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人员案例

合集下载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是指对于刑事犯罪分子进行的一种特殊矫正方式,通过对犯罪分子进

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再次犯罪。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社区矫正的典型案例,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区矫正的意义和作用。

案例一,小明,男,25岁,因盗窃罪被判刑,经过一年的监狱生活后,进入社区矫正阶段。在社区矫正期间,小明接受了心理咨询和职业培训,学会了木工技术,并在社区内的一家家具厂找到了工作。通过努力工作和社会交往,小明逐渐摆脱了过去的不良习惯,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最终成功融入社会,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案例二,小红,女,30岁,因吸毒罪被判刑,进入社区矫正阶段。在社区矫正期间,小红接受了戒毒治疗和心理辅导,逐渐戒除了吸毒的习惯。同时,她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义工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和残障儿童,通过这些活动,小红找到了重新融入社会的动力和价值。最终,小红成功戒毒,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成为了社区内的一名积极分子。

案例三,张三,男,35岁,因家庭暴力罪被判刑,进入社区矫正阶段。在社区矫正期间,张三接受了家庭暴力治疗和情绪管理培训,逐渐控制了自己的暴力倾向,并学会了与家人沟通和包容。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张三和家人进行了多次沟通和调解,最终解决了矛盾,重建了家庭和睦。如今,张三和家人关系融洽,他也成为了社区内的一名志愿者,帮助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家庭解决矛盾。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区矫正对于犯罪分子的改造和社会的稳定具

社区矫正对象案例分析

社区矫正对象案例分析

社区矫正对象案例分析

社区矫正是指对刑满释放人员、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假释人员等进行监管、教

育和帮助,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社区矫正对象的案例,探讨社区矫正的意义、挑战和改进措施。

一、案例背景

案例对象为一名吸毒成瘾的年轻人,已经刑满释放并进入社区矫正阶段。他在

过去的几年中频繁犯罪,包括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社区矫正机构对他进行监管,并提供工作机会和康复辅导。

二、案例分析

2.1 问题分析

案例对象在过去的犯罪行为中受到了很多负面影响,如毒瘾问题、社会关系紊

乱等。这些问题需要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得到解决和修复。

2.2 康复计划

社区矫正机构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康复计划,包括定期进行尿液检测、参加戒毒

康复辅导、接受职业培训等。通过康复计划的实施,案例对象逐渐戒除毒瘾并重建良好的社会关系。

2.3 职业培训

为了帮助案例对象融入社会,社区矫正机构提供了一些职业培训课程,包括技

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通过这些培训课程,案例对象可以学到一门技能,并增加就业机会。

2.4 心理辅导

案例对象在矫正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挫折等。社区矫正机

构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案例对象解决心理问题,在心理上得到疏导。

2.5 家庭支持

社区矫正过程中,案例对象的家庭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矫正机构与

案例对象的家人进行沟通,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家庭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提高对案例对象的支持能力。

2.6 就业机会

案例对象完成职业培训后,社区矫正机构积极协助他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通

过这些就业机会,案例对象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并逐渐摆脱过去不良的生活方式。

社区矫正对象案例分析报告

社区矫正对象案例分析报告

社区矫正对象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背景介绍

社区矫正对象是指那些犯罪行为轻微、能够接受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本报告

选取了一位社区矫正对象的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深入探讨社区矫正的实践和效果。二、案例概述

该社区矫正对象名为李某,年龄28岁,因盗窃罪被判处缓刑并接受社区矫正。李某犯罪动机复杂,主要源于家庭困扰和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他在被判决后意识到了自己犯罪行为的错误,主动申请接受社区矫正,希望能够改过自新。

三、社区矫正措施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李某的案情和个人情况,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矫正措施。首先,社区矫正人员与家人进行沟通,帮助李某重建家庭关系,加强家庭支持。其次,制定了严格的日常行为规范,监督李某的行为举止。同时,安排他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帮助李某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认识和控制能力。

四、矫正过程及困难

在第一阶段的矫正过程中,李某首先面临的困难是他的家庭问题。由于父母长

期离异,他在家庭中缺乏稳定影响,导致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社区矫正人员积极组织家庭治疗,帮助李某与家人重建联系,并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

