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的心灵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的心扉。

因为只有当学生心灵得到关爱和呵护时,他们才能够茁壮成长,健康快乐地度过学生时代。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情感呵护和学习动力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时代是一个心理难以维系的时期,面对着成长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学生往往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教育工作者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有时候,学生并不会主动向老师倾诉自己的问题,但教师的关心和关注能够让学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心情和情绪变化,及时提供关心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学校的温暖和关怀。

我们要注重情感的呵护。

情感是人类心灵最深处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得到愿意和关怀。

家庭是孩子形成情感的重要场所,但是教育工作者也要承担起情感呵护的责任。

在学校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认真对待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呵护。

只有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学校的关怀,才能够建立起稳固的情感基础,才能够健康成长。

教师们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情感呵护,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心学生的情感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和关怀。

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教育工作者的另一个重要责任。

学生的学习动力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需要教师们的关心和引导的。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耐心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只有学生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动力,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教师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笔记(精选3篇)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笔记(精选3篇)

《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书笔记(精选3篇)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读后掩卷而思,感慨万端。

有惭愧与反思,也有智慧与力量。

李镇西老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在书中谈到了有关于智慧教师的养成,如何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技术的巧妙运用,对待“特殊学生”的方式,以及对于现在比较热门的“教师尊严”等问题都有涉略。

另外,书中还对“如何对待自己的教育失误、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谈心、如何对学生进行真是教育”等比较难把握的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这对处在教学一线的我们将起到很好地参考作用,而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一、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教育书中李老师肯定了对学生进行“真实教育”的必要性,并讲述了李金川和宁晓燕两人的悲惨遭遇,虽然此二人的事件属个别案例,但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书中李老师也真诚的向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应付检查配合学校认认真真造假的,事后又是如何向学生们吐露心声的。

他当时的一段话让我感到由衷的佩服,佩服他的敢于说真话,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

我觉得对学生们进行社会现实教育是必要的,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大部分是美好的善良的,但也有许多的丑恶的不好的现象客观的存在着。

尽量不做假,这是我们所能做的,如果实在躲不过,那么就应该坦率的告诉学生,我们正在做着不该做的事;而且告诉学生以后如果有机会有能力尽量杜绝弄虚作假。

这才是我们真实的教育,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中国。

我们要教给他们正确的辨别方法,正确的看待认识我们这个社会。

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善良并努力去维护和促进这种美好和善良,同时也要学会警惕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远离它们,正确的分析他们,从中找出有利于自己的积极因素,而这需要我们的老师正确的引导。

二、走进学生心灵,真诚的和学生谈心李老师在书中说:“成功的谈心,第一,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千万不要居高临下;第二,语言要有亲和力;第三,要善于铺垫,善于不知不觉的走进学生心灵。

”李老师给我们举个了他的例子,我体会到和孩子们谈心是一门技巧,如果你掌握了这个技巧你就能和学生有效的沟通,但我们往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老是以居高临下的角度来看待学生,使得他们感觉不到被尊重,而且喜欢以偏概全,犯点小错误就抹杀了孩子的所有优点。

爱心与教育教师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教师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教师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教师读书笔记11、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然而,有时候师生之间相互的感情并不一定有着明显的直接的“教育功利”目的。

如果师生间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环——教师经常想:“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设法地把他们教好呢?”学生经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好好听从他的教育呢?”——那么,我们的教育便现出了成功的曙光!2、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

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

”——当我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这段真诚的话时,我竟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一个享誉全球的大教育家竟然有这样一颗爱孩子的童心!还是这位我敬重的教育家,曾在一个春天,和他的学生们共同买了一条小木船,然后划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去探险。

教育家写道:“可能有人会想,作者想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关心孩子。

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学》)3、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这样,我们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就是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4、以前我们不少教育者谈到教育,总是把学生当做空荡荡的容器,而所谓“教育”就是教师往这些“容器”里面装“高尚的思想”,装“美好的道德”。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5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家的教育专著,他是一位为世人所敬仰和怀念的人民教育家。

他用一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

他以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了我们启示和教训。

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老师的两句名言:1.我们要活书,不要死书;要真书,不要假书;一本感动的书,而不是一本静止的书;书要用,书不要读。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为导向,而不是以文本为中心的教材。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过去的传统教科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侧重于学生的生活和活动。

