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交通灯 毕业设计

模拟交通灯 毕业设计
模拟交通灯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模拟交通灯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级电气0801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2010年12月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模拟交通灯

设计要求:

1.用单片机组成模拟交通灯系统,设计硬件电路及相应软件。

2.在十字路口的两个方向上各设一组红绿黄灯,显示顺序为:其中一个方向是绿灯、黄灯、红灯,另一个方向是红灯、绿灯、黄灯。

3.设置一组数码管,以倒计时的方式显示允许通过或禁止通行的时间,其中左转灯、绿灯、黄灯、红灯的持续时间分别是15S、30S、3S、48S。

4.当各条路上任意一条出现特殊情况,例如消防车、救护车或其他需要优先放行的车辆时,各方向上均是红灯亮,倒计时停止,且显示数字在闪烁,当特殊运行状态结束后,控制器恢复原来状态,继续正常运行。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确定题目,查阅有关资料;

第二周:查阅资料,收集资料;

第三周:列出设计思路;

第四周:硬件电路的设计;

第五周:软件程序的设计;

第六周:软件程序的仿真与调试;

第七周:打印毕业论文;

第八周: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部件的模拟交通灯,利用74LS244作为断码驱动器,74LS07作为位码驱动,LED七段数码管作为计时显示用,用发光二极管指示交通的通行,用按键进行紧急事件的发生,使两个方向都亮红灯,绿灯亮通行,红灯亮停止通行。

本设计利用定时器进行定时,使定时器工作于方式一定时50ms,配合软件计数器,调用中断程序使定时器定时20次,达到定时1S的目的,同时调用显示程序,显示到计时的时间,用单片机Intel89S51作为核心部件,8路74LS244总线驱动器作为字形驱动芯片和6路驱动74LS07位选码作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实现了交通灯的控制,显示时间直接通过89S51的P0、P1口输出;交通灯信号通过P3口输出;本交通灯系统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软件功能强,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单片机,交通灯,位码,段码,显示

目录

摘要 ................................................................... I I 1 单片机的发展及应用 .. (1)

1.1单片机的发展 (1)

1.2单片机的应用 (1)

2 总体方案设计 (3)

2.1系统框图 (3)

2.2计时控制方案 (3)

2.3显示控制方案 (3)

2.4键盘控制方案 (3)

2.5电路原理 (4)

3 硬件设计 (6)

3.189S51单片机的简介 (6)

3.289S51单片机的引脚 (7)

3.389S51单片机复位方式 (8)

3.474LS244的功能 (9)

3.574LS07的功能 (9)

3.6键盘接口工作原理 (10)

3.7七段LED显示工作原理 (11)

4 软件设计 (13)

4.1总体思路 (13)

4.2定时1秒的方法 (14)

4.3定时器初值计算 (14)

4.4主程序模块 (15)

4.5中断服务程序模块 (16)

4.6显示程序模块 (16)

5 系统调试 (19)

6 结论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1 单片机的发展及应用

1.1 单片机的发展

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种非常活跃和颇具有生命力的机种。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因此又称为微控器。

1971年微处理器研制成功不久,就出现了单片微型计算机即单片机,但最早的单片机是1位的,处理能力有限。

单片机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因为受工艺限制,单片机采用单片的形式而且功能比较简单。例如美国仙童公司生产的F8单片机,实际上只包括了8位CPU,64个字节的RAM和2个并行接口。

第二阶段(1976—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以Intel公司生产的MCS——48系列单片机为代表,该系列单片机片内集成有8位CPU,8位定时器/计数器,并行I/O接口,RAM和ROM等,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无串行接口,中断处理比较简单而且片内RAM和ROM容量较小,且寻址范围不大与4KB。

第三阶段(1978—83)高性能单片阶段这个阶段推出的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接口。多级中断系统,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ROM,RAM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KB,有的片内还带有A/D转换器。

第四阶段(1983年至今)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以及16位单片机,32 位单片机推出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一方面发展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及专用型单片机;另一方面不断完善高档8位单片机,改善其结构,增加片内器件,以满足不同的客户要求。

1.2 单片机的应用

单片机的应用很广,分别在以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工业自动化:在自动化技术中,无论是过程控制技术、数据采集技术还是测控技术,都离不开单片机。在工业自动化的领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发挥愈来愈重

要的作用,在这种机械、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例如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中,单片机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无人工厂、机器人作业、网络化工厂等,不仅将人从繁重、重复和危险的工业现场解放出来,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仪器仪表:目前对仪器仪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在自动化测量仪器中,单片机应用十分普及。单片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仪器仪表的精度和准确度,简化结构,减小体积,易于携带和使用,加速仪器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消费类电子产品:该应用主要反映在家电领域。目前家电产品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其智能化程度。例如,电子游戏、照相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视机、微波炉、手机、IC卡、汽车电子设备等。在这些设备中使用了单片机后,其功能和性能大大提高,并实现了智能化、最优化控制。

通信方面:较高档的单片机都具有通信接口,因而为单片机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例如,在微波通信、短波通信、载波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等通信设备和仪器中都能找到单片机的应用。

武器装备:在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中,如飞机、军舰、坦克、导弹、鱼雷制导、智能武器设备、航天飞机导航系统,都有单片机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终端及外部设备控制:计算机网络终端设备,如银行终端,以及计算机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硬盘驱动器、绘图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在这些设备中都使用了单片机。

2 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框图

交通灯控制的总体设计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框图

2.2 计时控制方案

利用89S51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进行定时,配合软件延时实现到计时。该方案节省硬件成本,切能够使读者在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中断及程序设计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