五、心理辅导的作用

心理辅导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心理咨询,李某逐渐认识到

自己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并明确了自己的改变方向。他通过与心理辅导师的沟通,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六、矫正成效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矫正,李某的犯罪倾向减弱,生活品质明显改善。他进一

步提高了自我认识和控制能力,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正能量的人群接触,逐渐融入到社会之中。这一矫正过程对于李某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矫正工作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社区矫正工作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社区矫正工作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社区矫正工作是指针对犯罪人员在刑罚执行阶段的一种管理和社会

化过程。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通过监督、帮助和教育,使犯罪人员能够

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在实践中,社区矫正工作面

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因此,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总结,我们可

以更全面地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应对策略。

案例一:李某的矫正故事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其中一个典型的

案例是李某。李某曾因盗窃罪入狱,后被判定进行社区矫正。在狱中,他接受了法律知识和职业培训,并通过心理辅导逐渐认识到他的错误。在获得自由后,社区矫正人员与他进行了密切的配合,提供经济援助

和工作机会。通过长时间的关注和帮助,李某逐渐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行为,并成功地融入了社会。

经验总结: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除了法律教育和职业培训外,心理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帮

助犯罪人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机会,可以有效

地促使他们改变和发展。

案例二:王某的再次犯罪

然而,社区矫正工作并非始终如人意。有时候,一些犯罪人员会再

次犯罪,这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例如,王某在社区矫

正期满后不久又被抓获,原因是他再次涉及盗窃等犯罪行为。

经验总结:从王某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社区矫正人员的工作负荷过大,导致对犯罪人员的监督和帮助不够到位。另外,社会环境和资源的限制也可能成为再次犯罪的因素。因此,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体系,并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资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本案例是司法社工成功开展的一起危机介入及长期跟进服务案例。经过两年多持续的社工服务,阿宇最终走出 心理困境,顺利完成了社区矫正的考验,重新回归社会,开启了新的精彩人生。社工认为,阿宇之所以能够成功走 出自杀、患有抑郁症、无法正视自己的社区矫正对象身份、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难以回归社会等多重困境,得益 于其自我改变的动机和外部力量推动的双重作用。在协助矫正对象完成社区矫正的过程中,矫正对象自身心理状态 的正向转变,以及家人、朋辈、社会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服务期间,司法社工很可能会遭遇情理法的难题 ,此时社工需要把握好法律底线原则和灵活变通的方法,在保证司法执行公正性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司法执行的 人性化,从而更好地为矫正对象提供切实有效、兼具专业与温度的服务。
与此同时,社工通过持续家访与阿宇的父母进行沟通,并为他们提供亲职教育知识与技巧,引导他们为阿宇营 造更加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在社工的引导下,阿宇的父母对阿宇的状态增加了关注,并给予他更多的陪伴、关 怀、
鼓励与支持。阿宇明显感受到家人的爱与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多。社工还鼓励阿宇敞开心扉 ,走出家门,与朋友、旧同事保持联系,感受友情的力量。随着人际交往的增多、朋辈支持的增强,阿宇也渐渐开 朗起来。
阿宇的父母为了替阿宇偿还债务卖掉了房子,这让阿宇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接受社区矫正期间,阿宇没有经济 来源,依靠父母资助,产生了自卑心理,情绪持续萎靡不振,有伤心、焦虑、易怒等表现。经精神病专科医院确诊, 阿宇患有中度抑郁症,随后进行药物治疗。某日,阿宇情绪崩溃,吞服安眠药企图自杀,幸好被及时送往医院成功 抢救。司法社工得知后第一时间跟进,对阿宇开展危机介入服务。

社区矫正案例(五篇范例)

社区矫正案例(五篇范例)

社区矫正案例(五篇范例)

第一篇:社区矫正案例

龙桥司法所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庐江县司法局刘磊杨维强

内容提要:近年,庐江县司法局龙桥司法所深入贯彻《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注重在实践中探索矫正规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矫正案例,以求交流矫正方法。我所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深入了解其社会背景,通过抓主要问题,从工作的初期、中期、后期入手,根据其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制定不同的工作理念,注重从心理矫正层面入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矫正效果。关键词:社区矫正思想矫正心理矫正法制矫正

