:46、分离画出下列各偏序集,A R ≤的哈斯图,并找出A 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和最小元.(1){A ,,,,,,,,,,,,,I R a d a c a b a e b e c e d e ≤=解:哈斯图如下:A 的极大元为e 、f ,极小元为a 、f ;A 的最大元和最小元都不存在.*22、给定{}1,2,3,4A =,A 上的关系{}1,3,1,4,2,3,2,4,3,4R =,试(1)画出R 的关系图;(2)说明R 的性质.解:(1●●●●(2R 是反自反的,不是自反的;R 的关系图中任意两个极点如果有边的都是单向边,故R 是否决称的,不是对称的;R 的关系图中没有产生极点x 到极点y 有边、极点y 到极点z 有边,但极点x 到极点z 没有边的情况,故R 是传递的.*48、设,B,S A R 和为偏序集,在聚集A B ⨯上界说关系T 如下:证明T 为A B ⨯上的偏序关系.证明:(1)自反性:(2)否决称性:(3)传递性:综合(1)(2)(3)知T 具有自反性、否决称性和传递性,故T 为A B ⨯上的偏序关系.习题九及答案:(P179-180)8、(1)S *运算在上是否可交换、可结合?是否为幂等的?(2)S *运算是否有单位元、零元?如果有,请指出,并求出中所有可逆元素的逆元. 解:(1)(2)11、{}S 12S ?=***设,,...,10,问下面的运算能否与构成代数系统,如果能构成代数系统则说明运算是否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并求运算的单位元和零元。

离散数学公式

离散数学公式

离散数学公式(总1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基本等值式1.双重否定律 A ┐┐A2.幂等律 A A∨A, A A∧A3.交换律A∨B B∨A,A∧B B∧A4.结合律(A∨B)∨C A∨(B∨C) (A∧B)∧C A ∧(B∧C)5.分配律A∨(B∧C) (A∨B)∧(A∨C) (∨对∧的分配律)A∧(B∨C) (A∧B)∨(A∧C) (∧对∨的分配律)6.德·摩根律┐(A∨B) ┐A∧┐B ┐(A∧B) ┐A ∨┐B7.吸收律A∨(A∧B) A,A∧(A∨B) A8.零律A∨1 1,A∧0 09.同一律A∨0 A,A∧1 A10.排中律A∨┐A 111.矛盾律A∧┐A 012.蕴涵等值式A→B ┐A∨B13.等价等值式A B (A→B)∧(B→A)14.假言易位A→B ┐B→┐A15.等价否定等值式A B ┐A┐B16.归谬论(A→B)∧(A→┐B) ┐A求给定公式范式的步骤(1)消去联结词→、(若存在)。

