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 养生十三法_图文
药王孙思邈勤练养生十三法助长寿,值得看看
药王孙思邈勤练养生十三法助长寿,值得看看社会日益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殷实,我们不再受温饱问题困扰,越来越多的人把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当成终极目标。
于是,养生的方法也就热门起来。
所谓的养生就是懂得调和阴阳,以保持健康达到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医学观点,明确地指出了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关键,是懂得和践行养生之道。
孙思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许多博大精深的养生方法,以防病治病达到养生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健康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从心理、社会等方面采取干预措施,方能奏效。
那么,哪些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助我们实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呢?下面列举古今2位名人长寿养生的方法。
药王孙思邈勤练养生十三法助长寿据史料记载,孙思邈活到142岁寿终正寝辞世。
他精通养生之术,提出许多可行的养生方法且能身体力行,年过百岁的他耳不聋眼不花,这套养生方法就是养生十三法,方法步骤如下。
面常洗双手对搓36下,以发热的双手上下扫面。
勤做此法可美容、去皱。
目常运双手掌心互搓36下,用发热的掌心覆盖双眼。
合目,用力睁开,眼珠转圈圈,顺序先从左→上→右→下;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珠转圈,再顺序从右→上→左→下。
以上动作为一组重复3次。
感觉眼睛疲劳就可以做。
勤做此操可明目,治疗近视,缓解眼睛疲劳。
电脑族、玩手机的人尤其适用。
齿常扣慢慢闭嘴,带动扣门齿动作,须轻扣有声,重复动作30-50次。
能防止蛀牙、牙痛和牙齿退行性变等。
漱玉津(口水)口微闭,舌尖伸出齿外,从左→上→下→右贴着颊粘膜慢慢转12圈,将口水咽下去;同法反方向再做一次。
口微闭,舌头在上、下颚面转圈,先从左到右12圈吞口水,口水吞下要有带到丹田的感觉最佳;同法,从右向左再做一次。
二者结合具有强健肠胃之功效。
耳常鼓双手掌覆盖双耳用力向下压,然后放手,自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
此法于每天早晚睡觉前后做,可提高记忆力和听力。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耳聪目明法)(精)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耳聪目明法)1.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覆。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3. 面常洗(a)搓手36下,暖手后上下扫面。
(b)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4. 目常运(a)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5. 耳常鼓(a)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覆做10下。
(b)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槽骨退化。
7.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8.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PolyU
第十一式 膝常扭
• 雙腳並排,膝部緊貼,微微下蹲,雙手按膝, 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 • 可以強化膝頭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 膝先軟」。要延年益壽,要由雙腳做起。
第十二式 常散步
• 挺直胸膛,輕鬆散步。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景色。 •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第十三式 腳常搓
• 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 再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 • 大拇指擦按湧泉穴,共做36下以上。 • 可以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 • 腳底是全身器官的反射區。搓腳可以強化各器官。
第三式 齒常叩
• 口微合上,上下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牙齒 互叩時應發出聲響。輕鬆慢做36下。 • 作可通上下顎的經絡,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 胃吸收、防止蛀牙、牙骹骨退化。
第四式 漱玉津
• 玉津即津液、唾液 • 閉口,將舌頭伸到牙齒外,由上、下、左、右 慢慢轉動12圈,將產生的唾液吞下。反復數次。 • 閉口,舌頭在牙齒內,口腔裏,圍繞上下顎轉 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將產生的唾液吞下。 意念將唾液帶到丹田。 • 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第五式 耳常鼓
•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然 後放手,應聽到響聲。重覆10 次 • 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摺,雙手 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 風池穴10次,卜卜有聲。 • 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 憶和聽覺。
第六式 面常洗
• 搓手36下,用溫暖的手後上下掃面。 • 搓暖雙手同時向外圈。 • 可以令臉色紅潤光澤,避免皺紋。
完 多謝!