正文:自《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公布以来,我所深入学习,注重在实践中探索矫正规律和方法,根据不同矫正人员的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从心理矫正层面入手,以心理变化为依据,以思想矫正为基础,以守法公民为目标,变被动为主动,多角度入手,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一、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

王某(化名),男,1968年生,已婚,2009年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二、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背景资料

王某出生在农村,小学文化,父母、妻子均为农民。辍学后务农,后经营店面,其本人因文化程度较低,不了解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导致获罪判刑。

三、社区矫正对象主要问题陈述

王某被判刑后,主动到我所报道,接受社区矫正,且服从管理,遵守纪律,期间未发生违法行为,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教育培训,但是,其本人思想压力很大,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主要表现在:王某本人是法盲,由于贪图蝇头小利,基于对法律的无知,侥幸心理的存在,因而获罪。

王某被判刑后,思想负担很重,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社会能否接纳他思想迷茫。

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汇报案例分析

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汇报案例分析

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汇报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显著,为刑满释放人员的回归社会提供了重要机制。然而,社区矫正对象在思想觉悟、行为规范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汇报的重要性,并分析不同案例中的思想转变和行为改善。

第一部分社区矫正对象的背景介绍

案例一:王某,男,30岁,因非法拘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满释放后,他成为社区矫正对象。他曾经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因涉毒问题误入歧途。在监狱服刑期间,他深感自己的错误,希望通过思想汇报来转变自己的思想。

案例二:杨某,女,25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她在刑满释放后,成为社区矫正对象。她曾经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和成绩压力导致盗窃行为。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正轨。

第二部分思想汇报的意义

对于社区矫正对象来说,思想汇报是一种重要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方式。通过思想汇报,他们可以深刻反思自己的犯罪行为,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并寻求改过自新的途径。在社会上,思想汇报还可以提醒他人要明辨是非,警示违法犯罪的后果,起到一种教育的作用。

第三部分王某案例分析

王某在思想汇报中回顾了他犯罪的起因和后果,并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错误。他通过思想汇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要是由于对法律的无知和对职业道德的漠视。在思想汇报中,他表示愿意主动接受社区矫正的帮助,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并积极参与社区服务。

第四部分杨某案例分析

杨某在思想汇报中,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内心变化和行为规范的改善。她通过思

想汇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和损失。在思想汇报中,她表达了自己希望回到学校继续学业的愿望,并表示愿意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管与帮助。

社区矫正案例

社区矫正案例

社区矫正案例

社区矫正是一种针对犯罪分子的一种非监禁的惩罚方式,旨在通过对犯罪分子

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犯罪的可能性。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社区矫正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社区矫正的具体操作和效果。

小明是一名初犯的青少年犯罪分子,他因为盗窃被判处社区矫正。在社区矫正

的过程中,小明接受了心理辅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也参与了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在矫正期间,他还需要每周定期向社区矫正员报告自己的行踪和生活情况,接受监督和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矫正,小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开始重新审视自

己的生活和行为。他在心理辅导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并学会了如何应对外界的诱惑和压力。同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小明学会了一门手艺,并且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在社区矫正的监督下,小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重新融入

社会。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开始独立生活,并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通过社区矫正,小明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社区矫正的有效性和重要性。通过社区矫正,犯罪分子得

到了改造和教育,重新融入社会,减少了再犯罪的可能性。同时,社区矫正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社区矫正是一种积极的惩罚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犯罪分子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犯罪的可能性。通过社区矫正,犯罪分子可以得到改造和教育,重新树立信心,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重视社区矫正工作,为犯罪分子提供更多的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益成员。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案例背景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狱的刑罚执行方式,旨在通过社区监管和康复教育帮助犯罪人员重新融入社会。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社区矫正案例,展示该刑罚执行方式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案例细节

犯罪背景

该案例的犯罪人员为张某,男性,年龄32岁,因盗窃罪被判刑2年,刑罚执行期为社区矫正。张某此前有多次盗窃记录,且没有固定的工作和居住地。

矫正计划制定

为了帮助张某改过自新,社区矫正中心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矫正计划。该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1.心理咨询:张某在犯罪行为中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社区矫正中心为

他提供了心理咨询师的服务,帮助他了解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2.康复教育:张某参加了一系列的康复教育课程,包括道德伦理教育、

