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个第二代残疾证视力残疾评残标准
视力残疾二级鉴定标准
![视力残疾二级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e02f88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7.png)
视力残疾二级鉴定标准
视力残疾分为一级和二级,其中二级视力残疾为轻度视力障碍。
根据中国视障联盟发布的《关于视力残疾鉴定标准的规定》,二级视力残疾的鉴定标准如下:
1. 最佳矫正视力在0.2以上但不超过0.3,或者无矫正视力在0.05以上但不超过0.1。
2. 无论有无矫正,双眼视野在不超过10度的区域内投射的光斑直径应不小于0.5度,并且双眼视野在不超过10度到30度的区域内投射的光斑直径应不小于1度。
3. 双眼视力不足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病变或眼外肌瘫痪等眼球病变。
注:最佳矫正视力是指病人在眼科医生的帮助下,经过角膜验光、矫正视力验光等措施后,所取得的最佳视力水平。
无矫正视力是指病人不经任何眼部检查和矫正,仅凭自己的裸眼视力水平。
双眼视野是指眼球正常处于静息状态时,眼球移动时周围环境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成像的范围。
二级残疾证的评残标准
![二级残疾证的评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7f9f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9.png)
二级残疾证的评残标准一、身体方面:(一)四肢缺失、功能障碍等残疾,如四肢肢体缺失、随意活动受限、持续不能站立等。
(二)瘫痪残疾,如大面积肌肉瘫痪、肌张力障碍等。
(三)运动障碍、机能缺失残疾,如一侧肢体瘫痪、运动障碍等。
(四)大小便功能障碍残疾,如不能自主控制大小便、排泄功能受限等。
(五)其他身体功能障碍,如严重肾脏功能缺陷、胃肠功能障碍等。
二、智力方面:(一)智能迟缓,具有三岁以下智商,或具有三岁以上至14岁以下行为年龄的智力发育水平。
(二)智力受损,具有14岁以上至18岁以下行为年龄的智力发育水平。
(三)其他智力障碍,具有18岁以上行为年龄的智力发育水平,但受损程度较轻。
三、听力方面:(一)双耳重度听力障碍,纯音测听平均听阈在71-90分贝间,或听阈在71分贝以上。
(二)双耳中度听力障碍,纯音测听平均听阈在56-70分贝间。
(三)双耳轻度听力障碍,纯音测听平均听阈在41-55分贝间。
四、视力方面:(一)双眼失明,视力低于0.02(二)双眼重度视力障碍,视力在0.02至0.05之间。
(三)双眼中度视力障碍,视力在0.05至0.1之间。
(四)双眼轻度视力障碍,视力在0.1至0.3之间。
评残标准是以各种残疾类型以及对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的影响程度为基础进行评估的。
评估时会考虑患者的医学、康复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评估结果会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分类,并颁发相应的残疾证明,其中二级残疾证是对残疾程度较高的人群进行认定的。
持有二级残疾证的人员通常需要获得相应的福利和优惠政策,以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
这些福利和优惠政策包括医疗优先、教育优惠、就业保障、交通出行便利等方面,以减少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二级残疾证的评残标准是为了确保残疾人士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和保障,使其在社会中能够融入和参与。
通过评估残疾程度,有助于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服务,以满足残疾人士的特殊需求,并为其提供机会以实现自己的潜力。
二级残疾鉴定标准
![二级残疾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29e8c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7.png)
二级残疾鉴定标准二级残疾鉴定标准是指对残疾人进行鉴定,根据残疾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为残疾人提供相应的福利和服务。
二级残疾是指残疾程度较轻的残疾人,其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仍能够独立生活和进行简单的工作。
以下是二级残疾鉴定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视力残疾。
1. 视力残疾程度在0.3~0.1之间,或者视野半径在5度~10度之间的人,符合二级视力残疾的鉴定标准。
2. 已经通过手术或者佩戴眼镜、隐形眼镜等辅助器具,视力仍然未达到0.3,或者视野未扩大到5度以上的人,符合二级视力残疾的鉴定标准。
二、听力残疾。
1. 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分贝之间,或者单耳听力损失在26~40分贝之间的人,符合二级听力残疾的鉴定标准。
2. 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且对正常交流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人,也符合二级听力残疾的鉴定标准。
三、言语残疾。
1. 由于发音不清、语音障碍等原因,导致言语表达困难,且影响正常交流和表达的人,符合二级言语残疾的鉴定标准。
2. 由于口吃、结巴等原因,导致言语表达受到一定影响,且需要特殊训练或者辅助器具才能进行正常交流的人,也符合二级言语残疾的鉴定标准。
四、肢体残疾。
1. 因肢体畸形、缺失、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行走、站立、坐立、抓握等活动受到一定限制的人,符合二级肢体残疾的鉴定标准。
2. 经过康复训练或者使用辅助器具后,肢体功能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且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人,也符合二级肢体残疾的鉴定标准。
五、智力残疾。
1. 智力发育迟缓,智商在50~69之间的人,符合二级智力残疾的鉴定标准。
2. 由于脑部损伤、疾病等原因,导致智力受到一定影响,且需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帮助的人,也符合二级智力残疾的鉴定标准。
六、精神残疾。
1. 由于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导致行为、情绪、认知等方面受到一定影响,且需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帮助的人,符合二级精神残疾的鉴定标准。