但是每个学校和年级的学生认知不一样,所以教材的选择也不一样。

教材内容死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实现创新教育。

2.“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思想,即鼓励学生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手,即鼓励学生敢做、做好、敢做、善于做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即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关心祖国,看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即鼓励学生敢讲、敢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

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

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

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1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期望成为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期望会对子女产生两种心理影响,首先影响到子女成就动机的高低;其次,这种成就动机又会因为父母的态度和期望而得到强化或者抑制,从而影响到子女整个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学会寻找孩子身边的榜样,比如邻居、媒体宣传人物等,给孩子讲述这些优秀榜样的故事,让儿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向上的力量。

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真是大有学问,和孩子的相处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女儿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往往隐藏着她真实的期待、烦恼或者忧虑。

对孩子的成长首先应该有合理的期望目标,其次充分认识到孩子在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成长都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绝不能盲目地、急功近利地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

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关键在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我们不仅仅要成为父母,更要成为身为父母的人,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为她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会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乐于给孩子善意的评价,发现、认可孩子身上的优点,宽容孩子的失败,使孩子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

父亲的规则构成了他的养育方式,影响着你的日常行为、伴侣的选择以及事业上的每一件事情。

父亲最重要的角色是“制定规则者”。

孩子必须从父亲那里学会事情如何进行、生命自然的局限在哪里。

——斯蒂芬·波尔特:《父亲的因素》坚持快乐的育儿方法:和谐是前提,幽默是法宝;要威不要怒,避免大压小;规矩不能少,正面管教好;表扬讲技巧,惩罚也需要;言传很有效,身教最重要。

在日常处理孩子麻烦的问题上,可尝试以下做法:如果孩子不想刷牙,可以对他(她)说你忘了刷牙的步骤,让他(她)当老师示范给你看。

如果孩子不讲卫生,邋里邋遢,可以将计就计,让他(她)监督大家的卫生习惯。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深深地被书中的一个个教育故事所打动,也被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所感动。

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教育案例,以及李镇西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强调了“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

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

他对待学生,无论是成绩优异的还是成绩差的,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爱。

他会为学生的进步而高兴,也会为学生的挫折而担忧。

他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

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个叫宁玮的学生,家庭贫困,性格内向。

李镇西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她,还在生活上给予她帮助。

他鼓励宁玮勇敢地表达自己,培养她的自信心。

在李镇西老师的关爱下,宁玮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最终考上了大学。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除了爱心,李镇西老师还强调了教育的民主。

他认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在他的班级里,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参与班级的管理。

这种民主的教育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也让班级更加和谐有序。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方法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他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德,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他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有些教师可能会因为工作的压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爱,有些教师可能会因为追求成绩而采用生硬的教育方法。

读了《爱心与教育》,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我们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本书让我深刻思考了与孩子们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意识到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惑和挫折,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书中也提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关爱。

我也深受书中的一些故事启发,比如作者提到了一个孩子因为沉默寡言,被家长误以为不喜欢交流,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和沟通的可能性。

这让我意识到,在和孩子交流时,不能仅仅凭表面上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内心想法,而是要多花时间去真正倾听他们的声音,用心去理解他们的需要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和孩子们的沟通方式,也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关注和倾听孩子们内心的重要性。

我会更加努力地与孩子们建立起互信、亲密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我温暖的关爱和支持。

走进学生心灵的心得体会

走进学生心灵的心得体会

走进学生心灵的心得体会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接纳学生的情感需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需要不断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我们教育者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学生,在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行为后,用心感知学生的内心状态。

学生有时也会明示或者暗示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例如诉说自己的困惑、疑虑,或者情绪低落等等。

这时,教育者不应冷漠对待,而应保持真诚地关注,及时进行沟通和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情感状态,帮助他们找到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化解心理上的困惑或疑虑。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良好的教育组织和社交环境,建立互信和互动的沟通机制,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氛围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思维导图、默写机制、感性影像等,激发学生视觉与听觉的体验,帮助他们形成多元化的感知方式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社交环境的建设,鼓励
学生参加集体性活动、小组研讨等,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技能,
并及时给予慰问和赞赏,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获得感。

最后,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attitude,让学生在成长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安定。

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
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尊重他人的能力,让他
们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掌握知识。

