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_数学(1)互动式教学讲义_3-1指数[8页]
高中数学指数运算试讲教案
高中数学指数运算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指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指数运算的基本规律。
3. 能够灵活运用指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指数的定义和性质。
2. 指数运算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指数运算的概念。
2. 灵活运用指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 学生:高中学生。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
引入指数概念,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指数的含义和作用。
2. 推导:
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指数运算的基本规律。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指数运算练习,巩固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
4. 拓展:
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指数运算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指数运算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六、课堂练习:
1. 计算:$2^3 \times 5^2$。
2. 计算:$\frac{3^4}{3^2}$。
3. 计算:$4^{(-2)}$。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中的计算题。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指数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指数的概念和基本规律,灵活运用指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加深对指数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02_高中数学(1)互动式教学讲义(教用}_1-1 数与数线[18页]
第1章數與式本章架構圖1-1 數與數線一 有理數與無理數◎搭配課本 P.8~P.151.有理數:(1)定義:可以表示成兩個整數相除的數,即形如m n的數(其中 m 、n 為整數且 n ≠0),稱為有理數,以符號“¤”表示。
(2)有理數的運算:兩有理數的加、減、乘、除,結果仍是有理數(規定不可以除以 0)。
(3)有理數的小數表示:○1有理數可表示為有限小數或循環小數。
例:120.5=,130.3=。
○2利用計算機求有理數的小數表示: 例:求17,可依序按17的近似值 0.142857142。
○3有限小數或循環小數可化為分數。
例:20.45=,50.59=。
(4)循環小數化分數:○1121299.90nn a a a n a a a L L 14442444L L L 3L =個。
例:250.2599=。
○212121212120999000.n m nn m a a a b b b a a a a a a b b b m n L L L L 14442444L L L L L L L L L L 3144424443-=個個。
例:5920.5092599-=。
(5)有理數的稠密性:任意兩個有理數之間有無限多個有理數,因此有理點在數線上是非常稠密的,這個性質稱為有理數的稠密性。
2.無理數:(1)定義:不能寫成m n(m、n 是整數,n ≠0)的形式的數稱為無理數。
(2)無理數的估計:利用國中學過的十分逼近法或按計算機1.414213562L L ,所以 1,1.4,1.41,1.414,1.4142,1.41421,愈來愈準確的近似值。
(請注意不同廠牌的計算機操作略有差異)範例1 十進位數★搭配課本例題 1將下列有理數化為小數: (1)18= 。
(2)37= 。
解 (1)111251250.125881281000⨯⨯===(2)30.4285717=類題1 將下列有理數化為小數:(1)27 1.0825=。
指数教学设计
指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指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指数的概念,指数的运算性质,以及利用指数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指数的概念,掌握指数的运算性质。
2. 能够运用指数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指数的概念,指数的运算性质。
难点:利用指数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某商品的原价为100元,经过两次提价,每次提价10%,请问最终的售价是多少?”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可以用指数来解决。
2. 指数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指数的概念,举例说明指数的意义。
例如,a^2表示a乘以自己一次,a^3表示a乘以自己两次。
3. 指数的运算性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指数的运算性质,如a^ma^n = a^(m+n),(a^m)^n = a^(mn)等。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指数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计算(2^3)^2,可以先计算2^3,再将结果平方。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指数运算性质的掌握情况。
如计算3^4 3^2,4^3 ÷ 4^2等。
6. 指数的实际应用: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人口增长,放射性衰变等,引导学生运用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7.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数的概念,指数的运算性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六、作业设计(1) 2^3 2^2(2) 5^4 ÷ 5^2(1) 某种细菌每小时增长50%,经过3小时后,细菌的数量是多少?(2) 一枚放射性物质的质量为10克,每天衰减2%,经过5天后,剩余的质量是多少?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指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是否掌握到位。
06_高中数学(1)互动式教学讲义(教用}_3-1 多项式的运算与应用[17页]