2. 经过治疗后,精神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且需要持续的康复训练和支持的人,也符合二级精神残疾的鉴定标准。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27b166f25c52cc58bd6be08.png)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视力残疾标准一、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二、视力残疾的分级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低视力三级0.05~<0.1四级0.1~<0.3〔注〕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针孔视力。
3.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听力残疾标准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听力残疾的分级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 dB 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言语残疾标准一、言语残疾的定义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3岁以下不定残)。
残疾证视力评残标准
![残疾证视力评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ad4c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b.png)
残疾证视力评残标准
根据《残疾人评定标准》,视力评残标准如下:
1. 双眼视力小于0.1或者视野小于5度的,属于一级视力残疾。
2. 双眼视力在0.1到0.2之间,或者视野在5度以上10度以下的,属于二级视力残疾。
3. 双眼视力在0.2到0.3之间,或者视野在10度以上20度以下的,属于三级视力残疾。
4. 双眼视力在0.3到0.5之间,或者视野在20度以上30度以下的,属于四级视力残疾。
5. 双眼视力在0.5到0.8之间,或者视野在30度以上50度以下的,属于五级视力残疾。
6. 双眼视力在0.8以上,或者视野在50度以上的,不属于视力残疾。
需要说明的是,残疾评定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视力残疾评定还会考虑矫正视力后的情况。
同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残疾评定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进行视力残疾评定,建议您咨询当地的相关部门。
1/ 1。
二级残疾鉴定标准
![二级残疾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21ab3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7.png)
二级残疾鉴定标准残疾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个体在身体、智力、精神或感觉等方面存在长期的功能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能力的状态。
残疾鉴定标准是对残疾程度的评定和分类,对残疾人享受相关福利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级残疾是指残疾程度较重,但仍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以下将详细介绍二级残疾的鉴定标准。
一、肢体残疾。
1. 四肢缺失或功能丧失,双上肢或双下肢完全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或者一侧上肢和一侧下肢完全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2. 四肢功能障碍,双上肢或双下肢功能明显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视觉残疾。
1. 双眼失明,双眼失明,即裸眼视力低于0.05或者视野缺损达到160度以上。
2. 一眼失明,一眼失明,即裸眼视力低于0.05或者视野缺损达到160度以上,另一眼视力正常但功能障碍。
三、听力残疾。
1. 双耳失聪,双耳听力损失,纯音测听平均听阈大于90分贝。
2. 一耳失聪,一侧耳朵听力损失,纯音测听平均听阈大于90分贝,另一侧听力正常但功能障碍。
四、言语残疾。
1. 言语功能完全丧失,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言语功能完全丧失,无法进行正常的口头交流。
2. 言语功能受限,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言语功能受限,影响正常的口头交流和社会交往。
五、智力残疾。
1. 重度智力障碍,智商低于35,生活自理能力极度受限,需要全天候照料。
2. 中度智力障碍,智商在35-49之间,生活自理能力受限,需要部分照料和支持。
六、精神残疾。
1. 严重精神障碍,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的医疗和护理,丧失社会参与能力。
2. 中度精神障碍,患有中度的精神疾病,需要定期的医疗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受限。
以上是二级残疾的鉴定标准,鉴定时需结合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二级残疾的鉴定对残疾人的生活和权益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鉴定,确保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和关爱。
视力二级残疾鉴定标准
![视力二级残疾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5d89c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2.png)
视力二级残疾鉴定标准视力残疾是指由于眼部疾病、眼外伤、遗传性眼病等原因导致的视觉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视力残疾被分为六个等级,其中二级残疾是指视力残疾程度较轻,但仍然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的残疾等级。
那么,什么样的视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二级残疾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视力二级残疾的鉴定标准。
首先,根据《残疾人分类和分级》的相关规定,视力二级残疾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裸眼视力,二是视野。
裸眼视力是指在没有任何辅助视力工具的情况下,患者能够看清的最小物体的大小。
根据标准,裸眼视力在0.3以下(不包括0.3)的,可以被认定为视力二级残疾。
