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专题2 第1单元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2 第1单元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 课件(31张)

2020-2021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2 第1单元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 课件(31张)

(2)氧化还原检验法 Br-、I-能被 Cl2 氧化生成__B_r_2_、__I_2 ,水溶液分别呈橙色、 褐色,因此可以用氯水检验 Br-和 I-。
4.溴、碘的提取 (1)从海水中提取溴 ①原料:提取食盐后的母液。 ②流程:
(2)从海水中提取碘 ①原料:一般从_海__产__品___(如海带等)中提取。 ②流程:
答案:(1)BE (2)过滤 蒸馏
(3)
(4)苯与水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5)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 液,观察,若溶液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否则无碘
知识点二 Cl-检验
9.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 NaCl、NaBr、NaI 三种溶液,该
试剂可用( )
①AgNO3 溶液 ②氯水 ③溴水 ④碘水
解析:选 B 由溴与氯的单质在性质上相似可知,A、C 正 确;溴元素最高价为+7 价,最低价为-1 价,所以 Br2 既有氧 化性又有还原性,B 错;Br2 不如 Cl2 活泼,所以和 H2 反应条件 要求较高,D 正确。
6.(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 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溴、碘的物理性质和特性
பைடு நூலகம்Br2
I2
通 常 状 况 下 为 _深__红__棕___ 色态 色,密度比水_大___的液体 通常状况下为紫__黑__色固体
溶解 微溶于_水__,易溶于酒__精__、微溶于_水___,易溶于酒__精__、 性 _四__氯__化__碳___等有机溶剂 _四__氯__化__碳___等有机溶剂
5.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溴可用于生产多种药剂,如熏蒸剂、杀虫剂、抗暴剂等。 溴化银是一种重要的_感__光___材料。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和 化工原料,含碘食品的生产也需要碘元素,_A__g_I__能用于人工 降雨。

专题二溴、碘的提取教案三新课标人教版

专题二溴、碘的提取教案三新课标人教版

专题二溴、碘的提取教案三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过程,认识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2)、了解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溴和海带中获取碘单质的基本方法3)、掌握氯、溴、碘间的置换反应;4)、掌握萃取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生活的自然是提供人类生活资源的重要来源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溴、碘提取的反应原理和方法三、过程和方法实验探索﹑实际操作﹑引导启发四、教学思路新教材区别于以往教材的一大特点是通过实验本身去探索和归纳知识及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注重从实验本身出发,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一些物质的性质,再由教师引导及学生讨论一起获得知识理论,再来认识实际应用。

很好的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科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可能在坐的各位许多都喜欢拍照,按下按扭,美丽的图案就很快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感光胶片在这一刹那起了决定性作用。

那什么东西使感光胶片会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呢?[学生回答] 碘化银[教师评价] 非常的好!同学们复习新课非常到位。

[教师讲述] 碘化银是一种很好的感光材料,可以用来拍照。

它也有另外一种类似于干冰的重要用途—人工降雨。

人体含有少量的碘,但碘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碘缺乏可对人体尤其是儿童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危害,缺了碘就会得“大脖子”病,1990年世界儿童首脑会议制定了“2000年全球消灭碘缺乏病”的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海水中提取溴﹑碘。

[板书]:一.溴、碘的提取原理[演示实验1]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①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②再滴加少量CCI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分组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 KI溶液,分别滴加少量溴水和新制氯水,①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②再滴加少量CCI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专题2第一单元第4课时:溴、碘的提取

专题2第一单元第4课时:溴、碘的提取

碘的提取
碘在海水中含量太低,仅有60μg/L目前还不能 直接从海水中提取碘。海洋植物,如海带、马 尾藻等有吸附碘离子的特殊能力,它们能把海 水中的碘富集到是海水中的10万倍以上。所以 通常从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碘。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