第3章多項式函數本章架構圖3-1 多項式的運算與應用一 多項式的定義◎搭配課本 P.88~P.901.形如n ax 的式子稱為單項式(a 是實數,n 是正整數或 0)。
將有限個單項式用加號連結起來的式子稱為多項式。
2.若 n 是正整數或 0,經整理後,可以寫成形如1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L L --++++的式子稱為多項式,其中n a ,1n a -,……,1a ,0a 為實數。
3.當0n a ≠時,我們稱 f (x )是一個 n 次多項式,n 稱為 f (x )的次數,並記為 deg(f (x ))=n 。
4.常數多項式:若一多項式 f (x )僅含常數項 0a ,則稱此多項式為常數多項式。
(1)若00a ≠,則稱為零次多項式。
例:f (x )=3。
(2)若00a =,則稱為零多項式。
例:f (x )=0。
5.多項式的辨別:多項式中的“x ”一概不在分母中,也不在根號內或絕對值符號內,且它是一個有限項的和。
例:2211x x +-,411x x x +++x ,211x x -+等不是 x 的多項式。
6.多項式的排列:一般我們把一多項式依常數項、一次項、二次項、……、最高次項的方式排列,稱為 升冪(次)排列,而把這順序倒過來的排列方式稱為降冪(次)排列,例如:23412345x x x x ++++是升冪次排列,而43254321x x x x ++++是降冪(次)排列。
7.多項式的相等:()1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L L --=++++,()1110m m m m g x b x b x b x b L L --=++++ 為兩多項式,若(1)次數相同;(2)對應項的係數也相等,則稱此兩多項式相等,記為 f (x )=g (x )。
範例1 多項式的判別★搭配課本例題 1設 a 、b 均為實數,()()()323222f x a x x b x x x ax =-+-++++為一次式,則數對(),a b = f (x )= 。
04_高中数学(1)互动式教学讲义(教用}_2-1 指数[14页]
第2章指數、對數本章架構圖2-1 指數一 整數指數與指數律◎搭配課本 P.56~P.611.正整數指數:當 n 為正整數時,對於每一個實數 a ,n a a a a n ⨯⨯⨯L L 1444442444443=個,n a 讀作“a 的 n 次方”,其中 a 稱為底數,n 稱為指數。
2.整數指數的定義:設 a 為實數,n 為正整數,則定義: (1)正整數指數:n a a a a n ⨯⨯⨯L L 1444442444443=個。
(2)零指數:01a =(其中a ≠0)。
(3)負整數指數:1n n a a-=(其中a ≠0)。
3.整數指數律:設 a 、b 為不等於 0 的實數,且 m 、n 為整數,則: (1)m n m n a a a ⨯+=。
(2)m n m n a a a ÷-=。
(3)()nm mn a a =。
(4)()nn n a b ab ⨯=。
4.使用計算機求指數:73時,可依序按732187=。
範例1 正整數指數 ★搭配課本例題 1 試求下列各式的值:(1)()()()()22523432232352335⨯⨯⨯⨯⨯⨯⨯= 。
(2)()()()342564253⨯⨯= 。
解 (1)()()()()()()()22523252237433442432432232352233523525235233525354038⨯⨯⨯⨯⨯⨯⨯⨯⨯⨯⨯⨯⨯⨯⨯⨯⨯⨯⨯⨯===== (2)()()()342564253⨯⨯=()()42233422325253⨯⨯⨯=34443425232253⨯⨯⨯⨯⨯=843324235235⨯⨯⨯⨯ =834243235⨯---=521235⨯=3295⨯=2885類題 試求下列各式的值:(1)()()()2342353103⨯⨯=554。
(2)57⨯= 64 。
解(1)()))()234234324334332623523552355332352354531320⨯⨯⨯⨯⨯⨯⨯⨯⨯⨯====(2)657126527264⎡⎤⎣⎦⨯+=====範例2 整數指數★搭配課本例題 2計算下列各式的值:(1)()23142⨯--=。
数学互动式教学讲义{教用}_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
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主题1 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 搭配课本P.60~P.66 1. 正弦、余弦函数的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 (1)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2)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3)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4)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2. 正切函数的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1)tan (α+β)=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
(2)tan (α-β)=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
3. 15°与75°的三角函数表:范例1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搭配课本例题1、2试利用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试求: (1)sin15°= 。
(2)cos105°= 。
解 (1)sin15°=sin (45°-30°)=sin45°cos30°-cos45°sin30°=×12=(2)cos105°=cos (45°+60°)=cos45°cos60°-sin45°sin60°×12类题 试利用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试求:(1)sin75°=4。
(2)cos15°=4。
解 (1)sin75°=sin (45°+30°)=sin45°cos30°+cos45°sin30°=22×12(2)cos15°=cos (45°-30°)=cos45°cos30°+sin45°sin30°=2×2+2×12=4范例2利用正、余弦的和角公式求值搭配课本例题1、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sin85°sin25°+cos85°cos25°=。
数学互动式教学讲义{教用}_指数
指数与对数函数3-1 指 数主题1 整数指数与指数律 1. 整数指数的定义:设a 为实数,n 是自然数,则:(1)正整数指数:a n =n a a a ⨯⨯⨯L L 1444442444443個,读作a 的n 次方,其中a 称为底数,n 为指数。
(2)零指数:设a ≠0,a 0=1。
(3)负整数指数:设a ≠0,a -n =1n a。
注:0的正整数次方为0,但0的0次方与负整数次方无意义。
2. 整数指数律:设a ,b 是不为零的实数,m ,n 是整数,则: (1)a m ×a n =a m +n 。
(2)mn a a=a m -n 。
(3)(a m )n =a m ×n 。
(4)a n ×b n =(ab )n 。
范例1 整数指数的意义 搭配课本例题1(1)下列指数哪些是有意义的? (A)00(B)(-2)-3(C)05(D))3(E)0-2。
(2)计算下列各指数的值: ①6= 。
②2-3= 。
③4⎝⎭= 。
