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数学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2.掌握数学乘法运算的相应的定律;
3.运用数学乘法运算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教学课件、习题册;
3.小黑板、彩色粉笔;
4.数学教具:计算卡片、百位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数学乘法运算定律”。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教师示范将两个数相乘,并询问学生的答案。
2.引导学生发现相乘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后,乘积不变,即乘法的交换律。
3.教师给出更多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交换律。
4.教师讲解乘法的结合律,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
解结合律的概念。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巩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数学游戏(1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以增加学生对乘法定律的兴趣和参与度。
2.游戏一:“找出不交换的例子”。教师给出两组数,让学生找出其
中不满足交换律的例子,并向全班解释原因。
3.游戏二:“解密谜题”。教师给出一道乘法谜题,学生需要通过解
密后的数字推算出原始的谜底。
四、概念教学(2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乘法运算的幂运算定律。
2.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乘法的幂运算定律,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发现。
3.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幂运算定律的应用。
五、练习巩固(15分钟)
1.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答疑和讲解。
六、拓展练习(15分钟)
1.老师设计拓展题目,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乘法运算的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数学教案: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运算定律(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法则;
3.能够熟练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加法和乘法的运算顺序的理解;
2.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法则的掌握。
教学难点:
1.能够熟练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法则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课前作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用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乘法的基本概念,并提问如下问题:
-你们能给出加法和乘法的定义吗?
-加法和乘法有哪些基本性质?
二、新知呈现(15分钟)
1.教师给出加法和乘法的运算顺序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加法运算顺序: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计算不带括号的加法。
-乘法运算顺序:先计算括号内的乘法,再计算不带括号的乘法。
-示例:8 + 2 × 4 = ? (先乘法再加法)
5 × 3 + 2 = ? (先乘法再加法)
(3 + 4) × 2 = ? (先括号内的加法再乘法)
2.教师给出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法则,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加法法则:交换律、结合律、零元素、相反数。
-乘法法则:交换律、结合律、单位元素、相反数。
-示例:2 + 3 = 3 + 2 (交换律)
(2 + 3) + 4 = 2 + (3 + 4) (结合律)
0 + 5 = 5 (零元素)
5 + (-5) = 0 (相反数)
三、示范演练(15分钟)
1.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出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解答和讨论。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优秀4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
优秀4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篇一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3页-35页内容,《乘法运算定律》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⑴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总结过程,感知“猜想__验证”这一总结规律的方法。
⑵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不同方式表示运算定律,以及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⑶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不同方式表示运算定律,以及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
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总结过程,感知“猜想__验证”这一总结规律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和可探究性,所以,我采用了以组织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策略。力求在通过“猜想__验证”的方式总结运算定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
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解决与植树有关的问题去发现、总结乘法中的运算定律。
(二)猜想验证,总结规律;
1、引导为主探索乘法交换律
⑴提出猜想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一步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师板书)“你们还有不一样的算式吗?”(板书两个算式。)
“同样的问题我们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但结果是一样的。那我们可以说25×4=4×25。”(板书算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不够灵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方法。
2.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
理解乘法分配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培养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
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分配律的相关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和动画演
示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例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精选8篇)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精选8篇)
简便运算是一种高级的混合运算,是混合运算的技巧,学好了简便运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能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也就是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评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评课稿
1. 课程背景与目标
本课程评课稿旨在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
律的应用》进行评估和分析。本课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理解和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乘法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材分析
2.1 教材内容
本教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1.1 乘法运算定律初探
教材首先引入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基本规则,帮助学生
了解乘法运算的特点和性质。
2.1.2 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本部分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
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其中包括可视化图像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2.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掌握乘法运算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深度和逻辑严密性。
3. 教学设计与分析
3.1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例演示、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应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2 教学流程
3.2.1 导入环节
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购物,引出本课的主题——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让学生明白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激发学习兴趣。
3.2.2 知识讲解
通过幻灯片或板书,向学生讲解乘法运算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解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示范。
3.2.3 讲解实例
选取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如购买多个相同商品的总价计算、多个果园的果树数量统计等,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主要介绍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