过 滤
双氧水
过 滤
提 纯

单 质
干海带
浸泡液
滤液
粗碘
24
1.“干海带”在浸泡前是否应做适当处理?
碘水 (棕黄色)
上层:
碘的苯溶液 (紫红色)
2NaBr + Cl2 = 2NaCl + Br2
2KI + Cl2 = 2KCl + I2 2KI + Br2 = 2KBr + I2
非金属性:Cl2 > Br2
非金属性:Cl2 > I2 非金属性:Br2 > I2
非金属性: Cl2 > Br2 > I2
可将干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以便使 海带中的碘的化合物完全溶于水中
2.“提纯”的方法可以是什么?怎样操作? 用四氯化碳萃取后分液
检漏
装液
振荡
静置
分液
四、Cl 、 Br 、 I 的鉴别
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
-
-
-
AgNO3 溶液
AgNO3 溶液
AgNO3 溶液
KCl溶液
NaBr溶液
KI溶液
用双线桥表示这些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数目,并指 出其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二、溴、碘的提取
1.溴的提取 粗盐
海水 通Cl2 思考:为什么要鼓入热空气? 溴易挥发,鼓入热空气使其全 部挥发出来,冷凝得到粗溴。

(教师用书)高中化学 专题2 第1单元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1

(教师用书)高中化学 专题2 第1单元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同步备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1

(1)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 管,其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2)C中液体颜色为________。 (3)D中 NaOH溶液作用是________。
【解析】 采用分馏法提纯溴,Br2有毒,要防止污染 空气,溴有腐蚀性,不用橡胶塞和橡胶管。
2.溴单质和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Br2能氧化KI,其化学方程式为 Br2+2KI===I2+2KBr 。 3. Br 、 I 的检验 在水溶液中,溴离子、碘离子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 应,生成难溶于水和不溶于稀硝酸的 淡黄 和 黄色 碘化银沉淀: 色溴化银沉淀
- -
NaBr+ AgNO3===AgBr↓+ NaNO3 NaI+ AgNO3===AgI↓+ NaNO3 实验室常用 硝酸银溶液 和 稀硝酸 来检验Br-和 I- 。
【解析】 海带提取I2的过程为:海带灼烧→溶解→过 滤→加Cl2→加CCl4→分液
【答案】 B
3.从溴化钠中制取单质溴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至干,灼烧固体 B.滴入新制的氯水,用汽油萃取 C.通入新制的氯气,用酒精萃取 D.加入碘水,用四氯化碳萃取
)
【解析】
A不正确,因为NaBr同 NaCl一样,是热稳
【答案】 A
2.鉴别某溶液中是含有Br-还是含有I-,可以选用的 试剂较适合的是( ) B.淀粉溶液 D.四氯化碳
A.碘水、淀粉溶液 C.溴水、淀粉溶液
【解析】 淀粉溶液、CCl4不能鉴别I-。 【答案】 C
【教师备课资源】 1.氯、溴、碘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1)相似性 氯、溴、碘的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所以它们具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其常见的化合价均为-1价,都能和 金属单质(如Na、Mg、Fe)反应,与非金属单质(如氢气)反 应,还都能够和碱(如NaOH)反应。

专题2_第一单元_氯_溴_碘及其化合物_第3课时_苏教版

专题2_第一单元_氯_溴_碘及其化合物_第3课时_苏教版

5.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 病有治疗作用的是 A.钠元素 C.碘元素 B.氯元素 D.铁元素 ( C )
6.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蓝的是( C ) A.碘水 B.溴水 C.碘化钾溶液 D.氯气
7. 盛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溴的试剂瓶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水, 其目的是( D ) A.制得溴水 B.比较水和液溴的密度 C.将液溴隔绝空气 D.防止液溴挥发
9.为检验某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的溴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取样,加入过 量的稀硝酸 实验 现象 简答 加硝酸的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入硝酸银溶液
答案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简答 除去 CO2-,防止碳酸 3 钠对溴化钠检验的干扰 AgNO3+NaBr===AgBr↓ +NaNO3
(4)淀粉与碘(I2)相遇使物质的颜色显蓝色,这是淀粉与碘相 互检验的基础。 (5)AgI 在光照下分解生成 I2 和 Ag,这样生成的 Ag 单质颗 粒较小,颜色为黑色而不是银白色。
答案
分液 (4)将 光 I2 加在淀粉溶液中, 溶液显蓝色 (5)2AgI=====2Ag +I2 (1)FeI2 FeCl3 (2)c (3)萃取
中一定含有 I-或 Br-吗? 答:不一定。PO3-离子可与 Ag+反应生成 Ag3PO4 黄 4
色沉淀。但 Ag3PO4 可溶于稀 HNO3。
随堂训练
1. 稀的碘水和溴水的颜色非常浅,近乎无色。鉴别稀碘水 和稀溴水时,所用的最佳试剂是 A.淀粉溶液 C.NaOH 溶液 B.氯水 D.NaBr 溶液 ( )
8.将适量 Cl2 通入溴化钠溶液中,等反应停止后,从该溶 液中提取溴通常所需的主要仪器和方法是 A.蒸发皿;蒸发后灼热 B.烧杯;冷却、分液 C.分液漏斗;结晶、过滤 D.分液漏斗;加萃取剂,振荡静置后分液 ( D )