解(1)(A)00无意义 (E)0的负整数次方无意义故选(B)(C)(D)(2)①6=〔2〕3=33=27②2-3=312=18③42⎛⎫ ⎪⎝⎭=22⎡⎤⎢⎥⎢⎥⎝⎭⎣⎦=212⎛⎫ ⎪⎝⎭=14类题1 下列指数哪些是有意义的?(多选) (A)π2 (B)(-2)0 (C)(-2)-2 (D)(22 (E)2)-1。
答: (A)(B)(C)(D)(E) 。
解(A)(B)(C)(D)(E)均符合指数的意义 故选(A)(B)(C)(D)(E)类题2 计算下列指数的值:(1)4-3×45= 16 。
(2)(23)-2=164。
(3)3-4=181。
解(1)4-3×45=314×45=42=16 (2)(23)-2=8-2=218=164 (3)3-4=413=181范例2 整数指数律搭配课本例题2(1)(+3)3×3)3= 。
高中数学指数的概念教案
高中数学指数的概念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指数的基本概念,掌握指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够应用指数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
一、引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指数的学习。
例如:“如果我有2个苹果,再买3个苹果,那么我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二、概念讲解:
1. 什么是指数:指数是用来表示幂运算的一种形式,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底数的次方。
2. 指数的基本概念:底数、指数、幂。
3. 指数的运算规则:相同底数的指数相加减,底数相同的指数相乘除。
4. 科学计数法: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应用。
三、实例演练:
1.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指数计算,巩固基本运算规则。
2.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指数进行解答,拓展应用能力。
四、讨论与总结:
1.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指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知识点。
五、作业布置:
1.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指数的掌握。
2. 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六、教学反思:
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优缺点。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注: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创新。
指数的教案
指数的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指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掌握指数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授课、练习计算、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指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怎样将指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联系起来,完成复杂的指数计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指数的概念上。
例如:有一个神秘的魔法箱,里面的东西每过一天都会增加一倍,如果一开始箱里的东西是1,那么经过3天后,箱里的东西有多少呢?2. 学习新知(30分钟)2.1 讲解指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0分钟)指数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方法,用于表示一个数的乘方运算。
其中,3被称为底数,2被称为指数。
指数的性质有交换律、幂运算、零次幂等。
2.2 讲解指数的计算方法(15分钟)对于具体的指数计算,可以分为同底数相运算和不同底数相乘两种情况讲解。
同底数相运算时,可以直接进行指数运算,用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方式计算。
不同底数相乘时,需要将不同底数进行换底,然后再进行指数运算。
2.3 小组讨论与练习(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几道指数计算的练习题,然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和分享,巩固所学内容。
3. 拓展应用(20分钟)3.1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指数在科学领域、金融领域等有广泛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在科学实验中的累计倍增、利息的计算等。
3.2 综合运用(10分钟)出示几个综合性的指数计算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指数运算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高中数学指数概念试讲教案
高中数学指数概念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指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规律。
2. 能够理解并应用指数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能够解决涉及指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指数的定义及概念。
2. 指数的基本运算规律。
三、教学难点
1. 指数计算中的细节处理。
2. 复杂指数运算的简化与计算。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
2. 进行小组讨论,组织学生提前预习。
3. 准备指数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课下巩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通过引入指数在现实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指数的重要性,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
(1)定义指数的概念,例如$3^2$中,3的指数为2,表示底数3连乘两次。
(2)介绍指数的运算规律,包括乘法法则、除法法则、幂运算法则等。
(3)讲解指数的负指数和零指数的含义及性质。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指数运算,例如计算$2^3 \times 2^4$,以及简化$3^2 \div 3^{-1}$等。
4. 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科学计数法、指数函数等。