法律法规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张某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竞争力,为他将来的社会融入做好准备。

3.就业安置:社区矫正中心与当地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合作,为张某提

供就业安置服务。通过职业培训和工作实践,张某能够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并在社会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4.家庭重建:张某的家庭关系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社区矫正中心提供了

家庭辅导服务,帮助他与家人重新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有助于提高他的家庭幸福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矫正成果

张某在社区矫正期间积极参与各项矫正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没有再次犯罪:通过矫正计划的帮助,张某成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行

为,没有再次触犯法律。

2.就业成功:经过职业培训和就业安置,张某成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

作,能够自食其力并为自己和家庭提供经济支持。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的典型案例无外乎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进行,通常以监督、指导为手段,落实刑罚执行、戒毒康复两大主体矫治措施。下面就以其中一起典型的案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一起社区矫正的案例,发生在2009年11月份,涉及一名叫张某某的犯罪者,他因涉嫌强奸罪被行政处分,其最初宣告犯罪者受到社区戒毒矫治处分,经分期实施社区矫治和监督,结束时间计于2012年11月。

案件的实施将由被矫治的犯罪者张某某自愿执行,每月定期前往当地社区戒毒机构报到,上交月度报告情况,并相继完成戒毒技能训练、心理咨询和戒毒康复工作,与社区技能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康复技能教育,参加社区服务项目,与同伴及家庭共同研究和反思自身行为。

被矫治人员在期满后,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考核意见与行为,有条件结束本案的社区矫正处罚,但被告的社区矫正行为期间的比较数据及出国记录显示,被指控人极为谨慎认真,及时完成上交任务情况以及完成本案社区矫正行为期间的任务完成情况极为良好,由此看来,本案的社区矫正行为是十分成功的,特别是被矫治人员能够更加珍惜自己的重新回归社会和重新建立良好人生,并走上正轨,这既是对社区矫正模式也是对张某某矫治行为的重要证明。

社区矫正案件总结

社区矫正案件总结

社区矫正案件总结

概述

社区矫正是对一些刑罚较轻的犯罪分子进行非监禁的一种处罚方式。这种方式将罪犯安置在社区中进行矫正,并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社区矫正是一种有效的刑罚方式,能够减轻监狱系统的负担并为犯罪分子的改造提供更好的环境。

本文将总结几个典型的社区矫正案件,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进一步了解社区矫正的效果和影响。

案例一:小偷张某

张某是一名以扒窃为生的小偷,年龄约30岁。他在社区矫正期间被安置在一所刑事矫正中心,并接受了一系列的矫正项目,包括心理咨询和职业培训。

经过一年的社区矫正,张某的改变是显著的。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犯罪行为感到深深的懊悔。心理咨询帮助他解决了一部分内心的问题,职业培训使他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

在社区矫正期结束后,张某重新融入社会,并找到了一份正当工作。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与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社区矫正在他的案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他有机会重新开始。

案例二:吸毒者刘某

刘某是一名长期吸毒的犯罪分子,年龄约40岁。他因涉嫌吸毒被判处社区矫正。刘某在社区矫正期间接受了戒毒治疗和康复计划。

在一开始的几个月里,刘某对戒毒计划持有怀疑和抵抗的态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认识到吸毒对他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逐渐接受了戒毒治疗,并积极参与康复计划中的各种活动和训练。

社区矫正对刘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治疗过程中恢复了身体健康,并逐渐找回了自信。在社区矫正期结束后,刘某决定继续留在社区,并成为一名康复辅导员,帮助其他吸毒者戒毒。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东门街道陈某的个案分析

日期:2009-6-24 14:48:57 人气:1495

一、接案及建立专业矫正关系

随着深圳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开,2007年7月19日,陈某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被分到了东门街道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作为东门街道司法所第一批社区矫正人员,陈某受到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他们向陈某详细介绍了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考核及管理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奖罚分细则等社区矫正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方法。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帮助下陈某填完一系列表格,并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上签了名。矫正关系初步建立。二、资料收集

陈某在转入社区矫正前,一直都在东门派出所的管辖下,从派出所转送过来的材料以及之后社区矫正工作者通过家访收集到陈某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个人资料