溴、碘的提取

溴、碘的提取

练习:
1、下列能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 )C
A.KI B.KBr C.I2 D.Br2
2、加碘食盐加入的是( )A
A.KIO3 B.I2 C.KI
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I2+2KBr=2KI+Br2
D
B.Br2+2KCl=2KBr+Cl2
C.I2+2KCl=2KI+Cl2
D.Br2+2KI=2KBr+I2
粉碎的海带
水浸泡 通Cl2
溶解水中的I2 过滤
滤渣
碘水
提纯(萃取)
碘单质
五、溴、碘的应用
溴可用于生产多种药剂,如薰蒸剂, 杀虫剂,抗爆剂;碘也是一种重要的药 用元素,可治疗口腔溃疡,如碘甘油, 华素片(还可制加碘盐)。
2AgBr
光照
===
2Ag
+
Br2, 因此可作感
光材料。
AgI可用于人工降雨,使空气里的水 蒸气凝聚成雨。
请根据原子结构知识推导abxy的数值并判断两种粒子的具体名称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溴、碘的提取
湛江第一中学化学科 ZQL
一、溴和碘的提取
海水中溴碘元素的存在:Br- 、I- 实现下列过程,需加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Br- Br2 I- I2
氧化剂
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关系 失去 n e- 发生氧化反应
重灼伤皮肤、橡胶
④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 溶于乙醇、CCl4、苯等
⑤ ρBr2 >ρH2O
液溴的保存
保存溴时,常往盛溴的试剂瓶(棕 色)中加入一些水(防止挥发)。
用水封是因为溴的密度比水大,且在 水中溶解度不大。

溴、碘的提取(说课)

溴、碘的提取(说课)
整理课件
三、说学法
学法指导
(1)实验探究法 通过探究氯、溴、碘间的置换反应 规律和溴、碘提取的反应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 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方法; 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 的基本技能。 (2)合作学习法 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分析、讨论 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 长补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竞争意识。 (3)阅读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培 养自学能力。
从海水中提取溴:
鼓入热空气 通入氯气 或水蒸气
冷凝
提取粗盐 后的母液
溴水
溴和水蒸气
粗溴
整理课件
从海带中提取碘:
加水
通入氯气

浸泡
氧化

碘单质
提纯
过滤
整理课件
[教师导学]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并阅读 课本P45有关内容,回答:溴、碘及其化合 物有哪些应用?
[学生阅读、归纳小结]
4、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整理课件
二、说教法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 注重从实验出发,使学生了解溴、碘的性质,由教师引 导及学生讨论共同获得“溴、碘的提取原理”的知识理 论,再来认识实际应用(如何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溴、 碘单质)。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参与 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更重要的 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 作意识。
整理课件
二、说教法
说教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 ,要求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改变教学 观念和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 探究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是学生学 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 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溴、碘的提取PPT苏教版