2.3 显示控制方案

显示分为静态示和动态显示静态显示由于占用较多的接口,在单片机设计中常采用串行扩展来完成。该方案占用接口资源多,显示亮度有保证,但硬件开销大,电路复杂,信息刷新速度慢,实用于并行接口资源较少以及对显示没有要求的场合。LED动态显示硬件连接简单,但动态扫描的显示方式需占用CPU较多的时间,在该系统中由于单片机除了扫描89S51芯片外没有太多的实时测控任务,故选用动态扫描方式。

2.4 键盘控制方案

键盘分为独立式键盘和行列式键盘,独立式键盘接口电路配置灵活,硬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每个按键必须占用一跟I/O接口线,I/O接口线浪费较大,在单片

机应用系统中,有时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按键向系统输入信息,可将按键直接在一根I/O接口线上,故只在按键数量不多时采用。而行列式键盘每条行线与列线在交叉处不直接相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加以连接,当按键较多时可采用行列式的键盘。

2.5 电路原理

电路的核心是89S51单片机,其内部带有4KB的FlashROM,无须扩展程序存储器;电脑没有大量的运算和暂存数据,现有的128B片内RAM已能满足要求,也不必扩展片外RAM,系统配备4位LED显示和2个单接口键盘,采用P0接口外接8路反相三态缓冲器74LS244作LED动态扫描的段码控制驱动信号,用P1接口的P1.0-P1.3外接一片集电极开路反相门电路74LS07做为4位LED的位选信号驱动口,LED共阴极端与74LS07的输出端相连;按键接口,由P2.0,P2.1来完成。P3口接交通指示灯,整个系统采用查表的方法,将交通灯的显示情况和数码管的计时情况,分别以代码的形式送到指示灯和LED数码管,启动定时器,同时调用显示程序,和查询按键。利用软件计数器的方法计时一秒,利用中断的方法使计时时间循环,当按下应急按键时停止定时器,送一个代码使两个方向都亮红灯,按下一个按键时启动定时器,恢复循环。如下图2.2图所示:

图2.2 电路原理图

3 硬件设计

3.1 89S51单片机的简介

89S51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典型产品,我们就这一代表性的机型进行系统的讲解。89S51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单片机内部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单片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2、数据存储器(RAM)

89S51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址的,专用寄存器只能用于存放控制指令数据,用户只能访问,而不能用于存放用户数据,所以,用户能使用的RAM只有128个,可存放读写的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或用户定义的字型表。

3、程序存储器(ROM)

89S51共有4KB掩膜ROM,最大可扩展64K字节,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原始数

据或表格。

4、定时/计数器:

89S51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

5、并行输入输出(I/O)口:

89S51共有4组8位I/O口(P0、 P1、P2或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

6、中断系统:

89S51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有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计数器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可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并具有2级的优先级别选择。

3.2 89S51单片机的引脚

89S51单片机内部总线是单总线结构,即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是公用的, 89S51有40条引脚, 与其他51系列单片机引脚是兼容的,这40条引脚可分为I/O接口线、电源线、控制线、外接晶体线4部分. 89S51单片机为双列直插式封装结构如图3.2所示:

图3.2 89S51引脚分配图

89S51单机的电源线有以下两种:

(1) VCC:+5V电源线。

(2) GND:接地线。

89S51单片机的外接晶体引脚有以下两种:

(1)XTAL1: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和内部时钟工作的输入端。采用内部振荡器时,它接外部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的一个引脚。

(2) XTAL2: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接外部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的另一端。采用外部振荡器时,该引脚悬空。外接晶体引脚。

控制线 89S51单片机的控制线有以下几种:

(1) RST:复位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2)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编程线。

(3)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线。

(4)EA:片外ROM允许访问端/编程电源端。

3.3 89S51单片机复位方式

单片机在开机时或在工作中因干扰而使程序失控,或工作中程序处于某种死循环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都需要复位,复位的作用是使中央处理器CPU以及其他功能部件都恢复到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重新开始工作。

89S51单片机的复位靠外部电路实现,信号由RESET(RST)引脚输入,高电平有效,在振荡器工作时,只要保持RST引脚高电平两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即复位. 复位后,PC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为0000H,片内RAM中内容不变,复位电路一般有上电复位、手动开关复位和自动复位电路3种如图3.3所示:

a.上电复位电路

b. 手动复位电路

c. 自动复位电路

图3.3 单片机复位电路

3.4 74LS244的功能

74LS244是原码三态输出的8缓冲数码驱动器,其管脚分布图如图3.4所示,G 为控制端,又称为使能端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G=0时,A输入为低电平时,Y输出也为低电平。

当G=0时,A输入为高电平时,Y输出为高电平。

当G=1时,A不论输入高电平还是低电功能如表3.1所示:

表3.1 74LS244的功能表

图3.4 74LS244管脚图

3.5 74LS07的功能

74LS07是六缓冲的数码驱动器,它是有6个集电极开路的非门所组成,管脚分布如图3.5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当使能端为低电平时,输入为高电平时输出也为高电平,当输入为低电平时输出也为低电平,其逻辑表达式为:Y=A。

图3.5 74LS07管脚图

3.6 键盘接口工作原理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用键盘作为输入设备,通过它将数据、内存地址、命令及指令等输入到系统中,来实现简单的人机通信。

3.6.1 按键开关的去除抖动功能

目前,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上的按键常采用机械触点式按键,它在断开、闭合时输入电压波形如图3.6所示.可以看出机械触点在闭合及断开瞬间均有抖动过程,时间长短与开关的机械特性有关,一般为5ms到10ms。由于抖动,会造成被查询的开关状态无法准确读出。例如,一次按键产生的正确开关状态,由于键的抖动,CPU多次采集到底电平信号,会被误认为按键被多次按下,就会多次进行键输入操作,这是不允许的。为了保证CPU对键的一次闭合仅在按键稳定时作一次键输入处理,必须消除产生的前沿(后沿)抖动影响。