5.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指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指数相关的练习题。
2. 撰写学习笔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 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本次高中数学指数概念试讲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指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规律,提高学习效果。
祝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指数问题讲解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指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指数运算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指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指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指数运算的法则。
教学难点:1. 理解指数运算的法则。
2. 运用指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指数的概念。
2. 提问:什么是指数?指数有哪些性质?二、新课讲解1. 讲解指数的概念:指数表示一个数自乘的次数,如2的3次方表示2自乘3次。
2. 讲解指数的性质:(1)指数的乘法法则:a的m次方乘以a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方。
(2)指数的除法法则:a的m次方除以a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方(当m大于n时)。
(3)指数的幂的乘法法则:(a的m次方)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方。
(4)指数的幂的除法法则:(a的m次方)的n次方除以(a的p次方)的q 次方等于a的(m×n)-(p×q)次方。
3. 通过实例讲解指数运算的法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三、课堂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指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指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指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指数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指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让学生掌握了指数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指数的概念和性质,避免死记硬背。
2. 通过实例讲解指数运算的法则,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互动数学活动教案
互动数学活动教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更新。
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多元化、互动化、个性化、创新化的需求。
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采用互动数学活动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互动数学活动教学的特点和意义,并给出一份互动数学活动教案示例。
一、什么是互动数学活动教学?互动数学活动教学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它是一种融知识普及、探究解题、交流讨论、实践操作于一体的教学方式。
通过互动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互动数学活动教学的特点(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互动数学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讲堂式”教学不同,它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和互动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主动学习。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互动数学活动教学中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互动、合作、探究和实践等过程,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互动数学活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形式,如游戏、竞赛、演讲、展示等方式,营造一个轻松、快乐、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互动数学活动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探究解题、合作竞赛等多种形式,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互动数学活动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样化的数学任务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三、互动数学活动教案示例下面是一份互动数学活动教案示例,供教师参考:主题:小学数学二年级《算加减法的口诀(1~10)》教学目标:1、掌握算加法的口诀(1~10)。
高中数学指数课程讲解教案
高中数学指数课程讲解教案【目标】1. 理解指数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指数运算规则;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数计算;4. 提高学生对指数运算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介绍指数的概念:什么是指数?为什么会有指数运算?2. 引入指数的实际问题:比如天文学中的天文单位、生物学中的细胞数量等。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定义指数:a^n表示a的n次方,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2. 讲解指数运算规则:a^m * a^n = a^(m+n),a^m / a^n = a^(m-n),(a^m)^n = a^(m*n)等;3. 举例说明指数运算规则的应用。