这意味着患者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只能看清3米远处的物体,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来说,将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视野是指人眼在注视前方的同时,能够感知到的周围空间范围。
根据标准,视野缩小至20度至10度之间的,可以被认定为视力二级残疾。
这意味着患者在注视前方的同时,周围的空间范围受到了明显的限制,对于行走、交通安全等方面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的鉴定标准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视力二级残疾的鉴定产生影响。
比如,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都会对视力残疾的影响程度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鉴定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各种情况,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
总的来说,视力二级残疾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裸眼视力和视野两个方面。
裸眼视力在0.3以下,视野缩小至20度至10度之间的,可以被认定为视力二级残疾。
此外,还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视力二级残疾的鉴定标准,为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提供一定的参考。
视力二级残疾鉴定标准
![视力二级残疾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8209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4.png)
视力二级残疾鉴定标准一、患有下列疾病之一者,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6者(不包括0.06),或者视野缩小至10度以下者,可以认定为二级视力残疾:1. 眼球缺失或畸形;2. 视网膜色素变性;3. 先天性白内障;4. 先天性视网膜发育不全;5. 先天性视神经发育不全;6. 先天性眼球发育不全;7.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8. 外伤后视神经损伤;9. 外伤后眼球畸形;10.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11. 视网膜色素变性;12.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13. 视网膜色素变性;14.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15. 视网膜色素变性;16.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18.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19. 视网膜色素变性;20.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21. 视网膜色素变性;22.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23. 视网膜色素变性;24.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25. 视网膜色素变性;26.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27. 视网膜色素变性;28.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29. 视网膜色素变性;30.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31. 视网膜色素变性;32.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33. 视网膜色素变性;34.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35. 视网膜色素变性;37. 视网膜色素变性;38.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39. 视网膜色素变性;40.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41. 视网膜色素变性;42.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43. 视网膜色素变性;44.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45. 视网膜色素变性;46.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47. 视网膜色素变性;48.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49. 视网膜色素变性;50.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
二、患有下列疾病之一者,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在0.06至0.1之间,或者视野缩小至10度至20度者,可以认定为二级视力残疾:1. 眼球缺失或畸形;2. 视网膜色素变性;3. 先天性白内障;4. 先天性视网膜发育不全;5. 先天性视神经发育不全;6. 先天性眼球发育不全;7.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8. 外伤后视神经损伤;9. 外伤后眼球畸形;10.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11. 视网膜色素变性;12.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
视力二级残疾鉴定标准
![视力二级残疾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c6c6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c.png)
视力二级残疾鉴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视力残疾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本文将对视力二级残疾的鉴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人员对该残疾的鉴定有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对于视力二级残疾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视力功能障碍、视野缩小、色觉障碍和眼部病变。
具体来说,视力功能障碍是指裸眼视力在0.1以下,或者眼矫正视力在0.3以下;视野缩小是指双眼最大视野直径在10度至20度