第七式 頭常搖
•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 至肩,扭回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 向重覆。 • 可以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病。
頸康操
• 伸頭仰面耳貼肩 • 貼肩再加前後移 • 側面點頭頸肩康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近日身體違和,熱心老友寄來古方,一讀之下,發覺原來從小自不同管道已學了十之八九,只是未曾有恆習用,也不知出處,今天架起老花鏡@@,一一補註。
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孫天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
他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他活到141歲才仙遊,可見他的長壽心得實在值得學習。
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博通經史百家學說,隋唐時曾推拒當官,唐太宗更親自上山拜會,名噪一時。
不過,更為出名的,是他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不說你或不知,原來孫思邈是中國四大發明:火藥的發明家。
在《丹經內伏硫黃》一書中,記述他用硝石、硫黃和木炭混在一起,製成火藥。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又名耳聰明法1. 髮常梳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
早晚做10次。
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經常做這動作,可以明目袪風、防止頭痛、耳鳴、白髮和脫髮。
@@: 所以從小抓頭的人頭髮比較多,蠢人常抓頭,頭髮也比較多... 一笑。
2. 目常運(a)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 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
這動作可以強化眼睛,糾正近視和懶視。
@@: 所以目不轉睛的書蟲和機精眼睛最差。
3. 齒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
輕輕鬆鬆慢慢做36下。
這動作可以通上下顎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 吾家老頭子今年七十,有練此功,牙齒健康。
唔...証明此對老不脫牙有助。
4.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a)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
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裏,圍繞上下顎轉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一、调心调心为养生之首。
心之平和,则五脏六腑皆安。
当去杂念,存善念,心宽体健,疾病自远。
二、调息呼吸为生命之本。
调息即调呼吸,使之深长细匀。
清晨吸清气,夜间吐浊气,肺腑自洁,身体健康。
三、调饮食饮食为养生之基。
饮食需定时定量,五味调和,不偏嗜。
食物要新鲜,避免生冷不洁,确保脾胃健康。
四、调睡眠睡眠乃恢复体力之时。
应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早睡早起,顺应自然,则精神焕发,身体强健。
五、调起居日常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室内外清洁整齐。
顺应季节变化增减衣物,避免过劳或过逸,使身体适应自然。
六、调环境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宜居之地,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有助于心情舒畅,身体康健。
七、调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调和气血,强健筋骨。
但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伤害。
八、调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调和经络,可以调和气血,舒筋活络,防治疾病。
九、调气血气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调气血即是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使气血流畅,充足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十、调脏腑脏腑功能正常,则身体强健。
调脏腑即是通过饮食、药物、按摩等方法,使脏腑功能协调,保持身体健康。
十一、调精神精神饱满,则身体健康。
当避免过度思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使精神焕发。
十二、调智慧智慧使人明智,避免愚痴。
通过学习、思考等方式提升智慧,有助于明辨是非,避免过度烦恼,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十三、调道德道德高尚,则内心平静。
当培养仁爱之心,注重道德修养,使内心充满善良与美好,从而身体健康,长寿延年。
综上所述,孙思邈养生十三法涵盖了身心健康的各个方面。
通过全面调理身体与心灵,我们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孙思邈养生法精要
个 “ ” , 透 、 及 方 方 面 面 。 倡 导 1 个 “ ” 少 啬 字 渗 涉 他 2 少 (
5 6
此 ,他 的 经 验 最 令 人 信 服 ,最 具 有 学 习 和 效 仿 的 意
义。
安 脏 腑 , 神 爽 志 以 资 血 气 ” 强 调 食 物 对 养 身 和 治 悦 ,
病 的重 要 作 用 。 他 的 《 金 方 》 结 和 收 集 了许 多 食 干 总
养 方剂 。
孙思 邈 的所 有养 生经验 可 归纳 为一点 , 是 “ 就 焚
啼 , 悲愁 , 哀恸 , 庆 吊, 接对 宾客 , 预局 席 ,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饮 兴 ) 。
书 都 是 他 的 晚 年 著 作 。 《 金 要 方 》 他 7 岁 时 编 写 千 是 O 的 。 《 金 翼 方 》 又 过 3 年 后 在 他 1 0 岁 时 写 成 千 是 0 O多
犹 保 持 少壮 的 脸 容 , 太 宗 喟 然 赞 叹 。 令
忧 思 、 大 怒 、 悲 愁 、 大 惧 、 跳 踉 、 多 言 , 大 莫 莫 莫 莫 莫 莫 笑 ) , 求做 到2 字 要 6个 “ ” 养 老 之 要 , 无 妄 听 , 无 ( 耳 口 无 妄 言 , 无 妄 念 , 皆 有 益 老 人 也 。又 当 爱 情 , 有 心 此 每 诵 念 , 令 耳 闻 。 老 人 之 道 , 念 善 无 念 恶 , 念 生 无 又 常 常 无念 杀 , 念 信无 念欺 。 老之 道 , 作 博戏 , 用气 常 养 无 强