三、练习(20分钟)1. 让学生做简单的计算题,加深对指数运算规则的理解;2. 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数计算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3. 设计一些挑战性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拓展(10分钟)1. 探讨指数函数的性质;2. 引入对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指数和对数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方法】1. 讲解结合实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指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 提问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指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备课阶段要重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指数举例讲解教案
初中数学指数举例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指数的概念和性质;2. 学会运用指数进行运算;3. 能够运用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指数的概念和性质;2. 指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指数的性质;2. 运用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幂的定义,复习幂的运算性质;2. 提问:幂的运算性质能否推广到指数运算呢?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指数的概念:指数是幂的一种表达形式,用符号a^n表示,其中a称为底数,n称为指数;2. 讲解指数的性质:指数运算具有分配律、结合律、乘方运算法则等;3. 讲解指数的运算方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4. 举例讲解指数的运算:如2^3 * 2^2 = 2^(3+2),(2^3)^2 = 2^(3*2)等;5. 讲解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利息计算、人口增长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指数的概念和性质;2. 拓展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提问:指数运算还有哪些性质和规律?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指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指数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指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练习环节,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后作业:1. 复习指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2. 完成练习题。
数学互动式教学讲义{教用}_指数函数的图形的性质
高中数学交互式教课讲义 { 教用 } 指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1073-2 指数函数主题 1指数函数的图形与性质 搭配课本 P.159~ P.1711. 指数函数的定义:设 a >0,a ≠1,x 为实数,则称 f (x )= a x 是以 a 为底数的指数函数。
2. 递加函数和递减函数的定义:(1)设 f (x )为递加函数,则对全部 x 1< x 2,都知足 f (x 1) f (x 2)。
(2)设 f (x )为严格递加函数,则对全部 x 1<x 2,都知足 f ( x 1)< f (x 2)。
(3)设 f (x )为递减函数,则对全部 x 1< x 2,都知足 f (x 1) f (x 2)。
(4)设 f (x )为严格递减函数,则对全部 x 1<x 2,都知足 f ( x 1)> f (x 2)。
3. 指数函数的图形:设 a >0,a ≠1,y =a x 之图形议论以下:(1)若 a >1,利用描点方式描述出 y =2x ,y = 3x ,y = 5x 之图形如右,并察看图形之特征。
f ( x )是严格递加函数。
图形恒在 x 轴上方(∵对随意实数 x ,a x 的值恒正)。
图形恒过点( 0﹐1)。
x 轴是图形的渐近线,而 x 轴上方之任一水平线与函数图形恰有一交点。
底数愈大,图形愈凑近 y 轴。
图形拥有凹口向上之性质(请参照典范 3 说明)。
(2)若 0<a <1,利用描点方式描述出 y =1xxx,y =1,y = 1 之图形如右, 并察看 23 5图形之特征。
f ( x )是严格递减函数。
图形恒在 x 轴上方(∵对随意实数 x ,a x的值恒正)。
图形恒过点( 0﹐1)。
x 轴是图形的渐近线,而 x 轴上方之任一水平线与函数图形恰有一交点。
底数愈小,图形愈凑近 y 轴。
图形拥有凹口向上之性质(请参照典范3 说明)。
4. 指数函数图形的性质:(1)图形的对称性:x-x1x= 图形对称于 y 轴。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3.1 指数1
引入
指数与对数都是代数方面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指数方面的一些知识,本章将予以扩充。
1分
新授内容
一、整数指数幂
(1) ( )
叫做 的 次幂, 叫做幂的底数, 叫做幂的指数。
例如: ,
(2)规定
例如:
例1 取何值,式子 有意义?
解:因为底数不能为0,所以
(3)负指数幂
规定
例如:
5分
二、分数指数幂
课时教案
课题
3.1 指数1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
学习整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和方根,使80%以上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重点
整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和方根
难点
整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和方根
关键
通过教师实例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来生准备用品
笔、本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育教学调控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查出缺席
(1)正分数指数幂规定为:
5分
当 为偶数时, 当 为奇数时,
例如:
(2)负分数指数幂规定为: (在有意义情况下).
例如:
例2 求值: (1) (2) (3)
例3用分数指数幂表示下列各式:
(1) (2) (3)
负分数指数幂等于正分数指数幂的倒数。
三、方根
在 有意义的情况下, 叫做根式, 叫做根指数。
根式具有如下性质:(1) .