合律和分配律。这三个定律是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关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效率和准确性。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并能在实际运算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有一定
的认识。但学生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
2.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
1.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在实际运算中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
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运用运算定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
效果。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运算定律。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故事情境,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
握运算定律。
3.练习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下学期四年级学生将要学习乘法运算定律,作为老师的你要先写好教案。那么大家知道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查看。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一】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乘法运算定律,会根据不同算式的特征,正确灵活、合理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提高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出示上节课总结出来的本单元的框架,指出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并提出要求,掌握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并能灵活的运用于简便计算。
(二)复习定律
1、简算。
4×13×25125×(8+80)
全班练习、两位学生板演,完成后反馈校对,并说明计算的理由。教师板书运算定律的名称。
2、掌握定律。
简要的叙述运算定律和字母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的字母公式。
根据字母公式,比较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区别?根据字母公式说说他们的结构特征。
(三)定律运用
1、课本第6题
(1)归类,各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画出具有特征的数学运算符号。
(2)全班练习,完成上面一行3题,完成后反馈校对,指出每一题的特征。
(3)全班练习,完成下面一行3题,完成后反馈校对,指出每一题的特征。
2、判断、改错练习。
(1)400×(25+1)=400×25+1
(2)(64+4)×25=64×25+25
(3)25×32=25×(4×8)=25×4+25×8
(四)综合练习
1、练习第7题。
(1)找出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算式,并各自归入相应运算定律类型中。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教案名称: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游戏、实例推导、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数学运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的含义和作用。
2.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运用数学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和乘法知识,并通过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来巩固旧知识。
2. 学习加法的交换律(10分钟)
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2+3= ? ,3+2= ?”,观察结果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交换律:加法运算中,加数的顺序不影响运算的结果。
通过实际举例让学生感受交换律的作用,例如:“3个苹果+5个苹果=8个苹果,5个苹果+3个苹果=8个苹果,无论先加哪个数,最后结果都一样。”
3. 学习加法的结合律(15分钟)
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2+3+4= ? ,4+2+3= ?”,观察结果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结合律:加法运算中,加数相同的几个数,可以按任意顺序相加。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结合律的含义和作用,如:“小明用2元买了一支铅笔,之后又花3元买了一根橡皮,最后花4元买了一本书,共花费多少钱?2+3+4=9;小明又花4元买了一本书,先花了4元再花2元再花3元,还是花费多少钱?4+2+3=9。同样的数按不同顺序相加,结果都一样。”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
能有帮助。
教材的第33页——35页的例1、例2及练习六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回答,师板书:a+b=b+a (a+b)+c=a+(b+c)
同学们想一想:这是我们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么乘法有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
二、新授
观察教材第33页的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可以复述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根据图中带给我们
的信息,可为我们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例1、例2并板书。
板书:(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学习例1。
1)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
学生通过理解,找出需要得到的信息:(1)共有多少个小组。(2)每组的人数。
2)分析数量关系。
3)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4)汇报。板书:4×25=100(人)25×4=100(人)
5)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4×25和25×4两个算式都是求“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结果怎么样?(相等)既然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号)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猜想,观察、比较、概括、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验证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a+b=b+a (a+b)+c=a+(b+c)
2、引入新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我们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么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呢?
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验证乘法的交换律
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来验证
保护环境对人类非常重要,植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瞧,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植树呢(出示例5主题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并解答
a 、负责挖坑、种树的共有多少人?
25×4=100(人)4×25=100(人)
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教案时长: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 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b. 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应用;
c. 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a. 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b. 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c.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和展示的形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b.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具准备:
1. 双方黑板、彩色粉笔;
2. 适用年级的数学教材;
3. 小组合作活动的筹备材料,如纸张、色笔等。
教学步骤:
课时一:
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加法运算定律,并询问学生,是否有类似的运算定律存在于乘法运算中。
步骤二:呈现问题(10分钟)
1. 提问:小明有3个篮球,每个篮球花费5元,小明总共花了多少钱?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运算表示这个问题,然后解答。
步骤三:发现交换律(10分钟)
1. 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组探究任务:小明有3个篮球,每个篮球花费5元;小红有5个篮球,每个篮球花费3元。让学生分别计算小明和小红分别花费的钱数。
2. 各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比较结果,然后展示计算过程和答案。
3. 整理并解释学生的计算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运算的交换律。
步骤四:发现结合律(15分钟)
1. 继续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给学生一个新的问题,让他们自由组合数和运算符,然后计算出结果。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
教学目标:
1. 理解乘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掌握乘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 运用乘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乘法运算的交换律;
2. 乘法运算的结合律。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多媒体设备、小白板、彩色粉笔。
学生:书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学过乘法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乘法运算中的定律,你们知道定律是什么意思吗?