1、个人基本资料

陈某,男,已婚,195X年10月出生,大专文化,广东XX市人 2、主要犯罪事实及处罚

陈某在任广东深圳市XX对外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期间在无履行能力的情况下,采用虚构事实的方式获得巨款1200万人民币。被判定为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罚金三十万人民币。刑期执行期限自2003年11月28日至2013年6月13日止。

3、身体状况

陈某中等偏胖的身材,体虚多病。2007年1月12日经XX监狱医院鉴定,陈某患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高血脂症、左眼失明等疾病并准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

4、服务对象的能力及特点

陈某曾任广东深圳市XX对外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人称陈总,掌管拥有几千万资产的公司,口才很好,能力也较强。

缓刑犯刘某社区矫正个案案例

缓刑犯刘某社区矫正个案案例

缓刑犯刘某社区矫正个案案例

引言:

缓刑是司法实践中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它能够为特定的犯罪嫌疑人

或罪犯提供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本文将以缓刑犯刘社区矫正为例,探讨

他在缓刑期间的变化和对社区矫正的积极参与。

一、案情回顾:

刘因盗窃罪被判处一年的有期徒刑,并缓刑两年,同时要求进行社区

矫正。在缓刑期间,刘应当遵守社区矫正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并接受监督

和指导。

二、社区矫正计划制定:

根据刘犯罪情况和个人特点,社区矫正委员会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社区

矫正计划。该计划包括心理辅导、法律知识教育、职业培训和社会交往等

方面的内容。

三、心理辅导:

刘犯罪行为主要是源于经济压力和心理上的困扰。社区矫正委员会安

排心理辅导师与他进行交流和心理疏导。通过与心理辅导师的谈话,刘逐

渐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并明确了未来的人生目标。

四、法律知识教育:

社区矫正委员会组织了一系列法律知识教育活动,以提高刘法律素养。他参加了相关的法律讲座和座谈会,了解了法律对盗窃罪的惩处和影响。

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刘深刻认识到再次违法将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

五、职业培训:

由于刘之前没有稳定的工作,社区矫正委员会安排他参加了一家机构提供的职业培训课程。在培训期间,刘学会了一项实用的技能,并获得了一份合格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社会交往:

为了帮助刘更好地融入社会,社区矫正委员会组织了一系列社会交往活动。刘参加了志愿者活动,与其他志愿者一起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通过与志愿者们的互动,刘结识了一些朋友,并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七、缓刑期间的表现:

在缓刑期间,刘严格遵守社区矫正委员会的相关规定,未再次违法。与此同时,他积极参与社区矫正计划中的各项活动,表现出了很好的改变和进步。

社区矫正案例

社区矫正案例

社区矫正案例

社区矫正案例:小明

小明,男,21岁,是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因多次盗窃被判处

社区矫正三年,目前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教育和帮助。

案情回顾:小明家境贫困,由于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物质的渴望,他开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在一年时间内先后盗窃了多辆自行车、电动车和手机。最终,他被抓获并被司法部门判处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行动:

一、情感教育:小明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的爱护,社区矫正人员通过开展家庭访谈和心理辅导,了解小明的内心需求,并帮助他建立积极的情感支持体系。同时,矫正人员还鼓励他多参与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情感交往能力。

二、教育改造:小明的知识水平较低,导致他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为此,社区矫正人员安排了一些法律、道德和职业技能的教育课程,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法律的约束力,以及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三、职业培训:为帮助小明改变生活态度和增加就业机会,社区矫正人员组织了一系列职业培训活动,包括技术培训、就业指导、创业知识等。通过培训,小明学习到了一些实用的技能,提高了自身的就业能力。

四、社会服务:为帮助小明更好地融入社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区矫正人员安排了一些社会服务活动,如义务劳动、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小明认识到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改变了过去只考虑个人利益的心态。

五、后续跟踪:矫正人员每月对小明进行一次面谈,了解他的生活情况和矫正过程中的困难,及时解决问题并提供帮助。帮助小明树立远离犯罪的意识,避免再次犯罪。

成果评估:经过一年的社区矫正,小明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他懂得了感恩和珍惜社区的支持,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通过社会服务和职业培训,小明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赢得了同事和家人的尊重和信任。他逐渐成为社区的一份子,学会了以正面的方式回报社会,摆脱了犯罪的阴影。