孙 思 邈 幼 时体 弱 多 病 ,从 1 岁 开 始 以 整 整 十 年 0 的 时 间 刻 苦 攻 读 医 书 、 研 医 学 , 0 时 开 始 给 亲 朋 钻 2 岁 邻 里 治 病 , 人 的 病 通 过 自疗 而 愈 。 5 岁 时 , 思 邈 本 0 孙 在 切 脉 诊 候 、 药 制 丹 等 方面 均 达 到 很 高 的 水 平 。 采 唐 太宗 即位 , 思邈 应 诏至 京 师 , 时 已是 百岁 老人 , 孙 是
孙思邈的养生十要
孙思邈的养生十要1.啬神。
即养生之术。
“夫养性者,欲所惊剞以成性,性自为善。
”性善则内外百病不起,灾祸无由以生。
性善即良好的道德修养。
他“身居乱世纷争之中,视功名利禄如粪土”。
啬神之要又须节制情志和七情以养神。
神者为心所主,七情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分属五脏,过用则伤。
告诫人们“莫忧思,莫大怒,莫悲伤,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涓涓怀忿恨。
”要做到“拼外援”以养神。
2.爱气。
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
爱气必须懂得精能化气,气有生精,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思过用必定耗气伤精的道理。
爱气还须通晓“依时摄生法则”,即使身体适合四季气候的变化,如冬季严寒,阳气内藏,不可作劳汗出,以免发泄阳气,有损健康。
所以要以食摄养以保气。
3.养形。
即重修身之道。
他说“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长生也。
”养形的要妙在于“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强调运动能使人气血流通,经脉和调。
但要避免过劳。
如“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
只有重养形方能强身。
4.导引。
导引、按摩,吐纳、调气是孙思邈养生要妙的重要内容。
前者为健身体操,以动为主,后者为呼吸体操,以静为主,二者均属气功范畴,名动静气功。
导引调气可祛病延年。
5.言论。
养生须“从四正”(言行坐立),言为四正之首。
他强调“言最不得浮想妄想”。
要像孔子说的那样“思无邪”,只有心无邪念,言语才能得其“正”。
他要求人们“莫多言,多言则乏汽。
”“宜少语,少语则气得以充养。
”要做到慎言语以防耗气。
6.饮食。
他认为,饮食养生以节俭为第一要妙。
日常饮食,“每令节俭”。
如果贪图口味,多餐大饱,以致食后腹中彭亨短气,以致发生疾病。
他提倡“淡食”即饮食清淡,少用厚味辛辣油腻甘肥之物。
做到节饮食,以保平安。
7.房事。
他强调,男女之情乃人伦之常,不可强禁,也不可太放,为贵有节而已。
他提出成年已婚健康人,每月同房两次,每年24次,对身体最为有益。
也可根据年龄而定,如“人年20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物泄”做到房事有节,保天年。
孙思邈养生法
闭目养生十三法。
1、闭目养心:在日常诸事纷扰、头昏脑胀时,找一清静之地,正襟危坐,双目闭合,眼睑下沉,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良久则头脑清醒,心平气和,心静如水,烦恼渐渐消失,进入静谧祥和状态,机体阴阳气血通达顺畅,心理平衡,情绪愉悦,头脑清晰,浑身轻松。
2、闭目降气:凡遇愤愤不平或遭受屈辱,于暴躁难捺之时,要理智地控制情绪,离开是非之地,闭目思量。
同时用自己的双手食指轻轻压在眼睑上,微微揉搓,到眼珠发热发胀,便觉胸膛闷塞顿开,肝火胃气下降,躁怒平息,心情和缓。
3、闭目行悦:在忧郁悲伤、失望空虚、心烦意乱之时,退避静舍,闭目独坐,尽量默忆,想象以往得意欢愉之事,即会觉得心神平衡,悲伤烦乱之情就会逐渐消失。
4、闭目卧思:人有三种思维方式:第一为睁眼思维方式,第二为梦境思维方式,第三即是闭目思维方式。
闭目思维是一种临界思维“现象”,即卧而不寐,闭目臆想联翩。
在这种思维状态下,大脑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又处于充血、充氧状态。
如此,可促使大脑细胞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以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5、闭目消食:吃完饭后闭目休息10~30分钟,再去睡午觉、散步或是做别的事情。
这对肝脏的保养,尤其是对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人们吃完饭(尤其是午饭,因为吃的一般都比较多)后,体内的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消化,如果再行走、运动,血液就会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时,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到50%以上。
如果肝脏处在供血量不足的情况下,正常的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对肝脏的损害。
6、闭目赏乐:你可以常常闭目听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和戏曲。
优美的旋律可增进大脑活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7、闭目解乏:劳逸结合对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当身体劳动累了,或读书、看报、写字疲乏的时候,不妨闭目静养片刻,这对迅速恢复精力和养生保健都大有益处。
8、闭目释烦: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药王孙思邈24个医学贡献和养生十三法
药王孙思邈24个医学贡献和养生十三法药王孙思邈,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学思想、理论和医学经验成果在古代医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医药之源”。
孙思邈医学经典著作《傅山堂集》中记载着他的医疗经验和治疗方法,包含24个医学贡献和养生十三法。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内容进行的简单介绍。
一、表里双调法孙思邈提出的表里双调法是指,在治疗疾病时,需要同步调节人体表里,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他认为,诸多病症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不平衡所导致的,如果在治疗时没有同时调节内外,很难取得良好的疗效。
二、泻是药不是饭法在治疗疾病时,孙思邈反对滥用泻药,他认为泻药只是一种药物,不是食物。
如果患者没有胃肠道疾病,既没有腹泻,又没有便秘,就不要轻易使用泻药,以免药物对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三、攻补相济法孙思邈认为,治疗疾病并不是简单地攻击病灶,而是需要填补病灶所产生的空虚,即“补”。
同时,也需要将病灶所积聚的热毒排出体外,即“攻”。
孙思邈认为,攻补相济是治疗疾病最基本的原则。
四、阴阳调和法孙思邈认为,阴阳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阳气不足,则人体则容易疲乏、生病;阴气不足,则人体则容易出现代谢失调、内分泌失调等问题。