溴、碘的提取PPT苏教版

(加萃取剂 ) 3、如何将碘水中的碘单质分离出来?
总结:Cl2、Br2、I2的性质比较
性质 颜色 状态 溶解 性 溶液 颜色
Br2 I2
氯气(Cl2)
黄绿色
溴(Br 2)
深红棕色
液体
碘(I2)
紫黑色 固体
气体
但易溶 能溶于水,易 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溶于有机溶剂 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通Cl2
思考:为什么要鼓入热空气? 溴易挥发,鼓入热空气使其全 部挥发出来。
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
溴水
溴蒸汽 冷凝
高纯度溴
提纯
粗溴
2.海带中提取碘
水 氢氧化 钠溶液 氯气
干海带
浸泡液(含 )
I-
过滤
滤液(含I-)
反应方程式 Cl2 + 2KI = I2 +2KCl
碘 单 质
提纯
过滤 结晶、
粗碘
四、Cl 、Br 、I 的鉴别
方法一: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利用AgX沉淀的颜色不同进行鉴别
方法二:加氯水,再加有机溶剂萃取,根据有机层颜色进行鉴别
1、与H2的反应 Br2 + H2 =2HCl 五 、 其 他 化 学 性 质 I2 + H2 =2 HI 2、与金属的反应 3Br2 + 2Fe = 2FeBr3
I2 + Fe = FeI2 3、与H2O的反应
溴蒸气 水 封 液 溴
2、如何保存单质溴? 用水封,棕色试剂瓶
2、碘(I2)的性质 • • • • • 颜色: 紫黑色 状态: 固体 密度: 比水大 溶解性:微溶于水却易溶于酒精、CCl4等有机溶剂 特性: 1.易升华 2.使淀粉变蓝

溴、碘的提取

溴、碘的提取

实验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NaCl+ AgNO3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 于稀硝酸
NaCl+ AgNO3 NaNO3+ AgCl
NaBr+ AgNO3
浅黄色沉淀 浅黄色沉淀 NaBr+ AgNO3 沉淀不溶于 NaNO3+ AgBr 稀硝酸 黄色沉淀 黄色沉淀 沉淀不溶 于稀硝酸
NaI+ AgNO3 NaNO3+ AgI
(次溴酸钠 次溴酸钠)1
+1
2NaOH + I2 = NaI + NaIO + H2O
(次碘酸钠 次碘酸钠) 次碘酸钠
0
-1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NaCl 实验3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实验 溶液, 溶液和NaI溶液,向试 溶液, 溶液, NaBr溶液和 溶液和 溶液
管中加入几滴AgNO3溶液和几滴 管中加入几滴 稀硝酸,观察现象。 稀硝酸,观察现象。
NaI+ AgNO3
四、卤离子的检验
1 、步骤 (1)加硝酸银溶液 加硝酸银溶液 (2)滴加稀硝酸 滴加稀硝酸
2 、产生白色沉淀的为 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 、浅黄 色沉淀的为 的为Br-,黄色沉淀的为 黄色沉淀的为 色沉淀的为 黄色沉淀的为I
AgCl 颜色 溶解性 化学性 质 用途
AgBr
AgI

浅黄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见光分解 2AgX
光照
2Ag+X2 人工降雨
感光材料
含溴、 五、 含溴、碘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1 、溴可用于生产多种药剂 2 、溴化银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 溴化银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 是一种重要的感光 3 、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碘盐 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碘盐(KIO3) 4 、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 碘化银用于 用于人工降雨

溴、碘的提取

溴、碘的提取

课题 $2.1.3溴、碘的提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溴、碘单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知道氯、溴、碘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其差异。

3.认识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锻炼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能根据观察的实验现象形成结论,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溴、碘单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单元第3课时溴碘的提取教案苏教版必修120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单元第3课时溴碘的提取教案苏教版必修120

第3课时 溴、碘的提取目标与素养:1.了解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溴、碘单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知道氯、溴、碘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异。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掌握Cl -、Br -、I -的检验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一、溴、碘的提取 1.反应原理(1)溴的提取:海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通入氯气将其中的溴离子转化为单质溴。

(2)碘的提取:海水中碘的浓度很低,工业上不直接由海水提取碘,而是以具有富集碘能力的植物如海带、海藻为原料提取碘。

3.提取流程(1)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工艺流程:微点拨Cl 2、Br 2、I 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 2>Br 2>I 2; Cl -、Br -、I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I ->Br ->Cl -。