郑保屯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案例(1)

郑保屯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案例(1)

郑保屯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案例(1)

郑保屯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典型案例

一、社区矫正人员基本情况

郑保屯镇社区矫正对象黄帅,男,1987年8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汉族,初中文化,郑保屯镇郑保屯村人。因诈骗罪于2016年11月8日被河北省邱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社区矫正期限为自2016年11月8日至2021年11月7日止。

二、主要犯罪事实及处罚

(一)2015年7月29日,黄帅为了偿还其客户朱华的贷款,编造了完成邱县锐马面业有限公司销售任务就能领取2万元奖金的谎言,利用和孙书贵是熟人的关系,让孙书贵在邱县锐马面业有限公司账上汇120800元钱充当销售任务,等到孙书贵汇钱时黄帅给孙书贵的却是客户朱华的账号,孙书贵未考虑太多便将上述120800元打给了朱华。现致使该款无法追回。

(二)2015年7月份,黄帅驾驶同事李保华的汽车要账时,被山东省临沂告诉警察查扣,黄帅欲买下该辆汽车。2015年8月3日,被告人黄帅为了购买李保华的汽车,编造了邱

县锐马面业有限公司购买量大有优惠的谎言,利用与自己合作多次的客户秦延坯的信任,让秦延坯往其账号上汇入30000元面粉定金。2015年8月12日,黄帅又以自己在火车上不方便给客户周立朝打钱为由,让秦延坯帮其垫支周立朝的运费1200元。后黄帅将30000元钱用于购买李保华的汽车,致使31200元无法追回。

(三)2015年9月1日,黄帅辞去邱县锐马面业有限公司销售员职务。2015年9月11日,黄帅为了偿还其客户李建魁的货款28900元,隐瞒自己辞职的真相,编造了将从邱县锐马面业有限公司给蒋书君准备发货的谎言,准备发货的谎言,让蒋书君汇50000元钱到李建魁指定账号上,李建魁收到该笔款项后将剩余款项21100元又汇给了黄帅,后黄帅把其中20000元钱用于偿还其姐姐黄利利。现致使蒋书君的50000元货款无法追回。

郑保屯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案例

郑保屯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案例

郑保屯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典型案例

一、社区矫正人员基本情况

郑保屯镇社区矫正对象刘志君,男,1988年3月24日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汉族,初中文化,未婚,郑保屯镇郑保屯村人。被捕前住本村,无前科。2016年8月19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清河县公安局行政拘留,同月31日转刑事拘留,同年9月9日被执行逮捕。2017年3月14日被河北省清河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社区矫正期限为自2017年3月25日至2021年3月24日止。

二、主要犯罪事实及处罚

2016年8月18日22时35分许,在清河县王官庄龙飞物流东侧50米处,刘志君驾驶与其准驾车型不符的鲁H7K110、冀EGJ96挂重型半挂牵引车由西向东倒车时,与被害人栾东方所驾由东向西行驶的普通二轮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被害人栾东方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刘志君将肇事车辆向西开了几十米后弃车逃逸。经清河县交警大队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刘志君负此事故主要责任,栾东方负此事故次要责任。

刘志君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驾驶与其准驾车型不符

的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后逃逸,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之规定,已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公诉机关指控刘志君刘志君犯交通肇事罪(逃逸)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刘志君在案发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刘志君积极赔偿被害人亲属的经济损失,与被害人的亲属达成调解协议,取得其谅解,对刘志君可以酌情从轻处罚。考虑对刘志君适用缓刑对其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刘志君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僻青年悔改创业报答父母

社区矫正人员顾某心理疏导分析

xx镇社区矫正对象顾某,男,xxxx年x月x日出生于山东省xx县,汉族,初中文化,xx县xx镇某村人,住本村。因盗窃罪于2012年1月17日被xxxx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社区矫正期限为自2012年1月28日至2015年1月27日止。顾某性格孤僻固执,初中还未毕业就已流窜社会,并结交了不少不良少年。他的家庭很贫困,这让他自卑又仇视社会,缺乏与人沟通加上法律意识淡薄,使他最终伙同“朋友”实施了盗窃行为。