所以,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孙思邈强调阴阳的调和。
他认为,只有让阴阳达到平衡,才能实现治疗的目的,达到健康状态。
五、草木调神法孙思邈认为,人的身体不仅需要药物和针灸的帮助,还需要草木的“精气”来调养。
他提倡在生活中多接触自然环境,特别是草木,以达到身心调和的效果。
六、寒温调度法孙思邈在医学上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寒温调度法。
他认为人体具有寒热之分,如果身体出现寒凉症状,就需要使用一些温热的药物进行调理。
如果身体出现发热症状,就需要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
七、整齐有序法孙思邈认为,人的身体器官是相互依存的,人体内外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医学上,他提倡整齐有序的调理,通过合理的肢体活动、饮食起居和健康保健,让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下,达到预防和调理的效果。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妙法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妙法【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妙法】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
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的养生之法相信会对您有所裨益。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有助于眼睛保健,纠正近视。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36下。
可以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可以强健肠胃。
耳常鼓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
重复做10下;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
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向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繁体字)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孫天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
他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他活到141歲才以遊,可見他的長壽心得實在值得學習。
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博通經史百家學說,隋唐時曾推拒當官,唐太宗更親自上山拜會,名噪一時。
不過,更為出名的,是他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不說你或不知,原來孫思邈是中國四大發明:火藥的發明家。
在《丹經內伏硫黃》一書中,記述他用硝石、硫黃和木炭混在一起,製成火藥。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又名耳聰明法。
1. 髮常梳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
早晚做10次。
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經常做這動作,可以明目袪風、防止頭痛、耳鳴、白髮和脫髮。
2. 目常運(a)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 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
這動作可以強化眼睛,糾正近視和懶視。
3. 齒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
輕輕鬆鬆慢慢做36下。
這動作可以通上下顎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a)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
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圍繞上下顎轉動。
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時,盡量想象將口水帶到下丹田。
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經常做這動作,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5. 耳常鼓(a)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然後放手,應該有卜一聲。
重覆做10下。
(b) 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摺,雙手食指壓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卜卜有聲。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1.发常梳(用手梳头好)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多做眼变亮)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后,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远视。
3.齿常叩(固肾要坚持)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4.漱玉津(唾液是好东西)玉津即津液、口水。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然后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强健肠胃。
5.耳常鼓(耳朵越来越灵敏)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覆做10下后,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勾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回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面常洗(手搓面气色好)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然后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头常摇(说的不是蹦迪)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8.腰常摆(身体灵活不易腰疼)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