图3.6 按键过程

3.6.2 独立式键盘的接口电路

独立式键盘的接口电路: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有时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按键向系统输入信息。这时,可将每个按键直接接在一根I/O接口线上,这种连接方式的键盘称为独立式键盘。如图3.7所示,每个独立按键单独占有一根I/O接口线,每根I/O接口线的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到其他I/O接口线。这种按键接口电路配置灵活,硬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必须占用一根I/O线,I/O接口线浪费较大。故只在按键数量不多时采用这种按键电路。

在此电路中,按键输入都采用低电平有效。上拉电阻保证了按键断开时,I/O 接口线有确定的高电平。当I/O接口内部有上拉电阻时,外电路可以不配置上拉电阻。

图3.7 独立式键盘电路

3.7 七段LED显示工作原理

LED显示器是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字段的MCS-51单片机输出设备。单片机应用系统常采用七段LED数码管作为显示器,这种显示器具有耗电低、配置灵活、线路简单、安装方便、耐转动、价格低廉且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应用比较广泛。

LED数码管显示器可以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结构,本设计采用共阴极型。

(1)共阴极结构:如果所有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称为共阴极结构,则数码显示段输入高电平有效,当某段输入高电平该段便发光,如图3.8a所示。

(2)共阳极结构:如果所有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在一起,称为共阳极结构,则数码显示段输入低平有效,当某段输入低电平该段便发光,如图3.8b所示:

a .共阴极

b .共阳极

图3.8 七段LED显示器

LED动态显示接口:LED动态显示就是利用单片机依次输出每一位数码管的段选码和对应于该位数码管的位选控制信号,一位一位轮流点亮各七段数码管。对每位数码管来说,每隔一段时间点亮一次,如此循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只要每位显示间隔足够短就可以给人以同时显示的感觉。在动态显示方式中,同一时刻,只有一位LED数码管在显示,其他各位是关闭的。在段选码和位选码每送出一次后,应保持1ms左右,这个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太小,因而发光二极管从导通到发光有一定的延时,导通时间太小,发光太弱人眼无法看清。但也不能太大,因为毕竟要受限于临界闪烁频率,而且此时间越长,占用CPU时间也越多。

采用动态显示方式比较节省I/O接口,硬件电路也较静态显示方式简单,但其亮度不如静态显示方式,而且在显示位数较多时,CPU要依次扫描,占用CPU较多的时间。

用MCS-51单片机构建七段数码管动态显示系统时,4位数码管均采用共阴极LED,P0接口作为段选码输出口,8路驱动采用74LS244总线驱动器作为字形驱动芯片,经过8路驱动电路后接至数码管的各段,字形驱动输出0时发光。P2接口作为位选码输出口,4路驱动采用74LS07(OC门驱动器),当C接口线输出1时,选通相应位的数码管工作。

4软件设计

4.1 总体思路

交通灯的控制主要是利用单片机,是单片机的一个典型应用,首先用八个二极管的亮与灭来模拟交通灯的各种状态。考虑交通灯的功能,一个十字路口至少需8组交通灯:东西南北各两组,一组指挥转弯,一组指挥直行而设计的关键是控制交通灯的亮与灭。考虑南北、东西方向灯的亮灭规律相同,故可以考虑用八个两组交通灯来模拟实际的八组交通灯:东西一组四个二极管,南北一组四个二极管,分别用红、绿、黄、橙用来指示直行和转弯。先南北直行红灯亮,而后黄灯亮3秒,再直行绿灯亮9秒,黄灯亮3秒;然后南北转弯绿灯亮,黄灯亮,南北交通灯都亮红灯;东西交通灯以同样规律变化。可用中断计数器控制,来显示不同的二极管来模拟交通灯不同的状态。同时使用数码管来显示时间提醒行人停止行走或准备行走。

(1)每次绿灯变红灯时,要求黄灯先亮3秒,黄灯亮时,绿灯灭。

(2)要求在绿灯亮(通行时间内)和红灯亮(禁止通行时间内)时均有倒计时显示。

依据上述可以列出各个路口灯的逻辑表,如表3.1所示

表中的“1”代表逻辑高电平,即为灯亮;“0”代表逻辑高电平,即为灯灭。依上表可以向相应的端口送逻辑值。

交通灯设计主要分以下几个模块:交通灯亮灭控制模块,交通灯显示模块,倒计时计数模块,倒计时显示模块。

(1)交通灯亮灭控制模块,是通过时间的变化来传输的。条件达到时即进行状态转换。用一个计数器,当时间从初值48、30、15、3开始倒计至0时发生相应的交通灯红,绿,黄,橙亮灭的转变。而时间为0时,重新置为同上初值。

(2)交通灯显示模块,将LED__COM端共阴点即送高电平“1”,就可以启动。由交通灯控制模块来控制交通灯的亮灭变换。

(3)倒计时计数模块及显示模块主要用于记录显示时间,以方便行人,可以用数码管显示,要注意的是需要将二进制数通过修正关系转化成BCD码。而当使能信号置0复位时,时间也要清零。

4.2 定时1秒的方法

定时方法我们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主程序中设定一个初值为20毫秒的软件计数器使定时器0工作于方式1定时50毫秒,这样每当T0到50毫秒时CPU 就响应它的溢出中断请求,进入他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CPU 先使软件计数器减1,然后判断它是否为零。为零表示1秒已到。

4.3 定时器初值计算

定时器工作时必须给计数器送初值,将这个值送到TH和TL中。他是以加法记数的,并能从全1到全0时自动产生溢出中断请求。因此工作于方式1,定时器为16位计数器其定时时间由下式计算:

定时时间=(216-X)×振荡周期×12(或)