如此,才能真正读懂学生的内心,走近学生的心灵,提高教学
质量,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成长和发展。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篇《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近日,我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但每一篇文字都深深吸引着我,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爱心深深的震撼了我,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教学有了新的感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受那个年龄对事物的认识,去做心灵上的朋友。

记得在自己的课堂上,一位四年级的女学生,因为我提问,当时没有答上来,我当场训斥了几句,那位女生当场哭了,哭声影响到了上课,我只能单独将其叫到办公室,一开始那位女生不说话,慢慢地我放下老师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女生开始和我讲其自己因为眼睛近视,前一节的内容根本没有听懂,所以答不上来。

那一刻,我只是觉得事情有了原委,并没有过多去想。

今天再去回想这件事,特别是看完《爱心与教育》后,更加体会到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地对朋友的爱。

如果当时像一位朋友去问一句:“你为什么不会?”或许会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声,孩子会主动说出原因。

书中讲述了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学生之间最为平常的点滴小事和最平常的爱,但是就是这种没有界限,没有私心的爱,收获了学生对她亲如父母、像如朋友、知为同学的特殊的爱。

然而,她这样说道:“相比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

”是啊,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孩子,这是一场特殊力量的奉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有一颗爱人的心,更要有一颗智慧的爱心。

就像李镇西老师的爱那样简单而又深沉,书中的故事有:每天送一个鸡蛋给王斌同学,在学生生日时,送上一份生日礼物给学生,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学号轮流家访……在这本书里,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这样的文字是教育之树上最大的果实,杏坛枝头最美的花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感叹的:“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

教育读书笔记

教育读书笔记

教育读书笔记教育读书笔记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教育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读书笔记1《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终于看完了,起初是抱着涉猎的心态阅读的,可越读越觉得离自己好近好近,不知不觉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困惑与之相联系,相比较。

此时的心情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心灵的震撼更是不言而喻的,有感动、有感激、有惭愧、有反省,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而大脑中则凸显着几个鲜明的大字——爱心的坚持创造教育的奇迹。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李振西老师让我明白,只有爱心的坚持才会创造奇迹。

“我觉得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

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读着李老师的这句话,我不由地思绪起伏,我想学生之所以对李老师好,并不是因为李老师的运气好,而是李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试想有几人能做到每天给学生煮鸡蛋?又有谁能做到李老师对宁玮、伍建那样的关爱,更何况万同这样的学生。

李老师那份长达近五十页的“我与万同的故事”,着实让我震撼。

我在阅读中不断地被感动着,不断地思索着,如果我遇到像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有多少耐心来等待他的转变,又会有多少爱心和毅力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想到这些,不觉感到自惭形秽,羞愧无比!从万同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的艰难,更看到了李老师的爱心、耐心、信心。

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

我想李老师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耐心与爱心,是因为李老师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吧!因为感恩,他不断地付出,因为不断地付出,他不断地收获着学生的感恩,这样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才使李老师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了那么好的学生。

因此不要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做好,做深,做透。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1苏霍姆林斯基是教育史上的传奇英雄。

怀着敬畏,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其中“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

”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有思考力。

教师备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目标知识(学科),有关学生的知识,学科教育知识。

这些都是由上而下的进行的。

而学生学习则是从个人经验、前备知识、知识表达方式解答三方面由下而上进行的。

教师以一定的方式表达目标知识,并通过教学活动促成学生形成的期望的理解。

这就引起师生对接矛盾。

因为学生是经由自主建构兴盛“学生理解的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回家作业,测验考试等形式在一定情境下表达“学生理解的知识”。

教师与目标知识对照发现差异,修正教学材料或过程。

教师用重复练习,提供变式,澄清概念,关联强化等形式提供反馈及采取措施,修正偏差。

所以教师要思考,要从学生经验出发设计课堂。

课堂教学应以教学目标为本,不管教学理念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如何变革,但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一定要服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紧紧环绕教学目标展开。

有一点应该铭记: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素质,加强各方面的学习才能防患于未然,一以概之就是要会读书,有思考力。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书笔记2每次打开苏霍姆林斯基,每次细读苏霍姆林斯基,每次重读苏霍姆林斯基,总会为之怦然心动,总会不时地被震憾。