反方向重复。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篇一:141岁药王孙思邈的13个简单易行的养生秘笈141岁药王孙思邈的13个简单易行的养生秘笈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
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邈体弱多病,因病学医,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了行为方式不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复发的原因:“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
”孙氏记载消渴能够治愈,而复发的第一原因是“不减滋味”。
这就是调味品、下饭菜不要掩盖了五谷的气味。
这样的养生主张可见于更早的文献:“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论语·乡党》)。
孙氏的主张又与《黄帝内经·奇病论》相统一:“此肥美之所发也。
”??孙思邈的养生之法相信会对您有所裨益。
1.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向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2.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3. 目常运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有助于眼睛保健,纠正近视。
4. 耳常鼓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
重复做10下;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
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5.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36下。
可以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6. 漱玉津①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
教你一招,让你轻松记住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延年益寿,祛病保健
教你一招,让你轻松记住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延年益寿,祛病保健据说,孙思邈一直活到了141岁,是历史上极为长寿的医生。
他之所以这么长寿,和他坚持不懈的食疗有关。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唐太宗即位后,召见孙思邈入京师长安。
唐太宗见到医家后,惊为天人,以为是仙人在世。
那时候,孙思邈已经70多岁,可是容貌气色、身形步态都和少年一样。
孙思邈事实上天生骨骼清奇,身康体健。
早年,他曾身患疾病,花光了家里的钱。
后来,他立志从医,成为一代药王。
孙思邈自创的几套《养生十三法》流传至今,让许许多多人聚焦。
这十三法就是:1.发常梳2.目常运3.齿常叩4.漱玉津5.耳常鼓6.面常洗7.头常摇8.腰常摆9.腹常揉10.摄谷道11.膝常扭12.脚常搓13.常散步具体手法和作用,网上有许多版本,这里不再赘述。
俗话说:记住才能应用!十三法虽好,但要全记住,而且按顺序全记住,也非易事。
笔者经过仔细琢磨,运用联想记忆法,找到了一个可以轻松记住十三法的好办法。
而且,提及任何一个数字,就能想起与之对应的动作。
首先,我们要有这个概念,整套动作是:从头到脚,从1-13的。
第1法:发常梳我们可以想象,每根头发都是数字“1”,想到1,就想到了头发,也就会想到第1法“发常梳”。
第2法:目常运成语“二木成林”,我们可以转为“二目”,所以想到“2”,也就想到了“二目”,也就是想到了第2法“目常运”。
第3法:齿常叩3和“山”类似,可以想象犯罪者的牙齿长得像“山”一样!所以想到“3”,就想到“山”一样的牙齿,就想到了第3法“齿常叩”。
第4法:漱玉津“四”最像呲着牙的嘴,所以想到“4”,就想到“嘴”,忍不住用耳边舌头在嘴里转上几圈,就是第4法“漱玉津”。
第5法:耳常鼓“5”像女人的耳坠,想到5就想到“耳坠”,耳坠当然在耳朵上为,所以就想到了第5法“耳常鼓”。
第6法:面常洗我们打扑克,老K的胡子像不像“6”?胡子当然在脸上,所以第6法就是“面常洗”。
第7法:头常摇我们的头连着脖子,就是活脱脱“7”的造型,又像是风中摇动的旗帜。
“药王”孙思邈 养生十三式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式【简介】药王孙思邈是一个上寿之人,据说他活了141岁。
他是如何获得长寿的呢?原因之一就是他每天都做养生十三法。
有养生专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一些梳理和习练,现归纳出如下13种药王养生秘诀:1、发常梳。
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药王孙思邈是一个上寿之人,据说他活了141岁。
他是如何获得长寿的呢?原因之一就是他每天都做养生十三法。
有养生专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一些梳理和习练,现归纳出如下13种药王养生秘诀:1、发常梳。
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用手疏头发,经后脑至回颈部。
早晚各做数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疏头动作,可以明目,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第一个方法是合眼或闭眼均可,用眼珠转圈,先左、上、右、下顺时针方向转;然后眼珠逆时针转圈。
重复3次。
第二个方法是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在眼部。
这两个方法可强化眼睛的功能,对眼疾及近视有调节的作用。
3、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依次叩门齿、左侧臼齿、右侧臼齿,各3050次。
叩齿时,不用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叩。
叩齿一面方面可锻炼自己的精神集中的能力,一方面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退化。
4、漱玉津。
口微微闭合,舌头从门齿中间开始,沿左、下、右、上的方向(女士先沿右、下、左、上的方向转,不过,方向转反了也没有关系)转三圈;然后舌尖点依次点下鄂、上颚和门齿缝50次(过去讲72次)。
点下颚时意念点到肚脐和命门连线的中间或靠后一点点,点上颚时要点到头顶百会。
点完之后,口里会有许多唾液,这是先用唾液漱漱(人安静之后的唾液清凉香甜,分三次下咽。
第一次下咽是想着从身体中间直接送到命门;第二次下咽时要想着从左边(女士从右边)划个弧线到命门;第三次下咽时要想着从右边(女士从左边)划弧下到命门。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经常做这种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和百岁“药王”孙思邈学“九常”