X=216-定时时间/振荡周期×12

式中x为T0的初始值,该值和计数器工作方式有关。

如单片机的主脉冲频率为12MHZ ,经过12分频

方式0: 定时时间=213× 1微秒=8.192毫秒

方式1: 定时时间=216× 1微秒=65.536毫秒

秒钟已经超过了计数器的最大定时间,所以我们只有采用定时器和软件相结合的办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定时器需定时50毫秒,故T0工作于方式1,定时20次,就可定时一秒。

4.4 主程序模块

主程序初始化和按键控制,首先将时间、中断、次数、和显示分别进行初始化,然后启动定时器对时间进行判断,将时间送数据缓冲区,调用显示程序,同时扫描按键程序,用无条件跳转指令返回, 再调用显示程序,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如图4.1所示:

图4.1 主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

初值:X=216-定时时间/振荡周期×12=216-50ms/1us=15536=3CB0H,TH0=3CH , TL0=0B0H。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 MOV TMOD, #01H ;令T0为定时器方式1

MOV TH0, #3CH ;装入定时器初值

MOV TL0, #0B0H

SETB EA ;开T0中断

SETB TF0

SEBT TR0 ;启动T0计数器

MOV R0,#20H ;软件计数器赋初值

LJMP $ ;等待中断

4.5 中断服务程序模块

进入中断程序后,先保护现场,判断一秒钟到了吗?如果没有到将定时器重装初值恢复现场,返回主程序,如果一秒钟到了,将软件计数器重初值;判断指示灯循环显示完了吗?如果没完,将保地址重新送入程序计数器中,然后再查表下一地址,显示下一组指示灯状态和显示时间,保存下一组程序数据地址,将定时器重装初值,恢复现场,返回主程序,如果完了,查表首地址,查时间地址,保存下一地址,将定时器重装初值,恢复现场,返回主程序。同时一秒到了应先判断个位是否为0,如果个位是0,判断十位是不是0,如果十位也是0,判断交通灯是否安黄、绿、红的顺序循环完毕,如果没循环完应查下一组数据继续循环,如果循环完必,应查表首地址,周而复始的循环,如果十位不是0,应将十位先减1,个位送9,然后返回,再进行中断定时一秒,然后再判断,如果个位不是0,应将个位减1,将定时器重装初值,恢复现场。重新周而复始的循环,如图4.2所示:

4.6 显示程序模块

显示程序采用动态显示,由位码控制那一个数码管显示,由段码控制数码管显示什么数值,根据中断程序显示时间来查表显示数值,从第一位到第四位逐个点亮,同时每显示一位判断一次四位显示完了吗?没有显示完进行显示下一位,显示完了从头开始再循环。如图4.3所示:

基于单片机交通灯课程设计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系统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按键(开关)、LED显示等等组成交通灯演示系统。 系统用红、黄、绿三个发光二极管模拟交通灯的红灯、黄灯、绿灯的功能。系统除基本交通灯功能外,还具有倒计时(15秒)、时间设置、紧急情况(按键模拟传感器)处理等功能。 关键词:AT89C51,交通规则 弓I 言:随着日新月异的电子变革,电子产品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巨变,而在其中AT89C51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AT89C51单片机具有广泛性、工具性、基础性的几个特点。单片机应成为中等技术人员的重要技术知识层面。近年来,我国工程技术队伍的梯队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各类高职、高专如雨后春笋,涉电专业普遍开设单片机类课程。直观性表现在尽可能让我们在学习基本原理时能直观地看到相关实物及实物表演,使基本原理能实现形象化的表达;实践性表现在我们要通过许多实际操作来理解与掌握单片机的本质与技能;综合性表现在最终能使我们达到运用知识与技能来完成一个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有助于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程设计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何让我们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迅速掌握设计应用技术,其中,实验与课程设计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们学习和掌握单片机设计技术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

(1)电源提供方案 为使模块稳定工作,须有可靠电源。我们考虑了两种电源方案 方案一:采用独立的稳压电源。此方案的优点是稳定可靠,且有各种成熟电路可供选用;缺点是各模块都采用独立电源,会使系统线路变复杂,且可能影响系统各模块的电路电平。 方案二:采用干电池提供电源。该方案的优点是系统简明扼要,线路易于梳理,节约成本;缺点是输出功率不高。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第二种方案。 (2)显示界面方案: 该系统要求完成数码管倒计时(15s)、状态灯发光二极管(红、黄、绿)的显示功能。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考虑了二种方案: 方案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采用两位数码管显示倒计时。这种方案只显示有限的符号和数码字苻,并且制作PCB图时有许多的线相交,线路十分的复杂,不易制作原理图与PCB图,无法胜任题目要求。 方案二:东西南北四面各自采用红、黄、绿三个发光二极管显示,采用一个两位数码管显示倒计时,主要优点是易于调整元件在硬制板上摆放的位置,同时也易于PCB图的制作。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方案二。 (3)输入方案: 题目要求系统能即时的处理外部紧急情况产生的中断,我们讨论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采用矩阵键盘。该方案的优点是: 可提供较多I/O 口,实现更多的外部中断。直接站单片机的接口少的特点,但操作起来稍显复杂,而且编程也趋于复杂。 方案二:直接在IO 口线上接上按键开关。因为设计时精简和优化了电路。 由于该系统对于交通灯等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只用单片机本身的I/O 口就可实现,只要一个开关来模拟一个外部的紧急中断,且本身的计数器及RAM E经够用,故选择方案二。 (4)系统方案: 本系统的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单片机控制器为核心,与LED信号灯电路等组成单片机控制信号系统? 单 片 机