(2)否定号的消去(利用双重否定律)或内移(利用德摩根律)。

(3)利用分配律:利用∧对∨的分配律求析取范式,∨对∧的分配律求合取范式。

推理定律--重言蕴含式(1) A (A∨B)附加律(2) (A∧B) A化简律(3) (A→B)∧AB假言推理(4) (A→B)∧┐B ┐A拒取式(5) (A∨B)∧┐BA 析取三段论(6) (A→B) ∧ (B→C) (A→C)假言三段论(7) (A B) ∧ (B C) (A C) 等价三段论(8) (A→B)∧(C→D)∧(A∨C) (B∨D) 构造性二难(A→B)∧(┐A→B)∧(A∨┐A) B 构造性二难(特殊形式)(9)(A→B)∧(C→D)∧(┐B∨┐D) (┐A∨┐C) 破坏性二难设个体域为有限集D={a1,a2,…,an},则有(1)xA(x) A(a1)∧A(a2)∧…∧A(an)(2)xA(x) A(a1)∨A(a2)∨…∨A(an)设A(x)是任意的含自由出现个体变项x的公式,则(1)┐xA(x) x┐A(x)(2)┐xA(x) x┐A(x)设A(x)是任意的含自由出现个体变项x的公式,B中不含x的出现,则(1)x(A(x)∨B) xA(x)∨Bx(A(x)∧B) xA(x)∧Bx(A(x)→B) xA(x)→Bx(B→A(x)) B→xA(x)(2)x(A(x)∨B) xA(x)∨Bx(A(x)∧B) xA(x)∧Bx(A(x)→B) xA(x)→Bx(B →A(x)) B →xA(x)设A(x),B(x)是任意的含自由出现个体变项x 的公式,则 (1)x(A(x)∧B(x)) xA(x)∧xB(x) (2)x(A(x)∨B(x)) xA(x)∨ xB(x)全称量词“”对“∨”无分配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设A={a,b,c,d}, R={<a,b>,<c,b>,<b,c>,<c,d>},
其关系图如下图所示,则 :
24
R0={<a,a>,<b,b>,<c,c>,<d,d>} (相等关系) R={<a,b>,<c,b>,<b,c>,<c,d>} (已知的关系)
R2={<a,c>,<b,b>,<b,d>,<c,c>}(一次合成的关系)
R· R={<1,2>,<2,2>}; S· S={<4,5>,<3,3 >,<1,1>} R· R={<1,2>,<2,2>}……..= R·R·R·R=….. R·
11
(d)设R是A到B的二元关系,IA,IB 分别是A和B上 的相等关系,则:
IA· R=R·B=R I
(e)如果关系R的值域与关系S的定义域的交集 是空集,则合成关系R· S是空关系.由上面的例 题可以看出;下边介绍合成关系的性质。
个。但序列R0,R1,…,
R
2n
2
有 2 +1项,因此R
n2
的这些幂中至少有两个是相等的。 证毕 本定理对无限集不一定成立。例如: A=I且<x,y>∈R y=2x时, <x,z>∈ Ri z=2ix,
21
只要 i ≠ j Ri ≠ Rj , {Rnn ∈ N}是无限的。 但不管集合是有限或无限的下面定理成立。
12
定理3.2―1设R1 是从A到B的关系,R2 和R3 是从B 到C的关系,R4是从C到D的关系,那么:
(a) R1(R2∪R3)=R1R2∪R1R3
(b) R1(R2∩R3) R1R2∩R1R3
(c) (R2∪R3)R4 = R2R4∪R3R4
(d) (R2∩R3)R4 R2R4∩R3R4 (a),(c),(d)部分的证明留作练习,我们仅证明(b)
8
(b)给定集合A={1,2,3,4},B={2,3,4},C={1,2,3},设 R是A到B的关系; S是B到C的关系.
R={<x,y>|x+y=6}={<2,4>,<3,3>,<4,2>}
S={<y,z>|y-z=1}={<2,1>,<3,2>,<4,3>}
则R· S={<2,3>,<3,2>,<4,1>}.如图3.2―2所示.
R∪S={<a,b><a,b>R∨<a,b>S} R∩S={<a,b><a,b>R∧<a,b>S}
2
R-S={<a,b><a,b>R∧<a,b>S} R =A×B-R={<a,b><a,b> A×B ∧<a,b>R} R∪S, R∩S, R-S, R都是A到B的关系。 例:已知A={ 0, 1, 2 ,3 },A上的关系R,S如下:
如果不仅存在一个k使aik和bki都是1,此时cij
仍为1,只是从xi 到zj 不止一条长度为2的路径,但 等式仍然正确。上段的论证,已隐含了不止一个 k的情况。
29
本定理说明合成关系矩阵可用关系矩阵 (布尔矩阵)的乘法表达。
例3:设X={1,2},Y={a,b,c},Z={α,β},
S={<a,β>,<b,β>},
这说明关系的幂运算与代数幂运算一致。
定理3.2―4设A=n, R是集合A上的一个关系, 那么存在i和j使 Ri=Rj 而0≤i<j≤
2
n2
20