在我的书房里,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部,有《给教师的建议》。

读苏霍姆林斯基,我读得并不快,也并不急,但每次捧起苏霍姆林斯基,总会得到许许多多新的启迪,总会忍不住玩味再三,当然,用苏霍姆林斯基来看今天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也会感觉很多很多的遗憾与无奈;用苏霍姆林斯基来看自己昨天的教育,也会感觉更多的不安与后悔!我自是没有能力来整体地评价苏霍姆林斯基,但我努力地思索:苏霍姆林斯基何以能对教师、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真理总是简单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集锦15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集锦15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集锦15篇)《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

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有时我真诚地向他们道歉,他们却说:“没事,老师,你都是为我好”;反之,我们老师却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尤其是我教的小学生,细细想来,他们个个都是那样可爱;有时候老师对学生好一点,那孩子必然感激涕零,其实那都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分内之事啊!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慢慢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心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评去教育学生。

李老师转化万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鉴。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一翻开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就被引言中的“素质教育”的解释深深吸引住了,它这样写着:“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在三大方面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爱心,二是他的做有思想的教师,三是他的对教育的反思。

(一)爱心李老师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中国师德手册读书笔记

中国师德手册读书笔记

中国师德手册读书笔记中国师德手册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师德手册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师德手册读书笔记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只有用爱架起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才能称之为师。

学习了《中国师德手册》,我更坚信只有用爱架起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

慈爱教育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私奉献,是新时期教育对新师的要求。

新的教学理念也告诉我们搞好教育,就必须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只有不断地自我鞭策,怀着一颗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心,终生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爱是一缕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田,让灿烂在学生纯洁的心灵开花。

教师的爱是一抹微风,轻拂学生的心田,让笑容在学生清纯的脸颊绽放。

教师的爱是一泓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生命在师爱的温馨中成长。

平凡的工作孕育的是不平凡的人生,当你将师爱奉献给你的学生时,你也会得到回报。

“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当你的学生一个个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捧着鲜花来看望他的恩师时,你将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师爱的表现很平凡,也许仅仅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目光,可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

学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生活中,教师的谆谆教诲告诉了学生为人处世的准则。

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我始终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

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书笔记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书笔记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读书笔记一、遭遇学生“花季”问题当我打开这本书时,怀揣的是一份功利心,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直接可用于我的工作的教育方法。

所以我一眼就停顿在了第三辑怀春心理辅导“走过初春的季节”,和第四辑情感心理辅导“我的心情我做主”部分。

因为我教的对象爱美爱打扮,特别容易发生这些问题。

其中,“另类的高三恋情”以及“是什么搅乱了你的心”讲的正是“花季”的问题。

在我校的男生女生身上,经常听到发生一些感情故事,有的女生遇到困惑时,还曾悄悄来问我,杨老师,这是在恋爱吗?书中的故事描绘了“一个高三女孩,我现在非常烦恼。

原因是偏偏在这个特殊时期遭遇了爱情。

从高一的时候,就看到我身边的同学们开始了地下活动,甚至有的公开拉手。

我却从来没有过那种爱情故事。

可是,从高三开学不久,我却和一个男孩走近了。

他叫阿朋,由于课余聊天,我们熟悉了。

”…….另一个故事是叙述“晓慧是一个高中女孩,18岁的年纪,正在花季。

可是,最近不知怎么却出现了异常行为,经常用小刀划手腕。

手腕上已经划出了十几道新旧不同的伤痕,一道最新的伤痕还没有完全愈合。

伤痕虽然不重,却也历历在目,让人心惊。

父母吓坏了,问晓慧是怎么回事,晓慧却一句话也不说。

父母以为女儿精神失常,带女儿去看了精神科。

”…….马老师的分析告诉了我,早恋行为其实就是对异性的好奇,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也是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

而异性之间有好感是青少年对男女关系的探索和学习,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作准备,不宜过份禁制或压抑。

然而,一般我们会认为早恋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生更为明显突出。

反观我自身的学生时代,没有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少。

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

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

以及我校毕业的学生,早恋常常都以失败告终,很少有早恋能够终身厮守的。

目前我校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的男女生,我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引导,最好以提醒的方式和学生作沟通,给学生以建议,而不要用命令或惩罚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4篇《爱心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李镇西。

该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一)在弥漫着浓浓年味儿的春节期间,除了大饱口福,还不忘加餐精神食粮。

这不,拿在手里的是这样一本书,书名是《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作者是鼎鼎大名的李镇西。