模拟交通灯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模拟交通灯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级电气0801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2010年12月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模拟交通灯 设计要求: 1.用单片机组成模拟交通灯系统,设计硬件电路及相应软件。 2.在十字路口的两个方向上各设一组红绿黄灯,显示顺序为:其中一个方向是绿灯、黄灯、红灯,另一个方向是红灯、绿灯、黄灯。 3.设置一组数码管,以倒计时的方式显示允许通过或禁止通行的时间,其中左转灯、绿灯、黄灯、红灯的持续时间分别是15S、30S、3S、48S。 4.当各条路上任意一条出现特殊情况,例如消防车、救护车或其他需要优先放行的车辆时,各方向上均是红灯亮,倒计时停止,且显示数字在闪烁,当特殊运行状态结束后,控制器恢复原来状态,继续正常运行。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确定题目,查阅有关资料; 第二周:查阅资料,收集资料; 第三周:列出设计思路; 第四周:硬件电路的设计; 第五周:软件程序的设计; 第六周:软件程序的仿真与调试; 第七周:打印毕业论文; 第八周: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部件的模拟交通灯,利用74LS244作为断码驱动器,74LS07作为位码驱动,LED七段数码管作为计时显示用,用发光二极管指示交通的通行,用按键进行紧急事件的发生,使两个方向都亮红灯,绿灯亮通行,红灯亮停止通行。 本设计利用定时器进行定时,使定时器工作于方式一定时50ms,配合软件计数器,调用中断程序使定时器定时20次,达到定时1S的目的,同时调用显示程序,显示到计时的时间,用单片机Intel89S51作为核心部件,8路74LS244总线驱动器作为字形驱动芯片和6路驱动74LS07位选码作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实现了交通灯的控制,显示时间直接通过89S51的P0、P1口输出;交通灯信号通过P3口输出;本交通灯系统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软件功能强,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单片机,交通灯,位码,段码,显示

智能交通灯的毕业设计

太原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10级3班设计人(作者):徐今 同组人:徐今吉武师海斌韩志刚 王煜贺斌兰晓江邢超斌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交通灯 二.原始数据(材料): (1)单片机LED灯显示设计 (2)用实验室模块演示 (3)软件protus仿真演示 (4)亚龙实验平台

目录 摘要------------------------------------1 AT89C51单片机简介----------------------2 一、设计目的---------------------------4 二、设计目标---------------------------4 三、设计任务---------------------------5 四、设计内容---------------------------6 (1)指示灯燃亮的状态----------------------6(2)设计并绘制硬件电路图。-------------7(3)设计程序流程图---------------------8(4)编程-------------------------------9 五、交通管理方案----------------------10 六、结束语----------------------------11 七、参考文献--------------------------13

摘要 交通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这点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1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强。本设计就是采用单片机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各种状态显示。本设计系统由单片机I/O口扩展系统、交通灯状态显示系统、复位电路等其它部分组成。较好的模拟实现了十字路口可能出现的交通情况。 关键字:电子线路、AT89C51、交通灯

模拟交通灯单片机课程设计

模拟交通灯单片机课程设计

————————————————————————————————作者:————————————————————————————————日期: ?

目录 第一章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电路设计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2. 2系统主要硬件需求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3系统电力模块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系统电路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在正常情况下交通灯控制程序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源程序清单与注释?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仿真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正常情况的仿真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象机、摄象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了。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必须重视。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在逐年递增,交通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早在1858年,英国伦敦在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信号灯的出现,是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紧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目前交通灯的问题日益突出,单单依靠人力来指挥交通已经不可行了,所以,设计单片机来完成这个需求就显得越加迫切了。本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具体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微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思路,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使大家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积累设计经验,开阔思维空间,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1.1 设计目的 通过对模拟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制作,掌握定时器应用。 1.2设计要求 利用AT89S51单片机控制交通灯,实现三种情况下的控制: 正常情况下双方向轮流点亮交通灯,如表所示。

模拟交通灯课程设计

《单片机微机原理及应用》 题目:模拟交通灯的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指导老师: 2015年1月10日

目录 1、设计任务 (3) 2、模拟交通灯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4) 2.1 模拟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 3、设计基本要求和步骤 (5) 3.1 基本要求 (5) 3.2 设计思路 (5) 3.2 设计步骤 (5) 4、硬件和软件设计 (7) 4.1 交通灯控制系统硬件框图 (7) 4.2 硬件电路图 (9) 4.3 程序流程图 (10) 5、心得体会 (13) 6、附录 (14) 5.1 汇编语言源程序 (14) 5.2 模拟交通灯仿真效果图 (18)

1、设计任务:模拟交通灯的设计 1.1、模拟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本设计研究的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及阐述。主控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控制通行倒计时及直行、行人的通行,占用端口少,耗电也最小。系统电源采用独立的+5V稳压电源,有各种成熟电路可供选用,使此方案可靠稳定。该设计精简并优化了电路。结合实际情况,显示界面采用点阵LED数码管动态扫描的方法,满足了倒计时的时间显示输出和状态灯提示信息输出的要求,减少系统的复杂度。

2、交通灯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2.1、交通灯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本系统运用单片机对交通灯控制系统实施控制,通过直接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变化,指挥交通的具体运行,运用了LED数码管显示倒计时以提醒行驶者,更添加了盲人提示音电路,方便视力障碍群体通行,更具人性化。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特种车辆自动通行控制模块和车流量检测电路为系统采集数据,经单片机进行具体处理,及时调整通行方向。由此,本设计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构成最小系统,根据特种车辆自动通行控制模块、车辆检测模块和按键设置模块等产生输入,由信号灯状态模块,LED倒计时模块输出。系统进入工作状态,LED数码管实时显示数据倒计时,执行交通灯状态显示控制,在此过程中若有控制信号和实时车流量检测信号,可对异常状态进行实时控制,随时调用中断,达到修正通行时间满足不同时间不同路况的需求。

(完整版)PLC交通灯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辑。 题目:十字路口交通灯的设计与调试 院系:机电工程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应用电子技术(3)班 学号: 学生:晁祥义 辅导老师:李鸿征2013年5月29号