龙源期刊网 和百岁“药王”孙思邈学“九常”作者:魏咏柏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4年第07期孙思邈(581年—682年),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省耀县)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更被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在医疗水平不如今天的古代,他仍旧活至101岁高龄。
孙思邈认为,养生必须从生活细节做起,每个细节做好了,才能保证健康。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有助于眼睛保健,纠正近视。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两排牙齿互叩,无须太用力,但在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36下。
可以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津常吞: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到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转12圈。
唾液含有大量酵素,可强健肠胃。
耳常鼓: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重复做10下。
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
每天临睡前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规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
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
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揉36圈。
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常提肛:吸气时,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
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
孙思邈谈养生——养性十条
孙思邈谈养生——养性十条现如今,养生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医生、学者、媒体、百姓,皆趋之若鹜。
然而,却总在食疗、偏方、推拿、功法等技术层面反反复复做文章,好像我只要学会、弄懂、掌握几个方法或几个方子,就可以从此百病不生,长命百岁。
眼看着一拥而上的专家学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怜的老百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中百感交集,遂翻出孙思邈的养性篇,来看看孙真人教导我们如何养生。
一、养性者,养德行古语有云: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
人生在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德与孝。
除此之外,仁、义、礼、智、信、浩、勇、忠、诚、敬、端、正、恭、公、俭、谦、爱、悯、慈、悲......等等等等,古人概括为“百行”,百是一个概数,意即诸般品行。
孙真人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提出要修养德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就是说,服食药饵不见得能够延年益寿,如果不注重道德修养,玉液金丹也是白搭。
我们现在讲养生,为什么要漏掉如此至关重要的一条?德行,是一切养生方法的前提,离开他,还谈什么养生?原文摘录:夫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故夫子曰: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此则道德之祜也。
岂假服饵而祈遐年哉!圣人所以药饵者,以救过行之人也。
故愚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疴没齿,终无悔心......二、养生五难现代社会,古人曾经作为日常行为规范的德行教育已经严重缺失,在这个时代如果宣讲“仁、义、慈、悲”,可能大多数人不爱听,这也许就是很多专家不愿意讲第一条的原因吧。
也罢,时代不同,人心不同,我们姑且把第一条搁置,看看孙真人提出的第二条是什么。
这段话是嵇康说的,竹林清谈之士,魏晋玄学的代表——嵇康,在那个年代,咀嚼英华、呼吸太阳、炼丹服食、口诵至言、养生修仙,是大部分文人雅士的时尚,然而,嵇康说:养生有五个难关,你放不下追名逐利,放不下喜怒哀乐,放不下声色犬马,放不下美食滋味,放不下心事与美女,趁早别谈养生了,谈了也白谈!从嵇康的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那个年代,这五种诱惑已经在挑战人们的道德了,时至今日,古人所竭力抵御的诱惑,成了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从小学开始,父母和师长就在教育我们,要立志成功!成功是什么?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有名有钱、美食华服、高屋大床、一呼百应,为了成功,我们殚精竭虑、忍辱负重、蝇营狗苟、不择手段。
(完整版)孙思邈的呼吸养生法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汪昂的《医方集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冷谦的《妙龄修旨》都是功理功法的说明。
主要是在呼气时分别用六个字疏通与调和相关脏腑的经络和气血,以收治病健身的功效。
经过几十年的个人实践和近六年来在群众中的普及,证实这套功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对寇心病,高血压(低血压),肝炎,肠胃炎,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肾病,毛里求斯病,妇科杂病,神经衰弱,骨质增生等慢性疾病,甚至对有的癌症都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
现将此功法介绍如下:预备式: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而舌舐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稳(图1)。
每变换一个字都以预备式起。
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以多站一会,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
呼吸法:自然顺腹式呼吸。
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二阴)。