二、溴、碘的性质 1.单质的物理性质氯易液化,溴易挥发,碘易升华。

溴是室温下唯一一种液态单质。

2.Br -、I -的检验(1)试剂: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2)化学方程式:NaBr +AgNO 3===AgBr↓+NaNO 3,NaI +AgNO 3===AgI↓+NaNO 3。

(3)现象:分别出现淡黄色沉淀、黄色沉淀。

3.溴、碘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用途(1)溴可用于生产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药剂。

(2)溴化银是重要的感光材料。

(3)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也应用于含碘食品的生产。

(4)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2)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中的KIO 3(×)(3)加入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有Cl -存在(×)(4)某无色溶液先通入Cl 2,溶液变成棕黄色,再滴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又变蓝,则原溶液中有I -存在(√)2.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溴、碘的提取学习目标:1.了解溴、碘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溴、碘的提取和反应原理。

(重难点)3.掌握Cl-、Br-、I-的检验方法。

(重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溴、碘的制备与性质(1)Br2、I2的制备①制取溴单质: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 mL 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分层,上层为无色溶液,下层为橙红色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Br===2KCl+Br2。

②制取碘单质: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 mL KI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分层,上层为无色溶液,下层为紫红色液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2)Br2、I2的物理性质①溴单质具有氧化性,能将碘化钾溶液中的碘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2KI===2KBr+I2。

②在水溶液中,溴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浅黄色溴化银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r+AgNO3===AgBr↓+NaNO3,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Br-。

③在水溶液中,碘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黄色碘化银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I+AgNO3===AgI↓+NaNO3,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I-。

④I2遇淀粉变蓝色,该性质可用于检验I2。

(4)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应用①溴可用于生产多种药剂,如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

溴化银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是胶卷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②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含碘食品的生产也需要碘元素,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2.溴、碘的提取(1)海水提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Cl 2Br 2的水溶液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冷凝粗溴――→精制溴单质。

(2)从海产品中提取碘的流程说明:海带中所含的碘在浸泡时可以I -的形式进入溶液。

[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海水提溴的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2)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中的KIO 3。

( )(3)用CCl 4萃取碘水中的碘,先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4)反应Br 2+2KI===I 2+2KBr 说明还原性Br 2大于I 2。

( )(5)海带用水浸泡可以使I 2直接溶于水。

( )(6)检验Cl -、Br -、I -可以加入HNO 3和AgNO 3溶液。

( )【答案】 (1)× (2)× (3)× (4)× (5)× (6)√2.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A.KI 溶液,B.淀粉溶液,C.NaOH 溶液,D.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导学号:90512056】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反应,请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 2与NaOH 反应类似Cl 2与NaOH 反应,写出③→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溶液显棕黄色,说明溶液中有I2生成,氯水和KI溶液反应生成I2,而氯水显浅黄绿色,故①为KI溶液,②为氯水;溶液显蓝色是由于淀粉遇I2形成的,故③为淀粉溶液;又由于I2+2NaOH===NaI+NaIO+H2O,I2逐渐消失,蓝色将逐渐褪为无色,故④为NaOH溶液。

【答案】(1)A、D、B、C(3)I2+2NaOH===NaI+NaIO+H2O[合作探究·攻重难]氯、溴、碘的主要性质及卤离子检验[(1)通过什么反应可证明氧化性Br2>I2?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示】Br2+2KI===2KBr+I2。

(2)如何证明溶液中含有I-?【提示】取溶液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或加入氯水和淀粉溶液或加入氯水和CCl4溶液。

(3)通过什么反应证明还原性I->Cl-?【提示】Cl2+2KI===I2+2KCl。

(1)氧化性:F2>Cl2>Br2>I2;还原性:I->Br->Cl->F-(2)卤素单质的检验Cl2Br2I2常温下外观黄绿色气体深红棕色液体紫黑色固体常用检验方法①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遇淀粉溶液变蓝(3)卤素离子X-(Cl-、Br-、I-)的检验①AgNO 3溶液—稀HNO 3法②氯水—CCl 4法③氯水—淀粉法 溶液――→氯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I - [对点训练]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碘易升华,所以碘要保存在用铁盖旋紧的试剂瓶中B .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 .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D .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B [由保存方法可知道,液溴按B 项所述保存是对的,因液溴易挥发,水封可减缓挥发。