(2)当 为奇数时, . 当 为偶数时,
例4 求值: (1) (2)
5分
练习
P39课后题1,2,3
12分
作业
练习册3.1
小结
本节学习了整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和方根的解法
1分
09_数学(1)互动式教学讲义{学用}_3-2 指数函数的图形的性质[14页]
3-2指數函數主題1指數函數的圖形與性質搭配課本P.159~P.1711. 指數函數的定義:設a>0,a≠1,x為實數,則稱f(x)=a x是以a為底數的指數函數。
2. 遞增函數和遞減函數的定義:(1)設f(x)為遞增函數,則對所有x1<x2,都滿足f(x1)≤f(x2)。
(2)設f(x)為嚴格遞增函數,則對所有x1<x2,都滿足f(x1)<f(x2)。
(3)設f(x)為遞減函數,則對所有x1<x2,都滿足f(x1)≥f(x2)。
(4)設f(x)為嚴格遞減函數,則對所有x1<x2,都滿足f(x1)>f(x2)。
3. 指數函數的圖形:設a>0,a≠1,y=a x之圖形討論如下:(1)若a>1,利用描點方式描繪出y=2x,y=3x,y=5x之圖形如右,並觀察圖形之特性。
①f(x)是嚴格遞增函數。
②圖形恆在x軸上方(∵對任意實數x,a x的值恆正)。
③圖形恆過點(0﹐1)。
④x軸是圖形的漸近線,而x軸上方之任一水平線與函數圖形恰有一交點。
⑤底數愈大,圖形愈靠近y軸。
⑥圖形具有凹口向上之性質(請參考範例3說明)。
(2)若0<a<1,利用描點方式描繪出y=12x⎛⎫⎪⎝⎭,y=13x⎛⎫⎪⎝⎭,y=15x⎛⎫⎪⎝⎭之圖形如右,並觀察圖形之特性。
①f(x)是嚴格遞減函數。
②圖形恆在x軸上方(∵對任意實數x,a x的值恆正)。
③圖形恆過點(0﹐1)。
④x軸是圖形的漸近線,而x軸上方之任一水平線與函數圖形恰有一交點。
⑤底數愈小,圖形愈靠近y軸。
⑥圖形具有凹口向上之性質(請參考範例3說明)。
4. 指數函數圖形的性質:(1)圖形的對稱性:①y=f(x)與y=f(-x)圖形對稱於y軸。
例:y=2x與y=2-x=12x⎛⎫⎪⎝⎭圖形對稱於y軸。
②y=f(x)與-y=f(x)圖形對稱於x軸。
例:y=2x與y=-2x圖形對於稱x軸。
③y=f(x)與-y=f(-x)圖形對稱於原點。
例:y=2x與y=-12x⎛⎫⎪⎝⎭圖形對稱於原點。
12_数学(1)互动式教学讲义{教用}_3-5 指数与对数的应用[12页]
3-5 指數與對數的應用主題1 常用對數表與內插法 搭配課本P.205~P.2091. 以10為底的對數稱為常用對數,通常10可以省略,即log 10x =log x 。
2. 常用對數表:x 0 1 2 3 4 5 6 7 8 9 15 1761 1790 1818 1847 1875 1903 1931 1959 1987 2014 16 2041 2068 2095 2122 2148 2175 2201 2227 2253 2279 17 2304 2330 2355 2380 2405 2430 2455 2480 2504 2529 18 2553 2577 2601 2625 2648 2672 2695 2718 2742 2765 19 2788 2810 2833 2856 2878 2900 2923 2945 2967 2989(1)在對數表的最左側直行中找到18。
(2)在橫列中找到4。
則過18的橫列與過4的直行所交會處的值2648,表示log1.84 ≈ 0.2648。
3. 科學記號:設a 是正實數,a =b ×10n ,其中1 ≤ b <10,n 為整數,這種表示方法稱為科學記號。
4. 內插法:若欲求的對數值無法用對數表直接查出,則利用內插法可求出其近似值。
例:已知log1.34 ≈ 0.1271,log1.35 ≈ 0.1303,則log1.346 ≈? 解:如下圖,F 點的y 值為所求,且E 非常接近F ∴利用相似形的性質012711346134p ...--=0130301271135134....--p ≈ 0.12902範例1查表與科學記號搭配課本例題1、2(1)利用對數表查出下列對數的值:①log2.58 ≈。
②log x=0.4393,則x≈。
③log234 ≈。
④log0.0123 ≈。
(2)已知log2 ≈ 0.3010,log3 ≈ 0.4771,則log5 ≈,log6 ≈。
数学课堂互动教案
数学课堂互动教案第一节:引言在现代教育中,互动教学被广泛认可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
而在数学课堂中,互动教学更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本文将探讨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份互动教案,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设计互动教学活动。
第二节:互动教学的重要性互动教学是指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的教学形式。
在数学课堂上,互动教学具有以下重要性: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互动教学,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究数学概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分享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节: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互动教学策略:1.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解决问题、讨论数学概念,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通过互相追问和解释使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知识。
3. 角色扮演: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数学家、工程师等,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4. 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个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四节:互动教学活动设计示例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互动教学活动,以下是一份互动教案示例:课程名称:解方程课时数:1小时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解方程的兴趣,并引入解方程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