摘要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和位置的自动控制中。据统计,可编程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装置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设备。专家认为,可编程控制器将成为今后工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PLC、机器人、CADCAM将成为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由于PLC具有对使用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同时其内部定时器资源十分丰富,可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渐进式”信号灯进行精确控制,特别对多岔路口的控制可方便地实现。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地将PLC应用于交通灯系统中。同时,PLC本身还具有通讯联网功能,将同一条道路上的信号灯组成一局域网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可缩短车辆通行等候时间,实现科学化管理. 关键词:交通灯 PLC 程序设计 目录

第一章 PLC的特点及应用 1.1 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1.2 PLC的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2 通用性高,使用方便; 3程序设计简单,易学,易懂; 4采用先进的模块化结构,系统组合灵活方便; 5系统设计周期短; 6安装简便,调试方便,维护工作量小; 7对生产工艺改变适应性强,可进行柔性生产;

模拟交通灯单片机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设计目的 (1) 1.2 设计要求 (1) 1.3 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2) 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 (4) 2.1系统电路设计框图 (4) 2. 2 系统主要硬件需求介绍 (4) 2. 3 系统电力模块图 (5) 2. 4 系统电路图 (8) 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9) 3.1 在正常情况下交通灯控制程序流程 (9) 3.2源程序清单与注释 (10) 第四章仿真结果 (13) 4.1正常情况的仿真图 (13) 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概述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象机、摄象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了。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用必须重视。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在逐年递增,交通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早在1858年,英国伦敦在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信号灯的出现,是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紧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目前交通灯的问题日益突出,单单依靠人力来指挥交通已经不可行了,所以,设计单片机来完成这个需求就显得越加迫切了。本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具体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微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思路,特别是一些

(完整版)基于FPGA的智能交通灯的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 I 1 前言 (1) 2 交通红绿灯控制电路的发展与技术现状 (2) 2.1 交通控制系统以及交通红绿灯控制电路的发展现状 (2) 2.2 智能交通红绿灯控制电路技术的现状 (3) 3 VHDL、FPGA、Quartus ii简介 (5) 3.1 VHDL简介 (5) 3.1.1 VHDL简介 (5) 3.1.2 VHDL语言的特点 (6) 3.2 FPGA简介 (8) 3.2.1 PLD器件的设计特点 (8) 3.2.2 FPGA的基本结构 (10) 3.2.3 采用FPGA设计逻辑电路的优点 (11) 3.3 Quartus II 的简介 (12) 4 具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13) 4.1 具体方案论证 (13) 4.2系统算法设计 (15) 4.3 具体电路原理图 (16) 4.4 电路仿真图 (16) 5 实验结果 (17) 总结 (18)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 (19)

基于FPGA的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首先,介绍交通控制系统以及交通红绿灯控制电路的发展现状;然后采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的交通灯控制器设计。重点介绍了控制系统各部分的设计,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同步处理。为了克服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更加适应城镇交通现状,利用VHDL语言、采用层次化混合输入方式,设计了具有3种信号灯和倒计时显示器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在 QuartusⅡ下进行仿真,并下载到FPGA中制作成实际的硬件电路进行了模拟运行.使用该方法设计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电路简单、运行可靠、易于实现,可实现对交通信号的控制和显示功能。 关键词 FPGA;QUARTUS ii;HDPLD;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器; Based on FPGA intersection traffic lights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intersection traffic signal controller.First, the introduction of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nd traffic light control circuit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then using language designed for the traffic light controller.Focus on various parts of the control system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交通灯模拟系统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交通灯模拟系统设计 院系:物理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级:2013级 班级:电信1班 指导教师: 学号: 姓名: 完成时间:2016-10-26

摘要 本系统由单片机系统(STC89C52)、键盘、LED 显示、数码管、交通灯演示系统组成。系统除基本交通灯功能外,还具有倒计时、紧急情况处理以及根据具体情况手动控制等功能。 本设计是单片机控制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其集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的应用于只能产业和工业自动化上。而51系列单片机是各类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富有代表性的一种。 本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具体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微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思路,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积累设计经验,开拓思维空间,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红绿灯控制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给出了一个用单片机控制的简易交通红绿灯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十字路口,并对放行和禁行时间进行倒计时显示(秒)。 在车辆通行繁忙的十字交叉路口设置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其特点是:道路较窄而车流量较大,主干道,支干道的车辆通行时间不等,,同时设有道路应急控制。具体的情况是:在正常的情况下,东西支干道通行时间为50秒,南北主干道通行时间为30秒,每个方向在绿灯转为红灯时,要求黄灯先亮5秒钟,才能变换运行车道。 关键字:单片机红绿灯 STC89C52 倒计时

第一部分:设计思路 国内的交通灯一般设在十字路门,在醒目位置用红、绿、黄三种颜色的指示灯。加上一个倒计时的显示计时器来控制行车。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车流量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要求车辆能通行的时间应该是不一样的。本系统的设计是基于东西方向为主干道,南北方向为支干道来设计的。 假设刚开始允许东西方向通车(此时东西方向绿灯亮其它灭),南北方向禁止通车(此时南北方向红灯亮其它灭)。这我们称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东西方向绿灯灭,黄灯亮,此时南北方向依然为红灯。第三阶段,东西方向黄灯灭,红灯亮,南北方向红灯灭,绿灯亮。第四阶段东西方向依然红灯,南北方向绿灯灭,黄灯亮。此时又转为第一阶段,如此循环往复,便可控制十字路口的车辆通行。此外我还考虑到了两个特殊情况,当警车或消防车通过时,此时应该只能允许一个方向通车,本系统设计了两个独立按键,可控制只允许东西方向通车或南北方向通车。 第二部分:系统硬件选择 由于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交通灯模拟系统设计,所以我选用了宏晶公司的STC89C52型号单片机,这款单片机性价比不错,而且买的时候赠送了很多资料,里面的老师讲解非常详细,让我受益良多。由于我设计交通灯主要是使用到了LED和数码管,所以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引脚接口。LED1~LED8是接在了P1.0~P1.7引脚,低电平有效。数码管的位选是P2.7引脚。段选是P2.6引脚。数码管显示是