碘易与铁反应(Fe +I 2===FeI 2),可知A 不正确。

所有能与I -反应生成I 2的物质都有此现象,如溴蒸气等,不一定是Cl 2,C 不正确。

酒精与水互溶,不符合萃取剂要求,D 不正确。

]2.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 -(X -为Cl -、Br -或I -),往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往此溶液中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 .Br -、I -、Cl -B .Br -、Cl -、I -C .I -、Br -、Cl -D .Cl -、I -、Br -A [往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橙色,说明甲中含Br -,再加入丙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丙中不含I -,应含Cl -,由此可说明乙中含I -。

]溴、碘的提取[(1)从海水中提取溴、碘和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原理相同吗?【提示】 不同。

海水提取食盐为物理变化,而溴、碘的提取为化学变化。

(2)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中,为什么往溴水中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可获得粗溴?在实验室中怎样从溴水中提取溴?【提示】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往溴水中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溴即可挥发出来。

在实验室中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溴。

(3)写出海水中的Br-和海植物中I-提取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2NaBr+Cl2===2NaCl+Br2;2NaI+Cl2===2NaCl+I2。

(4)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时操作对象有何不同?为什么?【提示】海水中溴元素(Br-)的含量丰富,从海水中提取溴是直接利用提取粗盐后的母液通入氯气进行处理,而海水中含碘总量虽大,但浓度较低,这给提取带来了麻烦,某些海藻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如海带,因此,利用浸泡液浸泡海带可富集碘,或将干海带灼烧后的灰烬作为提取碘的原料。

(1)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历三个步骤,即浓缩、氧化和提取。

①浓缩并酸化海水后,通入适量的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2NaBr+Cl2===Br2+2NaCl。

②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热空气或水蒸气,将溴单质吹入盛二氧化硫溶液的吸收塔内以达到富集的目的:Br2+SO2+2H2O===2HBr+H2SO4(也可用NaOH 或Na2CO3溶液吸收)。

③向吸收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2HBr+Cl2===2HCl+Br2。

④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收塔内的溶液中的溴单质。

(2)从海植物中提取I2①用水浸泡海带或海藻灼烧后的灰烬。

②向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2NaI+Cl2===I2+2NaCl。

③过滤,用有机溶剂萃取碘单质。

④蒸馏I 2的有机溶液得到I 2。

[对点训练] 3.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带制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干海带――→灼烧海带灰――→沸水浸泡悬浊液――→过滤滤液――→H +H 2O 2碘水――→CCl 4I 2的CCl 4溶液――→蒸馏I 2A .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B .含I -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C .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D .碘水加入CCl 4得到I 2的CCl 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A [A 项错误,实验室是在坩埚中灼烧干海带;B 项正确,碘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 项正确,碘水中有碘单质,能使淀粉显特殊的蓝色;D 项正确,这是一个富集提取的过程,化学上称为萃取。

]4.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1)将NaCl 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产品有H 2、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用SO 2水溶液吸收Br 2,可制得HBr 和硫酸,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产物是________。

(3)写出步骤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l 2 NaOH (2)Br 2 H 2SO 4(3)Cl 2+2HBr===2HCl +Br 2[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1.在盛有KI 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 .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B.均匀、透明、紫红色C.均匀、透明、无色D.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D[2KI+Cl2===2KCl+I2,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CCl4的密度比水大,故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碘在CCl4中的颜色)。

] 2.稀的碘水和溴水的颜色非常浅,近乎无色。

检验稀碘水和稀溴水时,所用的最佳试剂是()A.淀粉溶液B.氯水C.NaOH溶液D.NaBr溶液A[氯水、NaBr溶液与溴水、碘水都不反应,NaOH溶液与二者都反应,二者都褪色,现象相同,不能区分,淀粉遇I2变蓝色。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液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呈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A[B项,能氧化KI生成I2的物质不一定是Cl2;C项,CCl4层呈紫色,含有I2;D项,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