社区矫正人员顾某在其父亲的陪同下到xx县xx司法所报到。工作人员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当时他眼睛里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冷漠、怀疑、敌视的目光。当询问他话时,他也默不作声,都是他的父亲代他回答。工作人员意识到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社区矫正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社区矫正人员往往因自身犯罪带来的工作与家庭变故、亲人的冷落、社区服刑的压力、犯罪的内疚感、对社区服刑的不适应等因素,都会引起其心理问题,对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不仅不利于对他们的矫正和转化,还会影响

到其情绪和行为,有的甚至还可能引发一些不良的突发事件,从而影响矫正管理的顺利实施。

针对顾某的情况,工作人员没有将其作为一名犯罪分子对待,而是与其平等对话。通过为其提供心理咨询,提供倾听其心声的平台,全面了解他的心理特点,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释放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矛盾。顾某从最初的只是听不说话到态度慢慢的转变也开始简单的聊几句。这种以谈家常的形式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进行让顾某与工作人员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谈话,初步消除了他是罪犯面受训斥、歧视的顾虑,让其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模式,消除其抵触情绪,心甘情愿接受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针对性的对其制定了矫正方案:

1、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要求其每月定期参加劳动;每月上交思想汇报;定期对其进行走访;统一组织学习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重要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了解、掌握该对象的表现和实际情况,督促其遵纪守法、遵守矫正规定。

2、成立由家人、村委委员组成的监管帮教小组。借助亲情的力量加强帮教效果。如果发现对象在生活中存在难题,矫正机构在职责范围内积极帮其解决问题,帮助对象适应社会。

3、注重心理疏导,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其主观心态上的纠正,从主观方面尽量降低再犯的可能性。同时我们本着尊重他、接纳他、关心他的工作理念,让他消散对社会的仇视心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告诉他他的人生还很长,一定要走对方向。并对其进行心理咨询辅导:

(1)采用个别谈话教育、治疗。通过谈话,了解矫正人员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现实生活状况、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以及生活态度,做好矫正人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2)运用心理测验。通过运用不同心理测验对其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自控能力以及智力能力等作出分析和评价,并建立重点人群心理档案,制定矫治方案。测量结束后,对照评分标准分别对两部分的测量结果进行评分、统计。在综合分析评定的基础上,拟定矫正方案,审核确定后执行。

4、就业引导与扶持,鼓励他自食其力。

对其提供就业帮扶,帮助其到劳动保障部门查找合适的空岗职位,帮助其适应社会、再社会化,则能使上述效果长时间的保持下去,达到矫正的根本目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后,顾某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能按时签到,而且主动要求矫正所为他安排公益劳动,开始定期来所学习,定期写

思想汇报,定期电话汇报。通过沟通交流顾某说想开个店铺,他的家庭很贫困,他要自食其力,报答父母。工作人员对他的想法很是支持,并鼓励他一步一步地努力。于是小顾就只身一人到市区开始摆摊位营生,并计划攒够钱在xx镇开个小店铺。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很难想象那个充满对社会敌视的莽撞青年能改变这么显著。现在的小顾不仅多次向我们表示要认真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还在各方面都表现积极,积极参加矫正科组织的各种活动,吃苦耐劳,多次获得加分奖励。

通过顾某的案例使我们总结到:

1、要尊重社区矫正对象人格,平等对待。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大多较敏感,有自卑、自闭心理、偏激等,平等对待易于使社区矫正人员放松心里戒备,才能更好的进行沟通。

2、社区矫正要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每个矫正对象的情况各异,要全面掌握矫正对象的家庭、生活及工作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的原则,尽可能为矫正对象排忧解难;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灵活的形式,调动矫正对象的积极性,提高矫正对象适应社会,自谋出路的能力,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3、从我们工作掌握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区矫正对象往往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通过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咨询,让他认识到犯罪的根源,认识到犯罪是应受到法律制裁

的。同时也让矫正对象了解到他们虽然犯了罪但社会并没有因此抛弃他,前途也不是一片黑暗,周围的人都会关心、帮助他。通过心理矫治矫正其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帮助矫正对象重新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让他彻底告别过去的不良生活,重树信心,重塑其健全的人格,有效地预防矫正对象重新犯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