之间;色觉障碍是指色盲或色弱;眼部病变是指具有明显的眼球畸形或者眼部疾病。
其次,对于视力二级残疾的鉴定程序,需要进行专业的医学检查和评估。
鉴定
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标准,结合残疾人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评定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工作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确定残疾等级。
此外,对于视力二级残疾的鉴定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鉴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其次,鉴定过程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保护其隐私权,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最后,鉴定结果应当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依法出具相关的鉴定证明。
总之,视力二级残疾的鉴定标准是残疾人保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残
疾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更好的康复和生活保障服务。
二代残疾证评残标准
![二代残疾证评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4b021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c.png)
二代残疾证评残标准残疾证是对残疾人身份和残疾程度的认定,是残疾人享受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服务的重要凭证。
而二代残疾证评残标准,作为评定残疾程度的依据,对残疾人的生活和权益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二代残疾证评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残疾人及其家属了解评残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评定申请。
首先,二代残疾证评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等。
对于视力残疾,评定标准主要根据双眼视力、视野缺损、色觉缺陷等进行评定;对于听力残疾,评定标准主要包括听力损失程度、对语音理解的影响等进行评定;对于言语残疾,评定标准主要根据发音、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评定;对于肢体残疾,评定标准主要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进行评定;对于智力残疾,评定标准主要根据智力发育水平、智力障碍程度等进行评定;对于精神残疾,评定标准主要包括行为异常、社会适应能力等进行评定。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评残标准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视力残疾,根据双眼视力分为不同等级,从而确定残疾等级;对于肢体残疾,根据肢体功能障碍的程度和范围进行评定,确定残疾等级;对于智力残疾,根据智力发育水平和智力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确定残疾等级。
因此,在申请评残时,需要根据自身残疾类型和程度,提供相关的医学证明和检查报告,以便评定机构进行准确评定。
最后,对于申请二代残疾证的残疾人来说,了解评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了解评残标准,才能更好地准备相关材料,提高评定通过的概率。
同时,对于评定机构来说,也需要严格按照评残标准进行评定,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二代残疾证评残标准是对残疾人进行残疾程度认定的重要依据,对残疾人的生活和权益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评残标准,提供准确的材料,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定,才能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二级残疾证评定标准
![二级残疾证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b94d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f.png)
二级残疾证评定标准
根据中国的残疾人评定标准,二级残疾证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视力:二级残疾证评定标准中,视力残疾是指盲或半盲,视力障碍的程度为:一眼盲或半盲,另一只眼睛视力在0.6以上。
2. 听力:二级残疾证评定标准中,听力残疾是指重听或弱听,听力障碍的程度为:一个人有听力缺陷,双耳的听力损失累计达25分贝以上;或者一个人有听力缺陷,且一只耳朵的听力损失大于25分贝。
3. 言语:二级残疾证评定标准中,言语残疾是指失聪或听力严重障碍,导致语言表达能力严重受限。
4. 运动协调:二级残疾证评定标准中,运动协调残疾是指身体运动和姿势控制方面存在残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5. 身体功能:二级残疾证评定标准中,身体功能残疾是指身体某部位功能严重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
二级残疾证评定标准综合考虑了视力、听力、言语、运动协调和身体功能等方面,对残疾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估。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规定,二级残疾证的有效期为5年,过期需要重新进行评定。
二代残疾证评定标准
![二代残疾证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82a6a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1.png)
二代残疾证评定标准残疾证是对残疾人身份和残疾程度的确认,是残疾人享受国家法律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服务的重要凭证。
为了更好地贴近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我国已经实施了二代残疾证评定标准,以更科学、合理地评定残疾人的残疾程度。
以下将对二代残疾证评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评定对象。