打开书,一页页翻看下去,因为是手记,所以读的过程并不艰涩。

相反一个个充满温情、行云流水的故事开篇了就想一读到底:把汪斌父亲送的鸡蛋每天煮一个带给汪斌吃;夜里背周慧到山顶的住院部治疗;给学生过生日、送书籍、写祝辞,为贫困的学生买菜票;跋涉三十多里带着学生来到伍健劳作的田头大声呼喊“伍健你好”;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后进学生关爱与引导;与陌不相识朋友的书信交往、心灵对话……并且越读越感到这种师生之爱,在逐渐扩展!“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成为李老师及所有被老师影响的人的共识,可谓达到了爱的最高境界。

在读故事中再来反刍咀嚼书名,其实李镇西的素质教育探索并不空洞,并不理论化。

他无非是把孩子当作人,当作完完整整的人,不只是分数、不只是成绩单,并且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

所以当有人问他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时,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李镇西的博客名是“风中芦苇在思索”。

名字源于帕斯卡尔的一段著名的话——“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思想决定行动。

李镇西的可贵更在于他始终坚持在教育第一线,并身体力行实践着自己的观念、丰厚着自己的思想。

这里特别推荐的是他转化后进生“万同”的故事。

万同来自于离异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环境荒废了万同,使他在整个街道具极高的“知名度”。

而对这样的孩子,李镇西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行动:抓住教育的良机经常与万同聊天,让万同体会“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注重“集体”这个有力的教育工具,帮万同赶走了社会上的小痞子,召唤回万同那颗孤独流浪的心,使万同感受到“每位同学才是我真正的哥儿们”。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心得体会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心得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心得体会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是教育的重要一环。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更能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具有价值的教育。

首先,走进学生的生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背景、性格、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

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比如,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我了解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需要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还有些学生患有一些心理问题,需要老师的关怀和支持。

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真正了解这些问题,并且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其次,走进学生的生活可以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

走进学生的生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比如,对于那些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那些兴趣爱好特别突出的学生,可以针对性地推动他们的兴趣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只有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最后,走进学生的生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有价值的教育。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知识的传授,还需要一位有真情实意关心他们的老师。

走进学生的生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建立起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更加自信地学习和成长,也更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育。

而这种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生活的指导。

通过走进学生的生活,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梦想,并帮助他们规划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未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样的教育将更具有价值和意义,能够真正改变学生的一生。

综上所述,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是教育的重要一环。

这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具有价值的教育,还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教育故事,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李老师班上有个叫宁玮的学生,家庭条件很差,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

宁玮很懂事,学习也非常刻苦,但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李老师没有因此而对他有任何偏见,反而格外关注他,经常鼓励他,还会在生活上给予他一些帮助。

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可以尽情地玩耍。

但对于宁玮来说,却是一件让他发愁的事情,因为春游需要交钱买吃的和玩的东西,而他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宁玮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眼神中充满了失落。

李老师注意到了他的神情,悄悄地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塞给他一些钱,对他说:“这是老师借给你的,等你以后有了钱再还给老师。

”宁玮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泪花,他紧紧地握着那笔钱,嘴唇微微颤抖,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春游那天,宁玮和其他同学一样,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他尽情地玩耍,享受着这难得的快乐时光。

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李老师也感到无比欣慰。

可后来,宁玮还是没能考上大学,他回到了家乡,开始做起了小生意。

李老师一直牵挂着他,时常给他写信,鼓励他不要放弃,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宁玮也没有辜负李老师的期望,虽然生意做得不大,但他一直都在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多年后,李老师收到了宁玮的一封信。

信中说:“李老师,您当年给我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一份爱,一份让我勇敢面对生活的力量。

我会永远记住您的恩情。

”看到这封信,李老师的眼眶湿润了,他知道,自己当年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关爱和鼓励。

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温暖的话语,或许就能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茁壮成长。

想想我们自己的教育经历,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教育专著读书笔记(通用12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专著读书笔记(通用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假期,学校布置了读书谈体会,粗略浏览推荐书目,专心阅读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爱的教育》等,边看边与平时教育相比较,有了感触,有了共鸣。

这些书在教我们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教师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教师,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

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

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学生,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学生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学生了。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宽容的智者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