交通灯设计 毕业论文

1 绪论 今天,红绿灯安装在各个路口上,已经成为指挥交通车辆最普遍的交通技术。但是这种技术早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 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出现于1858年,在英国伦敦道口上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交通信号灯,用以指挥车辆的通行。接着1868年,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再到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以电气启动的红绿灯,这种红绿灯由红黄绿三种颜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红灯亮表示禁止车辆通行,绿灯亮表示允许车辆通行,黄灯闪烁表示警告。到了20世纪中期相继出现了带有各种红外线的红绿灯、压力探测红绿灯、扩音器红绿灯等各种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规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于车辆的管理和通行,交通事故的发生得到了明显的减少。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交通信号灯做了明确的规定。绿灯表示通行,在绿灯下,车辆向相应的方向行驶,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红灯表示禁止,在红灯下,车辆必须在相应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表示警告,在黄灯下,已经穿越停车线的车辆和行人应继续向前,而为超出停车线的车辆在停车线后等待。对于左转和右转的车辆在通过道口时,应先让在道口上行驶的车辆或者人行道行走的行人优先通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中出现了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道路拥堵、塞车、交通事故等现象越来越严重,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而且还在以一定的速率在不断的增长。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交通中管理引入单片机交通灯控制代替交管人员在交叉路口服务,提高交通的管理质量和服务要求,同时也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的降低由道路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消耗。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而中国的车辆也在不断的增加,交通灯的管理控制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智能交通灯的出现更是发挥了他举足轻重的低位。它不仅可以替代了更多的人力资源,从而也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创造美好城市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10 届)
题 目: 基于 PLC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 名: xxx 学 号: xxx
指导教师: xxx 职 称:
填写日期:
2014 年 2 月 20 日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教务处 制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

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 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 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 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GB/T 7408—94《数 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 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1 年 4 月 26 日”或“2011-04-26”。
4.院系审查意见栏签章:自办专业盖中北学院教学院长签名章、 中北学院公章,非自办专业盖联办二级学院教学院长签名章、联办 二级学院公章。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公交、运输汽车、私家车等车的急速增加,使 得城市道路交通日益堵塞,交通在许多城市已经成为“瓶颈”问题。因此,提高城市路 网的通行能力、实现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迫在眉睫。
虽然各城市已在十字路口设置了交通灯,对交通进行了有效的疏通,但是随着社会、 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先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日益繁忙的交通状况。如何 改善交通灯控制系统,使其适应现在的交通状况,成为研究的课题。
传统的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灯,通常的做法是:事先进行车流量的调查,运用统计的 方法将两个方向红绿灯的延时预先设置好。然而,实际上车辆流量的变化往往是不确定 的,有的路口在不同的时段甚至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即使是经过长期运行、较适用的 方案,仍然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绿灯方向几乎没有什么车辆,而红灯方向却排着长队等 候通过。可见,统计的方法已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交通现状,更为现实的需要是:能有 一种能够根据车流量变化适时调节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我所要研究的就是基于 PLC 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ITS 是一个跨学科、信息化、系统化的综合研究体系, 其主要内容是: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通讯技术 及电子传感技术等有效的集成,并应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 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由于交通系统具 有较强的非线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非线性系统,而且具有多种 信息来源、多传感器的特点,用传统的理论与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把先进的 智能控制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交通管理技术结合起来,代表着城 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
智能交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 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 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智能交 通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模拟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贵州师范学院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书 班级11级1班 学生姓名王旭东 学号11030540094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院系物电学院 2014年6 月20 日

摘要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机动车数量的大量增加,城市交通灯作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重要手段,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改进交通灯的设计,使其更好的适应城市交通的发展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红绿灯控制系统是利用8253A定时/计数器芯片的定时功能,向8259A中断控制器芯片发出定时中断请求,驱动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改变路口的LED灯的亮灭。系统采用DVCC-598JH+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箱作为测试与运行的平台,8086汇编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并用MASM5.0作为汇编语言开发环境。 关键词:红绿灯控制系统 8253A定时器 8259A中断控制器 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 DVCC-598JH+ 目录 摘要 (201) 1.十字路口基本情况分析 (201) 2.交通灯状态转换分析.............................. III 3.紧急通行情况分析 (5) 4.硬件功能分析 (6) 4.1 8253A定时/计数器芯片 (6) 4.2 8259A中断控制器芯片 (7) 4.3 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 (9) 5.系统设计 (10) 5.1硬件设计 (10)

5.1.1 电路分析 (10) 5.1.2 电路连接设计 (10) 5.2软件设计 (12) 5.2.1 程序总体设计 (12) 5.2.2 程序流程设计 (13) 5.2.3 重要代码分析................................ XII 6.系统实现...................................... XVII 6.1 软件开发与运行环境 .. (10) 6.2 系统硬件环境 (20) 6.3 系统运行步骤 (20) 6.4 系统测试结果 (20) 参考文献 (21) 心得体会 (22) 1 十字路口基本情况分析 设有一个十字路口,1、3为东西方向,2、4为南北方向,1、3路口的绿灯亮,2、4路口的红灯亮,1、3路口方向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1、3路口的绿灯熄灭,而1、3路口的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以后,1、3 路口红灯亮,而同时2、4路口的绿灯亮,2、4路口方向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2、4 路口的绿灯熄灭,而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以后,再切换到1、3路口方向,之后重复上述过程。