二代残疾证的评定对象主要包括身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听力、视力、言语残疾等六大类。
评定对象必须是中国公民,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残疾人范围。
二、评定标准。
1. 身体残疾评定标准。
身体残疾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缺失、畸形、功能障碍等。
评定身体残疾时,需综合考虑残疾人的活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确定残疾程度。
2. 智力残疾评定标准。
智力残疾是指因遗传、感染、外伤等原因导致智力发育不全或智力障碍。
评定智力残疾时,需考虑残疾人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确定残疾程度。
3. 精神残疾评定标准。
精神残疾是指由于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导致的心理功能障碍。
评定精神残疾时,需考虑残疾人的行为表现、社会适应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确定残疾程度。
4. 听力、视力、言语残疾评定标准。
听力、视力、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听力、视力、言语功能障碍。
评定这些残疾时,需综合考虑残疾人的听力、视力、言语功能水平,以确定残疾程度。
三、评定程序。
残疾证的评定程序主要包括残疾评定申请、评定资料提交、评定机构审核、专家评定、评定结论公示等环节。
评定程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评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四、评定结果。
评定结果是指评定机构根据残疾人的身体、智力、精神、听力、视力、言语等方面的情况,确定其残疾程度,并出具相应的评定证明。
评定结果将直接影响残疾人享受相关政策和服务的权利和福利。
五、评定标准的意义。
二代残疾证评定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更科学、合理地评定残疾人的残疾程度,为残疾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政策支持。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1c27adee53a580217fcfe3a.png)
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第二代残疾证残疾评定标准视力残疾标准一、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二、视力残疾的分级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二级 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低视力三级 0.05,,0.1四级 0.1,,0.3〔注〕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针孔视力。
3.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听力残疾标准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听力残疾的分级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 dB 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言语残疾标准一、言语残疾的定义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3岁以下不定残)。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评残标准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评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c492b309b6648d7c1c746e8.png)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评残标准视力残疾标准一、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注:1.由于“盲”和“低视力”残疾类别是延用第一次评残名称,但目前已核发统一的二代残疾证,残疾证上统一为“视力”残疾,不注明“盲”和“低视力”,具体“盲”和“低视力”等级对应以下标准:对照表格如图:2.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3.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针孔视力。
4.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听力残疾标准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听力残疾的分级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 dB 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言语残疾标准一、言语残疾的定义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3岁以下不定残)。
视力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
![视力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58bedd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a.png)
视力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视力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视
力残疾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一、极重度视力残疾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或单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2,
或双眼视野总度数不足5度。
二、重度视力残疾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05至0.1之间,或单眼最佳矫正视力在
0.02至0.05之间,或双眼视野总度数在5度至20度之间。
三、中度视力残疾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1至0.3之间,或单眼最佳矫正视力在
0.05至0.1之间,或双眼视野总度数在20度至70度之间。
四、轻度视力残疾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3至0.5之间,或单眼最佳矫正视力在