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

教育应从宽容开始。

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读书笔记
锦园小学林宗程今天读了一本《走进学生的心灵》的书,作者把把教师的职业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做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做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做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活动当做幸福体验。

比较这四个层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四条,当一个好班主任就应该把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相信许多教师都有类似的体验。

一、作者说:“班主任是把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接起来的人格和智慧的桥梁,班主任的劳动铺就了一条学生成才之路。

为了学生早日成才,他们总是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着。

岁月消融了他们的青春,劳累熬白了他们的鬓发,他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他们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他们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他们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们让愚昧走向智慧,他们让弱小走向强大。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人类播撒着希望的种子,为人类传递着科学和文明的信息。

当他们的学生以出色的成就回报社会时,他们就会体验到耕耘者的幸福。

喜看桃李满天下,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说得一点都不错,教师在燃烧自己的时候,会有一种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感伴随着,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传奇。

二、书中还谈到:教育机智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

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

如果班主任缺乏教育机智,就无法做好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班主任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和"对症下药"等方面。

“随机应变”是指班主任在遇到偶发事件时,能根据事件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恰当地处理问题。

“因势利导”是指班主任在遇到棘手的突发事件时,能够审时度势,即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利用并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排除消极因素,巧妙地处理问题;从而使学生扬长避短,增强克服缺点的内在力量,并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按照教育要求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

“对症下药”是指班主任能够正确分析问题的症结,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书中详细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有:
1.管理班级。

在班主任的组织领导下,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井然有序、运作正常的集体。

班主任通过教育、组织工作,通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班级工作的预期目标。

班主任管理班级,涉及面很广,主要有五个方面:学习活动,如上课、课外作业、考试、自学等的管理;学生生活纪律,如考勤、遵纪守规、清洁卫生等;班级组织建设,如班委成员的选拔组成、班干部工作指导、各项活动负责人的选拔等;班级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如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班级主题讲话的拟定,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等;班级评价管理,如学生的学期总评,单项工作的评价,学习评定,对学生的奖励、惩罚、表扬与批评等;偶发事件的处理(管理)等等。

2.班级工作的指导。

班主任对班级各种活动应进行及时的指导,有时还要亲自作出表率。

班主任应根据班级的各种活动的不同内容、性质作认真思考。

3.教育影响学生。

班主任要具有教育影响学生的优势和责任,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政治态度的教育,伦理道德及行为规范养成上的态度与方法的教育指导,学生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礼仪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班主任要把这些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培养学生立志、修身、成长、进取、创新和适应社会等方面。

4.协调好科任教师关系。

班主任应与班级任课教师做好协调工作,共同来完成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沟通学校各处、室的关系,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尤其是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积极主动配合各学科老师组织的综合性学习,鼓励学生探究、研究和合作,从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5.沟通家长,联系社区。

班主任应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学生在家庭、在社区的表现情况,也应让家长了解其子女在校的情况。

密切与家长、社区的联系,使学校和家长取得教育上的共识,并得到家长的支持。

班主任的工作还要重视沟通社区工作,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努力让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形成合力,削弱社会上的不利影响,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身体力行,服务学生。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工作,要树立服务学生的观念。

服务学生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之一,如关心体察每个学生的冷暖安康,关心他们学习生活以及成长过程的细微小事,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努力引导他们提高个人修养和学习水平。

7.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期对班主任所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应结合新课程标准,在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综合实践的同时,还应努力面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茁壮成长。

四、书中还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班主任为了很好地完成上述的基本任务,其采取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怎样了解学生,如何建设班集体,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如何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如何处理学生偶发事件,等等。

这些都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

针对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特点,为了保证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出色的完成,需要每位班主任坚持必要的工作原则,掌握相应的工作方法,一般地说,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班主任的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劳动和生活,对学生全面负责。

2.班主任工作应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原则。

对学生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从全方位考虑,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切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严惩体罚和变相体罚,力戒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发生。

3.班主任应热爱、尊重学生,但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把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同行为训练结合起来。

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应满腔热情地耐心帮助。

4.班主任的所有工作都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5.班主任应处处事事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起到表率作用。

6.班主任应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7.班主任工作应积极开拓创新。

当前,随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实施之时,班主任也应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学习和形成新的教育理念。

班级工作坚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优秀的班集体。

读一本好书,的确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与修养。

在这里有别人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增强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修养。

希望今后把能把读书作为每天必须做得工课来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