2. 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前面的乘法运算中,你们有发现什么规律吗?
二、新课讲解(10分钟)
1. 交换律概念引入:同学们,我们来看两个乘法算式:2 × 3 和 3 × 2,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2. 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为多少呢?是不是都是6?那
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乘法运算中,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结果是不变的。
3. 结合默写练习:同学们,请你们分别写出以下算式的结果:3 × 4 和 4 × 3。
3. 结合律概念引入: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三个乘法算式:2 × 3 × 4、3 × 4 × 2 和 4 × 2 × 3,这三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4. 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三个算式的结果为多少呢?是不是都是24?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乘法运算中,可以先乘后加,也可以先加后乘,结果是一样的。
5. 结合默写练习:同学们,请你们分别写出以下算式的结果:2 × 3 × 4 和 (2 × 3) ×4。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达式来阐述乘法运算定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例如,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再乘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例如,(a ×b) × c = a × (b × c)。
2.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乘法运算定律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
1. 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2. 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达式来阐述乘法运算定律。
四、教学策略
1.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2.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简单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思考乘法运算中是否
存在某种规律。
2. 新课讲解:介绍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和
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运算定律》(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掌握乘法分配律、结合律和交换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乘法分配律:a × (b c) = a × b a × c
2.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3.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2. 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2. 新授:讲解乘法分配律、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定义和用法。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乘法运算定律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 乘法分配律:a × (b c) = a ×b a × c
-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作业设计
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定律的用法。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是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关键,对于提高学生的运算效率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对于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解决。但是,对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乘法运算
定律。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六. 教学准备
1.PPT课件:制作乘法运算定律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练习
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和故事情境,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乘法运算定律。
3.练习题:准备一些乘法运算定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测学生的学
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实例,如水果店老板卖水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水果的总价。通过这个实例,引出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运算定律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时灵活应用乘法的运算律。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组,每个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1、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理解题意
根据已知条件,有25个小组,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25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5×4或4×25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乘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乘法运算定律
(2)解决问题
25×4=100(人)或4×25=100(人)
(3) 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观察25×4=100(人)或4×25=100(人),发现两道乘法算式的因数相同,交换因数
的位置,积不变,因此,可以得出25×4=4×25。
像这样,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若用a,b分别代表任意一个因数,则乘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乘法交换律 a×b=b×a
归纳总结1: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
随堂练习:
小明买了12支圆珠笔,每支2元,小红买了2只钢笔,每支12元,两个人谁花的
钱多?
答案:小红12×2=24(元)小刚2×12=24(元)
答:两人花得钱一样多
探究新知2:乘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参加植树的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 理解题意
师:要求25组共要浇多少桶水,就是把总的棵数求出再乘以2,或者把每组要浇的桶数求出再乘以25组。
2. 解答:
方法一:先求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种这些树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 125×2
= 250(桶)
方法二:先求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25组一共多少:
即: 25×(5×2)
= 25×10
= 250(桶)
3. 发现规律
观察两种解题方法,发现:都是25,5,2三个因数相乘,不同的是第一个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直接计算,第二个则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第二种方法因为后面5×2等于10 ,所以运算简便些,但他们的得数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把两个算式用等号相连。
可以写成等式(25×5)×2=25×(5×2)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乘,如果后两个数相乘能使计算简便些,就利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个叫乘法结合律。
4. 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活学活用:
每瓶矿泉水2元,每箱矿泉水24瓶,要买5箱矿泉水,一共要花多少钱?
2 ×(24 ×5)
= 2 ×120
= 240(元)
答:一共要花240元
拓展提升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商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先和被除数相乘,再除以除数,或用这个数先除以除数,再和被除数相乘。
例: 16×(128÷8)
=16÷8×128
=2×128
= 256
举一反三:
32 ×(112÷4)
=32÷4×112
=8×112
=896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组,每个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1.理解题意
师:已知有25组学生参加植树活动,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活动,可以用每组人数乘以25,也可以分别求出25组中挖坑、种树和抬水浇水的人数,再相加
2.解答
方法一:
4×25+2×25
=100+50
=150(人)
方法二:
(4+2)×25
=6×25
=150(人)
比较算式发现:4×25+2×25=(4+2)×25,这两个算式中都含有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第一个算式是把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第二个算式是把第一个式子中的两个加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相加,计算结果一样。
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