0.1至0.3之间,或双眼视野总度数在70度至140度之间。
五、低视力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5至0.8之间,或单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3至0.5之间,或双眼视野总度数在140度至160度之间。
以上为视力残疾等级划分标准,应根据个人的视力情况进行评估。
如有需要,可前往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测和评估,以便申请视力残疾证。
- 1 -。
视力二级残疾人的标准(一)
![视力二级残疾人的标准(一)](https://img.taocdn.com/s3/m/8e9b13d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2.png)
视力二级残疾人的标准(一)视力二级残疾人的标准在中国,视力残疾人是官方认定的残疾人之一。
视力残疾共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视力二级残疾是其中一种较为严重的视力残疾类型,其认定标准如下:•矫正视力在左右眼中的最大视力为0.08-0.3•或单眼矫正视力小于等于0.08,但两眼矫正视力在0.3以上•或视野缩小到直径只有15度以内•或其他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视力障碍症状或表现让我们深入了解视力二级残疾视力损伤类型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视力信息,视力损伤还可能包括以下类型:•表面伤害:指眼结构的前表面遭受损伤,例如角膜刮伤、异物进入等•视网膜疾病:指视网膜结构遭受损伤,例如青光眼、白内障等•视神经疾病:指视神经结构受损伤,例如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矫正视力治疗对于视力残疾人,矫正视力就成了重要的治疗方式。
矫正视力的方式包括:•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使用角膜接触镜或矫正性角膜手术•实施其他类似植入人工晶状体或电子视觉辅助器的操作对二级残疾者提供的帮助二级视力残疾者需要从社会和国家得到特殊照顾。
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视力残疾者可以享受多项福利和保障,其中包括:•减免公共交通费用•减免电费和水费•优惠购买音像、图书、电影等文化娱乐产品•减免住宅和学校廉租房租金•享受社会救助和护理补贴总之,视力二级残疾是一种相对严重的视力障碍类型,对于二级视力残疾者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社会和国家都应该给予合理的关注和照顾。
关注二级残疾者的生活除了提供福利和保障,我们还可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和关心视力残疾者的生活。
•在公交车等候的时候,可以主动提供座位给有需要的残疾人•当发现视力残疾者在路上迷路或来往不熟悉的时候,可以主动询问并帮助他们找到目的地•如果视力残疾者需要帮助或借助视力辅助工具读取信息,可以主动提供帮助•当面对聋盲残疾人时,可以借助手语等沟通方式,并尽可能地使他们感到受到尊重和关心关注二级残疾者的生活和需求,并不需要我们承担过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这份关心和帮助,也许会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份重要的支持和来源。
残疾人证书等级划分标准
![残疾人证书等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56301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2.png)
残疾人证书等级划分标准残疾证等级划分标准一、视力残疾标准(1)盲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
二级盲: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2,而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2)低视力一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1。
二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1,而低于0.3。
二、言语残疾标准一级指只能简单发音而言语能力完全丧失者;二级指具有一定的发音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0-30%,言语能力等级测试可通过一级,但不能通过二级测试水平;三级指具有发音能力,语音清晰度在31-50%,言语能力等级测试可通过二级,但不能通过三级测试水平;四级指具有发音能力,语言清晰度在51-70%,言语能力等级测试可通过三级,但不通过四级测试水平。
三、肢体残疾标准1、肢体残疾包括:(1)脑瘫:四肢瘫、三肢瘫、二肢瘫、单肢瘫(2)偏瘫:(3)脊髓疾病及损伤:四肢瘫、截瘫(4)小儿麻痹后遗症(5)后天性截肢(6)先天性截肢(7)先天性缺肢、短肢、肢体畸形、侏儒症(8)两下肢不等长(9)脊柱畸形:驼背、侧弯、强直(10)严重骨、关节、肌肉疾病和损伤(11)周围神经疾病和损伤2、肢体残疾的分级以残疾者在无辅助器具帮助下,对日常生活生动的能力进行评价计分。
日常生活活动分为八项,即:端坐、站立、行走、穿衣、洗漱、进餐、入厕、写字。
能实现一项算1分,实现困难算0.5分,不能实现的算0分,据此划分三个等级。
(一)重度(一级):宣传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0-4分)。
1、四肢瘫或严重三肢瘫。
2、截瘫、双髋关节无主动活动能力。
3、严重偏瘫,一侧脚体功能全部丧失。
4、四肢均截肢或先天性缺肢。
5、三肢截肢或缺肢(腕关节和踝关节以上)。
6、双大腿或双上臂截肢或缺肢。
7、双上肢或三肢功能严重障碍。
(二)中度(二级):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5-6分)1、截瘫、二肢瘫或偏瘫,残肢有一定功能。
视力残疾评定等级标准
![视力残疾评定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243f73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4.png)
视力残疾评定等级标准视力残疾是影响残疾人生活质量和社会吸收能力最主要的残疾之一,全球每年有3亿多残疾人,其中有大约7000万残疾人是视力残疾人。
为了有效地评估这一群体的视力残疾程度,国家发布了《视力残疾评定等级标准》,用于识别残疾人的健康状况,从而更加精准地提供有效辅助和护理服务,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一、视力残疾定义:视力残疾是指残疾人无论佩戴眼镜或视力辅助器具都无法正常观看物体、文字或提供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等,因此而出现的视力障碍。
二、视力残疾评定等级标准:根据国家视力残疾评定等级标准,视力残疾被按照高、中、低的程度分为三个级别。
(1)高级残疾:指残疾人的有效视力等于或低于0.1,即20/200。