收小腹,缩肾(环跳穴处肌肉内缩),体重后稳至脚跟,脚趾轻微点地;呼气时,两唇轻合,舌舐上腭,全身放松,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
此为“踵息法”。
六个字都用此法呼吸。
调息:它的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实行阴阳转换。
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这时采用自然呼吸。
具体作法昌两臂从侧前方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图2),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转腕使手心翻向上(图3),同时旋臂屈肘使指尖向上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两手指相对应(图4)。
两手的指尖不要接触,两手向内转动时手指明尖高度不超过眉毛,然后似按球状徐徐在胸前下落至小腹前着腕下沉(图5),松腕恢复预备式。
第一式嘘字诀一,“嘘”字功养肝,发音:“嘘”(XU阴平)读需。
口型: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抽,舌的两边向中间微微卷起,牙齿露有微缝,向外吐气动作:两手重叠于小腹之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则相反)内外劳宫穴相对,以下手的鱼际穴压在脐下边沿上,开始呼气并念“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思邈,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
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 141岁才仙游,可见他的长寿心得实在值得学习。
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学说,隋唐时曾推拒当官, 唐太宗更亲自上山拜会,名噪一时。
不过,更为出名的,
是他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不说你或不知,原来孙思邈是中国四大发明:火药的发明家。
在《丹经内伏硫黄》一书中,记述他用硝石、硫黄和木炭混在一起,制成火药。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明法。
1.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 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 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 目常运
(a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
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 3次。
(b 搓手 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3.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 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
(a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
一共转 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 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 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 耳常鼓
(a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复做 10下。
(b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
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 10下, 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 面常洗
(a 搓手 36下,暖手后以后上下扫面。
(b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 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 共做 6次。
反方面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8.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
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
反方向重复。
最少做 50下,做够 100下更好。
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9. 腹常揉
搓手 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 36下。
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10. 摄谷道。
即提肛
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
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
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
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 20至 30下。
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11.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 20下。
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
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12. 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
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
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13. 脚常搓
(a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
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
共做36下。
(b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 100下。
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
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
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