交通灯毕业设计 摘要

中文摘要 传统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大多是由数字电路来实现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稳定性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较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字电路交通灯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来取代这种复杂而工作不稳定的控制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PLC )的功能日益完善,可编程控制器已作为一种以微电脑技术为核心的自动控制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化工、能源等各种行业。它可靠性高、功能完善、抗干扰能力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等优点,是一种用于工业环境及过程控制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采用PLC控制交通信号灯,主要是考虑其具有对使用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同时其内部定时器资源十分丰富,可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渐进式”信号灯进行精确控制,特别是方便地实现多岔路口的控制。由于PLC本身具有通信联网功能,可将同一条道路上的信号灯组成一局域网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可缩短车辆通行等候时间,实现科学化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PLC控制城市交通信号灯,能根据不同的路况要求,随时修改控制程序,以改变各信号灯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状况。与继电器或逻辑电路控制系统相比,PLC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实用性。本论文就是运用PLC原理来实现对十字路口的交通灯的控制,介绍了基于PLC 在交通系统的运用,系统介绍了PLC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交通灯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PLC);十字路口;科学化管理;稳 定性;可靠性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raffic control system is mostly by digital circuit, traffic control system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is ba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digital circuit traffic lights to meet the growing traffic pressure, therefore, must seek a new method to replace the complex and working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function,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has, as a kind of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as the core in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metallurgy, chemical, energy, etc. It has high reliability, complete functions,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with simple structure, light weight, it is a kind of process control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the number of operating system. PLC control traffic lights, mainly is for us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adaptability to environment, and its internal timer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but for now the widespread use of "progressive" light accurately control, particularly easily realize more control of the cross-roads. Because of PLC network communication function, has the same path can be composed of a

(完整版)PLC交通灯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十字路口交通灯的设计与调 试 院系:机电工程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应用电子技术(3)班 学号: 学生:晁祥义 辅导老师:李鸿征

2013年5月29号

摘要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和位置的自动控制中。据统计,可编程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装置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设备。专家认为,可编程控制器将成为今后工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PLC、机器人、CADCAM将成为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由于PLC具有对使用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同时其内部定时器资源十分丰富,可对目前普遍使用的“渐进式”信号灯进行精确控制,特别对多岔路口的控制可方便地实现。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地将PLC应用于交通灯系统中。同时,PLC本身还具有通讯联网功能,将同一条道路上的信号灯组成一局域网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可缩 短车辆通行等候时间,实现科学化管理. 关键词:交通灯 PLC 程序设计 目录 第一章 PLC的特点及应用 1.1 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

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1.2 PLC的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2 通用性高,使用方便; 3程序设计简单,易学,易懂; 4采用先进的模块化结构,系统组合灵活方便; 5系统设计周期短; 6安装简便,调试方便,维护工作量小; 7对生产工艺改变适应性强,可进行柔性生产; 1.3 PLC的应用 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交通灯课程设计讲解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模拟交通灯控制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城轨电子1班 年级: 2012级 姓名:凌洁 指导教师:黎松奇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城轨电子本姓名凌洁学号 20128085 开题日期:2014年 11 月 17 日完成日期: 2014年12月17日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模拟交通灯控制 一、设计的目的 本次设计的智能交通灯系统采用Proteus设计与仿真,程序的编译与调试采用Keil C51来实现。单片机原理、模拟和数字电路等方面的知识,基于Protues软件设计出一台交通信号灯,模拟路口交通信号。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要求用51单片机设计一个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使其能模仿城市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功能,并对满足特殊的控制要求。该系统的具体功能要求如下: 该控制系统能控制东西南北四个路口的红黄绿灯正常工作。东西和南北方向分时准行和禁行。 1)交通信号灯能够控制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交通,红绿黄灯用对应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代替; 2)用四个2位数码管分别显示东、南、西、北方向的通行时间,东西或南北通行时间为25秒,红绿灯切换中间黄灯亮5秒。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 (签章) 年月日

目录 一、引言 (4) 二、设计方案与思路简述 (4) 1、内容简述: (4) 2、设计思路 (5) 三、单元电路设计 (7) 1.数码显示管与LED灯模块 (7) 2、 C51引脚图 (7) 3、时钟电路 (8) 4 、复位电路 (8) 四、总体设计 (9) 1. AT89C51芯片简介 (9) 2、原理框图: (12) 3、详细设计 (13) 4、软件框图 (20) 四、程序及注释 (21) 1、解释状态 (21) 2、附录清单 (22) 附录1:程序清单 (22) 五、调试运行 (27) 六、涉及资料及参考文献 (28) 七、心得体会 (28)

交通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可编程程序控制器(PLC) 2.1 PLC概述 2.1.1 PLC的发展历程 2.1.2 PLC的发展趋势 2.1.3 PLC的应用 2.2 PLC的硬件结构 2.3 PLC的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系统设计 3.1控制要求 3.2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3.3硬件设计 3.3.1 PLC的选型 3.3.2 PLC的地址分配 3.3.3 PLC的接线形式 3.4 系统程序设计 3.4.1系统的梯形图 3.4.2语句表

3.4.3系统程序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系统检测与调试 4.1检测与调试 4.2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S7-200PLC的CPU的I/O规范附录2 S7-200PLC的CPU的输入规范 附录3 S7-200PLC的CPU的输出规范

第一章前言 1.1课题背景 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绿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1914年,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安装在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十字路口设置交通灯可以对交通进行有效的疏通,并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先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日益繁忙的交通状况。如何改善交通灯控制系统,使其适应现在的交通状况,成为研究的课题。传统的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灯,通常的做法是:事先经过车辆流量的调查,运用统计的方法将两个方向红绿灯的延时预先设置好。然而,实际上车辆流量的变化往往是不确定的,有的路口在不同的时段甚至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即使是经过长期运行、较适用的方案,仍然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绿灯方向几乎没有什么车辆,而红灯方向却排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