证:A上的每一二元关系是A×A的子集,因为 A×A=n2, ρ(A×A)=
2 ,因此A上有 2
n2 n2 n2
个不同关系。所以,R的不同的幂不会超过 2
13
证:先证明公式左包含。因为 <a, c>∈R1(R2∩R3)
b[< a,b >∈R1∧(< b,c >∈R2∩R3)]
b[< a,b >∈R1∧(< b,c > ∈R2∧< b,c >∈R3)] b[(<a,b >∈R1∧<b,c >∈R2)∧(<a,b >∈R1 ∧< b,c > ∈R3)]
R={<1,a>,<1,b>,<2,c>}, 则
1 1 0 MR 0 0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0 MS 0
1 1 0
30
0 1 1 1 0 0 1 M RS M R M S 0 1 0 0 0 0 1 0 0 既 R· = {< 1, β >}见下图 S
32
设R和S是X到Y上的二元关系,
6
7
定义3.2―1设R1 是从A到B的关系,R2 是从B到C 的关系,从A到C的合成关系记为R1R2,定义为
R1R2={<a,c>|a∈A∧c∈C∧b[b∈B
∧<a,b>∈R1∧<b,c> ∈R2]} 例1:(a)如果R1是关系“a是b的兄弟”,R2是关系 “b是c的父亲”,那么R1R2 是关系“a是c的叔 伯”.R2R2是关系“××是××的祖父”
定义3.2―2 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n∈N,
那么R的n次幂记为Rn,定义如下:
(1) R0是A上的相等关系,R0={<x,x>|x∈A}
(2) Rn+1=Rn· R
19
定理3.2―3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并设m和n 是N的元素,那么
(a)Rm· n=Rm+n; R
(b)(Rm)n=Rmn
可用归纳法证明。请读者自证。
k 1
n
i 1, 2,m; j 1, 2, p
28
证:因为如果存在某k使aik和bki都等于1,则cij=1. 但 aik 和 bkj 都 等 于 1 意 味 着 xiRyk 和 ykSzj. 所 以
xi(R· j.可见如此求得的MR· 确实表达了R· S)z S的 S
关系.因此上述等式是正确的。
P95第九题答案
自反性 反自反性 对称性 反对称性 传递性
P1
N
N
Y
N
Y
P2
P3 P4
N
N N
Y
N N
Y
Y N
N
N Y
N
N Y
1
3.1-0 关系的运算 关系是由序偶组成的集合,所以集合的并、
交、补、差运算对关系都适合,通过关系的
并、交、补、差运算,能产生新的关系。
定理3.1-1若关系R A×B, SA×B 则:
31
定理3.2―7 关系矩阵的乘法是可结合的 证:利用关系合成的可结合性证明.
(MR· S)· T = MR·· T = M(R· T M M SM S)·
= MR· T)=MR· S· =MR· S· T) M T (M M (S· 不仅合成关系可用关系矩阵表达,而且关系的 集合运算也可用关系矩阵表达。
A2={<0,0>,<0,1> ,<0,2> ,<0,3> ,<1,0> ,<1,1> ,
<1,2> ,<1,3>,<2,0>,<2,1>,<2,2>,<2,3>,
<3,0>,<3,1>, <3,2>,<3,3>}
则:R∪S={<0,1>,<2,1>,<0,3> ,<1,0>,<1,2>,
<2,3>,<3,0>,<3,2>},
R ={<a,b><a,b>A2∧a-b=1}
S ={<a,b><a,b>A2∧(a+b)=3}
求: R∪S, R∩S, R-S, R
3
解: R={<0,1>,<1,2> ,<2,3> ,<2,1> ,<3,2> ,<1,0>}
S ={<1,2>,<2,1> ,<0,3> ,<3,0>}
5
假设R1是A到B的关系,R2是B到C的关系(参看 图3.2―1)。合成关系R1R2是一个A到C的关系:
如果在关系图上,从a∈A到c∈C有一长度(路径
中弧的条数)为2的路径。其第一条弧属于R1,其
第 二 条 弧 属 于 R2, 那 么 <a,c>∈R1R2. 合 成 关 系
R1R2就是由<a,c>这样的序偶组成的集合。
图 3.2―4
26
本例还可看出Rn 的关系图的意义,按照合成 关系的定义,如果<a,c>R2 ,则存在某一
结点b,使<a,b>R和<b,c>R 。可见在R2
的图形上有一条a到c的弧,则在R的图形上
从a到b有一条长度为2的路径. 一般的,在图
形Rn上,从x到y有一条弧,则在R的图形上
有一条从x到y长度为n的路径。
27
3.2.3 合成关系的矩阵表达 定理3.2―6 设X={x1,x2,…,xm}, Y={y1,y2,…,y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