(2)中级残疾:指残疾人的有效视力在0.1~0.2之间,即20/200~20/500之间。
(3)低级残疾:指残疾人的有效视力大于0.2,即20/500以上。
三、视力残疾的护理和辅助1.医疗护理。
对视力残疾患者的护理主要是进行眼部护理,比如定期清洁眼球和眼部,并定期进行眼病体检,以促进眼病的早期治疗。
2.视力辅助。
视力残疾的残疾人需要使用特殊的视力辅助设备,比如使用放大镜和拉伸设备,以及特殊的助视眼镜,可以改善残疾人的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3.教育支持。
视力残疾的残疾人需要更多的教育支持,比如安排特殊教育老师,提供特殊教育资源和设备,以及使用新技术改进学习方式,以降低学习障碍,促进学习效果。
四、社会支持为了帮助视力残疾的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社会应该从政策、法律和资源等方面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比如建立专门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以及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品质,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总结:《视力残疾评定等级标准》是国家为了识别视力残疾人的健康状况,提供更精准的护理服务,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而发布的标准。
该标准把视力残疾按照高、中、低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并针对视力残疾残疾人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视力辅助和教育支持,以及社会支持,以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改善其生活质量。
视力残疾证评定标准
![视力残疾证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9483b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8.png)
视力残疾证评定标准
《视力残疾证评定标准》
一、证件基本要求
1、证件颁发机关: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颁发。
2、证件样式: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样式颁发,其中“主要残疾项目”一栏以“视力残疾”字样标注。
3、证件有效期:有效期为5年,可定期更换,有效期届满时,应重新鉴定申请更换。
4、证件受理机构:受理机构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代办。
二、视力残疾证等级鉴定标准
1、视力残疾证等级鉴定标准:
残疾等级左眼视力右眼视力
一级 0.1以下 0.1以下
二级 0.1-0.3 0.1-0.3
三级 0.3-0.5 0.3-0.5
四级 0.5-0.7 0.5-0.7
五级 0.7-1.0 0.7-1.0
2、有可能恢复的视力残疾,在残疾鉴定期满时应重新鉴定。
3、证件内容应与鉴定结论一致。
三、视力残疾证申领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普通居民,拥有有效的身份证;
2、在视力残疾鉴定结论中,符合视力残疾等级鉴定标准;
3、出具有效的视力残疾鉴定证明;
4、未达到视力残疾等级鉴定标准的居民,可以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申请办理视力残疾证;
5、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由其负责颁发视力残疾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你个第二代残疾证视力残疾评残标准,你参考一下
视力残疾标准
一、视力残疾的定义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
生活和社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二、视力残疾的分级
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
盲一级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
二级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
三级0.05~<0.1
四级0.1~<0.3
(注)
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针孔视力。
3.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根据国家标准,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
而刘女士虽然有一个眼睛失明了,但她有一只眼睛视力已达到0.25以上,这种情况是不能办理残
疾证的。
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
六类残疾标准
视力残疾标准
1、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它疗法而不能恢复视功能者(或暂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两类。
2、视力残疾的分级
盲
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
二级盲: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2,而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低视力
一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1。
二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 1,而低于0.3。
列表如下:
类别级别最佳矫正视力
盲一级盲 <0.02—无光感;或视野半径<5度
二级盲≥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一级低视力≥0.05—0.1
二级低视力≥0.1—<0.3
《注》:
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2、如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不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3、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应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境所测得的视力。
4、视野<5度或<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